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宋明
[哲学]第七章 明清实学
[哲学]第七章明清实学第七章明清实学第一节明清实学概述一、明清实学简介1、实学的涵义2、实学兴起的原因二、明清实学的特点1、重视经验知识2、注重经世思想一、明清实学简介1、实学的涵义•关于实学,有两种说法。
•(1)广义的实学•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内涵上看,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
•(2)狭义的实学•指明清之际兴起的“经世致用”之学。
•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
•2、实学兴起的原因•(1)政治原因•(2)思想原因二、明清实学的特点1、注重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明清实学学者贵识时务,重视实效,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而深切关注。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明清实学学者都提倡勇于任事的精神•3、致力创新的精神。
•明清实学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绝不蹈袭古人,重复陈言。
•4、研究课题的扩大。
•明清实学跳出了理学道德性命的范围,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
第二节黄宗羲一、生平与著作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
二、“一本而万珠”的学术史观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1、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论的批判2、改革君主专制的方案四、哲学思想1、“气外无理”2、“心即是气”一、生平与著作1、生平世称梨洲先生。
浙江省余姚县黄竹•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浦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终年八十五岁。
•2、著作••政治著作以《明夷待访录》为代表(可称作十七世纪的中国民权宣言)。
3、实学思想的体现(1)注重史学,开辟了清代史学研究的风气。
关注政治,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鲜明的民主思想。
(•2)的•(3)对宋明理学进行修正,提出“气外无理”、“心即是气”哲学思想,此为他经世之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哲学史大纲(参考)
3.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4.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讲:
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2.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第十三讲:
1.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2.王充的效验思想。
3.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
1.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2.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3.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2.《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
3.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九讲:
1.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2.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3.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第十讲:
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十一讲:
1.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2.解释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3.论述方以智“随、泯、统”思想。
第二十九讲:
1.论述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思想。
2.王夫之是如何看待能、所关系的。
3.谈谈王夫之的人性论。
4.谈谈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三十讲:
1.论述颜元的理气思想。
2.颜元的格物说有什么特点。
3.谈谈颜元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二十五讲:
1.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2.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十六讲:
1.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2.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3.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第二十七讲:
1.谈谈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思想。
2.论述王廷相“理载于气”思想。
第七讲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
第七讲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7.1 明末中国社会受到的冲击A,明亡国对思想的冲击:宋明理学可欲吗?B,一代士人的反思以及反思被遗忘。
C,现代思想的萌芽被埋藏在被遗忘的思想中。
D,宋明理学的问题:事功能力弱。
E,两个解决办法: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
实践层面:经世致用。
理论层面:气的一元论。
7.2 气一元论和儒学的重构A,为什么只有宋明理学成熟后「气」才成为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B,气论为什么会导致政治思想的重构:实然和应然关系的再确立。
C. 气论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丸山真男把日本的儒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山鹿素行(1622-1685),他提出了理的多元论;第二个阶段的代表是伊藤仁斋(1627-1705),在他那里,理被分裂,格致被赋予物理学含义,而不再有道德意味。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甚么日本接受西方科学比中国早。
第三个阶段的代表是荻生徂徕(1666-1728)。
徂徕完成了政治理性高于儒家伦理的转化。
徂徕这两个字出自《诗经》。
据说徂徕的母亲正月里梦见新年在门前插松枝,因此为儿子取名双松,后来由于将军的世子名德松,为了避讳不敢公然的用松字。
荻生从《诗经‧鲁颂》「徂徕之松,新甫之柏」句子里取了徂徕为号。
徂徕之松,是栋梁之材,颇有自负的意味。
事实上徂徕学对日本现代十分重要,它是日本传统思想向近代转化之中间阶段。
丸山真男用两个例子解释了徂徕学本质。
第一个例子是道入弃母,道入为一农民,因贫穷带着母亲到处流浪讨乞,后来因母亲生了病,他就干脆把母亲丢掉,一个人到了江户。
幕府当局把他逮捕,按照当时的意识形态(儒学),他犯了大罪(不孝)。
对他这样的人该如何判罪,这是当时思想界争论的一个问题。
朱子学者认为不孝是违反儒家伦常,应该重判。
但徂徕却主张轻判。
另一个例子是流浪武士为主复仇案。
这是日本江户时代十分著名的事件。
元禄14年春,天皇派了两位大臣为幕府贺年,幕府为了欢迎,令赤穗地方地主浅野长矩为接待大员。
浅野是个粗人,不懂朝廷仪式,幕府命他请教吉良义央。
经典诠释之学的哲学思想
释经典的经学,从此获得了学科名称。
2020/4/26
西安交通大学陆建猷
7
3、经学中的“今文经学”流派:
❖ “今文经学”是以汉代流行的文字隶书“著于竹帛”而成。今 文经与古文经书写的字体不同,字句、篇章、解释也有差异, 对古代的制度与人物评价也存出入。
今文学家认为,孔子删定《六经》,是为托古改制寻绎理论 根据,为万世奠立不易之法,故为经学的正宗,董仲舒开其先 锋而何休集其大成,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置《五经》 博士。
中国哲学概论 第七讲
经典诠释的哲学思想
西安交通大学
陆建猷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020/4/26
西安交通大学陆建猷
1
经典诠释的哲学思想 ❖ 经学:历代训解和阐发儒家经典意旨的诠释之学。
❖ 中国经典成书于夏商周三代的《易》、《书》、《诗》、 《礼》、《乐》、《春秋》即《六经》。
《六经》成书于三代,时移世变而去今甚远,其话语对于后世 人们的阅读,呈现为简古难懂的理解之感。
《春秋》诸经的要义。
❖ 今文经学正是从经典原文的精微语言中发明那隐含 着的深远意义,此种方法有如今天阅读理解中捕捉 精神旨趣的形式。
何种概念问题呢?
汉代训诂学家高诱注释《淮南子·诠言训》时说: “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征事之所谓,道之 所依也,故曰诠言。”
《淮南子》作者刘安,主张对既有的知识概念作出新时代 的诠解与训释,即要对既有知识进行诠言与训释。
❖ 高诱诠释刘安的“诠言训”是:诠释是将解释性言语
附就在经典原文之下,对原文话语的概念意向所指,
2020/4/26
西安交通大学陆建猷
9
三、经典诠释之学的语义探究与求取方法
1、今文经学探究“微言大义”的方法:
明清实学
南各地,还爆发了相当规模的市民阶层的反抗运动。尤其是明王朝的 覆亡,对士大夫阶层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他们痛定思痛,进 行自我反省,总结明亡教训,憧憬未来的理想社会。地主阶级革新派 和新兴市民阶层这两股势力的汇合,构成了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兴盛的 主要社会基础;加之此时“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冲击,开始了中西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这对实学思潮的兴盛也起了 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士大夫中的优秀分子如顾宪成、高攀龙、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 王夫之等,面对当时国危民艰的局面,他们把“程朱理学”与“陆王 心学”的空疏、教条看作是导致国弱民贫的重要原因。为了救亡图存, 他们竭力提倡对天下有用的“实学”。于是,他们坚决反对空谈心性, 倡导务实致用之风,以有用的“实学”取代理学的空谈。
第七讲 明清实学
—“经世致用”与“实证求是”
一、时代背景
1、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由孝宗朱佑樘始,经正德、嘉靖、 隆庆、万历四朝。这一时期,以皇权旁落、皇帝不朝、相权鼎盛为政 治特点,四朝皇帝大多疏于政事,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几个权臣 (包括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皆出于此时。 2、选官方面采取考试制度(科举),虽然在考试体裁方面存在一 定问题(八股),但采取科举选官制的明朝仍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非 世袭制国家。 3、地方上土地兼并现象与明初相比有所加重,城市规模开始壮大, 市民文化抬头,作为其代表的“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在中国 社会流行;曾短暂开放海禁,但因万历朝倭乱坐大而被迫中止。 4、思想方面则有王学(王阳明心学)抬头,虽说与朱子学相比具 有一定的思想启蒙性质,但阳明后学所具有的空谈性质,为明朝的灭 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重视实效,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而深切关 注。这种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而开展学术研究的做法,可以说是明清实 学学者的为学宗旨,其精神和内容都与理学的空谈学风形成了鲜明对 照。 第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明清实学学者都提倡勇于任事 的精神。顾炎武早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黄宗羲也说: “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种精 神,可以说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的概括。 第三,致力创新的精神。明清实学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绝不蹈袭古人,重复陈言。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时就说:“有明 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所做学问,必古人之 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颜元则强调“立言但论是 非”,反对“附和雷同”;唐甄提倡“言我之言”,贵在己出,强烈 地反对蹈袭古人。不袭古人,独立思考,贵在创新的精神,使明清实 学家均能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作出一番成绩。
国学经典讲论课程
第十周(2学时)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读法
阅读文献:
1、张舜徽:《经部总叙》等,见《四库提要叙讲疏》,第1-38页。
2、吕思勉:《论读经之法》,见《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3、朱自清:《周易第二》至《四书第七》,见《经典常谈》,第29-36页、第19-28页、第37-42页、第11-18页、第43-49页、第50-56页。
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见《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第125-156页。
第三讲 国学经典的文本细读
第五周 (2学时)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训诂和文法
第六周 (2学时) “一时有一时之文体,一代有一代之通例”——文体和书例
阅读文献:
1、张舜徽:《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怎样进行校书》、《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认识古人著述体要》、《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见《古代史籍校读法》,第1-50页、第146-164页、第165-174页、第175-195页、第215-245页。
8、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9、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吴国武:《〈经学常谈〉前言》,见屈守元《经学常谈》,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第五讲 《史记》与传统史学
第十一、十二周(4学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读法
阅读文献:
2、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版。
4、余嘉锡:《古书通例》,见《余嘉锡说文献学》,第162-267页。
宋明理学
第七章:宋明理学片论1.李的思路在于:宋明理学更接近康德——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伦理本体哲学。
——无沦是“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观世界观,实际上都只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
2.宋明理学在其整体行程中,大致可分为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和瓦解时期。
张载、朱熹、王阳明是三个时期的关键代表。
以下分述:奠基时期(伦理学上升到宇宙图式,“气”对存在的解释与“性”对社会秩序及其改善的分析。
)1.宋明理学相对于从南朝到韩愈的区别在于,后者仅从社会效用、现实厉害排佛,而理学是入室操戈。
2. 释道两教的这两大特点(个体修炼和讲求宇宙论认识论)正是宋明理学借以构造其伦理哲学的基本资料。
——即理学相对传统儒学,完善了个体修炼与宇宙论两方面。
——宋、明、清历代编纂的《近思录集注》《性理大全》(性理精义》,一开头总要大讲一通理、气、无极、太极之类的宇宙观,这是为了引出主题,即重建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以建立世间秩序。
3.周敦颐《太极图说》就从道教的宇宙论引出中正仁义与立人极。
——开始把儒家的现实伦常要求与道教的宇宙图式连结起来,企图为宇宙论过渡到伦理学(人世规范)搭上第一座桥梁。
4.周敦颐的内在逻辑:本体论(自然本体)→宇宙论(世界图式) →人性论→认识论→伦理学(回到本体论)亦即是“寂然不动”(无极、本体) →“感而遂通”(阴阳五行、太极) →“思”(认识) →“纯然至善”(伦理)5.邵雍比周敦颐更明白地表现为宇宙时空图式论者:要求以“天下之物”所具的“理”与人的“心”“性”联系统一起来,化为一体。
6. 周、邵都不过是开端发引,真正为宋明理学奠定基础的,是提出“心统性情”、“天理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和《西铭》这些宋明理学基本命题和基本原则的张载。
7.张载的内在理路是:通过肯定感性世界进而肯定世间秩序。
从而应对佛教的涅槃。
——因此张载的学说都应从这条线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
•
大地湾彩陶
玉琮(周代)
第三讲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核心地位. • 道德角度:中国哲学的思维功能有利于人的品德的塑 • • • • •
造和提升. 政治角度:哲学观注现世功利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 文化角度:中国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 二、儒家思想: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入世 1、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 荀子的隆礼重法。 2、汉代儒家的天人观念: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代表 人物是董仲舒。 3、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修身成圣。圣人:存天理 灭人欲。
• 宗法制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重农轻商,形成一种 •
万世不易的中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模 式。 宗法制的实质:专制制度。 2.中国古代的官吏制与等级制:金字塔形式 周秦两汉:三公九卿 魏晋南北朝:八公、三省、九卿。 隋唐五代:三师、三公、五省、三台、九寺。 宋辽金元:唐代的扩展 明清:三公、三孤、六部、六寺。
•
• 三、道家思想的嬗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出
• •
世 1、《老子》的思想:重天道自然无为,不讲人道 反对新生事物反对严刑峻法。使民无知无欲。 2、庄子的思想:相对主义最终目的达至精神上的 绝对自由。 3、合流中的道家思想。汉代衍变为黄老学说。魏 晋的玄学。 四、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墨家的代表人物是 墨翟,主强兼爱与非攻。法家的是商鞅与韩非子, 变法革新,法术势三者合一。
• 三、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 • 中国古典文学所反映的道德人文精神,内容十分广泛,这 •
里以古典诗歌的创作为例,来观察和认识。 古典诗歌的比较关注诗心、诗眼、诗情和诗才,而这些正 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人文道德精神。 的仁民爱物之心,就是诗心。
• 古典诗歌中与自然界、社会万事万物息息相通,忧乐与共
宋明理学知识点完整梳理
四.目的
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问题以及外来佛教何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通过吸收佛道二教思想,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二.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6.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三.主要学派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1、简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佛教在我国的流传
传入——东汉长期被当作方术,东汉末起流传渐广
发展——三国两晋西来名僧日多,译大量经书
鼎盛——南北朝隋唐兴起诸多流派
衰微——明清
范围:
大乘佛教我国大部分地区
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佤族、崩龙族聚居区
藏传佛教藏族、蒙古族、土族、羌族、裕固族聚居区
论述:
1、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菩萨:达到了自觉自度,还发愿觉人度人。第二等果位
佛:不但自觉觉人,而且达到了觉行圆满。是最高果位
6、虎溪三笑
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唐英(1682-1756年)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2、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又创造了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它们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3、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三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行为文化”(即含有文化意义的行为)。
人性论,“天命之性”直接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完美无缺,后来人们在现实中所受的“气”有清浊偏正之别,故有善与恶。此为阴阳二气交感所致。圣人凡人。
道德修养论,“居敬”,无事时不为物欲所诱,有事时不忘道义。穷理。王道政治-霸道政治-区别人心与道心,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认识论,格物致知,通过认识外物去认识人心之理,从而最终体认太极之理。提倡格草木、舟车等物理,接触一些具体知识,但一旦豁然贯通则自然知识被抛弃。“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致知即充分运用自我的认识能力,达到认知天理奥秘的最终目的。
中国哲学概论7明清实学ppt课件
1、“质测即藏通几” 的科学哲学观
2、“一切物皆气所为” 的气一元论
3、合二而一的辩证法 思想
三、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1619--1692) 明末清初思想家。字而农,号薑 斋,衡阳(今属湖南) 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 船山先生。
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 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其治学以“六经责 我开生面”为宗旨,力图“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 在哲学上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论观点,他总结和发展了中 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提出「虚空皆气」、「理在气中」, 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驳了程朱学说「理在气先」 的观点,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且「静即含动,动 不含静」,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它是以泛化的儒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种学术新形态, 在明末开其端,至清代蔚为大观,直至近代仍有余响。 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王廷相、李贽、徐光启、方以 智等,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等, 以及清代的梅文鼎、颜元、戴震、章学诚、钱大昕、 王念孙、阮元、龚自珍、魏源等。其主要特点是崇实 黜虚、废虚求实,以“实事求是”为旗帜,以“经世 致用”为宗旨,书写了颇为壮观的中国古代学术的崭 新一页。
出现背景: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愈演愈 烈,出现危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萌芽;宋明理学空疏之弊逐渐暴露, 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中国,并震撼着中国 思想界。
明清实学,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 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 就其理论形态而言,是明清实学学者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所遵循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注重训诂考据,倡导 修养践履,倾心自然科技,关心国计民生。
思考$ 题
1.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有何文化意义?
素论全套课程
素论全套课程素论全套课程是指涵盖素论所有内容的课程体系。
素论是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门学问,主要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素论全套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的第一讲介绍了素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素、形、气、道、理等。
第二讲介绍了素论的历史,从先秦到宋明理学。
第三讲介绍了素论的流派,包括法家、道家、儒家等。
第四讲介绍了素论的方法,包括辩证法、逻辑法等。
第五讲介绍了素论的争论,包括“有无之争”、“性命之争”等。
课程的后续讲座将深入探讨素论的各个方面。
例如,第六讲将探讨素论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关系,第七讲将探讨素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第八讲将探讨素论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关系。
第九讲将探讨素论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第十讲将探讨素论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第十一讲将探讨素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十二讲将探讨素论的未来发展。
这套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素论的各个方面,对了解素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讲解深入浅出,适合所有对素论感兴趣的人士。
以下是课程的具体内容:●第一讲:素论的基本概念素的概念形的概念气的概念道的概念理的概念●第二讲:素论的历史先秦素论汉代素论魏晋南北朝素论隋唐宋元素论明清素论●第三讲:素论的流派法家道家儒家佛家●第四讲:素论的方法辩证法逻辑法●第五讲:素论的争论有无之争性命之争●第六讲:素论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关系素论与自然科学素论与数学素论与医学●第七讲:素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素论与道家哲学素论与儒家哲学素论与佛家哲学●第八讲:素论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关系素论与道教素论与儒教素论与佛教●第九讲:素论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素论与西方哲学素论与中国现代哲学●第十讲:素论与现代科学的关系素论与现代物理学素论与现代化学素论与现代生物学●第十一讲:素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素论与现代政治素论与现代经济素论与现代文化第十二讲:素论的未来发展素论的复兴素论的创新。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一、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1.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案例法:介绍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和著作。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第二章:儒家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让学生掌握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让学生了解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案例法:介绍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儒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三、第三章:道家哲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让学生掌握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让学生了解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
案例法:介绍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道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四、第四章:佛教哲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让学生掌握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让学生了解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佛教哲学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案例法:介绍佛教哲学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五、第五章:宋明理学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命题立意 以必备知识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能力,渗透科学 精神。 答案 B 思路解读 “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 家争相效仿”,这表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②④正确;不是所有的回文诗都反映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 思想,①说法错误,排除;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综合性强,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B项。
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明清(面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 临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冲击
2.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 (1)经济、政治原因:经济是基础,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 的反映。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政治稳定、民族统 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2)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扬,也是 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在这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 化能够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
提示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但对研究军事史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 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 200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 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 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 结构震惊世界。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 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着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 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
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大精深的见证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学派,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
其思想以理性、人性和天命为核心,强调“心即理”,提出了“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等重要理论,并对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教学中,宋明理学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宋明理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提升,更能够扩大其视野,更好地融入到当今时代的发展中去。
为此,本篇文章将就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做进一步探讨,探究如何构建优秀的历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派,应该成为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在学习宋明理学方面,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学派的基本内涵和影响。
教学目标应该突出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观点和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政治、哲学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懂得理性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在实施教学计划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要求和内容,确保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 学习宋明理学及其影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宋明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通过精讲,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经典著作对于宋明理学及其影响的重要性。
同时,教学还应该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典型代表,如王阳明、张载、陈亮、朱熹等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探究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性论”、“知行合一”、“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物我一体”等,教学中应该分别针对这些观点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学习这些观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和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3. 把握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以个人的心性、道德、伦理思想为核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作用,例如如何影响了士人的政治观念,如何对之后的科举考试和科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礼记-学记习读
吴飞(笑非)先生《礼记》第一讲《礼记概论》要点梳理:1. 学习方法借助《礼记正义》(郑玄(康成)注,孔颖达疏),和笑非先生所作《三礼注》4(已经上传群共享)以及《禮記鄭學訓蒙》之《學記第十八》(见本帖6楼),自学自思,先生只解惑传道。
此之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古之学者为己,学经重在自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 尽显先王之道,三礼与春秋公羊相得益彰孔子编删六经,述而不作,传先王之道,公羊推孔子为素王。
素王者无冕之王也,夫子损益先王之道,为万世制法。
存三统,张三世,异内外,天下一统,公羊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想国家的理论构架。
而先王之道具体落实的途径,却在三礼之中。
三礼在质朴的器物陈列中体现义理,也是夫子立法的典章背景。
《周礼》论述周朝的职官系统。
君者,群也,通过设官分职的系统论述,展现天赋君权,上天赋予人间的秩序。
主权在天。
有识之士关注国家命运的时候,才会去关注周礼。
郑康成重周礼。
《仪礼》17篇,围绕士礼环境展开。
无论天子诸侯卿大夫,皆生而为士,仪礼囊括了士一生将遭遇的全部礼仪。
荀子曰:为学之道,始于为士,终于为圣人。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仪礼》在具体的进退揖让中,体现出中国人中庸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自由,广博。
《礼经》一般指《仪礼》《礼记》重在义理之学,以显先王之道。
宋明重义理,唐科举大经有礼记和左传,而唐人偏爱选择礼记,所以唐至宋明“一记独大”,成为三礼表率。
《礼记》在汉不是“经”只是“记”,清衰落。
大学立规模,中庸重义理,因能为一般文人所读懂,所以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构成启蒙读物。
程子曰:《礼记》中除中庸大学,唯学记樂记最近道。
《学记》是大学之道的实现途径。
先读《学记》,了解古人怎样力学,自己如何去学,再读《大学》《中庸》可以不失于空疏,有本可依,不是一个浮泛的想象。
吴笑非先生《礼记》第二讲《学记》18.1-4笑非老师今译: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xiao3]聞[wen4],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
第七章 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国家放弃抑制土地兼并 的努力,土地兼并严重,“……富者兼地数万 亩,贫者无容之居。”
租庸调制特点
两税制特点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 则有庸。”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2)从商品经济来看,货币经济发展; 坊市制度瓦解; 商业和城市发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flash)
周敦颐的思辨兴趣在于宇宙发生论,从而铸定了理学诞生初期 的哲学性格。传说他曾设计宇宙演化过程的《太极图》,并对 之进行诠释,名《太极图说》。他指出: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 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他在《通书》中申言,自己所谓的“无欲”与道家和禅宗所 谓的“无为”和“无心”是一样的,指出:“无欲则静虚动 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 矣乎!”重要的是,周敦颐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的修 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这一认识路径成为后来理 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
理学究其本质,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 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
大体上, 理学的构架分为三个时期:开创时期、奠基时期、 集大成时期。
周敦颐与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人,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 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 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 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图说
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 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 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 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 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 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 得其秀而为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得其秀而为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 感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感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发中正仁义 而主静,立人极焉。 而主静,立人极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 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 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 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 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 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 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 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 正蒙》 。(《 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正蒙》)
1.1 太虚
太虚概念,出于《庄子 知北游 知北游》 太虚概念,出于《庄子·知北游》:“不 游乎太虚” 游乎太虚”。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 之客形尔。( 正蒙》 。(《 之客形尔。(《正蒙》)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 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 。(同上
2.2 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太极图说 。( 自注》 朱注: 正即礼、 自注》,朱注:中、正即礼、智。中正尤亲 中是礼之得宜处,正是智之正当处。) 切,中是礼之得宜处,正是智之正当处。) 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 周子全书·公 。(《 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周子全书 公》)
三、张
载
苦学自成
张载( 张载(1020—1078,字子厚,学者称为横渠 ,字子厚, 先生), 年回归故里之后, 先生), 1070年回归故里之后,“终日危座 年回归故里之后 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 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 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 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 未始须臾离,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 未始须臾离,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 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 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 学必如圣人而后已。( 宋史·张载传 。(《 张载传》 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宋史 张载传》)
1.哲学总纲 1.哲学总纲
先生之学之奥,其可以象告者, 先生之学之奥,其可以象告者,莫备于太极 一图。 通书》之言,盖皆所以发明其蕴, 一图。若《通书》之言,盖皆所以发明其蕴, 而诚、动静、理性命等章尤著。(朱熹《 。(朱熹 而诚、动静、理性命等章尤著。(朱熹《通 书注》 书注》)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 之才,之才传邵雍。 之才,之才传邵雍。……穆修以太极图传周 穆修以太极图传周 敦颐。( 宋史·儒林传 朱震传》 。(《 儒林传·朱震传 敦颐。(《宋史 儒林传 朱震传》)
2.立人极 2.立人极
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 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 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 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 (《通书 师友上》) 师友上》 《通书·师友上 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通书·志学 。(《 志学》 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通书 志学》) 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伊尹耻其 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伊尹耻其 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 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 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 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 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 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 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 者也。 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 正蒙》 (《正蒙》)
1.3 气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 知之;苟健、 浩然、 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 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 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 时若非象,指何为时。( 正蒙》 。(《 象?时若非象,指何为时。(《正蒙》)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横渠 易说·系辞上 系辞上》 易说 系辞上》)
张立文: 宋明理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侯外庐等: 宋明理学史》 人民出版社。 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
.“理学 理学” 1 . 理学”名辨
理学,朱熹用之意为“有道理底”的学说; 理学,朱熹用之意为“有道理底”的学说;陆九渊 理学”为圣贤之说,楼观则以理学指儒家“ 以“理学”为圣贤之说,楼观则以理学指儒家“道 明代以还,则以之包括程朱、 统”。明代以还,则以之包括程朱、陆王在内的学 术之统称。 术之统称。 道学,北宋时初指明道之学,如张载言“ 道学,北宋时初指明道之学,如张载言“朝廷以道 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 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后程颐用 道学”一词指其兄弟二人及其弟子的学说。 “道学”一词指其兄弟二人及其弟子的学说。南宋 时,朱熹倡道学,系指程、朱一派的学说;这也是 朱熹倡道学,系指程、朱一派的学说; 后世沿用的特定涵义之一。 道学又指道教学说。 后世沿用的特定涵义之一。又,道学又指道教学说。
第七讲
宋明理学
一、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社会后期以重建儒家 道统为要旨,以性与天道为核心问题, 道统为要旨,以性与天道为核心问题,以本 体与工夫为主轴, 体与工夫为主轴,而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 形态。这种哲学形态,有不同的称谓。 形态。这种哲学形态,有不同的称谓。如: 理学、道学、性理学、宋学、新儒学等。 理学、道学、性理学、宋学、新儒学等。 推荐参考书: 推荐参考书:
流派划分
主流派:以周敦颐、二程、 主流派:以周敦颐、二程、朱熹为代表的道 理学) 陆九渊、 学(理学)派;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 学派;张载、王廷相、 学派;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 派。 非主流:司马光为代表的涑水学, 非主流:司马光为代表的涑水学,王安石为 代表的新学,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 代表的新学,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胡 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吕祖谦的婺学, 宏、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吕祖谦的婺学, 陈亮、叶适为代表功利派。 陈亮、叶适为代表功利派。
2.3 为圣之要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 乾损益动》 至。(《通书 乾损益动》) 《通书·乾损益动 圣可学乎? 有要乎? 请闻焉。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 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 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 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 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 庶矣乎! 周子全书·圣学 圣学》 庶矣乎!《周子全书 圣学》) 有语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恶也。则曰: 有语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恶也。则曰:孰无 过焉,知其不能改,改则为君子矣。不改为恶, 过焉,知其不能改,改则为君子矣。不改为恶,恶 者天恶之。彼岂无畏耶,乌知其不能改。 《 者天恶之。彼岂无畏耶,乌知其不能改。(《通 爱敬》 书·爱敬》) 爱敬
3.理学的性质与内容 3.理学的性质与内容
以探求“道体”核心。 以探求“道体”核心。 穷理”为精髓。 以“穷理”为精髓。 存天理、去人欲” 变化气质” 以“存天理、去人欲”、“变化气质” 存养”工夫。 为“存养”工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 使命。 使命。 为圣”为目的。 以“为圣”为目的。
2.理学的流变与派别 2.理学的流变与派别
宋明理学开创于北宋庆历年间( 宋明理学开创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 1048),奠基于熙宁(1068—1077) ),奠基于熙宁 ),奠基于熙宁( ) 前后,大成于南宋时期, 前后,大成于南宋时期,逐步解体于明 中叶之后, 中叶之后,而明清之际则为其批判总结 时期,嗣后理论上再无大的发展, 时期,嗣后理论上再无大的发展,然仍 为清王朝之统治思想。 为清王朝之统治思想。
1.太虚即气 1.太虚即气
自其(佛教)说炽传中国, 自其(佛教)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 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 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 大道。……此人伦之所以不察,庶物所 大道。 此人伦之所以不察, 此人伦之所以不察 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 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 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 耳目 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 自古诐、 遁之词,翕然并兴, 自古诐、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 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 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 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 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 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 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 正蒙》 (《正蒙》)
二、周敦颐
理学开山
周敦颐( 字茂叔,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惇实,避英宗 字茂叔 原名惇实, 旧讳改惇颐,道州营道人,谥元,称元公。 旧讳改惇颐,道州营道人,谥元,称元公。历任洪 州分宁县主薄、郴州郴县令、桂州桂阳令、 州分宁县主薄、郴州郴县令、桂州桂阳令、洪州南 昌县知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知南康军。因建 昌县知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知南康军。 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学者称濂溪先生。 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学者称濂溪先生。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 不传之学, 太极图说》 通书》 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然后 然后 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 《宋史·道学 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宋史 道学 传》) 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 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 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 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 大昌。(黄百家《宋元学案·濂溪学案 。(黄百家 濂溪学案》 大昌。(黄百家《宋元学案 濂溪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