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文本的空间化转向

合集下载

文学文本空间化转向论文

文学文本空间化转向论文

论文学文本的空间化转向摘要: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渐受到理论界重视,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化转向的文本,范小青小说《城乡简史》就是一部空间化转向的文本。

关键词:空间化转向;空间;时间;城市;农村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22-01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时间而轻视空间,这种“重时轻空”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传统的文学观念。

直至20世纪后半叶人们才关注空间问题,空间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事实,构成了经验现象的表征和知识系统,空间构成了浓缩和聚焦现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

范小青的短片小说《城乡简史》就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中,道出了“城乡差别”“城市化进程”等当代社会重大问题。

一、空间化转向的趋势——空间对时间的消解传统的作家在叙述故事时,往往是时空并行,“时间率领着空间走”“空间时间化了”。

空间中的人物,地点,事件都是在时间的逻辑框架中展开,发展的。

每一个的事件,情节,人物心理,都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被阐释出来。

人们认为文学就是一部编年史,文学文本就是反映某一历史阶段的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罗列,好的文学文本必须和历史紧密相连。

比如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就是一部民族的秘史。

作家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充分显示了历史的宏阔性,复杂性及对历史本质主义的怀疑。

与这种时间叙述方式相对的是空间化叙述方式,范小青的《城乡简史》就是这种空间化叙述的文本。

作者用“城乡简史”作为小说题目,而整个文本却没有一处提到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大致发生的年代。

作者有意消解这种宏大的历史叙述,把一部漫长的城乡差距的历史,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消解在具体空间的转移上。

城里人自清在捐书时,不小心把一个账本捐到了贫困的乡村学校,从而引发了从城市到农村去寻书的过程,在那里自清目睹了农村的贫穷和落后。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空间转向,即叙事学研究从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转变。

随着人文地理学、空间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首先介绍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空间转向的背景和动因,接着分析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最后探讨空间转向对叙事学研究带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通过对叙事学空间转向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的空间构造和空间意义,从而深化对叙事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背景叙事学,作为一门研究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的不同侧重。

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叙事的时间维度,即事件的先后顺序、时间的长短以及时间的节奏等,对于叙事空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兴起,叙事学研究的视野逐渐从时间转向了空间。

这一转向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传统的叙事时间和线性结构提出了质疑,强调非线性、碎片化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方式,使得叙事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空间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等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将空间视为一种社会产物和权力的载体,为叙事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地理学的空间转向也为叙事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地理学家强调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使得叙事空间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这一背景下,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对传统叙事学研究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叙事时间和空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它不再将空间视为单纯的背景或场景,而是将其视为与叙事时间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的元素,通过空间来揭示叙事的主题、意义和结构。

因此,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元素在叙事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精选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精选

一、批判意识:西方文化批评理论的重要启示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后工业社会并在学术思想界萌发和孕育了解构主义的西方,到了八、九十年代又表现出对解构理论的厌倦和拒斥,解构理论的强胜之势开始减退。

希利斯•米勒曾具体描述解构文论的这种衰退的状态:自从1979年以来,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一切文学领域的“景观”的修辞阅读方法,不仅没有以系统的严密性开展起来,而且“已经从对‘阅读’的兴趣迁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hermeneu-ticinterpretation)中(即注重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自我等被认为是外在于语言的事物的关系)。

在文化批评当中注入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以人文理性的思考和观察,去发现和针砭后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病,表达对社会的完善发展以及人性向善的渴望,更是西方当代人文学者的共同精神导向。

而这种文化批判意识也同样对九十年代中国文化批评的兴起产生了精神的引导作用。

在西方,文化批判是与现代市民社会的诞生相关联的,是随着西方文化在现代以来的深刻变革而出现的。

文化批判作为一种生存知识体现着人类对历史的感觉模式的改变。

在现代以前,历史给予人们以确定的信念和经验的规范,新生的事物总是拥有着永久的合理性的,而旧事物又总是必然地被颠覆。

然而,这二者之间的悖论在现代的辩证逻辑当中被揭穿,人们发现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不是永久性的,所谓传统和现代的划分也都是不确定和相对而言的。

在这种传统和现代的“走马灯”似的更迭交替中,人们赖以了解世界的信念和经验规范动摇了,于是开始面对现代的问题,去寻找隐含其中的永久恒定的人类本性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创生机制,通过理解文化去理解变化的自身和变化的世界,文化批判便应运而生了。

同时,市民社会的诞生也为文化批判的兴起提供了历史语境,它使人类文化第一次获得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的可能,使人的生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获得了愈来愈大的自由度,与此相伴生的文化机构和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更为文化批判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文本解读论文

文本解读论文

浅谈文本解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文本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

大家知道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用语言文字组成了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世界。

我们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近它,与角色交谈,与作者交流。

因此,研读文本,在文本中寻找有效的资源,并在课堂上有效解读和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尽管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异彩纷呈——课堂热闹了,人文性多了,综合课多了……但是在其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几种与语文这一门学科相悖的做法:一是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本拆得肢离破碎,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分析、赏析、辨析……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这么多的“析”肢解了,一节节充满活力的课堂被这么多的“析”占据了,一个个洋溢灵气的学生被这么多的“析”蒙蔽了。

我们过分的、以为最准确的“析”,容易替代了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在还没有真正走进文本的时候,就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二是浅尝辄止,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内隐性。

或者十分机械的办法引导阅读,将分析变为练习,将感悟变为识记,背诵,这样,语感没有了,生动的形象模糊了,深刻的哲理也淡化了,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变成了知识的说教课。

如此教学,日复一日,学生所得甚少,学生的阅读处于被动、低效的状态。

三是脱离文本,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搞所谓的“资源整合”,忽视了文章的主体性、本源性。

四是阅读教学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课堂重于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轻视了听说读写训练。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体现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则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有效提高的。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读与写的训练对于语文是何其重要。

五是曲解误读,自己没有真正领会文本的主要价值,强灌硬输,忽视了文章的主旨性。

诗性突围——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研究

诗性突围——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研究

诗性突围——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研究本文试从背景、方法、意义三个角度来对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进行分析与研究。

第一部分讨论巴什拉提出空间诗学理论的必要性。

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创作语境下,《空间的诗学》一书的创作可以说是巴什拉对于现代诗学困境的一次突围。

他从空间的维度重新探讨了诗学重焕生机的可能。

第二部分分析巴什拉空间诗学的实现方法。

巴什拉弃精神分析而选用现象学的方法,深入剖析空间形象在想象机制下如何与主体相互建构进而迸发出充满生机的诗性与灵性。

最后的部分探讨巴什拉空间诗学的意义与影响。

其理论试图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找到人类诗意栖居的梦想空间与实现路径,具备现实与美学的双重意义。

标签:巴什拉、空间、诗学、想象、现代性引言加斯东·巴什拉的思想理论对法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哲学和文学批评理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科学的认识论是巴什拉早期研究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提出的“认识论的断裂”巴什拉于1938年提出,“前科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种种“断裂”,这种“断裂“导致了“认识论的障碍”,从而阻碍了“科学精神”的形成。

详见《科学精神的形成》一书。

这一著名论断影响了后世许多学者。

正是基于对“断裂”的思考,巴什拉后期的研究重心转向了诗学与梦想。

其学术理念横跨科学与幻想两个世界。

其对认识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空间形象、物质想象的开拓直接启发了阿尔都塞、布尔迪厄、列斐伏尔、福柯以及美国的建筑学界。

他们将巴什拉的理论带入社会文化批判与建筑学领域当中,并于巴什拉的理论土壤中又各自生发出富有创见的新成果。

本文以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一书为主要分析对象。

顾名思义,巴什拉从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空间中抽取和概括出一组组对立统一的、或实际或抽象的空间形象,并加以分析。

在巴什拉看来,空间不再只是物质占有的场所,而是人类意识栖息的居所。

人在建构着空间的同时,空间也在建构着人。

在这样的相互建构中,私密的家宅空间与广阔的自然空间相互渗透。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1、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叙事理论,作为研究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叙事意义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

从古至今,叙事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古典修辞学时期,叙事理论主要关注修辞技巧和说服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叙事手段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观点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叙事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后来的叙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叙事理论开始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叙事结构的内在逻辑。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如普罗普通过对民间故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叙事结构的普适性模式,如“功能”和“行动元”等概念。

这一时期的理论对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生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随着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叙事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视野。

文学批评家如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叙事话语”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核心问题。

同时,文化研究学者如福柯通过对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分析,将叙事理论与社会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叙事在构建社会认同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叙事空间理论强调叙事文本中的空间元素和空间结构对叙事意义生成的重要影响。

这一转向不仅拓宽了叙事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文学、电影、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以及空间转向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理论家都在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对叙事的理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文学批评、电影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的意义与影响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空间转向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叙事的基本结构。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一、概述空间叙事学,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叙事作品中空间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它突破了传统叙事学对时间线性的过度关注,将空间维度纳入叙事分析的核心地位,从而深化了我们对叙事结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理解。

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文学批评和理论对叙事作品多维度解读的追求,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认知的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空间被视为故事发生的静态背景,到逐渐认识到空间在构建叙事意义、塑造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空间叙事学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叙事作品的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解读和批评视角。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空间叙事学开始吸收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领域和深度。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不仅丰富了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内涵,也使其在研究实践中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回顾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探索和突破中逐步走向成熟。

未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拓展,空间叙事学有望在文学批评、创作实践乃至人类文化认知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简要介绍空间叙事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空间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传统叙事学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叙事学经典理论,提炼各种空间叙事现象,经过融会贯通而形成的。

空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是利用空间作为叙事的载体,通过空间的构造和组织来讲述故事。

在空间叙事学中,空间不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成为叙事的主体,通过空间的布局、结构以及其中的人物行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空间叙事学在叙事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

记忆和想象这两种最重要的创作心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这使得作家们在创作叙事作品时,会从心理来源上赋予作品某种空间性。

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家在其小说文本中打破了因果、线性的常规结构,而创造出了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第十一章 空间转向 《文化研究导论》

第十一章  空间转向  《文化研究导论》
➢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代—— 1948年至今
▪ 时空压缩成为后现代性状态下的不二真实:
如何应对?
解构主义、否定世界的复杂性、撇弃宏大叙 事、知难而上。第四节 空间与地方来自1. 流动空间中的草根文化
▪ “流动空间” 和“地方空间”
▪ “关于流动空间,我过去是指,现在也是指容纳 各种社会实践同时发生其中,又无地域相连的物 质安排。它不纯然是一个电子空间。……”
1.古典空间理论
▪ 柏拉图把“空间”定义为理念和现象之外 的第三类存在。
▪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都是 把空间看作一个客观的、同质的载体或者 说容器。
▪ 在奥古斯丁的心目中,空间只是时间的附 属品。
2.空间转向
▪ 西方文学(文学批评)和哲学史,长期以 来,都是褒扬时间,贬低空间,把空间看 作没有生命的容器。
▪ 土地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重——轻——重
4.城市空间问题
▪ 空间的规划(城市规划)必然同时连接着 各种意识形态要素,将城市空间纳入整个 社会的资本循环和商品生产之中。
▪ 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
➢ 洛杉矶: 不成功城市化——都市解中心主义 ➢ 阿姆斯特丹: 成功城市化——都市中心主义
▪ 列斐伏尔认为建构一种“空间科学”,是 势在必然。
2.社会空间
▪ 生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 ▪ 广义上,人类作为社会存在是生产了自己
的生活、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世界。
▪ 社会空间的地位:列斐伏尔对威尼斯的个 案分析 威尼斯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是真正的奇迹。 但是,威尼斯并不是艺术作品。因为它并 不是构思在先的。在它的社会空间后面潜 藏着生产。
2. 空间与地方的差别
▪ 安东尼·吉登斯《后现代性的后果》: 两者是缺场和在场的关系。

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

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

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一、概述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崛起和文学研究的深化,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文学理论往往聚焦于时间性的维度,以历史的演进和文本的解读为核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学理论的空间维度,尝试从空间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这种空间转向不仅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也为我们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意味着我们开始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空间性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序列。

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元素,如地理、环境、场景、建筑等,以及它们如何与文本的时间性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文学作品的意义。

同时,这种空间转向也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将文学视为一种社会空间的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的产物。

1. 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概述文学理论,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历史发展脉络与人类社会的演进紧密相连。

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完善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在古代,文学理论主要体现为对文学作品的直观感悟和简单评论。

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往往以神话、史诗、民歌等口头传承的文学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

例如,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作品,都体现了古代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初步解析和评价。

进入中世纪,文学理论开始逐渐走向系统化。

在欧洲的黑暗时期,宗教文学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文学理论也主要以宗教为题材,强调对圣经故事和诗歌的诠释和解读。

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逐渐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框架,如但丁的《神曲》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都体现了中世纪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析。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活力,文学理论也随之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开始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和自由思想的表达,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和人性探索。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分恶慧拦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程锡麟等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问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问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空问形式;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11一0025—11程锡麟(1947一),男,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四川成都610064)本文是四川大学英文系博士课程“叙事空间理论”研讨班的集体成果,除了笔者之外,参与本文写作的博士生有:王安、孙薇、王欣、张新军、秦苏珏、李权文。

长时期里,多数批评理论著作都有着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下面先就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做一简要介绍,然后将依据国外的相关论著着重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观点分别加以梳理、概述。

一、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前期论著和学术背景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

此文结合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讨论,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中的空间形式问题。

此文的基本观点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包括T.S.艾略特、庞德、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是“空间的”,它们用“同在性”取代“顺序”。

现代主义的作家“试图让读者在时间上的一瞬间从空间上而不是从顺序上理解他们的作品”【1】‘嘲’。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社会学论文-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

社会学论文-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

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何雪松内容提要 福柯是将空间议题置于社会理论架构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文评述福柯关于知识、权力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论述,从而展现福柯地理学转向的基本理论脉络。

关键词 空间 权力 知识 福柯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厄里(John Urry)宣称:“20世纪社会理论的历史也就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奇怪的缺失的历史”,①且空间的缺席尤盛。

确实,很长时间以来,社会理论对空间的认识乏善可陈,地理学的想象力似乎在社会理论中蒸发,后现代地理学家索加(S oja)称此为历史决定论下空间性的失语,即时间(或历史)消解了空间。

②对社会生活的历史情境的过分强调掩盖或扼杀了社会理论的空间想象力。

尽管经典社会理论家涂尔干、马克思和齐美尔都涉及空间这一要素,但对空间的较为详细的讨论则要到1970年代以后,社会理论的演进呈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地理学转向或曰空间转向,即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的架构之中或曰以空间思维审视社会。

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学家在现代性架构下认识到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试图以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

福柯是后者的代表性人物,他旨在由此颠覆历史决定论和扭转空间在经典传统社会理论中颇受轻视之境遇。

学界对福柯的空间阐述已有所论述,③但对其关于知识和权力的空间化的讨论尚嫌不足。

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一特定层面进一步厘清福柯地理学转向之理论意涵。

地理学转向的缘由与空间隐喻的滥觞空间的隐喻在福柯的论述中不断呈现。

他在一次访谈之中进行如此回应:“人们常指责我迷恋于这些空间的概念,我确实对它们很着迷。

但是,我认为通过这些概念我确实找到了我追寻的东西: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一旦知识能够用地区、领域、移植、移位、换位这样的术语来描述,我们就能够把握知识作为权力的一种形式和播撒权力的效应的过程。

存在着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的政治、权力的关系,它们是穿越知识的途径,当人们对它们进行再现的时候,能够指引人们通过区域、地区和领土这样的概念来思考支配的方式。

科技论文格式字体要求优秀5篇

科技论文格式字体要求优秀5篇

科技论文格式字体要求优秀5篇1字库字体创新与多样化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字库字体与编排版面可以自由缩放,字距、行距更加自由,计算机将印刷字体设计从手绘制作的枯燥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向对文字解析和创意表现。

因此,在90年代中期之后北大方正电子科技公司的字体设计师们创造了一些具有影响的印刷字体。

比如“新报宋”、“博雅宋”、“俪宋”、“毡笔黑”、“细珊瑚”、“少儿体”、“水黑体”、“稚艺”、“兰亭宋”、“微软雅黑”、“超细黑”字体。

可以说,正是这些新字体设计的出现,才有效地推动了中文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进程。

2003年,北大方正电子科技公司开发设计了一批报版正文印刷字体,在分析正文字体利弊基础上,专题研讨开发出一些新艺体。

如方正雅艺、魏碑、新秀丽、正黑、兰亭特黑、邢体隶、大草、悬针隶变、剑体等印刷字体,促进了中文印刷字体设计大跨步的创新。

2023年,微软公司在其最新发布的WindowsVista操作系统中使用方正专门设计的微软雅黑,作为新的印刷系统字库。

雅黑从技术层面上看,针对LCD液晶显示器平滑显示状态下小字号正常阅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清晰度更好,雅黑打破了长期以来宋体为正文字体的局面(中文宋体+英文Tohom2点阵字方案),由于字体中宫放开,比较适合视频屏幕文字显示,被广泛应用于视屏界面的广告的副标题和正文文字。

这些新的字库字体的不断开发设计,带动了出版行业对常用字体、字形进行的趋势。

2纸质媒体中的字库字体长期以来无论是报刊还是网络,多选用“标宋”和“黑体”作为媒体识别字体。

多数报纸正文排印使用的“老报宋”,其基本字型是90年代改进的计算机排版印刷字体,后来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印刷宋体字(博雅宋)迅速得到报业采用。

目前我国报刊杂志应用最多的印刷字体是方正兰亭宋、博雅宋、报宋、书宋。

在特殊稿件评论类的文章中会采用楷体、粗黑体、细圆体来增强视觉效果。

“报刊字体混排应用会对整体的视觉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影响传媒的品质。

“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研究“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

“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研究“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
《 不 同空 间 的 正 文 和 上 下 文 》 ( 1 9 8 4 ) 为 空 间 问 题 的 深 入 思 考 奠 定 了 坚 实 的理 论 基 础 。 以 政 治 文 化 批 判 为 旨 归 的 众 理 论 家都将批判 的基点立 于“ 空间” 之上 . 列斐伏尔 以“ 宅 间表 征 ” 为 核 心 建 构 了表 现 空 间 关 系 形 成 和 运 作 机 制 的 “ 空 间 一
间属 于一种 美学范 畴 。” “ 空间 ” 作为 一种现代 主 义的标识 ,
成 为现代语境 下表 达我们个 体生命 意志 与不可 混淆无 法归 类 的生命体验 的高频词汇 。空间 以对 时间历史地位 的反叛 ,
去 除 了加 诸 现 代 人 的 “ 时 间魔 咒 ” . 以时间 的变形存 在于 “ 现 代性 ” 命 题的审美 境域 之 中。对西方2 O 世纪 以来 的“ 空 间 研 究” 作以梳理 , 意 图揭 示 “ 现代性 ” 和“ 空 间” 之 问的内在联 系 ,
在哲 学范 畴 中, 间 和 时 间 都 是 人 类 感 知 世 界 的方 式 , 是形 成知觉 现象 的基本 维度 。如果说 , 传 统意 义上 ( 即 爱 因 斯 坦 的“ 相 对论 ” 之前 ) 的 时 间 给 人 以 流 逝 巾 不 可 逆 的 线 性 发 展 感 .决 定 了传 统 哲 学 和 文 学 理 论 界 定 时 间 时 所 采 用 的 是“ 历史 决定论 ” 的形态 , 那 么传统 的“ 空间” 则 是 在 古 希 腊 数
王 茵
( 南京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9 7 )
摘 要 : 古语 曰 : “ 四方上 下 曰宇, 往 来 古今 日 宙 。 ” “ 空间” 作 为“ 现代性 ” 的 一 张 面 孔 出现 在 “ 现代 性 ” 研 究的语境 中. 以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多 德 形 而 上 学 空 间 说 统 辖 着 西 方 近 代 空 间话 语 。 人 们将 空 间视 为 一个 预 设 的 、 态 的 , 静 被动 的 容器 思 考其 间展 开 的各种 事 物 , 此 , 学 研究 中空伺 如 文 问题 的失语 也 便 不难 理 解 。亚里 士 多德 《 学 》 诗 重 点谈 论 的是 文类 、 节 、 物 、 情 人 动作 等 问题 , 立 了 确
他 的模 仿 说理 论 . 未 涉 及艺 术 空 间 . 并 但正 是 空 间 问题 的失语 和格 外 强调 空 间 中展 开 的情 节 、 物 、 人
异质性、 能动 性 、 开放 性 的丰 富 内涵 。面对 当前 空
间认 识论 范 式转 换 、 当代 社会 生 活 空 间 化重 组 加 剧 以及 当代 文学 创作 实 践 的 空 间化 倾 向等语 境 变
动 作 等 , 明空 间 是 作 为在 场 的 人 物 、 动 、 节 说 行 情 得 以展 开 的不 言 而 喻 的一 个 预设 、背 景 和舞 台存
在着 。 自身并 无任 何 意义 。


空 间 认 识 论 与 文 学 空 间
此 观念 根 深 蒂 固 .也 体 现 在具 体 的文 学批 评
革 , 时性地 重 审空 间 认识 论 与 文 学 的关 系 , 积 历 对
极 建 构 当下 文学 空 间理 论 和 批评 话 语 就 显得 十分 必 要而 迫切 。总体 而言 , 文学 空 间在不 同空间认 识
论 制 约下 经 历 了静态 物 理 空 间到 精 神 心 理空 间 再
到 当下 动态 多元空 间 的历程 。
卡 西尔 说 :空 间和 时 间是 一 切 实 在 与之 相 关 “ 联 的框架 ,我 们 只有 在 空 间 和 时间 的条 件下 才 能 设 想人 和真 实 的事物 。”] 8 学艺 术 作 为客观 存 [P) 15文 ( 在不 可能丧 失空 间之维 。但 相 比时 间 , 学研究 对 文

空间转向文学研究

空间转向文学研究

空间转向文学研究的ﻭﻭ一、空间转向空间转向在传统的空间理论方面,并不是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改造,在空间的转向理念中,空间和时间在世界中融为一体,共同存在,将时间、空间和存在连成一个整体,而在这一个整体中,空间和时间都并非是静止的,它们是不断在变化的。

导致我们无法看见事物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并且对于当今时代的剖析,无论是从理论、治或者是的角度,揭示空间的神秘的力量都是其关键所在。

空间转向趋势理念中,经济、治、阶级、文化、民族等各种力量集中在空间这种异质性的场所进行较量,而将这种存在于异质性空间中的各种力量的较量发掘出来则是当代的西方的空间理论的最终目的,进而批判,因此,在当代,空间成为了批判得以实现的新型的平台.二、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ﻭ第一,文学与外部世界在传统的理论中的关系在空间转向理论中得到了全新的定义,在传统理论中文学是作为关照世界的一面镜子出现的,无论是哪一种叙述,都或多或少跟别的叙述空间产生联系,另外在传统理论中文学空间就是对某一固定空间中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演绎,给人们的观念就是文学文本除了投身到空间没有其它选择,虽然在文学空间实际上就是从现实空间出来的,但是就文学本身来说,它就是构成现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实质上就是消费者的,就像有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它跟传统的消费根本区别在于,传统的消费主要是以“物”为中心而进行的,而在的消费主要是一种“符号体系"或“影像"的消费,因此詹姆逊就将这种消费当成信息饱和的,也就是在该消费中虽然没有存在着真正的大自然,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饱和的状态,因此他就把这种复杂的商品网络当做成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学.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空间跟文学空间经常会出现混杂的现象,这就使得某一种符号空间在该种信息化环境下还能不能以一种文学审美文本来对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看"者的眼光和态度来决定的,另一方面现实空间和文学空间之间的混杂现象,也使得人们将传统的文学研究不断朝着文化研究的方向拓展.第二,就拿文学文本空间以及文学空间的生产这两者来说,在传统理论中,它更重视对文学作品是怎样产生主导力量这方面的内容,然后在对文学文本空间内部的是否进行重视。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论文关键字:问题鲁迅传媒期刊文化媒体批评文学近几年来,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些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党圣元先生曾对这方面的概括有:1、文化研究与文化转向。

现实语境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兴起,文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狭义文化研究即是文化批评,通过文化批评揭示文本中体现的思想意识形态。

文本解读方法也在改变,转向对文学自身即文学性的解读。

2、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

第一阶段,90年代初,现代作家重新排序,对五六十代作家、作品重新定位。

第二阶段,大众文化兴起以后,消费文化利用经典实现获利。

第三阶段,从理论方面,从学理上的评定,是存在文学经典的,但充满了文化的差异性,有着复杂的权力关系。

在后现代思潮推动下,解构文学经典成为一种倾向。

阐释不是颠覆,文学经典的确立是个历史化的过程。

文学经典包括这些方面:艺术价值、阐释空间、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关系。

文学经典不仅是文学史产物,还是文化史的产物,历史有一种统合作用,历史具有连贯性。

3、文学和图像的战争。

视觉文化的兴起,出现图像拜物教。

拟像不等于形象,因为拟象是无意义的,是空洞的符号,而形象是有意义的。

形象的消失意味着文学的终结,这是一种无深度的观点,模糊了现实与审美的界限。

实际上是从事阅读的读者成为从事观看的观众,这是文学阅读的危机,因而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学来拯救文学性。

文学理性、民族性也是现代性的一种4、文学理论的困境。

从本质上来为文学重新定义,文化研究的深入,促进文艺学的反思,文艺学在新的世纪如何发展,面临困境。

二、另外,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讨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

1996年,杨春时、宋剑华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一文,在文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I!生,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只具有近代性,而不具备现代性。

”由此便引发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对文论现代性的全面讨论。

“分层”与“聚合”-论《在另一个国度》的空间叙事

“分层”与“聚合”-论《在另一个国度》的空间叙事

34 世界文学评论 第4辑“分层”与“聚合”——论《在另一个国度》的空间叙事张秀丽内容提要:海明威的短篇《在另一个国度》在叙述结构上呈现出分层与聚合的现象。

叙述的分层指向的是孤独、死亡等悲观主题,而聚合指向的是对死亡和无助的抵制。

分层的力量随着叙述的推进逐步由显性转为隐性,而聚合的力量则伴随着逐步由隐性转向半隐性。

通过分析《在另一个国度》的空间叙事结构,本文将发掘其不确定性背后的确定性,含混背后的清晰美学旨归。

关键词:海明威 《在另一个国度》 空间 叙事作者简介:张秀丽,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安徽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文化。

Title: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On the Spatial Narration of In Another CountryAbstract: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y In Another Country shows a phenomena of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While the segregation of the narration refers to the pessimistic themes such as loneness and death, whil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narration refers to the resist to death and hopelessness. The force to segregate the narration turns from the distinct to the indistinct, while the force to aggregate the opposite. By analyz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In Another Country, this thesis would explore the definiteness behind the uncertainty, and the aesthetics behind the ambiguity.Key words: Hemingway In Another Country Space NarrationAuthor:Zhang Xiuli, is a PH.D.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 lecturer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reas a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从叙述技巧而言,《在另一个国度》(In Another Country, 1927)可以说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短篇小说的典范。

横向布局纵向并置写好空间叙事

横向布局纵向并置写好空间叙事

横向布局纵向并置写好空间叙事作者:高胜利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8期【内容摘要】废名的小说《桥》与《菱荡》带有强烈的空间化特征。

不同于“五四”时期追求现代化的时间化“线性叙事”。

废名小说中的时间“空间化”具有意象化与凝缩化的特点。

废名在《桥》与《菱荡》中采用了空间化结构,在文本层面上,他将空间地域作为小说文本层面的结构方式;在章节安排上,废名将章节“并置”作为小说向前发展的“动力”。

《桥》与《菱荡》的空间境界主要体现在意境的生成。

本文围绕“如何写好空间叙事”从空间叙事的发展、废名空间叙事的特征、废名小说空间叙事的优势和空间叙事让小说充满生机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帮助中学生学写好空间叙事作文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横向布局纵向并置空间叙事作文一、空间叙事的发展“空间化转向”是西方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叙事学发展到今天也随之面临着“空间化转向”,这一发生“空间化转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西方古典哲学、诗学与文化传统强调时间化叙事,也就是以時间作为“线性过程”,突出特征是一去不复返和永远向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的叙事传统就是空间化的,在几千年的文明中,空间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像价值观念、艺术表达和尊卑秩序等都是以空间的方式运行存在的。

由于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追求时间化的“线性叙事”。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时间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五四时期作家们追求的时间化叙事,其实是在时间的矢量上追求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在五四这一特定时期推动社会转向现代化的文学“革命”。

二、废名空间叙事的特征在在五四作家纷纷将时间叙事纳入自己的创作中时,废名却独立于时代生活之外。

他的小说并没有向时间化叙事过度,强调人物、事件在时间上的关联,而是以空间叙事在文中营造“唐人写绝句一样”的“境”。

空间化特征在废名的早期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1928年发表的《菱荡》是废名前期小说中极具空间感的作品,1932年发表的《桥》废名将空间叙事推向了高潮,也是废名空间叙事的代表作。

写一篇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的论文,2000字

写一篇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的论文,2000字

写一篇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的论文,2000

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实践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内产生的,以空间转向视角来看,它们都集中在描写局部的实践与精神的尝试以及有关跨越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转变而表达出来的新观念之上。

总而言之,在空间转向视角下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表达出了一种“从实践中推测新未来”的愿景。

在以空间转向视角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文学、民族文学、戏剧性文学等,它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写,以及当时人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遭受的痛苦与抗争。

例如,余华的《兄弟》中描写的贫困生活的沉重,以及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给出的审美主题,都是揭示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的一种方式。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表现出对对历史、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现象的跨越、融合乃至创新的追求,它们能够给予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角。

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揭示了传统的西方文化的激情与坚定的信仰,而林语堂的小说《青年中国》则以神秘的宗教主张描绘出社会的变革力量。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践与精神尝试,以及所表达出的新观念,都是以空间转向视角探讨的,这些观念也预示了未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广泛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其视角,可以更有效
地反映出当下社会格局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社会变革提供一种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学文本的空间化转向
作者:周妍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
摘要: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渐受到理论界重视,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化转向的文本,范小青小说《城乡简史》就是一部空间化转向的文本。

关键词:空间化转向;空间;时间;城市;农村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22-01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时间而轻视空间,这种“重时轻空”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传统的文学观念。

直至20世纪后半叶人们才关注空间问题,空间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事实,构成了经验现象的表征和知识系统,空间构成了浓缩和聚焦现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

范小青的短片小说《城乡简史》就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中,道出了“城乡差别”“城市化进程”等当代社会重大问题。

一、空间化转向的趋势——空间对时间的消解
传统的作家在叙述故事时,往往是时空并行,“时间率领着空间走”“空间时间化了”。

空间中的人物,地点,事件都是在时间的逻辑框架中展开,发展的。

每一个的事件,情节,人物心理,都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被阐释出来。

人们认为文学就是一部编年史,文学文本就是反映某一历史阶段的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罗列,好的文学文本必须和历史紧密相连。

比如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就是一部民族的秘史。

作家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充分显示了历史的宏阔性,复杂性及对历史本质主义的怀疑。

与这种时间叙述方式相对的是空间化叙述方式,范小青的《城乡简史》就是这种空间化叙述的文本。

作者用“城乡简史”作为小说题目,而整个文本却没有一处提到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大致发生的年代。

作者有意消解这种宏大的历史叙述,把一部漫长的城乡差距的历史,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消解在具体空间的转移上。

城里人自清在捐书时,不小心把一个账本捐到了贫困的乡村学校,从而引发了从城市到农村去寻书的过程,在那里自清目睹了农村的贫穷和落后。

而农村人王才因为看到了自清账本里“香薰精油”而对城里人生活产生了兴趣,并举家由农村迁到城里。

作者巧妙地将自清从城市到农村,和王才从农村到城市,两个大的空间的转移中罗列了许多的历史事件,比如自清下乡后目睹了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也许因为贫穷,所以才平静”作者这样写道。

王才进城以后,竟然十分偶然住在自清家附近,两家从比较远的“城”“乡”两个空间,拉近到了“城市”一个空间范畴。

二、文学文本的空间化类型
苏嘉认为空间有三种:第一空间是底本的地域上的空间;第二空间是语言空间;第三空间是读者的心理空间。

范小青的《城乡简史》就是利用语言文字描述一种有形的地域空间和人物关系,给读者建构了深层次的心理空间。

《城乡简史》大量空间化词语的描写,表现为鲜明的地域空间。

比如“南吃”二字,一个方位词“南”,作者写道“是指在本城的南某饭店吃饭?”“是不是指在带有南字的外地城乡吃饭,比如南方,比如南亚”开头部分“书挤占的人的空间,人在书的缝隙中艰难栖息。

”这样子的例子在文本中真是举不胜举,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是想构建两幅地域图,一幅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图;一幅农村人。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在地域空间结构上,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上。

自清和王才一家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城里勤勤恳恳的工薪阶层,一个是西北偏远小村子的农民,地域上的差距让他们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交集。

作者通过这种表面化的地域空间和人物关系的描述,通过两个人物的个人生命“简史”,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城乡人民生活的“大历史”,使读者的心理空间扩大化。

三、文学文本中的空间意象
巴什拉的《空间詩学》追踪读者对空生活图间意象的现象学感知。

在范小青《城乡简史》中也有许多原型意象。

比如说“账本”包含多层象征意义。

对于失主自清来说,更多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于往事的一个纪念,甚至还有“对下一代进行一点传统教育的意义”。

文本中的地域空间也具有某种意象。

王才一家在没得到账本之前是生活在西北偏远的一个小山村,那个叫小王庄的村子离自清居住的城市是非常遥远的,这种距离的遥远象征了农村和城里的差距的“大”。

而小说结尾,王才一家搬到城里之后,住在自清家附近,这种距离上的拉近,实际上象征的城乡差距正慢慢减小,农民生活会慢慢改善。

因此《城乡简史》无论是在语言叙述上,文本内容上,还是在空间意象上都呈现空间化转向。

这种空间化转向使人们已从单一的时间或时空叙述中,走进了比较复杂的空间化时代。

这种研究视角的改变,拓宽了我们对空间认识的视域,为我们了解空间提供了多重选择,因而对我们正确客观地把握空间概念的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奎英.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J].文史哲,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