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变
【人卫九版神经病学】11-脊髓疾病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
又称急性横惯性脊髓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未明.约半数病人发病前有呼 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病史,但脑脊液和脊髓内均 未分离出病毒,有部分病人于疫苗接种后发病, 推 测*为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
病理:受累脊髓肿胀变软,充血有炎性渗出.镜下可见 软脊膜和脊髓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以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灰质内神经细胞肿 胀、尼氏小体溶解,白质内神经纤维髓鞘脱失,轴突 变性,大量吞噬细胞和胶质细胞增生.
脊髓的传导束(上行)
• 薄束和楔束:*位于后索,传导本体(深) 感觉和精细触觉。肌、腱、关节等的感觉 神经末梢经脊神经节细胞发出中枢突触由 后根内侧---脊髓后索,其纤维形成薄束和 楔束,薄束在内(接受胸6以下传入纤维), 楔束在外(胸6以上)---延髓的薄束核和楔 束核---二级纤维饶中央管的前方跨过中线 在延髓下部中缝处交叉即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大脑皮层中央后回
• 传导功能 • 反射功能:躯体反射:牵张(伸肌)反射
和屈肌反射。内脏反射:血管张力、发汗、 排尿、排便、勃起、瞳孔反射。 • 躯体神经营养功能
各种脊髓病变的临床特点
• 脊髓横断:首先出现脊髓休克,原因是失 去高级中枢的控制,下行传导束的易化和 抑制均消失。人类的休克期最长,平均3-6 周。横断面以下出现:运动、反射、躯体 感觉、内脏感觉、肌张力消失。膀胱功能 障碍:尿潴留—尿失禁—自动膀胱(骶髓 受损除外)。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
•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青壮年, 无性别差异. 发病前常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病 毒感染和疫苗接种史,劳累、受凉、外伤可 为诱发因素.*病变最常累及胸段(T3-5节段 最多),颈、腰髓次之.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 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部分病人起病急骤,病 变水平上升,累及延髓,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脊髓疾病
脊髓疾病概述:见p316第一节急性脊髓炎(最常见)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不明,多数发病前1~4周有病毒感染史。
2、推测有可能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1、病变可在脊髓任一段,但以胸髓T3~5最常见——该处血供不丰富。
其次为颈髓和腰髓,病变通常局限于1个节段。
2、如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1、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前1~2周有病毒感染史或预防接种史,急性起病。
2、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
3、大多数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A、运动障碍:a、早期处于脊髓休克期,2~4周后——上运动神经元障碍症状。
b、肌力恢复始于下肢远端,逐步上移。
c、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程度和有无其他并发症。
d、严重病变时——可出现总体反射。
B、感觉障碍:感觉恢复慢且差,恢复时感觉平面逐步下移。
C、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早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容量<1000ml)——充盈性尿失禁——疾病恢复——尿容量<300~400ml时出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b、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无汗,角化过度等。
c、病变平面以下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称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辅助检查:1、CSF检查:细胞数和蛋白正常或略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电生理检查:a、VEP:与视神经脊髓炎及MS鉴别。
b、SEP波幅明显下降(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c、MEP: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运动诱发电位)。
d、肌电图。
3、MRI:病变节段内多片状或较弥漫的T2高信号,强度不均。
鉴别诊断:1、脊髓血管病:a、缺血性:如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症,但深感觉保留。
b、出血性。
2、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a、>50岁男性,可能为血栓性静脉炎,脊髓血管造影可确诊。
b、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双下肢无力,巴氏征(+),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症状加重——完全性截瘫,尿便障碍,肌萎缩明显,反射减弱。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9神经系统疾病-4脊髓病变
授课题目:脊髓疾病概述授课老师:授课对象:20级预防系、卫生检验系学时:0.5学时目的与要求:掌握脊髓的应用解剖生理、脊髓与脊柱的关系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重点:脊髓与脊柱定位诊断的解剖关系。
采用教具和电化器材: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一、脊髓的应用解剖生理(5分钟)1.脊髓共有31对脊神经,包括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箴段5对,尾神经1对。
2.颈膨大C5-T2脊髓组成上肢3.腰膨大LbS2脊髓组成下肢二、脊髓的血液供应(5分钟)1.脊髓前动脉1根脊髓横断面前2/3区域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2.脊髓后动脉吻合支丰富、后1/3区域,不易发生缺血。
3.根动脉一些节段性动脉的脊髓支进入椎管三、脊髓节段与脊椎节段的关系(5分钟)1.上颈髓(C1-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2.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节椎体平对。
3.中胸部脊髓与同序数椎骨上2节椎体平对。
4.下胸髓与同序数椎骨上3节椎体平对。
5.腰髓平11-12胸椎。
6.舐髓和尾髓约平第1腰椎。
四、脊髓节段与脊椎节段的关系(5分钟)L上颈髓(CW)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2.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节椎体平对。
3.中胸部脊髓与同序数椎骨上2节椎体平对。
4.下胸髓与同序数椎骨上3节椎体平对。
5.腰髓平11-12胸椎。
6.舐髓和尾髓约平第1腰椎。
五、脊髓的生理功能1运动传导7.感觉传导8.自主神经运动9.反射运动六、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5分钟)1.运动障碍前角、锥体束损害。
2.感觉障碍后角(节段型)、后索、脊髓丘脑束(传导束型)、前连合(对称性、节段型)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膀胱、直肠。
七、脊髓不同部位损害的临床特点(5分钟)1.脊髓半侧损害BroWn-S6quardsyndrome病变同侧肢体瘫痪和深感觉障碍和对侧痛、温觉障碍。
⑴高颈段(C1-4)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膈肌无力易呼吸困难,常伴高热。
脊髓病变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病变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脊髓病变概述脊髓病变(spinal cord lesions)包括脊髓发育异常、脊髓肿瘤、脊髓非肿瘤样病变。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当其有感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时,可能会出现病变。
脊髓病变的三主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英文名称:spinal cord lesion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发病部位:脊髓。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髓内病变、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硬脊膜外病变、脊柱疾病、脊柱外伤、感染等。
检查项目:周围血象、骨髓涂片检查、脊柱X线、CT、MRI、脑脊液检查。
重要提醒:脊髓病变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脊髓病变的发病特点三、脊髓病变的病因病因总述:引起脊髓病变的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髓内病变、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硬脊膜外病变、脊柱疾病或外伤、感染、维生素B12缺乏、血管病变、放疗等。
基本病因:1、先天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髓、脊柱或血管结构出现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脊髓空洞症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或脊髓内先天性神经胶质增生导致脊髓中心变性所致。
2、疾病所致(1)髓内病变如脊髓炎、脊髓血管病、血管畸形、代谢或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
(2)髓外硬脊膜内病变包括神经鞘瘤、脊膜瘤等髓外肿瘤。
(3)硬脊膜外病变如脊索瘤、转移癌、脂肪血管瘤、脓肿等。
3、脊柱疾病或外伤如椎间盘脱出、椎骨骨折或脱位、椎管狭窄、椎管内血肿形成、脊椎结核、脊椎肿瘤等。
4、感染感染可原发于脊柱结核、硬膜外脓肿和脑膜炎等,也可继发于流感、伤寒、产褥感染等。
脊柱及脊髓病变的MRI表现
3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 • 交通性:脊髓空洞、先天性畸形病变
脊髓中央均匀性扩大,可有分隔 脑脊液流空征象 • 肿瘤性:空洞壁不规则,可显示肿瘤 • 外伤性:偏心性空洞、多房,外伤史 • 特发性:无其他异常征象空洞症
4
脊髓血管畸形
• 脊髓血管先天发育异常 • 临床症状:急性或慢性脊髓功能障碍 • 分类 • 动脉瘤 • 动静脉畸形 • 动静脉瘘 • 毛细血管扩张症 • 静脉畸形
5
脊髓血管畸形
髓内血管畸形
• 脊髓内迂曲团状混合低、略低、高信号病灶 • 脊髓无或轻度占位效应 • 脊髓空洞症 • 髓周粗大的引流静脉 • 椎体膨胀性破坏 • 椎旁粗大的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巢(Cobb’S)
6
脊髓血管畸形
髓周血管畸形
• 髓周迂曲条状血管影 • 脊髓受压移位、萎缩、软化 • 脊髓中央条状高信号影(T2WI) • 增强后血流缓慢之畸形血管可强化
7
脊柱和脊髓外伤
脊柱外伤:椎体骨折、脱位 椎间盘突出 软组织损伤 脊髓损伤 • 脊髓震荡 • 脊髓挫裂伤 • 脊髓压迫
8
脊髓外伤
脊髓挫裂伤 • 髓内点片状出血 • 脊髓水肿、液化、坏死 MRI表现 • 脊髓软化囊变 • 脊髓空洞症 • 脊髓萎缩 • 脊髓局限性增粗 • 蛛网膜粘连,脊髓移位
9
脊髓肿瘤
脊柱脊髓先天性畸形
• 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 • 脊椎椎体畸形:半椎体、蝴蝶椎 • 脊髓纵裂 • 脊髓空洞症 • 脊髓血管畸形
1
脊椎半椎体畸形
2
脊髓空洞症
病因 • 先天发育畸形 • 外伤 • 肿瘤 • 炎症
分类 • 交通性 • 非交通性 Sherman分类 • 交通性 • 肿瘤性 • 外伤后 • 特发性
神经病学—脊髓病变
脊髓出血
起病急,发病时有剧烈背痛, 迅速出现肢体瘫痪,csf呈血性, CT或MR可有助诊断。
治疗(therapy)
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
药物及护理
皮质类固醇激素
甲强龙、地塞米松、氢考等. 免疫球蛋白 15-20/日 静滴 连用3-5天
抗菌素 防止继发感染 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 有助神经功能恢复 护理 翻身拍背、防止感染及褥疮、留置导尿护理等.
脊髓横贯性损害
traverse damage
受损平面以下 各种感觉、运动及 括约肌障碍。 急性期可有脊 髓休克(spinal shock) 多见于急性脊髓炎、 外伤等。
病变节断的定位诊断
高颈髓(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脊髓圆椎(S3-5、Co) 马尾神经根 神经根刺激症状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 的颅内部分,在延髓腹 侧并成一支沿脊髓的前 正中裂下行,供应脊髓 横断面前2/3区域
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后动脉
(posterior spinal artery)
起源于同侧椎动 脉的颅内部分,左右 各一根,在脊髓的后 外侧沟下行,供应脊 髓横断面后1/3区域。
脊髓前动脉分支
——沟动脉(sucal artery)
脊 髓 病 变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九院 神经内科 周翠娟
概
述
Introduction
脊髓外部结构
(external structure)
脊髓位于椎管内 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 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 颈段8对 胸段12对 腰段5对 骶段5对 尾神经1对 脊髓有两个膨大 颈膨大(C5-T2) 腰膨大( L1-S2)
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第七章+脊髓疾病
临床表现
➢ 侧索受损:常较感觉症状出现晚,表现为双下肢不完全 痉挛性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 少数患者可有精神症状,如易激惹、抑郁、幻觉、认知 功能减退、视神经萎缩及中央暗点、味觉、嗅觉的改变, 提示大脑白质与视神经广泛受累
二、急性脊髓炎
概述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各种感染后变
态反应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 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
二、急性脊髓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未明,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呼吸道、胃肠
道病毒感染的病史,但脑脊液中并未检出病毒抗体,神 经组织里亦没有分离出病毒,推测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病 毒感染后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是病毒感染的 直接作用。部分患者于疫苗接种后发病,可能为疫苗接 种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概述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 SCD)是由于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 侧索及周围神经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2缺乏密切相关。此病多见于 胃大部切除、回肠切除、大量酗酒伴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亦见于营养不良、先天性内因子分泌缺陷、叶酸缺乏、 血液运铁蛋白缺乏等,这些均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辅助检查
➢ MRI:脊髓前动脉梗死MRI可显示以前角为中心的长T1长 T2信号,轴位形状类似“猫头鹰眼”,注射钆造影剂可 见病灶轻度强化
➢ 脊髓血管造影:脊髓血管CTA和MRA价格低廉,选择性脊 髓动脉造影(DSA)是目前确诊和分类脊髓血管病的最 佳方法
脊髓病变4
上下界 脊髓长度(44.7, 42) 脊髓节段 脊神经 两膨大:
颈膨大(C5T2),腰膨大 (L1-S2) 圆锥(S3-Co) 马尾
脊髓的解剖
• (四)被膜: 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
硬膜(硬膜外间隙)
•
蛛网膜(硬膜下腔)
•
软膜(蛛网膜下腔)
脊髓的解剖
(四)被膜: 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1.硬脊膜 : 呈管状包绕脊髓和脊神经根,
的组成。 • (2)后角: 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感觉信息 • (3)灰质联合: • (4)侧角细胞: : 含有内脏运动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
只存在于C8~L2节段。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 交感神经元的胞体。
脊髓的解剖
•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被表面纵沟分 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脊髓不同平面损害的临床表现
• 中颈段(C4-C6) • C5, C6支配肌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平面以下的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 平面以下各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 括约肌功能障碍 • C5—三角肌, 肩甲肌, 二头肌, 旋后肌, 肱桡肌
无力;二头肌反射消失;三头肌反射活跃;桡骨 膜反射反转 • C6—二头肌, 三头肌, 肱桡肌, 旋后肌 • 可影响肋间肌, 隔肌(C3-C5), 造成呼吸困难
4.前索损害
5.后索损害传导束性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
6.侧索损害传导束性浅感觉障碍
7.前角损害
双侧锥体束: 痉挛性四肢瘫;
截瘫
双锥体束+后索: 共济失调性痉
挛截瘫 锥体束+前角: ALS 脊髓前角: 纤
颤/束颤;单瘫/节段性完全 瘫: PMS/AMS;脊灰
脊髓病变常见类型
(整理)脊髓病变诊治指南
脊髓病变的诊治指南急性脊髓炎【概述】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
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下主要介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因明确的脊髓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Sjugren病、结核、梅毒等脊髓损害均为特异性骨髓炎,不属本节范畴。
迟发型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等称脊髓病。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myelitis ),是指一组病因不明的局灶性脊髓炎性疾病,呈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病因未明,可能由于某些病毒感染所致,或感染后的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的发生于疫苗接种之后。
【病理】炎症可累及脊髓的不同部位,但以上胸髓最多见。
病变部位的脊髓肿胀、充血、变软,软脊膜充血、混浊,脊髓切面灰白质分界不清,可见点状出血。
镜下见有软脊膜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后期可有脊髓萎缩和疤痕形成。
【临床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全年散在发病,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较为常见。
病前数天或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
临床多为急性,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症状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进展至高峰;或呈亚急性,症状在1~2周内达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一)先驱症状病前1~4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外伤、疲劳受凉等诱因。
部分患者先有腰背痛、束带感或根性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先驱症状。
(二)脊髓症状因脊髓病变累及的节段和范围不同,其症状和体征各异。
脊髓全长的任何节段均可受累,以胸段最常见(74.5%),其次为颈段(12.7%)和腰段(11.7%)。
脊髓病变
• T2WI:肿瘤实质、囊变部分及周围水肿区
均呈高信号(高信号区>肿瘤区)。
• Gd+:肿瘤实质部分呈均质显著强化,境
界清楚,边缘锐利光整。
男性,32岁。 手脚麻痹20 多天,活动 尚可。几天 前心口堵塞 感。一周前 测血压增高, 达 153/103m mHg。体检 无阳性体征。
星形细胞瘤
瘤内可发生钙化为其显著特点。脊髓受压移位, 蛛网膜下腔相应增宽或变窄。
• MR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信号
稍高于脊髓。
男性,58 岁,左侧 肢体无力 半年,逐 渐加重, 近十天左 上肢不能 上抬。
脊柱先天变异
脊柱正常CT解剖
脊柱正常CT解剖
脊柱正常MR解剖
脊柱正常MR解剖
• 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
达数年。
CT表现:
• 平扫时见脊髓外形不规则膨大增粗,肿瘤部
分之密度通常低于正常脊髓,与硬膜囊密度 相似,故圆锥或终丝部室管膜瘤CT平扫时难 以发现。
• 增强时肿瘤内出现不规则强化。 • 椎管造影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狭窄、闭塞。
MR表现:
• T1WI: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肿瘤内囊变
①对于椎体(中心型)、椎体上下缘(边缘型)和 附件(附件型)的骨质破坏,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多累及两个椎体以上。 ②脊柱结核多伴有椎间隙狭窄,受累椎间盘亦变窄, 与邻近正常椎间盘相比,T1WI和T2WI均表现为 低信号。
③MRI能清楚显示骨膜下型结核和椎旁寒性脓 疡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对周围器官组织的推 压,寒性脓疡T1WI信号强度与肌肉相似, T2WI为高信号,脓疡壁为线形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MRI为目前唯一能直接显示急性脊髓炎的影
第14章脊髓病
神经病学(第 5 版)
本章重点
1. 2. 3. 4. 5. 6. 脊髓与脊柱的解剖关系 脊髓内部结构\血液供应\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脊髓压迫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髓内\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外病变的鉴别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颅内部分, 左右各一, 沿脊髓 全长后外侧沟下行, 分支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 区域(脊髓后柱\后索) 不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纵行血管, 略呈网状, 分 支间吻合较好, 较少发生供血障碍
脊髓解剖
3. 脊髓血液供应--根动脉
脊髓接受椎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 \髂腰动脉\骶外动脉血供, 均沿脊神经根进入椎管, 称为根动脉 进入椎间孔后分为根前动脉与根后动脉, 分别与 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吻合, 构成围绕脊髓的 动脉冠, 再分出小分支供应脊髓表面结构, 小穿通 支进入脊髓, 供血脊髓实质外周部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中央管 (脊髓空洞症\肿瘤)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2.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3) 前索损害 脊髓丘脑前束受损: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粗触觉障碍 刺激性病变: 病灶对侧水平以下难以形容的弥散性疼痛, 常伴感觉过敏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灰质
灰质H形中间部称为灰质连合 两旁部分为前角&后角 在C8~L2 & S2~4节段有侧角 前角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 发出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有关肌肉 后角细胞为痛\温&部分触觉第Ⅱ级神经元, 接受脊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 传递感觉冲动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内常见病变
7.结核瘤+其他肉芽肿
15 (1.8)
8.其他 海绵状血管瘤 脂肪瘤
20 (2.4) 49 (5.8)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依病程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刺激期- 神经根痛,脊髓部分受压-脊髓半横断综合 症和脊髓完全受压期-脊髓横贯性损害。
神经鞘瘤
• 概述: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术前术后对比
在病变节段, 脊髓往往增粗, 原因可能是肿瘤占位, 瘤周水肿, 或肿瘤内的动静 脉瘘继发的静脉淤血。
由于肿瘤富血管, 在 MRI 矢状 T2 加权像, 常可发现肿瘤周围线状的血液流空 信号。
囊肿型髓内血管网状细胞瘤MRI 可见典型的光滑囊壁, 增强后内有高信号的 附壁结节, 诊断较易。
实体型肿瘤, 增强像见均匀强化的肿瘤影像, 可伴头端或尾端囊性变, 背侧可见 蜿蜒流空的血管影像, 可见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形成, 具有较强的特征性, 血管 网状细胞瘤伴发瘤周水肿和空洞形成的发生率极高。
脊柱硬膜外出血
脊柱硬膜外出血
L1-4室管膜瘤术前
L1-4室管膜瘤术前
颈段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术前术后对比
高颈段室管膜瘤
左图:肿瘤位于延髓下段至颈7-胸1水平,肿瘤巨大,约13cm长。
高颈段室管膜瘤
术后第10天,MRIT1加权相及强化显示肿瘤全切除,椎板复位良好,脊髓形态及生理曲度恢复好。
椎管内血管网状细胞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进展形式
该病的进展形式有 3 种类型: (1)缓慢进行型:在数月或数年内症状逐渐加重, 病变体积的增 大及引流静脉的迂曲, 致椎管内压力升高, 脊髓微循环功能失 调可能是症状恶化的原因。
(2)双峰型: 急性起病, 但症状较轻, 后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数周 或数月后症状又加重。最初症状与出血有关, 但第 2 次的加重 是由于再出血, 还是由于椎管内高压引起脊髓微循环变化使脊 髓缺血, 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急性起病型:发病后症状迅速加重, 严重的可以出现完全截 瘫。原因可能为病变的出血量较大, 造成对脊髓的破坏。
脊髓占位性病变查房
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变部位:脊髓
病变性质:占位性病变
病变类型:肿瘤、炎症、 外伤等
病变程度:轻度、中度、 重度
病变发展:进展、稳定、 消退
病变预后:良好、中等、 较差
护理诊断
疼痛
01
02
03
04
功能障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 痪等症状
0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 便秘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结果
01
02
03
04
05
磁共振成像 (MRI): 显示脊髓占 位性病变的 形态、大小 和位置
计算机断层 扫描(CT): 显示脊髓占 位性病变的 密度和边界
血管造影: 显示脊髓占 位性病变的 血供情况
核医学检查: 显示脊髓占 位性病变的 代谢情况
超声检查: 显示脊髓占 位性病变的 形态和内部 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类型:脊髓占位性病变可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肿瘤、 血管畸形等,继发性包括外伤、 感染等。
诊断和治疗:脊髓占位性病变的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 疗、化疗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 瘤,如胶质瘤、神经鞘瘤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宣教
01
脊髓占位性病变的定义和 分类
02
病因和发病机制
04
治疗方法和预后
05
生活习惯和康复指导
03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生活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等。
小儿脊髓病变习题及答案
小儿脊髓病变习题及答案01.下列情况中不符合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者为( )A.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症状B.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C.尿便障碍D.损害平面以下运动障碍E.急性起病,早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02.急性脊髓炎与脊髓压迫症(急性)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前者通常无( )A.神经根症状B.传导束型感觉障碍C.双下肢瘫痪D.尿便障碍E.椎管梗阻现象03.脊髓半横断(Brown-Seguard)综合征常见于( )A.Guillam-Barre综合征B.急性脊髓炎C.急性硬脊膜外脓肿D.脊髓髓外肿瘤E.脊髓空洞症04.患者,女,34岁,双下肢乏力伴尿潴留12天就诊,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脐以下感觉缺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脊髓炎B.周期性麻痹C.格林-巴利综合征D.亚急性联合变性E.脊髓压迫症05.女性,30岁。
4个月来间歇性胸背剧痛伴尿潴留。
体检:右侧下肢肌力Ⅳ级,伴膝、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右踝振动觉消失,左胸6节段下痛温觉消失。
余神经系统无异常。
胸椎平片无异常。
可能诊断为( )A.髓内肿瘤B.髓外肿瘤C.脊髓炎D.脊柱转移癌E.脊柱结核06.男,28岁。
双下肢进行性无力3天。
现无法上楼,尿潴留。
有冶游史,2周前感冒。
查体:胸4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
脑脊液细胞数0,蛋白100mg/L,糖和氧化物正常,RPR阴性。
MRI示胸4~9脊髓略增粗,T加权像见条索状高信号。
最可能的诊断是( )2A.脊髓髓内肿瘤B.脊髓血管畸形C.压迫性脊髓病D.急性脊髓炎E.脊髓痨07.急性脊髓炎的运动障碍特点是( )A.交叉瘫B.单肢瘫C.四肢远端瘫痪D.偏瘫E.截瘫08.女,34岁。
“感冒”后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排尿困难6天。
查体:胸4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
双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消失。
双侧Babinski征阴性。
双眼视觉诱发电位正常。
胸髓MRI见片状异常信号,轻度肿胀,有强化。
脊髓病变可以治得好吗?
脊髓病变可以治得好吗?
我们都知道,脊髓是支撑着整个身体的关键所在,而且还是造血的主战场,所以当脊髓出现了问题后,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一旦检查出来了脊髓出现了病变,人们都是会非常的紧张和担心的。
那么,如果出现了脊髓病变,还能治好吗?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来进行治疗比较好呢?
脊髓病变包括脊髓肿瘤、脊髓非肿瘤样病变和脊髓发育异常。
脊髓病变会引起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1、运动疗法:可以通过做适量的各种运动治
疗肢体功能障碍,促进运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
2、言语疗法:针对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后等引起的言
语障碍,要与患者多进行沟通,进行针对性的矫治。
3、理疗:应用电、光、声、热等物理因子预防或治疗疾病,达到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等效果。
4、神经修复技术:神经修复技术是目前治疗截瘫、脊髓损
伤最具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该疗法采用物理因素神经刺激或调控、药物或化学等各种干预策略,在原有神经解剖和功能基础上,促进被破坏或受损害神经再生修复和重塑、重建神经解剖投射通路和环路、调控和改善神经信号传导、最终实现神经功能修复。
这一技术诞生多年来成功地使数千名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由此可见,出现了脊髓病变是非常的严重的,但是也不必过于的担心和害怕,只要是积极的进行治疗,而且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对症的治疗,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是可以得到修复的。
但是要注意坚持治疗,才会有成效。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名词解释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名词解释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又称为脊髓中央管周围症候群,是一种脊髓病变,指的是在脊髓中央管周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综合征通常由脊髓中央管周围的结构受到压迫或损害引起。
这种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由于脊髓中央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受到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损害。
常见的病因包括脊髓肿瘤、脊髓脊膜瘤、脊髓脊索囊肿等。
病人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感觉异常,如感觉减退、疼痛、麻木或刺痛;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或痉挛;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尿频或排尿困难。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患有脊髓脊膜瘤,肿瘤的压迫会导致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的症状。
这个人可能感觉到下肢的麻木和刺痛,同时出现肌肉无力和尿失禁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1. 脊髓横贯性损害
受损平面以下 完全性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判定脊髓损害水平主要依据节段性症状 腱反射消失 根痛&根性感觉障碍 节段性肌萎缩
23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1. 脊髓横贯性损害
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 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 休克。 数周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但由于传导束很难 再生,脊髓失去了脑的异化和抑制作用,因此恢复 后的深反射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
2. 内部结构--白质
白质分前索\侧索&后索, 由上行(感觉)&下行 (运动)传导束组成 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内侧, 后索位于后正中沟 与后角\后根之间, 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 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 脊髓束等 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 \薄束&楔束等
15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传导束
20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脊髓损害主要表现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括约肌功能&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前两者有助于脊髓病变水平定位
21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脊髓横贯损害
高颈段(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马尾
脊髓解剖
3. 脊髓血液供应--脊髓前动脉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颅内部分, 在延髓腹侧合成一 支, 沿脊髓前正中裂下行, 为全部脊髓供血 每cm分出3~4支沟连合动脉, 左右交替深入脊髓, 供应脊髓横断面前2/3区域(中央灰质\前角\侧角 \前索\侧索&皮质脊髓束
17
脊髓解剖
3. 脊髓血液供应--脊髓后动脉
12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灰质
灰质H形中间部称为灰质连合 两旁部分为前角&后角 在C8~L2 & S2~4节段有侧角
前角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 发出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有关肌肉 后角细胞为痛\温&部分触觉第Ⅱ级神经元, 接受脊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 传递感觉冲动
13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灰质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神经病学(第 6 版)
1
第一节 概述
2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在C1水平与延髓相连, 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 颈(C)神经8对, 胸(T)神经12, 腰(L)神经5, 骶(S)神经5, 尾神经1 脊髓有31个节段 脊髓各节段位置较相应脊椎高, 可由影像学脊椎 节段推断脊髓病变水平(下图)
进入椎间孔后分为根前动脉与根后动脉, 分别与 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吻合, 构成围绕脊髓的 动脉冠, 再分出小分支供应脊髓表面结构, 小穿通 支进入脊髓, 供血脊髓实质外周部
19
脊髓反射
牵张反射
骨骼肌被牵引时,引起肌肉收缩和肌张力增高。
屈曲反射
当肢体收到伤害性刺激时,屈肌快速收缩,以逃 避这种刺激。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颅内部分, 左右各一, 沿脊髓 全长后外侧沟下行, 分支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 区域(脊髓后柱\后索) 不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纵行血管, 略呈网状, 分 支间吻合较好, 较少发生供血障碍
18
脊髓解剖
3. 脊髓血液供应--根动脉
脊髓接受椎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 \髂腰动脉\骶外动脉血供, 均沿脊神经根进入椎管, 称为根动脉
5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颈膨大&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与下肢神经根 颈膨大: C5~T2节段 腰膨大: L1~S2节段 腰膨大以下逐渐细削, 为脊髓圆锥(S3~5 &尾节)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 终止于第1尾椎骨膜
6
7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的3层结缔组织被膜 最外层--硬脊膜 最内层--软脊膜 硬脊膜&软脊膜间--蛛网膜
C8~L2侧角: 交感神经细胞, 发出纤维经前根\交 感神经径路支配&调节内脏\腺体功能 C8、T1侧角: 发出交感纤维, 部分沿颈内动脉壁 进入颅内, 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 另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汗腺 S2~4侧角: 脊髓副交感中枢, 发出纤维支配膀胱 \直肠&性腺
14
脊髓解剖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 脊髓前角 脊髓后角 脊髓侧角 白质 皮质脊髓束 脊髓丘脑束 薄束&楔束
11
脊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剖
2. 内部结构
脊髓横切面由白质&灰质组成 灰质为神经细胞核团&部分胶质细胞 在脊髓中央呈蝴蝶形或“H”形, 中心为中央管 白质为上下行传导束&大量胶质细胞, 包绕在 灰质的外周
皮质脊髓束: 传递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冲动至同侧 前角细胞, 支配随意运动 脊髓丘脑束: 传递对侧躯体痛温觉&粗略触觉至 大脑皮质 薄束: 传递同侧下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 楔束: 传递同侧上半身(T4以上)深感觉&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传递本体感觉至小脑, 参与维 持同侧躯干&肢体的平衡与协调
16
8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3层结缔组织被膜间的间隙 硬膜外腔: 硬脊膜&脊椎骨膜间隙, 含静脉丛& 脂肪组织 硬膜下腔: 蛛网膜&硬脊膜间隙, 其间无特殊结构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软脊膜间隙, 与颅内蛛网膜 下腔相通, 充满CSF
9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10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
3
脊髓解剖
脊髓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脊柱节段=脊髓节段n C1~4, n=0 C5~8, n=1 T1~8, n=2 T9~12, n=3 腰髓对应T10~T12 骶髓&尾髓对应T12, L1
4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与脊柱长度不等, 神经根由相应椎间孔走出 椎管, 愈下位脊髓节段神经根愈向下偏斜 腰段神经根几乎垂直下降 , 形成“马尾” (cauda equina), 由L2~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24
脊髓损害症状&体征
1.1 高颈段(C1-4)
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功能障碍, 四肢&躯干无汗 伴枕&后颈部疼痛, 咳嗽\转颈加重, 可有该区 感觉缺失 C3~5节段病变出现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