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

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
33.图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
播种机
收割机
牲畜
集体农主
2.2台/100俄亩
2.07台/100俄亩
13.8头/100俄亩
个体小农
0.3台/100俄亩
0.6台/100俄亩
17头/100俄亩
A.为农业现代化包造条件B.农源自机械化基本完成C.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D.集体农庄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敌后抗日活动的蓬勃开展
C.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消极抵抗D.日寇全面侵华的严重局势
30.下图是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
A.经济状况好转促进人口增长B.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人口增长
C.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依然存在D.经济政策调整决定人口变化
31.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要承担较高税费,并且不能在工商局登记。故很多私企选择桂靠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之下作为后者属下的二级单位,或者直按以后者的名义注册登记,并给后者缴纳一笔“管理费”。这种私企被称为“红帽子企业”。据统计,1985年全国已有红帽子企业22万家。“红帽子企业”大量出现反映出
C.货币江率混乱无序竞争D.伦敦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5.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60.6倍。而同时期对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35倍。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影响二战后资本流动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第三次科技革命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摘编自李开弟《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1949年至1983年前中国铁路发展示意图
——据张阳明《我国铁路网布局的变化与进展》整理

2018—2019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监测高三历史参考

2018—2019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监测高三历史参考

2018—2019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监测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48分。

共12小题,每小题4分)二、材料解析题(52分。

41题25分,42题12分,选做题15分)41.(25分)(1)原因:列强支持北洋军阀割据一方,阻挠统一;小农经济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体,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民众缺乏国家民族归属感。

(4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影响:导致近代社会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遭受列强欺凌,社会经济贫穷落后;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落后于世界。

(4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2)相同:都提出统一是民族之统一,是国家领土完整;都指出国家统一是人民的愿望。

(4分。

每点2分)不同:孙中山主张和平方式完成统一;林肯则主张武力统一。

(4分。

每点2分)(3)美国有利因素:工业革命的进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力强大(3分);坚定的统一信念;正确的战略部署和军事指挥;《解放奴隶宣言》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统一是人心所向,顺应人心;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涉。

(6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42.(12分)示例:我认为材料中的现代化等于西化和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两个观点都有失偏颇,现代化和西化二者的关系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分)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如实现政治民主是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近代以来英、法、美、德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建立了民主制度,民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因此现代化具有普遍性。

(4分。

1个例证即可)西方是现代化的源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融合的结果,但西方现代化只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不是现代化的全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和成果对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由于各国传统不同,从东西方来看现代化道路必然不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运动的失败证明照搬西方模式行不通;毛泽东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其他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范例;东亚的日本,明治维新,文明开化和保留传统结合,走上了国家政权领导下的现代化道路,迅速崛起,让西方震惊。

最新-辽宁省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历史) 精品

最新-辽宁省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五校联考(历史) 精品

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载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小农经济的产生2.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铁器牛耕的使用B.社会人口的增加C.国家分裂的影响D.土地制度的变化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有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借用牛力耕田③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④“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为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省暖,盖老少贵族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广泛种植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5.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6.“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7.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晋商对外国资本由一定抵制作用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8.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在返航途中沉没了。

辽宁省重点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

这表明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2.《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这表明宋代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3.庄季裕《鸡肋编》载:“朱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材料反映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D.出现了地域性商帮4.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

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

”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5.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葭》等篇。

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

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人文关怀B.民本思想C.批判现实D.仁爱至上6.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

据此可知,董伸舒的灾异观念意在A.借助天来限制君权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阐述君权神授思想D.巩固儒家正统地位7.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

2018年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狰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日: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与之相吻合的观点是A.礼法并施B.法术势相结合C.外儒内法D.以德辅刑25.《旧唐书。

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

宋代御史台还特设检法官,‚掌检详法律‛。

元朝《台纲》规定:‚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

‛这表明A.司法监督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B.监察机构有权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施C.监察职能的调整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D.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司法机构的独立26.(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

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可见当时A.商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B.官商勾结现彖较为普遍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D.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27.‚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

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

‛此事件表明A.清政府拒绝进行政治改革B.革命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民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D.立宪派依然抱有政治改革幻想28.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29.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指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 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A. 主张“爱人”B. 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C. 主张变法革新D.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的内容可知,孔子认为:人和鸟兽不同,主张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改变。

故孔子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故B正确;A不是材料体现主旨;C中变法不符合孔子思想;D与材料意思相反。

2. 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

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

有田方为福。

”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

这一现象A. 根源于小农经济占主导B. 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C. 导致土地兼并严重D. 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人生不可无田”、“有田方为福”,可知宋人中仕宦、不仕者都重视田亩的拥有,这种思想会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固,A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B项中“化解矛盾”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C项“趋向豪强地主”,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排除;材料提及的是对小农经济的重视,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选A。

点睛: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认识与理解。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3. 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宰相器”者,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

这一认识主要基于A. 防范丞相专权B. 稳定统治秩序C. 重建儒家信仰D. 抑制军功新贵【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宰相要务虚,这是从基于加强皇权、稳定统治秩序而言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防范丞相擅政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汉初年是无为而治而非重建儒家信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对宰相的抑制而非对军功新贵的抑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018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是:A.《通志》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考古发掘一座先秦墓葬时发现了用九个鼎随葬的情况,根据周礼,只有天子可用九鼎,但是根据出土的其他文物断定它绝非周天子墓葬。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社会剩余产品更加丰富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4.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C.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5.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

”他评论的是:A.梭伦改革的作用 B.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 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6.《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解析】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解析】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1. 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之,不吉(祥)。

(以)筮(占卜)之,吉(样)。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晋献公)弗听,立之”。

孔颖达认为:“卜人欲令公舍筮从卜,故云‘筮短龟长’。

”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A. 法律的制定者是君主B. 政治活动有原始色彩C. 诸侯的权力受到制约D. 社会贵贱观念的削弱【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以龟甲占卜之……以筮(占卜)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占卜属于原始迷信活动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政治活动有原始色彩”的结论。

2. 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 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B. 城市商业比较发达C. 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 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政治方面,也没有将杭州经济水平与其它城市比较,不能说明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故A错误;材料“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巷陌街坊”反映了当时杭州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理学思想方面的内容,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巷陌街坊”,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商业比较发达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B.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C. 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 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答案】C【解析】《白氏长庆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集,“模勒(雕刻之文)”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的应用。

883年处于唐代,“其书多率雕版印纸”说明雕版印刷术的应用。

最新-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哈尔滨师大附中2018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

这主要反映了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2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古代中国,最符合近代这种政治生活特点的朝代应是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26.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

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

”这表明当时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27.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

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28.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 - 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宾客。

”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A.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B.秉持稳定社会秩序的宗旨C.强调生活良俗的教育D.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25.根据文献记载,安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

由此可知A.地方势力遭到削弱B.地方管理实行双轨制C.莽新政权废除分封D.汉武帝开始推行新政26.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反映出A.农耕经济的普遍性B.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文明发展的开放性D.唐代“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27.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段文字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研究明代市镇经济发展的一手资料C.考察明代传统农耕经济结构变化的有力证据D.观察明代文学发展特点走向的重要参考依据2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

这反映了A.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B.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C.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D.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29.“‘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

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在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A.经济发展受外部环境制约B.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C.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D.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30.《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它在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

例如墨者习偶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

《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A.经济转型、走向统一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C.思想复杂、流派林立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25.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

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

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

谱学盛行反映了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B.辅助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C.士族有强大的社会政治影响D.宗法关系是划分权力的依据26.唐朝商业有较大发展,出现了: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

这表明唐代A.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B.农村商品市场明显增多C.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D.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27.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

下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

据此可知A.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多样化B.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数量增加C.明清时期印刷手段多样化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28.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

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29.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A.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0.1937年7月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联考历史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联考历史答案

丹东市五校联考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等信息,并抓住时间——《诗经》《国语》,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土地私有制以及需要缴税,说明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故选C项;题干未体现百姓的统一愿望,排除A项;《诗经》《国语》时期,政府鼓励小农经济以支持战争,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宗法制受到冲击,排除D项。

2.答案:选D。

解析:题干的做法实际上使生产更为封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B、C未提及,故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户籍类型和赋役种类繁多,必须有众多机关人员和强大管理制度及执行力来完成,故D项正确。

3.答案:选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历14年(779年)由父母和直系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亲家庭和各种联合家庭增多,这反映出安史之乱及之后的藩镇割据战争给家庭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故C项正确。

A与材料无关,排除;家庭结构变化了,说明凝聚力下降了,故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4.答案:选A。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初除了贡道的严格规定,还有贡期、贡品数量品种的规定,说明明朝构筑严格的朝贡贸易秩序,故A正确。

B与材料无关,排除;C、D两项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

5.答案:选A。

解析:据材料“吸鸦片恶习和鸦片交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可知,中国运用国际视野维护主权,故选A。

B材料未体现,排除;民族意识觉醒主要在五四运动后,故排除C;20世纪初民族经济实力低无力保障禁烟,故排除D。

6. 答案:选B。

解析:孙中山主张“采取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弊病”在中国“建立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为了避免出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弊端,提出民生主义的主张,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故选B。

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的理论,排除C;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排除D。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学校:葫芦岛一高中命题人:施广鑫校对人:方恒武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族作为原商朝西方的一个“小国”战胜强大的商王国,成为中原新的统治者,不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周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状态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表现。

在“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思想指导下,周初统治者A、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同姓亲族B、建立了内外服制度C、加强中央集权D、采取了分封政体2、《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B、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D、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3、《水心别集》卷二《民事上》记载:“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

”这段文字实质A、说明宋代均田制开始瓦解B、体现在土地流转中政治与经济因素的消长C、反映了租佃制经营已占据主导地位D、说明政府由限制到承认土地流转4、唐制,凡属皇帝命令,必须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后方可颁行生效。

……后来唐朝有的皇帝违反这一制度时,只得将其发诏敕的封袋改为斜封,所书“敕”字,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政事堂研究,虽没有“中书门下之印”,亦请下面马虎承认之。

这一规定A、三省议政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唐朝丞相独揽行政大权C、标志唐朝建立二府三司制度D、使皇帝再也不能为所欲为5、17世纪,中国人已普遍穿着棉布冬装,而不再穿着宋代时流行的麻布或亚麻布服装。

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第五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第五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第五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A.文人画流行B.风格多样化C.宫廷画活跃D.趋向世俗化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

赵佶《锦鸡图》属于宫廷花鸟画,苏汉臣《货郎图》属于风俗画,夏珪《溪山清远图》和倪瓒《六君子图》属于文人画,综上可知宋元绘画风格多样、流派纷呈,选择B项符合题意。

2. 如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伦敦各业工会联合组成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参考答案:B【详解】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等信息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故B 正确。

A、C、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

3.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参考答案:D4. 1897~1912年期间,莫理循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

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含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含答案

丹东市五校联考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文献上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时代与距今5000—4000年前的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相对应,史称“万邦”。

而在考古学上,山西襄汾陶寺、浙江余杭莫角山、山东章丘城子崖、河南新密古城寨、陕西神木石卯等城址,都属于龙山时代邦国的都城。

从中可以看出( ) A.文献记载准确反映了国家的出现 B.考古发掘完全否定了文献记载C.考古发掘佐证了部族国家的产生D.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2.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

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

这说明( )A.权力集中影响特定语词的分化B.秦朝确立了皇权的特殊地位C.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断变化D.秦汉时期官僚体制不断完善3.下图所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A.阻碍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B.改变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C.削弱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D.强化中央对地方有效管辖4.绘制时间轴,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时间轴,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古代的官吏选拔与管理B.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变迁C.古代的对外贸易与民族关系D.古代交通发展与对外战争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

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见,纸币()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C.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D.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6.“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荀子发展的儒家思想7.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规定: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对外商的寓所进行严格搜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外国商船停泊处派军队弹压稽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25.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C.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26.《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27.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

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28.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热点,下列某一时期关于汉字的的评述,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对此评述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书写麻烦,难以辨别,应当废除B.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C.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D.上述评述说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29.亚里士多德说,在极端民主政体中,“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

一旦群众代表了权力,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群众即被他们所摆布,他们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A.需要分化公民大会权力 B.法律应该体现群众意志C.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 D.平民领袖成为民主威胁30.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31.有人在评论某文学风格时说:“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梦幻世界。

”此文学风格是A.古典主义 B.自由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32.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这里,蒋介石A.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D.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33.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34.2018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

下列对“路线图”的认识正确的是A.各成员国已实现贸易自由化 B.有利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C .各成员国必须执行“路线图” D.推动亚太地区走向政治一体化35.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最低点。

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

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

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40.(25分)择业观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士为四民之首,从师受学,便有上达之路”,“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生者。

”“商贾近利,易坏心术;工技役于人,近贱。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1571—1641年)认为一个“国家可以致富”,“只有靠着商人们所掌握的秘诀才行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商人“列为这样一种受人尊重的地位;因为商人肩负与其他各国往来的商务而被称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实在是受之无愧的。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材料三:1952年出版的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是一部描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

该作品以近乎理想化的正面人物形象来表达工人阶级的劳动、生活、道德和优秀传统,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主人”的艺术形象。

作品中有一情节:主人公茹尔宾全家庆祝孙子的诞生,他们为一个新工人的诞生而骄傲。

材料四:200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质量公益调查》的报告。

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上海学生家长进行拦截调查,共搜集总样本数为1324份。

在回答“今后希望孩子做什么”的单项选择题时,30.9%的家长选择公务员,仅有1.1%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工人。

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等。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择业观有什么不同?(4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中国与英国形成不同择业观的原因。

(10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人这一职业的认识有何不同?这两则材料对于探究工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择业观的因素有哪些?(3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代的城市房产租赁业,集中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或有较强政治职能的大城市。

从全国范围来看,唐代城市房产租赁业的城市区域分布规模还比较小。

但是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城里的租赁业来看,小范围内区域分布规模相当大。

长安城中有租赁活动存在的坊,朱雀大街以西有5坊,朱雀大街以东则有14坊。

除兰陵坊以外,其余的坊则都围绕着东、西两市分布,一些临近横贯东西的春明大街,一些则贴近皇城。

北宋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旧时对商业的空间时间的限制,都己逐渐解除,除禁地外,不论何处,都可开设门面,不论何时,都可以经营商业。

鉴于此,宋朝都城开封城中,房产租赁业也很兴旺,城中区域分布密集。

特别是沿汴河、蔡河两岸的官私房产大量出租,用以满足社会上各种承租者的需求。

在宋代,除了都城开封以外,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有兴旺的房产租赁业。

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居多。

——摘编自刘阿平《唐宋城市房产租赁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唐、宋城市房产租赁业区域分布的不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房产租赁业发展的原因。

(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

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材料二:“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

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

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7分)(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差异?(8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日本侵华期间,江苏的文化事业损毁严重。

1937年8月5日,日本首次轰炸南京,中央大学图书馆、实验学校被炸;到1938年8月底,仅江苏中等学校的财产损失就高达1899万元。

南京沦陷前,还有2000多箱南迁故宫文物未及时转移,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江苏各地的历史古迹也遭破坏。

江苏被日军抢掠的藏书具体数据已难以确认,有资料称日方掠夺图书共85万册,相当于当时整个日本图书馆的图书总藏量。

——摘编自朱季康《抗日战争与江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发展》材料二:抗战争期间,党高度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

1942年底,仅由新四军上海办事处护送到苏北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就达2000多人,他们成为江苏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生力军。

1942年,苏北根据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比党政干部略高。

1943年,苏中根据地小学校比1942年增加了500所。

根据地教育部门编写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和人民大众需要的新教材,积极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1940年,苏北抗日根据地大众书店成立。

——摘编自李建平、张中良《抗战文化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侵华期间江苏文化事业遭到破坏具体表现。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苏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