经络总论

合集下载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概述⒈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⒉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

⒊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⒈针刺等感传的观察⒉腧穴疗效的总结⒊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⒋人体解剖和生理知识的启发。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⒈定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⒉命名:十二经脉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内容确定的。

如:手太阴肺经。

⒊体表分布规律: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

阳经(属六腑)分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外侧,阴经(归五脏)分布于胸腹及四肢内侧手经分布于上肢,足经分布于下肢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的体位,四肢外侧从前到后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内侧由前而后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

但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⒋表里属络关系:1)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

2)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

3)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相表里属络关系。

⒌循行走向: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2)手三阳经从手上头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4)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⒍交接规律:1)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太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2)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3)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⒎循行流注:1)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针灸学-经络总论

针灸学-经络总论
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 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the eight extra meridians),指别 道奇行的经脉,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奇经八 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 里配偶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联系密切,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 的经脉。
《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 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经络系统中有 经气的活动。所谓经气(meridian-Qi),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 及其功能活动。
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 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 协调和相对平衡。
命名
任脉:
任:担任, 任受一身之阴经--阴脉之海 任:妊养,任主胞胎
督脉:督:总督,总督人体一身之阳经--阳脉之海
冲脉:冲:“通”, “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环腰而行,约束综行诸经
阴维脉 阳维脉
维:维系
维系在里之阴 维系在表之阳
阴跷脉 阳跷脉
跷:举足跨高
主一身左右之阴 主一身左右之阳
22
奇经八脉除带脉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 十二经脉之间。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衔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经络是经脉和脉络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为经络系统直行的主干,深而在里,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将脉按大小逐级分为经脉、络脉、孙络和浮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科的理论核心,而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中医临床各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灵枢·经别》中所说的“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三)《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4、62~68难主要对五输穴的含义、阴 阳属性与脏腑、脉气的关系和临床治疗 作用,以及原穴、俞募穴的理论。 5、69~76难主要论述各类疾病所宜的 补泻法,如子午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等, 注意针刺和季节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属性 确定针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补阴与 阳的先后,以调和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 的目的。
1、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 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 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2、 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时所发生 的病候。 3、 分别论述了十二经别、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 用。
4、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联系。 5、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 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机体组 织器官所起的营养濡润和卫外作用。
经络学说的发展
(一)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 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 十一脉灸经”记载有关经脉循行、是动 病、所生病及灸法,是经络学说的雏形。
(二)《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 它分成《灵枢》、《素问》,总结了奏 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对经络的论 述更为详尽,从而说明了战国时代经络 学说已基本形成,其主要阐述了:
经络总论
一、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 统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 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 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 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 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一、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 统的含义
经络学说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整 体的形成必然是腧穴与经络的相互影响Biblioteka 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

针灸学(经络学总论)

针灸学(经络学总论)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渗灌、濡养的筋 肉组织。 十二经筋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 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与 脏腑无属络关系。其中,阳经结聚头面, 手三阴结聚于胸膈,足三阴结聚于阴部。 作用:联络筋骨、约束关节、维持人体 的正常运动,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是十二经 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作用: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和反映病候、 协助诊断。
六经皮部命名
经络的作用及临床运用
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经络系统的联 络沟通,将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内溉脏腑,外 濡腠理,营养全身,保持人体的相对平衡。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泻其有余,补 其不足,平复阴阳。
肢--四肢、体表,节--指穴位, 总括地指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体表部位。 四肢内侧面为阴--阴经--按前中后 依次为 太阴、厥阴、少阴。 四肢外侧面为阳--阳经--按前中后 依次为 阳明、少阳、太阳。
头身躯干
手三阴联系胸 手足三阳联系头 足三阴联系胸腹, 足三阳分布于躯干,分别是: 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行于身后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区别
与脏腑无属络、表里关系; 除督、任脉外,其余六脉无专穴。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⑴统领作用(任脉统领阴经,主一身之阴 气,为“阴脉之海”,督脉统领阳经,为 “阳脉之海”,冲为“血海”又是 “十二 经脉之海”) ⑵联络作用(带脉“络于督脉”约束诸脉, 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联系阴阳经)。 ⑶调节作用(调整十二经脉气血,对十二 经脉气血有“溢”、“蓄”作用。
经络的临床运用
经络诊法--运用于诊断方面。 分经辩证--运用于辩证方面。 循经取穴--运用于针灸按摩等治疗方面。 药物归经--运用于药物的使用方面。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手太阴、手阳明经别
• 手太阴:入腋,入走 肺,散大肠,出缺盆, 合手阳明
• 手阳明:入柱骨之下, 走大肠属肺,出缺盆, 合手阳明
十二经别表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twelve muscle regions)是十 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 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部位: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的骨 骼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象经脉那样属络 脏腑。
第二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
• 一、根结: • 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
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 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
• 二、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
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 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 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 本”部。
跗阳
两络命门(目)
窍阴之间
足窍阴 窗笼(耳)之前
厉兑
厉兑 颊下,夹颃颡
内踝下上3寸中 交信、复 背俞与舌下两脉 溜
行间上5寸所
中封
背俞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阴交 背俞与舌本
手太阳 手少阳 手阳明 手太阴 手少阴 手厥阴
外踝之后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肘骨中上至别阳 寸口之中 锐骨之端
掌后两筋之间2寸中
养老 中渚 曲池 太渊 神门 内关

四街表
气街 头



部位 止之 止之膺 止之背俞与冲 止之于气街 与承山
于脑 与背俞 脉于脐左右
踝上以下
四、四海
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 ,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第二章 第一节 经络总论

第二章 第一节 经络总论

生理意义:加强结构与生理功能上的联系 病理意义:病变相互传变 治疗意义:表里两经的腧穴可交叉使用
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 表里经┐ ┌同名阳经┐ ┌表里经┐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 │┌──────心中←───────┘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 │┌──────胸中←───────┘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 └───────肺中←───────┘
肩胛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侧 面
腋下 肋侧腹
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三)四肢部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前) 四肢内侧 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中) 足三阴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后)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前) 四肢外侧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中) 足三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后) 注: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经在前,是太阴经在中线 内踝上8寸以上,是太阴经在前,是厥阴经在中线
经 络 系 统 的 络脉 组 成
部分
连属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骨、关节的部分 十二皮部---全身皮肤按十二经脉所属划分的十二部分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命名含义表
内容 手足
阴阳 脏腑
命名含义 手经偱行于上肢
足经偱行于下肢 阴经偱行于四肢内侧面
阳经偱行于四肢外侧面
头面部
躯干部
四肢部
躯干部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 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Liv4:与 内踝尖平齐的内踝前缘处,与胫骨前肌 腱的中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 尖上八寸处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 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绕 阴器,至小腹(少腹),挟胃两旁,属 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 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 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 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 绕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 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五、十二经筋
概念: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关节的体系,
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体 分布: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走 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 运动。
手 太 阴 经 筋 图
十二经筋表
经脉与经筋的区别

1.作用
2.分布 3.脏腑 4.取穴
↓ │ 肺 脾→心 肾 →心包 肝→督→任 ↓ ↑ ↓ ↑ ↓ ↑ 大肠→胃 小肠→膀胱 三焦→胆
(四)十二经脉的相互衔接及流注概况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四)十二经脉的衔接
(五)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灵枢· 海论》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支节”
1.外行部分
(一)四肢部 内侧面为阴 外侧面为阳 各分三阴三阳,大致是:
太阴、阳明在前 厥阴、少阳在中(侧) 少阴、太阳在后 只有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
(二)头和躯干部 十二经脉行于头和躯干部的有穴通路大
致是: 1.手、足三阳--联系头(故称“头为 诸阳之会”) 2.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 行于身后。 3.手三阴--联系胸 4.足三阴--联系腹及胸。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 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
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1.宗气:经络运行气血要靠宗气的推动 2.原气:是由肾脏所储藏的精气转化而成,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3.营气:运行脉中,起营养全身的作用,化赤为 血。 4.卫气:散于脉外,保护全身,抗御外邪侵犯, 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肌肤,温煦肌肉。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2.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中除督、任二脉外,其他 较 少有属于自己的分布路线,纵横交错于十二 正经之间;在腧穴上除督、任二脉外,其他 六条脉的穴位都寄附于十二经脉,没有专属 于本经的穴位。
2.1 督脉 经脉循行:(1)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 阴部,(2)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3)上达项后 风府,进入脑内,(4)上行巅顶, (5)沿前额下行鼻柱。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 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 病。
2.体表分布: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除足阳明胃经(途经胸腹部)外, 一般规律为阴经行于四肢内侧或躯干的腹 面,阳经行于四肢外侧或躯干的背面。手 经主要行于上肢,足经主要行于下肢。左 右两侧经脉除少数情况(如手阳明大肠经 在头面部走向对侧)外,一般不走向对侧。
阴 经 (属脏) 太阴肺经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 络 系 统




十 二 正 经
十 二 经 别
十 二 经 筋
十 二 皮 部
奇 经 八 脉
十 五 络 脉




十 二 经 脉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手 太 阴 肺 经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手 少 阴 心 经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手 少 阳 三 焦 经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2.2 任脉 经脉循行:(1)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 (2)向上行于阴部(3)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 元等穴,(4)到达咽喉部,(5)再上行环绕口 唇(6)经过面部,(7)进入目眶下。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 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 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 经 足三阳:足阳明胃、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经
手 六 经 彩 绘 图
足 六 经 彩 绘 图
奇经八脉
奇经 “奇”,即奇特、奇异。是十二经 脉以外的特殊通路; 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 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 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的经脉。 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4.经络的作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经气
⒈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十二经脉脏腑络属 奇经八脉对十二经的贯通 脏腑器官整体 经脉与组织的关系 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器官生理功能-需气血濡养 气血通达-需经络的传注 3.调节功能平衡 针灸补泻调整机能,气血不和阴阳偏盛偏衰 4.感应传导作用:得气 行气

外络于支节 (外行部分)
十二经脉 外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四肢分经,头、躯干部分部
四肢分经 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 各分三阴三阳 太阴、阳明——前 厥阴、少阳——中(侧) 少阴、太阳——后 足厥阴—内踝8寸交出足太阴之前
头、躯干部分部
手三阴——胸 足三阴——腹及胸。 手、足三阳——头( “头为诸阳之会”)
经络总论
郑大一附院 王燕
(一)、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 的通路
经:路径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网络
——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分支,浅,表。
经络学说 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相互关系的学说。 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医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 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

针灸推拿学第一章经络总论

针灸推拿学第一章经络总论

㈢指导治疗
根据经脉的属络和表里关系以及走行路线可根据 病变部位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 四总穴歌》 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㈣按经选药
根据药物归经的理论,选择治疗病变经络的药物。 举例如下:柴胡治少阳胆经病变; 香附、川楝子治厥阴肝经病变; 黄芪、党参、白术治太阴脾经病变。
联络的脏腑
肺、大肠、中焦、胃口 大肠、肺 胃、脾 脾、胃、心 心、小肠、肺 小肠、心、胃 膀胱、肾 肾、膀胱、肝、肺、心 心包、三焦 三焦、心包 胆、肝 肝、胆、胃、肺
联络的器官
肺系 下齿、口、鼻孔 鼻、上齿、口唇、耳、喉咙 咽、舌 心系、咽、目系 咽、耳、目内外呲、鼻、 目内呲、耳、脑、 喉咙、舌、 耳、目锐呲 目锐呲、耳 阴器、喉咙、亢
二、标本—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本
标—树梢,对应于头面胸背;本—树根,对应于四肢下端 十二经标本表
本 部位 根以上5 根以上5寸中 窍阴之间 内踝下上3 内踝下上3寸中 厉兑 行间上5 行间上5寸中 中封前上4 中封前上4寸中 外踝之后 小指次指之间上2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肘骨中上至别阳 寸口之中 锐骨之端 掌后两筋之间2 掌后两筋之间2寸 相应腧穴 跗阳 足窍阴 交信,复溜 厉兑 中封 三阴交 养老 中堵 曲池 太渊 神门 内关 十二经 脉 足太阳 足少阳 足少阴 足阳明 足厥阴 足太阴 手太阳 手少阳 手阳明 手太阴 手少阴 手厥阴 标 部位 两络命门(目) 窗笼(耳)之前 背俞与舌下两脉 颊下,挟顽颡 背俞 背俞与舌本 命门(目)之上1 命门(目)之上1寸 目后上角,目外眦 颜下合钳上 腋内动脉 背俞 腋下3 腋下3寸 相应腧穴 睛明 听会 肾俞,廉泉 人迎 肝俞 脾俞,廉泉 攒竹 丝竹空 迎香 中府 心俞 天池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和络组成经络系统。

“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中医各科临床均有普遍指导作用。

在针灸的临床辩证、确定治法、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方面,无不以经络为理论依据,所以,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命名和组成一、经脉的命名(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经脉分别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部位特点、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手太阴肺经,其循行于上肢而冠以手,其阴气最盛而成为太阴,经络连属于肺脏而加用该脏名称。

(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督、任、冲、带、阴硚、阳硚、阴维、阳维八条经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二)奇经八脉(三)十五经络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浅出于头项部(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的阳经经脉(合)。

由此,十二经别根据阴阳表里相合为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分布,加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途径,密切了表里经间的关系,并沟通了阴经与头面五官的联系,扩大了阴经腧穴的主治范围。

中医-经络总论

中医-经络总论
经络总论
• 经络的概念 • 经络的组成 • 经络的作用 • 腧穴
经络的概念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 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路。
经:“路径”之意。 纵行、主干、深部、有一定循行路线。
络:“网络”之意。 横行、分支、浅部、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经络主体
经脉
络脉

经 脉
(四)简便取穴法
• 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的取穴法。 • 如列缺、风市、百会等穴均有简便取穴法。
谢谢
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
经脉与络脉的比较
经脉
络脉
①含义 经:路径
络:网络
②地位
主干
细小分支
③走行方 向
纵行(个别特殊)
④分布形 式
固定
⑤深浅分 布
多行于深部
纵横交错 网络全身 多行于浅部

十二经脉 —— 运行气血

奇经八脉 —— 调节气血

十五络脉 —— 统率诸络
① 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 节掌侧两端纹头 之间为1寸。
• 用于四肢取穴 的直寸、背部的 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法:
• 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 用于四肢部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法:
• 将食、中、无名、 小指并拢,以中指 第二节横纹处为准, 四指的横度为3寸。 又称“一夫法”。
• 用于四肢及腹部取 穴。
* 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为主。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经脉循行路
线决定主治范围。 熟悉经脉的循行,才能把握腧穴作用
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经络腧穴 经络总论

经络腧穴 经络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节经络理论沿革
①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②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巡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经络系统基本内容
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③十二经脉分布
手三阴在上肢内侧(拇指→小指):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手三阳在上肢外侧(拇指→小指):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足三阴从前到后(内踝上8寸以下):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
足三阴从前到后(内踝上8寸以上):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第三节根结标本,气街四海
①根结:十二经脉之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根——井穴
②标本:十二经脉之气弥散和集中的部位,标在上,本在下
③气街:经气聚集汇通的共同通路。

四处气街:头胸腹胫
④四海:脑—髓海膻中—气海胃—水谷之海冲脉—血海
第四节经络的作用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十二经脉是主干,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是大的分支,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气血输布濡养的皮肤和筋肉区域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候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第五节经络的临床应用
经络诊断——头痛部位
分经辩证——是主…所生病
循经取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药物归经——柴胡(少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 正经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 之正 □□□经别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 肘膝上下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 的阳经
经络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传导系统, 有人称其为中国第一大发明,但迄今现代医 学仍未能阐明其实质。那么,古代医家是如何 发现经络并形成系统的经络学说的呢? 经络学说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针刺等感传的观察
当针刺一定部位时,会有酸胀的感 觉沿着一定的径路放散,温灸时也会有热 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推拿时也会产 生温热、酸麻等感觉沿一定的经路传导。 “得气” 、“行气”、“针感” “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 几个概念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任脉
督脉
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 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 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 渗灌供应

根结与标本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 位置 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 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 经气之所出;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 结之所。 它们反映的是十二经脉的向心性的经气输注,强调 了肘膝以下诸穴的重要作用,为五输穴等特定穴的 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阳经属于腑 络于表里脏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阴经循行重体内
善治脏腑病
阳经循行重体表
善治外经病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阴、脏、里
阴 经 属 脏 络 腑
阳、腑、表
阳 经 属 腑 络 脏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筋分布图示
结聚多在关节、骨节突出 络 及肌肉丰厚处

六阳结于头面 手三阳经筋聚于角(额角)
足三阳经筋聚于九页(目下)
六阴结于胸腹 手三阴经筋聚于贲(膈肌) 足三阴经筋聚于阴器
十二皮部
定义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 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分布区域 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 内部的疾病

十二经脉的名称
1. 阴阳属性 阴——脏、内侧 阳——腑、外侧 盛衰 三阴 太阴—— 前 ——阳明 三阳 (内侧) 厥阴——中(侧)——少阳 (外侧) 里 少阴—— 后 ——太阳 表
2. 脏腑隶属 脏—阴经 腑—阳经 3. 手足循行 手—上肢 足—下肢
举例: 手--循行至手 --- 起止部位 太 前 循行路线 阴--属脏,内侧 缘 肺--属肺脏 --- 所属脏腑 经--经脉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阴经属本脏而络表里 腑,阳经属本腑而络表里脏 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 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表里属络关系为十二经脉所特有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气街
气街是经气汇聚通行的共同道路。 人体从上至下横分为头、胸、腹、胫四气街 特点:横向为主、上下分部、近邻脏腑、前后相连 核心内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 作用: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的规律,为临床 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海



海,是水流归聚之所,十二经气血象百川归海一样汇集 到一定部位,由此形成了“海”的概念。 定义: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 胃为水谷之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膻中为气之海; 脑为髓海。 四海概括了人体经气的生成、输布、聚集的四个主要部 位。 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 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相互联系, 主持全身气血津液。
与十二脏腑有特定的属络关系
与其他脏腑也有联系,尤其阴经与脏腑联系
较广 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各经脉与五官九窍、咽、 喉等器官均有联系。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 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灵枢· 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 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 足走腹”。
2.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指前人在临床实 践中诊察到某一内脏或 某一部位有病时,有时 会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 现压痛等感觉,或在皮 肤上出现结节以及色泽 变化等表现。

3.腧穴功效的总结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了
穴位并对穴位主治作用进行分类,进而发现 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 在一条线上,如分布于胸部外上方及上肢内 侧前缘的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肺、气管、咽 喉和体表相应部位的疾病,因而,由腧穴功 能的分类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进而产生了经络 的概念。
B、经脉与腧穴的关系 《内经》记载160个——《针灸甲乙经》 发展到349个———《针灸大成》359个— —清朝361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病候学方面:经脉辨证
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
脏腑
(五官九窍) 十二经脉 经 经 络 络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附 属 结 构
十五络脉
孙络、浮络
肢节

头、躯干部分部 手三阴——胸 手、足三阳——头( “头为诸阳之会”) 足三阴——腹及胸。
阳明——体前——前头 少阳——体侧——侧头 太阳——体后——后头
躯干部的经脉分布
部位
头部 背腰部 腹部 胸部
第一侧线
1.5寸(膀胱经) 1.5寸(膀胱经) 0.5寸(肾经) 2寸(肾经)
第二侧线
第三侧线
3寸(膀胱经) 2寸(胃经) 4寸(胃经) 4寸(脾经) 6寸(脾经)
经络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功能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脉与络脉的比较
经 脉
①含义
②地位
络 脉
络:网络
细小,分支 横、斜,纵横交错 网状布散,遍布全身
经:路径
粗大,主干
③走行方向 纵行(个别特殊) ④分布形式 线状
⑤深浅分布
多行于深部
多行于浅部
经络学说
定义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 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系统的理论。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 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 (胃、胆、膀胱)和足三阴经(脾、肝、肾) 的总称。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而 确定的。
经脉循行分布于四肢的内、外和所属脏腑的阴阳属 性不同,有阴经、阳经之分。 太阴-阳明 盛 手足 少阴-太阳 一阴一阳 三阴三阳 三阴 厥阴-少阳 衰 三阳
经络总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高怀玉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人பைடு நூலகம்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路径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
络:网络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分支,浅,表。 结构

经络的根结、标本 气街、四海
标本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上,本——下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根结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 即从四肢末端流向头、胸、腹。 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头、胸、腹 三部为 结——“四根三结” 根结的理论,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 阐述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有机联系和腧 穴之间的配合作用。
4.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古代因当时条件所限,解剖学不发达, 但古人通过直观方法,对血脉、筋骨和内脏 的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 基础上,联系病理现象进行推理,从而形成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
A、关于经脉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 经》——《内经》十二经脉——《难经》奇经八脉
手 六 经 彩 绘 图
足 六 经 彩 绘 图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 贯全身。
内属于府藏 (内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外行部分)
十二经脉外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四肢分经,头、躯干部分部 四肢分经 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 各分三阴三阳 太阴、阳明——前 厥阴、少阳——中(侧) 少阴、太阳——后 特殊——足厥阴——内踝8寸 交出足太阴之前
十二经脉内行部分

阴经属于脏 络于表里腑
手太阴肺经属于肺络于大肠 手少阴心经属于心络于小肠 手厥阴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 足太阴脾经属于脾络于胃 足少阴肾经属于肾络于膀胱 足厥阴肝经属于肝络于胆 手阳明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 手太阳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 手少阳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 足阳明胃经属于胃络于脾 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足少阳胆经属于胆络于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