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点击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为学》

初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为学》

初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为学》1.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________2.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资:逮:________3. 旦旦而学之旦旦:学:________4. 久而不怠焉久:怠:________5. 迄乎成迄:成:________6. 吾资之聪,倍人也聪:________倍:________7. 屏弃而不用屏:________ 屏弃:________8.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道:________ 卒:________传:________9.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然则:________ 常:________10. 蜀之鄙有二僧鄙:________11.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于:________12.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________ 何如:________13. 子何恃而往子:恃:________14. 吾一瓶一钵足矣足:________15.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下:________ 犹:________16. 越明年越:________17. 贫者自南海还还:________18. 富者有惭色惭色:________19. 西蜀之去南海去:________20.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________21.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________ 哉:________22. 自败者也败:________23. 自力者也力:________24. 下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请标明它们所指的人称:①吾________②汝________③其________④余________⑤尔________⑥之________1. 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 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 吾一瓶一钵足矣。

《为学》同步练习题

《为学》同步练习题

《为学》同步练习题
《为学》同步练习题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六年级下册语文为学同步检测题,供大家参考。

1、填空
《为学》作者彭端淑,清朝四川人,“为学”即做学问的'意思,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蜀之鄙有二僧(bǐ)
一瓶一钵(bō)
贫者语于富者曰(yù)
3、一词多义
之:(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相当于“它”,指代“事情”
(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3)蜀之鄙有二僧:结构助词,“的”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顾:(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还,反而
(2)三顾茅庐:拜访
(3)左顾右盼:看
足:(1)一瓶一钵足矣:足够
(2)画蛇添足:脚
(3)不足挂齿:值得
去:(1)西蜀之去南海:动词,距离
(2)去留两遍:表动作的趋势
(3)大势已去:离开
4、词语解释
(1)恃:凭借,倚仗
(2)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3)买舟:雇船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5)以:相当于“把”、“拿”、“将”
(6)顾:还,反而
(7)为学:做学问
(8)鄙:边远的地方
(9)语:告诉
(10)子:你
(11)数年:几年,多年
(12)犹:仍然,还。

《为学》练习题

《为学》练习题

《为学》练习题为学练习题追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作为学习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些关于“为学”的练习题,以加深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选择题1.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A.获得荣誉和地位B.实现个人的权力欲望C.扩展知识面和提升能力D.谋求经济利益2. 下列哪个是学习的关键要素?A.背诵大量知识点B.刻苦钻研C.掌握学习方法D.追求完美主义3.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学习只需要在学校完成B.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C.学习只是为了应对考试D.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4. 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应该如何处理?A.放弃学习B.找他人帮助C.坚持克服困难D.责怪自己的能力不足5. 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哪项措施来提高?A.只读课本内容B.独自学习C.多角度学习D.死记硬背二、填空题1. 学习需要具备的品质包括________、毅力、自律和聚焦。

2. 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3. 制定科学的________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4. 充分利用________可以扩展学习广度和深度;5. 培养好学习习惯,例如________,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学习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2. 你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3.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应对的?4. 请分享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5. 你是如何管理时间来平衡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四、文章写作请你结合以上问题的答案,以及你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见解,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为何学习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以及如何有效的学习。

(略)。

最新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为学》阅读练习

最新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为学》阅读练习

最新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为学》阅读练习一、课文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二、字词解释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做)之.(代词,指“天下事”),则.(那么)难者亦.(副词,也,表示同样)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为学有难易乎?学之.(代所学的文化知识),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第一人称代词,我)资.(天资)之.(助词,不译)昏.(糊涂,愚笨),不逮.(及,赶上)人也;吾材.(同“才”,能力)之庸.(平庸,平常),不逮人也;旦旦..(天天)而.(连词,表修饰)学之,久而不怠.(懈怠)焉.(语气词,表强调),迄.(到)乎.(相当于“于”)成.(成功,指学业成功),而.(连词,表顺承)亦不知其.(自己)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聪敏,聪慧),倍.人.(加倍地高于别人)也;吾材之敏.(敏捷),倍人也;屏弃..(舍弃,扔掉)而.(连词,表并列)不用,其.(代聪慧敏捷)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这里指孔子)之.(助词,的)道.(思想,学说),卒.(终于)于.(介词,表被动)鲁.(愚钝,这里指孔子的学生曾参)也传之.(音节助词,不译)。

《为学》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为学》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为学》练习题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

()A.不逮人(dài)迄乎成(qì)昏与庸(yōnɡ)屏弃(bǐng)B.蜀之鄙(bǐ)何恃(shì)饭钵(bō)惭色(cán)C.语于富者(yǔ)僧人(sēng)久而不怠(dài)彭端淑(shū)2.解释下列句中“者”的意思。

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富者有惭色()③能者为师()④食马者()3.解释下列句中“之”的意思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②学之,则难者亦易矣()③吾欲之南海()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正确译文是()A.人们立志求学,为什么还不如四川的鄙和尚呢?B.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不如四川那个地位低下的和尚吗?C.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D.人们立志求学,往往顾虑赶不上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译:②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译:6.了解下边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①下边句中加点的词,有的意义跟现代汉词不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在括号里加以说明。

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曰()子何恃而住()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者”在文言中相当于“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试解释下边句子中的“者”字。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富者有惭色()能者为师()普通劳动者()③“乎”、“矣”、“也”、“焉”、“哉”都是文言中常用的语气词。

先朗读下边的句子,然后说明加点词所表达的语气。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吾数年来欲舟而下,犹未能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7.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是:()A.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B.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C.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1《为学》精练及参考答案

01《为学》精练及参考答案

《为学》练习一、常识1.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朝________,本文原题为。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现在人们常借以说明的道理。

二、解词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2.蜀之鄙.有二僧鄙:3.贫者语.于富者曰语:4.子何恃.而往恃: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买舟: 6.越.明年越:7.以.告富者以: 10.之: 为之.8.西蜀之去.南海去:吾欲之.南海9.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三、翻译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四、理解1.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2.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 ___ ___ _,勉励人们。

3.从穷和尚到南海的结果来看,一个人要完成一件事,一是要有 ,二是要有。

4.本文引用的故事,意在阐述的道理。

5.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7.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8.“鄙”暗示了,“一瓶一钵足矣”中“一”和“足”说明了,体现了。

9.第一部分(①):以两个_________句式,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_________两方面作答,揭示了“________”、“_______”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②—⑥):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主要通过两个和尚的对话,反映他们不同的所为。

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前一句是_______,后一句是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穷和尚的“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三部分(⑦):由上述故事引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为学阅读标准答案.doc

为学阅读标准答案.doc

(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多义词( 6 分)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望桓侯而还走()肉食者鄙()去国怀乡()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欲之南海B.其一贫,其一富C.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 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4分)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参考答案:8、( 6 分,每空 1 分)回来掉转(回转)边境目光短浅距离离开9、( 2 分) C10、( 6 分,买、犹、顾、哉各占 1 分,句意各占 1 分)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 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11、( 4 分,每空 2 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word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word练习题

1.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可以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发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文学知识本文选自《》,原题为《》。

作者,是代文学家。

二、翻译句子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吾欲之南海,何如?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可以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发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选择题1.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第一段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看法 ,做任何事难易转变的重点在于“为”。

B. 富僧的两句“子何恃而往”充满着对穷僧的讽刺之意。

C.作者以一富一贫两位和尚的对照,证了然客观条件对一件事的成功没有影响。

D.结尾处的“蜀鄙之僧”指的其实不过穷僧一人。

C2.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段经过“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学”的对照,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B. 蜀鄙穷僧的故事生动地证了然“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这句话。

C.作者主要运用语言、肖像描绘刻画了穷僧知难而进的人物形象。

D.,重申了文章的看法。

,更要付诸行。

3.《为学》一文中心论点是()A.人之发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 在修业这个问题上,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C . “为学”的难与易是能够相互转变的,重点在“为”。

D.不论做事仍是修业,难以都是能够相互转变的。

4.以下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运用对照,揭露了难易之间的差别和转变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B.富者两次所说的“子何恃而往”,都表达了他对贫者的讽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练习题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学》练习题冀教版

1.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原题为《》。

作者,是代文学家。

二、翻译句子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吾欲之南海,何如?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选择题1.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观点,做任何事难易转化的关键在于“为”。

B.富僧的两句“子何恃而往”充满着对穷僧的嘲讽之意。

C.作者以一富一贫两位僧人的对比,证明了客观条件对一件事的成功没有影响。

D.结尾处的“蜀鄙之僧”指的其实只是穷僧一人。

C错在证明的是主观的努力实践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2.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通过“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学”的对比,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B.蜀鄙穷僧的故事生动地证明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这句话。

C.作者主要运用语言、肖像描写刻画了穷僧知难而进的人物形象。

D.末段由此及彼将穷僧成功的经验加以引申,重申了文章的观点。

作者通过蜀鄙二僧的故事证明了在学习上要立志勤学,更要付诸行。

3.《为学》一文中心论点是()A.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 在求学这个问题上,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C. “为学”的难与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在“为”。

D.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以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运用对比,揭示了难易之间的区别和转化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为学》—阅读题答案

《为学》—阅读题答案

《为学》—阅读题答案〔一〕阅读《为学》,回答以下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学,那么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说明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望桓侯而还走〔〕肉食者鄙〔〕去国怀乡〔〕9、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吾欲之南海B. 其一贫,其一富C. 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以下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参考答案:8、〔6分,每空1分〕回来掉转〔回转〕边疆目光短浅距离离开9、〔2分〕C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莫非不如四川边疆的和尚吗?11、〔4分,每空2分〕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决,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意思对即可〕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此题分为止〕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知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为学》(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为学》(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为学》(含题目和答案)富者曰:“我数年来想买船去,还没实现。

你凭什么去?”过了一年,贫僧自南海回来,告诉富僧。

富僧感到惭愧。

西蜀到南海有几千里,富僧不能去,但贫僧却成功了。

难道我们的志向不如那两个XXX的僧人吗?9.本文作者是明朝的XXX。

10.如果去做某件事情,那么原本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去做,原本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难。

研究也是这样,去研究,原本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研究,原本容易的也会变得难。

11.B。

富者的话并不是嘲讽,而是对贫僧的质疑和不解。

XXX有二僧,一贫一富。

贫者对富者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者说:“你靠什么去?”贫者说:“我只需要一个瓶子和一个碗就够了。

”富者说:“我数年来想买船下海,还没能实现。

你靠什么去?”过了一年,贫者从南海回来告诉富者。

富者感到惭愧。

西蜀到南海有几千里远,富者不能去,但贫者却去了。

人立志,难道不应该像XXX的僧人一样吗?本文作者是清朝的XXX。

人立志,难道不应该像XXX的僧人一样吗?本文告诉我们,为学有难易之分,但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困难。

6.作者是清朝的XXX。

7.加点字“之”的含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D.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表示引导或带领。

8.作者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教育子侄们,要勇于立志追求,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也不要因为容易而懈怠。

9.“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是他一直想着要买舟而下,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文章告诉了我们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只停留在想象中。

富者曰:“我已数年欲买舟而下,却仍未能实现。

你凭什么去?”过了一年,贫僧从南海返回,告诉富僧他的经历。

富僧感到惭愧,因为他虽然富有,却没有像贫僧那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去做,困难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去做,原本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研究也是如此,只要努力研究,原本难的东西也会变得容易。

人们确立志向,难道反而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甲)XXX《为学》天下的事情有难的和容易的吗?去做了,那么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难了。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11、*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分)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8、(6分,每空1分)回来掉转(回转) 边境目光短浅距离离开9、(2分)C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11、(4分,每空2分)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1.*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为学》阅读及答案

《为学》阅读及答案

《为学》阅读及答案《为学》阅读及答案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1)贫者语于富者曰语:__________(2)越明年明年:__________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蜀之鄙/有二僧B、子/何恃而往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⑴告诉,对……说⑵第二年2.C点拨:C句节奏应划分为: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1)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4.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

点拨:答出某一点并就某一点来谈即可。

为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为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为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望桓侯而还走()肉食者鄙()去国怀乡()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欲之南海B. 其一贫,其一富C. 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分)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参考答案:8、(6分,每空1分)回来掉转(回转)边境目光短浅距离离开9、(2分)C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11、(4分,每空2分)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12、(2分,每错1处扣分,扣完本题分为止)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2。

《为学》巩固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为学》巩固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九下文言文复习:《为学》参考答案三、习题A套1.《伤仲永》/《孔孟论学》/《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观书有感》。

2.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

(关键词:明年、以;注意“以(之)告富者”的省略)3.D(A错在反问句,应是设问句;B错在第一句主要是怀疑、疑惑,而不是嘲讽;C错在证明的是主观的努力实践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B套1.清;彭端淑。

2.一个人要立志(学习),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和尚吗?(关键词:顾、鄙、之)3.C(错在没有肖像描写)C套1.《为学》;彭端淑。

2.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关键字:之,何如)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在学习上要立志勤学,更要付诸行动。

四、考题链接2012届二模A卷1.为学;彭端淑2.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到南海)去呀?”3.C(其余选项错在理解错误,用词不当:A句错在“愤怒”,B句错在“敬佩”,D句错在“感慨”)2013届静安二模1. C(2分)2.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3分关键字:欲、之、何如)3.A(B错在贫僧所为证明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的观点;C错在⑶—⑹段富僧的心理应是从最初的“疑惑”变成了最终的“惭愧”;D错在本文主旨并非“为学贵在立志”,而是“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卷1.(2分)为学(1分)儒(1分)2017届宝山一模卷8.(3分)富和尚未能成功抵达南海(1分)穷和尚成功往返南海(2分)9.(3分)C10.(3分,每空1分)(1)疑惑嘲讽(2)吾一瓶一钵足矣2017届长宁二模卷1.清彭端淑2.一个人立志为学,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3.D。

初中语文《为学》阅读材料复习练习

初中语文《为学》阅读材料复习练习

初中语文《为学》阅读材料复习练习1、作者介绍: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堂集》。

《为学》选自《白鹤堂集》,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是彭端淑为勉励他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

2、《为学》原文及译文题目《为学》为——做、求学——学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做)之.(代词指天下事),则难者亦. (也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代词指学问),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第一人称代词,我)资(天资,与生俱来的资质)之昏.( 糊涂,愚笨),不逮.(dai 及,赶上)人也;吾材.(同“才”才能,能力)之庸.(平庸,平常),不逮人也。

旦旦..(每天,天天)而学之.(代词,指学问),久而不怠.(懈怠)焉,迄.(qi 到,等到)乎成(成功,指学业成功),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bing 同“摒”舍弃,扔掉)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没有什么不同)也。

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这里指孔子)之道(思想,学说),卒(终于)于鲁.(愚钝,愚钝的人,这里指孔子的学生曾参。

曾参shen勤奋好学,但反应有些迟钝,所以孔子说他“鲁”借代)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难道)有常.(这里指常规,不变的规律)哉(表示反问语气)!蜀. (四川的别称) 之鄙.(边地,边远地区)有二僧,其.(其中)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yu 动词,告诉)于(对,向)富者曰:“吾欲.(想,要)之.(动词,到---去)南海,何如(如何,怎么样)?”富.者曰:“子何.(什么)恃.(shi 凭借,依靠)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o)足.(足够)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雇船)而下(动词,往下游.去),犹(..也(还没..尚且,还)未能有实现)。

子.(对对方的尊称,您)何(什么)恃.(凭借,依靠)而往.(去)!”越.(到)明年..(第二年),贫者自.(从)南海还.(返回,归来,回来),以.(把)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羞愧的脸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强化练习
一、词语解释
1、天下事有难易.乎易()
2、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
3、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还()
吾一瓶一钵足矣足()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足()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明()5、庭下如积水空明明()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明()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知()6、卜者知其指意知()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知()蜀之鄙有二僧鄙()7、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去()8、委而去之去()
俸去书来去()去死肌,杀三虫去()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9、顾野有麦场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10、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之()
蜀之鄙有二僧之()吾欲之南海,何如之()贫者语于富者曰于()11、苛政猛于虎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吾欲之南海,何如何()12、子何恃而往何()
徐公何能及君也何()此乐何极何()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以()1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以()
固以怪之矣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
二、句子翻译
1、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3、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4、子何恃而往?
5、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三、内容理解
1、文中揭示难易相互转化关系的语句是
2、除了以故事类比阐明道理外,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试举例说明。

3、下列对文中富和尚说的“子何恃而往!”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对穷和尚能否前往南海的怀疑。

B、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佩服。

C、表示对穷和尚能否前往南海的嘲讽。

D、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赞叹。

4、下列对文中穷和尚说的“吾一瓶一钵足矣。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行李简便,一定能够到达南海。

B、靠着宗教的影响,一定能到达南海。

C、到达南海是不需要瓶钵之外的东西。

D、到达南海要靠知难而进的勇气和行动。

四、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原题为《》,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名字)。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现在人们常借以说明
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