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修改)
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29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91分) 两部分;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写到答题纸上,请规范书写。
第Ⅰ卷(选择题, 共29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腈纶(jīng)妩媚(wǔ) 眼眶(kuāng) 瞬息万变(shùn)B. 亵渎(xiè)虚妄(wǎng) 冠冕(miǎn) 自吹自擂(léi)C. 譬如(pì)教诲(huì) 嗔怪(chēn) 铮铮作响(zhēng)D. 岔气(chà)纨绔(kù) 机械(xiè) 间不容发(f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眼眶(kuāng )——眼眶(kuàng );B .虚妄(wǎng )——虚妄(wàng );D .间不容发(fā)——间不容发(fà);故选C 。
2.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过往云烟, 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 。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 ,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 仰望的人们。
A. 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B. 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C. 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D. 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答案】D【解析】【详解】可用排除法。
“旧纸堆里过往云烟”和“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是并列的关系,而非选择关系,所以第一处应填“而是”,排除BC ;“耳目一新”意思是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获益匪浅”是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上句已经写到“让人常读常新”,所以不能再用“耳目一新”,否则语意重复,应用意思上更进一层的“获益匪浅”,排除A ,故选D 。
2021-2021海淀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2021海淀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语文 2021.1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北京文化,学校组织了“文化符号・寻踪北京”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寻踪千年古刹潭柘寺,探寻北京文化渊源。
下面是同学找到的一段关于潭柘寺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共5分)“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这是一句人们① 的民谚。
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
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
据说姚广孝② 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
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
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
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bān) ③ 。
(1)给加点字注音、对画线字笔画和根据读音写出的汉字作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燕国(yān)“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般B. 燕国(yàn) “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斑C. 燕国(yān)“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斑 D. 燕国(yàn)“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般(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耳濡目染②仿照 B. ①耳熟能详②仿照C. ①耳熟能详②按照 D. ①耳濡目染②按照(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甲】”? 【乙】; B.【甲】”? 【乙】: C. 【甲】?” 【乙】; D. 【甲】?” 【乙】: 2、胡同里的门联是城市记忆的文化符号。
《曹刿论战》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20课曹刿论战一、基础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ān)小惠未遍.(biàn)B.民弗.从也(fú)小信未孚.(fú)C.齐师败绩.(jī)下视其辙.(zhé)D.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í)【答案】B【解析】A.间——jiàn;C.绩——jì;D.靡——mǐ;故选B。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答案】D【解析】A.两个“信”分别为“信用”“实情”;B.两个“伐”分别为“攻打”“砍”;C.两个“间”分别为“参与”“间或、偶然”;D.两个“战”都是“打仗”;故选D。
3.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答案】B【解析】“小大之狱”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
句中“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B项意思相同;ACD三项,都是作代词;故选B。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忌不自信。
A.吾孰与徐公美?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D.何以战?【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
“忌不自信”正确语序为“忌不信自”,宾语“自”前置,是宾语前置句。
A.“吾孰与徐公美?”正确语序为“吾与徐公孰美?”宾语“孰”前置,是宾语前置句;B.“君美甚”正确语序为“君甚美”,状语“甚”后置,是状语后置句;C.“何陋之有”正确语序为“有何陋?”宾语“何陋”前置,是宾语前置句;D.“何以战”正确语序为“以何战?”宾语“何”前置,是宾语前置句;故选B。
5.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答案】D【解析】课文第2段写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然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以对比手法揭露“人性美丑”的外国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中,适合的是()。
A.《茶花女》B.《苔丝》C.《巴黎圣母院》D.《红与黑》【答案】 C2、在古诗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 B3、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B.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答案】 A4、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 D5、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 B6、教学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温庭筠《商山早行》C.李白《行路难》(其一)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 C7、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紧扣教学目标选用媒体,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0曹刿论战 课后作业(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望其旗靡(mǐ)小信未孚(fú)登shì(轼)而望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 以: 凭、靠 (2)弗敢专也专: 独自享有 (3)必以情情: 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 (4)忠之属也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公将鼓之鼓: 击鼓进军 (6)下视其辙辙: 车轮碾出的痕迹 (7)既克,公问其故既: 已经 故: 原因,缘故 (8)难测也测: 推测,估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3)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4)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 4.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解析】C项“以”译为“把”,其他为“凭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实情诚心判断。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夫大国 , 难测也 , 惧有伏焉 ”。
《曹刿论战》原文及对照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对照翻译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一《曹刿论战》是《左转》中的名篇,通过简洁扼要的叙述和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影响。
曹刿的远见卓识、当机立断以及一介匹夫在外敌入侵时对国家的担当被千古传诵。
一国之君鲁庄公却成了曹刿的配角甚至反面,用他的“鄙”衬托曹刿的“远谋”。
其实鲁庄公才对这场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鄙”仅表现在军事上,其他许多方面,都非常值得推崇。
首先,他忠于职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尽心尽力地把本职工作干好,为国家大多数人谋利益,自然会获得人民的拥护,这是打赢这场以少胜多战役的基石。
虽然他自己一开始对这一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得需曹刿提醒,但如果他玩忽职守众叛亲离,曹刿多有谋略也无能为力了。
第二,他不畏强暴。
面对强大的霸主齐国的入侵,他立刻准备迎战,并且跟曹刿乘一辆战车到前线指挥,这是顽强不屈的姿态,激励全国军民奋起抗敌。
正因为“公将战”,曹刿才请求入宫拜见他,愿意帮他成就大事。
如果他首先被强敌吓破胆割地赔款苟且偷生,那就是“一君无能气死全国”,曹刿哪还有报效国家流芳千古的机会?第三,他礼贤下士有识人之明。
曹刿并不属于“肉食者”,本来没有资格参与这场战役的谋划和指挥。
但庄公不凭出身给人贴标签,而是礼貌地接见了他,容忍了他对自己毫不客气的反驳,并且通过短暂的会面、对话认定曹刿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从而加以重用。
能够识人、用人是作为君主、领导的重要品质。
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开诚布公和自知之明。
他不像某些身居高位的人一样刚愎自用装腔作势,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行。
他清楚军事是自己的短板,但决不护短。
他发现曹刿是内行,是忠臣良将,就对曹刿言听计从,跟曹刿乘一辆战车,完全听取曹刿的不同意见,从而取得战役的彻底胜利。
最后,鲁庄公虚心好学。
战役已经大获全胜,他决不放过向行家学习的机会,放下一国之君的身段“问其故”。
换成某些领导,早就炫耀自己知人善任大肆庆功去了。
就凭这种态度,他一定会不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山西)(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山西卷)语文·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一)1.古典诗词中的山山水水见证祖国的美丽风光,请按提示填空。
(10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就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各有各的情致,各有各的韵味。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1)“,”是春花春草的韵致;郦道元的《三峡》中(2)“,“是夏季江水满溢,漫上山陵,航道阻断的景象;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3)“,”是秋风乍起,大雁南飞的异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4)“,”是雪压冬林,梨花满枝的浪漫想象。
四季流转,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5)“,”。
【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详解】易错字词:“渐欲、没马蹄、襄陵、沿溯、衡阳雁去、梨花、醉翁”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赏析。
“瘦”是用来形容马的,结合写作的背景可知诗人此时正处在羁旅途中,马是他的交通工具,马都瘦了,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记过。
曹刿译文修改版
曹刿论战一段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战。
2.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说:“高官们会商量迎战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呢?”3.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高官们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考虑。
”4. 乃入见。
问:“何以战?”于是进宫去拜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靠什么作战?”5.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庄公说:“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7.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猪、玉器、丝织品之类,不敢虚报,一定要做到对神说实话。
”8.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灵也不会赐福。
”9.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判断。
”10.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二段1.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2.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军打过了三通鼓。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3.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齐军大败。
庄公将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4.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说完就)下了车细看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退去的情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三段1.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左传-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左传·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国军队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第六单元测试题-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课时培优训练
第六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5分)在hào hán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dǐyùn深厚,文学艺术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汉赋文字汪洋,读之可振神;唐诗文字多彩,读之可立魂;元曲文字激越,读之可通吴……它们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根源,也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传承的guībǎo。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hào hán()dǐyùn()gui bǎo ()(2)结合语境,在下面将语段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2分)2.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开趋势。
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第句,修改意见:(2)第句,修改意见: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山河千古在,。
文天祥《南安军》(2)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5)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
(《曹刿论战》)(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的诗句是: “,。
”(7)《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诗句是: “,。
”4.阅读插画有助于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下图是阿根廷艺术家圣地亚哥·卡鲁索根据《简·爱》的相关情节创作的一幅插画,主要描述的是洛伍德慈善学校的情况。
曹刿论战修改(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订正读音
• 曹刿请见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guì jiàn •
忠之属也
shǔ chéng
• 肉食者谋之shí
jiàn
bǐ fú biàn fú
• 公与之乘
• 齐师败绩 jì • 下视其辙 zhé
• 弗敢专也
• 小惠未徧 • 小信未孚
• 夫战,勇气也。 fú
• 望其旗靡
mǐ
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下边每组句中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牺牲玉帛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
作出牺牲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2、小大之狱 (
案件
)
越狱逃跑 (监禁罪犯的地方 ) 3、虽不能察,必以情 ( 实情 ) 以情动人 (感情 )
4、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于人民 (忠诚 )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请 解释。
齐师伐我
指鲁国
又何间焉
参与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何以战
小信未孚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虚夸,即 以少报多
即“以何”, 凭什么 为人所信服
同“遍”遍及 指猪、牛、羊 等祭品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动词,赐福,保佑 案件
虽不能察
即使
公将鼓之
动词,击鼓
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再而衰
第二次
彼竭我盈
充满,指士 气旺盛
望其旗靡
倒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 译: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
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 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
中考文言文试题—《曹刿论战》(6)
中考文言文试题—《曹刿论战》(6)[题目]①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②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文中“公”指鲁庄公,“刿”指曹刿。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与之乘(战车)B. 遂逐齐师(追击)C. 彼竭我盈(士气)D. 望其旗靡(萎靡)2. 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于长勺(表处所,译作“在”)B. 登轼而望之(代指齐军)C. 再而衰(表并列,可不译)D. 视其辙乱(代指齐军)3. 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B. 公将驰之。
(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 夫战,勇气也。
(打仗,要靠勇气)D. 夫大国,难测也。
(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4. 第①段划线的两个句子之间,意思有较大的跳跃,如要补出省略的内容,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词句,按要求填在下面横线上。
庄公:_______ 鲁师:_________5. 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
根据上文内容推测,齐军之败,在哪一方面证明了孟子“人和”最重要的观点?A. 城非不高也B. 池非不深也C. 兵革非不坚利也D. 米粟非不多也[题解]第1题。
考查词语解释辨正。
答案:B第2题。
考查理解虚词用法辨误。
答案:C第3题。
考查对句意理解辨误。
答案:D第4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答案: 鼓之一鼓作气第5题。
考查联系有关课文推测论证。
答案:C。
曹刿论战(翻译已经修改)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充满。指士气旺盛 估计、推测 齐军的勇气竭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 所以战胜了他们。 惧有伏焉。 怕 埋伏、伏兵 齐国是大国,难于推测,害怕他们有埋 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倒下 所以
我细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远他们的 旗子倒下,(是真败了)所以追赶他 们。”
2、信: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 3、狱: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古今异义
1、再: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2、忠:忠之属也 古义: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今义:忠诚 3、可以: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可能或能够
词类活用
十年春,齐师 伐 我。 军队 攻打 我国(指鲁国)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
攻打我国。 公将战。曹刿请 见。 请求 进见 迎战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进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 谋划 参与 古代享受食肉 待遇的高官 他的同乡人说:“高官们会商量迎战 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 (见识)浅陋 深远 谋划、考虑 曹刿说:“高官们见识浅陋,不能作 长远考虑。”
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 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 左丘明所写。其中记载着春 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 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 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 为《春秋左氏传》,简称 《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 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 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左传》和《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 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 为下列句子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曹刿请见( A ) A. 拜见 B. 看见 C. 引见 D. 见到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 A. 相信 B. 信服 C. 确实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A ) A. 充满 B. 有余 C. 快乐
容易用错的汉语成语误例、修改和解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引发欧洲国家恐慌,一些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也遭到重创,据称,作为德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法国,其黄瓜等蔬菜的销售量一泻千里。
B.《建党伟业》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风雨沧桑,正所谓开卷有益,观影之后,我们增长了知识,尤其对那段尘封的历史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C.为迎接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一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重要展会,我市召开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决定投资10亿元,力争让首府改头换面,发生巨大变化。
D.京沪高铁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这对航空公司一些航班的运营造成了一定压力,虽然航空公司作了一些调整,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但以后的竞争还是难以避免。
本题应选D。
解析:A项中“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赢畅。
说销售量下降很快,不能用“一泻千里”可以用“一落千丈”。
B项中“开卷有益”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而《建党伟业》是一部电影,所以用在这里不合理。
C项中“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合贬义。
用在这里不舍适。
词语使用是我经常错的题型,中国的成语很多,要将他们认识并正确应用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多积累,多对比,多练习!容易用错的汉语成语误例、修改和解析首当其冲[误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设备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2)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首当其冲。
[修改](1)“首当其冲”应改为“首要”。
(2)“首当其冲”应改为“率先垂范”。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如:在大喊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一些地方的学校在大搞应试教育,而首当其冲的是学生。
此语常被误用为“首要”或“率先垂范”之意。
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误例]胡明虽身在教室,两眼也一动不动地看着黑板,但他早已心不在焉,对老师的板书,他熟视无睹;对老师的讲解,他听而不闻,一节课下来一点收获也没有。
河北省中考语文1991-2014年阅读语段和写作试题统计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四首七言绝句(对句填空)
2.《出师表》(理解课文填空)
1.修改文章(调整句序)
2.写新闻标题和导语(应用文)
3.不寻常的信(结合新闻内容写)
《只要好,一个就行》(小品)
93年
《变色龙》(一段)“警官......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友邦惊诧论》“只要略有
知觉的人......”(一段)
《狼》(1-4段)
记叙文:《心事》《礼物》
议论文:考好了,应不应该向家长要奖励。
1999年
《我的房东》(课外)
《高科技垃圾》(课外)
《怀疑与学问》(3-6段)
《桃花源记》(1-3段)
记叙文:《回报》
议论文:如何对待个人荣誉
2000年
《访兰》(课外)
《食物从何处来》(两段)“另一种叫异养......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友谊”,还是侵略?》
(三段)“现在只有广州.......中国人统统当了奴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段)
“故曰:域民......战必胜矣。”
2.《曹刿论战》(一段)“既克......
1.拟电报稿
2.议论片断(对开展语文活动的看法)
深刻、更透彻。
1.《岳阳楼记》(一段)“嗟夫!......吾谁与归。”
2.《曹刿论战》
“既克......故逐之。”
1.拟题课外阅读记叙、说明、议论文题各一个。
2.修改(倡议书)
3.一颗赤诚的心
《咬人草》
92年
《听潮》(四段)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
曹刿论战(内容理解修改版)
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 “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 19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
• 战时: “未可”“可矣” 把握反攻时机
•
“未可” “可矣” 把握追击时机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 实地调查,抓住时 机
• 战后:细说胜利原委 对胜利成竹在胸
2、纵观全文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刿: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 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鲁庄公的“鄙”表现
战前: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 上,没有看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不做调查,急躁冒进 战后:对胜利原因茫然无知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 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 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 衰竭了。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 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 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 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 追逐他们。
一问
• 文中如何写曹刿的“远谋”和 “肉食者鄙”的?可从战前、战中、
优点:1.处事公正认真有仁爱之心;2.胸襟广
阔,任贤纳谏. 缺点:缺乏政治智慧和军事常识,处事轻率鲁 莽.
二问
本文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是什么? (可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概括。 )
• 政治上取信于民, • 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
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 三问:
作者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 排的有什么好处?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 他“论”的是什么“战”?
•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 一。
•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 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 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掌握下列黑色字词的读音:
(1) 曹刿( guì ) (2) 又何间(jià n )焉 (3) 肉食者鄙( bǐ ) (4) 弗( f ú )敢加也 n) (5) 小惠未徧(bià (6)小信未孚( fú) ng (7) 公与之乘(ché ) o) (8) 战于长勺(shá (9) 下视其辙( zhé ) (10)登轼( shì )而望 ng) (11)彼竭( jié )我盈( yí (12)望其旗靡( mǐ )(13)夫( fú )战 (14)牺牲玉帛 ( bó)
学生齐读课文
• • • •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 语调应低缓)
合作学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 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 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 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 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 影响。
• ( 侵略 ) 2、公将战 ( 将要 )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谋划 )(参与 ) 4、肉食者鄙( 鄙陋;目光短浅)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养 )( 独自专有 )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 虚夸,以少报多 赐福,保佑)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为人所信服 )(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案件 )(即使 )( 实情 二、翻译。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 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评析人物形象。 3、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关于《左传》
《曹刿论战》选自《左 传 》, 编 年 体史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 旧传为春秋时期 _______ 所作,是 左丘明 史 学 名著和 一部 名著。 文 学
鲁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齐 齐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 遂逐齐师。 鲁
鲁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大国,难测也, 夫战,勇气也。一鼓 惧有伏焉。吾视其 作气, 再而衰,三 辙乱,望其旗靡, 而竭。彼竭我盈, 故逐之。 故克之。
(鄙)
点拨提高
1、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 好处? 3、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 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 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 看法。
1、鲁国取胜的原因?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正确的指挥和灵 活的战略战术(鲁国依靠曹刿 沉着、果断(正确)地指挥, 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3)正义与否方面:反侵略。
•
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齐师伐我 (侵略 ) 2、公将战 ( 将要 )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谋划 )( ) 参与 4、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养 )( ) 独自专有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 虚夸,以少报多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 ) 案件)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即使 )( 实情 )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彼竭我盈 (齐人三鼓) 之时,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辙乱旗靡 之时。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 追击的理由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由本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
3、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分别体现在哪里?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鄙
1.取信于民
2.临阵从容指挥若定 3.把握战机详察敌情
远谋
归纳:
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 (远谋) 详察敌情 具有爱国精神 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 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但能勇于纳谏
案件 即使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让我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 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 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 个条件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从。”
第二层:曹刿与鲁庄公战前的对话,说 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的先决条件。
参照注释,先自主翻译课文,将不 懂的地方做标记,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参与
注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乃入见。
军队攻打鲁庄公 高官厚鄙陋,见 禄者 识短浅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 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接见。他的同 乡说:“应是得高官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你 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 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拜见 (庄公)。
第一层: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
同“遍” 注释不 普遍
个人 专有
凭
把
回答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 有,一定要把它分给臣子。”(曹刿)回答说: “这是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 听从的。”
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 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 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 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 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 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 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 鲁,战于长勺。
实情
祭祀用的 猪牛羊
为人 丝织品 信服 虚报
赐福 保佑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 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说 实话。”(曹刿)回答:“这点儿小诚信, 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实情 判断
尽力做好 分内的事
合作探究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 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 曹刿 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3、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 分别体现在哪里?
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 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 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第一段:叙述战争发生的 背景 ,曹刿 与 鲁庄公 战前的对话,说明 政治上取信于民 是赢得战争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 乘坐
在
击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 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 了。”
已经 战胜 振作 缘故 充满
发语词 无实义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尽
第二次 已经战胜了齐军,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 次击鼓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落, 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 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倒下
埋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怕有伏兵 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辙混乱,望见 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第三段: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
关于《左传》
《 曹 刿 论 战 》 选 自 《左 传 》,这是我国第一 部 ______ 编 年 体史书。旧传为 春 秋 时 期 _______ 左丘明 所 作 , 是 一 部文 学 名 著 和 史 学名著。
看图背诵
回忆课文内容,看图背诵文章。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
公将战,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牺牲玉帛, 衣食所安, 小大之狱, 乃入见。问: 弗敢加也, 弗敢专也, 虽不能察, 必以信。 必以分人。 公曰: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何以战? 可以一战。 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 战则请从。
说出两个中国历史上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役
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左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疏通 文义。 2、理清行文思路,复述情节,背诵全文。 3、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 的战略思想。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5、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 得当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