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5张)(共25张PPT)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国有企业改革
(1)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改革意义: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大企业集团,国 有资产增加,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确立过程
(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 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宪法保证: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
人民公社化 “左”倾错误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吸取教训 体制改革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①农村改革的推动。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2)全面展开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高音”有
①“大跃进”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③人民公社化 ④国有企业改革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如右图所示,我国GDP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城镇化速度加快
D.改革开放 D
跟踪练习 3.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 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发 展趋势
(1)所有制方面: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 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汽”集团生产的新型汽车
首都钢铁公司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岗 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应如何看待国有 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呢?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个过 程中出现企业职工下岗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这个问 题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以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种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村经济的发展。
广 东 乡 镇 企 业
分析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2.主要内容: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 重点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 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 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农民庆丰收
小 岗 村 丰 收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小岗村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C.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3.意义:
A.结束了左倾错误的长期束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经 济建设的转移,
(新)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家庭联产承包承任制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②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③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
④理解国企改革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探究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历史资料、图片再现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情景,让学生深切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大发展。
②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教学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展示复习回顾内容及方法要求:回顾内容:1)我国的计划经济史如何确立起来的?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1956----1976年)出现了哪些失误,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方法要求:1)小组成员根据幻灯片提供的答案两两互查学案填写情况;2)小组成员两两互提互背,强化落实知识点。
2、5分钟时间,学生互查。
3、导入新课,解读课标。
二、宏观导学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吹响改革号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伊始:农村巨变改革推进:城市飞跃改革深化:新体制确立三、合作学习1、展示学习要求,学生组内合作学习。
请各组同学在小组长得组织下就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展开合作学习,具体方法要求:1、组内互查学案完成情况;2、针对有疑问处展开讨论交流,争取达成共识;3、组长分配展示任务。
(注:展示方式为口头展示;除表格以外的问题请尽量脱稿展示;请综合考虑展示内容多少和同学层次水平,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任务和机会。
)2、5-----8分钟,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查指导。
四、展示交流利用10-----12分钟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口头展示,利用幻灯片展示强化知识点。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4岳麓版必修2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到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易于接受。。而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对一些理论性知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比较模糊,理论缺乏深度,分析缺乏广度,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教师再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网络运用:实践翻转课堂,课前由学生网络搜集资料、观看视频图片史料,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实现精细化管理,学生自主展示,当堂实现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3.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概念图自主建构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史料图片
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
学生观看微视频后,运用所学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4岳麓版必修2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设问导入: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制PPT
讲授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请同学们以口答、笔答或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实现对学生分析、运用历史的能力的评价,以提取有效信息,以学生成长记录的形式保卑下来,从而实现个案的跟踪和有针对性
微课程
PPT演示文稿
方法指导
情境创设法、讲解法、归纳法
分组讨论法、图表制作法、合作探究法
微视频
知识体系
教师展示板书框架体系
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并与教师构建的概念图进行对比
概念图
训练
网络发送问卷星《当堂达标》我的问卷- 问卷星(免费版)
学生在PAD上完成提交
PAD 网络
问卷星
作业,学生历史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运用简易音频、视频手段,制作PPT教学课件
二、学生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原来 传统的编年体编排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功底,而高中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 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生动形象地因势利导,进行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 息,进而熟练掌握本节课内容。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
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
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
学生分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比较感兴趣。
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不难,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比较难。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阅读教材、展示图片、小组探究、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难点: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概念: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制定改革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1、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的方针。
2、意义:是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具体实践(一)农村改革:1、第一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内容: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意义:①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发展。
2、第二步,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概念: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2)意义: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道路。
(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增强了企业活力,逐步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原因:(1)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单纯的市场调节又带有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2、过程:(1)前期铺垫: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2-岳麓版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新课导入]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历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而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中有两大突破:(1)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实行国际联合,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论断。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证明,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环节和国家首先“单独”取得胜利;(2)社会主义不是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先胜利,而是恰恰相反——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了革命胜利。
发展顺序上的这一颠倒,给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如何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为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列宁时期进行过探索——1921年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迂回过渡”取代了原来的“直接过渡”,并试图借助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斯大林时期进行过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照搬,而斯大林模式下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在这些国家也纷纷出现。
于是,20世纪50~70年代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中国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时至今日,改革的话题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从20世纪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切入,用大段的语言、用回顾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导课,意在使学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认知中国关于社会丰义建设模式的探索,同时也希望通过延伸历史镜头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新课教学]一、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精选四段材料,从四个角度展示1978年的中国——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①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②强调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特征:包产到户。
(3)意义: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乡镇企业(1)开始: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2)意义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易错提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二、国有企业改革1.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深化:1992年,确立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2)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3)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4)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明析概念】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6张)(共26张PPT)
体制:人民公社化体制 弊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严重挫伤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 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 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 墙之隔,本可以资源共享,但在计划经济下没有横向联系,电缆 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 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 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重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合作探究 (二)
材料一:针对社会上一些新现象,当时出现大争论:“包产 到户是单干,是倒退,是地主经济复活”、“乡镇企业是 不正之风之源,姓资”、“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是削 弱党的领导,是资本主义复辟” … 材料二: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 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 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反“和平演变”战略》 问题:1.上述材料中中国思想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 认为出现这种争论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牛刀小试
怎么理解“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 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就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所有形式:
A、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B、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 C、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文档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1.了解中共意义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巩固目标】22′要点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农村首先要进行体制改革呢?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实行怎样的改革呢?确立了方向,农村实行怎样的体制改革?要点二:国有企业改革国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作用?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请结合世界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
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我们发现,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你如何认识这场姓“资”和姓“社”的争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总结: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者主要区别是一个是市场,一个是计划那么它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市场经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可以进行改革。
历程:1、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5 岳麓版必修2
文献资料和图片
情感升华
展示视频材料
学生感受改革前后的中国社会的变化
视频材料《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改革开放》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纳互评
Ppt资料
作业
针对性设计学案上的相关作业
学生课下完成,反馈
学案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状况对比,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兴趣。学生探究心理一旦被激发起来,学习历史的热情必然高涨。
展示的《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改革开放》视屏材料和《走进新时代》歌曲,以及各种图片和文献资料,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学习必修一的基础上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定认识和了 解,也已经初步理解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学习这一节课的时候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后 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带来的变化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初中时期,学生也已经接触到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有了大 致了了解。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通过展示ppt视频《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上一节课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激发学生探讨出现巨大差距的原因,以此展开对本节课的学习。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的内容和有关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认识其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ii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历史ii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和“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农村改革的形式又有两种,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不仅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教材分三个子目来讲,线索清晰明了。
本课的课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教材只是讲述了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内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开放的另一部分内容,对外开放那么放到第21课去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因此此课教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占有重要作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是最感兴趣的。
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应不难,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较难。
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意义;掌握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说课稿榆次三中孙海鹏2021年5月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上承18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经历了曲折进展,下接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经历了各种曲折之后,1978年召开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经济进展显现历史性转折。
本课讲的确实是对内改革,而对内改革的成功又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全然保证,因此本课为下一节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
本课讲述了1978年至今的经济进展过程,具有专门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明白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缘故、内容。
识记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明白得国企改革的缘故,把握都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2)探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3)使学生认识只有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进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祖国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理由:这两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解决方法: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结合课本上的导言和资料回放指引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和明白得;后者课本讲解得专门清晰,由学生阅读后,概括具体措施。
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都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缘故。
理由:本课讲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对过去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的弊端了解不多、不深入。
专门是对打算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清晰。
解决方法:通过情形再现,教师以讲述为主,深入浅出,让学生明白得。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差不多了解到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而对本课知识感爱好。
但对一些理论性知识不感爱好,因此教师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史实、图片和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要紧采纳讲授法和谈话法,辅以多媒体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材料展示等方式,进行情景再现,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难点: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来路,40年有许多历史瞬间值得铭记,在1978年的5月11日,43岁的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忧虑的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他的妻子坚定地回答:“我要么陪你一起坐牢,要么天天送饭到你出牢。
”胡福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焦虑呢?就在这一天,《光明日报》发表了他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时沉闷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胡福明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没有坐牢,他更没想到,由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影响了中国改革的整个进程。
【PPT呈现材料】思想大解放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局部)1978年,正是有一批像胡福明这样的人,率先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就在这一年年底,我国也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40年后的今天,改革的话题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年代,重温那段激荡的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PPT呈现本课标题】经济体制改革教师:首先,让我们追忆往昔,思考问题,探寻改革之源。
忆往昔思问题——探寻改革之源师: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的两组数据,并分析在当时的中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哪些问题?【PPT呈现材料】呈现:数据中的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中国人均GDP在1978年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
”——田克勤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楷体)高度集中的经济列车在运行了20多年后,终于在70年代末陷入了泥潭。
从1958——1978年,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会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教师:请同学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教师: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巨大,国家发展落后;在中国的农村,农民生活比较困难,没有劳动积极性;在城市中,企业没有活力,城镇居民收入少。
【过渡】穷则思变,文革之后,面对国家发展中的困境,改变现状迫在眉睫,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同学们能告诉我这次会议做出哪些重要决定吗?。
【PPT呈现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学生回答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斩荆棘谋蜕变——开启改革之门教师:党领导人民斩荆棘,谋蜕变,开启了改革的大门。
实际上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决定之前,中国的农村就已经悄然先行,如春天的第一声惊雷,响彻华夏大地。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改革的先行者是怎样披荆斩棘,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同时思考屏幕上的3个问题:农民做出了什么尝试(追问农村的改革试点从哪开始),这个过程展现了农民一种什么精神,体现了农村改革什么特点?【PPT 呈现材料】惊雷第一声视频片段学生回答。
【过渡】18位农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点燃了改革火种,一级级党员干部实事求是,敢说真话,保护了火种,火种逐渐壮大,遇薪则燃,轰然成势,很快蔓延到全国。
“分田到户”的做法也真正实现了从农民自发到中央肯定,成为正式的中央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回答。
教师:从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方式上分析这一概念。
同学们思考一下,从这三个方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与我们上节课学的人民公社体制有何异同?【PPT 呈现材料】 开启改革之门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异个体使用分户经营按劳分配比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异同自主探究:农民:自由度能大一点;农民收入多一点;积极性会高一点。
国家:对农民少管一点,把经营权给农民;从农民少拿一点,把收益权给农民。
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土地公有集体使用集体经营平均分配学生完成表格。
由此看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是对农民少管一点,把经营权给农民;从农民身上少拿一点,把收益权给农民。
对于农民的角度来说:就是农民自由度能大一点;农民收入多一点;积极性会高一点。
因此这项制度实质上就是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凸显,敢闯敢干的中国农民再一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教师:如果说小岗村的包干制是惊雷第一声的话,那么数千公里外的广东顺德,也发生着另一场变革。
1980年,农民出身的何享健,放下了锄头,拿起了螺丝刀,组装出第一台美的风扇,现如今,近40年过去了,美的电器早已家喻户晓。
【PPT 呈现材料】教师:美的神话的缔造不仅让我们看到乡镇企业发展旺盛的活力,更看到了像何享健这样的农民企业家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实像何享健这样的乡镇企业家有很多,美的这样成功的乡镇企业在中国也有很多,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乡镇企业,PPT出示老干妈、娃哈哈、苏泊尔图片。
教师:如雨后春笋班涌现的乡镇企业,给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过剩劳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到了80年代后期,农民自发创办的乡镇企业再一次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肯定。
邓小平感慨道“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过渡】农村改革的巨大的成就,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出了稳健的步伐。
教师:在1984年,55位厂长、经理大胆的向国家伸手要权,当年的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写到报纸“请给我们松绑”,同学们思考一下,当时企业家为什么要发出了这样的呐喊?【PPT呈现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是这样的,因为当时企业没有自主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就在这一年年底,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回归课本,探寻答案。
【PPT呈现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局部试点阶段的改革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没有动摇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
到了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9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学生回答。
教师:1985年,刚刚出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在改革的浪潮中,顺势而发,激流勇进,引进先进理念,创新管理制度,使濒临倒闭的青岛冰箱厂华丽蜕变为我们大家熟悉的海尔集团。
时至今日,海尔集团已成为国内企业管理标杆。
【PPT呈现材料】青岛冰箱厂张瑞敏海尔集团教师:海尔集团的崛起无疑是国有企业成功转型的缩影。
那国有企业的发展又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影响。
【过渡】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开了缺口,一些新的现象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时光回到80年代前后,我们也可以到PPT中有推着国营小车卖冰糕的,与个体户在买东西的,还有合资企业在中国办厂、外资企业在中国营业在今天看似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当时成为时髦的一景……同学们能看出原来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PPT呈现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几张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的蓬勃发展,然而面对这些新现象,新形势社会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PPT呈现材料】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激荡三十年》教师:中国的改革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1992年的春天,89岁高龄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PPT呈现材料】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南方谈话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所学习的世界史的知识举例说明邓小平的这一观点?学生回答。
教师:掌握的很好。
南方谈话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排除了疑虑、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的中国同样也能够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理清脉络并完成屏幕上的连线。
【PPT 呈现材料】学生连线回答。
那我们国家所建立的这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呢?它的确立对我国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回顾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探寻了改革的缘由,了解了改革的内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着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PPT 呈现材料】课堂小结回望40年,改革的过程惊心动魄,改革的进程清晰明了,这幅宏伟的改革蓝图的展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答案。
【PPT 呈现材料】 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合作探究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经济体制的改革呈现了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鲜明特点。
【过渡】历史走到今天,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今天,我们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新时代再出发——坚定改革之路教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下改革开放40年我们伟大国家取得的成就。
【PPT呈现材料】视频:一分钟(时长2分钟)教师:一分钟的努力,汇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