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大赛获奖教案 附配套练习
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
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案【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对“数对”的认识,主要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用类似于“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了“用直线上的点描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且具备了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来描述物体位置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概念。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生活场景抽象成用列与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难点:用数对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设计思路与理念】设计理念:1.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将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独立自学、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自然生成对“数对”的需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设计思路:1.通过《打地鼠》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解决问题。
2.通过相关的活动探究,使学生产生需要有更简便的表示位置的方法的心理需求,进而自主生成用数对描述位置的方法。
3.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激趣、自学探究、发现总结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内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来玩打地鼠游戏吗?请你告诉老师应该打哪个位置才能得分?(1)出示打地鼠游戏图1,提问:你能说一说地鼠在什么位置吗?预设:生1:从左往右数第4个位置生2:从右往左数第3个位置追问:为什么两位同学的描述中地鼠的位置不同?得出:观察角度不同,描述的位置就不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课标依据:课程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图形的位置”与“图形的运动”是有密切关系的两部分内容。
小学阶段“图形的位置”重点是用一对有序的数对描述一个点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也可以看作是一对数),点的位置是描述图形位置的基本元素,平面上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来确定。
2.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区间套内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是在二维坐标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张亮早上乘车从家来到了学校,今天我把张亮同学所在班级的座位表带来了,请看大屏幕。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说课稿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
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冲突激发需求。
课的开始我设计说位置,找课题游戏,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老师将课题藏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那里,在谁那呢?要不我提供一些线索,大家来猜一猜?2.(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课题明明放在同一个同学那,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确定同学的位置。
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确定位置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原动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二)自学探究新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案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行、列以及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定,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交流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具体情境和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还记得开学第二周的家长会吗?张亮同学所在的班级要求家长到校对号入座,瞧!(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告诉爸爸妈妈你所在的位置?生1:我会告诉妈妈我在……生2:我会告诉妈妈我在……师:很好,那么谁能帮张亮同学描述一下他的位置呢?生:……师:是的,由于同学们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描述同一个位置会有不同的说法,这样多不同的说法听起来感觉真乱。
那么怎样才能既简洁又准确地确定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列和行。
2.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3.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独立学习例1,并完成例题的问题(1)和(2)。
4.全班展示(1)王艳(3,4) 赵雪(4,3)(2)王乐同学坐在第6列第4行。
5.数对怎么读?怎么写?写时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字写前面,表示行的数字写后面,加上括号。
6.(0,0)、(1,1)是不是数对,各表示什么?三、课堂练习1.游戏:(1)根据“数对”猜朋友。
(2)根据朋友的位置写“数对”。
2.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第1,3,5题。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练习五第2,4题。
六、教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工具希沃白板交互式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数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能够运用抽象的数对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情镜导入,引导探究同学们,今天有个客人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要跟大家一起学习,来看是谁吧?用AR相机与手机授课助手出示小猫“妙妙”的虚拟动画形象,小猫妙妙来到课堂与同学们简单互动。
【设计意图】利用AR相机的3D动画形象与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小猫妙妙的虚拟形象投影到教室中,并且通过妙妙在课堂内与同学们互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巧妙引出“打地鼠”游戏,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情境铺垫。
二、游戏活动,新知探究活动一:挖地鼠1.师:你们看,妙妙正在干什么呢?挖地鼠。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妙妙一起来挖地鼠吗?(课件出示地鼠藏身图)听提示音,挖地鼠播放音频:(先叫4声,停顿一秒后又叫2声)你能根据提示音找出地鼠的位置吗?学生上台,找出很多位置,哪一个是真正的地鼠藏身的位置呢?问学生:为什么找这个地方?跟4,2两个数有什么联系?说说你的理由。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李瑞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用教师:今天我们将在游戏中进一步学习有关位置的知识。
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坐的端正的同学到讲台上来。
(选择6名学生面向大家站成一排)备注:如果是奇数,可能会出现某位同学在这排最中间的情况。
教师:谁来描述一下某某同学在这排的什么位置?谁有不同的表述方式?预设:1、从左数第三(从右数第四)。
2、在某某同学的左边。
某某同学的右边。
(这样说的话,不认识咱们班的同学是不知道某某同学到底在什么位置的,引导学生用第一种说法表述)教师:刚才我们在描述他们的位置时,都只用了几个数字?预设:一个。
教师:现在请这些同学回到自己的位置,暂时先不要坐。
你还能仅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吗?预设:不能。
教师:那谁来描述一下某某现在的位置?预设:1、他在从左数第几排的第几个。
(从右数的第几排第几个)。
2、他在第几组的第几个教师: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吗?教师:无论我们怎么表述,都用了几个数字?预设:两个。
(板书:两个数)教师:为什么现在我们用两个数才能表述清楚呢?预设:刚才仅有一排同学,而现在有很多排。
(不止一排)二、结合实际探索新知教师:(指着板书)想一想,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预设:一个数代表第几组(竖排),另一个数代表的是这一组的第几个。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数对的意义。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抽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正确用数对表示方格图的位置。
教学准备:方格图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四年级一班要开家长会,这是小红班级的座位图,如果你是小小自愿者,你能准确帮家长们找到同学们的位置吗?2.这是小红、小强、小娟的位置,你能准确向家长描述他们在班级里的位置吗?生:小红就坐在第三组第二排,小强坐在第一组第三排,小娟坐在第五组第四排。
二、探索新知活动一:认识组和排在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把竖排叫组,横排叫排。
活动二:认识行和列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第一组叫第一列,以此类推,第一排叫第一行再以此类推。
活动三:即时练习你能用行和列来说一说小强、小红、小娟的位置吗?生:小强坐在第1列第3行,小红坐在第3列第2行,小娟坐在第5列第4行。
)真不错,看来大家认识了列和行。
活动四:行、列的表示方法下面,请以第4列第5行为例,用简洁的方法表示刘元位置。
请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都是数字4,5而且一般情况下列写在前面,对比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简单呢?3.是的,数学家也是用括号加数字的方法表示位置,比如第3列,第5行数学家用(4,5)表示,第4列,第2行也这样表示,第4列,第2行也这样表示,像这样的表示方法,在数学里叫做数对。
数对里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4.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张芳,李华的位置吗?并说一说这两个数对表示什么意思。
生:张芳的位置用数对(2,5)表示表示第2列,第5行,李华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第5列,第2行。
是的虽然小括号里的数都是一样的,但是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研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研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数对的概念。
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1.灵活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实际应用中的数对问题。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方格纸、小人物体等教具。
3.实例题目及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简要介绍数对的概念,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通过图片或教具展示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例子,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1.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
2.演示如何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位置。
第三步:练习1.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老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第四步:拓展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对的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物体位置确定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对的理解。
2.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数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本节课后能够熟练掌握数对的基本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解决物体位置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1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1课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在学习本章节内容前,教材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
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
本单元的内容要求从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了解方向的表达、体会距离的空间感,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对象】已经初步认识了方向和位置的四年级下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具体情境的面图中的列和行的含义,掌握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可以应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2、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把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PPT、教案、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问题引导、新知导入活动游戏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翻牌子”的游戏好吗?(游戏名称:翻牌子。
)游戏要求:老师在电脑上提前输入每个学生的姓名,随机到一个名字,同学就要站起来,其他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个同学的位置生:学生自由表达,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出新课题师:大家都非常棒,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位置。
苏教版四下数学第 1 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第 1 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交流得出: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同步备课】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1及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生疏“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章,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同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生活的意识。
3.培育同学的空间意识和力量,进一步培育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挨次。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1)今日咱们就去五班级1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同学,多整齐!你能告知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同学各抒己见,如张亮在第2组第3排的位置;张亮在教室的第2列第3个的位置;张亮在第3排从左数第2个的位置……(2)都是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表示方法?有的同学是先看组再看排;有的同学是先看列再看排;有的同学是先看排再看列……2.引入新课: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由于观看方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没有统一标准给我们的沟通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简洁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生疏行、列,确定规章。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组、排、列、行等词都是指明看的方式,竖着来看或横着来看。
为了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全都,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1)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找一找,什么是列?什么是行?①屏幕上的座位哪里是第1列?张亮的位置是在从哪边往哪边数的第几列?同学会说最左边的一列座位是第1列,张亮的位置是在从左往右数的第2列。
课件从左往右一列一列地出示座位图,并依次标出座位图的列数。
②这幅图上第1行在哪里?第4行呢?一共有几行?同学知道了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能较为简洁地指出第1行和第4行的位置,并数出全部的行数。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数对是什么。
2.了解什么是直角坐标系,并学会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3.学习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4.掌握数对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等。
2.教学用的图片、课件。
3.锁匠模型、数对模型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老师出题目:“如何用数对来描述一个人的位置?”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即《用数对确定物二、引入1.展示一个房间集合的图片,请学生观察。
2.询问学生,怎样才能确定图片中房间内的一个物体的位置?3.引出数对的概念。
4.展示一个数对模型,如 (3,4) ,请学生说出这个数对的含义是什么。
三、讲解1.学习直角坐标系。
(1)展示直角坐标系概念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直角坐标系。
(2)讲解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1)展示锁匠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把模型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用数对表示。
(3)通过给出不同的数对,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上表示模型四、练习1.让学生归纳总结数对的基本与特殊情况的书写方法。
2.请学生通过将模型放在其他象限上,用数对来表示模型的位置。
五、巩固1.教师出题目:“如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2.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来解题。
3.展示不同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和总结。
六、拓展1.教师出题目:“如果我们要表示房间内很多物品的位置,怎样做最好?”2.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七、课堂总结1.针对学生上课当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点评。
2.向学生再一次简要回顾课堂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数学课堂的整体设计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图片、课件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对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方法。
随后,通过具体模型和直角坐标系的运用以及练习,学生得到了比较好的巩固。
中小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点,并能够相互描述各自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点,并能够相互描述各自的位置。
难点:1. 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数对表示位置的示例、练习题等。
2. 教学素材:包括平面图、点状物体的图片等。
3. 练习卷:包括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供学生巩固知识。
学生准备:1. 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2. 铅笔、橡皮:用于练习和修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平面图上的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点的位置。
2. 讲解:教师讲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解释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3. 示例:教师展示一些数对表示位置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对与位置的关系。
4. 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应用:学生分组合作,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点,并相互描述各自的位置。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作业。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练习的正确率等。
教师还应考虑是否有学生对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仍存在困惑,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这些学生。
五年级数学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江南联赛”一等奖
用数对确定位置
玉林市育才中学林芳敏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表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班谁是班长?他坐在什么位置?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更加简便明了的方法来表示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
2、明确“列”“行”的意义和一般规则。
二、新课:
1、从19页的图,你知道张亮的位置在哪里吗?该如何表示呢?
2、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
对表示是(,)。
3、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讨论:王艳(3,4)和赵雪(4,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实际位置不同)
三、活动
1、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2、用数对说一说好朋友的位置
3、根据手中的数对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四、课堂拓展
1、用数对表示方格图的位置
2、找出同一行(列)数对的特点
五、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1.学会了竖排叫列,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
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
【同步备课】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数轴上数对的表示方式,掌握在数轴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数对的表示方式。
(2)能根据数对的坐标在数轴上确定物体位置。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爱好科学,探究未知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在数轴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思路与方法。
2.教学难点(1)基于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空间认知能力。
(2)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讲解用的PPT、白板、彩色笔、数轴板书、小球、字卡。
2.学具准备学生书包中的数学书、笔、本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即将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出示两个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如:(2,3)、(5,6)),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点的位置关系。
(2)介绍数对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实际含义。
2.讲授新知(20分钟)(1)向学生展示数轴图形,介绍数轴的概念、用途和表示方法。
(2)演示如何根据数对的坐标在数轴上确定物体位置,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3)在数轴上用字卡表示不同位置,让学生通过数对推断物体的位置。
(4)边讲解边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掌握该方法。
3.开展思维训练(15分钟)(1)在课件或白板上出示若干个数对,让学生用数轴表示出该点的位置。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检查对错。
(2)向学生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同步备课】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对的概念,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顺序性,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数对的概念。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规则:在教室里找到一个物体,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看谁找得快,说得准。
2. 探究新知(1)数对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引导学生发现座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座位的排列规律:先排横行,后排竖列。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在座位图中找到一个座位,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
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得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以下练习:(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其他物体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找到指定的物体,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
4. 总结延伸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5.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的房间布局,用数对表示房间的位置。
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1. 数对的概念:先排横行,后排竖列。
2.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优秀教案第【1】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标解读:“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是《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图形与位置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借助具体情境中列与行两个因素,准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及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还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激励,创设情境方能使其深刻的感悟数学思想,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省优获奖教案 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2单元位置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二、互动新授(一)明确行、列的意义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的位置等)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
(学生练习)(二)认识数对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 位 置
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 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 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
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
(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
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互动新授
(一)明确行、列的意义
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
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
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
(第2列、第3行)
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的位置等)
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
(学生练习)
(二)认识数对
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
3)表示。
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
强调并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
(王艳、赵雪等)
学生回答: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2.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
(四)应用知识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里是第一列,哪里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你能用数对表示你的前后左右邻居的位置吗?说一说,并思考有什么发现。
(1)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并讨论。
(2)师引导:前后邻居数对的第一个数与自己相同,左右邻居数对的第二个数与自己相同。
3.做游戏:教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4.找数对:大家来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对。
学生自由发言,指名学生说一说,如找座位,找楼座等。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1: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的之外,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还要注意,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前往后数。
五、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竖排一列 左一右
横排一行 前一后
数对(列,行)
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12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
教学P73例1。
出示题目。
(课件)
出示跳远的图片,从图片上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
同学们想想,“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原纪录、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书)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①
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②
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原纪录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评讲、交流。
(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
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06=4.21 ②4.21﹣x= 0.06 ③4.21﹣0.06= 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这一数量关系(由
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
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对于第三种,可让学生让算术解法与之作比较,让其发现,大同小异,因此,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设计
1、解决P73“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2、独立完成P75练习十六中的第3题。
3、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1)生物小组养黑兔48只,比白兔少8只,白兔有多少只?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cm,它的边长是多少?
(3)体育用品商店运来120个篮球,是运来足球个数的3倍,运来足球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