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厘米》教案(新版)苏教版
毕淑敏《一厘米》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
毕淑敏《一厘米》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教材简析《一厘米》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
作者写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写出了小人物为维护自尊而作的不懈努力。
从情节上看,是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的,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
文中的陶影的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
这样的一桩小事其意义又着实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
作者选材可谓视角独特,别具匠心。
作者不是居高临下地对陶影这样的普通人做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把自己融入到普通人之中,以平视的眼光去关注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以悲悯情怀去感受他们的心灵,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德。
毕淑敏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善意、祥和、冷静”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她在作品中始终保持着对笔下人物的善意与公平。
这篇小说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着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重点字词,理解并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掌握有关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把握情节。
(3)结合课后第一题展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2)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3)学会体谅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戏剧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领会戏剧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苏教版2016-2017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女主人公的行为。
2.教育学生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情感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激起对母亲以及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
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2.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度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
二、检查预习:1.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检查生字词:三、情节与结构四、课文分析㈠阅读全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㈡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文章思想内容分析:1.小说写一个经常逃票的母亲形象,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成为孩子做人的榜样呢?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①“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②“当然她很有眼色,遇上认真负责的售票员,她早早就买票。
只有对那些吊儿郎当的,她才小小地惩罚他们,也为自己节约一点钱。
”2.尽管如此,陶影还是为不够1.1米高的儿子多买了一张票,为什么?3.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为什么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4. 课文第一部分还有哪些情节表现了陶影为此做的艰辛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女工,一个普通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5.陶影自己吃西瓜时啃得很苦,为什么不让儿子这样做?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心理刻画分析:1.“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语文说课稿《一厘米》
语文说课稿《一厘米》篇一: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一厘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厘米》,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一厘米》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与辨微中的第四篇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知识与能力:(1)记重点字词,理解并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掌握有关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2)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3)学会体谅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
重点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难点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二、学情分析①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三、说教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展开教学:1、诵读法:文章不厌百回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语言典范精美,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点拨法:这篇课文我只在需要时稍加点拨,不做过多的分析,还课堂教学几分空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3、情境设置法:利用多媒体条件展示图片,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四、说学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中。
教师应适时点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13doc初中语文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13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明白得剧本主题;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威严;3、明白得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作出的良苦用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专门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专门多沧桑的折痕,但期望自己的小孩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板书]一厘米毕淑敏〔1〕动弹〔d e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不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 eng)迫:专门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dig):由于辨论不清而困惑,不知如何办。
〔5〕瞅(ch du):看。
〔6〕愁闷(y⑪:悲伤,愁闷。
〔7〕愣(I dig):失神;讲话做事不考虑成效,卤莽。
〔8〕忐忑(t * t 0 : 心神不定。
〔9〕忙不迭(di e):急忙,抓紧。
〔10〕矜(j in)持:拘谨,拘谨。
〔11〕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抵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那个地点是讲把文章写得打动不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12〕侃侃(k d n)而谈:义正词严地直抒己见。
〔13〕害羞(mi d n ti di):因怕生或害羞而表情不自然。
〔14〕气喘吁吁(x功:吁吁,喘气的声音。
形容喘气专门急。
〔15〕执拗(ni 耳:顽固任性,不听从不人的意见。
〔16〕恬(ti印)淡:不追求名利;淡泊,恬适,安适。
〔17〕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讲同样的话。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差不多内容1、分角色朗读〔有条件者能够扮演戏剧进行表演〕人物要紧有:解讲、陶影、小也、张师傅、售票员、红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园书记主任、群众甲、乙、丙2、学生表演要求学生每表演一个镜头〔情节〕后,学生之间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镜头的表演。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2doc初中语文
第 4 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2doc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二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 .了解小讲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 .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 .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成效,把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1 .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 .教师设置咨询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明白得,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 .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 .结合其他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他亲人的热爱。
2 .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进展的庞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适应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 .明白得小讲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经历。
2 .体会小讲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 .领会小讲的庞大思想内涵及其关于社会进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1 .明白得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关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 .明白得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小孩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突破1 .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反映或表达母爱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过图片来加强成效。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1 .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假设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爱的图片、音像等 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世界名片的录像带或者自己的能够反映母亲或其他亲人的关怀的故事。
2 .第二课时课前, 教师搜集一些以〝母爱〞为内容的文章, 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以及梁晓声 ?年轮?片段,与本文进行风格上的比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4课 一厘米教案 苏教版
第四课一厘米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二、【重点难点】1.重点: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2. 难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2.走近作者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二>整体感知1.积累词语(1)动弹(d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7)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一厘米学案苏教版
一厘米裂借花献佛)二、预习展示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么《一厘米》课前先学2、惩(chéng)罚皲(jūn)裂吝(lìn)惜捺(nà)塑(sù)料挑剔(tī)允(yǔn)诺逻辑(jí)矜(jīn)持磕(kē)头骄横(hèng)顷(qǐng)刻吮(shǔn)哄(hōng)笑脱臼(jiù)兀(wù)自狡黠(xiá)内疚(jiù)反驳(bó)无措(cuò)4、以“买票”为线索:开端乘公车特意买票发展大庙口买票风波高潮讨公道买票余波结局护尊严重获信任5、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责任感、善良、大度、宽容,有自尊的母亲形象。
课堂探究(二)品读领悟、交流展示2、陶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努力给孩子正面教育,在孩子面前做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四)写法探究1、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
2、作品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
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
3、这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
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达标检测:1、买票。
2、误会起因:红衣青年认为陶影应该多买一张票。
误会发展:陶影向红衣青年解释未买票的理由。
误会高潮:当测量结果出乎陶影意料之外,陶影为此误会了小也,甚至打了儿子,这更招致了红衣青年和围观者的指责和嘲笑。
误会加深:卖冰棍的老太太的狡黠又让陶影的努力适得其反,误会越来越深。
3、①安静、自信、镇定、有点洋洋得意。
②诧异、惊慌、孤立无援、目瞪口呆。
第4课《一厘米》教案1(苏教版九下)
一厘米内容简析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创意说明本文是刻画伟大母爱的好文章。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
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结合其他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活动时间1课时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毕淑敏及其主要作品。
活动过程初读•感知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生命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只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不给予评价。
第4课《一厘米》教案1(苏教版九下)
一厘米内容简析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创意说明本文是刻画伟大母爱的好文章。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
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结合其他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活动时间1课时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毕淑敏及其主要作品。
活动过程初读•感知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生命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只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不给予评价。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4一厘米word教案(3)
第4课《一厘米》教案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能概括曲折的情节,体会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3、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体谅父母,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概括戏剧主题;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检查预习一、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1、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7)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8)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9)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江苏省溧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4 一厘米教案 苏教版
《一厘米》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能概括曲折的情节,体会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3、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体谅父母,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4、能从不同文体学习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概括小说主题;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能根据文本语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能鉴赏主旨深刻的台词,小组合作概括出剧本的主题。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检查预习1、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14doc初中语文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14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明白得陶影这一人物形象。
2、进行小讲阅读指导3、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4、训练学生的听讲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在指导小讲阅读的过程中让写生明白得陶影这一个人物形象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2、进行读写训练教学难点:小讲的阅读方法指导教学方法:情形激趣、启发引导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式学习、五动学习法〔〝脑动、口动、心动、手动、耳动〞〕〝以我手写我心〞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母亲»课件创设情形。
课件展现文字:【妈妈是〝会计师〞,算好了他们的每一分钟;妈妈是〝变色龙〞,考了总分值她睡着了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河东狮吼〞,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师:古今中外为人们所歌颂的慈爱伟大、温馨可爱的母亲形象,在一次以«给我一点时刻»为题的中小学作文竞赛中,三千学童笔下刻画的竟是如此的不完美。
望子成龙的妈妈们,背负着家庭繁重负担,而面对现实生活,为着小孩的今后,她们都期望自己的小孩成为最完美的人。
悲伤天下父母心,做妈妈真难啊!闻名作家毕淑敏用她的善良去包容、明白得一位不完美的妈妈——陶影。
二、学生活动:回忆课文内容课件展现:.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什么缘故在亲小孩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因为他要在亲小孩心目中树立完美的形象,对亲小孩进行正面的教育,要让亲小孩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三、指导小讲阅读课件展现:1、阅读思路:把握情节理清思路,分析人物领会中心,探究写法品味鉴赏师:我们了解了小讲的情节后要重点探讨:〔课件展现〕学生活动:〔1〕、细读课文,结合小讲具体情节和人物描写,摸索: 你觉得,陶影是一个如何样的人?请以〝我感受,陶影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陶影是一个既一般又不一般的人;陶影是一个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人;陶影是一个有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人;陶影是一个深爱着她亲小孩,一心想让她亲小孩欢乐,希望着亲小孩成材的人;……师:像陶影一样的妈妈是数不胜数,感谢妈妈给我们的爱。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5doc初中语文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初三下)5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情况节。
2、能讲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学会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威严,明白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射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学生讨论为主教具:尺子,幻灯片课前预备: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并熟悉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情况节。
一、设疑导入:教师拿出一把尺子,咨询: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学生各抒己见〕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怎么讲。
〔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1、讲讲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师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并配有作者相关图片〕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讲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北师大文学硕士。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讲〈〈红处方〉〉,〈〈血玲珑〉〉等。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下《4一厘米》word教案 (3).doc
第4课《一厘米》教案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能概括曲折的情节,体会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3、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体谅父母,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概括戏剧主题;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检查预习一、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1、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7)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8)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9)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下《4一厘米》word教案 (4).doc
第4课《一厘米》说课稿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第一单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安排《一厘米》,主要用以指导小说的赏析。
《一厘米》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小说。
作者写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写出了小人物为维护自尊而作的不懈努力。
从情节上看,这是一篇关于“买票”的小说。
小说的情节就是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的,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
小说中的陶影的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
这样的一桩小事其意义又着实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
作者选材可谓视角独特,别具匠心。
作者不是居高临下地对陶影这样的普通人做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把自己融入到普通人之中,以平视的眼光去关注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以悲悯情怀去感受他们的心灵,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德。
毕淑敏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善意、祥和、冷静”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她在作品中始终保持着对笔下人物的善意与公平。
这篇小说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着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3.教学重点: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升华;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5.教法、学法:“立体交流”法。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作家简介:二、积累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有条件者可以扮演戏剧进行表演)人物主要有:解说、陶影、小也、张师傅、售票员、红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园书记主任、群众甲、乙、丙2、(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表演)要求学生每表演一个镜头(情节)后,学生之间进行恰当的评论,再进行下一镜头的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战兢兢: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犀xī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沮丧:灰心失望。
全力以赴:将全部力量用上去。神通广大:比喻本领特别高强。
3、作者简介:
4、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为什么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地开,也不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气油。
这是她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可笑的借口,她也是由此减轻逃票的不安与内疚。
●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拨一张无形的古筝。怎么办?吵一架吗?她不怕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是她不愿意孩子看见这一幕,为了小也,她忍。
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心理斗争是多么激烈。但她为了儿子,强压怒火,爱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四、小结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五、作业
1、哪些情节表现了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表现在: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为儿子买了张没有必要买的票;倒休带儿子参观寺院;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写信为自己讨公道。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新疆,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短篇小说《预约死亡》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二、梳理
1、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写陶影带儿子小也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买了一张票。
2、字词积累:
惩罚(chéng)烤烙(lào)撑(chēng)皲(jūn)裂吝惜(lìn)捺(nà)
挑剔(tì)允诺(nuò)矜(jīn)持脱臼(jiù)狡黠(xiá)犀(xī)利战战兢兢(jīng)锲(qiè)而不舍彬(bīn)彬有礼秉公(bǐng)哄笑(hōng)
瘪三(biē)刹车(shā)豁(huō)口戳(chuō)哄骗(hǒng)
第二部分(“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至“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主要写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而受到儿子的误解。
第三部分(“陶师傅,你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至文末),主要写陶影经过努力,终于讨回公道,挽回了自己做母亲的尊严,保住了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二、分析人物
1、速读课文,谈谈你对陶影、小也、红衣青年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
陶影这一人物形象:
一方面课文说陶影经常逃票,另一方面文章又浓墨重彩地写她要竭尽全力对儿子进行正面教育,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在儿子面前,她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温文尔雅。
她逃票,因为她家经济拮据。她很看重这两毛钱,因为这意味着够吃一顿、一天,甚至几天的青菜,在这种生活状况下的逃票固然不对但也可以理解。作为一个贫穷的母亲,陶影为了儿子快乐,毅然为儿子买了一张并不需要买的票;为了儿子,她放弃了用票根报销的计划;她特意倒休陪儿子逛寺院长见识;面对刻薄的守门青年忍着不与其争吵;为了能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苦等了一个多月,拒绝了数目不小的补偿费和赠票。
小说主要体现了陶影作为一个母亲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陶影是令人敬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陶影是不完美、有缺点;另一方面,正因为她的不完美才反衬出她的伟大,才使她作为母亲的形象更感人。
3、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陶影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个普通的母亲,她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家境的不富裕使得她想尽办法处处节俭,经常逃票占便宜。她是一个可笑的小人物,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为了孩子她时时检点自己,为了孩子她尽量做到温文尔雅,使自己显得高贵,显得有教养。但要做到这些是那么地不容易,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母亲的良苦用心。
三、研读
1、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表现在: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为儿子买了张没有必要买的票;倒休带儿子参观寺院;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写信为自己讨公道。
2、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因为她爱小也,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
2、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因为她爱小也,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3、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4、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板
书
计
划
教
后
记
6.一厘米教案
课题
6、一厘米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
分析陶影这一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
学会体谅父母,热爱父母。
《一厘米》
课题
6、一厘米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清小说的思路,学习小说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教学
重、难点
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板书课题)
名人名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导入
1、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说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
2、课题“一厘米”有什么特殊含义?
小说中陶影的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着教育子女的导向。这样一桩小事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写法上叫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