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情报通识教育:原因、价值、现状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通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多元的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与此我国通识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为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是积极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些高校还在通识教育中引入了跨学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国通识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中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灵活性的问题。

由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需要与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相衔接,因此一些高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时往往难以突破学科壁垒,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完后很难将所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

我国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的评价中主要依靠学分制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导致通识教育的效果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我国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目前,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中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导致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加以解决。

高校应该积极探索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丰富和多样化通识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通识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元、系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识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浅析,旨在更深刻地了解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呢?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在不断推进中,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来看,通识教育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课程设置也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各个高校还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体系和机制,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尚未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虽然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未能真正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中。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全面融会贯通。

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相对滞后,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也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

通识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滞后,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

我国通识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宣传和实践落实、深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完善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加强通识教育的地区均衡发展等措施,可以促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通识教育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赵静(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从20xx年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通识教育,并经过近几年的推广改进日渐成熟,为学生喜爱。

研究表明:一方面,大多学生认可通识课程,愿意并接受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课堂提出更高要求。

新时代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应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成因分析;大学生一、通识教育概念和我校开展情况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后由台湾学者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翻译而成。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后来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相联系,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它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

由于其强调人性化教学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学习自由,注重整合学习经验、启迪人格发展及培养各种学识能力,因而对全面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更能造就具备完善人格、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了“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专设了“通识教育部”与“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跨学科门类选修课。

从20xx年度开始,学校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大学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也成为了许多本科院校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

一、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1.通识教育缺乏深度目前许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内容大多是浅显的、泛化的。

这些课程大多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对其有所了解。

而这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不够,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启示和思考。

2.缺少个性化教学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相对固定,缺乏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帮助学生发掘出他们自己的天赋和潜能。

3.教师水平不高许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由一些不具备足够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来授课。

这些教师往往只有基础知识,难以为学生提供深度的思考和启发。

二、原因分析1.教师数量的不足大学的多元化使得本科服務学科和通识教育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但是,学校会面临招募学生数量的挑战,这也会导致教育―教师教学积累,以及时间上的问题,因为在有限时间内要提供丰富的通识教育内容。

人员数量的不足会导致通识教育的不足和质量的下降。

2.缺少课程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涉及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一个复杂的课程计划。

缺少一个适当的计划和课程设计方案会使得教学效果变差,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够深刻,无法提供有关通识教育的综合信息。

3.缺少经费支持大学里的每个需求都需要经费支持,通识教育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需要足够的经费和财力来满足每学期的教学成本。

但是,许多大学在经费方面遇到了问题,其导致了通识教育的质量下降。

三、改进方案针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问题,有以下改进方案。

1.个性化课程设置为了给干年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通识课程,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提供个人化的服务。

同时,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解答。

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研项目:西安外事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KR09【文章摘要】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进行教育改革。

针对社会对才的需求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介绍了通识教育的概念以及特性,并阐述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问题;对策0 前言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不是视域狭窄的的专才,也不是只有宏观概念理论的通才,这两种人才均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要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和宏观的知识领域,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1 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也被称作普通教育,至今为止没有统一的概念。

通识教育对其性质来说,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对其目的来说,通识教育培养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各种社会生活活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对其内容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生活态度的教育。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通识教育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办学教育理念和定位,所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也不不一样。

从总体上说,通识教育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把通识教育当作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另一层是通识教育是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无关的那部分教育。

2 通识教育特性通识教育具有基础性、普遍性、教养性和综合性四种特性。

2.1基础性通识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公民应该具有的共同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内容不是专业知识的一部分,但是它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必备基础,获得基础的知识技能,为个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2普遍性通识教育还具有普遍性,内容稳定,是适合所有大学生进行的普遍教育。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面临的实践困境和对策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面临的实践困境和对策

能 的 唯一 有 效 途 径 ,而 智 性 乃 是 理 性 中最 主 要 的 因素 之 一 。个 人 的一 切 行 动 表 现 ,都 蕴 涵 着 心 智 的 指 导 与 约束” 1 。 3 ]布鲁 克 认 为 通 识 教 育是 “ 为建 立 人 的 主 体 性 ,并 与客 体情 境 建立 互为 主体性 关 系的 教育 ,它是 一 种广泛 的非专业 性 的 、非 功 利性 的基 本 知 识 、技 能和 态
就 其 内 容 而 言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种 广 泛 的 、非 专 业 性 的 、 非 功 利 性 的 基 本 知 识 、技 能 和 态 度 的 教 育 。 总 之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种 教 育 观 ,一 种 教 育 理 念 ,

通 识 教 育 在 国 内 引起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 ,通 识 教 育 的研 究 不 断 展 开 并 逐 渐 深 入 ,通 识 教 育 的 意 义 和 重 要 性 越 来 越 被 国人 所 认 识 。但 总体 而 言 , 目前 国 内各 高 校 的 通 识 教 育 的实 施 状 况 还 是不 尽 如 人 意 ,水 平 不 够 高 ,我 们 认 为主 要存 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 :
1 通 识 教 育 目标 不 够 明 确 .
通 识 教 育 的 目 标 就 是 要 培 养 学 生 批 判 性 独 立 思 考 的 自 由 , 培 养 理 性 思 考 和 批 判 性 判 断 的 能 力 , 充 分 发
种 教 育 理 想 ,一 种 教 育 境 界 。 二 、 我 国 大 学 目前 通 识 教 育 实 践 中 遇 到 的 问 题
度 的教育 ” I 。 3 ]

步 ,如 北 京 大 学 、清 华 大学 、中 国人 民大 学 、北 京师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识教育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我国通识教育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识教育逐渐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通识教育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随着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其影响和启发。

我国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和解决。

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深入了解我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情况,掌握国家教育政策的方向和走向。

研究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现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根源和内在联系,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探讨影响因素和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研究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1. 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我国各大学普遍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一些高校尚未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2. 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的设置种类繁多,涵盖面广。

除了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通识课程外,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一、发展现状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大力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

不少高校纷纷将通识教育引入到学生教育中,并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学校内部也开始逐步形成对通识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我国政府也对通识教育发展做出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通识教育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一方面,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参与通识教育课程后,能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尽管我国通识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通识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些学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时,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通识教育的推行倾向于课程设置,而非真正的教育理念转变,导致了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通识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问题。

一些学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支高素质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这就导致了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学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导致了课程设置的片面性和孤立性。

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体系。

我国的通识教育在评价体系上亦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学校对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以学分绩点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测评。

这就使得通识教育的效果不能真正得到全面的反映。

三、对策建议针对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学校应该注重通识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实践创新,从而真正将通识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加大对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一、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话说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这个概念可是近年来才兴起的。

那么,通识教育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还要学会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现实中的通识教育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1.1 通识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的地位一直不够明确。

有时候,它被当作是一门选修课来对待;有时候,又被当作是一种素质教育来推广。

这就导致了通识教育在很多学校和老师心中的份量不够重,难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投入。

1.2 通识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的内容设置也是个大问题。

很多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繁杂,涉及的领域过于广泛,导致学生无法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通识教育的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1.3 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通识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路径既然通识教育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改革呢?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2.1 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要让通识教育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就要提高它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通识教育。

2.2 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设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通识教育中来,我们需要对通识教育的内容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简化课程设置,避免过于繁杂;二是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三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耕细作。

2.3 创新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要想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我国通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通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通识教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现在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繁杂,让人应接不暇。

有些课程内容与我们的专业关系不大,学习起来费时费力。

而且,很多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资源不足通识教育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通识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 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通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他们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死记硬背,忽略了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改革路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优化课程设置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减少一些与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增加一些实践性强、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教学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3.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鼓励优秀教师加入通识教育事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如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通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在修习专业课程的还要修习某些通识课程,以培养其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

通识教育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通识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

本文将就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浅析。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是积极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我国各大学纷纷开设了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综合性认知。

与此一些高校还推行了跨学科教学和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培养。

尽管我国通识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学校的通识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难以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求。

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学校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通识教育中存在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学校缺乏优质的师资和教学资源,难以保障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优化通识课程设置,扩大课程范围,引入前沿科学理论和知识,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学科内容。

要推动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实践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师资力量,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开设选修课程或自主学习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增加他们对通识教育的认同感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通识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通识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

通识教育改革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识教育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应对能力。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识教育改革应运而生。

2. 意义(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道德素养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识教育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关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体会1. 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理念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通识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识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项目式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识教育改革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探讨65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探讨65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经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并且开始应用到本科教学实践当中,但总的来说还处于尝试发展阶段。

在通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比例、通识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对调整、完善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问题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12-0043-03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叫普通教育,从字面意义上看,通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通常的、全面的、总体的、整体的、常规的”教育之意。

虽然通识教育的踪迹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但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是由美国德博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帕卡德教授最初赋予通识教育的涵义为:“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 [1]在哈佛大学“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通识教育是指学生整个教育中“首先关注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部分教育”。

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被赋予了其它的涵义:通识教育是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普通教育,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文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渗透性和通融性,它除了专注于某一个学科领域做深入研究又广泛涉猎多门学科;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领域为手段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关联性思维和想象思维,并且配以批判性思考作为学习内容之一来综合提升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通识教育以关注公共利益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一、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原因,文化教育也向苏联学习。

在高等教育方面,解放前的通才教育开始向专业教育转变,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这种专业教育在当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病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较弱、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1961年我国开始纠正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问题。

80年代末期,高校逐渐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于使大学生具有成为专家的基础和素质。

此后,高校开始提出加强学生基础的措施,如“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等。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纷纷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而提出的,它旨在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虽然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比通识教育要窄,但它体现了通识教育的哲学观,从这个角度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另一称谓。

为了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通识教育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我们选取了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状况,找出目前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我们分别考察了四所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在这些教学计划中各个学校对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他们认为,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明确指出所谓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应该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还应该使学生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拓宽专业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一、通识教育目的与意义〔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性学问就像一片海洋,要在汪洋大海之中猎取目标,一个人假如不了解这片大海的状况、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是很难找到并最终到达其目标的。

这就要求高校生首先对其要面对的目标状况、环境、路径、方法加以了解。

通识教育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

高校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让高校生学会打牢抓住目标的技术,而是要先了解状况、熟识环境。

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高校生在学习专业学问之前通晓各种“基本学问类型”,了解基本状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

〔二〕通识教育的进展性通识教育的其次个目的就是关心高校生进展远大抱负和理想,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关心被教育的人,给他能进展自己的力量,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1]377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同学的将来自我进展力量是当今高等院校实现自身价值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国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每当美国高等教育消失危机、面临快速改变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和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

所谓的危机、改变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国外的教育是敏捷多变的,社会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高校就设置哪种课程,培育此类人才。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脱离为社会服务这个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然而,国内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太大的改变,由于高校的课程设置跟社会需求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此,高校生就业经常面临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与社会需求脱节。

由于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课程设置结构的失衡,造成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产生怀疑,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

〔三〕通识教育的前瞻性1、有利于开发高校生的潜质。

通识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开发潜质,纵深进展。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别重要。

有一句〔谚语〕叫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对于高校生学习来讲,可以说修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问结构,也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潜力。

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通识人文素养、批判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

而通识教育作为培养这些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系统性、一刀切的要求、不够实用等,急需改进。

本课题旨在探究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等方式,梳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问题清单。

2. 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和模式:选择几个典型的国内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进行案例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我们今后探索合适的通识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3. 改进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综合以上信息,针对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访谈调研等方法进行。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能够形成一个对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全面了解国内外通识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各大高校对其通识教育进行自我检验和改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1. 引言1.1 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指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备广泛知识、扎实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而设置的一种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知识。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多元的学科内容,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备全面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和全球意识。

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时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不断发展自己的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探索、改进,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其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识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成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通识教育的意义,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和推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于通识教育,实现个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虽然近年来有所加快,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学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有所不足。

我国通识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多样。

通识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元的、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但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课程上,缺乏足够的拓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认识 是 ,通识 教育 本身是 一种 “ 非专 业 、非 职业 性 的教育 ” ,是 对所 有大 学生 的教育 。 C 通识 教育 是指 区别 于传 统 的将 C 教育 作 为 I I 专业 教育 和职 业 教 育 ,它 是 以 C 为 教 学 内容 的面 I 向所有 大 学 生 的 非 专业 、非 职 业 性 的 教 育 。C 通 I
21 0 2年 1月 第 3 卷 第 i期 2
图 书馆 论 坛
Li ay Trb n brr iu e
Jn 0 2 a ,2 1
VoI3 NO 1 .2 .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 原因、价值、现状与对策研究
韩 玺 ,顾 萍
( 南方 医科 大学图书馆 医学情报 学教研 室,广 东 广 州 50 1 ) 155
论也 由从 之前 的 “ 竞争 情 报是 皇帝 的新 衣 ” 到如 今 d i C lg )的 帕卡德 ( S P rad on ol e e A. . akr)教 授第 一 “ 争情 报是 不是 穷途 末路 了” 竞 ,竞争 情 报 行业 市 场 次将 它与大 学教 育联 系起 来之 后 ,有 越 来越 多 的人 的 弱 景 气 状 态 让 每 一 个 竞 争 情 报 的热 情 投 入 者 无 热衷 于对 它进行 研究 和讨论 ,可是 至今 对通 识教 育 奈 、尴尬 ;然 而无 奈 之余 ,业界 对竞 争 情 报 的价值 还没 有 一 个 公 认 的 、规 范 性 的 表 述n ¨。一 个 普 遍 也有 一 种 共 识 ,调 查 显 示 企 业 对 C 需 求 正 在 增 I
3 竞争情 报通 识教 育开展 的原 因和价值
倡导开展 C 通识教育是笔者作为 C 推崇者和 I I
口,尤其对将要直面市场竞争 的普通大学生来说 ,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 “ 十一五”规划 2 1 0 0年度研究项 目 “ 广东 省大学生 创业教育知 识服务 系统 的开发及应 用效果评 价”( 编号 2 lt 38 O Oj 4 )和南方 医科 大学 2 0 k 0 8年度教学改革重点项 目 “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成果之一 11 4

种 知识 体 系 ,而是一 种 意识 和伴 随这 种 意识 的技
能和 行为 方式 ,情 报学 术界 、企 业 和媒 体 传播 都 没
有认 识 到这 一 点 口 们,中 国 的情 报 界 与 企 业 界 有 着 然 它不 以功 利性 和实 用性 为 目的 ,但 是 在效 果上 却
巨大 的鸿 沟 ,专家 学者 们 的情报 理想 并 未 : 到企业 有 极 大 的实 用性 ,可 以培养 和 提升学 习 者未 来在 一 得 的认 同 。在 困惑 和价 值 的 正 面认 知 面 前 ,C 教 育 个 复 杂 的市 场 中的灵 便性 和竞争 性 。 I 人 员 该采 取怎 样 的措施 培养 意识 、消 除 困惑 、跨越 鸿 沟 呢? 笔 者 认 为 竞 争 情 报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个 突 破
[ 键词 ] 竞争 情报 ; 识教 育 ;普及 教 育 关 通
[ 中图分 类 号]G2 4 9 [ 5.7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10 —1 7 (0 2 10 4 —4 0 21 6 2 1 )0 — 1 10
1 引言
无 疑竞 争 情 报 ( o ei v nel e c C mp t ieitlg n e,简 t i
识 教 育不是 以系 统 的教 育 培 养 专 门的 C 人 员 ,虽 1
大 ,在科 研项 目方 面 有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㈣和 社 科基 金项 目0 支持 ,在 实 践 方 面 有 湖 南 和 深 圳 官 方 主导开 展 的竞争 情报 工程 圆 。
对于困境 ,C 专家陈飓先生认为 C : 实不是 I I 其
21 0 2年 1月
图 书馆 论 坛
Li ay Trb n brr iu e
Jn 0 2 a ,2 1
Vo1 3 No 1 .2 .
第 3 卷第 1 2 期
大 学信 息素养 教育 工作 者在 大学生 信息 素养 教 育 现 大 的兴趣 ,如 果说 C 在 我 国成 功 推广 的标 志 不 在 I 状 以及 C 研 究 与 实 践 困境 下 的一 种 思 考 和 选 择 。 1 目前有 学 者 从 C 普 及 教 育 是 教 育 面 向 市 场 经 济 、 I
( 摘 要] 文章针 对 当前竞 争情报 教 育 行业 市 场双 重 困境 的 背景 ,提 出用竞 争 情报 通 识教 育的 方式
解 决这 一 问题 ,并从教 育 、行 业 市场和 大 学生素 质教 育等 方 面 阐述 开展 竞 争情 报 通识 教 育 的原 因和价 值 ,
概 述 我 国当前 竞 争情报 通识 教 育 的状 况 ,分析 当前存在 的 问题 和相 关对 策 。
培养 C 意识 和技 能 将 有 更 大 的 现实 需 要 ,本 文 对 I 此进 行探讨 。
称 C )面 临着 专 业 和 市 场 的 困境 ,当 网络 上 至 今 2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定义 I 仍 涌现着 “ 报人 才 需 求 见 涨 ,缺 口达 : ” 的 情 【 O万 通识教 育是 英 文 “e ea d ct n 的译 名 , gnrl uai ” e o 报道 0 时 ,竞 争 情 报 专 业 学 生 却 面 临 着 研 究 和 就 业 的双重 困惑 ,同时竞 争情 报行 业 市场 表 现亦 不 尽 也有 学者 把它译 为 “ 普通 教育 ” 一 般 教育 ” 通 、“ 、“ 9世 B w— 如人 意 ,如 张左之 先生 所 言 ,业 界 对竞 争 情报 的讨 才教 育” 等等 。 自 1 纪初 美 国博 德 学 院 ( o
于出现 多少研 究成果 ,而在 于能否 让广 大 企业 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