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1 沁园春 雪 教案
1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3.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诗文译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4.2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查阅生僻词语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2)简介诗人毛泽东及其创作背景。
5.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解释生僻词语。
5.3 课堂讲解(1)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5.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诗中的表达手法,创作小诗。
(2)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5.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5.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六、教学反思6.1 总结教学效果:回顾课堂教学,评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使学生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背后的思想情感;2.通过学习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2.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和意义;3.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2.板书:《沁园春雪》、写作背景、语言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沁园春雪》全文和作者背景;2.提问: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第一印象?3.引导学生思考:写作背景对诗歌的理解有何帮助?二、分析学习诗歌(30分钟)1.向学生介绍《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林则徐流亡日本时,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冬天不易过,终须过”的句子,深感经历的不易,因而写下了这首诗;2.解读诗歌的每个段落,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并探究其意义和作用;3.引导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何以“我心纷纷,不知所思”开头?诗中的“沉吟至今,欲把笔下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三、学生欣赏和表达(30分钟)1.播放《沁园春雪》的音频,让学生专心听诗;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3.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4.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以朗诵、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听取学生表演和作品,评价他们的表达;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你们对林则徐的思想情感有何感悟?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认识?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文学艺术。
教学延伸:1.增加学习其他与《沁园春雪》主题相关的古代诗歌;2.学习其他语言艺术手法,并分析其在不同诗歌中的应用;3.做诗歌创作或更深入的文学评论。
这是一个以《沁园春雪》为核心的诗歌教学设计,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其写作背景和内容,还能够分析其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并通过自己的表达和创作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是一首由毛泽东创作的诗歌作品,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围绕《沁园春雪》展开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一、课堂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播放一段沁园春雪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情感的表达。
二、诗歌欣赏请学生阅读《沁园春雪》,并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情感和形象描写。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和解释,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毛泽东和当时历史背景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诗歌分析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深度分析。
首先,让学生注意诗歌的词语运用和句式结构,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然后,让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探讨毛泽东通过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四、诗歌创作鼓励学生以《沁园春雪》为启发,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
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主题,如家乡、自然、爱国等,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形象描写,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诗歌作品。
五、诗歌朗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进行朗诵和表演。
可以安排一个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朗诵的质量和效果。
六、诗歌展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制作成海报或手抄本,进行诗歌展览。
可以在学校的走廊或教室里展示学生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学生的创作。
七、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对《沁园春雪》的理解、自己的诗歌创作体会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和鼓励,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诗歌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通过对《沁园春雪》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难点)2、学习诗人将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3、背诵诗词、积累相关写雪景的诗词名句。
(重点)【教学准备】挂图、课文朗读及朗诵录音。
【教学过程】一、亲诗人,导新课1、谈话:(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出示毛泽东巨幅挂像,地球人都知道。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大气十足的诗人。
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诗言志,毛泽东的诗词正是表现了他一生的雄才大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绝唱词《沁园春·雪》。
2、板书课题并解题。
3、明确目标:读──思──悟──诵二、忆历史,知背景(同学们想知道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吗?)1936年2月,遵义会议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此时否定了原来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路。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三、读导语:三分文章七分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学生试读。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
要求:⑴用笔画出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
⑵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⑶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标出节奏。
(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3、学生揣摩读,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采用分组读或男女生比赛读的方式)。
4、全班练习配乐朗读。
四、思导语: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设置问题:1、词中联结上、下阕的过渡句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2、“江山如此多娇”,在这里用到一个“娇”字,是褒还是贬?(是褒义)那祖国有哪些可赞之景?(引导分析写法。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沁园春·雪》的诗歌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2.难点: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以及毛泽东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教师讲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美。
3.教师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象分析、修辞手法、结构特点等。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沁园春·雪》,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
4.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尝试背诵其中精彩的段落。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模仿《沁园春·雪》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创作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沁园春·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加深印象和理解。
3.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继续阅读和学习毛泽东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评估学生对诗歌鉴赏技巧的掌握情况。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领略诗人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文化背景。
2. 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情感体验。
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激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
(2)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
(2)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提升审美素养。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沁园春·雪》。
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背景、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1沁园春雪教学案(五篇范例)
1沁园春雪教学案(五篇范例)第一篇:1沁园春雪教学案《沁园春·雪》教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学习目标及重点: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课时:二课时学习步骤:第一课时一.背景链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课前预习1.正音:分娆逊数汗2.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3有感情熟读全词,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重点学习与训练(一)老师导学: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二)学习上阕内容。
1、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思考讨论一下,上阕分几层意思?有几个写景顺序?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分组学习,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内容: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沁园春雪》语文教案
《沁园春雪》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能够分析并欣赏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能够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和背景;学会欣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介绍《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2 诗词内容解析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探讨诗词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或播放雪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雪的联想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雪》,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提问,深入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诗词进行详细讲解,解读诗词的意义和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5 实践操作学生模仿《沁园春雪》的写作风格,进行小创作;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评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评估自己对诗词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2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通过提问或回答问题,评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评估自己对诗词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4.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评估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互相评价或教师评价,评估他人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沁园春雪》原文;关于毛泽东的生平介绍资料;雪景图片或视频资料。
沁园春 雪 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导学目标】1.了解《沁园春·雪》的背景和写作背景;2.理解诗人通过雪景描写,抒发自己对国家痛苦命运的思考和感受;3.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通过雪景描写,抒发自己对国家痛苦命运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雪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雪有什么感受?”并在黑板上记下学生的回答。
二、新课讲解(3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沁园春·雪》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简要介绍郭沫若。
2.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并解释难点词语,如“新知”、“梦魂”、“痛感”、“恢复”等。
3.教师重点讲解第一、二、三、四节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分析诗人通过雪景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受。
三、合作探究(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雪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并总结,然后归纳各组的讨论结果。
2.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的音韵美、意境美,并选择一句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自己的理解。
四、个人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一篇关于雪的作文,并用一句自己喜欢的诗句作为开头或结尾。
五、课堂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解析的诗句及理解。
【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对《沁园春·雪》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雪景描写来理解诗人对国家痛苦命运的思考和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创作来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课后作业】1.默写《沁园春·雪》;2.整理课堂笔记,总结《沁园春·雪》的主题和感受。
沁园春 雪 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传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释义、意象分析等。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分享感悟。
3. 示范法:示范朗读、背诵。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沁园春·雪》文本。
2. 课件:诗歌背景、字词释义、意象分析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读音频。
4.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诗歌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的字词释义,突破难点。
(2)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眼聆听诗歌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2)讨论诗歌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体验。
七、课后作业1. 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感悟文章。
3. 推荐一首类似的诗歌,简要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存在差距。
《沁园春雪》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雪》。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沁园春雪》,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雪景。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5. 欣赏与借鉴:(1)让学生欣赏其他描写雪的诗词,感受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3. 收集其他描写雪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对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沁园春雪》的韵味和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滋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沁园春雪》语文教案
《沁园春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意理解。
(2)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解析。
(3)诗歌情感的把握和审美价值的体会。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准确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感受和情感的传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解释、意象分析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有利于诗歌感悟的氛围。
4. 欣赏教学法: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歌背景,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背景。
3. 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图片、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
(2)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诗歌欣赏(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2)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欣赏诗歌,提升审美情趣。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其他描写雪的诗歌,进行比较欣赏。
(2)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雪景,分享感受。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 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这首诗的内容。
2. 理解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夸张等。
3.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沁园春雪》教学。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推测诗的主题: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标题“沁园春雪”,请大家猜测一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 引入雪花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雪花是如何形成的?雪花都有哪些特点?3. 引入诗人背景:请同学们听一下,这首诗是毛泽东主席写的,他曾在湖南农村生活过,对于大自然非常熟悉。
步骤二:体验1. 听诗赏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身心,仔细聆听老师朗读《沁园春雪》。
2. 个别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听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雪是怎样的一种自然景象?3.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步骤三:朗读和背诵1. 跟读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示范,跟读《沁园春雪》。
注意语调、停顿和表情的运用。
2. 小组朗读:请同学们分组朗读诗歌,注意声音的协调和整齐。
步骤四:探究诗歌语言特点1. 对比: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对比句子,并进行解读。
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句子中有什么对比?2. 排比: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排比句子,并进行解读。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句子中有什么排比手法?3. 夸张: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子,并进行解读。
如:“青春偷了一把年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句子中有什么夸张手法?步骤五:诗歌赏析1. 想象感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雪中,感受雪花柔软的触感和雪地纯净的气息。
2. 观察自然景象:请同学们观察真实的雪景,画面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呈现。
3. 表达情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雪景,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在雪景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2)能够分析并欣赏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3)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词内容;(2)学会欣赏诗词中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点;(3)学会运用诗词表达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2)培养对诗词的热爱,提升文学素养;(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2. 诗词的意境分析;3. 诗词的节奏、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诗词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3. 诗词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传递。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沁园春雪》;2. 参考资料:有关毛泽东诗词的评论、背景资料;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2)激发学生对《沁园春雪》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诗词朗诵(1)学生齐读《沁园春雪》;(2)教师示范朗诵,讲解朗诵技巧;(3)学生分组朗诵,互相评价。
3. 诗词解析(1)分析诗词的字词意义;(2)解读诗词的意境和意象;(3)探讨诗词的节奏、韵律特点。
4. 背景介绍(1)讲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2)分析诗词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3)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5. 艺术特色分析(1)欣赏诗词中的艺术手法;(2)分析诗词的创作特点;(3)讨论诗词的价值观念。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情感;(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3)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7. 写作练习(1)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2)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创作;8.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词的重要性和价值;(3)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9. 作业布置(1)背诵《沁园春雪》;(2)收集其他毛泽东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10. 板书设计沁园春雪毛泽东意境:壮美、雄浑意象:北国风光、冰雪世界节奏:豪迈、激昂韵律:严谨、和谐情感:爱国主义、民族自豪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让学生查找其他描述雪的诗词,如《雪梅》、《卖油翁》等;(2)对比分析《沁园春雪》与其他诗词在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沁园春雪》的独特之处。
1 沁园春 雪 教案
1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作者毛泽东的基本情况。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雪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诗歌背景的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准备《沁园春·雪》的朗读和背诵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PPT,让学生对《沁园春·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重点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5.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雪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
6. 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熟记《沁园春·雪》。
8. 课后拓展,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雪的诗词,进行欣赏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熟读熟记《沁园春·雪》。
2. 收集其他描写雪的诗词,进行欣赏和交流。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朗读、背诵、课后作业等。
【教案】2020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1和3题是必选
第2题自行选择
教后反思
教学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沁( )园春分( )外
稍逊( )数( )风流人物二、解释词语
须:___________折腰: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预测:学生对人物的姓名可能眼高手低,为加深印象,可让学生动手书写人物的名称。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伟人毛泽东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还有哪些词体现他的观点?
预测:“惜”的含义较为委婉,学生可能拘泥于字面,师应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做全面分析,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
学生思考、齐读回答
学法指导:要结合上下文弄清承上或启下的具体内容,方可找准过渡句。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明确:评千古帝王,显胸襟气魄,壮哉!领袖!
总结反思
小结:诗词的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本节课我们主要就词的诵读及上阕内容做了学习,一定有让你感悟的地方,请结合学习实际对自己进行小结反思,送自己一句话。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学习心得,工整地写给自己一句心里话。
布置作业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篇1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一、题解与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三、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哪几句是虚景?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惋惜、委婉批评不足)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五、作业:1、查找资料。
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2、背诵抄录《沁园春雪》教学课后记: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掌握一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诗歌中的美学价值,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意境。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朗读和背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
3. 诗歌鉴赏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沁园春雪》。
2. 参考资料:有关《沁园春雪》的背景资料、诗歌鉴赏方法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雪》。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解读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等。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6.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7. 板书设计:《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教案3篇
《沁园春雪》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1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探讨重点知识,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法与学法第一、诵读法,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提问法,按照“切入-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分组讨论法。
采用自由讨论指定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班分为若干组,确定发言代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座的同学们大都是南方人,可你们看过雪景吗?好,请大家把形容雪景的词语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如:纷纷扬扬。
看谁写得多。
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些词语下课的时候互相交换来看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名家笔下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展示图片)二、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教案教材:《沁园春雪》课时:1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读李白的诗歌《沁园春雪》;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解读李白的诗歌;2. 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
教学准备:1. 课文PPT或书本复印件;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自然景色。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雪景,引发学生对雪的感受和想象。
2. 利用问题导入: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下雪的时候?下雪对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步骤二:感受诗歌(10分钟)1. 分发课文或展示课文PPT。
2. 请学生静静地读一遍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诗歌中有哪些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描写出的情感。
步骤三:理解诗歌(15分钟)1. 指导学生分组朗读诗歌,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解释关键词。
2. 请学生解释诗歌中的以下关键词:沁园、春雪、千树、万树、梅花、百舌声、乱额、纷纷扬扬。
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步骤四:欣赏诗歌(15分钟)1.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呈现诗歌中描写的雪景。
2.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用雪来描写春天?雪景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叫《沁园春雪》?你们为什么喜欢这首诗?教学延伸:1. 给学生介绍李白和他的其他诗歌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
2.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描述自然景物的诗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并做好标注
2.教师范读(或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品读,教师指正后再读。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3.指导分角色朗读如下,投影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学生扣住要求自主阅读,可大声朗读,默读,同桌对读等。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另外四名学生到黑板批改。
4.班级内集体讲评。
5.学生把纠错后的知识点强化2遍。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1.折、分 多音字把握不准,要系统化总结。
2.采—彩 骄—娇 形近字把握不牢,宜多比较,强化动手能力。
3.判断不准或有漏落现象。有些语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全面分析。
4.要切记:不要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练习答案:
1.略2.略3.(1)对偶、夸张、互文;(2)比喻、对偶、拟人;(3)对偶、借代4.(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欲/与天公/试比高
明确任务
1.激趣导入:
2.题解
“沁园春”是本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预测: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先在小组内合作研究。
学法指导一:
圈划批注
学法指导二:
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屏幕出示):
1.赏析一词:我认为“”一词好,好在……
预测:学生比较认可的词语可能有: “顿”“内外、上下”“千、万”“山、原、长城、黄河”、“红、银”“舞、驰”等词。
学生想象的美景根据情况而定,老师合理引领。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词在鼎盛时期的两个主要的流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第一课 沁园春 雪
【教学任务】
主备人
单位
学
习
目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掌握文中的重点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2.学习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品味、欣赏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伟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重点
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了解或掌握词的有关知识,不可定性要求。
各个学习小组讨论本课的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1.认读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首诗词来说,朗读非常重要。诵读提示:上片“望”字、下片“惜”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请你朗读全词,初步达成要求:
(1)弄懂词字面上的意思,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6)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生带着赞美,带着陶醉,研读上阕。(1)明确:词的上阕。
(2)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揭示了文章所写内容。分上下两阕,共114字。
3.文体常识
词,又称为长短句,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宋,盛行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学生分角色朗读,再次感悟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每个小组交流朗读心得,师生评价
展示交流
重点学习上阕
师投放研读思考题。
师要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唯余莽莽 红装素衰 略输文彩顿失涛涛 一代天娇 原弛蜡象
3.指出下列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用“/”划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欲与天公试比高
1.四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本文的题目上就能很清晰的体现。常见的词牌名有卜算子、水调歌头、清平乐、浣溪沙、如梦令、临江仙等等。
4.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
学生可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雪的诗句,扩大视野。
生说有关词的文体常识
生一:……
生二:……
1.“沁园春”是名,“雪”是词的。
2.《沁园春 雪》在写法上用了、、、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答案:1.词牌 题目2.描写、议论、抒情
预测:生可能对词与诗的划分产生纠缠不清的认识,师可适当引导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常识,并明确词是诗歌的一种题材。
2.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抓住“诗要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词中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课时
二课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折腰( )风骚( ) 成吉思汗( )
分外( ) 稍逊( )还看今朝( )
2.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学法指导三:
体会写景要从对象、景物特征、角度(立足点)、修辞等方面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