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牌坊小学 张华芬 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途径,学会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等。
3.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4. 垃圾分类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实践能力。
5. 创新和改进: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设计法: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垃圾处理设施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的垃圾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授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培养创新精神。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八、课后作业1. 回家后,尝试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
2. 垃圾的处理方式。
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具体操作。
教学准备:1. 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资料。
2. 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垃圾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实例,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 教师进行垃圾分类的演示,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
三、学习垃圾的处理(10分钟)1. 教师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等。
2. 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和环境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
四、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发放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图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标识和图片进行正确的分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计划。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学生坚持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记录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2. 学生可以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将所学知识推广给更多的人。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哪些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对垃圾怎样分类;了解垃圾的危害。
能力目标:知道怎样处理垃圾,并能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物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小作品。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认真观察、爱惜身边的可用废弃物的习惯,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评论(0)2学情分析我校是一个环境优雅,十分整洁的绿色学校,我就拍下了一些校园整洁的角落。
另外,我还拍了校园外一些市民乱丢垃圾的现象,让同学自己对比观看,并发表感想。
看过之后,同学们决定要对垃圾的危害与处理做一个探索与研究。
因此,我们确定了《实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这一主题。
评论(0)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垃圾有哪些,并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怎样处理垃圾,变废为宝,利用一些废弃物制作成小作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 活动1【导入】(一)汇报调查结果,了解垃圾种类 1 通过课前调查,你们都了解到我们生活中有那些垃圾?(学生说时,教师出示于黑板上)废布易拉罐旧书废电池塑料袋塑料瓶废纸玻璃瓶一次性用品等2 同学们调查得真详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录像、图片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垃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同学们可以说一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1)污染大气(2)污染水源(3)污染土壤(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评论(0) 活动2【活动】(二)、展示精巧作品,激发制作欲望过度: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工作,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四十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
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
一吨废塑料可以回炼600吨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比如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学会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4. 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垃圾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具体操作。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新课导入】一、垃圾的分类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
二、垃圾的处理方法1. 教师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2. 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三、垃圾对环境的影响1. 教师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四、减少垃圾的方法1. 教师讲解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2. 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
第一部分:设计理念:第二部分、具体实施:一、活动目标2、通过参观、访问、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渐渐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惯。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二、活动准备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运到哪里去了?(在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2、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三、活动方案这个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2、实施阶段: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渣滓的种类、危害、分类及回收的方法);调查渣滓处理情况,提出处理的新设想。
3、总结阶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体验。
四、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描述:我们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在这美好的环境里人们愉快地生活着,小朋友快乐地成长着……但是有些人却只顾自己,不顾对周围环境的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2、师描述:看到街道上、小区里、校园周围垃级成堆,工厂前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怎能不让我们肉痛!同砚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又怎么忍心看到她备受培植呢?让我们从目前做起,行动起来,爱惜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身边的渣滓》。
(二)小调查汇报交流1、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
师: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1)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全班交流:(3)师小结:我们大家天天都要发生出许多渣滓,这些是生活渣滓,。
生活渣滓中常见的物质有:食物残渣、木、塑料、橡胶、玻璃、布头等。
另外还有一类渣滓是工业渣滓。
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渣滓的成分非常复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范文大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范文大全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渠坝小学刘跃先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纸厂约有18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纸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纸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千克 180吨月 54000千克54吨年657000千克 657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纸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身边的垃圾(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垃圾(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1.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习惯。
2. 活动内容2.1 学习垃圾分类2.1.1 垃圾分类的意义通过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1.2 垃圾分类的种类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种类。
2.2 垃圾处理方法2.2.1 垃圾堆填和焚烧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堆填和焚烧的处理方法,认识到这两种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影响。
2.2.2 垃圾回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的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回收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3 实践活动2.3.1 垃圾分类实践在班级中设置垃圾分类垃圾桶,让学生分别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投放到对应的桶中。
2.3.2 垃圾回收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废品回收站或垃圾转运站,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垃圾处理情况,同时也让学生亲身参与垃圾回收的实践。
2.3.3 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课堂上的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例如用卡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辨垃圾桶和相应种类的垃圾卡牌。
3. 教学方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3.1 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教学示范,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2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3.3 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意义,掌握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4.2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习惯,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做到不断改进和优化环保行为。
5. 教学资源5.1 课件资源教师制作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教学PPT。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第一章:垃圾的定义与分类1.1 垃圾的定义:介绍垃圾的概念,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1.2 垃圾的分类: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类别垃圾的处理方式。
1.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阐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第二章: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2.1 生活垃圾的产生:介绍生活垃圾的来源、特点及数量。
2.2 生活垃圾的处理:讲解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等。
2.3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第三章:可回收物的识别与利用3.1 可回收物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可回收物的概念及分类。
3.2 可回收物的识别方法:介绍识别可回收物的方法和技巧。
3.3 可回收物的利用:阐述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过程。
第四章:有害垃圾的危害与处理4.1 有害垃圾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有害垃圾的概念及分类。
4.2 有害垃圾的危害:讲解有害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3 有害垃圾的处理:阐述有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第五章:其他垃圾的认识与处理5.1 其他垃圾的定义与特点:介绍其他垃圾的概念及特点。
5.2 其他垃圾的处理方法:讲解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
5.3 减少其他垃圾的产生:提出减少其他垃圾产生的措施和建议。
第六章:垃圾减量与资源化利用6.1 垃圾减量的重要性:阐述垃圾减量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6.2 垃圾减量措施:介绍垃圾减量的方法与策略。
6.3 资源化利用:讲解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方法及其重要性。
第七章:垃圾分类的推广与教育7.1 垃圾分类的推广:介绍垃圾分类推广的方法与途径。
7.2 垃圾分类教育:讲解垃圾分类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7.3 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阐述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意义与途径。
第八章:垃圾处理的科技创新8.1 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介绍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与进展。
8.2 垃圾处理设备与设施:讲解现代垃圾处理设备与设施的运行原理。
8.3 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阐述新技术在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教材分析本主题以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爱护环境为专题组织材料,内容丰富,科普性强。
由三个部分组成:搜集信息、统计信息、制成表格。
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利用学过的应用软件制作统计表,使学生明白垃圾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垃圾。
“垃圾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并将其整理和统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还使学生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
2、了解处理垃圾的方法,运用写、画、说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教学的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理解、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这就要求在组织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创设情境中。
因此在授课时,首先要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垃圾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影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时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还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能自由地参与到其中去。
四、教学策略: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设计思路:《身边的垃圾》这个主题的确立对学生有切实的好处。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参与,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及环保意识教育。
2. 学生准备一次性垃圾袋,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处理方式。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次性垃圾袋,捡拾校园内的垃圾,并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5. 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自觉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加深对垃圾处理的了解。
2.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校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堆肥、资源化利用。
3.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和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和回收再利用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垃圾分类图示。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分类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身边的垃圾2. 副垃圾分类与回收3. 板书内容: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填写垃圾分类手册,记录家庭垃圾分类情况。
2. 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提高家人和同学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3. 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垃圾随意丢弃、堆积如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垃圾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身边的垃圾(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垃圾(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正确垃圾处理习惯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身边常见的垃圾种类及分类原则
•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教学步骤
1. 前置检测
1.请学生列举自己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垃圾种类,并进行简单分类。
(5分钟)
2. 引入新知识
1.讲解什么是垃圾和如何分类垃圾。
(10分钟)
2.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垃圾,并让他们进行分类。
(5分钟)
3. 探究活动
1.分组让学生用洗手液瓶、矿泉水瓶、薯片袋子、纸质杯子、书本等生活垃圾来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器。
(20分钟)
4. 回顾总结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器,并分析分类合理性。
(10分钟)
2.强调正确处理垃圾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分钟)
教学评估
1.设计小组活动或者团队竞赛等,检测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15分钟)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更能够加强环保意识和正确垃圾处理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竞赛等实践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讲解垃圾的产生原因、来源。
2. 垃圾的分类:介绍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及各类垃圾的特点。
3. 垃圾的处理: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环保意义。
4. 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处理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实践法: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等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图片。
2. 准备垃圾分类小游戏道具、宣传海报制作材料。
3. 安排课堂实践活动场地。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课堂互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5.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6. 课堂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垃圾分类情况,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2. 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下节课分享。
3. 调查身边朋友的垃圾分类习惯,总结优点和不足,下节课交流。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卫生填埋、焚烧。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垃圾分类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垃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垃圾分类手册或相关资料。
3. 教室准备垃圾桶、标签等物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垃圾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3. 互动:学生分享所准备的垃圾分类资料,互相学习。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七、课堂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身边的垃圾处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进行班级展示。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2. 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垃圾分类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活动:垃圾分类我来做1. 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模拟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养成垃圾分类、减量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垃圾处理的途径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
2.垃圾减量的实际措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实践操作1.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垃圾分类道具和垃圾模拟物品。
2.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垃圾分类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些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污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2.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减量措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尝试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
五、课后作业1.观察家庭垃圾,记录一周内的垃圾分类情况。
2.设计一份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家人和邻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和减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确保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教师展示垃圾分类的图片,与学生互动,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应该分成哪些类别吗?”学生尝试分类,教师引导并解释分类的标准,例如:“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环保行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分享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第一章:认识垃圾1. 导入:讲解垃圾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 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第二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1.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 讨论垃圾分类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垃圾产生1. 讲解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购物自带环保袋、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2. 讨论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实践减少垃圾产生。
3. 分享减少垃圾产生的心得体会。
第四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环保行动——资源回收1. 讲解资源回收的意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2. 讨论如何进行资源回收:废品回收、旧物捐赠等。
3. 分享资源回收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内容1.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2.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途径,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处理的现状,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
3.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
4.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垃圾分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意识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演示。
2. 准备垃圾分类的实际物品,如垃圾分类桶、垃圾袋等。
3.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4. 提前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垃圾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处理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6. 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操作准确性。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是否能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
这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门校本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
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以及怎样处理垃圾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为了达成活动目标,我制定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包括生活小调查、搜集资料、小制作、画画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处理信息,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惯。
同时,小组分工合作也可以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融入集体。
这个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在准备阶段,我们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在实施阶段,我们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处理的新设想;在总结阶段,我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体验。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激情导入,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我会描述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但有些人却不顾环境保护,导致垃圾成堆、浓烟滚滚的景象。
我会呼吁学生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最后,我相信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惯,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Part II: Small Survey Report and n1.Types and Hazards of Household WasteXXX: Where does the waste around us come from?1) Please discuss the XXX groups first.2) Whole class n:3) XXX's summary: Every day。
we generate a lot of waste。
which is called XXX food was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身边的垃圾》
新牌坊小学张华芬五年级数学(兼职)
一、教学内容
环境教育5年级第5课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
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四、课前准备
1、地球图片、垃圾。
2、实物投影仪所用文字(三彩二白一空)。
3、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垃圾分类表,方案和宣传稿。
五、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垃圾)
----- 对,垃圾
----- 我们人类每天都在制作出大量的垃圾,有生活垃圾,另外还有工业垃圾。
而这些垃圾大部分都被堆放在垃圾场。
如果人们再不引起重视,不作处理,长此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四周将会垃圾泛滥,世界将会被垃圾埋没!(黑板上的地球图片上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2、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活动开展
1、观看图片:(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重庆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重庆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图片。
2)、“看了刚才的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重庆市是全国第4个直辖市,我们渝北区是全国卫生城市,现在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重庆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写个研究方案。
2、教师提出研究要求(写方案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活动建议:
( 1)、研究方案时,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己见。
(2)、每小组一人负责记录方案。
(3)、交流方案时,每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3、研究方案(课件展示活动建议)
(1)、学生研究,写一写,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3)、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
同学们你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帮助环保阿姨、叔叔们解决了很大大麻烦,并且为环保做了很大贡献。
4、随机补充----小组讨论垃圾的分类
(1)同学们你们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
每类垃圾的图标是什么样子的呢?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4)教师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课件出示)
-----再补充介绍每种垃圾的别名及图标(课件展示)
5、垃圾分类模拟活动
1)、我们了解了垃圾可以分为3类?同学们你们桌上有个表,请小组合作将这些垃圾分类。
A、学生小组合作分类,填写表格。
B、学生汇报:选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将垃圾名字分别写在一张纸上,让学生上台贴在相应的模拟垃圾箱上。
2)、集体订正评讲:对台上贴错的纸条进行改正。
3)、小结:同学们过去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是垃圾填埋沤肥,可是现在有一些垃圾有毒,一些垃圾分解时间太长,不能沤肥,所以最好是先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
而我们刚才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后,就可以将垃圾利用起来,发挥垃圾的价值,还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你们刚才可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6、同学们,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垃圾的资料。
给大家谈谈垃圾分类收集后有什么好处?
7、学生汇报收集的各种资料:
1)、我在网上查到:垃圾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每利用一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30年的树木20棵。
2)、垃圾是资源
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房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
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我从网上查到垃圾有很大的危害:
1节纽扣号电池烂在地里,可以污染60万升水。
特别是有害垃圾,要回收做专项处理。
是啊,有害垃圾危害很大一定要回收做专项处理。
你们收集的有关垃圾的资料真不少,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
一起看看。
8、进行生活常识补充(课件出示)
(三)、联系实际:(说一说)
同学们,了解这么多有关垃圾的知识,“那作为重庆的小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该怎样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畅谈
A.如何减少垃圾 B.如何变废为宝
C.谈谈自己的设想、各组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等。
2、教师评价。
3、小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发挥出垃圾的价值,还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四)、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5(2)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写环保宣传卡片,并将卡片送给在场的老师)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你们组的宣传语好吗?
活动小结:(看一看,课件展示收集的宣传语)
通过大家的宣传,我想我们一定能让地球重新变美丽、变整洁(拿下黑板地球上的“垃圾”字样)。
(五)、总结
----“时光总是短暂,老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觉得很开心,你们呢?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象你们说的那样去做,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