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 计算书

合集下载

3#5#楼塔吊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3#5#楼塔吊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k矩形板式基础布置图Gk =blhγc=5×5×1.35×23.52=793.8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k=1.2×793.8=952.56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k ''=G1RG1-G3RG3-G4RG4+0.5Fvk'H/1.2=44.57×29-15.78×6.3-150.92×11.5+0.5×68.25×43/1.2 =680.35kN·mFvk ''=Fvk'/1.2=68.25/1.2=56.88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G1-G3RG3-G4RG4)+1.4×0.5Fvk'H/1.2=1.2×(44.57×29-15.78×6.3-150.92×11.5)+1.4×0.5×68.25×43/1.2 =1060.98kN·mFv ''=Fv'/1.2=95.55/1.2=79.62kN基础长宽比:l/b=5/5=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x=lb2/6=5×52/6=20.83m3Wy=bl2/6=5×52/6=20.83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kx =Mkb/(b2+l2)0.5=924.91×5/(52+52)0.5=654.01kN·mMky =Mkl/(b2+l2)0.5=924.91×5/(52+52)0.5=654.01kN·m1、偏心距验算(1)、偏心位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kmin =(Fk+Gk)/A-Mkx/Wx-Mky/Wy=(397.24+793.8)/25-654.01/20.83-654.01/20.83=-15.14<0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外。

(完整版)盾构机选型计算书

(完整版)盾构机选型计算书

设计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工程区庄至动物园南门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勘察报告》2.《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工程动物园南门至杨箕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设计技术要求》4.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区庄站至动物园站区间招标设计及投标设计文件5.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动物园站到杨箕站区间招标设计及投标设计文件6.《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施工图设计结构防水工程技术要求》7.《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区庄站~动物园站~杨箕站区间]盾构工程设计合同》8.广州市地铁五号线总包总体部下发的工作联系单9.采用规范: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1995)2)《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07-2002)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3)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工程概况本工程含区庄站~动物园站及动物园站到杨箕站两个盾构区间,盾构始发井设于杨箕站,盾构机于动物园站过站,盾构吊出井设于区庄站东侧。

两区间均属珠江三角洲平原,沿线路面交通繁忙,为密集的建筑物、高架桥桩基区,地下管线密布。

动物园站~杨箕站区间隧道下穿内环放射线黄埔大道A2标以及内环—梅东—中山—立交桩基,同时距东风广场会所及环风变电桩基较近。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计算方法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计算方法
入/ 保存 模块 , 浏览结 果模 块 , 算报 告模 块 。 计
式中 , , 为待 定 系数 , 且有 个 子 区间 , % 而 因此 要 确定 Sz 需要 4 () 个待 定系 数 。 1 3 2 插 值 函数 的求解 ..
设 函数 S z 在 节 点 处 的二 阶导 数 为 S ( 一 () z)
+ ㈦ 动距 离 。 鲁
式 中 , i ) 每套 制动缸 压 力 ; P(, 为 S为 制动 缸 活塞 面积 ;
S , )一 S k 7 J ( J B ( , )+ s , ) 3 B( J
() 9
&( J 为有 效制 动距离 。 N 为 每车制 动缸 数 量 ; E为 制 动 夹 钳 机 械 效 率 ; L为 放 式 中 s ,)
大机 构制 动倍率 ; 制动 缸复位 弹 簧力 。 F 为
1 2 2 整 车瞬 时减 速度计算 .. 整车 的制动 过程 分 为空 走 制 动 阶 段 和实 际制 动 阶 段 。在空走 制 动 阶段 , 车 的 制动 力 为运 行 阻 力 组 成 , 列 因此 空走 阶段 的制动 减速度 如下 所示 。
制 动模 式下 , 只要 动车 和拖 车 的空气 制动 力 曲线 不 超过 轮 轨 的 9 黏 着力 曲线 , 能防止 擦轮 现象 。 O 就 在 复合 制动模 式 下 , 制 动力 、 力 和 空气 制 动力 电 阻 的合力 应小 于轮 轨 的 9 黏 着力 曲线 。 当 电制动 力 转 O 折 速度 小 于 、 于或 大 于 黏 着 力 曲线 的转 折 速 度 等
金哲(97 ) , 鲜族 , 1 7- 男 朝 吉林 珲 春人 , 研 究 员 ( 稿 日期 :0 1 7 1 ) 副 收 2 1 ~O — 1 图 2 制 动 力 匹 配 示 意 图

铁路轨道课程设计---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

铁路轨道课程设计---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
由松散的介质(道碴)所组成,其次是它所承受的来自机车车辆的荷载具有随机
性和重复性。因而在轨道结构的各个部件中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应力、变形和其他
的动力响应(震动加速度等)。此外,轨道(特别是道床)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均
匀下沉和残余变形积累,使轨道几何形位发生偏差,形成各种轨面及方向上的不
平顺,增大了轮轨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轨道破坏的发展速度加快,这就需要依
00km/h。
3、货车4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轮载115kN(轴重230kN),轴距1.8m,
机车构造速度120km/h。
4、客车4(客)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轮载115kN,轴距1.8m,机车构造速
度120km/h。
二、概述
铁路轨道是有别于桥梁、房屋等土建工程结构物的结构。首先,它的基础是
2011年12月
铁路轨道课程设计
2
目录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4
2.1、设计题目……………………………………………………………………4
2.2、设计资料……………………………………………………………………4
2.3、设计内容及要求………………………………………………………………
DF4
注:每组1人
1.3、设计内容及要求
论述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
静力计算采用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用准静态计算方法计算轨道结构动力。
检算内容有:钢轨强度检算、道床顶面压应力检算、路基表面压应力检算等。
1.4、参考文献
1.《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 J448—2005)
4
2.4、参考文献……………………………………………………………………4

铁路桥梁22+25+22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计算书

铁路桥梁22+25+22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计算书

大桥工程(原跨海工程)引桥及匝道桥工程下穿南沙港铁路桥梁(22+25+22) 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计算报告一、结构尺寸Ll纵向结构尺寸主梁采用矩形截面形式,桥面宽14.1m,支点处梁高1.8m,跨中处梁高1.2m,边墩处变化为矩形截面。

1. 2下部结构:边墩及中墩分别采用3.0X 16.5m、2.5X 14.1m矩形桥墩,边墩桩基、中墩桩基分别采用4根直径1.8m、1.5m钻孔灌注桩,边墩桩基间距均采用4.5m,中墩桩基间距均采用3.8m,均按摩擦桩设计。

二、桩基参数取值桩基按摩擦桩模拟,淤泥地基比例系数m取值3000,淤泥质粉砂、细砂m取值5000, 粉质粘土m取值5000o桩基采用C35混凝土,边墩、中墩桩基主筋采用HRB400o 三、结构计算1.1计算模型结构内力用MidaSCiViI 2022计算。

结构计算考虑桩基的刚度。

全桥主梁共69个单元, 模型单元划分如下图所示。

1.2冲击系数: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4.3.2章节汽车冲击系数“按下式计算:当fV 1.5Hz 时,μ =0.05当L5HzWfW14Hz 时,U =0.1761nf-0.0157当f> 14Hz 时,P =0.45提取本设计一阶纵弯曲基频为15.09Hz,本设计冲击系数取值为0.45。

•ft1.3制动力车道均布荷载产生的制动力:10.5X69X 10%=72.45kN总制动力为:26+72.45=98.45kN<165 kN,按165kN计算,桥面为同向行驶二车道,则制动力为:2× 165=330kNo按均布荷载加载:q=330∕69=4.78 kN/m3.4基础沉降桩基均碎裂状混合岩(基本承载力40OkPa) 3〜4m,基础不均匀沉降按5mm考虑。

4.5温度作用按公路规范,广东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结构整体升降温按±25C,不均匀升温中,TI=I4℃, T2=5.5o C,不均匀降温为正温差的0.5倍。

铁路制梁场计算书汇总(推荐文档)

铁路制梁场计算书汇总(推荐文档)

2HZS120搅拌站下支架基础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基础数据:1、地质资料:第一层:素填土 厚度 0.5m 地基承载力f ka1=80kPa 第二层:强风化泥岩 厚度 3.4m 地基承载力f ka1=300kPa2、构建基础主要尺寸:整板基础面积:26m S =(以搅拌站基础边缘放大0.35m 作为整板基础,宽度方向两个支腿制作为一个整体)基础厚度:m t 35.0= (有0.05m 厚的混凝土垫层) 独立柱基础:m a 8.0= m b 8.0= m h 85.0= )(5.035.085.01m t h h =-=-=独立柱基础数量:4=n (四个基础共同承受整个搅拌站的载荷) 混凝土容重:3/24m kN r = 3.结构物载荷:搅拌站载重p :kN p 74.95=搅拌站自重z :kN z 41.307= (参见HZS120搅拌站主机架计算书) 搅拌站基础自重g :)(52.131)2(1kN r n h b a t s g =⋅⋅⋅⋅+⋅= 4.结构设计安全系数:5.1=ϕ 二、基础荷载计算:地基承受荷载m :)(67.5345.1)(kN g z p m =⋅++= 地基承载力Pa :kPa m kN S m Pa 56.44)/(56.441267.5342====搅拌站基础埋深0.35m 地基承载力取值为80kPa 大于44.56kPa 能满足要求。

三、底模基础及柱基础均按构造配筋。

HZS120站主机架强度校核HZS120站主楼主要由下机架、主机底盘、搅拌主机、中支架、上底盘、过渡储料斗、水秤、外加剂秤、水泥秤、收尘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参见附图一。

装修后的外观尺寸:6515×5115×12500。

根据该产品设计图样及使用工况,HZS120站主机架主要承受各构件的自重,物料重量等永久载荷、承受风载荷、集灰载荷、雪载荷等可变载荷。

一、载荷1.永久载荷1.1构件自重1.2物料重量:考虑搅拌站最大物料荷载的状况,即为两倍搅拌机物料的荷载:正在搅拌一罐料,已配好待搅拌的一罐料。

铁路选线设计计算书自动保存的word文档

铁路选线设计计算书自动保存的word文档

铁路选线设计计算书姓名:蔡国锡班级:土木1104班学号: 11231069指导老师:时瑾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资料第二部分: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含能力计算,车站分布计算)第三部分:线路定线概述一.设计资料(1)丘陵地段选线,地形图比例尺1:50000。

(2)设计线标准为Ⅱ级单线铁路。

(3)始点A(武家沟车站中心),设计标高,里程K0+000,终点B(上花园车站中心),车站均为会让站或中间站。

(4)远期客货运量: 14Mt/a。

其中:客车:2对/天零担:1对/天摘挂:1对/天快货:2对/天(5)主要技术标准拟定:正线数目:单线;机车类型:韶山3型电力机车;限制坡度:12‰;最小曲线半径:1600m;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到发线有效长:650m。

二.主要技术标准确定(1)牵引质量计算-----机车牵引力使用系数,取0.9-----韶山3机车计算牵引力,查表(2-1)得317.8KNP------韶山3机车计算质量,查表(2-1)得138t------限制坡度,小组任务为12‰------韶山3计算速度,查表(2-1)得48km/hg------重力加速度,取9.81-----机车(韶山3)计算速度下单位基本阻力=(2.28+0.0293+0.000178)g=38.25N/t-----车辆计算速度下单位基本阻力=(0.92+0.0048+0.000125)g=14.11N/t牵引质量G==2006t(2)起动检算------机车起动牵引力,查表(2-1)得470KN-----机车单位起动阻力,=5g=49.05N/t------货车单位起动阻力,=3.5g=34.34N/t--------起动地点加算坡度值(0‰)则受启动条件限制的牵引质量G==12120.9t>2006tq由此可知列车可以启动。

(3)计算普通货物列车净载-------货车净载系数,取0.72=×G=1444.32t(4)计算列车长度和到发现有效长度q---------列车每延米质量,取5.677t/m-------机车长度,查表(2-1)得21.7m则货物列车长度=+=374.0m,取380m到发线长度取650m,站坪长度取1200m(5)到发线有效长检算------安全距离,取30m------到发线有效长,取650m-------机车长度,查表(2-1)得21.7mq---------列车每延米质量,取5.677t/m则到发线长度允许的牵引质量=(--)×q=3390t>2000t 牵引质量不受到发线长度影响,到发线可取650m。

CRH380A牵引计算书

CRH380A牵引计算书

牵引计算书1. 适用范围本计算书适用于时速3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8编组),最高持续运营速度为350km/h,最高试验速度为385km/h。

与04年200公里动车组项目(合同号:04JP01GTE3INC0031A)项下的四方所供动车组(以下简称04年四方动车组)为同一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升级实现速度提升。

2.运用条件本部分为350线的运用条件,有关200线的运用条件同05年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供货技术条件中有关新建客运专线的内容。

2.1地理条件2.2.1拟供动车组主要运用于中国的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

基本为平原地区,穿过丘陵、河流等区域。

2.2.2海拔高度≤1500 m 2.2.3地震烈度最高动峰值加速度 0.3 g2.2气候条件2.2.1环境温度 -25℃~+40℃2.2.2相对湿度(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95 % 2.2.3最大风速一般年份15m/s,偶有33m/s 2.2.4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2.3供电条件2.3.1供电制式单相交流 AC25 kV频率 50 Hz供电方式AT 2×25 kV直接 1×25 kV 2.3.2接触网电压标称电压 25 kV长期最高电压 27.5 kV瞬时(5min)最高电压 29 kV设计最低工作电压 20 kV瞬时(10min)最低电压 17.5 kV 2.3.3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或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2.3.4接触线额定张力≮25 kN 2.3.5接触线悬挂点高度 5300 mm 2.3.6接触线最低点高度≮5150 mm 2.3.7接触网结构高度≮1400 mm 2.3.8接触线高度变化≤2 ‰2.3.9坡度变化率≤1 ‰2.3.10接触网跨距2.3.11标准跨距 60 m2.3.12最大跨距≯65 m 2.3.13最小跨距≮48 m 2.3.14高速正线接触线采用铜合金材质导线2.3.15接触线最大风时对受电弓中心的偏移≯400 mm 2.3.16分相供电区长度 23~58 km 2.3.17相分段上的中性段总长度≯190 m 2.3.18其中,无电区长度~100 m2.3.19列车过分相为自动实施过分相作业。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设计资料一、轨道条件钢轨50kg/m,标准长度L=12.5m,区间线路轨枕根数为1760根/公里,道岔类型为木枕I-甲,标准轨枕长度250cm,钢轨接头处的轨枕间距为440mm,转辙机械拉杆处轨枕间距为615mm。

二、道岔型式(1)转辙器直线尖轨,跟端支距y g=144mm,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夹板连接,钢轨接头夹板长度l p=820mm,基本轨前端长度q=2646mm。

(2)辙叉及护轨直线辙叉,道岔号码N=9,辙叉角α=6°20′25″,结构形式为钢轨组合式,辙叉前端长度n=1538mm,辙叉后端长度m=2050mm。

(3)导曲线圆曲线形,不设超高。

(4)辙叉跟端至末根岔枕的距离辙叉跟端至末根岔枕的距离L′=6225mm。

三、物理参数ω'≤9km2/h2。

列车侧向过岔动能损失允许值ω0≤0.65km2/h2,直向过岔动能损失允许值0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容许值α0≤0.65m/s2。

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增量容许值φ0≤0.5m/s3。

四、过岔速度直向过岔允许速度V z=90km/h。

侧向过岔允许速度V s=35km/h。

五、道岔中的轨缝值尖轨跟端及辙叉趾端轨缝δ2=6mm,共余轨缝δ1=8mm。

六、其它参数标准轨距S=1435mm,轮轨之间的游间δ=8mm,车辆全轴距l=18m,尖轨尖端轨距S0=1450mm,轨头宽度b0=70mm,叉心实际尖端宽度b1=10mm。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一、确定转辙器的几何尺寸1、计算尖轨长度l 0对于直线尖轨,转辙角β等于轮缘冲击角β',即:"'︒==⎪⎪⎭⎫⎝⎛≤'=12191)3565.0arcsin(arcsin 0s V ωββ 根据设计资料可知,尖轨跟端支距y g =144mm 。

则尖轨长度l 0为:mm y l g 6251sin 144sin 0===ββ根据尖轨长度的取值原则,取标准长度12.5m 的整分数,以充分利用材料,所以取m L l 25.625.1220===m 因此"'︒==⎪⎪⎭⎫⎝⎛=13191)6250144arcsin(arcsin 0l y g β 2、计算基本轨前端长度q由设计资料可知,基本轨前端长度q =2646mm 。

铁路毕业设计计算书(副本).docx

铁路毕业设计计算书(副本).docx

摘要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赣龙铁路瑞金段的线路设计,线路沿线通过瑞金、仰山排、古城三个车站。

瑞金到仰山排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而从仰山排到古城地形主要以险峻的山岭为主。

起点A的高程为211.51m,终点B的高程为312.23m,除去三个站坪长度,线路要克服约10‰的平均纵坡。

线路西连赣州地区,与京九铁路接轨;东接龙岩地区,与龙厦、赣龙铁路衔接。

本项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大大提升赣龙铁路原线的输送能力,新线设计后采用自动闭塞方式运行,货物年运输量可达到110Mt/a,基本是原来输送能力的两倍。

本设计是以瑞金至古城约14公里为设计对象。

通过对瑞金站至古城站沿线平纵面的勘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根据基本设计原理,合理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出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

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是初步设计,采用切线支距法计算交点坐标,根据地形条件拟定合理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计算出各曲线要素并算出相应的主点桩号里程。

同时,全面考虑影响纵断面设计的因素,利用excel对纵断面进行计算。

平纵面设计交叉进行,力求纵断面线形平顺优美,坡度设置经济合理。

关键词:平纵断面;横断面;隧道;桥涵;挡土墙;铁路输送能力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riginally designed is that the circuit of the Section of Rui Jin of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Jiangxi is designed, through Rui Jin along the line of the circuit, admire the mountain at three stations of arranging, ancient city. Rui Jin reach, face upward mountain arrange topography rely mainly on plain and hills, from face upward mountain rank to the topography of the ancient city mainly with the dangerously steep mountain ridge for main fact. High Cheng of the starting point A is 211.51m, high Cheng of B is 312.23m on the terminal point, divided by the length of level ground of three stations, the circuit should overcome about 10‰ of the average vertical slopes. Connect with Ganzhou Prefecture in the west of the circuit, integrate with Beijing-Kowloon Railway; Adjacent to Longyan area in the east, connect with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Long Xia, Jiangxi. Will promote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Jiangxi greatly after this project is finished constructing Summary.The main content originally designed is that the circuit of the Section of Rui Jin of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Jiangxi is designed, through Rui Jin along the line of the circuit, admire the mountain at three stations of arranging, ancient city. Rui Jin reach, face upward mountain arrange topography rely mainly on plain and hills, from face upward mountain rank to the topography of the ancient city mainly with the dangerously steep mountain ridge for main fact. High Cheng of the starting point A is 211.51m, high Cheng of B is 312.23m on the terminal point, divided by the length of level ground of three stations, the circuit should overcome about 10‰ of the average vertical slopes. The main website that a full range of line adopt stands, Shanghai-Hangzhou north in standing, Longyan and stands at standing, Rui Jin stand, Changting south, Changting the south among them, Shanghai-Hangzhou the north stand for newly-built station, for have station the others. Connect with Ganzhou Prefecture in the west of the circuit, integrate with Beijing-Kowloon Railway; Adjacent to Longyan area in the east, connect with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Long Xia, Jiangxi. Will promote the railway of dragon of Jiangxi greatly after this project is finished constructing.Keyword: The flat vertical section;cross section;tunnel, bridges and culverts;retaining wall;railway send ability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主要技术指标 (1)第2章铁路运输能力 (3)2.1 牵引质量 (3)2.1.1 计算牵引质量 (3)2.1.2 牵引质量检算 (5)2.1.3 牵引辆数、牵引净载及列车长度计算 (6)2.2 运行速度和运行时分 (7)2.2.1 单位合力的计算 (7)2.2.2 下坡限制速度计算 (7)2.2.3 单位合力曲线图绘制 (9)2.2.4 计算运行时分 (9)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12)2.3.1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 (12)2.3.2 输送能力计算 (13)第3章铁路线路平面设计 (15)3.1 概述 (15)3.2 走向选择 (15)3.3 定线的基本方法 (16)3.3.1 定线方法 (16)3.3.2 具体定线 (18)3.3.3 定线步骤 (18)3.4 平面曲线要素计算 (19)3.4.1 最小圆曲线半径 (19)3.4.2 缓和曲线长度 (19)3.4.3 曲线要素计算 (20)第4章线路纵断面设计 (24)4.1 概述 (24)4.2 设计原则 (24)4.3 线路的最大坡度、坡段长度、坡段连接、坡度折减 (25)4.3.1 线路的最大坡度 (25)4.3.2 坡段长度 (25)4.3.3 坡差 (25)4.3.4 坡度折减 (26)4.4 竖曲线的设置 (27)第5章线路横断面设计 (30)5.1 概述 (30)5.2 路基横断面设计原则 (30)5.3 横断面定线 (31)5.4 横断面设计 (31)5.5 土石方计算 (32)第6章涵洞和挡土墙设计 (36)6.1 涵洞设计 (36)6.2 挡土墙设计 (36)6.2.1 挡土墙的作用 (36)6.2.2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37)6.2.3 设计基本资料 (37)6.2.4 换算荷载 (38)6.2.5 土压力计算 (39)6.2.6 稳定性验算 (40)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铁列车的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

高铁列车的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

高铁列车的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
一、设计计算书概述
本设计计算书旨在提供高铁列车设计的模板,以便工程师们在进行设计计算时可以参考和使用。

该模板涵盖了高铁列车设计的主要方面,包括车体结构、轮轨关系、牵引系统等。

二、车体结构设计计算
车体结构设计计算是高铁列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车体材料选取及强度计算
- 车体稳定性分析
-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
- 车体振动分析
三、轮轨关系计算
轮轨关系计算是保证高铁列车行驶安全稳定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轮轨力学分析
- 轮轨摩擦力计算
- 轮轨几何关系优化
四、牵引系统设计计算
牵引系统是高铁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设计计算需要考虑
以下要素:
- 最大牵引力计算
- 牵引电机功率计算
- 调速控制系统设计计算
五、其他设计计算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以下其他设计计算需要考虑:
-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 车厢空调系统设计计算
-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计算
六、总结
本设计计算书模板提供了高铁列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计算参考,旨在帮助工程师们进行高铁列车的设计计算工作。

通过对各项关键
要素的合理计算和优化设计,将确保高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达到高速、稳定和安全的要求。

注意:以上内容为一般设计计算书模板的概述,具体设计时需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详细计算及验证。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3. 方程的解: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 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作业布置
1. 检验下列各小题括号内字母的值是否是相应方程的解。
2.建立下列各问题中的方程模型: (1)某种篮球打8折后每个篮球售价为80元,问该篮球原价为多少? (2)某工厂今年平均每月生产某型号机器170台,比去年月平均产 量的1.5倍少10台,求去年的月平均产量。
练一练 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 ✔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典例精析
例1 若关于x的方程 2x n 1 9 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n 的值为 2或-2 .
【变式题】加了限制条件,需进行取舍 方程(m 1)x m 1 0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 1 .
左边≠右边
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方法归纳
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 1.代: 将数值代入方程左右两边; 2.算:计算方程左右两边的值; 3.判:判断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议一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方程①、②中,每个方程含有几个未知数? 每个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经典课件

联络线禾水特大桥40 72 40m连续梁0#块计算书(20160122)概况

联络线禾水特大桥40 72 40m连续梁0#块计算书(20160122)概况

联络线禾水河特大桥40+72+40m 连续梁0#块现浇支架计算书中铁一局昌赣客专 CGZQ-7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01月01日编制: 复核: 审核:目录1. 工程概况 (1)2. 计算依据 (1)3. 设计说明 (1)4. 设计参数 (3)4.1 设计原理 (3)4.2 相关荷载参数 (3)4.3 材料强度设计值 (4)4.3.1 钢结构 (4)4.3.2 方木 (5)4.3.3 竹胶板 (6)4.4 材料的刚度设计值 (6)4.5 计算截面 (6)5 模板计算 (9)5.1 底模竹胶板计算 (9)5.1.1箱梁腹板下竹胶板 (10)5.1.2箱梁底板下竹胶板 (11)5.2 底模下顺桥向方木分配梁(第一层方木分配梁) (13)5.2.1箱梁腹板下方木分配梁 (13)5.2.2箱梁底板下方木分配梁 (15)5.3底模下横桥向方木分配梁(第二层方木分配梁) (16)5.3.1腹板下横桥向方木分配梁计算 (16)5.3.2底板下横桥向方木分配梁计算 (18)6 钢管碗扣脚手架计算 (20)6.1单肢立杆轴力计算 (21)6.2单肢立杆稳定性验算 (21)7 下部支架结构计算 (23)7.1 计算荷载 (23)7.1.1 箱梁荷载 (25)7.1.2 活载 (25)7.1.3 模板荷载 (25)7.1.4 纵向方木荷载 (25)7.1.5 横向方木荷载 (25)7.1.6 脚手架荷载 (26)7.1.7 侧模荷载 (26)7.2 纵向分配梁I20a计算 (26)7.2.1 底板下I20a计算 (26)7.2.2 腹板下I20a计算 (31)7.2.3 翼缘下I20a计算 (35)7.3 横梁I45b计算 (42)7.3.1工钢支撑1计算 (43)7.3.2工钢支撑2计算 (46)7.3.3工钢支撑3计算 (49)7.3.4工钢支撑4计算 (52)7.3.5工钢支撑5计算 (55)7.3.6工钢支撑6计算 (58)7.3.7工钢支撑7计算 (61)7.3.8工钢支撑8计算 (64)7.3.9工钢支撑9计算 (67)7.4 纵梁2I45b计算 (70)7.4.1纵梁1、4计算 (71)7.4.2纵梁2、3计算 (74)7.5 钢管桩计算 (76)7.6承台基础验算 (77)7.7桩基础验算 (77)7.8梁的稳定性验算 (79)7.8.1纵向分配梁I20a整体稳定性验算 (79)7.8.2纵向分配梁I20a局部稳定性验算 (79)7.8.3工钢支撑I45b整体稳定性验算 (79)7.8.4工钢支撑I45b局部稳定性验算 (80)7.8.5纵梁2I45b整体稳定性验算 (80)7.8.6纵梁2I45b局部稳定性验算 (80)8临时固结计算 (81)8.1 临时固结设计 (81)8.2 计算不平衡荷载 (81)8.2.1不平衡荷载情况一 (81)8.2.2不平衡荷载情况二 (83)8.2.3计算选用不平衡荷载 (83)8.3 计算不平衡力矩作用下临时固结反力 (83)8.3.1 临时支座受力计算 (83)8.3.2 临时锚固筋锚固深度计算 (85)8.4 结论 (85)9 整体结构计算 (86)10剪刀撑焊缝计算 (88)11稳定性计算 (91)11.1 计算荷载 (91)11.2 抗倾覆计算 (92)12结论 (92)13附件 (92)1. 工程概况联络线禾水河特大桥吉安县高塘乡,地处吉泰盆地中心、赣江中游,地势平缓,主要为大片农田,植被茂密,桥址范围主要跨越禾水河,部分村庄及村庄周边的农田、村道、水沟和鱼塘。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火车过桥之车过车 精美课件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火车过桥之车过车 精美课件

两车相向而行,错车时的路程和=420+300=720(米) 错车时间=路程和÷速度和,所以错车时间为720÷ (96+84)=4(秒)
“复兴号”路程 “ 和 谐 号” 路 程
复兴号 复兴号 和谐号 和谐号 “复兴号”车长 “和谐号”车长
重要结论:两车同向而行,错车时的路程差=两车 的车长之和
“复兴号”路程 “ 和 谐 号” 路 程
复兴号 复兴号 速度84米每秒 和谐号 和谐号 “复兴号”车长420米 “和谐号”车长300米
速度96米每秒
两车同向而行,错车时的路程差=420+300=720(米) 错车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所以错车时间为720÷ (96-84)=60(秒)
高能总结:火车过桥中,相遇一般是路程相加,追及一
般是路程相减,所以无论是“人车大战”还是“巅峰对 决”,相向而行时,就是路程和=车长(和),同向而行 时,就是路程差=车长(和)。
火车过桥3 之巅峰对决
“和谐号”车长
“复兴号”路程
复兴号 复兴号 和谐号 和谐号 “和谐号”路程
“复兴号”车长
重要结论:两车相向而行,错车时的路程和=两车 的车长之和
பைடு நூலகம்
“和谐号”车长300米
“复兴号”路程
复兴号 复兴号 速度84米每秒 和谐号 和谐号 “和谐号”路程
速度96米每秒
“复兴号”车长420米

合肥至武汉铁路武汉枢纽工程江岸特大桥(48+ 80 +48)米变线间距连续梁菱形挂篮计算书

合肥至武汉铁路武汉枢纽工程江岸特大桥(48+ 80 +48)米变线间距连续梁菱形挂篮计算书

合肥至武汉铁路武汉枢纽工程江岸特大桥(48+80+48)米变线间距连续梁菱形挂篮计算书计算:复核:2007年11月合肥至武汉铁路武汉枢纽工程江岸特大桥(48+80+48)米变线间距连续梁挂篮计算一、底模纵梁验算各纵梁的截面特性:1#、2#、3#和4#纵梁采用单根[36b,所以23.343ImcmmmWd==S==A=cm,,7.11,42268cm1265109,702.9.5#、6#和7#纵梁采用两根[36b,所以326.43ImdmmWcm====A=Scm,4.136cm,844253032218.,,14058.(一)、根据灌注1#块的工况验算单位:mm 图中纵梁承载面积和宽度为:S1=07102cm2,B1=750mmS2=06629cm2,B2=700mmS3=04972cm2,B3=525mmS4=04768cm2,B4=450cmS5=18793cm 2 , B5=425mm S6=21587cm 2 , B6=350mm S7=23079cm 2 , B7=375mm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模板:底模和横梁槽钢采用275/kg m21`75/0.75kg m kPa q ==(2)、混凝土:2`2600/S kN m q =⨯=(S 为混凝土截面面积)(3)、人群机具:23`150/ 1.5kg m kPa q ==(4)、倾倒:4`4kPa q = (混凝土厚度大于1米不计)(5)、振捣:5` 2.0kPa q =(6)、其他荷载:6`q 根据实际情况不考虑各纵梁的受力图如下单位:mm1、强度验算荷载组合采用1+2+3+4+5+6,考虑安全系数的q 为31213456(``````))(/K q q q q q q K B kN m q ⨯⨯=+⨯++++ 所以m kN q /69.301= m kN q /65.282= m kN q /49.213=m kN q /07.204= m kN q /73.635=m kN q /50.726= m kN q /52.777=1)、各纵梁支座反力为3(1.5 1.5)5.15A q R kN ⨯⨯+= 3(1.50.65)5.15B q R kN ⨯⨯+=所以kN R kN R B A 44.38,63.5311==;kN R kN R B A 88.35,07.5022==; kN R kN R B A 91.26,55.3733==;kN R kN R B A 14.25,07.3544==; kN R kN R B A 82.79,37.11155==; kN R kN R B A 80.90,70.12666==; kN R kN R B A 09.97,47.13577==;由以上结果可知:1#、2#、3#和4#纵梁中kN Q 63.53max =max max 53.63422.316.3P 8512651.711x Q s M a MPa I b ττ⎡⎤⎣⎦⨯⨯===<=⨯⨯ 5#、6#和7#纵梁中max 135.47Q kN =max max 135.47844.620.6P 8525303.422x Q s M a MPa I b ττ⎡⎤⎣⎦⨯⨯===<=⨯⨯ 2)、各纵梁最大弯矩为m kN x q x R M A x ⋅-⨯⨯-⨯=2)65.0(21当dx dM =0时,65.0+=qR x A,弯矩x M 最大,那么可得 m kN M x ⋅==72.81,3975.211;m kN M x ⋅==30.76,3976.222; m kN M x ⋅==21.57,3973.233;m kN M x ⋅==44.53,3974.244; 552.3975,169.70x M kN m ==⋅; m kN M x ⋅==06.193,3976.266; m kN M x ⋅==43.206,3975.277;由以上结果可知:1#、2#、3#和4#纵梁中max 81.72.M kN m =max max 81.72116.3P 145702.9M M a MPa W σσ⎡⎤⎣⎦===<= 5#、6#和7#纵梁中max 206.43.M kN m =max max 206.43146.8P 1405.8M M a W σ=== 但是,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钢材容许应力的取值,新钢材支架容许应力可以提高1.25倍, 146.8[] 1.25145181w MPa MPa τ<=⨯=。

铁路直线墩模板计算书

铁路直线墩模板计算书

墩柱模板计算书1.1 系统布局系统布局详见下图所示:图 1主墩模板主墩面板采用6mm 冷轧钢板;竖向筋采用[10#槽钢,间距为不超过400mm ;水平筋采用δ10钢板;主背楞为桁架式背杠,对拉采用桁架两端对拉方式,采用ø20精轧螺纹钢对拉,1m 节模板下桁架安装后使用钢筋加固,使用在顶部压力最小段。

1.2载荷分析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计算,按以下2种取最小值:2/121022.0V t P c ββγ=c P H γ=式中:P-----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5kN/m 3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此取t 0=10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按出浆速度45立方为1.18m/h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50—90mm 时,取1.0 H---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5m 大模板混凝土侧压力计算:1/2210120.220.222510 1.0 1.059.79/c P t V kN m γββ==⨯⨯⨯⨯21255125/P kN m =⨯=取最小值为59.79KN倾倒混凝土荷载取:22/4m kN P =大模板侧向压力荷载组合:2121.2 1.477.35/P P P kN m =+=综上,大模板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为59.79KN/m 2,设计值为77.35KN/m 2由图1可知,侧压力作用在桁架上的集中荷载为:其中1.m 为两背杠间距。

因此,背杠的工况为侧模的侧压力传递给桁架式背杠上。

1.3桁架结构验算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 2 桁架式结构载荷加载:图 3 载荷加载(侧模压力和自重)图 4 侧压作用下的变形图图 5 组合应力图 6 z轴方向的剪切应力图 7 弯曲应力由图可知,最大变形为 2.78mm <5m/500=10mm ;最大应力为91.6MPa<180MPa (Q235B 材料抗拉压强度);最大剪切应力为34.76MPa<100MPa(Q235B 材料抗剪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质悬臂结构模型设计作品名称和谐号参赛学校参赛队员、、专业名称、、指导教师XXXXXXX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零一一年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 1.1 设计构思 -------------------------------------------------------------------------------------------------------------------- 11.1.1 造型构思-------------------------------------------------------------------------------------------------------------- 11.1.2 结构体系的选择----------------------------------------------------------------------------------------------------- 4 1.2 模型设计图纸 -------------------------------------------------------------------------------------------------------------- 51.2.1 结构作品效果图----------------------------------------------------------------------------------------------------- 51.2.2 结构布置图----------------------------------------------------------------------------------------------------------- 61.2.3 主要构件详图及节点图 ------------------------------------------------------------------------------------------- 72 计算书----------------------------------------------------------------------------------------------------------------------------- 10 2.1 计算计算简图 -------------------------------------------------------------------------------------------------------------10 2.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102.3.1 计算假定-------------------------------------------------------------------------------------------------------------102.3.2 构件截面尺寸------------------------------------------------------------------------------------------------------- 112.3.3 材料力学性质------------------------------------------------------------------------------------------------------- 11 2.3 静载工况下结构的内力分析------------------------------------------------------------------------------------------- 112.3.1 结构强度计算------------------------------------------------------------------------------------------------------- 11 2.4 承载能力验算 -------------------------------------------------------------------------------------------------------------132.4.1 强度验算-------------------------------------------------------------------------------------------------------------132.4.2 稳定性验算----------------------------------------------------------------------------------------------------------13 2.5 承载能力的估算 ----------------------------------------------------------------------------------------------------------14 2.6 破坏形式的估计 ----------------------------------------------------------------------------------------------------------14 附录一结构力学求解器输入源代码-------------------------------------------------------------------------------------------- 151设计说明书量统一于美,美从属于量。

美,主要表现在结构选形和谐与良好的比例,并具有秩序感和韵律感,过多的重复会导致单调。

1.1设计构思1.1.1造型构思(1)材料强度分析纸质杆件的抗弯能力最弱,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荷载产生的弯矩。

由表1,表2可看出白卡纸的主要优点是拥有较强的抗拉性能;经试验,白卡纸制成的杆件抗压性能也较强。

因此,结构体系的杆件受力应以受拉和受压为主。

经试验对比,发现比赛指定材料具有如下特点:(1)白卡纸抗拉性能良好,抗压能力较差(力学性能分见表2);(2)白卡纸卷成纸筒状并用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压应力;(3)白卡纸分光滑面和粗糙面,粗糙面粘结效果更好;(4)白卡纸各向异性,有顺纹和逆纹之分,顺纹的强度较高;(5)白乳胶粘结力强,纸带对接强度降低,侧接则能达到与母材强度相同。

表1270克白卡纸弹性模量表2270克白卡纸极限应力(2)结构功能要求所设计结构模型应能为承载板提供承载平面,承载平面必须在支承平面以上。

模型最低加载荷载不能少于5kg,最大加载荷载不能大于20kg(以上均含夹在装置的重量),且任一级荷载加上去后20秒以内(含20秒)模型不能破坏且丧失承载力。

(3)悬臂梁结构立面形式的选择悬臂梁结构分为悬臂梁部分和地下支座部分。

结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承受其生命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

因此,在选择悬臂结构立面形式中,为了能满足结构承载能力要求,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案分析:表3悬臂梁立面形式比选经过反复试验和甄选,由构思中得到启发,充分考虑白卡纸的材料性质,以结构功能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从多种形式对比中,决定以方形作基本形式,再结合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的各自特点,最终选择横式桁架作为结构的立面形式。

如图1所示。

图1 最终悬臂模型(4)底座支撑结构的选择底座支撑是整个结构受力支持的重要部分。

悬臂和结构连接的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结构破坏,为克服各方向产生的力矩,可以制作成梯形、平行四边形,方形等。

底座立面形式比选造型优美,底部受力好。

受力简单,制作方便。

造型直接 制作简单经过反复试验和甄选,由构思中得到启发,充分考虑白卡纸的材料性质,以结构功能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从多种形式对比中,决定以方形作基本形式,再结合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的各自特点,最终选择方形桁架作为结构的立面形式。

如图2示。

图2 最终底座模型(5)构件截面的选择由白卡纸材料性质及结构的功能要求决定了构件宜以受拉、压为主,而白卡纸的受拉性能较好,且拉杆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因此,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应从受压性能最优的截面形式开始考虑。

可供选择的常见截面有圆形截面、方形截面、矩形截面等。

上弦杆主要承受较大的轴心压力。

从圆形、方形、矩形截面中考虑,圆形的受压性能优于方形,方形优于矩形。

但是,考虑到模型制作时圆形截面节点的处理难度较大(如图3所示),因此,上弦杆选方形截面为宜。

腹杆主要承受拉力和压力,但所受力的大小较上弦杆小得多。

因此,考虑到腹杆与上弦杆、腹杆与下弦杆之间节点的连接方面,为了便于节点处理,腹杆截面选为与上弦外包尺寸相等的方形截面(仅白卡纸层数不同)。

下弦杆以受拉为主,且拉杆不存在失稳的问题。

因此,根据白卡纸抗拉性能较强的优势,适当减小下弦杆的截面面积,故将其选为高度小于宽度的矩形截面,也易于进行节点处理。

图3 圆形截面杆件连接示意图同理,底座支架考虑三角柱、方柱和圆柱时,鉴于圆柱实际操作较大,方柱便于拼接,故做方柱处理。

1.1.2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主要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出发。

底座和悬臂梁的结构粘合体系做如下分析。

方案一:斜撑。

减少连接点的应力集中。

斜撑时,明显增加很多材料,如此连接,悬臂直接撑住底座方柱面,侧向压力容易使得纸壁受压失稳。

方案二:直撑。

直撑时便于制作,但是受压力度大,且应力集中处需要减弱,并进行转换。

讨论决定,通过横系杆在节点处将其连接成整体,并利用纸带做成拉条支撑弦杆,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悬臂需要伸出方柱外面,使用纸带,拉住悬挂受压处,减少下杆受力,转移应力集中处的力度。

考虑悬臂伸出至少440mm,保持水平平衡,故在悬臂顶端加上纸带,拉住底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