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工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工业的概念、意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认识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地位与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业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对工业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包括:1. 重点: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工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同工业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资料准备:收集有关工业的图文资料,包括各类工业的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3. 学生预习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概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在开始新的课题之前,为了引起学生对《工业》这一课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产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工业生产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4.2 概念介绍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工业的定义,即工业是利用各种资源、能源和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随后,通过举例说明,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都属于工业范畴。
同时,强调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工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3 教学内容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表、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教学设计
4.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3.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4.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我国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
5.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互联上收集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采用竞答(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知识的兴趣。
)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板书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一.工业与我们提问对照课本查图,你能说出工业的定义(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抢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出示板书1.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小组活动汽车轮胎“追根寻源”合成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
工业教学设计
工业教学设计工业教学设计1总结:(教师就授课计划、教案、教具、理论讲授、实训指导、讲评、评分、教改、教书育人等方面有重点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色彩三元素:色相、纯度、明度色相:色彩呈现的质的面貌。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某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鲜艳度。
明度: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
五大调子:高光、中间调(统称亮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暗部)高光的色彩:基本是来自于光源色的直接反射。
当高光不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和固有色共同作用。
中间色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和光源色的综合,这两者谁的纯度高强,那么亮部的色彩就倾向于谁。
解释:光源色暖,亮部就偏暖;光源色冷亮部就偏冷。
光源色冷暖倾向越明显,亮部色彩受的影响也就最大,比如朝霞黄昏。
光源色不明显时(纯度不高),则以固有色为主形成亮部色彩的冷暖。
比如阴天物体受光影响较弱,可以清晰的看到固有色本来面貌。
色温固有色的暗部是什么颜色呢?撇开其他因素,一般来说蓝的暗部偏紫,黄的暗部偏橙,橙的暗部偏红。
明暗交界线的色彩:基本不受光源影响和环境色影响,与暗面色相一致,明度纯度降低。
暗部的色彩:由固有色和环境色综合(受环境光影响较大),同时明度减暗。
互补色平衡论: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色彩会要求它的对应补色,如果补色没有出现,眼睛会自动将它生产出来,正是因为这个,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
互补色的配合也是和谐的。
色彩规律:1.补色规律: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亦然。
(例如画皮肤阴影时,亮部用暖色,耳朵则可以用冷一点的玫瑰红,可以让耳朵部分相对颧骨更靠后些,暖色的感觉近,有膨胀感,冷色的感觉比较远,所以善用色彩特性结合素描关系可以塑造真实可信的三维空间效果。
)2.固有色相同且在室外光照情况下,近暖远冷,近纯度高远纯度低。
(远处受环境光大气影响较多)3.一般亮部最灰(最不纯)中间色最饱和,暗部比中间色不饱和一点,最好从背景起步,确定主色调和光源(袭日)4.暗部色彩的冷暖受固有色和环境色影响,但不是二者的等量相加,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取决于固有色纯度的高低与环境色影响的强弱(如果固有色纯度很高就影响大点,如果环境色很刺眼那环境色影响多点)。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利用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3. 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2. 了解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强调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了解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以便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工业布局的优化。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农业知识,从而引出工业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有哪些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工业的分类,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混合工业。
2. 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会有这样的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的意义,包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份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优化工业布局?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例,提出优化工业布局的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工业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工业研学课程设计精品
工业研学课程设计精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 学生能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不同工业领域的关联性。
3. 学生能掌握工业与日常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收集、整理工业发展相关资料,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研学任务,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激发对工业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国家工业发展的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结合实地考察、访谈、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对工业科技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业发展历程:介绍世界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重点讲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及重要成就,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二节内容。
2. 工业生产流程:讲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检验、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环节,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3. 工业领域关联性:分析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以典型产业链为例,阐述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4. 工业与环保:探讨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绿色工业的发展趋势,引入教材第六章相关内容。
5. 实地考察与访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工业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与工人、工程师进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
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篇一: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_工业_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公开课教学设计)澄迈中学黄玲玲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2、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3、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工业及其重要性。
2. 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和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第一课时[讲授新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4.20: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
(小组合作代表发言)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 什么是工业?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引导学生读图4.17,分析以下问题。
①.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②.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③.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④.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总结:工业生产:原材料→加工→再加工2.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
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
3.课后活动①.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图4.20)②.张梦同学的家里还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中图版初中工业教案
中图版初中工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特点;(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3)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工业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特点;(2)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产品是工业生产的?(2)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生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特点;(2)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3. 课堂讲解(1)讲解工业生产的概念、过程和特点;(2)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3)阐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工业生产对生活的影响;(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工业生产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5. 案例分析(1)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7. 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工业分布图;(2)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工业发展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_第二节 工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2、说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中心的分布因素。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4、通过我国工业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会工业布局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的因素。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Array读教材自学完成以下内容。
1、我国丰富的和,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的钢铁工业基地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有、等。
3、过去,我国机械工业以为主,85﹪集中分布在城市。
4、机械工业在地区分布上,辽宁、上海- 、北京- 地区已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5、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
其中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导学过程探究活动一:认识我国钢铁工业1.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要点:为机械工业。
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
)2.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
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3.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4活动题。
引发思考:它们的有利条件各是什么?(不同。
鞍山的有利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资源;而上海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探究活动二:认识我国机械工业1.让学生阅读教材P.15~P.16的正文。
提问:①大家知道什么是机械工业吗?你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②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学生读图:"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然后在填充图上填图巩固。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呈现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特点。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指从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
它包括多个部门,如采矿业、制造业、加工业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3. 教师讲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14章工业生产与工业发展教学设计(2)
以实际材料帮助学员
认识我国工业发展的成
就,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
使命感。
帮助学员进一步认识
通过材 料看 发展,找差距,想 对策。
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和 趋势,同时增强学员全面 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成就树信心
谈利弊——谈 论我国四大工业基 地的优劣势是什 么?
4
1
比项 劳动者 劳动对
象 生产特
点 生产周
期 产品特
点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2. 工业生产的三大特点
教师引导学员从①生产工艺流程② 原料与产品的关系③生产的阶段性和 地点选择等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
的 任 务 并 进 行 交 讨,完成《工业生产与农
流。
业生产的区别》表格的填
写,目的是希望借助表格
学员在教师 的引导和点拨下, 正确完整地完成表 格的填写。
“一目了然“的优点,全 面准确认识工业生产的 基本特征,突破教学难 点。
此处还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通过完成列举的
在 教 师 的 引 任务,进一步深化对工业
导 启 发 下 阅 读 思 生产的理解,同时过渡到
考、交流探讨,代
下一个知识点——工业
表发言。
生产的三大特点的学习。
(承转过渡)由此可见,工业生产 离不开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质和用途也有不 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按照劳动对象和 劳动产品对工业生产进行分类呢?
市场因素
此知识点是本课的另 一难点,对于学员能否实 现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 强化学习。
此知识点对于学员理 解可能会有些困难,是一 个教学难点,酌情的增加 案例可以帮助学员突破 难点。
学员根 据教 师提供的表格,在 教师的引领下,进 行分类归纳,并举 例说明。
第3课工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3课工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了解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吗?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工业》。
二、工业与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和矿产资源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是有观察能力的孩子!
三、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与高新产业的发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和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企情况又如何?
生: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高中化学工业生产教案
高中化学工业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工业生产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流程;
2. 掌握化学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
1. 化学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
2. 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常用生产技术和设备;
3. 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化学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产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引入化学工业生产的话题。
二、讲解:
1. 化学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流程;
2. 化学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3. 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的化学工业生产案例,分析其生产过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讨论:
让学生就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多关注化学工业生产领域的发展。
六、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工业》教学设计(精选4篇)
《工业》教学设计(精选4篇)《工业》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
2.读图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现状,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及产品;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现状,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正确熟悉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分。
三、教学策略本节是中国经济进展的最终一部分内容。
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地理力量。
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活动线索,引导同学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培育同学的地理探究力量。
同学对高科技产品有深厚的爱好,许多同学常常接触高科技产品,或者身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或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问题。
四、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同学:看地图复习,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带。
【设计意图:地图上落实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强化重点学问的落实。
】老师:为什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呢?我们组成工业考察团,首先考察我们所在京津唐工业基地,我们考察步骤如下。
1.在教材“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中找出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城市。
2.上网搜集资料,找到京津唐工业基地突出的工业产品和工业部门。
3.利用地图,探究京津唐地区进展工业的优势,填写探究活动表。
工业基地名称位置范围突出工业产品及部门自然条件(地形、交通、河流、资源等)其他条件【设计意图:探究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的相像特征,培育同学分析、归纳问题的力量,解决“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进展的条件”教学难点。
】老师:每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进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
在考察“京津唐地区”之后,同学们结合课下收集的网络资源和中国地图册,分组总结“辽中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展条件,找到这三个工业基地工业进展的优势条件及主要的工业部门。
大生产运动教学设计
大生产运动教学设计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一项关于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政治运动。
它的目的是发展国家经济和提高国家实力,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需要为学生掌握这个重要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设计有关大生产运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生产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大生产运动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政府政策。
3. 学生能够分析大生产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学习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技能和知识。
4. 学生能够学习和宣传“共同为了祖国,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核心理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1. 活动1:大生产运动的时代背景介绍大生产运动的背景,包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当时中国农业、工业发展的现状。
学生就当时的国际背景、国内经济发展和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了解。
2. 活动2:大生产运动与第一个五年计划介绍大生产运动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产计划、发展重点和国家战略,以及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 活动3:大生产运动的焦点介绍大生产运动的三个重点,即钢铁的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对农业的改革。
学生讨论如何实现这个计划,比如如何拉动钢铁产量和交通运输发展,如何改进和提高农业生产等。
4. 活动4:大生产运动的成功和失败让学生讨论大生产运动的成功和失败原因。
比如,为什么钢铁生产不如预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改革等方面的成效如何。
5. 活动5:大生产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让学生探讨大生产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如中国的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包括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公民素质等。
6. 活动6: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最后,让学生探讨大生产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现在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好祖国、发展祖国、建设家园,共创和谐的社会。
三、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资源来介绍大生产运动2.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3. 通过现场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生产运动的实行情况4. 让学生参加游戏或其他互动类的活动,将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教学设计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重要意义和内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内涵和重要性。
(2)影响工业持续协调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工业发展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工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工业发展带来的成就和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工业发展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2、知识讲解(约 20 分钟)(1)解释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概念,强调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综合性。
(2)阐述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重要意义,如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
3、案例分析(约 20 分钟)展示一些成功实现持续协调发展的工业案例,如某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某个企业的绿色生产模式等,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4、小组讨论(约 15 分钟)提出一些关于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5、总结归纳(约 10 分钟)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梳理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的关键因素和策略,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劳动技术第二单元工业生产劳动:创意时钟(一)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技术第二单元工业生产劳动:创意时钟(一)教学设计引言:在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工业生产劳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教学设计以创意时钟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创新设计过程,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创新设计过程;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4.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创意时钟的样例、制作时钟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学生准备:活动服装和工具箱。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创意时钟样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设计和制作原理。
通过这些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生产中的创新设计过程,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材料准备(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废旧的光碟、色彩丰富的布料、胶水、指针、钟表机芯等。
学生分组自由选择材料,并准备工具。
3.设计草图(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设计时钟的外观和布局。
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设计草图,制作一个尺寸适宜的模板。
4.制作时钟外观(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草图,使用布料、胶水和剪刀等工具,制作时钟的外观。
教师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和创新。
5.安装机芯和指针(20分钟)学生根据制作好的时钟外观,安装钟表的机芯和指针。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时钟的组成部分和安装方式,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安装机芯和指针。
6.调试和修饰(20分钟)学生调试时钟的指针,确保其能够准确走动。
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时钟外观进行修饰,添加装饰物或调整布局。
教师在这个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7.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将制作好的创意时钟摆放在课桌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工业的教学设计
4.3工业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课人:陈艳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分布;4.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工业分布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培养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的能力。
2.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学习难点: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工业分布图、交通图。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读图能力、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授课过程:第一段:激情导入(3-5分钟)课前演讲: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这是张梦同学的家,沙发所需的布料来源于纺织厂,所需的木材来源于木材厂,所需的海绵来源于海绵厂,海绵来源于石油化工厂的加工,制造家具所需的电力来源于发电厂。
电视机壳子来源于塑料厂,电子配件来源于电子厂,屏幕来源于玻璃厂。
这说明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点评:(提示:学生从声音、语言、表情等方面点评。
)教师点评:教师对演讲和点评的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并说明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什么是工业,工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的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借助身边的生活实例导入,可让学生亲身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还可提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第二段:生本导学一.自主学习1.自学内容:阅读课本p100-104的内容及图,回答问题。
2.要求:将问题答案勾、写、划在课本相应的位置。
3.时间:(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5.5工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了解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掌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联系身边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工业生产活动的调查,简要绘出其生产联系图并作说明。
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发展的新趋向、新变化。
德育目标从工业的发展史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并领会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渗透素质教育。
●教学重点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工业的发展历程。
市场经济的完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工业生产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工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变化,把自己置身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中,了解工业生产情况。
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归纳、总结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及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把工业的生产过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阶段。
●教具准备当地工业企业的相关生产资料,新闻报刊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采用投影仪灵活投影一些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前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农业生产活动,从中我们了解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离不开农业这个最基本的生产部门。
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之一的农业生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与地理环境发生关系,如农业与土地、气候、水、地形、劳动力、政策、市场等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前几节所学的“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和农业生产相对应的工业生产,同样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基础部门,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从本节课开始,来逐步学习本单元的后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工业生产活动。
[新课教学]5工业生产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及5.20、5.21两幅图,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产部门?图5.20与图5.21的区别在哪里?工业生产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比较有何不同?引言:工业的概念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农产品及矿产品进行加工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和农业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地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工业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呢?工业的生产过程从图5.20和图5.21可以看出,一种原料能够制成多种产品,而一种产品又需要有多种原料才能制成。
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过程不同。
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像农业那样强,它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约束,所以,工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生产也比较稳定,可靠。
简单地说,工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劳动力运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如钢铁、化肥、汽车的生产等。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经营、决策者,那么要生产出合格产品来,需要投入哪些因素呢?请同学们读图5.22。
一、工业的投入—产出请同学们对比农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以天脊集团公司为例详细说明。
回顾农业生产活动,其投入的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同样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对这些要素的投入也不可少,只是投入要素的重点对象与农业的差别较大。
下面我们以天脊集团这一企业为例,了解其投入要素:投入要素土地: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供建厂定址,就地形而言,一般的工业企业要选在较平坦处,既方便工业生产的安排,又方便人们的生活及交通。
天脊集团公司就选址在潞城东部的平川地带。
占地350公顷。
劳动力:工业的生产活动,自然离不开工人,即劳动力,其中包括科技人员。
天脊集团拥有职工人数8000人左右。
水源:一般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源供应,这就要求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作保证。
天脊集团就靠潞城的华北第二大泉水──辛安泉水来满足工业生产与工人生活的需要。
资金:这是工业企业建厂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且要有一定流动资金以维持工业的正常运行,包括购买原材料和机械设备。
天脊集团1983年建厂时,国家投资十几亿元人民币,于1987年建成投产,它是我国引进的套以煤为原料的大型现代化工厂,是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
能源:能源是工业的动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天脊集团的能源得益于附近的漳泽电厂的供给,此外,天脊集团内部还建有发电机组,以满足能源的供应。
原料:工业生产就是将原料加工、改造而制成新的产品的过程,没有原料,就成了无米之炊。
天脊集团就是利用我省的煤炭资源而进行工业生产的。
零部件:作为工业机械的零部件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关键性的零部件,否则很容易引起工业的停产。
天脊集团的主要设备是从德国引进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技术性能较高。
此外,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投入的要素还有技术、管理制度、政府政策等多种要素。
总之,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这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
现代工业生产手段日新月异,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为此,工业企业要求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的投入,一方面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工人的业务培训。
工业产出工业产出指经工业过程所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食品、服装、电视机、电冰箱等,另一部分是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如钢铁、机械、化肥、农药等。
上面所举天脊集团的产品就是用来满足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
不同的工业,其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差别。
工业如果加大某一种因素的投入量,则会相对降低其他因素的投入量。
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以及工业生产的性质不同,对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也不同。
补充材料:工业的分类根据各投入要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差别,可将工业进行如下的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等。
具体判断某种工业属于哪一种发展类型,我们应看其最主要的投入要素,或者看其生产、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例如:在工业投入的各要素中,原料占最重要的地位,我们说这种工业是资源密集型工业。
这类工业有:采掘工业、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等。
投入劳动力较多的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工业、服装业、收音机和电视机等的装配业等,其主要分布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投入资金较多的属资金密集型工业,如: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
这类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对原材料的依赖仍很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不断提高。
使这类工业的布局已变得灵活多了。
所以,我们把这类工业归入资金密集型工业。
通常它与资源密集型工业在一起,往往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区。
投入科学技术因素较多的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
如电子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工程工业等。
这类工业要求有高技术水平,因而多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对于以上四种工业类型的划分,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限,就多数工业部门而言,很难确定它们属于何种发展类型。
例如纺织工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也有资源密集型的特点;钢铁工业既属于资金密集型,也兼有资源密集型的特点;瑞士的钟表工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特点,也有技术密集型特点等。
因此,对于一个工业部门来说,我们应掌握其主要的投入因素。
此外,我们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资源、劳动力、经济、技术条件等,确定优先发展的工业类型。
一般地,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根据以上内容,为方便同学们的学习与对比,我们可展示下面的表格。
投影展示:比重大的投入因素工业类型分布举例原料资源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并受资源分布的影响采掘业、农产品加工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纺织、普通服装、电视机装配等资金资金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技术技术密集型工业科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电子工业、核工业课堂练习:下图为某城市及郊区地区图,A、B、c、D、E、F、G、H、I为供选择的位置,拟布局石油加工厂、服装厂、炼铜厂、水果罐头厂、乳制品厂、电视机制造厂,请做出正确选择。
石油加工厂应在________地;服装厂应在________地;炼铜厂应在________地;水果罐头厂应在________地;乳制品厂应在________地;电视机制造厂应在________地。
解析:利用前面所学知识,首先知道每一工业部门的投入要素,然后确定其合理位置,同时,在布局工厂时还要考虑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高一地理上册所学气候资源与工业布局的内容,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力争准确无误。
答案:HcFAGD承转:我们学习了工业生产的概念、特点及投入与产出的要素,了解了工业生产的一些特点,那么,不同的工业生产它的发展过程如何呢?其分布状况是否和上述所提到的内容完全一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的发展请同学们详细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投影问题的提示,重点了解相关内容,并对工业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列表对比,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投影显示:有关工业的发展,分析、思考以下内容:工业分布的集中与分散;工业部门的增多;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工业生产对于原料、劳动力投入的变化;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学习阅读完课文后,对以上问题可进行讨论、提问,共同分析,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工业的分布近代工业自从18世纪中期在英国起源以来,已经扩散到了世界各国。
工业革命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的一场变革,对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
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机器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改变了生产面貌,而且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思想意识也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如今,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工业化社会,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推进自己的工业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工业分布一直存在着从少数地区扩散到多数地区,从少数国家扩散到多数国家直至全球的发展趋势。
从现状看,世界工业仍然集中分布在少数国家的少数地区,如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在新技术革命以后,世界工业分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世界工业分布的突出特点仍然是集中。
工业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采、利用的广度和加工的深度大大提高了。
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和对原材料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工业产品也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