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4.2生态系统的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4.2生态系统的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

一二三四
轻松判断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农田中 施加氮肥?
提示: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 不断施加氮肥。
一二三四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包括光、声、热、电、磁等。 2.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包括植物 代谢产物和动物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 称为行为信息,包括舞蹈、运动等。 (二)作用: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强 化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发挥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作用。
一二三四
6.能量金字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一个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越多。生态系统的能 量流动一般不超过 4~5 个营养级。
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时充分 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还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一二三四
(2)图解。
3.水循环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种形态,不同的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以 3 种形态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一二三四
4.氮循环(选学) 氮循环是指自然界中氮与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大气中的 氮能被固氮微生物(如蓝藻和根瘤菌等)转变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能在闪 电的作用下转变为氨和硝酸盐,还能被人类通过工业生产制造成氮肥。 5.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物质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 间循环往复,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是不循环的。 (2)联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 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 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得以不断地往返循环。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2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3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2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3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

第3课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3.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

4.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1.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保持和提高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形式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包括光、声、热、电、磁等。

②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包括植物代谢产物和动物外激素。

③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称为行为信息,包括舞蹈、运动等。

(2)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特点:它既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

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2.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生态系统稳态: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又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3)生态系统稳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

(5)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表现在:①抵抗力稳定性:它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而不受损害的能力。

②恢复力稳定性:它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6)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相对性①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不一样。

高一生物复习提纲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

高一生物复习提纲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的空间内,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1〕成分: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根本、最关键的的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腐生动物。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那么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那么处于第四营养级。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过程2、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

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去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高一生物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高一生物

④能量金字塔的形状永远是正立的。
12/6/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探究 2 完成下面食物链的有关计算,归纳能量计算方法
A―→B―→C (1)如果 A 增重 100 千克,C 最多增重___4___千克,C 最少增重 _____1____千克。 (2)如果 C 增重 1 千克,至少需消耗 A___2_5___千克,最多需消 耗 A_____1_0_0___千克。
阅读教材 P100~102 第 1 自然段,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_入__(s_hū_r_ù)__、传递、转化散和失__(s_à_ns_hī_) __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每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需要能量, 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动力__(_dò_n_gl_ì)_。
12/6/2021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4)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是指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占下 一营养级摄入能量的比例。( × ) (5)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 ) (6)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12/6/2021
第四章 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 的稳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néngliàng)流动
12/6/2021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第四章 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 的稳态
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重、难点)
12/6/2021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连一连

最新高二生物-2018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2018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 精品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课时1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飞天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

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什么规律呢?★精华地一、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的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生存的全部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和分布的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则只属于环境因子,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子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表明,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被称为能耐受范围(这个范围又称为生态幅),而能耐受范围中又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又称最适区),耐受范围的两端(即除去最适范围后所剩的部分)为生理受抑区,若再往外延伸超出能耐受范围后,则为不能耐受区。

三、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四、知识梳理概念非生物因子类型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对生物影响的规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作用特点与生态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关系1、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与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在接百变蓬某一生物个体的环境由该生物周围的同种其它个体和不同种其它生物以及无机环境因子组成。

百变蓬生态因子在一定范围的变化(如温度、光照强度的变化)被称作环境梯度。

此时,即使其他生态因子都给予充足的供应,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仍受到限制因子的限制,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3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3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达标检测
新知导学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实例
1.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项目 物质
范围 特点 具有全球性 ______ 具有循环性 ______ 等元素 无机环境 和 生物群落 之间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内容
C、H、O、N、P、Ca 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2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P103图4-15,说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阐明碳循 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课堂导入 方式一 右图为美国耗资 2 亿美元建立的地球生物圈 2
号。它是透明的,为什么呢?需要输入光能。它又是 封闭的,难道它不需要外界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吗?
答案
例2
图 1 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
每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图;图2为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 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 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CO2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植物被破坏使CO2消耗减少 B.图2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2中甲所示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 D.图2中丙所代表的生物的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方式二
20 世纪 50 年代,人们曾经在农田中广泛使用 DDT 杀虫剂,并取得
了较好的杀虫效果,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大陆
的企鹅体内竟也发现了 DDT !DDT是如何进入南极企鹅体内的呢?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是否也能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中小学资料】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2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2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中小学资料】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2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2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第2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重点)3.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及应用。

(难点)1.物质循环的概念: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区别①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而且逐级递减。

②物质循环是具有全球性,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2)联系:[合作探讨]探讨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提示:都不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探讨2:就兔和狼的关系而言,碳元素只能通过狼捕食兔的过程由兔的体内转移到狼的体内,而不会出现倒转。

这一现象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反复循环”矛盾吗?提示:不矛盾,物质循环强调的范围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而非一条食物链内的营养级之间。

[归纳拓展]1.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理解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240】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能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解析】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即营养级越高,所能获得的能量越少,所以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可能是无限的。

【答案】 B2.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重要的生理作用和重要环节分别是( )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生产者⑤消费者⑥分解者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解析】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重要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流入生物群落;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同时将化学能释放出来。

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CO2 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 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 正确;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 程,B 正确;大气中的 CO2 要转变成含碳有机物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还可以通过部分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C 错 误;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D 正确。]
C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 1 是生产者、2 是消费者、3 是分解者、4 是无 机环境,5 和 7 表示呼吸作用,6 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 错误;在 生态系统中,细菌可以是 1 生产者(如硝化细菌)、2 消费者(如寄生细菌)、3 分解者(如腐生细菌),B 错误;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 1 生 产者所在营养级,C 正确;碳元素的循环属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 D 错误。]
提示:不是,只有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而其他成分 之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4.如果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或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 环有何影响?
提示: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使 CO2 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乱砍滥伐 森林,会使大气 CO2 进入群落过程受阻,打破碳循环平衡,使大气中 CO2 的含量增高,进而导致温室效应。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183】
A.1 代表生产者,5 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 1、3 所示成分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 1 所在营养级 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3)人类活动影响——水体富营养化 ①原因:水体中__氮__、__磷___含量过多。 ②结果:__藻__类___等过度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

【中小学资料】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2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1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中小学资料】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2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1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2.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及特点。

(重难点)3.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难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2)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势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3)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

[合作探讨]探讨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探讨2:某种蜣螂专门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能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简单说明。

提示:不能。

因为大象粪便中的能量并不属于大象的同化能量,而是生产者的同化量。

[归纳拓展]1.能量的输入(1)起点: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输入方式光合作用①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绿色植物等化能合成作用②特殊的生态系统: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硝化细菌等2.能量的传递(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传递过程3.以第二营养级为例分析能量的分流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4.能量的转化和散失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D.流入到狐的体内【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兔的摄入量-兔的粪便量,因此,B项中的能量去向并非来自于兔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3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版本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第3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版本
第四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3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阐明生态系统稳态的含义及调节机制。
课堂导入
方式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阳光和温度的变化把春天的信息传递给了生物。信 息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 以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哪些种类呢?信息传递在生态 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呢?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 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 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解析 答案
方法规律
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1)从信息传递的途径判断。例如,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 ,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 ;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例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 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 理信息。
例2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
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一)优质课件 苏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一)优质课件 苏教版

(2014·扬州高二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 确的是( C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 能量的1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 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 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流动的
③生物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是按各营养级生物有机物的总量为指标绘制成 的。生物量金字塔的形状一般同能量金字塔的形状相似。但 某些时刻也有倒置的现象,例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 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捕食,所 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现象。
特别提醒
能量传递效率
特别提醒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处
(1)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被呼吸作用分解了。
(2)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
流入第二营养级。
(3)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同化
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释放出来。
(2014·周口高二检测)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 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解析]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摄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粪 便中含有的能量),因此该题中的羊的同化量为n-36%n= 64%n。由于条件不足,无法计算羊体内的贮存量、流向分解 者的能量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 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 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 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 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 回答:

最新高二生物-2018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2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2018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2 精品

课时4 生态系统的稳态(二)★飞天杖在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紧密相连的。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以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精华地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概念和特点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Ca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循环流动,反复出现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载体,以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三、生物圈中水、碳和氮的循环过程1、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大气环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沉思阁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包括了哪些元素的循环?氧元素的循环还以哪些化合物形式进行?2、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3、生物圈中的氮循环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生物圈中的氮循环过程四、知识梳理 概念 物质 特点循环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物质循环的形式与途径分析沉思阁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何种形式进行循环?碳通过什么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哪些?沉思阁氮元素以什么形式被植物吸收?生物群落中的氮通过怎样的途径转化为大气中的氮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进行循环的过程。

这些元素是以化合物或离子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不同成分之间进行循环的,因此,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要分析这些元素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及传递途径、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群之间循环的形式和途径。

如在碳循环中,碳在无机环境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并通过食物链渠道在不同类群生物体间传递;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途径分别为CO2形式和光合作用过程;而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形式是CO2,主要途径有:生产者、消费者的细胞呼吸、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等。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

归纳提炼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借鉴以下措施: (1)尽量缩短食物链; (2)充分利用生产者; (3)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 。
活学活用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 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 统(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 和家禽、家畜( √ )
2.完成下图,分析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分解者
被植物 吸收
被光合 构成植
固定
物体
初级消 费者
呼吸 消耗
(1)输入生产者的能量2)生产者得到能量的三个主要去向分别是: ①在植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经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以 热能 形式散发到 环境中去。 ②被初级消费者 取食,经过能量的转化流入第 二 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 分解,以 热能 形式散发到环境中去。
(2)能量在食物网中传递的计算 ①若一食物网中,已知最高营养级增加能量为N a.求最多消耗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计算; b.求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计算。 ②若一食物网中,已知第一营养级能量为M a.求最高营养级最多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 计算; b.求最高营养级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 计算。
答案
小贴 士
林德曼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 (1)林德曼效率:计算公式为林德曼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 养级同化量)×10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林德曼效率为10% ~20%。 (2)能量利用效率: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在一 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知能演练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二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知能演练

第二节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随堂检测]知识点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2018·邯郸一中检测)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A是指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解析:选C。

从图示看出,A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 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所以,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2.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

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照射在d上的太阳能C.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3%D.a营养级所摄取食物中的能量不等于流入a营养级的能量解析:选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时,随营养级的升高,能量逐级递减。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d的能量最多,应处于第一营养级,a的能量次之处于第二营养级,b处于第三营养级,c处于第四营养级,故A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d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项错误;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91×105)÷(141.10×105)×100%≈11.3%,C项正确;流入a营养级的能量=a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 营养级所摄取食物中的能量-a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所以D项正确。

知识点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计算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 1.概述能量流动的概念,描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2.分析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

3.结合生态农业实例,阐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方式一请大家做一个快乐竞猜游戏。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15 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

学生:每组学生各选一名代表,做出选择。

(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2)教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我们共同来看看鲁滨逊的选择是——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但母鸡提出抗议。

教师:对于母鸡的抗议,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必须给母鸡一个合理的解释,消除母鸡的不满情绪,这就得用到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方式二播放影片:非洲草原上鹰捕食兔子的过程。

提问:刚才这部短片的主角是谁?(过渡)对了,兔子、鹰,不要忘了还有小草,在非洲大草原上主要的生产者就是小草,草原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由小草养活的,没有小草,也就不会有兔子和鹰了。

现在小草有问题要问了:1.我们的能量来自哪里?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我们吸收了吗?3.我们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总结:导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着植物体的衰老死亡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而散失。

③被初级消费者取食同化,流入第二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通过取食生产者获得。

(2)能量去向: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遗体、排泄物流向分解者。

③被次级消费者取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

4.能量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图解知识整合1.能量流入某营养级的定时定量的分析(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有4条,它们分别是: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个营养级;c.被分解者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流经某营养级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以热能形式散失。

这部分能量不能进入这个生态系统被利用,这是因为能量散失及被利用后不能被再次利用。

2.摄入量与同化量的比较(1)本营养级的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因为摄入量并不完全被同化,如有一部分不能被利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

(2)本营养级产生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例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生态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储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 D解析由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则甲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则乙为消费者。

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生态系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同时又不断将能量扩散到外界。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例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②>③+④答案 D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和意义 1.能量流动的特点2.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3.能量传递效率 (1)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2)一般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知识整合 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①捕食关系不能逆转且散失的热能不能再利用;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呼吸作用产生热能而散失掉。

由于热能不能被绿色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整个生态系统必须有太阳能不断予以补充。

(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为呼吸作用散失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 ③还有少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例3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B .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C .①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答案 C解析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可逆转,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可以包括三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自身呼吸作用所消耗。

例4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 .40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人的能量来源于三条食物链,分别是:①植物→人,②植物→羊→人,③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人。

设通过①②③三条食物链消耗的植物分别为a 、b 、c ,则a×20%=1×12,b×20%×20%=1×14,c×20%×20%×20%=1×14,求出a =52,b =254,c=1254,进而求出a +b +c =40。

方法链接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①能量输入②能量传递③能量储存④能量转化⑤能量散失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答案 C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答案 B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有2条去路:一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二是用于兔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然后被下一个营养级即狐摄入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应注意的是狐摄入后,未被消化的以粪便形式排出的部分,是属于兔的能量,而不是狐的能量。

兔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3.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若使农业生态系统朝着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发展,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人类决定种养生物的种类B.由人类进行播种、施肥C.经常进行锄草、松土、治虫等田间管理D.延长食物链、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 D解析延长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会增加能量的流失。

5.根据某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1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草________kg,至多需要草________kg。

(2)图1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组)。

(3)根据图2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______;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__________(用图中的①~⑬来表示)。

(4)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2中②③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4 25 100 000 (2)蛇、猫头鹰蜘蛛、蟾蜍(或蜘蛛、食虫鸟) (3)⑤⑨(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如题图1所示,从左向右数,在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根据猫头鹰占据的位置,可以得出猫头鹰占有4个营养级。

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至多需要多少草应该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10%和食物链最长,至少需要多少草应该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20%和食物链最短。

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三个去向,即呼吸作用消耗、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和被分解者利用,由图2可知,E为分解者,那么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2中的箭头⑤,同理可知,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2中的箭头⑨。

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2中②③④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对点训练]题组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形式转变的顺序是( )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应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依次再被各级消费者利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无机环境中。

2.(2018·陕西榆林一中高二月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食草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食草动物摄取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D.用于食草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答案 C解析食草动物以草为食物,经消化吸收,真正进入体内的能量是食物中的能量减去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即其同化的能量。

3.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营养级中,能量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最终去向是( )A.散失在环境中B.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C.进入另一条食物链D.重新循环回到生产者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能量从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后,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环境中,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