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摘要】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本研究旨在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首先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特点,然后分别探讨了推拿治疗和针刺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应用。
接着详细描述了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以及进行了效果观察。
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缓解颈源性头痛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病因、特点、应用、方法、效果观察、结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探讨这种综合疗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分析推拿和针刺分别对颈源性头痛的影响,以及二者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缓解颈源性头痛症状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综合疗法在其他疼痛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和依据,促进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作为中医经典疗法的结合,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研究意义在于探讨推拿与针刺相结合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有助于增加对中医药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认知和了解,推动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颈源性头痛的辨证手法治疗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本组 16例 , 6 , 5 例 。年龄 1 —6 1 男 5例 女 1 9 5 颈枕部疼痛 , 放射至额、 、 、 颞 眶 顶或耳 ; 疼痛
2 治 疗方 法
21 松筋点穴法 . 患者 坐位 或俯 卧位 , 分四步进行。①枕下 三角区推拿法 : 三角区由头后直肌 、 头上斜肌 、 头下斜 肌组成 ,
风 池 穴 附 近 区域 , 法 作 用 力 向 内 上 、 上 、 上 三 个 方 向分 手 直 外
别按揉或弹拨 1 —3分钟 。② 颈旁 四线推拿 法 : 颈后 线 ( 自枕 外 隆下缘 凹处至 棘 突 , 当于督脉 经颈段 ) 两侧椎 旁线 相 、 ( 自风池穴直下 至颈根 穴 , 颈根穴 在 C 棘 突下 旁开 1 ) 患 7 寸 、 侧颈旁线 ( 自乳突部 向下 至颈臂 穴 , 颈臂穴在 缺盆穴 内 1 ) 寸
・
5 ・( 74 0 总 7)
中医正骨 20 O8年 1 O月第 2 0卷 第 1 0期
颈 源 性 头痛 的辨证 手 法 治疗
浙 江省 温岭 市 中医院 (15 o 李正祥 3 7o )
主 题 词 颈 源 性 头 痛 / 疗 治 手 法 临床 研 究
性 移 位 。病 人侧 卧 、 枕 、 头 , 者 一 手 轻 拿 后 颈 , 指 按 于间区域 , 为督脉 、 足太 阳经所过 ) 、
患侧 肩胛背区( 在肩胛骨背面 , 为手太 阳经脉所过 )肩胛 带 区 、
颈源性头痛是 指 颈椎 和颈 部软 组织 损 伤所 引起 的 以慢 性、 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 表现 的一组综 合症。作者 运用手法 辨证 治疗该病 16 , 1 例 取得 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颈源性眩晕的诊断、诊疗
• ③颈椎活动对椎动脉的影响
颈椎的活动幅度较大,颈椎的屈伸旋转变 化必然导致椎体之间的后关节,钩椎关节 及椎间盘的滑动作出相应的空间位置变化, 引起一侧椎动脉血运减少。正常人因另一 侧椎动脉的代偿作用而不出现症状。病理 状态时,因另一侧椎动脉不能作出相应的 代偿,故诱发或加重眩晕。
• 2. 椎动脉血管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部病变,无论是软组织或骨关节,椎管内还是椎管 外,均可使交感神经受刺激,功能发生紊乱,通过椎从而 引起椎动脉痉挛收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终导 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
另外,颈性眩晕还有本体系的参与,因为上颈部(C4 以上)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分布在其内的感受器和感觉 神经,通过传入纤维引起中枢反应,从而产生疼痛和眩晕 症状,上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与眼视力障碍,与 眼视力障碍、屈光不正等引起的眩晕机制类似,并不一定 是通过“椎动脉因素”所致。而是因为上颈部软组织中, 感受器的部分传入纤维及上颈部感觉神经中的部分传入纤 维,与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丘脑等有关眩晕中枢相 连通产生眩晕反应。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与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因素改 变及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相关。颈椎失稳、颈椎骨 质增生等颈椎退行性变以及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的血管狭窄、管壁僵硬、血管弹性减低以及体液 因子改变是颈性眩晕的基础因素;颈部软组织病 变所导致的颈部疼痛、酸胀不适所导致的本体觉 紊乱是颈性眩晕的诱发因素;而交感神经则是将 两者结合的关键因素。本病的发生并不是某一个 单独的因素所致。先天的颈椎发育异常,后天的 劳损性改变和人体本身组织器官的退变、衰老都 共同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颈部各生理上相互 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很难将它们割裂开来。
5.体液因素
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有相关 性。全血粘度值及血液流变学其它指标的改变是 本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211066724_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及保健
医药健闻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及保健李燕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近些年由于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加上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玩手机,容易出现颈部疼痛并伴随头痛,此时需提防颈源性头痛。
什么是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由于患者颈椎或者颈部软组织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症状主要包括头痛、颈部疼痛、肩部与上臂疼痛,疼痛可能由颈部向前额与眼部传导,患者还可能存在恶心、呕吐、眩晕,同侧视物模糊以及吞咽障碍等。
颈源性头痛的原因由于头部及颈部长时间前倾,脊椎弧形曲线消失,脊椎曲度变直,导致颈部肌肉承受过多的负荷变得僵硬,这是引发颈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颈椎前屈,胸部被迫向前,肺活量减少,大脑供氧不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头晕等;因为视网膜供血不足,会出现畏光以及视物模糊等。
颈源性头痛的症状患者往往因头部和颈部的动作或体位改变而引起偏头痛,且压迫患侧会使得疼痛向颈肩或上肢辐射疼痛。
国际头痛学会采用了一个分级标准,即“颈部紊乱而引起的头痛”的分类标准,并且将颈2神经阻滞有效当作是一种颈源性头痛的特点。
如何治疗颈源性头痛温针灸治疗在采用温针灸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项四穴”作为针刺穴位。
“项四穴”即天柱穴、风池穴、完骨穴、天牗穴。
天柱穴位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在人体脖颈突出的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
风池穴在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需要找到颈后部的两根大筋,在大筋上端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完骨穴位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通过对自身的耳垂后面进行触摸,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对上方的骨头进行触摸,会存在一浅凹,轻轻压动存在震动感,即完骨穴。
天牗穴位于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温针灸主要是一种以艾灸与针刺结合的治疗手段。
在留针过程中,通过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23医药健闻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向患者穴位进行传递,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
头痛的常见病因和治疗方法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
的疾病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 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减轻头痛症状
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 询,帮助患者了解头痛 的原因,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头痛症状
放松疗法:通过深呼吸、 冥想等方法,缓解紧张情
绪,减轻头痛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抗抑郁药、抗焦 虑药等药物,改善头痛症
头痛的常见病 因和治疗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头痛的常见病因 02 头痛的治疗方法
XX
PART ONE
头痛的常见病因
紧张性头痛
01
病因:长期精神 紧张、焦虑、抑
郁等心理因素
02
症状:持续性头 痛,通常为双侧, 有时伴有颈部肌
肉紧张
03
治疗方法:放松 训练、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 司匹林、布洛芬等,
用于缓解头痛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 林、丙咪嗪等,用于
治疗偏头痛
抗癫痫药:如卡马西 平、丙戊酸钠等,用
于治疗偏头痛
抗焦虑药:如地西泮、 阿普唑仑等,用于缓
解紧张性头痛
肌肉松弛药:如巴氯 芬、乙哌立松等,用
于缓解紧张性头痛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如热敷、 冷敷、按摩等
状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坐 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加
强颈部锻炼等
丛集性头痛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 递质、血管因素有关
症状:剧烈头痛,持续数小时至数 天,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
颈源性头痛病因及治疗进展
摘要 : 源r 史诵 足 ・ f : 炎什 部 桶 ,l j i Ut颈神经受刺激打火的 痛 , f i 其发 哥 L卒 临眯表脱 杂 。 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索多样。 18 从 9 3年同外学存提f 颁源性 头痛的慨念以后 , f I 受到同内外学 旨的广泛火注 文¨顺近 l 本 O年来天 于颈源性头痈 的阳内外文献 , 对颈源性头痛的病 【 及其治疗 }段作 一系统综述 。 关键词 : 颈源性 痛 ; 病 ; 椎拿 ; 针灸 中图分类号: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5 73 (0 00 — 2 7 0 R75 A 10 — 2 4 2 1 )4 0 9 — 3
为 主 ,平 均年 龄 为 4 . ;男 女 比例 29岁
为 14 。 :…
现在 扳 机 点 处运 动 终 饭 存 在 一 种 自发 、 持 续 低 幅 度 电 位 (0 5 ¨ , 区 别 了 1- 0 它 功n电位f | 高 尖 , 0 6 0 行 敲际 为 1 ~ 0 \) 0
膜 电 位 , 起 钙 离 子 从H 质 刚 通 过 引 J L
细 胞 膜 从 胞外 进 入咆 浆 内 . 致 肌纤 维 导 持续 收缩 . 加 局 部氧 卡 高 能 磷 酸盐 的 增 ¨ 消 耗 , 之 肌纤 维 的持 续 收 缩 可 损 害 局 加
部 微 循 耶 , 少 氖和 能 量 的 供 应 ,} 减 f此 {
墼
! ! ! 鳖笙 垒 』 坦
』 ! ! ! !! y !: !
! : : Y
! :
—
・
2 7・ 9
・
文 献综 述 ・
颈源性头痛病因及治疗进展
颈源性疾病的诊断与手法治疗
颈 源 性 疾 病 的诊 断与 手 法治 疗
罗 凛 曾科 学 (10 5 509 )
广 东省 第二 中医院
关 键词 疾 病 。 源性 颈 诊断 推拿治 疗
颈源性 疾病 是指颈椎 的骨 、 节 、 间盘及 椎周 关 椎
解 期缩短 , 发作 性加 重 。寒 冷 、 劳累 、 饮酒 、 情绪 激动
刺激或压迫 . 产生脊椎损伤疾患以外的多系统的症 闷胀、 颈部僵硬感。 大多数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喜欢用 状和体征。 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 肩痛, : 如 落 手按压疼痛处 。 以求缓解。 口服非 甾 类抗炎药可减轻 枕、 颈椎病 、 骨质增生等, 还涉及循环、 呼吸、 消化 、 神 经、 内分泌、 免疫等系统的 5 多种病证 , : O 如 头痛 、 头 晕、 耳鸣、 椎动脉供血不足 、 昏、 头 视力障碍 、 咽部异 低 , 情绪低落 、 烦躁 、 易怒 , 易疲劳 , 生活和工作质量 物感、 脑震荡后遗症、 血压波动等 。 明显降低。 颈源性疾病是由于颈椎及周 围软组织应力异常 2 颈源性 眩晕
1 颈源性 头痛
状, 称为食管受压型颈椎病。 这种吞咽障碍有三大特 无痛、 反复发作和 自然缓解 。食管钡透无 占位性 病程的进展 , 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 , 持续性存在 , 缓 点 : 病变 发现 。
时 出现 同侧 肩 、 、 背 上肢疼 痛 。 痛可有 缓解期 。 疼 随着
脊柱相关疾病表
维普资讯
《 按摩 与导引》 20 年 1 月第 2 卷 第 1 期( 14 07 0 3 0 总 5 期)
2
C iee Ma iu t n & Q o g te p . c 2 0 V 12 , o 1 h s npl i n ao iG n h r yO t 07, o.3 N .0 a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
颈源性 头痛 ( ri gnc edc e C H 是指 由 c v oei h aah, E ) e c
格检查 : 耳下方颈椎 旁及乳 突下后方有明显压痛 , 病 程较长者可有颈后 部 、颞 部 、顶部 、枕部压痛点 。 头疼牵 涉区局部 的触 觉 、针刺觉 明显减弱 , 侧嗅 患 觉 、味觉和舌颊部可有感觉减退 现象。压顶试验和 托头试验 可 以出现 阳性或者无 明显体征 _ 4 _ 。有关研 究显 示 : 的C H患者患侧 白发明显 多于对侧 。x 有 E 】 光检查可见 颈椎退行性改变 , 颈椎 间孔狭窄 , 椎体前 后缘 骨质增 生 , 突增 宽变 厚 , 棘 棘上 韧带钙化 。C T 检查 多无特殊 变化 。 2 C H的特点 、性质 、部位 的研究 .E ( )E 1 C H的特点 C H的原因是 由于颈椎病变所 E
( 临床表现特点 2)
C H的临床表现为牵涉性疼痛 。其 常不 表现在 E
可 引起疼痛立 即发作或进 行性加重 , 且会从后 枕 并 部 向前额部 、太 阳穴和 眼眶 , 甚至 同侧 肩膀放射 疼 痛 。同时也 会 出现颈肩部发 紧 、胀痛 、钝 痛 、头颈 部受到 活动 的限制 , 甚至会 出现头 昏 、头 晕 、手脚
的主要神经 。第 3 颈神经 出椎 间孔在椎 动脉后 方发 出第3 颈神经后支 , 内侧支分布到 多裂肌 , 其 外侧支 分布到头最长肌 、头夹 肌和头半棘肌。上述这些神 经 的分支 靠 近椎 动脉 经枕 骨大 孔进 入 颅腔 前 的成 角处 , 容易受 到椎 骨突起及肌 肉在附着处 的刺激及
C H患者男 女之 比为1: .; 88 E 2 7. 4 %的患者年 龄在2 l
~
侧 的损伤及失稳 , 以 C H的症 状特点首先 出现 所 E
头晕鉴别诊断与治疗
颈椎病不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 X片/CT/MRI 骨质增生≠颈椎病
TCD
血流速度慢/快≠VBI
老年人基本同时有动脉硬化和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骨质增生=老化≠颈椎病
眩晕的治疗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近1/4的眩晕难以明确原因
➢对症治疗的目的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解除恐惧心理
麻木、吞咽困难等) 促发、加重、缓解因素 如果为发作性:事件顺序、发病时活动情况、先
兆、严重程度等 个人史(疾病、药物、外伤)
头晕的诊断
体检要点 生命体征、脑神经、听力、共济运动
辅助检查 眩晕者常规做Dix-Hallpike检查 神经影像必须有针对性。无选择性的诊断阳性率低
(1%),不推荐作为常规;要了解检查的局限性 (CT对后颅窝)和非特异性(腔隙梗死、颈椎骨 质增生)
中枢神 经系统 感染, 其他
正常:基 底型偏头 痛,后循 环TIA、 其他
异常:脑肿 瘤、脱髓鞘 性疾病,脑 梗死,其他
颞部骨折、 颅内出血, 颅内压增高, 其他
头 晕 评 估 流程
非眩晕性头晕
异常生命体征
无
有
脱水、血容量低,心律失常,感染/ 败血症,不稳定高血压等
是
胸痛或心悸,装有人工起搏 器,心脏病史
发作期常用药物
常用的前庭抑制剂
• 抗组胺剂:异丙嗪、苯海拉明、敏使郎、眩 晕停、倍他司汀等 • 抗胆碱能:东莨菪碱 • 苯二氮卓类
止吐剂
• 苯酰胺衍生物:胃复安 • 吩噻嗪类:氯丙嗪 • 丁苯酮
前庭抑制剂的应用问题
• 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 • 应用时间过长会抑制中枢代偿机制的建立 • 当患者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就应该停用 • 不能用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的患者 • 非前庭性头晕一般也不用前庭抑制剂
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治疗课件优秀课件
• 美式整脊:通过特定的手法,调节较正错位的颈椎关节,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轴向旋转自颈5以下颈椎呈侧位相,双侧关节突投影重合,但自颈4、5 阶梯状改变,提示C4-5处有轴向旋转。旋转处变化骤然,非移行改变。
使之恢复正常的状态,纠正生物力学平衡。
颈性眩晕药物治疗
• 急性用药 • 1.氟桂利嗪(西比灵):新型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
剂,用法:10~30mg,睡前顿服,持续用药, 2~8周为一疗程。
• 2.倍他司汀:新型组胺类药,H1受体弱激动剂,
H2受体强拮抗剂。用法:4~8mg,tid,一日最大 剂量不超过48mg,一月后可停药观察;静脉给药: 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 10~15天为一疗程,若配合胞二磷胆碱疗效更好。
• 牵引
• 封闭治疗
• 可以给以局部受压的椎动脉给以普鲁卡因注射,如果在未
诊断出椎动脉受压或者受刺激的准确位置时也可以行星状
神经节阻滞治疗。
• 针灸可以采用温针夹脊穴、风池、大椎、晕听区,还可以
用风池加眩晕穴加电针
• 针灸取穴:角孙、百会、头维、太阳(斜外眼角进针)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近年来,头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危险因素之一,每年影响超过约50%的人群。
其中来源于颈椎或颈部疾病的头痛,被称为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
CEH是一种由颈椎、椎间盘或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牵涉痛,主要表现为一组慢性、单侧和(或)双侧头部疼痛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综合征。
据报道,CHE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CHE的患病率约为2.2%-4.1%,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4倍[1]。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不断上升,同时长期不良体位以及“低头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CEH 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相关报道,CEH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因此找到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谓迫在眉睫。
1.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CEH的特点是从颈椎到头部的单侧、牵涉性、非搏动性疼痛,表现为颈部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制,更有甚者出现单侧肩关节及手臂疼痛。
大部分CEH患者头痛通常始于颈部或枕部,有时可向外辐射到枕骨、额叶和眶后区域。
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模式改变,同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对于疑似CEH患者的确诊需要影像学评估,磁共振成像是首选方法,可对颈椎及周围枕骨和颈椎软组织进行高质量的可视化[2]。
2.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CEH是根据病变所累及不同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对应的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可采用休息配合保守治疗的方式;对于频繁发作且疼痛剧烈者,可采用微创或其他手术的方式治疗。
2.1药物治疗治疗CEH药物有很多种,其中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最为常见。
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发挥抗炎解痉止痛的效果[3]。
还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联合应用肌肉松药(乙哌立松)、营养神经药、抗癫痫药等。
2.2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可松解颈部痉挛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及减轻神经压迫。
Gwendolen Jull等[4]人采取低速颈椎关节松动技术和高速手法技术治疗调整因椎间小关节障碍导致的头痛。
颈性眩晕中西医治疗方法普及
颈性眩晕中西医治疗方法普及颈性眩晕是指颈椎运动中发生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除此之外,还伴有颈肩背痛、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耳鸣乏力等问题,甚至会发生短暂性术发作性意识障碍或者跌扑等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临床治疗发现,颈性眩晕患者多数为男性,尤其是以中老年人居多。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颈性眩晕发病率为17.3%左右,而随着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颈性眩晕的发病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来。
针对颈性眩晕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综合中西医治疗理念后为患者进行治疗,将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疗效。
下面,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深入了解颈性眩晕的中西结合疗法,提高民众对此病的知晓度。
1.中医病因病机在祖国传统医学中,颈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眩”即为眼花,“晕”则是头晕,由于二者常常都是同时出现,故而将其统称为“眩晕”。
症状较轻的患者闭眼稍作休息,即可缓解,而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如同乘坐车船,感觉天旋地转,无法站立,更有甚者会突然出现扑倒现象。
对于眩晕的起因,古代医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灵枢卫气》中认为“上虚则眩”;《证因脉治》中也指出“有火则灼炼成痰,无火者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阳之气窒塞不通,而为恶心眩晕。
”所以,在中医学的领域中,将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结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气血亏虚以及痰瘀内阻等,在病因病机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导致人体的头部经气运行不畅,髓海空虚,脑失所样,出现眩晕。
若以中医辨证的理论来说,眩晕患者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是此病的主要内在因素。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说,颈性眩晕患者中,属于虚证者较多,所谓虚证即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等;而痰浊中阻,瘀血阻络以及肝阳上亢等则属于是实证或者本虚标实证,故而有学者认为,眩晕的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和阴阳,针对精虚者,应当将治疗重点放在益精填髓以及滋补肾阴上;针对气血虚亏者,则要想办法为他们益气养血、调补脾肾;肝阳上亢者,则应做到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痰湿中阻者,治疗方向为燥湿化痰;若患者已经出现了瘀血,则要通窍活血。
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头晕的主要病因
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则多样但均少见,包括血管性、 外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要注意 除偏头痛外,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 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或头晕为唯一表 现
Sloane PD, Coeytaux RR, Beck RS, et al. Dizziness: st ate of the science. Ann Intern Med, 2001, 134:823-83 2. 施国文,熊昕丽,林岩,等.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中 华内科杂志,2008,47:393-396. Bath AP,Walsh RM,Ranalli P, et l. Experience from
•Neuhauser HK, von Brevern M, Radtke A, et al. Epid emiology of vestibular vertigo: a neurotologic survey o 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eurology, 2005,65:898-90
深感觉
半规管/耳石 视觉
前庭核
脊髓
姿势稳定 失衡、前庭 性共济失调
前庭丘脑/皮质 动眼神经核 小脑
运动感知 空间定向
眩晕
前庭眼反射 眼震
延髓网 状结构
自主神 经症状
眩晕的症状: 姿势(共济失调)、感知(眩 晕)、眼球运动(眼震)和自主神经(恶心)
时间
秒 分 (半)小时 天
周,月
眩晕时程
周围性
BPPV
增加
BPPV:第一位 偏头痛:儿童,老人等位症,常见
减少
VBI:PCI,无法诊断非正常非缺血状态,极 少单独表现 颈性眩晕:外伤,疼痛,深感觉异常,缺乏 共识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二、头晕/眩晕概述
1.眩晕是患者到医院看病的第二大常见症状
2.以眩晕为主诉的病人占老年门诊的51-71%, 耳鼻喉科的15%,内科的5%
3.不同专科大夫对同一头晕/眩晕患者的诊断常 常不同,相异较大.
为仰卧位, 头稍伸出床沿做30度半悬垂 位, 患耳向下; 然后缓慢向健侧转头45度, 使健耳向下; 患者身体由仰卧位转换为向健侧卧位; 缓慢向健侧转头45度,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 头转向正中同时头前倾30度。
Epley耳石复位法
A: 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 卧位
B: 头伸出做悬垂位, 向 患侧转头45度
表现
国内某院神经内科门诊605例头晕病因 分析
后循环缺血(PCI)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神经症 高血压病 偏头痛 其他:
142例(23.47%) 138例(22.81%) 120例(19.83%) 120例(19.83%)
29例(4.79%) 56例
三、常见的头晕/眩晕病因及临床
表现
一、头晕/眩晕的概念及症候
“头晕 [dizziness] ”的相关概念
头昏 [light-headedness]
头晕 [狭义,非眩晕]
眩晕 [vertigo] 晕厥前状态
头晕[广义]
[presyncope]
晕厥 [syncope] 不稳 [unsteadiness] 跌倒 [falling]
三、常见的头晕/眩晕病因及临床 表现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BPPV [临床特点]: BPPV好发于中年人,男女之
比为1:2 平均年龄54岁 头位变化时发作眩晕,少伴恶心呕吐; 每次发作时间特点: 以秒来计,多在10s以内 发作时是眩晕,不发作时可为头晕或昏沉
俞燕政医师治疗颈源性头晕、头痛的典型病案(病案一)
.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头晕的典型病案(病案一)2011年10月25日昨天,曾经参加过行鹭人登山活动的队员:就中国(网名)和小猫莫莫(网名)在微博里讨论对中医的看法,就中国写到:“我认识一位'神医',十几年以来,他医治了我众多的疑难杂症。
直到有一次,他说研究一下以往病例,把对他们有效的中草药组合一下给你使用,我震惊了!用现代医学的观念来看,这不是小白鼠的待遇么?我深深地感到被不人道地对待了。
同时意识到我一直吃的是安慰剂,这加深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
”我不知道他写的这个“神医”是谁?但我知道,凡是有丰富治疗经验的医生都不会自诩神医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
看了这帖和小猫莫莫对此帖的评论,我发现他们对中医的看法有一些偏见,主要是不了解中医疗法的缘故。
在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来,越来越觉得中医疗法的长处和特色,是不可磨灭的,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
面对这两位厦门大学毕业的博士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和他们进行相互沟通、和理解,消除误解、走出误区。
昨天答应小猫莫莫,有空写一些容易懂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为了更加贴切,把近年来厦门大学里有几位我的病人的典型案例整理出来,现就从这里说起:9月23日厦门大学一位在校生Fxiao(他小学和中学时曾是我的病人),带来一位主诉剧烈头痛、头晕的同班女生,请求我帮助治疗。
经过详细问诊、检查,诊断为:颈源性头痛、头晕,中医诊断:属于心脾气血两虚型。
时间:2011年9月23日;患者:Sjia,女,厦门大学某系,在校生;主诉:头痛7天,左太阳穴区有明显抽掣痛。
伴右侧耳鸣,头晕、欲呕;疲乏、体倦,出汗(汗后自觉体虚)、面色萎黄;经期有疲倦表现;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局部检查(略)。
患者曾于2011年9月14日扶送厦门大学医院住院治疗,9月17日出院诊断为:1、上呼吸道感染;2、CT检查示:颈曲僵直等。
(患者本人续诉:出院后,头仍痛,抬头眩晕,需躺下休息,身体乏力,易出虚汗,且右耳耳鸣,左侧头部有阵痛,不能长久的劳累,自觉体质虚弱,颈部很僵硬,不能对着电脑,近日基本上处于需要休息的状态)我的诊断、治疗方案如下:中医诊断:心脾气血两虚(气血不足,气血两虚型的颈性头痛、眩晕)治则:功能锻炼、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治疗:一、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 1、调整枕头高度:仰卧低位、侧卧加高尽量使头部保持与脊柱水平位;2、上机鼠标位置调整、上肢不应过于伸直;3、座椅高低定期调整;4、小哑铃锻炼;5、饮食调节、适当运动;6、定时如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医疗 前沿
Ch naH e l a e F o te s i at r r n i r hc
Oco e , 0 8 tb r 2 0
6 第 3卷 6
第2 0期
Vo , No2 l3 .0
颈源性 头痛头晕 的诊断与治疗
李永 军 牛淑 芹 李伟彪
0c b r 2 0 y t e te t n f 1 6 e s s o e vc lh a a h . iz e s c s s h n t lc u s ft ame tb sn l o o s raie o t e 0 6 b h rame to a e fc r ia e d c e d z i s a e .t e ii a o r e o r t n y u i g al fc n ev t 3 n i e v
L og nNUS u i,I ii I nj ,I h q L b o Y u n We a T e eodPo lS opt y a i, ea 5 60 h cn epe si lfi n t H nn 4 5 ) S H ao J u C y 4
【b t c Ob ci i us nocr egne edce dz ns i t i ns dra n. to s cnldd n aur 0 A sr t j t e D s si v oei haah ,i iesn h da oia et t Meh d oc e nay 0 1o a】 e v c o fe i z e g s n t me u iJ 2 t
料 ,初 次 治疗 按 病程 全 部 采 用保 守 治 疗 。结 果 一 个 疗 程 后 总 有 效 率 8 . %,3 23 5 16例 中有 4 病人 因椎 动 脉 受压 严 重 而 采取 了手 术 治 例
疗 结论 治 疗 颈 源性 头痛 、 晕关 键在 于准 确 诊 断 以及 判 断发 病 的 主要 原 因 , 于 大部 分病 人 , 守 治疗 可 以 获得 满 意 疗效 。 头 对 保
( 源 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 南 济 源 济 河 4 4 5) 56 0
f 要1目的 探 讨 颈 源性 头痛 、 晕 的诊 断 与 治疗 。 法 总结 2 0 年 1月- 0 6 1 摘 头 方 01 2 0 年 0月所 治 疗 的 16例 颈 源性 头 痛 、 晕病 例 资 3 头
【 键 词】 源性 , 痛 头晕 关 颈 头
[ 中图分类号] 4 12 R 4.
[ 文献标识码】 B
Ce vc g nc h a a h h ig o i a d t a me to i ie s r io e i e d c e i t e da n ss n r t n fdz n s n e z
枕后膜和硬脑膜经枕骨大孔人颅 , 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方汇合成 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 、 小脑 、 颞叶下 面和枕叶
内侧面皮质的血液 位于脑干的前庭 系统对缺血非常敏感 , , 因此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时 , 眩晕常常是首发症状。 影响椎动脉供血 的常见原因有 : 椎节失稳后钩锥关节松动及 变位而 波及侧方上下横 突孔 ; 钩锥关节 的骨质增生 、 关节 突增生 及横突孔本身 的骨质增生或骨折 、髓核脱 出等对椎 动脉 的压迫 ;
r a o s o s p t n s c n b ai e i ec n ev t et ame t f c c . e sn r f mo t ai t a e s t f d w t t o s ra i e t n ia y e s i hh v r e
痛、 头晕病例资料 , 疗效满意 , 总结如下 :
1临 床资 料 1 一Fra bibliotek资料 . 1本组男 4 9例, 8 例, 女 7 年龄 1~ 5岁, 86 平均 5 2
t ame t r t n .Re ut ac u s fe h oa f ce c 2 3 % . 3 a e n fu ain sb c u e o ev r b a r r r su e t k eiu e s l o r eatrt e ttl i in y 8 .5 s e 1 6 c s si rp t t e a s t et r l t y p e s r t e a s r s o e f h e ae o a o
a d sria e t n. n lso t ame to evclh a a h . izn s e Sa c rt ig oi a dd tr n h n ie c fteman n ugc lrame tCo cu in r t n fe ria e d c e dziesk y i c uaedan ss n eemieteicd n eo i t e h
【e od 】ev a haah, i ies K yw rs cri l edcedz ns c, z 头痛 、 头晕是常见症状 , 临床上 引起头 痛 、 晕的疾病很多 , 头 因各种原 因导致椎动脉血流改变 或上位颈神经卡压所 引起 的头 痛、 头晕在临床并不少见 , 此类病人往 往得不到 明确诊 断和正规 治疗而导致病情迁延 ,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作者收集 了自 2 0 01 年 1 ~20 月 0 6年 1 0月所治疗 的有完整资 料的 16例颈源 性头 3 椎动脉起 始于锁骨下动脉 ,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 间, 穿 经第 6至第 1颈椎横 突孔 上行 , 经环椎 后弓上的椎动脉沟 , 穿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