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寡人》知识点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导读: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不要。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
【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8.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
今义:重量单位。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10.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一词多义·1.数①数罟不入?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寡人》《劝学》《过秦论》《师说》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六跪二螯
蛇鳝之穴
輮以为轮róu 槁 gǎo暴pù 就砺则利 lì 须臾yú 跂而望矣qì 舆马yú 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qí骥jì 驽马nú 锲而不舍qiè 金石可镂lòu 六跪二螯áo 蛇鳝之穴shàn
课文理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 蓝;冰,水为(形成,凝结)之,而(却)寒于 水。木直中(合乎)绳。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把它做成)轮,其曲(弯度)中规(圆 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 又晒干,不会再挺直)。故(所以)木受绳则直 ,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 学而(表递进)日(每天)参省(检查反省)乎 (相当于“于”)己,则知(通“智”,智慧) 明而(而且)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 臾之(的)所学也;吾尝(曾经)跂(踮 起脚后跟)而(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 之(的)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但)见者远;顺风而(表修饰)呼, 声非加疾(强,大)也,而闻者彰。假 (借助)舆马者,非利足(脚步快)也, 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 (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
高中语文必修3
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训练
杨振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sù )于河内 王好(hào )战 弃甲曳(yè )兵 衣(yì )帛(bó ) 数(cù )罟(ɡǔ )不入洿(wū )池 鸡豚(tún)狗彘(zhì )之畜( xù ) 庠(xiánɡ )序 申之以孝悌( tì ) 然而不王(wànɡ )者 饿莩(piǎo )
狗彘食(吃)人食而不知检(约 束),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通“殍”,饿死)而不知发(打开粮 仓赈济百姓);人死,则曰:‘非我也, 岁(年成)也。’是(这,这种说法)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归罪归咎)岁,斯(则, 那么)天下之民至(到,归顺)焉。”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7、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三、一词多义(补充)(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四)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4、树之以桑树:种植5、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三)形容词作动词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四)使动用法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五、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兵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2、树之以桑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固定句: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多义词辨析【王】然而不王者:读wàng,名作,动称王;梁惠王曰:读wáng,名词,君王;【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以】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词语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义:兵器古义:战士,士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谷不可胜食也】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树之以桑】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基础知识汇总
一、 古今异义
1、河东凶亦然(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非我也,兵也(兵器。)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把……当作)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跑,逃跑。)
二、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无:通“毋”。)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 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三、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鼓;击鼓,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之:无实义的衬音助词。)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 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 天下百姓归顺。称王) ⑤王无罪.岁(罪: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谨慎,此处意为“谨慎认真地从事”。用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 地兴办学校教育。) 4、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
4、兵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3)军队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6、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对于,介词) 移其民于河东 (到 )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7、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称王,统一天下,王道。动词,读 wàng) 梁惠王曰、王如知此、王无罪岁(君王,大王、君王、王侯。名词,读 wáng) 8、以 请以战喻(让,用、拿、把,介词)树之以桑(拿)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介词,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 9、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食物,名词)而不知检 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动词,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食物,吃的东西) 10、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
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它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康子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
’比如瞎子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
现在不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要。
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家。
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
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抚;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
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鲁国国内吧。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
黄河以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交战开始了,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能这样。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期望您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导语】⾼⼀新⽣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信、宽容的⼼态,尽快融⼊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不是环境适应你。
因为你⾛向社会参加⼯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你整理的《⾼⼀上册语⽂必修⼀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向前,加油!1.⾼⼀上册语⽂必修⼀知识点 《左传》是我国第⼀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称《左⽒春秋》、《春秋左⽒传》。
因为《左传》、《公⽺传》、《⾕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作,所以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假字 今⽼矣,⽆能为也已(已同矣) ⾏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词多义 辞 辞⽈:⾂之壮也,犹不如⼈(推辞) 其⽂约,其辞微,其志洁,其⾏廉 (⾔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种⽂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得上) ⼭有⼩⼝,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 微夫⼈之⼒不及此(没有,⽤来表⽰ ⼀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中_,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约,其辞微,其志洁,其⾏廉 (深奥,微妙) 动⼑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鄙 越国以鄙远(边⾢,以……为边⾢) ⾁⾷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僧(边境) 过我⽽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 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
今义:请客的主⼈。
⾏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等。
微夫⼈之⼒不及此 古义:那⼈。
今义:妻⼦。
词类活⽤ 名词做状语 夜缒⽽出,见秦伯(在夜⾥) 既东封郑,⼜欲肆其西封(在东⾯) 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形容词活⽤做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削弱) 使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有益于君(使……灭亡) 意动⽤法 既东封郑,⼜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寡⼈之过也 省略句(烛之武)辞⽈:⾂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倒装句以其⽆礼于晋 佚之狐⾔于郑伯⽈ 夫晋,何厌之有2.⾼⼀上册语⽂必修⼀知识点 《沁园春·长沙》 对⽐⼿法的运⽤。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学语⽂》课⽂知识点汇总《⼤学语⽂》(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课天之道1.⽼⼦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出⾃《道德经·第七⼗七章》4.背诵、默写全⽂5.主题思想6.全⽂论证⽅法:归纳推理论证第⼆课季⽒将伐颛臾⼀、⽂学常识1.孔⼦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的体裁:驳论⽂⼆、论证⽅法:1.全⽂论证⽅法:驳论点2.陈⼒就列,不能者⽌——演绎论证3.危⽽不持,颠⽽不扶——类⽐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毁于椟中——类⽐论证三、修辞⼿法:1.虎兕出于柙,龟⽟毁于椟中(双重⽐喻)2. “危⽽不持,颠⽽不扶,则将焉⽤彼相矣”(⽐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动⼲⼽7.陈⼒就列,不能者⽌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孔⼦,谁能定是⾮之真正确,与“⾮”相对是社稷之⾂,何以伐为《季⽒将伐颛臾》这同⾏⼗⼆年,不知⽊兰是⼥郎《⽊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疾夫舍⽈“欲之”⽽必为之辞《季⽒将伐颛臾》厌恶、痛恨⽼⾂病⾜,曾不能疾⾛《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加疾也,⽽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例句出处释义陈⼒就列,不能者⽌《季⽒将伐颛臾》停⽌河曲智叟笑⽌之⽈《愚公移⼭》禁⽌、阻⽌⼀屠晚归,担中⾁尽,⽌有剩⾻《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季⽒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敕勒歌》xiàn,出现谡⼤笑⽈:“汝真⼥⼦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请缚⼀⼈过王⽽⾏《晏⼦使楚》⾛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乃尔是过与《季⽒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过矣《季⽒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之于国也》⼀、⽂学常识1.孟⼦的主张、地位2.《孟⼦》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散⽂的特点⼆、论证⽅法1.类⽐论证:五⼗步笑百步2.对⽐论证:狗彘⾷⼈⾷⽽不知检,涂有饿莩⽽不知发三、修辞⼿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排⽐)2.⼈死,则⽈:‘⾮我也,岁也。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教材文言文__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5必修3必修4
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诫其子曰:“释教乱华,举世皆惑,唯独窃叹, 众不我从,悲夫!汝等勿学也。”
弈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又常醉卧,蹶 然起曰:“我其死矣!”因自为墓志曰:“傅弈,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 哀哉!”其纵达皆此类。(选自《旧唐书·傅弈传》,有删改)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A.
无乃尔是过与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解析 D项均为尽,全。 A项这样/与“尔”同义。 B项收成不好,荒年/不幸。 C项辅佐/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12345
河内凶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材木不可胜用也
D. 刑人如恐不胜
③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不阙秦,将焉取之 D.
且焉置土石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傅弈,相州邺人也。 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
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 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 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中书令萧瑀与之争曰:“佛,圣 人也。弈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弈曰:“礼本于事亲,终 于奉上。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乃遵 无父之教,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瑀不能答,但合掌曰:“地狱所 设,正为是人!”高祖将从弈言,会传位而止。
“焉”的用法与其位置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放在疑问句句首,为语气副词。当 “焉”放在句末时,有三种情况:放在名词后,为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 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之”。当然,有时也有例外。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使….迁移)
五、句式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是…也:只是……罢了, 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 与……有什么不同呢?)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Wednesday, March 23, 2022
23-Mar-2222.3.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2.3.2312:03:0723 March 202212:03
《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2.3.23 22.3.23 12:03:0 712:03: 07Mar ch 23, 2022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2年 3月23 日星期 三下午1 2时3分 7秒12: 03:0722 .3.23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2:0 3:0712: 03:0712 :033/2 3/2022 12:03:07 PM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
寡人(guǎ rén)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自称之一,表示自己是寡人。
以下是与寡人之于国的知识点归纳:
1. 皇帝的统治:寡人是皇帝对自己的自称之一,表示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
2. 统治者的权力:作为寡人,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和统治者的地位,对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绝对的控制和管理权。
3. 地位和身份:寡人作为皇帝的自称,体现了皇帝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贵族身份。
4. 社会地位的象征:作为寡人,皇帝的称号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皇帝的权威地位。
5. 统治理念:寡人之于国也可以体现出皇帝对国家的理念和责任感,即国家的利益和发展是皇帝最关切的事务。
6.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作为寡人,皇帝对国家的繁荣、和平与安定有着深切的关注和担忧。
7. 形成传统文化:寡人之于国这一自称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地位、角色和使命。
8. 象征性语言:寡人之于国在古代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使得皇帝的统治和权威得以象征性地体现。
《寡人之于国也》逐字逐句 对照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逐字逐句 对照翻译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夺:失,违背。谨:谨慎,指认真从事。庠 序:学校 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 母和兄长。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 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黎民:百姓。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ﻫ未之有:未有之。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 决不会有的。”是决不会有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检:检点,制止、约束。ﻫ涂:通“途”,道路。饿莩: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岁: 年岁、年成。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 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归罪。 斯:则、那么。至:到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 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鸡豚狗彘(zhigrave;)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不要。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
【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8.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
今义:重量单位。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10.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一词多义middot;1.数①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ugrave;密、细密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ograve;屡次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middot;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middot;3.发①百发百中成语发射②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开放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middot;4.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战争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士兵middot;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宏伟的middot;6.时①不违农时《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②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middot;7.王①王无罪岁《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aacute;ng②然而不王者《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度wagrave;ngmiddot;8.食①谷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前一个食为动词,吃;后一个食为名词,食物middot;9.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middot;10.之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衬音③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④五亩之宅《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⑤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11.以①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用②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按照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把。
《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寡人之于国也》字词解释【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假设连词“如果……就”、“只要……那么……”。
【粟】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现在山西省西南部。
【察】详审,考察。
【政】政务,政事。
【无如】没有像……【加少】更少;加,更。
【对】过……罢了”。
【无】通“毋”,不要。
【多于邻国】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
【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时】季节。
【谷】粮食的总称。
【不可胜食】不可以完全吃掉,意为“吃不完”;胜,尽、全。
【数】细密。
【罟】网。
【洿】浊水不流,这里指池塘。
【以时】按照一定的时间,指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
【王道】用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树】动词,种植、栽种。
【衣】穿。
【豚】小猪。
【彘】猪。
【畜】畜养,饲养。
【夺】失去、耽误。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办事。
【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白者】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颁白者……”】意思是年轻人知道敬老,都来代劳了。
【黎民】百姓。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否定句中宾语“之”前置,意为“从来不曾有过”。
【食】前为动词,吃;后为名词,食物。
【而】转折连词,却。
【检】约束,制止。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发放,此指开仓赈饥。
【则】转折连词,却。
【岁】年成。
【何异】有什么不同。
【无罪岁】不归罪于年成不好,罪,动词,归咎。
【斯】连词,那么,就,相当于“则”。
【至】到……来,此指归顺。
【曳】拉、拖。
“弃甲曳兵而走”的“曳”作拖讲。
【谷】1、两山间的夹道或水道,山间流水,困境。
2、谷物,饭食。
“谷不可胜食”中“谷”作粮食讲。
【树】动词,种植,培养,竖立、建立,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氏将伐颛臾》一、古文化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2.《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
3.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4、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
二、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四、一词多义: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②使动用法,使……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五、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六、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是谁之过与判断句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七、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 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八、重点词语: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止:不去4、固而近于费固:坚固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辞:托辞,借口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八、重点翻译:1、无乃尔是过与译:恐怕要责备你吧2、何以伐为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毁坏在匣子里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
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三、一词多义1.数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3.发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4.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6.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7.王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g”)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áng”)8.以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9.食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10.之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
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
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
一说,非活用,用本意)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2.名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当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五、古汉语句式(一)判断句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是亦走也(……也,表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⑤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三)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这跟……有什么不同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