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诗歌鉴赏20个常考意象详解》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一)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总结(一)
1. 春天的意象: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这些诗歌中描写了春天的明亮、清新、喜悦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2. 天空的意象: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这句诗描绘了广阔的天空,给人以开阔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反映了人们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思考。
3. 月亮的意象: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这句诗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安静、宁静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
4. 自然界的意象:
《将进酒》:“银鬓精神秀,金貂马蹄骤。
”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银鬓、金貂、马蹄等形象,表达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花朵的意象:
《春夜喜雨》:“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这句诗通过描绘江头的情景,给人以诗意和美感,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
以上是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的一部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一、月。
月在古诗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特点就是它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你想啊,晚上月亮一出来,那柔和的光洒在大地上,离家在外的人就容易触景生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简单地一抬头一低头,对故乡的思念就全在里头了。
月亮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所以它就像是一条思念的纽带,连接着远方的亲人和故乡。
二、柳。
柳的特点是和离别有关。
因为“柳”和“留”谐音嘛。
古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就经常折柳相赠。
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青青的柳色就在眼前,可朋友马上就要走了,这柳就像是挽留朋友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三、雁。
雁是一种候鸟,它的特点是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或者传递书信。
大雁每年都会按时迁徙,它们在天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飞向远方。
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大雁,就会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像大雁一样回到家乡呢。
而且传说大雁能传书,像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盼着大雁能带来远方的消息,那种盼望中又有着思念和孤独的感觉。
四、菊。
菊的特点是高洁、隐逸。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却傲然挺立。
所以古代那些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们就特别喜欢菊花。
陶渊明那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着菊花,看着远处的南山,那是一种多么闲适自在、超凡脱俗的境界啊。
五、梅。
梅的特点是坚韧、耐寒,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冬天那么冷,梅花却能在冰天雪地里盛开,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梅花独自在墙角开放,不畏严寒,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坚守自己的操守。
六、松。
松象征着长寿、坚韧不拔。
松树四季常青,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屹立不倒。
在古诗里,那些想要表达坚定的意志或者对长寿的祝福的时候,就会用到松这个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必备知识及意象归纳
诗歌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二)比喻性意象(三)描述性意象(四)通感性意象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
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3、鉴赏作品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5、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22个意象
附: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1.月——思乡,怀人 ,永恒怀乡: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必背知识点:意象,快收藏!(可打印)
高中语文古诗祭赏必首知识衣:意象,快收藏!(可打印)今天给大家分享高中i吾文古诗签赏必背知识点,意象.掌握诗歌柴赏的精曲•点赞分享啊!意象一、物象与意象的区别:物象是指客规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窗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者。
物象一旦进入i寺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
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恩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
二、意象的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事、人等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使也是意象,三、敝象的特点1、含蓄性歌德曾说:'最直露的中国诗歌.与西方的诗歌相比,也是含蓄的。
.'含蓄"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之中.启发联想.引人遥思.耐人回味。
这就要求我们在敏锐地捕捉到意象之后,借助想象.再现画面,解读物语。
2、确定性意象确实定性是指诗歌的物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表达诗人某种固定的情感和志趣,而这些物象与人的情感总有某种关联,在不同诗人的笔端,那些特定的物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侍和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案赏时把握关联,识记意象。
把握美联识记意象松梅竹菊窝高沽,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I将鹘鹄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落花流水传愁堵,别时长亭柳依依,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3、丰富性不同的诗人因为个人性情和际遇的不问,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我”与"物”的完关结合。
其实,哪怕是同一位诗人,境遇不同,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感触'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古诗意象时须立足文本,有所甄别,切忌先入为主,生搬硬套.立足文本有所甄别驿外断桥边,寂实开无主。
已是黄梓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汇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呈现出涉猎内容丰富、考点分布广泛的特点,其中意象相关内容也会在语文考试中经常考察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动物类:(1)杜鹃:悲惨、凄惨、哀伤(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衰败荒凉(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11)寒蝉: 悲凉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8)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13)月亮: 离愁别绪、思乡之愁高考语文诗歌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山水田园诗、悼亡诗、干谒诗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高考语文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语文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市井(城市)常表现繁荣热闹、富贵美好。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青鸟、鱼、鹧鸪多表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飞蓬、枯草随风飘飞、居无定所。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用意象的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用意象的含义总结诗歌鉴赏题目是高考语文常见的题型之一,意象的考察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用意象的含义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用意象的含义1.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9)莲:爱情高洁2.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3.风霜雨雪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水: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地方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感情专业术语热爱、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执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闲适、迷恋、愁绪、忧愁、抑郁、烦闷、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悲苦、凄楚、辛酸、忧愁、伤感、思念、惜别、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仰慕等。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100个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100个意象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高考语文诗歌意象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歌意象知识点诗歌是语言的精髓,是一种通过节奏、韵律和形象来表达深层意义的文学形式。
在高考语文中,诗歌常常成为阅读理解和鉴赏题材之一,因此掌握诗歌意象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是诗人通过描写、形象和比喻等手法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用以表达复杂、抽象的思想感情。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元素,通过意象可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意义。
二、诗歌意象的分类1.自然意象:自然景物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山、水、花、草等。
自然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心境或者讽喻等。
例子: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的山、河、海都是自然意象。
2.人物意象:人物是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内心情感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子: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写到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通过对他们的刻画,表达了乱世中人物的不同命运和处世哲学。
3.物象意象:物象是指具体的物体形象,通过描绘物象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例子:现代诗人顾城的《乡愁》中写到了“那古老的、熟透的、沉甸甸的、小孩子的夏天”,这里的夏天通过形容词的修饰,呈现出了童年迷失的感觉。
4.音象意象:音象是通过声音的描绘来创造出的意象,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等。
例子: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伤逝》中写到了“窗外有低沉的欢送声”,这里的低沉的欢送声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死亡的悲哀。
三、诗歌意象的作用1.丰富意境:诗歌意象透过色彩、声音、形状等形象描写,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美感和情感。
2.凝练思想:意象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少量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
3.增强表现力:诗歌中的意象可以通过形象和比喻等手法,使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得到直观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四、如何理解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上下文:理解意象首先要考虑上下文,通过分析诗歌中其他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从而把握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汇编
6.琴瑟唐代边塞诗中常常提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常勾起身处边关的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让人怆à然泪下。
7.杨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8.芳草以远接天际、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方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殊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10.梧桐梧桐常与秋雨的意象一起运用,秋雨打梧桐,更增一分愁味道。
11.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坚贞坚韧高洁品德的象征。
12.梅花独立、高洁人格的象征。
13.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虚心,虚怀若谷,清高14.菊花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德的追求。
15.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16.杜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嘹亮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闻。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17.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瞒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有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18.哀鸿“哀鸿”一语出自“鸿雁”。
《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áo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哀伤苦痛。
19.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德的高洁。
20.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如同雄伟的高山、浩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
21.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彖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卞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彖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彖。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占便有"霜雪美人”的意彖,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又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思乡之情。
因“丝”谐“思”,柳丝连用,还有思念的意思。
如:“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西厢记》)4.蝉。
以蝉表现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景色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李白《苏台览古》)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功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长亭。
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7.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古人常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
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些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8.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极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9.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传达一种凄苦之音。
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凄苦。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番愁滋味。
10.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如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红梅》:“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1.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如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2.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鸣,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3.蟋蟀。
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诗中对蟋蟀的活动规律描写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与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4.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15.关山。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常指边疆、边塞等苦寒之地。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6.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17.流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如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18.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信讯。
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蝶恋花》:“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9.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哀鸿”一语出自“鸿雁”。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qú,劳苦)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0.双鲤。
代指书信。
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渺,音信全无。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诗歌意象》导学案教学过程【课前高考精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勾勒出一幅清新、秀美的意境。
(2分)②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3分)【思路】信息:①“围绕溪水”描绘画面;②描绘了那几幅画面(显然不只一幅);③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
本诗歌就是属于抒情类的。
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
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考生的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
有的同学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
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理解文本的最重要的能力。
【赏析】本诗是作者被贬安徽滁州期间所作。
宋仁宗庆历五年(140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
欧阳修被贬来到滁州,他在此地游山玩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
他对琅琊山上的各处美丽的景点,非常欣赏,为歌咏六处胜景,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本诗就是其中之一。
本诗开头第一句描绘了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照应文题,点出写作对象琅琊溪,并交代了当时的时令特征。
第二句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琅琊溪春天美丽的景色,不惧涨水而冒险从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上渡溪过桥的情景,侧面烘托琅琊溪景色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
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暗示了美景更在深山幽境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