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出师表

合集下载

第23课《出师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 用来
诚宜开张圣听, 以
发扬光大
发扬,扩展
光先帝遗德,恢弘
随意地看轻自己 称引 不合道理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 失义,
以致 忠诚进谏
以塞 忠谏之路也。
译文: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 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忠诚有志
疆场表示原因 追念 特殊的礼遇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还没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 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 是侍奉守卫的臣子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 作战,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把它报答给陛下啊。
文学常识
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 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 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 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 彩。
字音字形 崩殂(cú) 恢弘( hóng ) 倾颓 (tuí) 妄自菲(fěi)薄( bó)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裨(bì)补阙(quē)漏
字音字形 郭攸( yōu )之 以遗陛下(wèi)
作者在第二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 严明赏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忠良诚实的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选拔 来 给予 我,谦称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
善良 公正,公平
将军向宠,性行淑 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

23出师表——原文、解释及翻译解析

23出师表——原文、解释及翻译解析
举他做中部督。
【原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词】优劣: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所:该去的地方。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咨询他, 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都得到合理安排。
【原文】(第五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
【原文】(第一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词】而:表转折,却。 中道:中途。崩殂: 天子之死曰“崩”;殂,也是死的意思。疲敝:民力 贫弱。 此:这。诚:实在、确实。秋:古义,时候; 今义,秋天。古人多以“秋”称多事之时。也:表判 断。 【翻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 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人力疲惫民 生凋弊,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原文】(第三段)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解词】此:这些。皆:都。良实:形容词作名词 用,善良诚实的人。是以 : 以是,因此,不能解释为 “所以”。简:同“拣”。以:连词,表目的,“来”。
【翻译】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
都是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原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解词】以:因为。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质恶劣。猥自枉屈:猥,降低身份;枉屈,屈尊 下驾。于:到。顾,拜访。咨:询问。以:拿。介词。由 是:由于这样。感激:古义,有所感而情绪激动(感动、 激奋);今义,非常感谢。以:拿,介词。驱驰:奔走效 劳。 【翻译】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 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代的 大事,我因此非常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7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7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追 述
明 确
蜀 国
三 条
严明赏罚
三 段
临危受命
三 方
朝臣忠谏
现 状
有利条件
建心 议
亲贤远佞
往 事

临终托孤

后主自谋
文章开篇,诸葛亮首先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之后提了三条中肯的建议。 接下来,作者追叙一段往事: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最后作者分别明确自己、朝臣、国君三方的责任:自己要讨贼兴复, 朝臣应进兴德之言,而后主则应“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 局2012年版)。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 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 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 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 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 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前上书后主, 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 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 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思想。
“表”的文体特点是情感与理性并重,优秀的“表”文情理交融。 《出师表》是这一类作品中的杰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高度评价它:"出 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能——陈情言事 ;特点--情理交融。
一、探讨文章内容。
1.请试着梳理文章结构,复述课文内容。
广开言路
知遇之恩
自己讨贼
陈 述
不利条件
提 出核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
⑤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⑥由是感激
⑥感奋激发
①恢弘志士之气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故事背景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

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

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

三、理解词义注释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

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否定副词,没有。

而:表转折,去人但是。

中道:中途。

崩殂(cu):死。

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

殂:死亡。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益州,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益州:这里指蜀汉此:这。

诚:确实,实在,果真。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刻。

然:表转折,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臣。

内:指宫廷内。

外:指宫廷外。

士:将士。

忘身:舍生忘死。

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圣:圣明开张:扩大。

圣:古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以:用来。

光:发扬光大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气:勇气。

妄自菲薄:自己随便看轻自己。

妄:随便,胡乱,轻率。

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第23课《出师表》复习课件(共6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复习课件(共6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1分钟)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课堂探究(一)(1分钟)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红色生字词的音。
方法指导:边读边标记下列字词,注释中有注
音的,把注音写到文中相应的字词的旁边。
崩殂
妄自菲薄
以塞
陟罚臧否
以昭
以遗陛下
郭攸之 费祎
裨补阙漏 性行淑均
行阵和睦 长史
追念
C、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因此
D、引喻失义
恰当 义:道理
课堂探究(三)(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7段)。 2、解释红色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提示:注释中有的,把解释写到文中相应的字词的旁边,注释里 没有的,就采用迁移法、组词法、今义代入法、猜读法等方法来 解释。
躬耕 苟全 不以臣卑鄙 猥自 三顾 驱驰
倾颓( tuí )
驽( nú )钝
夙( sù )夜
猥( wěi)自枉屈
咨诹(zōu)
攘( 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同 步 初检 读测 课一
文 , 读 准 字 音
5分钟
2.背诵名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④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⑤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负责专职的官员 罚
事的人,应该一律交给 负责专职的官员加以惩
以昭陛下平明之 公平清明
理,不宜偏私, 治理
罚或奖赏,来显示陛下 公平清明的治理。
使内外异法也。
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6张ppt)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6张ppt)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应为“监崩以大事寄臣) 2、省略句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省略主语,应为”后值倾覆, 臣受任于败军之际“) 3、判断句 此皆良实。(这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1、为:
一词多义
(1)俱为一体
是。
(2)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3)众议举宠为督 须知,当。
2、道:
(1)中道崩殂 路途。
(2)咨诹善道 方法。
通假字
1、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整体感知
1、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整体感知
创立帝业
文章品析(第一自然段)
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
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朝内廷,忠志之士忘身于疆外场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堵塞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 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 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 大概都是在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厚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 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介绍:《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

至于三国演义中的后出师表,并没有证实。

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历史地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反映了当时蜀汉政权的政治 、军事和外交状况。同时,它也是研究三国历史和诸葛亮思想的重要资料。
对后世的影响
01
文学影响
《出师表》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02 03
难点一
如何理解诸葛亮的忠诚和决心?
解析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表达了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这既是他个 人的品质,也是他对先帝知遇之恩的回报。他的忠诚和决心体现在他对蜀汉形势 的清醒认识、对后主的殷何理解文章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思想?
解析
“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用人政策密切相关 ,只有亲近贤能之士、远离奸佞小人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其他推荐项
《三国志》、《品三国》等书籍 和相关影视作品也可作为学生课 外阅读的补充材料。
THANKS
感谢观看
如何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奉献精神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为 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和信 念,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
精神。
责任感
这句话也体现了诸葛亮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负 的重任,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

奋斗精神
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蜀汉政权的 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他的“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也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永不言
比喻
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如以“危急存亡之秋”来比喻形势的紧迫和蜀汉处境的艰 难。
表达方式
议论

第23课《出师表》诸葛亮(第二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

第23课《出师表》诸葛亮(第二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

译文6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 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显声 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学识鄙陋,而降尊屈驾, 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故此 我甚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遭逢战败, 在战事失利之际我接受了任命,在艰危困境之中我领受了 使命,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苟全性命 察纳雅言
作者在本篇所表达的思想可用 “报先帝”、 “忠陛下” 六个字来概括。 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
表达对先帝的感激,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 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大业。
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 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 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你知道吗?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 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寓情于叙 动之以情

8、9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抒发感情 表达衷心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最 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时
《出师表》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一遍通原文一句一译加注释,零基础学文言文。符合认知规律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一遍通原文一句一译加注释,零基础学文言文。符合认知规律

23 出师表一、文学常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背景: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

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第一自然段)【原文】先帝创业未半 / 而中道崩殂。

【译文】先帝创建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

【注释】1.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33年在位。

2.崩殂(cú):指帝王之死。

殂,死亡。

【原文】今 / 天下三分,益州/ 疲(pí)敝,【译文】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国贫困衰弱,【注释】1.益州:这里指蜀汉。

【原文】此诚 / 危急存亡之秋也。

(判断句)【译文】这确实是情况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

现在仍用的成语:危急存亡(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倒装句)【译文】但是,侍奉守卫的大臣在朝廷毫不懈怠,【原文】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倒装句)【译文】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奋不顾身的原因,【原文】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判断句)【译文】原来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的礼遇,想报答它给陛下。

【赏析】分析了当前的不利形势和有利形势。

A:用原文回答:上文。

B:概括回答:不利形势: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有利形势:有侍卫之臣、忠志之士。

真题再现:1.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表明当时的政治形势。

2. 文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句子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译文】(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注释:1.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赞其德才兼备。
第三四段关系
宫中 之事 荐 贤 臣 府中 之事
先帝简 拔之臣
先帝称 能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
疏远
西汉,东汉
兴盛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倾覆,灭亡,衰败。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没有不
忠贞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的建议。
小结第五段
亲 贤 臣 ,
( 亲 贤 远
宫中 荐 之事 贤 府中 臣 之事
先帝简 拔之臣
先帝称 能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远 小 人
侫 )
引 教 训
亲贤臣, 远小人 亲小人,
先汉 兴隆
后汉
正反
历史 教训
汉远室贤之臣隆,可倾计颓日而待
这是本文第一部分,主要 是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 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 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三项建议。
扩大圣明的听闻。开张,扩大,
光大 留下的美德。

与下文“塞”相对。(广开言路)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发扬扩 大 随意看轻自己
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失 义,失当,违背大义。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 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 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国家 危急存亡的时候了。然而,侍卫大臣们在 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 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 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 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 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 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 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 忠臣进谏的道路。

出师表23

出师表23

疆场 追念 特殊的礼遇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扩大皇上的听闻 发扬光大
发扬,扩展
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随意地看轻自己 说话不恰当
先帝创立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如今天
下分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
亡的关键时刻。然而,在朝廷内的侍卫大臣们毫不懈怠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
性情品行善良公正
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队伍,部队
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公正,了解通晓军事 ,当年试用,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大臣商议推举 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要征询他, 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将士才干好的差的得到合 理的安排。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 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 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 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 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人物。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
亲近,形作动 疏远,形作动 ……的原因。
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倾覆衰败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痛悉心贞、良遗死憾节之臣,愿陛下 亲之、信之忠,正则贤汉明室,之为保隆全,节可操计而日死而(待指以也死。报国)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负责专职的官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作业:完成练习册背诵课文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作业:翻译课文,积累
1、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指出哪些不利条件?
2、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3、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4、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
教案
课题
23、出师表
课时及授课时间
2课时
授课人
2017年月日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提醒学生了解诸葛亮及《出师表》的相关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与“知恩图报”的高风亮节。
5、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6、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7、文章的结尾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拓展延伸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请你课外搜集一些著名政治家的生平经历,试分析一下,一个比较优秀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强烈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借助参考书疏通文意
2、文言知识积累
3、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教学难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山时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今天我们学的《出师表》则是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为后主刘禅设计,从而实现自己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动纲领。千百年来,本文被公认为是“至情之文”,让我们一起“披文入情”吧。
2、自主学习
1、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现在山东沂水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著有《诸葛亮集》。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2、背景介绍3、实词、虚词积累4、文体介绍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