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关系的三项发现过程

合集下载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有关幽门螺旋杆菌1.发现故事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

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在正确认识该细菌以前,胃溃疡病人通常会以中和胃酸及减少分泌的药物来治疗,但经此方法治疗后大多会复发。

而胃炎患者则会服用碱式柳酸铋,这方法通常会见效,当时人们仍不知道其机制,后来才发现药物中的柳酸盐会杀死胃部的杆菌,可作为抗生素。

现时,这类疾病会以抗生素来杀灭病菌。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

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2.发现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目前,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 消化性溃疡 ; 幽f]螺杆 菌; 感染率
消 化 性 溃 疡 (peptic ulcer)是 指 发 生 在 胃 和 十 二 指 肠 的 溃 活习惯 、药物以及 Hp感染 等 。以上数 据研 究表 明消化性 溃 疡
疡 ,发 病 因 素 常 常 与 遗传 、Hp感 染 、饮 食 、药 物 等 多 种 因 素 有 关 。 Hp感染率 比正常人群 明显高 ,差 异有显著性 。Hp借 助细菌学 、
因 素 。
因素 ,尿 素酶 水 解 尿 素 ,产 生 NH4 ,直 接 导 致 胃黏 膜 电位 差 降
1 资 料 与 方法
低和上皮细胞 损伤。NH4 扰乱 了胃黏膜 的离子转 运 ,引起 H+
1.1 一 般 资 料 研 究对 象来 源 于 2007~2008年 来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消 化 科 就 诊 的 患 者 人 群 。依 据 胃镜 的 诊 断 结 果 分 为 A、B两 组 ,A组 31例 ,其 中男 l7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8岁,胃镜检查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010年 12月 第 8卷 第 30期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床 . 研 究 叠| 。 | 。≯ 。。| -≯ 。 薯ll :__ 。。 _ ≯ 一 参蔓 |。 -ll
总 之 ,存 下 睑 内 翻倒 睫 的手 术治 疗 中 ,只 有根 据 病 变 的不 同 原冈及睑内翻倒睫 的严重程度 决定手术方 式 ,对 于单 纯眼轮 匝 肌痉挛所致 的内翻倒 睫采用单纯 皮肤 眼轮匝肌部 分切 除术 ,即 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对 于眼轮 匝肌痉挛 合并眼 睑组织 的老年性 退行性 改变引起者可采用眼轮 匝肌切除合并眼轮匝肌重叠缩短 术 。 眼轮 匝肌 重 叠 缩 短 术 简 单 易 行 ,复 发 率 低 。通 过 本 组 病 例 比较 表 明 ,眼 轮 匝 肌重 叠 缩 短 术 是 矫 治 下 睑 内 翻 的 一 种 疗 效 确 切 的手 术 方 法 ,长 效 优 于单 纯 皮 肤 眼 轮 匝肌 切 除 术 ,前 两 种 术 式 均 优 于 睑缘 间切 开 术 。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解析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解析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解析胃病是指胃部出现的各种疾病,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以寄生在胃黏膜上,对胃部造成一系列的损害,导致胃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进行解析,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传播方式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内感染菌株,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口-口传播、食物及水源传播以及垂直传播等。

在人际传播方面,接触感染者的口水、唾液、呼出气等都可能成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食物及水源传播主要是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污染水源,通过口腔进入胃部。

此外,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通过胎盘或经产道传给婴儿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类型之一。

幽门螺杆菌侵入胃部黏膜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胃壁组织破坏。

这种慢性胃炎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病程较长。

患者常常出现上腹痛、打嗝、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大量的尿素酶和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产生损伤。

这种损伤会导致胃酸与胃黏膜分泌物失衡,从而形成溃疡。

患者常常出现上腹疼痛、饱胀感、腹胀、胃灼热感等症状。

3.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虽然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会发展为胃癌,但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变,这些病变经过多年的积累可能发展为胃癌。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主要依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胃部活检等。

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来判断感染情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关系
0. ) 05
3 1 胃溃 疡 组 和 对 照 组 H. yoi 染 . p lr感
胃 溃 疡 组 H. yo i 阳 性 7 例 , p lr 6 H. yo i 染率 为 7 , 照 组 H. yo i p lr 感 7 对 p lr
阳性 l 例 , 染 率 为 1 . , 组 差 异 有 1 感 98 两
7 ,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的感 染 率 ,而 且 具 6
有统计学意 义 ((<00 ) P . 1 。这 证 明 ,除
H. yo i 染 率 比差 异 有 显 著 意 义 。 2个 p lr 感
以上 无 明 量 差 异 ,就 其 胃溃 疡 所 在 的部 位
了 致 胃溃 疡 其 它 因 素 外 , 幽 门 螺 杆 菌 在 胃 溃 疡 发 病 中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这 是 因 为 H. yo i 有 多 种 致 病 因 子 ,较 重 要 的 有 p lr 具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和 细 胞 毒 素 相 关 基 因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可 使 胃上 皮 细 胞 空 泡 形 成 并 遭 受 破 坏 。 有 人 发 现 感 染 的 消 化 性 溃 疡 病 中 6 . 见 有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活性 。细 胞 毒 素 66 相 关 基 因 ,本 身 虽 无 细 胞 毒 素 活 性 ,但 与 介 导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的 存 在 有 密 切 关 系 。细 胞 毒 素 相 关 基 因 在 溃 疡 病 中 有 很 高 的检 出 率 。总 而 言 之 ,至 今 已知 细 胞 空 泡 毒 素 和
来说 ,从 胃体 至 幽 门无 明 显 差 异 ,但 贲 门 溃 疡 H. yo i 染 率 相 对 较 低 。 门螺 杆 p lr 感 幽 菌感 染 可 导 致 胃腺 体 萎 缩 、肠 化 和 腺 体 异 型增 生 , 因此 应 高 度 重 视 幽 门螺 杆 菌感 染 ,

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关系的三项发现过程

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关系的三项发现过程

在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关系的三项发现过程中,意外发现、质疑和探索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属意外发现,质疑催生了细菌导致溃疡假说的形成,探索使得抗生素成功治愈溃疡病成为现实。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颁奖仪式于2005年12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曾几何时,胃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无菌的环境,人们认为大量的胃酸不可能让细菌长期存活,而胃酸过多又导致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于溃疡病的认识和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现在医师们普遍认可溃疡病由细菌导致并可用抗生素治愈。

这种转变与Warren和Marshall的重大发现有关——包括发现Hp、溃疡病由Hp感染导致以及溃疡病可以通过抗生素治愈。

加拿大Waterloo大学哲学系Paul Thagard教授从认知的角度,用科学发现的模式对他们的发现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以揭示他们是怎样挖掘出这些伟大发现的。

我们将其主要解析概括如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发现1:幽门螺杆菌1979年,Warren在1例无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部活检标本中观察到螺旋菌(spiral bacteria)。

通过显微镜,Warren观察到严重的胃组织炎症以及胃黏膜上的微生物。

在接下来的2年中,Warren在很多标本中都观察到这种细菌,这些标本常常和胃炎有关。

螺旋菌以前也被观察到存在于多种肉食动物的胃中,包括人类,但并没有得到医学界重视。

在1981年,Marshall开始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研究,主要是帮助Warren 调查他观察到的细菌。

Warren 和Marshall观察到和弯曲杆类菌属类似的胃部螺旋菌。

在1982年4月,这种螺旋状的生物被第一次培养出来,于1983年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分析

5 之 间 , 均年龄 4 .岁 , 中男 9 9 平 68 其 3例 , 9 。两 组性别 比较 , 女 2例 差别 无 性 溃疡 及 胃癌 等上 消化道 疾病 的密 切关 系 使得 研 究成 为 医学 界 的热 点Ⅲ 。 显 著性意 义(> . ) P O 5。 O 目前的研 究 已经证实 许多 H 相 关性 胃肠道 疾 病的发 病率均 随着 年龄 的增 D
粘 膜组织 2 3块, 病理组 织检查 和 H - 做 P检测 。 1 .H . 2 P阳性 检查 :首先 尿 素酶试 验, . lr能 够产 生大 量很 高活 性 2 H p oi y 的尿素酶 , 而其 他细 菌罕有 如此高 的尿素 酶活性 。标 本放入试 剂 中, 若变 为
低, 黏膜 供 血较差 , 甾体类抗 炎药 应用 和 幽门螺 杆菌感 染等 多种 因素 有 非
【 词 】 门螺杆 茵 ; 染; 年 ; 关键 幽 感 老 消化性 溃疡
d i 03 6 /i n10 一 9 9 0 00 . 6 o : .9 9 .s . 6 l 5 . 1 .6 2 1 js 0 2 0 文章编号 :0 6 15 (O O 一 6 16 — 2 10 — 9 9 2 L ) 0 — 3 3 0 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 。 p0 5 0
胃镜检 查和 Hp1性 检查 , 两组进 行 比较。结果 : 们发现 , ' 8 对 我 老年组 消化道 溃疡 患者 Hp阳性率 明显高 于中青年组 ( < . ) 男性 Hp阳性率 明显 高于女 p O 5, 0
性(< . )发病 部位 胃体上部 、 门及 胃底溃 疡老年 组 Hp阳性 率 明显高 于中青年 组(‘ .5 , p 0 5, 0 喷 p 0 ) 而十 二指肠 溃疡 中青年组 明显 高于老年 组 (< . ) 0 p 0 5 。结 0 论 : 门螺杆菌在 老年 消化 道 溃疡发病 时起到 重要 的作用 , p感 染也 随着年龄 的增加 , 幽 H 性别 的不 同, 变部住不 同均有 不 同差异 , 病 提示我 们在今 后 的临床 治疗老 年消化 性溃疡 疾病时 一定要 查明病 因, 对症 治疗 , 同时要 求 老年 患者 养成 良好 的 生活、 药及 饮食 习惯。 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定居在胃黏膜上。

多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免疫系统疾病之间存在关联。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并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的疾病。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胃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触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胃黏膜受损,并释放自身抗原。

免疫系统为了清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产生自身反应,进而攻击自身的胃黏膜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发生。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等胃部病理改变,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可能是促进胃肠道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溃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溃疡是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形成。

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时,胃酸和胃黏膜融合度的失衡可能会导致溃疡的发生。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干扰胃黏膜的修复过程,延长溃疡的痊愈时间。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系统性疾病的关联除了胃相关疾病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免疫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关联。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并加重免疫系统性疾病的病情。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主要策略是采用抗生素联合酸抑制剂。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情况而定。

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或三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以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的目的。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与治疗

? 化 性 溃 疡 的发 病 不 仅 与 胃 酸有 关 , 肖 且与 H 感染 密切相 关。H p p感 染 是 消 化
痛如 失 去 过 去 的 节 律 性 变 为 恒 定 持 续 , 亦
指肠溃疡引起 , 其余为幽 门管溃疡或 幽门
前 区 溃 疡 引 起 。 癌 变 发 生 率 2 ~3 。 % % 十二指肠一般不会引起癌变。
用对菌株敏感 的抗生 素组合成治疗 方案。
目前 认 为 用 四 联 疗 法 既 在 铋 剂 为 基 础 的
性 胃 , 胃 的龛 影 小 。 内镜 检 查 是 消 化 性 比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 的主要 症状 , 随着
人们保 健 意识 的 提高 , 自行 不 规 范 的 治 疗 、 型 的 溃 疡 性 腹 痛 已少 见 。疼 痛 多 位 典
唑 8o ̄ 日或替 硝 唑 10m /日, 2次 , 0, 00 g 分
于正 常人 , 十二指肠溃疡 的患者平均 胃酸 分泌 高于正常人 , 但溃疡患者 胃酸分泌水
平 个 体 差 异 很 大 。 因 此 胃酸 测 定 对 消 化 性 溃 疡 诊 断 的 价 值 不 大 。 通 常 在 以 下 情 况时 , 胃酸 测 定 有 助 于 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 :
无 病发症 , 需 进行 抗 H 均 p治 疗 。抗 H p
治疗必须遵 循联合应 用足够疗程 的原则。 治疗 H 方案 : P 为基础的方案 : p ①P 1 奥美拉 唑 4m /日或兰索拉唑 6m /日, 2 , 0g 0g 分 次 口
服 , 程 7天 。阿 莫西 林 2Om 日或 甲硝 疗 00 #
素、 缩胆囊素 、 抑 胃肽和血 管活 性肠 肽 肠 等激素亦具有抑制 胃酸分泌 的作用 , 迷走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方法论启示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方法论启示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 Hp )是 B 型胃
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 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已被 WHO列入第一级生物致癌原。Hp在全世界人群中的慢性感 染率达50%以上。
阻碍人们获得知识的最大敌人,并非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无 所知,而是对事物的错误认知。 ——丹尼尔· 鲍斯坦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史
——方法论启示
组员:。。。。。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该年的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颁发给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 · 沃伦( J.
Robin Warren)和巴里· 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以表彰
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 疾病中扮演的角色(The Bacterium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Role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1972 年, Warren 在检查胃标本的时候发现了螺旋状的 微生物。
1981年,Marshall的出现,开始了两人的合作!
1982年, 马歇尔成功地从数份活检样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随后两人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炎,并进一步引起溃疡, 而医学界仍然是一片反对,而且这种反对态度持续多年。
1984年7月,马歇尔决定用自己的胃做实验,他把60毫升的幽 门螺杆菌培养液喝了下去! 14 天后,马歇尔出现了明显的恶 心、呕吐症状,10天后的胃镜检查发现他确实患了胃炎。
同年,两人合著的正式论文在《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刀》杂志发表,标
志着这一研究成果也开始得到主流学界的承认。

幽门螺杆菌获诺贝尔奖的故事儿童

幽门螺杆菌获诺贝尔奖的故事儿童

幽门螺杆菌获诺贝尔奖的故事儿童幽门螺杆菌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一、引言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被认为是人类唯一能够在极酸环境中存活的细菌。

而能够在此特殊环境中存活并繁殖的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为后续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此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且成为第一个因发现细菌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二、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1. 发现背景与背后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胃溃疡的病因一直是谜团。

传统观念认为胃溃疡是由于精神紧张、饮食不节和饮酒等原因引起。

但是这些认识的确切性一直受到质疑,临床治疗效果也并不显著。

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开始着手对胃溃疡疾病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意外地在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2. 具体发现过程两位科学家开始了布满荆棘的发现之旅。

在早期的实验中,他们一次次地尝试,在自己的胃里注入幽门螺杆菌,并观察其对身体的影响。

这些实验给他们带来了无比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他们依然坚持下来,并终于通过自身实验成功证明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的关系。

三、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及其对医学的贡献1. 幽门螺杆菌对医学的影响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推动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进步。

尤其是对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关注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后,人们发现了更多与细菌有关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和消化道癌症等,这些疾病的治疗策略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展望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与其相关的研究,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在往后的研究中,人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

对细菌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

你需要了解的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的致病关系

你需要了解的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的致病关系

你需要了解的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的致病关系幽门螺旋杆菌(HP)属于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而且对于生长的环境以及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一种细菌,是当前在人类的胃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够致病的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旋杆菌也是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源之一,能够影响人们身体的健康,并且其具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

胃溃疡属于消化内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在医学中已经被研究的十分透彻,随着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在疾病之中的发生以及发展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的研究会已经将HP定义成Ⅰ级以及明确人类的致癌因子,所以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溃疡之间的致病关系值得我们深究。

于是,本文就针对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的致病关系进行以下相关的阐述。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溃疡之间的关联胃溃疡主要是指患者胃部发生疾病时候出现的慢性溃疡,临床医学中比较多见,而且非常容易发作。

溃疡会使得患者形成胃酸,而且和患者的胃蛋白酶有很大的关联。

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已经成为了感染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发展中的国家要高于发达的国家,而且农村感染的人数要高于城市感染的人数,我国更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高发地区。

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在患者的胃部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经过多年的研究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95%以上的胃溃疡患者的胃部都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在患者的血清中能够产生IgG以及IgA为主的抗体,但是这一抗体对于患者身体之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什么作用,还有很大的可能会伤害患者的胃粘膜。

胃溃疡属于一种消化性的疾病,在生活中胃溃疡疾病十分常见,幽门螺旋杆菌经常会伴随着胃溃疡疾病的发生而产生,医生在为胃溃疡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在患者的胃部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溃疡之间的致病关系当前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式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分成非入侵性的检测以及侵入性的检测两种类型,有微生物学、血清学和组织学等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此学说可以解释
十二指肠内多无Hp存在仍可发生黏膜损伤和十二
指肠溃疡。Hp及相关炎症黏膜产生的生物活性产 物可能为Hp相关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纽带。
2.5免疫损伤学说研究证实,Hp感染后可刺激机 体的中性粒细胞,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 胞反应,可直接由Up产生的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Hp.NAP)激活,亦可间接经IL-8及其他炎性细胞
至可导致胃上皮发生溃疡化病变。cagA是Hp重
要毒力因子,编码该蛋白C啦基因¨叫(cytotoxin
asoeiated gene
A)位于Hp的Cag毒力岛(eag—PAI)
3’末端,是后者存在的重要标志m.1s】。溶血素也是 Cag—PAI编码的基因产物之一,其有损伤胃黏膜屏
过反馈抑制机制降低胃泌素释放的作用,Hp可使这 种抑制作用发生障碍[10l,从而使胃泌素释放增加。
发率为0—22%(22%组包括了一部分症状复发但
定植的持久性【l】。这些受体不存在于肠道的其他
部位,除非是胃上皮化生。这说明Hp定植的趋向
内镜下无溃疡者),而Hp阳性的患者溃疡的复发率
万方数据
堑:主医堂盘查!螋笙缓垫鲞箜堡翅
超过70%[7】。由此证明,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 下降,导致溃疡的发生,或者重度炎症本身导致溃疡
antigen
to
and
iixpl'洲on
of-
hi出-mol唧Iar’删major
of
llnkagle
of helieobaet日prlori.evidene∞
了等。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随着新技 术的应用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
题定能迎刃而解。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慢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见于各年龄组人群,其发病的基本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由于患者的饮食不当,缺乏规律,进食大量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吃饭不太认真(即快而不细咀嚼)等诸多原因均可诱发溃疡病的发生。

标签:幽门螺杆菌慢性消化性溃疡近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发现,吸烟饮酒均可促进溃疡病的发生,即使被动吸烟(二手烟)也同样能够诱发溃疡,而经过检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证明,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经观察且有家族性。

下面就谈一谈平时不被人们所注意的且常被临床医生忽视的幽门螺杆菌这个隐形杀手。

幽门螺杆菌是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的革兰氏阴性螺形杆菌。

大约有17种,能引起人类发病的有3种,其中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相关。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此病菌。

幽门蠋标菌的菌体细长弯曲呈螺形、S型或海鸥形。

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因为有鞭毛,运动比较活泼。

菌体长2.5~4.0um,宽0.5~1.0um,革兰氏染色阴性,有动力。

胃幽门螺杆菌微需氧,在5%O2、10% CO2、85%N2的环境中生长。

对湿度要求条件比较高,以相对温度在98%以上为最佳。

此菌的菌落呈两种形态,一种为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透明呈露滴状,直径为0.5~1mm,另一种融合成片,扁平,无色半透明。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在全世界人口达到50%左右,它的传播途径如今尚不明了。

但多认为其传播途径是经口。

它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因为该菌体具有的螺旋状和端鞭毛的方式大大有助于它穿过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而使其与胃粘膜细胞接触,使其牢固地驻扎在胃粘膜上。

加之其本身具有高活性的胞外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又中和菌体周围的胃酸,使其更加紧密地定植在胃粘膜上,而氨的产生又使胃的粘液层离子发生变化,最后导致粘膜中的氢离子反向扩散。

胃幽门螺杆菌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其本身产生的脲酶含量可达到普通变形杆菌的20~70倍,所以在我们日常检验工作当中可测定脲酶的活性以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分析

1.2 治疗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通过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 每组各 30 例, 按照以下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对照组 口服胶体果胶铋 150mg, 一日 4 次分餐前及睡前服; 观察组 除上述方案外, 另外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 幽门螺杆菌 根治方案为序贯疗法 [3]: 前五天予奥美拉唑 20mg+ 阿莫西林 1g, 2 次 /d 口服; 后 5 天予奥美拉唑 20mg+ 克拉霉素 0.25g+ 呋喃唑酮 0.1g, 2 次 /d, 口服, 所有患者都随访 1 年观察复发 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4 年 3 月 -2016 年 3 月间符合标准的消化性溃 疡患者共 60 例, 其中男 33 例, 女 27 例, 均来自本院的住院 患者, 年龄在 35-69 岁之间, 复发患者满足先前治疗效果达 良好以上。纳入标准: ①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 ② 14C 尿 素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参照赵志忠等 [2] 的方法, 应用 14C 尿素呼气试验确诊。
2.1 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 察 组 患 者 治 疗 四 周 后 经 14C 尿 素 呼 气 ( 14C -UB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 仍然阳性 4 例, 阴性 26 例, 有效率 86.67%。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P <0.05), 详见表 1。
2.3 两组间一年内复发率比较
一年内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详见表 2。
表 2 两组 HP 阳性患者 1 年内复发情况的比较 ( 例 )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作者:丁红燕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1期胃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细菌,对周围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苛,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人们在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出现胃黏膜炎症,且人体很难自主清除此类细菌。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消化性溃疡产生的重要病因。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被测出有胃幽门螺旋杆菌,而在胃溃疡的患者中,也会有超过一半的人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潰疡主要指由于胃酸效应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消化性溃疡致死率较低,但患者仍需要承受较大的不适,同时治疗费用较高。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存在密切关联性。

临床实验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高达80%左右;若患者体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被彻底清除,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也会急速下降。

胃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不洁净的饮食或人们的亲密接触等,进入人们的消化道。

胃幽门螺旋杆菌从口部进入胃部后,有一部分会被胃酸消灭,但仍有一部分附着在胃窦部黏液层中,依靠其鞭毛穿过黏液层,最后定居在黏液层和胃窦黏膜的上皮细胞表面处。

胃幽门螺旋杆菌能有效躲开胃酸,避过机体免疫系统,且胃幽门螺旋杆菌会产生尿素酶,而尿素酶能有效分解尿素,产生氨,并通过综合反应渗入到黏液的胃酸中,最终形成利于胃幽门螺旋杆菌居住及繁殖的环境,使感染变得慢性化,从而引起胃黏膜炎症,最后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90%~100%,而胃溃疡患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80%以上。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的人群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概率也是极高的。

由此可见,清除患者体内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有助于溃疡的及时愈合,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概率。

因此,人们要做好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和预防工作,了解胃幽门螺旋杆菌进入消化道的途径,有效治疗与预防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发表时间:2017-12-27T09:38:21.6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作者:马海泉[导读] 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状,微厌氧,是一种对生长条件十分严格的微生物,是目前唯一能够在人的胃中生长的微生物种类。

湘潭县射埠镇中心卫生院湖南湘潭 411216【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二者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38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2例,正常胃黏膜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胃黏膜组织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查Hp的感染情况。

结果 CG的Hp检出率为60.53%,PU的Hp检出率为66.67%,Hp总检出率为62.00%,正常胃黏膜的Hp检出率为28.00%,所有检查对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hronic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17 of our hospital by gastroscope diagnosis of 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peptic ulcer patients,12 case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 of 50 cases,all the research object of gastric mucosa biopsy and urease test,check the Hp infection status. CG Hp detection rate of 60.53% as a result,the PU Hp detection rate was 66.67%,the Hp total detection rate was 62.00%,normal gastric mucosa of Hp detection rate was 28.00%,all the inspection object,found tha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helicobacter pylori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ronic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and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clinically.[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Chronic gastritis;Peptic ulcer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状,微厌氧,是一种对生长条件十分严格的微生物,是目前唯一能够在人的胃中生长的微生物种类。

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茵的关系怎样

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茵的关系怎样

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茵的关系怎样……
近年来关于幽门螺旋菌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寄生在胃粘膜绒毛丛中的螺旋状细菌,所以得名为幽门螺旋菌。

1987年瑞典的两名专家首先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旋菌。

当时普通显微镜检见细菌为弯曲状,所以取名幽门弯曲菌,英文缩写为CP;后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为螺旋状,故改名为幽门螺旋菌,英文缩写为HP。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与HP的感染有关,但是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80%以上合并HP感染;有报道认为消灭螺旋菌的同时溃疡也得到了愈合;但是也有文献报道日本的健康人100%合并有幽门螺旋菌感染,但日本人并非人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治疗时应加以考虑。

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当属荷兰生产的Denol,国内生产的药物有迪乐和得乐。

第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关系的三项发现过程中,意外发现、质疑和探索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属意外发现,质疑催生了细菌导致溃疡假说的形成,探索使得抗生素成功治愈溃疡病成为现实。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颁奖仪式于2005年12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曾几何时,胃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无菌的环境,人们认为大量的胃酸不可能让细菌长期存活,而胃酸过多又导致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于溃疡病的认识和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现在医师们普遍认可溃疡病由细菌导致并可用抗生素治愈。

这种转变与Warren和Marshall的重大发现有关——包括发现Hp、溃疡病由Hp感染导致以及溃疡病可以通过抗生素治愈。

加拿大Waterloo大学哲学系Paul Thagard教授从认知的角度,用科学发现的模式对他们的发现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以揭示他们是怎样挖掘出这些伟大发现的。

我们将其主要解析概括如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发现1:幽门螺杆菌
1979年,Warren在1例无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部活检标本中观察到螺旋菌(spiral bacteria)。

通过显微镜,Warren观察到严重的胃组织炎症以及胃黏膜上的微生物。

在接下来的2年中,Warren在很多标本中都观察到这种细菌,这些标本常常和胃炎有关。

螺旋菌以前也被观察到存在于多种肉食动物的胃中,包括人类,但并没有得到医学界重视。

在1981年,Marshall开始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研究,主要是帮助Warren 调查他观察到的细菌。

Warren 和Marshall观察到和弯曲杆类菌属类似的胃部螺旋菌。

在1982年4月,这种螺旋状的生物被第一次培养出来,于1983年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

在1987年,更名为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但是RNA分析和其他研究显示这种细菌不属于弯曲杆菌属,于1989年被再次更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发现2:幽门螺杆菌导致溃疡病
Marshall设计了一项研究,观察100例患者中出现该细菌和患胃病的相关性。

在研究的过程中,Marshall阅读了大量文献,有趣的是在文献中发现了慢性胃炎和溃疡病之间有联系。

1982年10月Marshall的统计学结果显示,除胃炎患者存在Hp外,1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全部发现有这种细菌。

在1983年, Warren和Marshall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这样描述:这种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胃溃疡患者中,所以这种细菌也许是导致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

虽然关于溃疡病是细菌导致的假说在开始被很多胃肠病学家认为是荒谬的,但后来的研究极力支持Marshall 和 Warren的主张。

发现3:抗生素可治愈消化性溃疡
1981年,在Marshall和Warren的系统研究开始前,他们用四环素治疗1例患有严重胃炎的患者。

14天后,患者胃部不适和胃炎都消失了。

Marshall发现用枸橼酸铋治疗后溃疡的复发率减少,而且发现铋制剂胶体次枸橼酸铋在体外可以抑制Hp。

后续的临床试验证实联合运用甲硝唑和铋剂可以根除80%病人的Hp,而且相似治疗同样有效。

根除Hp可以使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达90%;而胃溃疡的治愈率较低,因为35%的胃溃疡并非细菌导致,而是由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引起,如阿司匹林。

为了更好的从认知层面去理解Warren和Marshall的重大发现,可以借助于发现模式,这些模式在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思维等领域影响很大,它们包括探索(search)、质疑(questioning)和意外发现(serendipity)。

(如示意图)
Hp:意外和好奇心的结果
Hp的发现及其寄居在人胃部的假说的形成是意外发现、质疑和探索相结合的结果。

Warren最初注意到胃内存在一种螺旋形的细菌,最多称为一种意外发现。

因为他并未对胃炎或溃疡寻求一种合适的解释,只是碰巧检查胃标本时使用了一种放大倍数很高的显微镜使该细菌能够被人类看见。

而Warren并非有意识地去沿着其他观察到相似细菌的人(如Steer和Colin-Jones,1975;Fung和Matz, 1979)的研究继续下去。

事实上,他只是在每日的工作流程中意外地发现了这种细菌。

意外发现同样在做Hp培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9世纪70年代,弯曲杆菌的培养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但1981年末利用该技术培养胃内细菌的30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1982年4月,由于4天的复活节假期,所有细菌被放置在恒温箱里培养了5天,培养时间之长终于使菌落可以被看见,而培养5天是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银染色法使得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更加清晰后,惊讶与好奇心使Warren对这些细菌的本质提出了很多问题。

惊讶的确是一个因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胃是无菌的。

与对其他细菌的较多认识相比,对胃内细菌的了解之少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Marshall也开始对该细菌的特征产生了疑问,在给Lancet的信中,他写道:“我的同事Warren博士对胃窦内存在的S型螺旋菌的描述可以引发出以下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以前未被看见?它们是受损黏膜的病原体或仅仅与它们共存?它们属于弯曲杆菌吗?”。

因此“这些细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就引发出一个相当明确的研究,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这些细菌是否是某种已知的种类”。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它是一个新的细菌种类。

总之,Hp的发现可被视为意外发现和好奇心的结果,这种好奇心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去探索,进而有更多的疑问产生,最终认识了一种新的细菌种类。

Hp导致溃疡:质疑催生假说
Hp导致溃疡病,在当时是很有争议的,仅仅是一种假说。

Marshall在1983年的信中总结道:“假如像Warren所描述的那样,这些细菌真的和胃窦炎相关,那么它们可能在其他那些了解很少的胃炎相关疾病(即消化性溃疡和胃癌)中发挥一定作用。


形成这个假说的第一步是Warren注意到Hp与胃炎之间的关系。

当他第一次观察到这种细菌时就觉得这种联系很明显,因为观察到的标本清楚显示靠近细菌的胃细胞受损,而远离细菌的胃细胞没有受损。

在Warren看来,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可以提示在细菌和胃炎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他试图让胃肠病学家对这种细菌感兴趣,但没有成功,直到Marshall和他开展了一项研究。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Marshall很自然地提出这种新发现的细菌是否就是病原体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处于好奇,而且是基于治疗疾病的职业需要。

关于“这种细菌是致病菌”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发问:“什么胃病可能由这种细菌造成?”。

1982年,Marshall在仔细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注意到文献提及慢性胃炎和溃疡相关论据。

从Warren的工作中,Marshall知道胃炎和细菌有关联。

因此他很自然的去思考细菌也许和溃疡病相关。

Marshall设计了一项研究,研究目的是:“‘①决定假如细菌和胃炎相关’;②找出感染源;③培养这种细菌;④证实是什么病与这种感染有关”。

这项研究在1982年展开,通过研究胃镜所见胃部表现与组织活检提示细菌之间的关系,在77%的胃溃疡患者中发现细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发现细菌,而正常胃对照组只有50%发现细菌。

Marshall关于Hp导致溃疡的假说形成依赖于下列联系链条:
①细菌与胃炎有关联(Warren);
②胃炎与溃疡有关联(文献);
③因此细菌也许与溃疡有关联;
④细菌与溃疡相关联(试验研究);
⑤因此细菌也许导致溃疡。

Marshall和Warren (1984年)在他们的论文中总结道:“虽然因果关系不能在这项研究中被证实,但是我们认为Hp与慢性胃炎有病因学相关性,同时也很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相关。

”从第④到第⑤的推断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启示:假如A和B彼此相关联,那么他们也许就有因果联系。

反过来说,是否溃疡导致细菌生长呢?也许由于胃溃疡提供一个有利于细菌生长的肥沃环境?但考虑到没有溃疡的病人也有细菌的出现,以及细菌并没有在胃溃疡的边缘突出部位更多的事实,故细菌导致溃疡的说法更显得合乎道理。

溃疡由细菌引起的假说发现过程包括质疑,由质疑进而去探索,并从相关联的各种因素中推导因果关系。

溃疡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不断完善的临床探索
对于疾病的菌原理论以及抗生素治疗,Warren 和 Marshall非常熟悉,所以,早在1981年他们就用四环素治疗胃炎患者。

关于溃疡是否可以被抗生素治愈的问题,可以提出的问题有:
①溃疡与细菌相关且可能由细菌所致;
②由细菌导致的相似的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可以用抗生素治愈;
③因此溃疡也许也可以用抗生素治愈。

于是溃疡病是否可以用抗生素治愈的问题马上转变成一系列研究。

在1994年Marshall报告了多种药物对根除Hp有效,且报告他们治愈了很多溃疡病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