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样品采集、制备
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

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一、生物样品采集1、植物样品的采集(1)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2)布点方法常采纳梅花形五点取样法或交叉间隔取样法。
(3)采样方法①采样前应预先准备好采样工具。
②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样品采样量。
③选择优势莳植物在采样区内按梅花形五点或交叉间隔取样方式采集5-10处的植株混合构成一个代表样品。
④将采好的样品装入布口袋或聚乙烯塑料袋中,贴好标签,并填写采样登记表。
2、动物样品的采集(1)尿的采集定性检测尿液成分时应采集晨尿。
定量检测尿液成分时一般采集24h总排尿量。
(2)血液的采集一般用注射器抽取10mL血样冷藏备用。
常用于分析血液中所含金属毒物及非金属毒物。
(3)毛发和指甲的采集采集和保存较为便利,重要用于汞、砷等含量的测定。
(4)组织和脏器采集二、生物样品的制备对于液体状态的动物样品常无需制备,对动物组织和脏器重要是采纳捣碎的方法制成浆状鲜样备用,而对植物样常依据不怜悯况,利用不同方式进行样品制备。
植物样品的制备(一)平均样的获得四分法、切成块的1/4-1/8混合(二)分析试样的制备1、鲜样2、风干样:60-70摄氏度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匀浆、小片)3、水分含量测定(100-105摄氏度烘干/真空干燥/低温烘干)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湿法消解法、灰化法、提取、分别和浓缩法等。
1、湿化消解法利用强酸等与生物样品共同煮沸,将样品中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除去。
常用的消解试剂体系有浓硝酸-高氯酸、浓硝酸-浓硫酸、浓硫酸-过氧化氢等。
2、灰化法利用坩埚或氧燃烧瓶,使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并用适当的溶液溶解或汲取分解产物,制成分析试液。
3、提取法整个过程包括提取、分别、浓缩三个步骤。
(1)提取应依据样品的特点、待测组分的性质、存在形态和数量、分析方法等因素选择,常用方法有:1、振荡提取法2、组织捣碎提取法3、脂肪提取器提取4、直接球磨提取法(2)分别用提取剂从生物样品中提取欲测组分的同时,不可避开的会将其他相关组分提取出来,因此,在测定之前,还必需将上述杂质分别出去。
药用植物标本

药用植物标本是指保持原植物形态特征的干燥标本,常用于教学、科研、科普等领域。
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如下:
1.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采集时要保持植物的完整性,
尽量不损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制作:将采集的植物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吸水纸将水分吸干,
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后用线将植物固定在泡沫板上,并贴上标签,注明植物名称、采集时间和制作人等信息。
3.保存:将制作好的药用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器中保存,保持干燥
器的密闭性,避免标本受潮、发霉或被虫蛀。
同时要定期检查标本,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农化分析-土壤植物样品采集

返回
下一页
采样工具、 采样工具、采样方法
返回
采集混合样品的要求
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各点都是随机决定的 。 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 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 一个混合样品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的,各点 的差异不能太大,不然就要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 采集几个混合土样,使分析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一个混合样品重在1kg左右 。 标签,用铅笔注明采样地点、采土深度、采样日期、 采样人,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在袋里,一份扣在 袋上。与此同时要做好采样记录。
此原则应始终贯穿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如何做到呢? 此原则应始终贯穿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如何做到呢? 两点要求: 两点要求: 随机、 取样; (1)避免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到随机、多点取样; )避免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到随机 多点取样 同等数量的土样组成 (2)几个相互比较的样品组应由同等数量的土样组成。 )几个相互比较的样品组应由同等数量的土样组成。
返回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一)样品制备目的 (二)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
返回
(一)样品制备目的
1、使分析用的少量土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 、使分析用的少量土样有较高的代表性, 少称样误差; 少称样误差; 2、使分析样品能够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作 、使分析样品能够长期保存, 用 而使养分变质; 而使养分变质; 3、挑出植物的根、石块等非土部分,使的组成; 正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 4、样品磨细后增大了土粒的表面积,有利于测 、样品磨细后增大了土粒的表面积, 定 时土粒与试剂反应均匀、完全。 时土粒与试剂反应均匀、完全。
群众常送来有问题的植株和土壤,要求我们分析和 诊断。这些问题大致是某些营养元素不足,包括微 量元素,或酸碱问题,或某种有毒物质的存在,或 土中水分过多,或底土层有坚硬不透水层的存在等。 为了查证作物生长不正常的土壤原因,就要采典型 样品。在采集典型土壤样品时,应同时采集正常的 土壤样品。植株样品也是如此。这样可以比较,以 利于诊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采集表土样品, 而且也要采集底土样品。 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土样采集,采样工具要用不锈 钢土钻、土刀、兼塑料布塑料袋等,忌用报纸包土 样,以防污染。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

一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Hale Waihona Puke 二 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2)快速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初一生物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初一生物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初一生物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如下:
1. 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采集时要尽量带花果、枝叶或根,且应完整无伤残及病害,否则将给鉴定增加难度。
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
木本植物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带枝叶、花或果实,必要时可取一部分树皮。
应使用剪取的方法,不能手折。
最好分三个时期采集得到完整标本,即冬芽期、花期、果期。
同时,应先花后叶,分期采全,带二年生枝条。
草本植物,一年生可连根拔出,长者弯折;多年生则选取其地上部分,兼顾基生叶、地下变态器官。
水生植物,挺水植物同多年生草本植物。
沉水、浮水植物成束捞起,用草纸包好;带回室内,放在水盆或水桶中,待植物的枝叶恢复原来状态,用旧报纸放在标本下轻轻将其提出水面,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纸上。
2. 整理标本:疏剪标本上多余无用的密迭枝叶,以免遮盖花果。
3. 压制标本:最好有完整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用6到8层报纸夹住,用重物压住。
也可以用电熨斗,植物要用一层布盖住。
压好之后,摆成一具有艺术性的图案。
到照相馆过塑。
以上是初一生物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用植物样品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

药用植物样品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及保存第一节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资料准备和使用工具用品的准备。
一、人员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外,重要的是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野外蚊虫叮咬防治,摔跤损伤防护等,要指定卫生人员,负责携带管理药品及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二、资料准备应携带的资料主要有:《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中草药选、常见彩色中草药图集等,主要供鉴别植物时使用。
三、采样用具野外采样的工具和用品包括:(一)室外采集工具1、剪:有手剪(枝剪)和高枝剪2种,手剪用于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高枝剪用于采集大乔木枝条,较常用的是前者。
2、小铁镐:用于挖具有深根、块根、鳞茎、球茎、根茎或石缝中的划本或灌木。
3、镐铲:用以挖掘木本植物或短小灌木的根。
4、木制夹板(标本夹):用结实轻韧的木条横直相间钉成的方格板,二块成一副,一般长约45cm,宽约30cm,供压制标本之用(称大夹板,见附图1)。
也有一种轻便小夹板,用胶合板(或铁丝网)制成,便于携带上山采集。
此外还有用薄铁皮或塑料制成的采集筒(箱)和皮革制成的轻便标本类。
图1 木制标本夹5、草纸:选用吸水性能好的粗草纸,裁(或摺)为标本大小,用以吸收标本中的水份。
6、粗细麻绳和塑料布:粗麻绳用于捆夹板,细绳和塑料布用于捆标本及零星物品。
7、野外采集记录笺:用以记载植物各部分的应记事项(见附图2),也可另备栏目更详尽的野外标本记录册。
图2 野外采集记录标签式样8、标本号牌(号笺):用硬纸制成,一端打孔穿线,用于挂在每个标本上,正面写采集人名和采集编号,背面写采集日期和产地,海拔等。
9、纸袋:用于保存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及采集种子。
10 砍刀(采集刀):用于括削树皮及树皮上的植物标本,开辟道路。
11、广口瓶及固定液:用于浸植物的花、果标本。
固定液常用75%酒精、福尔马林液或FAA液。
12、电筒及蜡烛:用于晚间整理标本和行路照明等。
植株样品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基础方法)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植物养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养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植物养分的生理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养分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化学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等。
这些养分在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植物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了解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积累情况。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样品: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叶片或土壤样品。
2. 试剂:硝酸、高氯酸、硫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硫酸铵、钼酸铵、抗坏血酸等。
3. 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振荡器、高温炉、干燥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样品采集:选择生长良好的植物,采集叶片或土壤样品。
2. 植物样品制备:将采集的植物样品洗净、晾干,然后剪碎、研磨,过筛,制成植物样品粉末。
3. 氮、磷、钾含量测定:(1)植物样品消解:准确称取0.5g植物样品粉末,加入10mL硝酸,置于高温炉中消解,待样品消解完全后,取出冷却。
(2)测定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氮、磷、钾含量。
(3)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植物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
4.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植物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的差异,分析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积累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34%,磷含量为0.13%,钾含量为1.20%。
2. 玉米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76%,磷含量为0.19%,钾含量为1.32%。
3. 大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氮含量为2.55%,磷含量为0.16%,钾含量为1.25%。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小麦、玉米、大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阶段有关。
(2)氮、磷、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种大量元素,其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1.进行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制作的第一步是野外采集植物标本。
通常选择完全成熟的样本,包括根部、茎干和叶片等部分。
为确保采集的植物能够完整保持形态,最好能选择具有鲜艳颜色的植物。
2.标注样本信息:在采集到的样本上进行标注。
包括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的中文和拉丁学名等信息。
此外,为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还需要记录样本的大小、形态和颜色等特征。
3.采集根部:将植物标本从土壤中取出,并清洗根部。
如果根系太大,可以选择切割成适当大小。
将根部放入硬纸板夹层中,用夹具将其固定。
4.干燥采集品: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处理。
可以将样本分成几部分,以便更好地控制各部分的干燥程度。
为了加快干燥进程,也可以使用专用设备,例如干燥箱。
5.准备叶面:在干燥过程中,准备样品的叶面。
将叶片放置在压力板上,用适当大小的纸张盖住,再将另一块压力板放在上面。
用夹具将其夹紧,并记录位置信息。
6.烘干样版:待整个植物标本干燥完成后,将树枝、茎干和花朵等部分与叶片分开,并放置在样本叶面上。
再次将压力板放在上面,并用夹具夹紧,确保材料不会变形。
7.准备标本载体:在制作标本控制向导的页面上,选择适合的标本载体。
一般来说,标本纸是最常用的载体。
将标本纸放在标本控制向导的位置上,并将夹具调节到适当位置。
8.放置标本:将准备好的植物标本放置在标本纸上。
布置植物样本的位置并不固定,但通常将较小的部分放在一侧,较大的部分放在另一侧。
9.定位标本:在向导上定位标本。
在标本纸上标记出标本位置,并在纸的一侧标注采集信息。
确保信息清晰可见。
10.固定标本:使用透明胶带将植物标本固定在标本纸上。
胶带应贴紧,确保标本不会松动。
同时,标本纸应保证干燥,以防止胶带与纸张粘连。
11.填写标本信息:使用铅笔或带铅芯的笔填写标本的基本信息。
包括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学家、植物学名和习惯名等信息。
12.完成标本:标本制作完成后,应将标本存放在标本盒中,以防止日光和湿气对其产生影响。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如需用鲜样进行测定,采样时最好连根带土一起挖出, 用湿布或塑料袋装,防止萎蔫。采集根部样品时,在抖落 泥土或洗净泥土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根系的完整。 市场采样可参照市场水果取样方法进行。
采样
(二)制备
鲜样的制备: (1)将样品用清水、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或拭 干。 (2)将晾干的鲜样切碎、混匀,称取100g于 电动高速组织捣碎机的捣碎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开动捣碎机捣碎1—2min,制成匀浆。 对含水量大的样品,如熟透的西红柿等,捣碎时可 以不加水;对含水量少的样品,可以多加水。 (3)对于含纤维多或较硬的样品,如禾木科植 物的根、茎杆、叶子等,可用不锈钢刀或剪刀切 (剪)成小片或小块,混匀后在研钵中加石英砂研 磨。
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与 制备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与 制备
作者
生物样品指:
植物的花、茎、叶、根、种子 动物的体液:尿、血、唾液、胆汁、胃液、淋巴液、 其他分泌液; 毛发、肌肉、组织器官; 各种微生物。
一、植物样品采集
1.1 采样原则 1.2 样品采样与制备 1.3 标签内容 1.4 植株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㈠生物材料的采集
在实验动物功能评价中,需要采集的生物样品主要是 血液和尿液及组织脏器,它是反映受试物的生物学效 应和物质在体内代谢情况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1.采血 2.采尿 3.骨髓采集 大动物骨髓采集与人相近,多采取活体穿刺,穿 刺部位一般是胸骨、肋骨、髂骨、胫骨、股骨,这些 部位具有造血功能。 小动物,一般处死后,取胸骨或股骨,用注射器吸 取一定量的HanK’S液冲洗出。
完整的植株样品先洗干净,根据作物生物学特性差 异,采用能反映特征的植株部位,用不污染待测元素 的工具剪碎样品,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的量, 制成鲜样或于60℃烘箱中烘干后粉碎备用。 田间(或市场)所采集的新鲜水果、蔬菜、烟叶和 茶叶样品若不能马上进行分析测定,应暂时放入冰箱 保存。
生物校本课程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一、什么是植物标本?植物标本就是将新鲜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保存起来的实物样品。
植物标本是解决植物学教具的有力手段之一。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一种植物时,最好有这种植物的活体,以便加深认识。
但有些植物是有区域性、季节性的,如果有植物标本,就不会受区域性、季节性的限制了。
同时,植物标本也便于保存植物的形状、色彩,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
少数植物标本也具有收藏的价值。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二、高中阶段研究植物标本的目的意义1、通过学习不同类型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3、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三、活动准备1、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时期有长有短,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进行采集,才可能得到各类不同时期的标本。
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
2、标本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剪枝钳(大剪刀代替)、标本夹(大硬皮本代替)、缝衣针,线、26×38cm白卡纸(较硬的课本纸皮或硬纸皮代替)、旧报纸或毛边纸、胶水、标签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学生可以个人采集为主,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步骤:取材:木本植物剪树枝(最好带叶、花和果实)、草本植物可以连根拔起展开:将材料正面朝上放在旧报纸上,将叶、花和果实展平,避免重叠(如果叶太多,可剪去一些),其中将两三片叶背面朝上。
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否有价值,首先取决于植物采样技术是否正确。
植物采样技术包括各类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技术。
植物样品可分为植株茎叶组织、根系、籽粒、块根、块茎、瓜果等。
各类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随分析目的、分析项目、精度要求以及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而异,但都必需严格遵从植物采样原则,依照正确的采样技术进行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1植物分析的目的及采样原则植物分析的目的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植物组织分析或植物营养诊断分析。
此类分析是在植物的不同生育期于取全株或其合适部位的组织进行分析,了解植株体内各养分的累积和转化等动态阶段营养规律,讨论植物对各种养分的汲取、运输和代谢规律及植株体内各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在植株的某一生育期采植物样进行组织分析,判定植株体内养分的丰缺情形,为合理施肥供给依据。
植物分析的另一类目的是农产品品质分析。
测定农产品的有关成分,评价其作为食品、饲料的营养价值或作为工业原材料的品级;或是讨论环境因素、培养管理及施肥等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农产品在贮存过程中有关成分的变化。
植株样品的采集原则有两条:(1)样株必需有充分的代表性;(2)采样时间和部位的统一性。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其不均一性会造成其上所生长植物生长情形的不均一、另外,施肥、浇灌和莳植等农事操作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情形的均一性。
因此,要使样品有充分的代表性,其采样须符合统计学原理,即依照“多点、随机”的方法采样。
另外,同一株植物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及同**的不同时间,植株体内各种物质有显著的差别。
因此要有统一的采样时间和部位,这样分析结果才有可比性和应用价值。
1.2.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按其测定方式和所测定成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组织全量养分分析,另一类是测定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的营养成分,即植物组织速测。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英文回答:Plant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When it comes to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plant samples,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steps to follow. These steps ensure that the samples are properly collected, preserved, and prepared for further analysis.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outline the general process in detail.1. Determine the Purpose and Location:Before starting the collection process, it is crucialto determine the purpose of the sample collection and the specific location where the samples will be collected. This could be a specific region, habitat, or even a particular plant species.For example, if I am collecting samples for a study on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plant growth, I would choose an area known for high pollution levels, such as an industrial area or a busy roadside.2. Gather the Necessary Tools:Once the purpose and location are determined, it istime to gather the necessary tools for sample collection. This may include items such as gloves, pruning shears, plastic bags, or containers for sample storage.3. Select and Collect the Samples:Next,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lant samples for collection. This could involve choosingspecific plant species, parts of the plant (leaves, flowers, stems, etc.), or even specific individuals within a population.For example, if I am studying the diversity of wildflowers in a meadow, I would collect samples ofdifferent species by carefully cutting a few flowers fromeach plant using pruning shears.4. Preserve the Samples:Once the samples are collected, it is crucial to preserve them properly to maintain their integrity for further analysis. Preservation methods may vary dependingon the specific analysis required, but common methodsinclude air-drying, pressing, freezing, or using preservatives such as alcohol or formalin.For instance, if I am collecting samples for DNA analysis, I would immediately freeze the plant samples in liquid nitrogen to preserve the DNA molecules.5. Prepare the Samples for Analysis:After the samples are properly preserved, they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analysis. This may involve further processing steps such as grinding, homogenizing, or extracting specific compounds or molecules from the samples.For example, if I am stud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lant leaves, I would grind the dried leaves into a fine powder using a mortar and pestle before conducting any chemical analysis.中文回答: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英文回答:Plant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dure.1. Sample Collection.a. Importance of Proper Collection.Proper sample collection is crucial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results.Variables such as time of da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ample size can influence the results.b. Collection Time and Conditions.Collect samples during the optimal time of day for the specific plant species (e.g., early morning for most plants).Avoid collecting samples during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e.g., heavy rain, high wind).c. Sample Size and Location.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sample siz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analysis methods.Collect samples from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within the plant population (e.g., different areas of the field).2. Sample Preparation.a. Washing and Cleaning.Remove dirt, debris, and other contaminants from the plant material.Use water or a mild detergent if necessary.b. Trimming and Cutting.Trim away unwanted plant parts (e.g., roots, stems, leaves).Cut the remaining material into smaller pieces for easier processing.c. Air Drying.Spread out the cut plant material on a clean surface and allow it to air dry in a well-ventilated area.Drying helps preserve the sample and prevent degradation.3. Storage.a. Short-Term Storage.Store air-dried samples in airtight containers or bags at room temperature.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hort-term storage (less than a week).b. Long-Term Storage.For long-term storage, freeze-dry the plant material.Freeze-drying removes moisture and helps preserve the sample indefinitely.Additional Considerations.Wear gloves and follow proper safety protocols when handling plant material.Note the collection location, date, and time for each sample.Label samples clearly to avoid confusion and ensure traceability.中文回答: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
植物样品采集标准

植物样品采集要点
植物样品采集
根据采样的具体目的利要求,分析污染物的性质以及环境因素,确定采样区、采样点。
在所进择的采样点中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指示性植物。
通过植物的生长可性确定采样的时间,然后根据对买集的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严格分类,确保得到理想的、所需要的污染情況。
对不同的植物样品,可以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在每个采样小区内的采样点上分别采集5~10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将同部位样混合,组成一个混合样;也可以整株采集再按部位分开处理。
2. 采集根系部位样品,应尽量保持根部的完整。
3.对一般旱作物,抖掉根上的泥土时,注意不要损失根毛。
4. 采集果树样品,要注意树龄、株型、生长势、载果数量和果实生长部位及方向。
5.确认植物的组成,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植物,如果是检测虫害或污染,应该选择受病虫害影响的部分。
6. 进行新鲜样品分析,则在采集后用清洁、潮湿的纱布包住或装人塑料袋中,以免水分蒸发而萎缩
7.水生植物,如浮萍、藻类等,应采集全株。
从污染严重的河、塘中捞取的样品,需用清水洗净,挑去水草等杂物。
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如测定新鲜样品,应立即处理和分析。
无法及时分析完的样品,需暂时放于冰箱中保存。
如果测定干样,则将鲜样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或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整理)植物分析实验

植物分析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2008年6月植物样品分析实验目录实验一植物样品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二)瓜果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三)籽粒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实验二植物样品的水分测定(一)风干植物等含水较少试样的水分测定(常压直接烘干法)(二)幼嫩和新鲜植株等含水较多试样的水分测定(常压二步烘干法)实验三直接灰化法测定植物样品的粗灰分实验四植物样品消化(一)H2S04—H202法(二)混合加速剂消煮法实验五植物样品中氮的测定(一)奈氏比色法(二)半微量蒸馏法实验六植物样品中全磷测定(钒钼黄比色法)实验七植物样品中全钾测定(火焰光度法)实验八植物钙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实验九土壤和植物中硼的测定(一)姜黄素比色法(二)甲亚胺—H比色法(三)植物样品干灰化及硼测定比色法)实验十土壤和植物锰的测定(KMn04(一)土壤有效锰测定(二)植物中锰的测定实验十一土壤和植物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土壤中有效铜、锌测定(二)植物中铜、锌测定实验十二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钼实验十三土壤和植物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比色法)(一)土壤有效铁测定(二)植物中铁的测定实验十四纯蛋白质的测定(一)沉淀分离后消化测定(二)染料结合法实验十五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实验十六水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法)实验十七淀粉的测定(HCl水解一菲啉碘量法)实验十八粗脂肪的测定(残余法)实验十九果蔬总酸度的测定实验二十维生素C的测定(一)2,6—二氯靛酚滴定法(二)荧光测定法实验二十一氮肥的测定(一)甲醛法(铵态氮肥中氮的测定)(二)蒸馏法(尿素含氮量测定)实验二十二磷肥的测定(一)喹啉钼酸重量法(过磷酸钙有效磷测定)(二)喹啉钼酸容量法(三)过磷酸钙中游离酸测定(四)钒钼黄法(磷矿粉中有效磷测定)实验二十三钾肥测定(一)火焰光度法(二)四苯硼钠重量法实验一植物样品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首先是选定有代表性的株样。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流程实验原理)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过程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样品采集、制备样品、分析测定、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
值得指出的是,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体现实验设计的理念十分重要。
因为实验设计的核心是估计和降低误差。
要根据实验设计的指导确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材料、处理条件、重复次数、小区布置、测定指标等内容。
具体方法可参考相关著作,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详述。
(一)植物材料的种类和采集1.植物材料的种类植物生理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依实验目的不同而加以选择。
根据来源可划分为天然的植物材料(如植物的根、茎、叶等)和人工培养的植物材料(如杂交后代材料、突变体、愈伤组织等)两大类;按水分状况、生理状态可划分为新鲜植物材料和干材料两大类。
2.植物材料的采集实验的准确性,除取决于分析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操作是否严格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取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要根据实验目的分别采集植株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果实,不能将各部位样品随意混合。
其次,植物材料的采集还具有适时性,即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或各种处理前后,适时采样分析。
此外,在操作和处理过程中还要防止样品变质和污染。
样品包括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分析样品三类。
从大田或实验地、实验器皿中采取的植物材料,称为“原始样品”,再按原始样品的种类分别选出“平均样品”,然后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样品种类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方法,从“平均样品”中选出供分析用的“分析样品”。
(1)原始样品的取样法随机取样:在实验区(或大田)中随机确定取样点,取样点的数目视田块的大小和样品需要量而定。
选好点后,随机采取一定数量的样株,或在每一个取样点上按规定的面积从中采取样株。
对角线取样:直接从田里采取植株样品,在生长均一的情况下,可按对角线或沿平行的直线等距离布点采样。
即在实验区按对角线选定五个取样点,然后在每个点上随机取一定数量的样株,或在每个取样点上按规定的面积从中采取样株。
(2)平均样品取样法混合取样法:一般颗粒状(如种子等)或已碾磨成粉末状的样品可以采取混合取样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诊断分析或作物组织分析 ; 品质鉴定分析或产品分析 。
植物分析(按测试方式和所测成分形态分)
全量分析; 组织速测。
植物样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
1. 代表性 ; 2. 典型性 ; 3. 适时性 ; 4. 防止污染 。
1. 视作物种类、株间变异程度、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或 生育期以及研究要求的准确度选定代表性样株、株数。
样品在粉碎和贮存过程中又将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水 分,所以在精密分析工作中,称样前还须将粉状样 品在65℃(12—24小时)或90℃(2小时)再次烘干, 一般常规分析则不必。干燥的磨细样品必须保存在 密封的玻璃瓶中,称样时应充分混匀后碎过程中,所用方法与 分析常量元素样品相似,特别指出的是防止干燥和粉碎过 程中仪器对样品的污染。例如干燥箱中烘干时,防止金属 粉末等的污染,粉碎样品选用的研磨设备,应采用不锈钢 工具钢刀和网筛,如要准确分析铁,必须在玛瑙研钵上研 磨,研磨分析标本的细度相当重要,至少通过20目筛, 并充分混合,磨细过的样品,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在 分析前,样品应在60—70℃下烘干20小时,然后再进行 分析。
干燥的样品可用研钵或带刀片的(用于茎叶样品)或带齿状 的(用于种子样品)磨样机粉碎,并全部过筛。分析样品的 细度须视称样的大小而定,通常可用圆孔直径为1mm的 筛;如称样仅1—2g者,宜用0.5mm的筛;称样小于1g 者,须用0.25或0.1mm筛。磨样和过筛都必须考虑到样 品沾污的可能性。样品过筛后须充分混匀,保存于磨口广 口瓶中,内外各贴放一样品标签。
2. 注意代表性与典型性相结合。 3. 按研究要求对各器官进行分离。 4. 适当洗涤,及时测定。 5. 选择适当的方法干燥与磨碎。 6. 防止污染。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 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 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
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 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 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 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 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 行浸提测定。
测定不易变化的成分则常用干燥样品。洗净的鲜样必须尽快干燥,以减 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 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 的含氮化合物。杀酶要有足够的高温,但烘干的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 组织外部结成干壳而阻碍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且高温还可能引起组织的 热分解或焦化。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通常先将鲜样 在105℃烘箱(最好用鼓风烘箱)中烘15—30分钟,(松软组织烘15分钟 ,致密坚实的组织烘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70℃,逐尽水分。时 间须视鲜样水分含量而定,大约12—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