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合集下载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面面平行的断定与性质
假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假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断定定理1、假如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假如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假如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定理1
两个平面平行,在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

证明:设α∥β,a?α,那么a∥β
∵α∥β
∴α与β无交点
又∵a?α
∴a与β无交点
即a∥β
定理2
两个平行平面,分别和第三个平面相交,交线平行。

假如交线不平行的话,设交线交点为P,那么P属于两条交线,即P属于两个平行平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交线必定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平行线的作法:先作平面,再作线。
(3)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4)证明面面平行的思路: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如图,已知 a∥ b, a∥ , b ,a
求证:b∥平面
证明:过a 作平面β交平 面于直线 c
∵a∥ 线面平行的
∴a∥c
性质定理
又 ∵a∥b
β b
a
c
∴b∥c
b ,
c
b∥ .
线面平行的 判定定理
问题:
(1)两个平面平行,它们一个平面内的直线 与另一平面位置关系如何?
(2)两个平面平行,它们两个平面内直线 的位置关系如何?
(4).过平面外一点与这平面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
例1.如图,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1C1 (1)要经过面A1C1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 开,应怎样画线? (2)所画的线与平面AC是什么位置关系?
D1
F
P
C1
A1
DE
C B1
A
B
例2.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 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作业:
1、 习题2.2 A组 4,5 ,6 B组 3
一、复习提问:
(1). 直线和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
a
a
a
α
α
A
α
直线在平面α内a
α
有无数个交点
直线与平面α相交a 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α= A 有一个交 a∥α 无交点 点
直线与平面关系可分两大类:a , a
(1)证明线面平行思路:找平行线
1
(1)怎样判定直线和平面平行?
①定义. (线面无交点 线面平行) ②判定定理(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 让学生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3.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4. 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判定方法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运用讲解法,引导学生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4. 运用练习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引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2. 讲解判定方法:讲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理解判定方法。

3. 讲解性质:讲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理解性质。

4. 应用实例: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平面与平面平行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后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概念。

b. 学生是否能运用判定方法正确判断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

c. 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应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a.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返回
【证明】证法一:如图所示,分别取AA1,A1B1 的中点M,N,连接MN,NQ,MP.
∵P,Q分别是面AA1 D1D,面A1B1C1D1的中点,
∴MP∥AD, MP=
NQ=
1 2
A1D1.
1 2
AD,NQ∥A1D1,
∴MP∥NQ且MP=NQ.
∴四边形PQNM为平行四边形.
∴PQ∥MN.
∵MN AA1B1B,
∵CQ∥
∴CQ∥MN.
∵EF是△ABC的中位线,∴M是PC的中点,
则N是PQ的中点,即PQ被平面EFGH平分.
【点评】P,C,Q三点所确定的辅助平面是解决本题的 核心.有了面PCQ,就有了连接CD与面EFGH的桥梁, 线面平行的性质才能得以应用.
返回
如图2-3-4所示,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 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 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
∴AC∥MN∥AC,且AC= 13AC.
∴AC∥平面ABC.
同理,A′B′∥平面ABC.
又∵AC∩A′B′=A′,
∴平面A′B′C′∥平面ABC.
1
1
(2)同理A′B′= AB3 , B=C BC3 ,
∴△A′B′C′∽△ABC.
∴S△A′B′C′
S△ABC =1:9.
返回
1.如何理解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并且使它与平行四边形的一 边或平行四边形内的一条线段平行.
返回
2.如何理解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平面平行的性质是根据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的 定义直接给出的;判定直线与直线平行,进而判定直线与 平面平行和平面与平面平行,或者反过来由后者判定前者, 是立体几何最基本又最常见的一类问题.证明线面平行往往 转化为证明面面平行.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
(1):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L
α∥β
α∩β= L
(2):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 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 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 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 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直线,那么这两 b
α
d
如果两个平 行平面同时与第三 个平面相交,那么 它们的交线平行。
是α上的点 ,线段AB、AC、AD交于E、F、G
点,若BD=4,CF=4,AF=5,求EG.
B C D
a
α
E
F
G
A
10
小结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线面平行
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
推论: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
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求证:MN∥平面PBC。
N D C
E
A B
M
7
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 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 点G,画出过G和AP的平面。
P
M
G
D
C
H
A
O
B
8
练习: 点P在平面VAC内,画出过点P作一个截面 平行于直线VB和AC。 V
F P G B H A
9
E
C
如图:a∥α,A是α另一侧的点,B、C、D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 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11
课外作业: 1、已知α∥β,AB交α、β于A、B,CD交 α、β于C、D,AB∩CD=S,AS=8,BS=9,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抽象概括: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 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a 即:a b A α b
a∩ b=A b// β //β β
a// β
简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回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平面是经过点A与直线b的平面. 设 a // a a // b b a l a l

l


b
lbl

a
A
例1 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 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
β
这个结论可作为两个 平面平行的性质 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复习:
1、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a)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 平行。(定义) (b) 两上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两条相交直线 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例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d) “例2”——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BD, 且 //
AE // BD

B
D
证明:连结 DM并延长交于E,连AE、CE AB DE M AB和DE可确定一个平面
AE, BD, 且 //
AE // BD
M是AB的中点 AEM BDM DM ME, M 又 DN NC, MN // EC, 又 EC ,MN B MN //
E A
C
N
D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平面几何中,两平面平行是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建筑、地图制作和制造业。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10种不同的方法来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平行,并提供详细说明。

1. 平行线性质法确定两个平面是否平行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是检查它们所包含的直线。

如果两个平面包含两组平行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被称为平行线性质。

平面上的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而它们的距离始终相等。

2. 夹角相等法两个平面平行的另一种方法是它们的夹角相等。

当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时,它们被认为是平行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夹角是指两个平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3. 垂线判定法如果一条直线是第一个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并且以该直线垂直于第二个平面,则第一个平面和第二个平面是平行的。

垂线判定法基于这个原理。

这可通过将两个平面移到同一位置并在它们之间引入垂线来证明。

4. 辅助平面法辅助平面法是一种使用第三平面来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如果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平行,则它们彼此平行。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设计要求多个平面平行的情况,例如构建多层建筑物。

5. 截线判定法如果一条直线是第一个平面和第二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截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截线判定法基于这个概念。

如果相交的两条线都是平面上的同一直线的截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6. 倾斜角相等法倾斜角相等法是一种快速确定两个平面是否平行的方法。

如果两个平面的倾斜角相等,则这两个平面是平行的。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倾斜角相等的情况。

7. 向量法向量法是另一种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平行的方法。

如果两个平面的法线向量相同,则它们是平行的。

将两个平面的向量相减,如果它们的值为零,则它们平行。

8. 距离法距离法是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一个简单方法,它基于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性质。

如果两个平面的法线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用法线测量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它们是否平行。

9. 投影法投影法可以通过平面上点的投影来确定两个平面是否平行。

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第一章:教案简介本章将介绍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条件,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 判定条件一: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 判定条件二: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 判定条件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且这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 性质一:平面与平面平行时,它们的法向量互相平行。

2. 性质二:平面与平面平行时,它们的法向量垂直于它们的交线。

3. 性质三:平面与平面平行时,它们的交线平行于它们的法向量。

第四章:应用举例1. 例一:给定两个平面,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2. 例二:给定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如何判断这条直线是否与平面平行?3. 例三:给定两个平面和它们的交线,如何判断这两个平面是否平行?第五章:练习题1. 判断题: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对/错)2. 判断题: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对/错)3. 判断题: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且这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对/错)4. 应用题:给定两个平面,它们的法向量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

判断这两个平面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5. 应用题:给定一个平面P和一条直线L。

已知平面P的法向量为向量A,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向量B。

判断直线L是否与平面P平行,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1. 综合应用一:如何判断一个平面是否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的交线?2. 综合应用二: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与另一个平面平行?3. 综合应用三:如何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平行,并确定它们的交线?第七章:教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证明题1. 证明题一:已知平面P和Q,证明平面P与平面Q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互相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复习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二〕研探新知
1、思考: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交流得出结论:异面或平行。
再问:平面AC内哪些直线与B'D'平行?怎么找?
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共同完成该结论及证明过程,于是得到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课后
反思
学生阅读
并回答相
应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 a a∥b
β∩γ= b
教师指出: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4、例5
以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逐步培养学生应用定理解题的能力。



结Leabharlann 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借助实物模型理解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重点
性质定理
难点
性质定理的证明;性质定理的正确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