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总论第三四五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三节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
1
[目的要求]
1.了解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的概念。
2.熟悉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的内容
和应用。
3.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
床应用。
.
2
概述
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是关于经络纵 横关系的理论。
根结、标本主要分析经络的纵向关系。 气街和四海主要从大范围分析经络的横
头面标部的腧穴,能治疗头面、五官及脑的疾病。
《通玄指要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
眩,要觅于风池”;《肘后歌》取风府治疗腿脚疾患。
胸、腹、背部的穴位,不但主治相应脏腑的病症,
还主治与脏腑相关联的组织器官的病症。如脾俞可治疗
脾气虚弱引起的泄泻,又可治疗四肢萎软无力。
.
22
2.标部腧穴的应用
头面标部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疾病,如头 晕目眩取风池。
向关系。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理论是在
阐明经络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
步说明经络腧穴有上下、内外的对应关
系,即四肢和头、胸、腹、背之间经气的
来源、分布与联系,从而指导针灸临床辨
证和取穴。
.
4
根与结
.
5
根结概念
是指十二经脉之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根”,指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
肢末端的“井穴”。 “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
.
16
标与本内容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
本在四肢,位在下,标在头身,位在上,
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5寸中,即跗阳
处,其标在两络命门,即目,穴为睛明。
具体内容见P17,表1-3-3。
.
17
标本归纳
足三阳经
标在头面、颈部, 手三阳经 并有相应穴位
足三阴经 手三阴经
标在胸背及颈 并有相应穴位
.
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
26
气街
气街,主要说明头、胸、腹、胫这些部位是
4.是经气运行的另一重要形式,强调四肢腧
穴对头身的重要作用。
.
11
根结理论的应用
临床上对于头、胸、腹方面的病症,可 以选取四肢部 “井穴”治疗。
《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资生经》:少商治“咽中肿塞, 谷粒不下” 《针灸大成》:隐白治“妇人月事过时不止” 《千金翼方》:少泽治“妇人无乳”
.
12
本部在膝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在肘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部在膝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在肘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18
标本理论的意义
1.强调经气集于四肢,散于头面、躯干的一定部位 ,阐明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的密切关系。
2.“本”是经气汇集的重心,“标”是经气扩散 的区域,说明四肢与躯干两极之间的经气联系。
胸背标部穴位,以俞募为代表;治疗相应内 脏病,如肺脏病取肺俞。
治疗其远隔部位疾病:下病上取:取标部穴 位治疗下肢疾患,如:四肢瘫痪,取神庭。
.
23
标本、根结小结
1.标本、根结理论意义上大体一致,主要分析经络
的纵向关系;强调以四肢为根本,为经气之源;以头
面躯干为结为标。为经所汇聚与弥漫输布之所。
2.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的流注之外的另一角度,
阐述经气流注运行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
。
3.为针灸临床辨证,确立治则,配穴原则,取穴
配方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
.
24
气街
.
25
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纵横)汇通的共同通路。
《灵枢·卫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
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
俞,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
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
.
6
根与结的内容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命门者目也。具体见下表。(足六经根结部位表)
经脉 足太阳 足阳明 足少阴 足少阳 足厥阴 足太阴
根(井穴)
至阴
厉兑
涌泉
足窍阴
大敦
隐白
.
结 命门(目) 颃颡(鼻咽) 头 廉泉 窗笼(耳) 玉英、络膻中……胸 太仓(胃) ……腹 7
入:经络之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
下部为各阴阳经“络穴“(表1-3-2)。
.
9
根结归纳
四根
三结
手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根于四肢末端“井穴”
结于头 结于胸 结于腹胸
.
10
根结理论的意义
1.强调十二经脉气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归 结于头胸腹。
2.说明经气活动上下相互联系的对应关系。
3.经气流注与五输穴排列一致,进一步强调 五输穴的重要作用。
3.阐明了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的 重要治疗作用。
4.标本理论更强调了与十二经脉营气流注不相一 致走向的另一系统,更广的说明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 内外的对应关系,表明了人体. 机能活动的复杂性。 19
标本理论的应用
治疗方面:
1.本部腧穴的应用(病在上,取之下)
肘膝以下本部的腧穴除治疗近部疾患外,
根结理论的应用
又可“根部”与“结部”相配合取穴。
商阳配迎香:齿痛、颈肿、鼻衄
隐白配大包:崩漏、胸胁疼痛
头临泣配厉兑:目痛、腹胀、梦魇
瞳子髎配足窍阴:头痛、目疾、耳疾
.
13
根结理论的应用归纳
1.指导临床取穴配方: 上病下取:结部有疾,取根部穴。 下病上取:根部有疾,取结部穴。 上下配穴:根部穴与结部穴配合组方。
具有治疗本经远隔部位疾患的重要作用。
《百症赋》:“太冲泻唇喎以速效”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立愈”
.
20
1.本部腧穴的应用
治疗近部疾患
治疗其远隔部位疾患: 上病下取
头身之疾取肘膝以 下各特定穴治疗:如 《四总穴歌》的应用、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21
标本理论的应用
2.标部腧穴的应用(病在下,取之上)
四根三结
出于《标幽赋》:“更穷四根三结,
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四根——十二经脉以四肢井穴为“根”;
三结——十二经脉以头、胸、腹部为“结”
.
8
手足三阳经根溜注入部位
根、溜、注、入指手足三阳经脉气出入流行的部位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井穴”;
溜: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
2.指导临床治疗: 咽喉肿痛(结部)——取少商(根部) 疝气(结部)—— 取大敦(根部) 头痛、目疾、耳鸣耳聋——瞳子髎配足窍阴 (上下根结配穴) 下肢痹痛(根部)—.—取风池(结部) 14
标与本
.
15
标本概念
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说明经脉上 下相互关联和本末关系。
“本”:指经气集中于四肢的本源部位。 “标”:指经气扩散于头面躯干一定部位。
第三节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
1
[目的要求]
1.了解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的概念。
2.熟悉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的内容
和应用。
3.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
床应用。
.
2
概述
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是关于经络纵 横关系的理论。
根结、标本主要分析经络的纵向关系。 气街和四海主要从大范围分析经络的横
头面标部的腧穴,能治疗头面、五官及脑的疾病。
《通玄指要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
眩,要觅于风池”;《肘后歌》取风府治疗腿脚疾患。
胸、腹、背部的穴位,不但主治相应脏腑的病症,
还主治与脏腑相关联的组织器官的病症。如脾俞可治疗
脾气虚弱引起的泄泻,又可治疗四肢萎软无力。
.
22
2.标部腧穴的应用
头面标部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疾病,如头 晕目眩取风池。
向关系。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理论是在
阐明经络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
步说明经络腧穴有上下、内外的对应关
系,即四肢和头、胸、腹、背之间经气的
来源、分布与联系,从而指导针灸临床辨
证和取穴。
.
4
根与结
.
5
根结概念
是指十二经脉之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根”,指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
肢末端的“井穴”。 “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
.
16
标与本内容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
本在四肢,位在下,标在头身,位在上,
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5寸中,即跗阳
处,其标在两络命门,即目,穴为睛明。
具体内容见P17,表1-3-3。
.
17
标本归纳
足三阳经
标在头面、颈部, 手三阳经 并有相应穴位
足三阴经 手三阴经
标在胸背及颈 并有相应穴位
.
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
26
气街
气街,主要说明头、胸、腹、胫这些部位是
4.是经气运行的另一重要形式,强调四肢腧
穴对头身的重要作用。
.
11
根结理论的应用
临床上对于头、胸、腹方面的病症,可 以选取四肢部 “井穴”治疗。
《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资生经》:少商治“咽中肿塞, 谷粒不下” 《针灸大成》:隐白治“妇人月事过时不止” 《千金翼方》:少泽治“妇人无乳”
.
12
本部在膝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在肘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部在膝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本在肘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
18
标本理论的意义
1.强调经气集于四肢,散于头面、躯干的一定部位 ,阐明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的密切关系。
2.“本”是经气汇集的重心,“标”是经气扩散 的区域,说明四肢与躯干两极之间的经气联系。
胸背标部穴位,以俞募为代表;治疗相应内 脏病,如肺脏病取肺俞。
治疗其远隔部位疾病:下病上取:取标部穴 位治疗下肢疾患,如:四肢瘫痪,取神庭。
.
23
标本、根结小结
1.标本、根结理论意义上大体一致,主要分析经络
的纵向关系;强调以四肢为根本,为经气之源;以头
面躯干为结为标。为经所汇聚与弥漫输布之所。
2.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的流注之外的另一角度,
阐述经气流注运行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
。
3.为针灸临床辨证,确立治则,配穴原则,取穴
配方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
.
24
气街
.
25
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纵横)汇通的共同通路。
《灵枢·卫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
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
俞,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
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
.
6
根与结的内容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命门者目也。具体见下表。(足六经根结部位表)
经脉 足太阳 足阳明 足少阴 足少阳 足厥阴 足太阴
根(井穴)
至阴
厉兑
涌泉
足窍阴
大敦
隐白
.
结 命门(目) 颃颡(鼻咽) 头 廉泉 窗笼(耳) 玉英、络膻中……胸 太仓(胃) ……腹 7
入:经络之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
下部为各阴阳经“络穴“(表1-3-2)。
.
9
根结归纳
四根
三结
手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根于四肢末端“井穴”
结于头 结于胸 结于腹胸
.
10
根结理论的意义
1.强调十二经脉气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归 结于头胸腹。
2.说明经气活动上下相互联系的对应关系。
3.经气流注与五输穴排列一致,进一步强调 五输穴的重要作用。
3.阐明了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的 重要治疗作用。
4.标本理论更强调了与十二经脉营气流注不相一 致走向的另一系统,更广的说明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 内外的对应关系,表明了人体. 机能活动的复杂性。 19
标本理论的应用
治疗方面:
1.本部腧穴的应用(病在上,取之下)
肘膝以下本部的腧穴除治疗近部疾患外,
根结理论的应用
又可“根部”与“结部”相配合取穴。
商阳配迎香:齿痛、颈肿、鼻衄
隐白配大包:崩漏、胸胁疼痛
头临泣配厉兑:目痛、腹胀、梦魇
瞳子髎配足窍阴:头痛、目疾、耳疾
.
13
根结理论的应用归纳
1.指导临床取穴配方: 上病下取:结部有疾,取根部穴。 下病上取:根部有疾,取结部穴。 上下配穴:根部穴与结部穴配合组方。
具有治疗本经远隔部位疾患的重要作用。
《百症赋》:“太冲泻唇喎以速效”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立愈”
.
20
1.本部腧穴的应用
治疗近部疾患
治疗其远隔部位疾患: 上病下取
头身之疾取肘膝以 下各特定穴治疗:如 《四总穴歌》的应用、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21
标本理论的应用
2.标部腧穴的应用(病在下,取之上)
四根三结
出于《标幽赋》:“更穷四根三结,
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四根——十二经脉以四肢井穴为“根”;
三结——十二经脉以头、胸、腹部为“结”
.
8
手足三阳经根溜注入部位
根、溜、注、入指手足三阳经脉气出入流行的部位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井穴”;
溜: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
2.指导临床治疗: 咽喉肿痛(结部)——取少商(根部) 疝气(结部)—— 取大敦(根部) 头痛、目疾、耳鸣耳聋——瞳子髎配足窍阴 (上下根结配穴) 下肢痹痛(根部)—.—取风池(结部) 14
标与本
.
15
标本概念
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说明经脉上 下相互关联和本末关系。
“本”:指经气集中于四肢的本源部位。 “标”:指经气扩散于头面躯干一定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