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电大)2017年期末考试《国学经典选读》课程期末重点复习题精编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2011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范围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第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三、期末考试题型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和问答题四种。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内容在名词中产生。
四、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左传答案:D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是《论语》中的篇章?A. 学而B. 为政C. 孟子D. 里仁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古代“六艺”的内容?A. 礼B. 乐C. 射D. 算答案:A、B、C三、填空题1. 孔子的弟子中,以“好学”著称的是________。
答案:颜回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________篇。
答案:离娄上四、简答题1. 简述《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答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 请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在与人交往时,应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不把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庸》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答案:《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哲学,它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避免极端。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有助于指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平衡,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分析《孟子》中“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人性发展的重要性。
电大在线考试国学经典选读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意思是()(0.6分)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
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
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
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2.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0.6分)A.“”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孔子答道:B.“”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孔子答道:C.“”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孔子答道:D.“”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孔子答道:☆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A. 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 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 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评语:分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常识问答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答: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2、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答: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左传》。
3、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答:老子、庄子。
4、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答:孔子、孟子、荀子。
5、儒家集大成者是谁?答:荀子。
6、“三教合一”是指哪三教?答:儒教、佛教、道教。
7、什么叫谥号?答: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品德事迹,赐予表示褒贬的称号叫谥号。
8、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答:孔子重视“礼”强调“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法。
9、提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的是谁?答:章太炎。
10、道家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答:天道。
11、吕思勉把我国学术分为哪七个阶段?每阶段以什么学术为主?答:先秦诸子百家之学。
两汉儒学。
魏、晋以后玄学。
南北朝、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汉学。
现今新学。
12、吕思勉认为,中国学术纯属自创的是哪阶段的学术?答:先秦学术。
13、“总揽其全”的先秦学术是哪一家?答:道家。
14、哪几家为先秦显学?答:儒家、墨家。
15、道、儒、墨、法各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答:道家:天道,无为,间世,齐物,自由。
儒家:仁义礼智忠孝,王道。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
法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霸道。
16、“尚人文”起于何时?答:周朝。
17、佛学兴盛于何时?答:南北朝、隋、唐。
18、写出道家与法家的价值序列。
答:道家:道德仁义礼乐名法;法家:道法术势。
19、《道德经》又称什么?作者是谁?答:《老子》(“五千文”),老子(老聃、李耳)。
20、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请问是哪“四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答:四大:道、天、地、人。
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1、老子如何论天道与人道之不同?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国学期末考试复习
《国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思考题:1、儒家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谁提出的观点?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孔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孝悌是为仁之本”,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意思?试评析这一观点。
孝悌是行仁的基础,做人的根本,爱人的基础。
爱惜自己,成就事业,父母无忧,以敬为本。
3、“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反映了儒家什么样的思想精神?试谈谈你的看法。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它反映了儒家什么样的价值观?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修养不够的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避免因为违背道德仁义而身遭刑戮,造成对父母的不孝,对亲人的伤害,修养不够的人却只考虑是否有利可图。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大儒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家价值观的观念体系。
孔子谈得最多的是仁与礼,但也论及义、知、圣、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中庸等价值观念。
国学经典考试复习题
国学经典考试复习题一、判断题。
1.《论语》是“四书”之一。
(v )2.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v)3.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x)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v)5.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v)6.“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v)7.《名夷访谈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x)8.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x)二、单项选择题。
9.小疑则小(C )A.智B聪C悟D愚10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B)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1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A朱熹B王阳明C韩非子D黄宗羲12.“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13.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D提升国家形象1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5.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6.“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
萌芽再长,便又加水。
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池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
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7.“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哪一句(C)A少年强则国强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D少年雄则国雄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9.梁启超的籍贯是(B)A广西B广东C浙江D福建20.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A王夫之B梁启超C顾炎武D黄宗羲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24.“乐”的起因是(A)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B是由不同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25.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A安详B怨恨C愤懑D欢快26.“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原创】国学经典期末试题答案整理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语出《论语.子路》,是孔子的话讲的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从一个方面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修养与准则.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以他平他”,即让相互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相结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以同裨同”,即排斥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的相互结合,只求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
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讲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调和,”只和睦相处,不盲从苟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朱熹集注: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自古至今,人与人处世交往,君子与小人之分也就如此。
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在其外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
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
在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智者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庸者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君子,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复习题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是说君子相交贵在交心,朋友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但是不会影响到双方的感情.小人因为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表面上如糖如蜜,可是彼此之间勾心斗角,是谓不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这种思想首先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正是因为这种斗争性,才会使得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但主要应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四书全译》的翻译:《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调和,”《中国成语大辞典》对“和而不同”的解释: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只和睦相处,不盲从苟同。
《中华儒学通典》对“和而不同”的解释: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以上下关系为例:上所谓是,是中有非,下言其非,以成其是,为和;上之所是,下必是之;上之所非,下必非之,为同。
]小人同而不和。
”“和”就是“以他平他”,即让相互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相结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同”则是“以同裨同”,即排斥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的相互结合,只求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
最新-电大国学经典期末复习资料考试必备小抄 精品
《国学经典选读》单项选择题1. 子曰:“君子不器。
”——此句恰当的意思是( C )A、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B、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可以随便装东西。
”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D、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
”2.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C )A、畏惧B、畏缩C、敬畏D、崇敬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A )A、孔子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呢?”B、孔子说:“天何曾有言语呢?四个时令运行,百物生长,天何曾说话呢?”C、孔子说:“天怎么有语言呢?四季运行在天地之间,百物茂盛生长,天有什么说的呢?”D、孔子说:“天呢!怎么说这样的言语?四时运转得很快,万物生长得茁壮,天呢用雨水说话。
”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恰当意思是( D )A、尽心尽力地去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了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地了。
B、用尽他的心力,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的性格,那么就是知道天命了。
C、应尽心尽力了解人的本性和天意与使命。
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B )A、率性而为。
B、遵行,遵循。
C、率领,领导。
D、率先,领先。
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C )A、孔子答道:“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B、孔子答道:“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D、孔子答道:“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国学经典导读》期末复习资料(精编)
一、国学的内涵1.国学的“特殊性”所在①国别性、民族性,为我独有;②理论性,有完整的理论体系;③传统性、时间长、影响深广。
深:深入到思维方式或价值上广:大家都受到影响2.“学”的产生:①应需而生;②是“术”的总结和表达;③“学”产生的目的和意义在“用”。
3.国学的特征:①学与术的统一(国学与国术的统一);②学以致用。
4.国学的变迁性(时间、空间、影响力)①曾经是后来不再是,曾经不是后来是;②外来的变成自己的,自己的变成共有的;③术还在,学渐渐失传,最后两者都失传。
5.中华传统的学问(古代官方学问划分的门类)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说、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6.国学的代表性内容①天人之学、②兵学、③中医学、④武术、⑤道学(道家、道教的理论方法)、⑥佛学、⑦经学(儒学)。
优秀技术:中医学、武术、建筑学、天文学7.天人之学——究(追求)天人之际(联系),通古今之变。
8.天人之学的特殊性①应用性;②揭示人和自然之间的根本法则,目的在于应用;③都具有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又具有西方哲学的基本要素,因而属于哲学。
9.“学”的含义:有系统的理论的专门学问,经典是它的内核,一般有专门性的“学”和“术”组织相伴而生。
(“学”包含著作有很多,“经典”只是其中少数著作)10. “经典”的含义:经常、经典11.国学复兴(1)为什么有国学复兴这个话题①现实道德堕落;②中国逐渐忘记自己的文化传统;③民族觉醒。
(2)国学不能全面复兴①国学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有用性;②历史逻辑是新陈代谢;③简体字的障碍;④只能让国学中有生命力的部分复兴。
二、国学经典介绍12.广义上,凡是中国历史上的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国学的内容。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 (1)
《国学经典选读》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说明1、本课程考核的对象是选读本课程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全部学生。
2、考核要求依据《国学经典选读》主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制定。
3、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占期末考核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期末考核成绩的80%。
4、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主教材所选读的道、儒、墨、法四家经典作品的了解、掌握与基本分析能力。
①所谓“了解”,即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系统的识记;②所谓“掌握”,即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③所谓“分析”,即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5、考核难度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分的20%、50%、30%。
6、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可带教材、作业与参考书。
卷面分数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试题类型、分值、答题要求及规范答题举例1、常识问答,20分。
要求对本课程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作简要回答,题量不定,每题分数不定,答题不能有错别字,2分的题目,有错别字全扣,2分以上题目,有1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
大部分题目均可在教材内找到答案,难度为“容易”,少量题目教材中没有答案,难度为“适中”。
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
举例: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答: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说明:省略“家”字亦可。
2、判断题,10分。
要求对所给的论述作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并标示在题后括号中,不必说明理由。
共5题,每题2分。
大部分题目难度为“适中”,少量为“容易”。
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
举例:两汉之际玄学鼎盛。
(×)说明:此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玄学”,教材中出现过两次,都在第一讲“概论”中,玄学鼎盛一次在魏晋时期,故本题为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课程期末重点复习题精编
最新《国学经典选读》课程期末重点复习题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P4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P30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P41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P41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P52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P47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P60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P60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P58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P70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P87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P92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P95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P118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P128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P131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P135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P142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P160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2023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终考任务我要考就被您及答案1.君子对待人民,主要用真诚就能使人信服从而指挥人民。
A.正确B.错误[答案]B2.张载又称“横渠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
A.正确B.错误[答案]B3.《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A.正确B.错误[答案M4.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A正确B.错误[答案]A5.《论语》是道家经典。
A.正确B.错误[答案]B6.老子著有《南华真经》。
A.正确B.错误[答案]B7.孙子,名武。
后世尊称他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
A.正确8.错误[答案]A8.在庄子看来,知识是无边无际的,而人的精力有限。
A.正确B.错误[答案]A9 .职业观也应包含“以仁为本”。
A.正确B.错误[答案M10 .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三变”指的是()。
A.望之俨然B.子温而厉C.即之也温D.听其言也厉[答案]ACDIL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oA.《三国志》B.《汉书》C.《新唐书》D.《春秋》[答案]ABC12.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指()0A.子B.经C.集D.史[答案]ABCD13 .“初唐四杰”包括()?A.B.C.[答案]ABCD14 .下列关于“中庸”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其实是恰到好处的意思 勃炯照宾王杨卢骆B.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C.中庸是最普遍的法则D.中庸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答案]ABCD15.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
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成为后代土人的共同认知。
A.关注现实B.注重修养C.参与社会D.积极进取[答案]ABCD16.下列关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说法,正确的有()?A.做学问是加法B.修道是减法C.做学问是减法D.修道是加法[答案]AB1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考试用
用word中的查找功能或者用快捷键一处”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D)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着作是(C)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B)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A)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D)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C)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B)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15.“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B)。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16.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A.17、A.18.A.孔子19.(CA.20.A.父母21.A.义B.22.A.23.A.C.24.A.B.C.D.25.A.经济26.A.闻B.见C.知D.行27.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此话意在说明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A)上去。
A.简约B.复杂C.炫耀D.文化28.(D)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9.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A)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30.孟子以(B)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山东电大国学诵读年考试试题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国学经典选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是“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战国策》是经由汉代学者刘向重新整理定名的。
3、《诗经》按音乐特点的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4、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5、中国古代神话主要集中于《山海经》和《淮南子》两部书中。
6、唐代兴起的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被称为传奇_。
7、“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描写的人物是_____秦罗敷______。
8、被称为“曲状元”的元代散曲大家是_____马致远______。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该诗句的作者是_陆游__。
10、“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该诗句的作者是__孟浩然_。
11、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仁爱”主张的是_______孔子_______。
12、《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编年________体史书。
13、《孟子》的中心思想是______仁政________,是孔子学说的发展。
14、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_______孟子_______。
15、先秦诸子中被号称“显学”的是儒家和墨家。
16、与沈约等人共创“永明体”新诗的南朝著名诗人是____谢脁_______。
17、“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指的是______曹植_____的诗歌风格。
18、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风格是___平淡醇美________。
19、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 “无韵”的“笔”_。
20、庾信早期诗作被称作宫体诗二、释词(每题4分共20分)1、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故人亦然。
译文:物品的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
人也是一样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译文::(洞庭湖)口衔远处的君山,吞吐浩瀚的长江,水大流急,宽阔无边3、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至此。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一、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仁智信勇严”出自? 1.0分1“仁 智信勇[{"co nten t":"《论《论语》B 、《吴子》C 、《六韬》D 、《孙子兵法》 我的答案:D 2F 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co nten t":"季札A 、87145946 0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 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我的答案:D3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1.0分87145946 1 I0__1 L i|孟子所指的君I [{"content":"父母1.00ZD f396e770c06*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的答案:B《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0分0 P |《墨子》认为 I [{"content":"4rrDa447971e324A 、4.0B 、5.0C 、6.0D 、7.0 我的答案:D 5F 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象形字1.0分[{" co nten t":"象形87145946形声字・ C、会意字« D、指事字我的答案:B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1.0分| 87145946—^0 p | 《孝经》把人| [{"content":"正确*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7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分| 87145946—|_0 | 庄子讲的“坐| [{"content":"精神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我的答案:C8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
(一)常识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P4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P30
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P41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P41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P52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P60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P60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P58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P70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P87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P92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P95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P128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P131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P135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P142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P160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P165
21. 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
P173
22. 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P181
24. 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
P187
(二)名词解释
1. 国学: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
P11
2. 今古文经学: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
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典多在文、景时期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而古文经,则是在景帝晚期、武帝初期所发现的古本。
P24
3.《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献中最完整的文献资料。
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成熟的标志。
P46
4.《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六义”是对《诗经》内容和诗法的概括,可分为“三体”、“三用”。
“三体”是指风、雅、颂三种体式。
“三用”是写诗的方法,即赋、比、兴三种方法。
P50
5. 《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今本《论语》共20篇,492章,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当时的诸葛侯、官僚、士人之间的对话,带有浓厚的语录体色彩,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P60
6.《竹书纪年》:也被称为《汲家纪年》、《汲家古文》或《汲家书》,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竹简长2尺4寸,每简40字,共13篇。
它用魏国的文字书写而成。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启到魏襄王期间的历史事件,其不仅年表详细,而且很多年记载与《史记》以及儒家经典的描述不同。
P85
7.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贯穿16个朝代,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共294卷。
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
这部书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由刘羲叟编订年历,作为全书的骨架。
司马光编这部书的目的是给国君理政提出借鉴,全书以政治、军事、外交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P87
8. 《通鉴纪事本末》:是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作者是南宋的袁枢,他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并参修《宋史》列传。
袁枢根据《资治通鉴》的重要史实,按照事件进行分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