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二)学生版

合集下载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微主题: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整理整合:高三语文组(一)树木类1.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竹子——君子正直、坚贞的品德修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杨柳——留客、送别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芭蕉——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冲《点绛唇》)6.折桂——科举及第。

温庭筠“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7.怀桔——孝顺双亲。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8.桑梓——故乡。

毛泽东《赠父亲》:“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二)花草类1.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2.黄叶——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3.采薇——①隐居生活。

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

”②表现坚守节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5.芳草——①香草。

屈原以香草自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②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6.落花——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7.菊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梅花——冰清玉洁、坚韧不屈。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9.莲——“怜”表达爱情。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0.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版)大连市旅顺中学语文组对作品形象的鉴赏在诗歌中,诗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就成为诗歌鉴赏的常规性内容。

诗歌中有人、物、景等各类不同的形象,但涉及到鉴赏的往往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的意象,而意象一般又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一)对描述性意象的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山东卷)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试题: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1小题)(二)对比喻性意象的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

(上海卷)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试题: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16题)(三)对象征性意象的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试题:《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2小题)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广东卷)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抒情、言志为主要目的,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

诗歌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

1.2 诗歌形象的概念诗歌形象是指诗歌中所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具体事物和景象。

诗歌形象通过描绘、象征、隐喻等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第二章:诗歌形象的分类2.1 自然形象自然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山水、花鸟、季节等。

自然形象可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2 人格形象人格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我形象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

人格形象可以反映作者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2.3 抽象形象抽象形象是指诗歌中表达的概念、思想和抽象情感,如爱情、友情、自由、孤独等。

抽象形象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赋予诗歌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哲理性。

第三章:诗歌形象的表现手法3.1 描绘手法描绘手法是指通过具体的语言描绘,使诗歌形象生动、具体、形象化的方法。

描绘手法包括视觉描绘、听觉描绘、触觉描绘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形象。

3.2 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指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代表或暗示某一抽象概念或思想的手法。

象征手法可以使诗歌形象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增加诗歌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3.3 隐喻手法隐喻手法是指通过将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进行比较,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隐喻手法可以使诗歌形象更加丰富多样,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4.1 感知与体验通过阅读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4.2 分析与解读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现力。

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探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4.3 欣赏与评价欣赏诗歌中的形象美,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生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生版)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2.积累诗歌常识。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4.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意象美与意境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诗歌常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思想情感。

难点:以审美的态度欣赏诗歌,品味语言诗歌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1.写景抒情一类的诗歌,重点不在于字词训诂上,而在于感受诗歌的内在魅力,品味作者所营造的审美意象。

因此,不妨将诗歌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力还原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如此更有利于对诗歌的理解。

2.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如“子规”等。

【课中导读】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学习《次北固山下》一、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本诗体裁是什么?指出本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首诗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3.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口译)二、解读欣赏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歌用“客路”开头,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吗?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合作探究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属于写景?你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3.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点拨】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本文是关于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感谢您的阅读!文学作品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古代诗歌也是如此。

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它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绘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动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诗歌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和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要依据诗歌对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着重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

【示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1年四川卷)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

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

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客观存在的物象和景象融入诗歌中化成诗歌的景物形象,这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构成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其特点恰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

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鉴赏景物形象要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进而把握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从而理解作者借此所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等。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学生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挽王中丞二首(明)李攀龙其一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其二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旐重徘徊。

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注释】①王中丞:王忬,明人,王世贞之父,李攀龙友,曾以右副都御史(故称“中丞”)为蓟辽总督(总督顺天、保定、辽东等处军务),与权相严嵩不合,后遭其迫害至死。

②司马台:古时,掌兵权的人被称作大司马,汉代御史府多列柏,故后人称御史台为“柏台”。

③属镂:剑名。

《史记·伍子胥传》载,太宰嚭谗言构陷子胥,吴王乃派人赐属镂剑予子胥曰:子以此死。

子胥自刎。

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皮制的口袋),浮之江中。

吴人为子胥立祠江上,命日胥山。

后世传说子胥死后为潮神,呼啸奔腾以泄其郁怒不平。

④丹施:旧时出丧所用的红色铭旌,施:音zhào,招魂幡。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首句以高耸入云整齐排布的柏树象征王抒为官廉正高洁,直气劲节。

B.其一第二句写风云中飞舞的旌旗里夹杂着凶险的杀气,暗示斗争的残酷。

C.其二首句写王中丞的府街正对着碣石开设,言其曾镇守边关,亲身征讨。

D.其二第二句写府衙主人已逝,旌旗不再,代之以肃穆的招魂幡来回招展。

16.清代学者沈德潜评李攀龙的绝句“语近情深”,评这两首挽诗“为中丞吐气”,请结合诗句,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6分)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明】林鸿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谈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我愿但饮酒,不复知其余。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学生版)(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学生版)(完美整理版)

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学生版)诗歌鉴赏指导0903 15462014—2015年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鉴赏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释】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释】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二)——2022届高考语文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二)——2022届高考语文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全国卷】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二)考点12 表达技巧(一~五的第2题)考点13 思想感情(六~十的第2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每篇诗歌的选择题4分,问答题6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月夜①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

②帝王州:都城长安。

③原诗是一首七律,诗人时任翰林学士。

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一首诗中,“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別时茫茫江浸月”。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①苏轼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渡吴王岘②。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③,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④?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注]①本诗作于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时,时众乡亲父老送别至江边,州中有名士随诗人上吴王岘,或陪其往九江、同游庐山。

②吴王岘:在武昌西山下,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避暑宫于此,故名。

③出塞曲:这里指悲壮的鼓角声。

④“谁言”句,语出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万方声一概,吴道竟何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描写清风明月之夜泛舟渡游吴王岘的情景。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古诗词画面描绘(原卷版)考点穿透[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种题型,是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考察学生“借题发挥”的想象力。

对比翻译,我们会发现始终不变的部分是诗句所涉及的对象,从语文语法上来说就是主语和宾语,然后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修饰部分,修饰主语、修饰谓语、修饰宾语的部分,有时可以加上一些恰当的补语,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有时从整首诗歌来看,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的铺陈,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对这首诗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的基础上。

还有一点,此题型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文采的功底。

典例在线【一、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14.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4.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生)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生)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学生)大连市旅顺中学语文组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词语的鉴赏例1:(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小题: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分)例2:(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小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例3:(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2小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二)语言风格的鉴赏例:(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2小题: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讲师版)(5)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讲师版)(5)

2023古代诗歌鉴赏二轮微训练目录一、鉴赏形象(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鉴赏形象(二)鉴赏景物形象一、鉴赏形象(三)鉴赏事物形象二、鉴赏语言(一)“炼字”艺术二、鉴赏语言(二)“炼句”艺术二、鉴赏语言(三)分析诗眼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三、鉴赏手法(一)修辞手法三、鉴赏手法(二)表现手法三、鉴赏手法(三)表达方式三、鉴赏手法(四)结构技巧四、分析诗歌内容要点五、鉴赏情感、观点(一)情感态度五、鉴赏情感、观点(二)思想观点六、诗歌比较阅读(一)常规比较类六、诗歌比较阅读(二)教考结合类七、综合性选择题二、鉴赏语言(四)分析语言风格知识精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我们往往给某位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种风格。

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是应当就诗论诗。

语言风格术语积累:1.雄浑壮阔雄浑壮阔指诗歌骨力雄健,气势浩瀚,境界辽阔。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雄浑壮阔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2.豪放旷达豪放即豪迈奔放,狂放不羁;旷达即通脱豁达,潇洒飘逸。

这类诗(词)的共同特点是想象奇特,气象恢宏,语词宏博。

如李白的诗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想象奇特,用语夸张。

3.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就是指情感浑厚,语带浓郁,语带忧愤,蕴藉深厚,读起来有一种厚重感和沉重感。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4课《诗经》两首导学稿(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4课《诗经》两首导学稿(学生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班级:姓名:小组:座号:一、课题: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二、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做到:1.能理解本单元各课诗歌所表达内容和思想,从而体会春秋、战国、汉、魏、晋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古体诗各段阶的特点,背诵《诗经二首》、《离骚》第二段、《汉魏晋诗三首》。

(记忆)2.通过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本单元各课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条概括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

(理解)3.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本单元各课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评价鉴赏各诗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运用分析用典的艺术手法,分析本单元各典故的艺术手法,从中评价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运用、分析与评价)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保持高尚情操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课时安排:15课时《诗经两首》重点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离骚》重点概括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孔雀东南飞》重点学习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汉魏晋诗三首》重点学习用典、叠字和以动衬静的手法。

《诗经》两首一、课题:《诗经》两首(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二、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1、诗歌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静女》,第三、四课时学习《氓》)六、学习过程(一)回顾原有知识1、初中课文回顾(1)《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俺的定稿 学生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俺的定稿   学生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读懂诗歌并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类型 A2、掌握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 C教学过程:一、积累·思考 A1、诗歌形象的类型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之形象、景之形象和物之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

二、归纳答题步骤: B例1: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B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②③例2: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B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答: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②③三、领悟·应用 C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答:完善答案: C2、其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B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答:完善答案: C四、课堂总结、巩固练习提升 C。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学生版)可A4打印(有课件和详细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学生版)可A4打印(有课件和详细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近九年考情分析:鉴赏诗歌语言:一、语言的锤炼;二、语言风格(特点)。

一、语言的锤炼:锤炼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A、炼字类: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5、其它炼字类题型B、炼句类:6、以“炼句”的方式考查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C、简要赏析某字的妙处。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探寻答题角度: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1、表态、字义:2、景象:3、意境或感情:迁移训练:(2012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在诗题中为“题眼”)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用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解题思路】1.首先区分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人塑造的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

2.其次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的形象。

(2)烘托。

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背景氛围的交代。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描写人物形象之前,先写了赤壁的奇伟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画”四字中,正是在这样雄奇壮美的氛围色调中,英雄人物出场了。

这里的背景描写,显然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4)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摊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学会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处境、风格、写作背景等,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1.明确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课堂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2012天津卷)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课堂示例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2010山东卷)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满分7分)
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4分)
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
(三)、【答题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物与人一体),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四)、方法点拨: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二)
编写人:曾宝祥审核人:钱启先日期: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形象的分类
3、如何鉴赏形象
【学习重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掌握鉴赏形象的方法。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五)、【小试牛刀】
1、(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3分)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物象)
(一)物象概念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拟人、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使用的都是托物言志手法。
(二)、【课堂示例1】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__。(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5、.(08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
品质、感情等。
(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五)、牛刀小试:
1、(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答:
答案:描绘了一副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高洁的野菊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