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终极重点.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 (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
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
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
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
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
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温病学重点(课资相关)
课堂资料# 1 一、 名词解释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
绪论1.刘河间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之剂,将解表药与寒凉清热药配合使用。
2.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3.戴天章(广瘟疫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4.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一章1.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王叔和(伤寒例)“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3.温病的特殊性(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燥化伤阴),(易内陷生变)。
4.温病的命名主要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
5.温病的分类根据病症性质分类温病按其病症是否兼湿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
根据发病初起的症候特点分类温病按其发病初期是否有里热证可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第二章1.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2.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3.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第三章1.卫气营血辨证鉴别表证型病理证候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卫邪郁卫表肺失宣降正气抗邪邪正相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辛凉解表银翘散争气邪正剧争里热蒸津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冷饮、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清热生津白虎汤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脉、细数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清营透热清营汤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脉数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凉血散瘀犀角地黄丸2.三焦辨证证型病理临床表现辩证要点上焦温邪犯肺卫气受郁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邪热壅肺肺气闭郁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身热,咳喘,苔黄湿热阻肺肺失清肃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湿蒙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包络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腻,舌红或绛神昏时清时昧,舌苔垢腻邪陷心包邪热内陷机窍阻闭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謇,舌绛神昏,肢厥,舌绛第四章1.白苔苔白厚而干燥:主胃燥气伤,胃津不足,无以上承,肺气受伤,气不化津所致。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单选1. 首先使温病脱却伤寒的医家是元代王安道2. 提出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金代刘河间3. 既属于季节分类命名的又属于以四时主气命名的病种是秋燥4. 症见身热,烦躁,汗出不解,呕恶,脘腹胀满疼痛,大便溏垢不爽,如败酱,如藕泥,舌苔白腻或黄浊,脉滑数等,属于湿热积滞搏结肠腑5. 身热不扬的病机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6. 昏聩不语是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7. 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为;斑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 舌苔薄白而于,舌边尖红的病机为温邪未解,肺津已伤,也可见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 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9.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代表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10.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的病机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之征象,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11.咽喉上覆白膜多由肺胃热毒伤阴 _所致12.“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出自叶天士《幼可要略》_1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出自明代王纶的《明医杂著》 _14. “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5.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16.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症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
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应用方药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17. 湿胜阳微症见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薛氏扶阳逐湿汤18.清浊相于证治的代表方为然照汤和蚕矢汤19. 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分别指阳伤与阴伤20.“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中下泉指肾阴多选1.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有哪些;煅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2.清营汤和清宫汤相同的组成药物有;玄参,竹叶心,连翘,麦冬,犀角3. 白虎四禁:①脉浮弦而细者,②脉沉者,③不渴者,④汗不出者4.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易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6.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组成7. 三甲复脉汤有哪三甲:生牡蛎生鳖甲 , . 生龟板名词解释1.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得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寒热往来:指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往来起伏如虐,提示邪在半表半里。
主要见于湿热类温病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或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或湿热秽浊闭郁膜原。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身热夜盛:指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
为热入营分。
热入血分,瘀热交结亦可。
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
提示温病后期邪热未尽,留伏阴分。
时有汗出:指汗出随热势起伏而时有,且为局部汗出。
多在热高时汗出,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
为感受湿热或暑湿之邪,热蒸湿动,湿遏热伏。
战汗:指温病发展过程中忽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恋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是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是指语无伦次。
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也昏谵并称。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逆传心包:指温病初起邪犯肺卫,未得及时正确诊治,邪不外解,手太阴肺的病变不解未传至阳明气分,而传至心包。
透热转气:指邪热入营,所用清营热、滋营阴,佐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的治法。
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为阳邪,两者相合,耗劫津液。
浊邪害清: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清阳之气被阻遏,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症。
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温病学 终极重点
温病学绪论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西医:颜面丹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5.元代王安道提出概念上不得混与伤寒6.清代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7.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体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病经纬》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热象: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症候群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①四时温病: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暑湿病邪②温热病邪③温毒④戾气等3.温邪的共同特性:①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②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③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如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⑤不同温邪侵袭部位有别4.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5.温病的范围及分类:(1)范围①根据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命名:风温(冬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②现代医学:Ⅰ.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Ⅱ.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Ⅲ.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2)温病的分类①按病因或病症性质分类:Ⅰ.温热类温病(除了湿热类的)Ⅱ.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②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A.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B.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6.温病与伤寒鉴别:看看③丰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④制定温病学各个阶段治疗原则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病因(1)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致病特点: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最新温病学考试重点
最新温病学考试重点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类病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与有特异性2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三、分类:1温热类: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且表现为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2湿热类:起病较缓,变化较少,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湿邪瘀阻气机,湿热淤遏气机,引起的各种见证,如身热不扬,恶心呕吐。
四、温病的分类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五、温病的命名温病的命名,主要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
六、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症性质分类温病按其病症是否兼湿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
2根据发病初起的症候特点分类温病按其发病初期是否有里热证可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
七、温病与伤寒温病与伤寒都是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病的范畴,二者在概念上都有密切的联系,但病因,感邪途径,病机,证治等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伤寒论是温病形成的基础,温病学是伤寒发展的补充。
八、温病与瘟疫瘟疫是温病学中具有特定含义的疾病名称。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中医温病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传染病和一些由外邪引起的常见疾病。
对于中医温病学考试而言,掌握重点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之一是温病的基本理论。
温病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外感邪气引起的疾病。
温病的基本理论包括发病原因、病证变化规律、病理分期、辨证论治等方面内容。
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温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温病的症状表现、病程演变过程等。
其次,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还涉及温病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温病的常见证候,如风温、热温、疫温等,掌握温病的辨证要点,了解不同证候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方药。
此外,还要重点掌握温病的辨证分型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另外,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之一是温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当代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温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掌握温病的预防与控制原理和策略。
同时,还需要了解温病防治中的中医药干预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
此外,中医温病学考试中还有一些其他重点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例如,温病的重要文献和经典著作,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考生需要了解其内容和意义。
此外,还要了解温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关注温病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
总之,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温病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预防控制等。
考生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点,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做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同时,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践提升自己的辨证施治能力。
只有掌握了重点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涉及温病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预防控制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加强实践经验,做好备考准备。
温病学重点
1 / 3一、 名词解释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温病学重点
第⼆章1、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有⼀定的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卫⽓营⾎、上焦中焦下焦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变2、温病的命名1)⼀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在春季的春温、发⽣在冬季的冬温。
2)是根据四时主⽓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
因为春天的主⽓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是湿,故称湿温。
3)是把发病季节与主⽓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是燥,故名秋燥。
4)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灼热疼痛,⽽定名为⼤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
5)是根据流⾏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引起较⼤流⾏的⼀类疾病称为温疫 3、温病的分类(内涵、如何鉴别)1)按照病证性质分类:(1)温热: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头瘟、烂喉痧等⼤多发病较急, 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湿温、伏暑等⼀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3)⼆者转换: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 兼湿为次。
⽽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 燥,热邪化⽕,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湿的⽕热之 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
2)按照发病初期的证候特点分类(1)新感:风温、秋燥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明显里热表现的⼀类温病(2)伏邪:春温、伏暑伏邪温病,又称伏⽓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类温病第三章1、温病的病因及治病特点2、表3-2第四章1、P26-281)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体肌表,导致卫⽓功能失调⽽引起的⼀种证候类型。
温病学重点
1.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病。
5.温病的特点:(1)特异性(2)具有①传染性②流行性③季节性④地域性(3)病程演变有一定规律性:卫气营血:?;三焦:逆传:温邪犯肺,肺病逆传,则传心包。
顺传:上焦→中焦→下焦(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以发热为主,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6.温病的病变发展趋势:一般为病位由表入里,病势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病性由实致虚。
7.温病的范围: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8.温病的命名:①根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②根据四时主气命名(风温)③把发病季节与主气相结合命名(秋燥)④根据临床表现命名(大头瘟、烂喉痧)⑤根据流行病特点命名(温疫)10.温病的病因:(1)风热病邪:①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①先入阳明气分②易于损伤津气③易入厥阴,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3)湿热病邪:①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③病势缠绵,传变较慢11.温病的发病类型:营分:身热夜甚温病后期:夜热早凉,低热17.时有汗出:站汗:18.痉:(1)实风内动:(2)虚风内动:20.风温:首见于《伤寒论》(1)邪袭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
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方药]⑴银翘散。
辛凉平剂。
偏于在卫解表。
⑵桑菊饮。
辛凉轻剂。
偏于在肺止咳。
(2)邪热壅肺:[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咯痰黄稠或带血,舌红苔黄,脉数,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
[方药]⑴麻杏甘石汤。
⑵千金苇茎汤。
(3)肺热腑实【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瓜萎皮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4)肺热移肠【证候】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痛而不硬满,苔黄,脉数。
温病学重点条文
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的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的区别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重点背诵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者透风于热外,或者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如今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者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绪论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西医:颜面丹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5.元代王安道提出概念上不得混与伤寒6.清代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7.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体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病经纬》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热象: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症候群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①四时温病: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暑湿病邪②温热病邪③温毒④戾气等3.温邪的共同特性:①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②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③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如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⑤不同温邪侵袭部位有别4.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5.温病的范围及分类:(1)范围①根据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命名:风温(冬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②现代医学:Ⅰ.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Ⅱ.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Ⅲ.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2)温病的分类①按病因或病症性质分类:Ⅰ.温热类温病(除了湿热类的)Ⅱ.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②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A.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B.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6.温病与伤寒鉴别:看看③丰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④制定温病学各个阶段治疗原则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病因(1)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致病特点: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致病特点:①病变从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致病特点:①病位以肺经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破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6)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致病特点: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7)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致病特点:①致病力强②传染性强③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④有特异的病变部位2.发病(1)发病因素:体质因素(取决于人体正气强弱及邪正力量的对比)自然…,社会…(3)区分意义:①阐明了温病初起不同发病类型②区别病变部位深浅③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第三章 温病的辩证1.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的临床意义(1)分析温病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 (2)归纳证候类型(3)掌握病程阶段和传遍规律 (4)确立治法,指导温病的治疗2.温病独特的诊断方法:验齿、辨舌、辨斑疹、白培3.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4.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6.三焦辩证(清代吴鞠通所倡导)——三焦病侯的相互传变①顺传:温邪始犯于上焦手太阴肺,继则传至中焦阳明胃的过程,被称为顺传②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7.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辩证的关系卫: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深浅、轻重 三: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8. 上焦温邪犯肺的病理辨证要点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1.常见的症状:发热—温病必见的主症(1)卫分:恶寒发热(2)气分:①温热类温病:a 壮热b 日晡潮热 ②湿热类温病:a 寒热往来b 身热不扬(3)营分、血分:①身热夜甚 ②身热肢厥(4)阴分:①低热病机:邪少虚多、肝肾阴虚、内生虚热②夜热早凉:素热未清,邪伏阴分2.身热不扬:身热羁留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3.身热夜甚:身热夜甚见于营分证,是指发热入夜更甚,为热灼营阴的表现4.身热肢厥:指胸腹灼热,手足厥冷。
为热郁于里,阳气不能达于四肢5.夜热早凉:夜热早凉见于温病后期,是指至夜发热,天明则不热,热退时无汗,病机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6.日晡潮热:属气分证热型。
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至5时,此时发热益盛,称为日晡潮热,多由热结肠腑所致7.汗出异常(1)无汗辩证①邪在卫分,为病郁肌表,闭塞腠理所致—病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脉浮等卫分症②邪入营分,热灼营阴,营阴耗损,汗源匮乏—病见灼热烦躁,舌绛,脉细数(2)时有汗出病机:湿遏热伏、湿热相蒸,气机不畅8.神志异常(1)烦躁不安见证:①气分证②营血分证③肾阴已亏,心火炽盛(2)神昏谵语即有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的表现注:如何辨动风虚实?(表现加病机)9.辨斑疹白培(1)辨斑疹斑疹:斑和疹均系出现在肌肤表面的红色丘疹,为温病中的重要体征之一。
斑点大成片,不高于皮面,疹点小成粒,高出皮肤,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
临床常斑疹并见,故斑疹合称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①治则:斑—清胃泄热,凉血化斑疹:宣肺透邪,清营透疹并见—治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疹宜透发,勿宜补气”②治疗禁忌:a禁采用辛温发表升提药,恐助热动血 b忌壅补,以免恋邪c忌在斑疹初透之际过用寒凉,以使邪热遏伏,发生变症③临床意义:雷少逸“红轻,紫重,黑微”叶天士“斑疹宜见不宜见多”斑疹即隐即现属危虚证候(2)辨白培病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肌表a.湿热病,失于开泄,邪流气分,湿热并重,郁蒸难解b.湿热病症,误用滋腻或失于清轻开泄,更易外发意义:辨别病症的性质及津气盛衰情况10.辨舌诊断意义:a分析病位及病理b.判断病邪属性c.判断津液有无d.确立相应治疗原则(1)舌苔①白苔A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温病热邪初染,客于肺卫,多见于风温初起B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a温邪未解,肺津已伤b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c燥热病邪初犯肺卫C舌苔白厚质地干硬如砂皮(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变黄而津液被劫D满舌生有松伏的白衣,或如霜状,或生糜点(白霜苔):主秽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E舌苔白腻而质红绛:湿遏热伏F舌苔白厚如碱状:湿热类温病,胃中素滞夹秽浊郁伏②黄苔A舌苔黄白相兼:a邪热初传气分,卫分证未罢 b邪热入于少阳B舌苔薄黄不燥:邪热初入气分,热邪未盛,津伤不重C舌苔老黄兼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证象③灰黑苔A舌质灰黑厚而焦燥,甚至质地苍老:为阳明应下而未下,邪热内结,阴液耗损病在气分的症象B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为温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C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阴血耗伤,湿热化燥,传入营血,大量便血(湿热化燥,伤洛便血)注:阳明腑实可见舌象:a.苔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 b苔灰焦燥c.里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2)舌质①红舌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红中生有红点:为心营热毒炽盛的征象B舌边尖红:卫分阶段苔薄白C全舌红:气分阶段—全舌红,多罩黄苔;热入营分,全舌红赤且苔甚少淡红而不荣—气阴不足②绛舌A舌纯绛鲜泽:为初热入心包的典型舌象(未伤阴)B舌绛而干燥:邪热入营营阴受伤(已伤阴)C舌绛而兼黄白苔:气营两分D舌绛光亮如镜(镜面舌):为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之征象E舌绛不鲜,干枯而黄:邪热久留,肝肾阴欲竭之象,病情危重③紫舌A.紫舌起刺,状如杨梅(杨梅舌):为血分热毒极盛B.舌紫晦而干,色如猪肝(猪肝舌):肝肾阴竭注:肝肾阴竭征象:a.舌苔薄黑焦燥,舌绛不鲜,干枯而萎b.舌紫暗而干(猪肝舌)c舌体萎软 d舌绛不鲜,干枯而萎11. 察咽喉主要反应肺、胃、肾的变化咽喉红肿疼痛:a.风热袭肺b秋燥病燥热上扰清窍c.湿热蕴毒上壅第五章温病的治疗1.温病的治疗“十法”:(1)祛邪:泄卫透表法、和解表里法、祛湿清热法、清营凉血法、通下逐邪法(2)扶正:滋阴生津法(3)急救:开窍熄风法、固脱法(4)外治法2.泄卫透表法(卫分) 解表清暑—暑热内蕴,复感寒邪(新加香薷饮)3.清解气热法(气分):清泄气分热邪,解除气分热毒的一种治法分类:1.清轻宣气—透泄邪热,宣畅气机 2.辛寒清气 3.消热泻火注意:有形实邪相结的的禁用;到气分才可清气;不可过用损伤阳气4.和解表里法(气分):以和解、疏泄、宣通气机,达到外解里和的一种治法(1)作用:清泄少阳,分消走泄,开达膜原(2)分消走泄:属和解表里法,辛开苦泄之品,作用在于宣展气机,泄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主治痰热或湿浊阻遏三焦,气化失司者(3)开达膜原:属和解法,是疏利透达膜原湿浊之邪的一种治法,主治邪伏募原证5.祛湿清热法(气分)(1)分类:a.宣气化湿 b.燥湿泄热 c.分利湿热6.通下逐瘀法(更重点)(气营血分)(1)作用:通腑泄热,涤荡积滞,逐瘀破结,排除邪毒(2)适用于:热邪与有形实邪如燥屎、湿滞、淤血等互结于肠腑(3)分类:①通腑泄热:泻下阳明实热燥结(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②导滞通便:属通下法,具有导泄实热积滞,泻下郁热的作用,是通导肠胃湿热积滞的治法适用于湿热积滞,脓结肠道,便溏不爽,色黄如酱(枳实导滞汤)③增液通便:用于“热结液亏”(增液汤)④逐瘀破结:适用于温病下焦蓄血证。
症见发热,小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紫绛或有瘀斑,脉沉实(桃仁承气汤)注意:热未成实结或无郁热积滞者不可妄用7.清营凉血法:(营、血分)分类:①清营泄热:属清营凉血法,是清营,养阴,透邪外达,以祛除营分邪热治法②凉血散血:属清营凉血法,是清解血热,散瘀宁络,清散血分瘀热之邪的治法③气(营)血两燔8.开窍熄风法 (气.营.血.后)(1)定义:开窍法是指开通窍闭,苏醒神志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