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体内温度的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1. 邪气:中医理论认为,外界的各种病因可侵入人体,形成邪气。
邪气分为寒邪、暑邪、湿邪、燥邪、风邪、湿热邪等不同类型,每种邪气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病理变化。
2. 温感:温感是指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能力。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有外界邪气侵入时,温感会出现异常变化,如寒症或热症。
3. 寒症:寒症是指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寒邪可引起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凝滞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寒战发热、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
4. 热症:热症是指由外界热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引起体内阴液亏损或津液失调等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口渴多饮、大便秘结等症状。
5. 温病:温病是指由外界寒邪或热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温病可分为寒温病和热温病两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6. 热与寒:热与寒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热与寒可以相互转化,即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表示疾病进展的状态。
7. 温热病:温热病是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指的是由外界热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温热病通常发热较高,伴有口渴、尿赤、烦躁等症状,常见的温热病有中暑、猩红热等。
8. 温热邪毒:温热邪毒指的是外界热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变化。
温热邪毒通常具有高热、神疲、口渴、肌肉疼痛等严重症状,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如霍乱、流行性感冒等。
9. 温证:温证是指由外界温邪侵袭所引发的病证。
温证可分为温热证和温寒证两类,具体表现为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疟疾、温毒等。
10. 温化:温化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疗法,将体内温度的异常变化重新调节至正常水平的过程。
温化可通过增加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等方式实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温病学名词及其解释,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温病学》学习心得(3篇)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我对《温病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首先了解到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温病是一种由温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热、热毒炽盛和热势壮烈。
而对于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温的变化、舌苔、脉象等因素,以及病因、病机和病情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随后,我学习了温病的病机病机主要有温邪、正气、邪气、正邪交争和脏腑经络等。
其中,温邪是引起温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的力量,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因,正邪交争是温病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脏腑经络是温病的发病部位和传导通道。
二、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医诊断的特点和方法。
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在温病诊断中,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诊主要通过闻气、闻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切诊主要通过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温病的病程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温病早期,应以疏散邪气、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疗,如辛凉解表法,以达到驱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在温病中期,应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病邪。
在温病晚期,应以温通腑气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功能的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温病的常用药物和处方。
温病中常用的药物有石膏、阿胶、生石膏、麻黄、柴胡、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邪开表、清热利湿等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病患者。
同时,在温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处方有麻黄汤、五苓散、桂枝汤等。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是一个利用药物和生物因素治疗疾病的古老的学科,也被称为温病医学或热病学。
这种类型的治疗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它们都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疾病的发生。
温病学以天气变化和天气变化引起的病症联系在一起,认为天气变化和疾病有直接联系。
基于这个理论,温病学的研究断定,某些外界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温病学就被认为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
温病学不仅仅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提供了疾病预防的方法,它将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以降低发病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温病学研究假定温度变化与疾病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联,它认为发病率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温病学建议病人使用药物和生物因素,以防止温度的变化,从而降低发病率。
温病学理论也建议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和温度,以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疾病风险。
它还建议病人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衣物,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免受风寒和湿度影响,从而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温病学建议病人注意饮食,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抵抗疾病。
它也建议病人多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在温病学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来指导病人,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的发生,甚至能够治疗一些疾病。
因此,温病学不仅
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是对身体健康的保护。
总之,温病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分支,它提供了一种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来预防疾病的方法,从而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温病学的理论,并运用它来保护人们的健康。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温病学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天受:温病传染途径之一,把通过空气传染的称为“天受”。
5.传染:温病传染途径之一,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称为“传染”。
6.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属性为风寒性质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性质的温病。
7.狭义伤寒:风寒性质的“伤寒”与“中风”合称为狭义伤寒,它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并列关系。
8.风热病邪:春季温风过暖,或冬季应寒反温的季节气候环境中,产生的病邪称为风热病邪。
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由冬季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冬温。
9.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一种致病温邪。
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
10.暑湿病邪:暑热挟湿的病邪称为暑湿病邪。
暑湿病邪虽然是暑热挟湿,但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
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11.湿热病邪:是长夏病邪中产生的一种病邪,因长夏炎热,雨水较多,易致湿热为病。
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温。
12.燥热病邪:是秋季秋阳已曝,气候炎热干燥时产生的一种病邪。
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
13.温热病邪:是一种致病后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外感病邪,即传统所说的“伏寒化温”。
古人认为是由于寒邪内伏未即发病,日久寒邪转化为热邪,阴邪转化为阳邪,至春时阳气生发,温热自内而发或为时邪引发。
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
14.温毒病邪:六淫邪气郁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
可引起大头瘟和烂喉痧。
15.疬气:又称疫疬之气、戾气。
疬气即是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一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温热性质的疬气引起温疫的发病、传染、流行。
由疫疬病邪引起的是疫疹,由时行疫疬所致的是霍乱。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进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通常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进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包含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与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通常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
如由肺内陷心包或者由卫内陷营血。
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
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
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
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与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者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者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
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温病学名词解释+简答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空虚感。
文库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白㾦: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
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
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
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尿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热病学阶段:古代医家首先提出了热病的概念,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都有涉及热病的记载,这标志着温病学的起步阶段。
2. 温病学形成阶段:在唐、宋两代,随着对热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温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温病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 温病学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病学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如《温病条辨》等。
4. 温病学现代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现代温病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辨证施治、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之,温病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深入研究热病本质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温病学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辩证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伤寒初起风温初起主要病因:风寒病邪;风热病邪受邪途径:从皮毛而入。
首犯足太阳膀胱经;从口鼻而入,首犯手太阴肺经病机:风寒袭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中有六经传变次第,终易伤阳;风热袭卫,肺卫失宣,易化燥伤阴,传变迅速,病程中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终易伤阴初起证候: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发热重,恶寒轻,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初起治法: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病因风热病邪: 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3、易化燥伤阴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厥阴,闭窍动风。
暑湿病邪: 1、初起先犯肺卫,多夹寒邪。
2、困阻脾胃,弥漫三焦。
3、耗损元气,伤津阻气。
湿热病邪: 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因: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2、蕴结壅滞卫分证:是指温邪初犯人体,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症候类型。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舌苔脉象)咳嗽也是卫分证的辨证要点。
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主要特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脉数。
形成:1、卫分温邪不解而传入。
2、某些温邪径犯气分3、某些伏气温病,伏邪始从气分发出。
温病学_精品文档
有湿热轻重区别
下焦
肾精耗损
邪热久羁 耗损肾阴
身热不退, 神惫委顿, 消瘦无力, 口燥咽干, 耳聋,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舌绛不鲜, 干枯而痿
手足心热甚手足背, 口燥咽干, 舌绛不鲜, 干枯而痿, 脉虚
虚风内动
肾精虚损 肝失涵养
神倦肢厥, 耳聋, 五心烦热, 心中憺憺大动, 手指蠕动或瘛瘲, 舌干绛而萎, 脉虚弱
苔白厚而粘腻——湿与热搏, 浊邪上泛;
4)苔白厚而干燥——胃燥津伤, 脾湿未化;
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邪热被气分湿浊阻滞, 不能外达, 而被逼入荫、营阴);
6)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秽浊, 郁闭膜原;多见于湿热性质瘟疫
7)白苔如碱状——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
温邪具有阳热性质。
特定的侵犯部位。
2.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 指疾病在人群中的相互感染
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①起病急, 传变快 ②以发热为主症, 热象偏重 ③易化燥伤阴 ④易内陷生变
新感温病: 初起病发于表, 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 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麻疹的分布规律: 多先起自上颚、口腔, 继而布于耳后、头面及背部, 再则布于胸腹四肢, 约三四日, 以手足心见
疹为出齐。
丹痧: 多见于颈项, 渐及胸、背、腹部及四肢, 一日之内即可蔓延全身。
·斑疹的诊察及临床意义
观察色泽 “红轻、紫重、黑危。”
若见斑疹色淡红, 而病势很重, 则多为气血不足、邪毒无力透发之象, 病情亦多危重。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既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
第二节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温病隶属于金刘河间,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主张广义伤寒之中元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韩和——推衍张仲景旨意宋庞安时——变通《伤寒论》治法初步变革朱肱——反对墨守经方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金刘河间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重大转折制新方:表里双解剂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元王安道病机:温病为里热外达脱却伤寒治则:清理热为主明吴又可,第一部瘟疫学专著——《瘟疫论》①明确提出瘟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②在病因方面,推论出瘟疫是感受杂气所致,③在病机方面,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邪溃则有九④在治疗上,强调驱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清喻嘉言,《尚论篇》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以逐秽解毒为主的治疗原则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下不厌早<驱邪>,伤寒下不嫌迟<除湿>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柳宝,《温热逢源》春温专著余霖,《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主治:火热实证、气血两燔开专论温病先河 a.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说 b.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创疏利透达之法 c.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卫气营血学说 d.确立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论述了妇人温病诊治指导温病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规范四时温病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吴鞠通医案》补上焦如鉴之空王孟英:《温热经纬》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补中焦如衡之平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补下焦如水之注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知识点新
《温病学》知识点绪论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专门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一定认识,理论朴素,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发展,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基础。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灵活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别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创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阐明温病发生发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贡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倡导温病三焦辨证纲领,规范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经验,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新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新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温病学
温病学名词解释1.日晡潮热: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3~5时为甚。
2.神志昏迷: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至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
3.透热转气:即在清泄营分热毒的主药中加入轻清宣透之品,使营分邪热能透出气分而解。
4.虚风内动: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或口角微微颤动、抽搐,心中憺憺悸动,同时可伴有低热,颧红,五心烦热,消瘦,神疲,口干,失语,耳聋,舌绛枯萎等症状。
5.暑瘵:暑热犯肺,伤及肺络而骤然咯血,咳嗽,气促。
6.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表现不显著,即自觉热势不盛,而持续难退,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7.神情呆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常伴有身热不扬,胸闷呕恶。
8.热厥:四肢清冷,但胸腹灼热。
伴有烦躁,气息粗大,汗多,尿短赤,便秘等热盛于里的症状,或伴有神昏谵语,喉间痰鸣,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沉实或沉伏而数等表现。
9.邪陷心包:邪热内陷,10.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减。
11.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
论述1.试述风温的病机特点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证候。
吴鞠通“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指出了本病初起肺经受邪的发病特点。
如肺卫之邪不解,则其发展趋向有两种情况:一是顺传于气分,二是逆传心包。
2.何谓热结旁流(证型:热结肠腑)肺经邪热不解,传入肠胃,与肠中积滞糟粕相结而成,邪热内结肠腑,里热熏蒸而致日晡潮热;热与肠中糟粕相结,传导失职,大便秘结不通;若是燥屎内阻,粪水从旁流下,则可表现为利下纯水,即“热结旁流”,其所下之水必恶臭异常,且肛门有灼热感。
方药:调胃承气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斤大黄四两(清酒洗)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在热痰偏盛并见痉厥各当如何治疗若痰热较重,邪热炽盛者,可加服至宝丹,以清心化痰开窍;若湿灼偏盛而热势不著者,可送服苏合香丸以化湿避秽。
温病学--绪论 ppt课件
➢ 《素问ㆍ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
饮食不当是疾病愈后复起的原因
➢ “遗证”:《素问ㆍ热论》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治疗当“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
(7)预防
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
➢预防原则:
《素问ㆍ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推阐仲景之旨: “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
➢ 变通其法,不泥于古方: 抨击对仲景方“竟不更张毫厘”的习俗, 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温病学--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温病教研室
一、温病学的定义与性质
(一)温病学 ?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性质
研究 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 一门中医 临床 基础学科。
温者,热也
病因、病机 病理变化
预防、诊 断、治法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1)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全面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预防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辟温方30余首,其剂型有药酒、丸、散、熏烧、搐鼻、 粉身、洗浴、佩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对外感热病进行了分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辨证论治原则: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温病的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湿热病提纲: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温病三焦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白虎之禁:“白虎本为达热出表。
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绪论温病学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形成阶段――明清时期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明代)吴又可《瘟疫论》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邪致病特点: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疠气温邪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三焦辨证表:心包(神昏谵语伴身热肢厥,舌謇不语,舌鲜绛);若营热扰乱心神,则昏谵较轻,神志不完全昏迷,或心中烦躁,灼热,斑疹隐隐,舌红绛。
若血热扰动心神,则昏谵狂乱,伴见身体灼热、斑疹密布,全身多部位出血,舌深绛。
若在气分,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则时有神昏谵语,潮热、便秘、脉沉实。
精品文档发热类型:1发热恶寒2寒热往来3壮热4日晡潮热5身热不扬6身热夜甚7身热肢厥8夜热早凉9低热。
神志昏蒙: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
斑的病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
疹的病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
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白苔: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风温初起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或燥犯肺卫。
舌苔薄白而腻:湿温初起,卫气同病。
舌苔白厚而腻:湿温病,邪在气分。
舌苔白厚而干燥:脾湿未化,胃津已伤,津液不能上承或胃燥肺气受伤不能布津舌苔白腻而质红绛:湿遏热伏(气分)舌苔紫绛苔白厚如积粉:温疫病湿热秽浊极甚,郁闭膜原的征象。
舌苔白厚如碱状:多见于湿热类温病舌苔白厚质地干硬如砂皮:邪热劫津满舌生有松浮的白衣,或如霉状,或生糜点(白霉苔):秽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见于温病后期。
黄苔:舌苔黄白相兼:邪热初传气分,卫证未罢或邪入少阳。
舌苔薄黄不燥:邪初入气分,热邪未盛,津伤不重。
舌苔薄黄干燥: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舌苔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热结肠腑,阳明腑实征象。
舌苔黄腻或黄浊:见于湿温病湿热流连气分的邪热偏盛或湿热俱盛证。
舌质:红舌:舌红赤而苔黄燥: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
舌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干燥:邪热乍退而肺胃津液未复,或热久津伤。
舌尖红赤起刺:心营之热初起或为心上炎。
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或舌红中生有红点:心营热毒炽盛。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气阴两虚。
绛舌:舌纯绛鲜泽:热入心包。
舌绛而干燥:邪热入营,营阴受伤。
舌绛而兼黄白苔:邪热初传营分,气分之邪未尽。
舌绛上罩粘腻苔垢:热在营血兼痰湿舌绛光亮如镜:温病后期,胃阴衰亡舌绛不鲜,干枯而萎: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紫舌:舌紫起刺,状如杨梅:血分热毒极盛。
舌紫晦而干,色如猪肝:肝肾阴竭。
舌紫瘀暗,扪之潮湿:温病夹瘀血。
舌淡紫青滑:阴寒内盛,血络瘀滞。
温病的治疗:1.祛除温邪2.扶助正气温病的9种治法:泄卫透表法:疏风散热:适用于风温初起,邪在肺卫症见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尖边红,苔薄白,选方:银翘散解表清暑:适用于夏日暑湿蕴阻于内,寒邪复侵于表。
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心烦,口渴,脘痞,舌红苔腻。
新加香薷饮。
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邪郁肌表,气机失畅。
症见恶寒,头重如裹,身体困重,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
藿朴夏苓汤。
疏卫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侵袭肺卫。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鼻咽喉干燥,咳嗽少痰,舌红苔薄白。
桑杏汤。
清解气热法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热郁胸隔而热势不甚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扰于胸隔的证候。
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农不舒,舌苔薄黄,脉数。
栀子鼓汤加竹叶、连翘。
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气分,邪热炽盛,表里俱热。
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舌苔黄燥,脉洪数。
选方:白虎汤。
清热泻火:用于邪热内蕴,郁而化火。
身热口渴,烦燥不安,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黄连解毒汤或黄芩汤。
和解表里法清泄少阳:适有用于邪郁少阳,兼痰湿犯胃。
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胁脘闷痛,烦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选方:蒿芩清胆汤。
精品文档分消走泄: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
症见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
选用温胆汤开达膜原:适用于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
症见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舌红绛或紫绛,苔白厚浊腻如积粉。
选方:雷氏宣透膜原法或达原饮。
祛湿清热法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
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或微恶寒,汗出不解,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缓。
选方:三仁汤。
燥湿泄热:适用于中焦湿热遏伏。
症见身热而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舌苔黄腻,脉濡数。
王氏连朴饮。
分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症见小便短少,甚则不通,热蒸头胀,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选用茯苓皮汤。
通下逐邪法通腑泄热:适用于热入阳明,内结肠腑。
症见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时有谵语,腹部胀满或硬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
选方: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肠道。
症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浊腻。
枳实导滞汤。
增液通便:适用于阳明热结而阴液亏虚,即所谓“热结液亏”。
症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
选方:增液承气汤。
通瘀破结:适用于温病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
症见发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紫绛或有瘀斑,脉沉实。
选方桃仁承气汤。
清营凉血法清营泄热:适用于温病热入营分,郁热阴事伤。
症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选方清营汤。
凉血散血:适用于温病热盛血分,迫血妄行,热瘀交结。
症见灼热躁扰,昏狂谵妄,斑疹密布,各种出血,舌质紫绛或有瘀斑。
选方:犀角地黄汤。
气营(血)两清:适用于温病气分与营(血)分同病。
即气营(血)两燔证。
若偏于气营同病,症见壮热口渴,烦扰不寐,舌绛苔黄,选方玉女煎。
气血两燔,热毒深重,症见壮热躁扰,神昏谵语,两目昏瞀,口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斑疹密布,出血,舌质紫绛,苔黄燥或焦黑。
选方:化斑汤。
开窍息风法清心开窍:适用于温病痰热内闭心包,症见神昏谵语,身体灼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
安宫牛黄丸。
豁痰开窍:适用于湿热郁蒸,蒙蔽清窍。
症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苔黄腻或白腻。
选方: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
凉肝息风:适用于温病邪热内炽,肝内内动。
症见灼热躁扰,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口噤神昏,舌红苔黄,脉弦数。
选方:羚角钩藤汤。
滋阴息风:适用于温病后期热入下焦,日久真阴亏损,肝木失涵,虚风内动。
症见低热,手足蠕动,肢厥神疲,舌干绛而萎,脉虚细。
选方: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滋阴生津法滋养肺胃:适用于温病气分邪热渐退,而肺胃阴液未复,或肺胃阴伤。
症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口干咽燥,或干呕不欲食,舌光红少苔或干。
选方:沙参麦冬汤。
增液润肠:适用于温病气分热邪渐解,津枯肠燥而便秘。
症见大便数日不下,口干咽燥,舌红而干。
选方:增液汤。
滋补真阴:适用于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真阴耗损,邪少虚多的证候。
症见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颧红,口干咽燥,神疲欲寐,心中詹詹大动,舌绛少苔或干绛枯萎,齿燥,脉虚细或结代。
选方:加减复脉汤。
固脱救逆法益气敛阴:适用于气阴两伤,正气欲脱。
症见身热骤降,汗多气短,体倦神疲,舌光少苔,脉散大无力。
选方:生脉散。
回阳固脱:适用于温病过程中阳气暴脱证。
症见四肢逆冷,大汗淋漓,神疲倦卧,面色苍白,舌淡苔润,脉微细欲绝。
选方: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汤。
风温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
精品文档风温的治疗原则:初起邪在肺卫,治宜辛散凉泄,透邪外达,并注意辨别证偏于卫表抑或偏于肺经,相应调整施治;邪渐入里,独见肺经邪热壅盛者,宜清热宣肺平喘;邪热灼津为痰,结于胸膈胃脘者,宜辛开苦降,使痰热分解而易于清化。
春温临床表现: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
春温的治疗应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精。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要证候。
临证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
暑温的治疗原则:清暑泄热,顾护津气。
张凤逵说“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秋燥的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液干燥。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微咳,咽喉红痛,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欠润,脉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平剂)桑菊饮(轻剂)燥热犯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少而粘,咳嗽,甚则声音嘶哑,咽干鼻燥,口微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
治法:辛凉甘润,清透肺卫方药:桑杏汤气分证治1、邪热在肺肺热壅盛证候:身热,汗出,口渴,咳喘,咳痰粘稠不爽,甚则气急鼻煽,胸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燥热伤肺证候:身热,干咳无痰或少痰,甚则痰中带血,气逆而喘,胸满胁痛,鼻咽干燥,心烦口渴,少气乏力,舌边尖红赤,苔薄白燥或薄黄燥,脉数。
治法:清肺泄热,养阴润燥方药:清燥救肺汤肺热腑实证候:身热,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腹满,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肺热发疹证候:身热,咳嗽,胸闷,肌肤红疹,苔薄白,舌质红,脉数。
治法: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方药:银翘散。
2、热在胸膈证候:身热不甚,心烦懊农,起卧不安,甚或身热不已,面红目赤,胸膈灼热如焚,烦躁不安,唇焦,咽燥,口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