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

合集下载

《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解读与反思

《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解读与反思

《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解读与反思摘要:耶利内克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关于女人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看见关于女人的众生百态。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也是她女性主义思考的结晶。

文本为我们展示了女性的抵抗与思考。

关键词:女性;解读;反思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81-01一、女性压抑主题的描写与很多女作家文本中树立勇敢的像男人一样的女人不同,耶利内克是一位纯正的女性主义者。

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苏,企图借助“阴性书写”的建构去破除父权二元对立的思维体系。

以阴性书写去呈现女性自我的匮乏真相及其女性主体意识。

这可以说是对耶利内克女性书写最好的诠释。

在《钢琴教师》中,我们看到了赤裸裸的女性压抑的所在。

伍尔夫想要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想法,在埃里卡这里完全成为一种奢望。

“每当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时,她几乎总是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没有任何朋友,也不与任何人交往。

母亲在埃里卡的世界中可谓无孔不入,埃里卡的青春期成了禁猎期,母亲这种强权与压制伴随埃里卡从始至终,从内到外,从肉体到精神。

埃里卡其实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但她挣得钱被母亲理解为对母亲的补偿。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埃里卡是一个身负巨债的人,而母亲就是唯一的债主。

埃里卡除了经济上的压抑,还有情欲上的压抑。

我们看到母亲作为女儿的唯一引导者,她给女儿灌输的是男人邪恶的可怕论调。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埃里卡,生命中只有母亲,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她和男人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母亲想完全霸占女儿,不让任何一个男人来与她分享女儿。

埃里卡还受到话语上的压抑,在与克雷默尔的恋爱过程,也是一个占据话语优势的过程,她喜欢用语言上的一些词汇让自己觉得快慰,并强迫克雷默尔去执行,这是失语女性长期压抑的一种反抗。

二、男性缺失,女性家长主体建构在《钢琴教师》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文本中男性形象的缺失,并且女性成为家长主体。

作为埃里卡的父亲,埃里卡母亲的丈夫,在文本中,几乎没有出场,对他最基本的介绍也只是偶尔的谈及,他是因为“怀疑这个世界的公道,为了不使他对这个世界构成危险,他被送进了一座疗养院。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女性主义文本是指通过文字、影视、音乐等媒介表达和传播的关于女性主义理念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利、性别歧视等议题,同时也传达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和自我解放。

在当今文化环境中,女性主义文本的媒介阐释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书籍、电影、音乐和社交媒体等。

本文将就两种典型的媒介——书籍和电影,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理念在不同媒介中的阐释和传播。

女性主义文本的书籍阐释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主义作家透过特定的叙述方式和人物塑造,将女性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向读者传递了女性主义的诉求和意识。

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文本不仅有《简爱》、《呼啸山庄》等经典文学作品,还有当代女性作家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阿莱克西·莫妮克等的作品。

她们在作品中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再塑造和对女性议题的深入探讨,为女性主义理念赋予了多样的内涵和表达。

这些作品也借助文字,将女性主义理念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唤起了人们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时代,女性主义文本的阐释也在新媒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众多女性主义公众号以及个人博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网友们介绍女性主义理念,分享女性议题的话题讨论和个人经历,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女性平等的努力中来。

一些女性主义运动者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组织线上活动、发布号召,鼓励女性发声、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种新型的媒介阐释不仅使女性主义理念在网络空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女性平权事业中来,带动了社会对女性议题的关注和讨论的热潮。

女性主义文本的媒介阐释丰富多样,每一种媒介都为女性主义理念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通过书籍、电影、社交媒体等媒介,女性主义的诉求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声,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信在未来,女性主义文本的媒介阐释将会继续丰富多彩,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激发更多人的关注和行动,推动女性平等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女性主义是反对性别歧视、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和社会运动,近年来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讨论。

女性主义理论逐渐从学界走向了大众,因此提供女性主义思想的媒介对于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推广至关重要。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书籍和电影,为向公众推广女性主义思想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和可能性。

一、书籍书籍一直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主要载体。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女性主义文学已成为以女性为中心的艺术形式,成为女权主义者密切打交道的主题和手段。

女性主义的第一波运动,即1960年代至1970年代,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女性主义文本,例如Betty Friedan 的《女人的神经症》,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Kate Millett的《女性的性》,都为推广女性主义理念作出了积极贡献。

毫无疑问,书籍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一个媒介极具价值。

首先,作为静态的媒介,书籍具有长期性和深层次影响的特点。

它们经常被放置在学术书架上并提供对女性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途径。

此外,书籍还使女性主义思想逾越地理和文化界限,可以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传递女性主义思想。

通过书籍传播女性主义思想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能够大大扩大听众范围。

随着社交媒体网络的普及,人们阅读在线书籍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此外,也可以借助电子书,只需要一个电子阅读器或智能手机就能将书籍随身携带。

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网上讨论、评价和分享女性主义思想的渠道和机会也越来越多。

二、电影电影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媒介,在女性主义理论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电影通过表现女性的经验、发掘女性内在世界、揭示性别不平等等主题,为女性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战争中的女人》、《铁娘子》、《少女的微笑》、《一个月亮一个太阳》等。

电影在向公众展示女性主义思想方面有很强的力量,它们可以通过生动、感性的画面呈现女性在性别不平等和暴力中的经验和受苦。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闻媒体,涉及到性别、权力、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新闻传播学中也逐渐受到了重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

历史现状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人们开始深入地思考性别问题,并开始关注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的议题。

在这个背景下,女性主义研究逐渐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中,学者们开始探讨新闻传播对性别议题的影响,以及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形象。

在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议题的探讨上,学者们关注性别在新闻媒体中的呈现形式、性别歧视现象等问题。

他们通过对新闻报道、媒体表达形式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现象。

这些研究为人们揭示了媒体在性别议题上的不公平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女性主义研究也在新闻传播学中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推广。

在21世纪初,一大批女性主义研究的学者开始涌现,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随着新闻传播学理论和方法论的不断深化,女性主义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

发展趋势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学对性别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揭示新闻传播对性别平等的影响,推动媒体进行性别意识的反思和改变。

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新闻传播对性别议题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女性主义研究作为新闻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主义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发展的角度,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变迁和发展。

一、历史现状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政治变革的开端,女性开始逐渐走出家庭,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在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平等权利的争取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上。

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束缚,女性主义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女性主义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妇女形象在传媒中的呈现和媒体业内女性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从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

由于社会观念的僵化以及学术研究的局限性,女性主义研究在这一时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境。

二、现状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也逐渐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女性主义研究的议题逐渐多元化和深化。

不再局限于妇女权益的争取,女性主义研究开始关注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女性形象在媒体上的呈现以及媒体业内女性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等问题。

这些议题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女性主义研究的领域,还为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

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开始不断创新。

传统的女性主义研究往往以女性权益争取为出发点,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和多变性。

在新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引入了后现代主义、社会语境学等理论,试图从更加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女性主义研究的议题,使得女性主义研究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三、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研究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发展趋势。

女性主义研究将继续关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争取。

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反思

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反思

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反思在当代社会中,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发出了声音,也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探索了女性在社会和文学领域的地位和角色。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是指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剖析女性角色和性别问题的文学创作体裁。

它通过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展现女性的独特视角和价值,呼唤女性权益的平等与尊重,同时对男权主义和性别歧视进行批判,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女性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第一波女性主义文学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主要关注妇女权利和平等。

随后是第二波女性主义文学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关注妇女解放和性别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后续的发展如第三波女性主义文学运动,强调多元性别和跨性别议题。

二、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特殊价值。

首先,女性主义文学为女性赋予了发声的权利和平等的话语空间。

它重视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挑战传统的女性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

通过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女性主义文学为广大女性提供了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引起了对女性权益的更多关注和讨论。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障碍和束缚。

它探索和塑造了独立思考、自由追求的女性形象,突破了传统文学对女性角色的限制。

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和主题,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此外,女性主义文学对于社会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揭示性别歧视、女性压迫等社会现象,女性主义文学唤起了社会的关注,促使人们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进行反思和探讨。

它激发了女性群体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公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

三、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反思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的方面。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摘要: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

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新闻传播、女性形象、话语权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性别压迫是不争的事实,在强大的男权话语的支配下,广大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剥削的地位,但从未停止过争取解放,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于是女性主义的思想在抗争中应运而生。

一、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又被译为“女子主义”、“女权主义”,是对英文“feminism”的意译。

西方的女性主义开始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经历过两次高潮。

早在十八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

1792年,英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沃尔夫斯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女权辩护》,这本著作更加促使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妇女追求两性平等,争取政治权利,呼吁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并使得这种思想很快传遍西方世界,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

这场妇女运动持续到20世纪初形成高潮,即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再度形成第二次高潮。

第二次女性主义高潮源于美国,并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到北美和欧洲其他国家。

这次女性主义运动除了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压迫以外,还开始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

于是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女性主义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已经日趋成熟,逐步进入到了与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时代。

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性别与传播”话题进入研究者视野最早是在1977年,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在该刊当年年度索引中开始有了“少数群体”这一分类,女性与黑人、亚裔等都归入该类别。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

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媒介阐释女性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运动和学术理论,旨在争取和改善女性的权利、地位和福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传媒的帮助下,女性主义的思想和价值观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本文将以文学和电影两种媒介来阐释女性主义文本的两种不同媒介。

文学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传达思想的艺术形式。

通过文字的组合、叙事的抒发以及人物的塑造,作家可以把女性主义的思想和观点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女性主义文学通常以女性的视角出发,关注女性在社会、文化、家庭和个人层面上的经历和问题。

女性主义文学的主题通常涉及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压迫和歧视等。

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这部小说通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视角,展示了女性在婚姻、自由和独立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既有传统与婚姻相关的角色,也有勇敢和独立的角色,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权利和自由的关注和呼吁。

通过小说的叙事和角色的塑造,作者成功地传递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文学媒介能够深入人心,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通过阅读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认同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和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还可以激发读者的反思和行动,推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改进。

与文学媒介不同,电影是一种受众面广、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

通过影像和声音的交织,电影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女性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电影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演、场景的搭建、声音的运用等来呈现女性主义的思想和观点。

电影《摩天营救》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的典范。

影片中女主角具有坚强、勇敢和智慧,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通过影片中女主角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示,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女性在职场、个人发展和自我意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可以直观地展现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实践。

媒介变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反思——以《红豆》《爱,是不能忘记的》《山楂树之恋》为中心的考察

媒介变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反思——以《红豆》《爱,是不能忘记的》《山楂树之恋》为中心的考察

2018年第2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 o.22018第31卷J O U R N A L O F HA I N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e n e r a lN o.182(总第182期)(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V o l.31媒介变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反思以«红豆»«爱,是不能忘记的»«山楂树之恋»为中心的考察王艳芳(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㊀要:以宗璞«红豆»(1957)㊁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1979)和艾米«山楂树之恋»(2007)这三篇不同时期的当代爱情小说为中心,可以反思性研究因传播媒介变迁所导致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被改写问题.爱情的悲剧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被讲述,讲述的方式因为媒介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读者接受效果.媒介的变迁验证着女性话语逐步从国家㊁阶级㊁集体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的过程.但是,女性主体仍然受制于政治权力话语的多重规约.关键词:媒介变迁;女性意识;权力话语中图分类号:I206.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5310(2018)02-0050-08㊀㊀在众多传媒形式参与构建的中国当代文学场域中,文本层面的研究早已不是文学研究的唯一或根本遵循,传播和接受层面的研究业已构成文学的文化研究新课题.就当代女性文学的传播生态而言,作品的流通在倚重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无意也无力拒绝新媒体的介入,甚至迫切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实现其于文化消费时代商业和娱乐价值的双赢.因此,当代女性文学在与传媒耦合的过程中,随着影响边界的扩大,其主体意识却有意无意地遭受删削.爱情小说作为呈现主体认同最为直观的表达形式,以其在不同的时代话语中的创作∕生产㊁争议∕影响和传播∕接受情形,揭示了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被改写.本文以宗璞«红豆»(1957)㊁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1979)和艾米«山楂树之恋»(2007)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爱情小说为中心,对因媒介变迁所导致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弱化问题进行反思性研究.一«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中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末,故事被讲述的时间是1950年代中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㊁努力改造自我以追求进步而失去爱情的女性知识分子江玫.故事在着重渲染江玫与齐虹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所造成的爱情失落的同时,也深入剖析了两人之间深刻的性格差异.当我们将这个故事放在40 50年代的时代政治话语中去考察的时候,可以看出,江玫的选择无疑受到了过多外在的时代政治话语的影响.回忆在欢乐与悲哀合奏的情绪基调中开始.那已经是八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江玫刚二十岁,上大学二年级.那正是一九四八年,那动荡的翻天覆地的一年,那激动,兴奋,流了不少眼泪,决定了人生的道路的一年.江玫是个有着与世隔绝的清高气质的女大学生,其恋人齐虹和她相比,则更加清高.正是两人气质的契合使得他们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一见钟情,但感情的私有性和性格的差异性却使得他们最终口出恶语,以凶狠的面孔和激烈的诅咒相向.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字地说: 我恨不得杀了你,把你装在棺材里带走.江玫回答说: 我宁愿听说你死了,不愿知道你活的不像个人.那折磨着江玫和齐虹的,或者说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换一个时代㊁换一套话语,他们俩的爱情发展是否就会有另外一种面貌和结局?小说虽为第三人称叙事,但其叙事主体明显偏向江玫一边,于是主体的叙事权威就以在场的优势发挥作用.叙事者以个人的时代标准和价值取舍对齐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审查和宣判,于是,一个爱情的悲剧被有意识地叙述为一个革命者抛弃了非革命者恋人的故事.换句话说,齐虹被江玫抛弃被转换成为这个非革命者对祖国的抛弃.小说叙事在强化齐虹个人性格弱点的同时,更加有意识地将江玫置放在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框架中书写,由此终于使得革命话语逐渐淹没了个人话语,并集中表现为革命话语对个人话语的驱赶,在此过程中,带有权威性的主体话语的根基显得既狂热又稚嫩.«爱,是不能忘记的»(«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初,被讲述的时间则是70年代末.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追求乌托邦爱情的中年女性干部钟雨,她的爱情隐忍而强烈,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她的爱情表现为单方面的苦苦相思,她最后的爱情悲剧不在于她和被爱者所面对的舆论压力,而在于她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柏拉图之恋.当然,恋爱中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当事人,而是社会道德伦理的规范和约束.故事在昂扬的集体话语叙事中开篇.我和我们这个共和国同年.三十岁,对于一个共和国来说,那是太年轻了.而对一个姑娘来说,却有嫁不出去的危险.那么,令女主人公深情痴爱的男性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车上走下来一个满头白发㊁穿着一套黑色毛呢中山装的㊁上了年纪的男人.那头白发生的堂皇而又气派!他给人一种严谨的㊁一丝不苟的㊁脱俗的㊁明澄得像水晶一样的印象.特别是他的眼睛,十分冷峻地闪着寒光,当他急速地瞥向什么东西的时候,会让人联想起闪电或是舞动着的剑影.故事发生在1960年代较为严重的性禁锢时期,即便到了故事讲述的1970年代末,性禁锢的阴影和影响仍然深重.为了规避或者顺从时代话语的要求,女主人公在深陷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时候,拒绝和相爱的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 他们连一次手也没有握过.抛开女主人公的个人因素,这个有着堂皇外表㊁脱俗气质和犀利眼神的上了年纪的男人究竟在哪些地方打动了她呢?他是一位国家高级干部,还是一位有家庭的老革命.联想到这样的恋人形象在之后张洁的小说中不止一次出现,其作为精神恋父时代父亲原型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艾米的«山楂树之恋»2005年曾在北美文学城网站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单行本,2010年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70年代中期,被讲述的时间则是30年后.小说描述了高中女学生静秋和部队高干子弟老三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结尾,静秋赶到医院,最后一次见到了奄奄一息的老三.静秋走到病床跟前,看见了躺在床上的人,但她不敢相信那就是老三,他很瘦很瘦,真的是皮包骨头,显得他的眉毛特别长特别浓.他深陷的眼睛半睁着,眼白好像布满了血丝.头发掉了很多,显得很稀疏.他的颧骨突了出来,两面的腮帮陷了下去,脸像医院的床单一样白.①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孙建新,他和静秋的恋爱纯洁得不沾任何渣滓,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文革版的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不可能有圆满的结局.从静秋刚到西坪村的时候看到光秃秃的山楂树,听到有关山楂树的英雄传说,联想到树下穿着洁白衬衣的英俊苏联小伙,直到遇见帅气深情的孙建新并偷偷相爱,所有美好的期盼最后都化成躺在病床上,苍白的㊁眼白里布满红色血丝的弥留之际的老三,爱情成为绝唱.尽管小说发表时间较晚,但故事发生的背景仍然是70年代,包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㊁关系的发展以及最后的结局,都无法逃避特定时代的阴影.虽然小说中的悲情结局悲情意味着那个时代和这凄惨的爱情一起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但是小说仍然有意识地刻画了在特定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中女主人公静秋由爱的蒙昧到爱的觉醒过程.有意味的是,以上三篇小说采取的都是第三人称叙事,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进行了客观冷静的讲述.«红豆»由女主人公的回忆构成,«爱,是不能忘记的»由女儿的回忆和母亲日记共同还原了女主人公的爱情,«山楂树之恋»则是主人公静秋将自己的故事概略写下来,然后交由艾米重新进行文学加工.透过这三种基本接近但又有细微差异的叙事方式,可以看出其女性主体意识的微妙变化.«红豆»带有浓郁的自传体色彩,以女主人公自我的回忆为叙述线索,尽管江玫的个人选择与家国命运息息相关,有着明显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痕迹,但其女性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声音是醒目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叙述声音最为诡异,女主人公至死都没有吐露她爱情的秘密,她深知这份爱情之不能见容于时代.但是,她留下的日记揭开了女儿心中几十年的谜团.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以其高度的私密性和真实性让读者信服,而借女儿口吻讲述的母亲的故事更增添了情感上的认同.于是,一个挑战人们伦理观念的纯洁的爱情故事的讲述顺利完成,其叙述声音委婉而坚定.«山楂树之恋»则是艾米讲述静秋的故事,不过,她的第三人称叙事最节制㊁客观,也最冷静.二作为特定时代爱情描写的标本,以上三个文本无疑给读者提供了意义丰赡㊁意味无穷的关于时代话语㊁政治表情和人所处的精神困境解读的各种可能.时代不同,人们对于爱情的想象和期待,以及表达爱情的方式也都不同,反过来,时代对于爱情的接受和包容程度也不同.那么,随着时代话语的变迁,人们对待爱情的标准和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变化又是如何通过文学媒体的形式来逐步实现的?先来看«红豆»,小说发表不久即遭到批判,批评者认为小说犯有 爱情被革命迫害 ㊁ 在感情的细流里不健康 ㊁ 资产阶级人性 ㊁ 挖社会主义墙角 ①等错误.例如,伊默发表«在感情的细流里 评短篇小说‹红豆›»,对作品的革命性进行强烈的质疑: 突出了江玫的这段陈旧恋情的痛苦回忆,孤独的江玫的浓重感情仍然留恋着过去,她的参加革命,倒仿佛只是一种陪衬,一种装饰. 此外,文章还认为 一个党的干部江玫含着眼泪悠悠怀恋的,却是一个连祖国也不要的叛徒,这难道不是对无产阶级感情的嘲笑? («人民文学»1957年第10期),之后姚文元发表«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人民文学»1957年第11期)和«‹红豆›的问题在哪里? 一个座谈会记录摘要»(«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皆立足于批判女主人公江玫的小资产阶级立场.因此,作者被批判,作品被打成毒草.直到1978年,小说才被重新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重放的鲜花»,此后又被陆续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选(1949 1979)»,北京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北京短篇小说选(1949 1979)»,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当代女作家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当代女作家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女作家小说选»㊁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欣赏辞典»㊁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红豆»(本书曾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国作家作品丛书之一.)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小说珍本»㊁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弦上的梦»以及中国文字出版社作为熊猫丛书之一出版的«心祭»等.此外,还被收入«宗璞代表作»以及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如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㊁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和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等.仅仅外文译介就有如下数种:英译本收入香港联合出版社年出版之英译中国小说集«香草集»㊁世界语译文收入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89年出版之«中国文学作品选»,另外还有俄语㊁捷克语㊁西班牙语等的译本.而随着政治生态和话语环境的变迁,对«红豆»的解读也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李子云«净化人的心理 读宗璞小说散文选»(«读书»1982年第9期)开始为江玫的选择和政治立场进行辩护,同年还有王昆建的«宗璞小说创作简论»(«昆明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对文学作品再解读热潮的兴起,对«红豆»又有新的认识.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认为 小说又包含着复杂的成分,存在着叙事的内部矛盾 ,存在 投身革命与个人情感生活,在小说中没有被处理成完全一致 的问题.由此引发相关论文多篇,如赵晓芳«爱是不能忘记的 试析宗璞‹红豆›的叙述 裂缝 »(«名作欣赏»2007年第4期)㊁熊玫«非文学的话语 兼论小说‹红豆›中被压抑的叙事»㊁吴晓云«皈依与疏离 个人话语与集体话语的冲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㊁汪婷«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试析宗璞‹红豆›主观与客观的背离»(«安徽文学»2008年第12期),更有孙先科«爱情㊁道德㊁政治 对 百花 文学中爱情婚姻题材小说 深度模式 的话语分析»(«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和«话语 夹缝 中造就的叙事 论宗璞 十七年 的小说创作»(«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4期)㊁毕光明«难以突破的禁区 ‹红豆›的爱情书写及其阐释的再考察»(«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㊁李建军«内部伦理与外部规约的冲突 以‹红豆›为例»(«小说评论»2009年第2期)等,从全然否定变成部分肯定.再来看«爱,是不能忘记的»,小说甫一发表,就引起激烈争论.黄秋耘在«关于张洁作品的所想»(«文艺报»1980年第1期)中指出: 这篇小说并不是一般的爱情故事,它所写的是人类在感情生活上一种难以弥补的缺陷,作者企图探讨和提出的,并不是什么恋爱观的问题,而是社会学的问题. 等到什么时候,人们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去道倾吐爱情的激流,是渴望美好生活的不可遏止的热烈呼唤. 肖林在«试谈‹爱,是不能忘记的›格调问题»(«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中的看法针锋相对: 我希望作者用光明的㊁坚强的㊁乐观的和道德高尚的生活态度教育和影响群众,而不应把暧昧的㊁缺乏道德力量和不健康的情绪美化成诗. 紧接着,何道宏在«江淮文艺»1980年第10期发表与唐挚商榷的文章«爱是不能离开生活的:对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一点意见兼与唐挚同志商榷»,李希凡在«文艺报»1980年第5期发表« 倘若真有所谓天国 »,邓海南则在«雨花»杂志1980年第9期发表针锋相对的«试谈‹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格调问题的格调问题».与此同时,戴晴在«光明日报»1980年5月28日发表«不能用一种色彩描绘生活:与肖林同志商榷»,其后,曾镇南在«光明日报»1980年7月2日发表«爱的美感为什么幻灭? 也谈‹爱,是不能忘记的›»,«光明日报»«北京文艺»等杂志继续展开讨论.«读书»1980年第8期发表禾子的«爱情㊁婚姻及其它:读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思想意义»参与讨论,并附编者按语:特予发表,以供讨论㊁研究.«文艺报»1980年第8期发表陇生整理的«关于‹爱,是不能忘记的›(来稿综述)»,«语文辅导»在1987年第3-4期发表了温月英的«关于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争议情况综述»等,一时之间山雨欲来,但最终却不了了之.透过如此纷繁的争议文章,不难看出,关于小说艺术的争论较少,绝大多数是关于主人公的思想格调以及爱情观念,甚至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意见分歧.人们对于这种爱情方式还不能够接受,尽管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如此凄婉感人,读者和批评家的争论还是集中在其爱情的不道德方面,即作为第三者插足别人的家庭,而且还是一个革命老干部的家庭,殊为不道德,对其伦理倾向的指责远远胜过了对于艺术的客观评价.尽管论争以不了了之暂告段落,但对于«爱,是不能忘记的»的阅读和评论却从来没有停息,或许正是这样奇特抑或畸形的爱情吸引了一代代研究意味着对«爱,是不能忘记的»小说的重新解读时代的开始.在不断解读的过程中,«爱,是不能忘记的»也有意味地成为张洁作品系列中没有获奖㊁却最为作者和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早在1980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散文集就以«爱,是不能忘记的»命名,其中收入短篇小说9篇.该书认为张洁以她敏锐㊁细致的心灵和独特的艺术个性,探索社会,况味人生,体察人们复杂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创作了一系列精致的作品.这些作品曾经脍炙人口,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并引起了文艺界的热烈反响.黄秋耘在«关于张洁作品的断想»中说: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优雅而娟秀的淡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笼罩在一层由温柔的伤感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它们有点不可捉摸,但是它们又是那么强烈地触动读者的心弦. 而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情调,是作者所特有的,至少在当前中国文学领域中,我们还很难读到相同的甚至类似的作品. ①与此同时,小说被收入各种文学选本.不仅有北京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张洁小说剧本选»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㊁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张洁集»㊁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方舟»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 张洁»㊁作家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张洁文集»第二卷之«爱是不能忘记的还有勇气吗»等,还有谢冕㊁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89)»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收入«爱,是不能忘记的»,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收入«爱,是不能忘记的».在大量的个人文集选入该作品,同时并被各种作品选本选入的情况下,«爱,是不能忘记的»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被翻译出版其美国版本和荷兰版本.文学史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的认可程度绝不简单地源于其广泛地争议,但无疑争议中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作品的影响,而作品影响的扩大也应和着时代观念的变化,最终促成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这部曾经引起保守人士的反感甚至批评的作品,在新的文学和文化环境中,正如李书磊所言: 一九八ʻ年评论界对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争论,今天读起来真感觉到幼稚得寒碜了.那时候,争论都集中于主人公的爱情是否合乎道德㊁小说的格调高不高这样的话题. 文学谈论变成了 道德法庭 . ②最后,再来看«山楂树之恋».从2005年开始,艾米利用工余时间写作纪实性长篇故事,发表在海外著名的 文学城 网站上.质朴㊁细腻的写作风格,很快就受到海外华人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追捧.小说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自一个名叫静秋的女性的亲身经历.2006年正逢静秋的恋人老三去世30周年,静秋把她过去所写的这段回忆交给了艾米,在她的文学演绎下,成为一部24万字的 原生态真人小说 .«静秋的代后记»完整再现了当时连载发表时读者跟进的原貌.这段时间,我每天跟读«山楂树之恋»,但我读得更多的是大家的跟帖.这段故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大家的跟帖却是全新的.看这段故事和看这段故事在别人心中激起的波浪式两种完全不同的经历.我非常惊异于每天跟帖数目之多,言辞之真诚,内容之感人.大家帮我体会出了很多我自己不曾体会㊁不敢体会的东西,让我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再一次认识老三的动人之处.③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读者的介入:读者通过阅读并跟帖的方式,为作者提供很多的建议和意见,而作者在此过程中也会根据读者的建议㊁意见和接受的情况调整其创作思路㊁故事情节㊁人物性格和最后结局,这就是新的网络传媒带来的影响.这几十天当中,每天都有几千人聚在 山楂树 下,看帖,跟帖,讨论,建议.到最后几天,已经达到每天上万人次.很多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很多人留下了肺腑之言,很多人洒下了同情之类,这些都令我感动到泪流满面. ①但是,不少网友都无法直接读到原发网站 文学城 中艾米博客里的小说连载.在一次聚会上,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的老总张小波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筹划印制了500册试读本,赠与国内文化㊁影视㊁艺术界的名流,引起巨大的轰动, 山楂热 因此出口转内销.试读者张纪中㊁陆川及江苏㊁上海电视台的有关人士,相继与艾米洽谈影视改编,一时间成为娱乐圈内的头条新闻.2010年9月16日,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国内上映,取得1.6亿票房,打破国内文艺片票房纪录,极大地扩散了作品的影响.2013年10月,江苏文艺出版社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此时已经名噪海内外的女作家艾米出版了一套 精装典藏版 图书,包括«致命的温柔»«十年忽悠»«不懂说将来»«山楂树之恋»«三人行»«同林鸟»等.尤以«山楂树之恋»不同凡响:封面上印着 «亚洲周刊»年度华语小说第一名 ㊁ «当代»年度长篇小说读者奖第一名 ㊁ «新周刊»年度 十大 感动 ,封底上印着以王蒙等一长串文艺界大师㊁准大师的 读后感 ,顿时引发了读者市场的抢购热潮.三以上三篇不同时期的爱情小说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话语中,都以女性叙述者的声音讲述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最重要的是,作为不同形式的大众媒介产品,它们依托并借助了各不相同的传媒手段完成了为读者接受的过程.毫无疑问,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所建立的公共空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对女性解放的推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仅成为大众传媒的参与者,还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掌控者,女性话语逐渐从国家㊁阶级㊁政治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知识女性也借助大众传媒对社会发生着一定的影响,她们从女性立场对中国男权历史文化的批判,显示着现代大众传媒主题的深化以及知识女性的成长. ②确实,从«红豆»«爱,是不能忘记的»到«山楂树之恋»的文学传播过程不仅验证着女性话语逐步从国家㊁阶级㊁政治等男性话语中剥离出来的过程,而且彰显着着女性主体的觉醒与成长,但同时体现出女性意识所受到的权力话语的多重规约.所谓权力话语的多重规约,主要是指:从«红豆»到«山楂树之恋»的传媒语境并非一帆风顺㊁正常的媒介及其传播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特殊的媒介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和挣扎.众所周知,«红豆»出现的1957年正是媒介成为放大器的 大跃进时代 ,根本不能保证其作为媒介正常功能的发挥,于是 作为这场风云变幻的亲历者㊁见证者㊁记录者㊁传播者和似乎偶然为之的催化推进者,媒体尤其是报纸演绎了众多的角色,挂满这众多脸谱的媒体,在那个特殊时代的途径中虽欲 独立担当有所坚持 ,却又逃避不了其 工具性 的宿命.在整风滑向反右的疾速转弯中,新闻界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在批判的声浪中,慌乱的媒体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在对政治气候的调试中完成了一次向 阶级斗争工具 的蜕变 ③在这个整体性的转弯过程中,作为那个时代一朵小小的文学浪花,«红豆»当然也无法逃避整个大海的波动.何况当日的主流媒介,其功能已经完全转向,如«文艺报», 由于它本身 功能 的本质性变化,它对文学创作政治性的监督成为主要职责.这样,«文艺报»就通过对 话语权 的掌握,运用 编者按 ㊁ «文艺报»编辑部 ㊁ 本报评论员 等言说方式,在全国文艺界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 追惩 或 规训 制度.至此,大众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④行使类似功能的还有«人民文学»等,其 追惩 和 规训 的政治监督功能作为一种传统被保留下来.经历了十年的 样板化 媒体过程,直到1978年,中国开始思想解放回归常识.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使光明初现, 读书禁区被打破 意味着春天的来临,而 «苦恋»风波 的出现还显示着媒体界①艾米:«山楂树之恋 静秋的代后记»,第298页.。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试论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领域也逐渐备受重视。

女性主义研究关注的是新闻传播中的性别问题以及女性在媒体中的地位和形象,通过对女性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批判,以求改善女性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

本文试图对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现状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新闻传播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女性主义学者开始关注新闻传播中的性别问题,并试图通过学术研究和社会行动来关注和改善女性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问题。

他们通过对新闻报道、广告和娱乐节目等媒体内容的分析,揭示了女性在媒体中被边缘化和歧视的现实。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对女性在新闻传播中地位和形象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学者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女性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地位、形象和权利等问题,为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二、现状分析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存在,媒体中仍然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女性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被边缘化和歧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形象。

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学术界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

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女性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内容分析和女性形象研究等方面,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导致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领域依然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在学术期刊的编审和学术会议的组织中,女性主义研究往往被忽视或者边缘化,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和推广。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2024年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范文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内容和形式对公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媒介批评,旨在揭示媒介内容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推动媒介内容的平等与多元。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媒介进行深入批评,以期为媒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女性主义认为,性别不应该是决定个体社会地位、权利和机会的唯一或主要因素。

在媒介批评中,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媒介内容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性别刻板印象的传播以及性别歧视的呈现。

通过分析媒介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女性形象被物化、被边缘化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众对女性的认知,也限制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三、媒介内容中的性别偏见(一)女性形象被物化在许多媒介内容中,女性形象往往被物化为审美对象或消费符号。

这种形象塑造不仅忽略了女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使得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被削弱。

例如,在广告中,女性常常被描绘为追求时尚、追求美貌的消费者,这种形象塑造使得女性的价值和意义被简化为外在的审美和消费。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传播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角色、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固定观念。

在媒介内容中,这种刻板印象的传播往往表现为对男性形象的过度美化或对女性形象的限制。

例如,许多影视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被描绘为强大、英勇、无所不能,而女性形象则被限制为温柔、贤惠、依赖男性等。

这种刻板印象的传播不仅限制了公众对男性和女性的认知,也阻碍了性别平等的实现。

四、推动媒介内容的平等与多元为了实现媒介内容的平等与多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性别意识媒体从业者是媒介内容的主要制作者和传播者,他们的性别意识直接影响到媒介内容的质量和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媒体从业者的性别教育,提高他们的性别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呈现女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二)鼓励多元的性别表达在媒介内容中,我们应该鼓励多元的性别表达,尊重每个人的性别认同和选择。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媒介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传递信息、塑造舆论,还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媒介也展示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以及对女性的消极描绘。

正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的重要途径。

首先,媒介往往倾向于传递性别刻板印象。

在广告、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内容中,女性往往被描绘为柔弱、依赖他人的被动角色。

她们通常被视为完美的家庭主妇、温顺的母亲或充满魅力的性对象。

这种刻板印象对女性的权益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使她们难以从社会的支配中脱身,进而限制了她们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其次,媒介中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

新闻报道中,女性常常被强调外貌和个人生活而非其成就和能力。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女性经常被描绘成对感情的依赖和被动,而男性则被赋予主动权和领导能力。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强化了性别二元对立的观念,还阻碍了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此外,媒介对女性的消极描绘也是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女性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常被塑造成邪恶、复仇心强的角色,或者是色情化的对象化形象。

这些形象强化了对女性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女性形成了一种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形成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试图揭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善的方案。

首先,媒介应该改变性别刻板印象的传播方式。

通过拓宽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传递更多积极、独立和坚强的形象,以激发女性内在的潜力和能力。

此外,对于性别歧视的问题,媒介应注重平等和公正原则,对女性和男性平等地报道和评价,以推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

除此之外,媒介还应该努力改变对女性的消极描绘。

女性角色不应仅仅局限于邪恶、复仇心强或对象化的形象。

相反,应该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女性形象,以展现女性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同时,媒介批评需要得到广大女性群体的支持和参与。

女性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行动,可以更好地塑造媒介的内容,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消极描绘。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中文摘要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入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理论的鼓舞,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

本论文运用历史的观点,追溯了中国女性主义思潮流变的时代背景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并结合现实的社会语境,分析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本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相互对接的学科背景。

在历史回顾和现实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选取1994年以来关于媒介与女性的相关研究文章116篇为分析文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归纳和总结其主要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以此为据,论文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女性在媒介话语中“不被呈现”的原因,同时指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在颠覆与建构之间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女性主义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国AbstractAs a theoretical viewpoint and critical method, Feminism has infiltrated a good many fields of social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inspir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ulture pluralism, the feminism theory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idiographic, which secur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feminism with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ascends the changingtimes-background of Feminism in China, describing the linking course of Femin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culture. And integrated the real language-circumstance, it analyses the subject-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ve, the relevant papers published by CJFD during recent ten years(1994-2003), were collected and sampled as a study case. Through the r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ir main topic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Besid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e research,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ep-seated reasons of women’s aphemia in media, pointing out dilemma as a harassment which is between the subvers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for feminists of China today.Key words: Feminism,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hina前言追寻失落的话语权力美国着名文化思想家伊安•艾斯勒在其文化学名着《圣杯与剑》(The Chalice and The Blade)一书中指出,在史前时代,原始人崇拜的图腾雕像是雌雄同体(androgyny)的“伟大女神”,原始社会存在着一个男女两性伙伴合作的社会组织。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试论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作者:赵丹丹祝捷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2期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展开批判。

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应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指向,应该更多地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这一视域予以关注,并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创对当代中国的传媒现实更具实用性和解释力的方法。

对女性主义这一批判武器,我们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在解构与建构的双向过程之中对于既有的知识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开放式影响。

当前,在传媒批评的多维图景中,异军突起的女性主义已经成为最具力量的一极。

一、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基本理路女性主义传媒批评所关注的即是女性在传媒话语中的身份以及地位问题。

它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致力于解构传媒话语的生成机制,揭示在男性宰制之下的大众传媒是如何生产出某种性别话语,并且以这种话语塑造出女性所谓的虚伪的“主体性”,从而得以进一步追寻女性失落的话语权力,真正恢复女性的主体意识。

同时,从性别关系这一基本结构出发,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也在其理论建构中检验并评判了诸多大众传媒批评模式,并将应用于这些模式的方式方法——如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法、后现代主义、阿尔都塞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等——中的有效成分纳入自己的理论之中,形成了一种更开放、更分散的论述取向,从而将自己建构成为一种既能博采众长、又能切实解决种种媒介中的“性别”问题的理论。

二、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一)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中国语境女性主义在中国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如果完全以西方的女性主义为参照点来解析批判中国的传媒现实,不仅勉为其难,而且难以深入。

从文化层面来看,性别关系呈现复杂态势。

虽然各种典章制度确立的纲常伦理决定了性别关系实质上的不平等,但是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却始终隐没在君为臣纲的政治秩序之下,而且以孝为先的伦理传统也使得“慈母”与“严父”成为二元并立的一对平等概念。

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研究

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研究

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研究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一个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领域。

通过分析和探讨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文学作品在传递这种意识形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女性主义作为一个社会运动和思想体系,旨在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常常以各种形式呈现,例如通过塑造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探索女性的性别身份和自我价值。

这些呈现方式有效地传达了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首先,通过塑造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传达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女性的自主性。

这些形象可能是优雅、聪明的女性角色,她们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在文学作品中,读者能够看到这些女性经历了成长和转变的过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得以传播,并激励读者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权益。

其次,文学作品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女性遭受的歧视、侵犯和束缚,向读者展示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

通过表达女性的痛苦和无力感,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得以在文学作品中传播。

读者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女性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所面临的性别歧视,进而引发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反思和呼吁。

此外,女性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探索女性的性别身份和自我价值,向读者传递了自我肯定和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情感的主体。

这些作品通过呈现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和规范。

通过展示女性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得以传达,并激励读者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文学作品在传递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能够有效地渗透和感染读者的情感。

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如形象描写、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感描写等,文学作品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探索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

探索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

探索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性别与女性主义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对性别和女性主义的反思。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方式,揭示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别歧视的存在以及女性争取平等的斗争,引发人们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讨论。

首先,作品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进行了反思。

在很多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认为是强壮、勇敢、理性,而女性则被定义为柔弱、温柔、情感丰富。

然而,作品中的一些形象却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比如,在电影《魔鬼代言人》中,女主角饰演的律师不仅聪明能干,还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发声。

这种性别角色的颠覆让观众们重新审视了性别的定义,认识到男女并不应该被局限在特定的行为模式中。

其次,作品对性别歧视的存在进行了反思。

性别歧视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女性在很多领域面临着不公平待遇和歧视。

艺术作品通过展现女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遭遇,揭示了这种歧视的存在。

例如,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面对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样的作品引发了观众对性别歧视的反思,促使人们反对不平等对待,争取性别平等。

最后,作品探索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女性主义是一种追求女性平等权利和自主性的思潮,作品通过展现女性的独立、自信和追求,传递了女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音乐剧《安妮·格蕾》中,女主角安妮·格蕾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努力,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作品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提醒社会对女性的平等对待。

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呼吁。

通过展现不同性别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作品激发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和思考。

它们让我们反思传统观念对性别的束缚,呼吁社会尊重每个人的平等权利,为性别平等的实现贡献力量。

然而,作品对性别与女性主义的反思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新闻传播论文-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文化阐释.830

新闻传播论文-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文化阐释.830

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文化阐释[提要]本文对虚构性传播语境和非虚构性传播语境中女性话语的,显示了当代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普遍受压抑状况。

这源于男权中心主义的文化现实,更反映出中国女性独立意识的缺失和主动认同取悦于男权中心主义的后殖民文化心态。

[关键词]女性话语男权中心主义转换性话语领域后殖民现象一.当今,传播中的话语作为媒介研究、分析的重要,日益受到关注,其研究课题也涉及到传播学探索的各个领域。

比如男女性阅读是要产生差异的,“女人的经验,将会引导她们从与男性不同的角度来估评作品,而男人们对女性读者聚精会神的往往是索然无味。

”①话语研究可以作为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女性话语的范畴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即男性话语,因而一切谈论女性话语的问题都绕不开男权中心主义。

这里,话语一词除通常认为的言语形式之外,重要的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形式。

例如福柯的权力话语,萨义德的东方后殖民话语都是从一切生活中的规范形式入手。

我们分析中国传播中的女性话语,也是除言语之外重点立足在她们生活中的规范形式,是从文化、、人类学等深层心理因素去探索问题的症结。

一般说来,中国当代传播中的女性话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为:误读、偏移、取悦等现象,即便当代中国有一批女权主义运动,她们也未必能真正正确地解决女权问题。

这并不在于中国男权如何强大,而在于女性视觉中对这一问题的立论偏颇,认识上的误置。

本文想拟就几个问题作出粗浅的探索。

二.传播中的女性话语研究,本文想分虚构与非虚构两组进行。

非虚构性的是指新闻报道、娱乐业、广告等传播中的女性状况;虚构性的则指文学作品、影视文化、绘画设计等与创作相关的传播形式中的女性形象。

虚构与非虚构已构成传播媒介中女性的全部语境,也是中国女权全部的直接现实。

因为中国还没有以女权为中心大规模的运动,所以无法从运动、事件等概念谈中国的女性话语,这也许是中国女权就其自身的一个局限。

同时在中国也没有像西方的波伏娃、伍尔芙、克里丝蒂娃那样强有力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也没有具国际的女权形象,例如易卜生的娜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对女性主义文学的几点反思

对女性主义文学的几点反思

The Reflection on the Feminist Literature 作者: 曾翔
作者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5-128页
主题词: 女性主体;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身体写作
摘要: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女性主义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柳暗花明的世界,相反,却走入了一个阴暗的胡同里弄.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希望看到的独立智慧的女性形象,也看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丑妇恶妇形象,还看到了打着颠覆男权的旗帜,以自己的身体为资本进行生理意义的'身体写作'的女作家形象.透过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反思身体写作的弊端,会让我们对女性主义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对女性主义的泛滥有所警惕,同时,警醒女性,思考女性特质,思考人性,还会让我们在接受外来的文化与理论时保持高度的警醒.。

大众传媒背景下女性文学的歧途

大众传媒背景下女性文学的歧途

大众传媒背景下女性文学的歧途——评卫慧《上海珍宝》湖南商学院中文系陈晨上海珍宝》一本专门敏锐的小说,它的问世引起了文学界甚至是社会各界的许多关注,对它的评论也众说纷纭,批判的声音看起来要强烈得多,因为它把“躯体写作”放大到了极致,也是“美女作家”——卫慧之风格登峰造极的表现,不管是作品依旧作家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以及大众观看的欲望。

长篇小说《上海珍宝》于1999年出版,是继卫慧《梦无痕》、《水中的处女》、《蝴蝶的尖叫》、《艾夏》、《欲望手枪》、《爱人的房间》、《像卫慧那样疯狂》之后又一部充斥着激情、欲望、放纵、叛逆、狂野味道的作品,而且在这部作品里,这些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典型和露骨。

小说主人公倪可、天天、马克,差不多上都市新人类,里面的人物都扮演着真伪艺术家、外国商人、无业游民、演艺明星、新青年的角色……而情节中一如往常的看到有关毒品、酗酒、性、同居和暴力的情形。

女主人公倪可,毕业于名牌大学,当过记者,做过女招待,出过小说,后来是自由写稿人。

与小说中其他人物一起是一群不愁吃穿的都市青年,他们或是白领、或是富婆、或是被父母供给,生活的意义专门简单——查找一切宣泄的机会。

倪可的生活态度十分明朗,既要握有情又要占有欲。

天天是一个顺长英俊的男孩,对倪可温柔情深,遗憾的是他阳痿,倪可得不到欲望的满足,但能够在他身上得到情感的需要,因此她不舍弃天天。

但因为情欲宣泄的需要,倪可选择了德国人马克作为性伙伴,在马克的身上得到了疯狂的情欲的宣泄。

天天是都市人类中的弱者,靠母亲的金钱生活,尽管有钱却没有生存本领,再加之他的阳痿,使他无法从身心两个方面得到倪可的爱,只得通过毒品来渲泄压抑的欲望,最后走向死亡。

这一群都市人类确实是如此表面潇洒、内心空虚的度日。

马当娜挥洒青春和金钱,留给她的是昨日黄花;最后倪可失去爱人和情人的离去,使她感到生存的迷茫。

卫慧的《上海珍宝》反映了一群肤浅的人的糜烂的生活,这一群“新新人类”没有来自生活的压力,他们有的只是空虚和颓废,整天在情欲、毒品和无聊的状态中消磨时刻消耗青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潘知常林玮殷曼亭一总论若要对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批评有一个细致的印象,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两个名词: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传媒批评。

feminism在中国一般有两种译法: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在女性主义研究的前期,学术界一般习惯于将之译为“女权主义”,后期则多以“女性主义”指代feminism,这看似是一种翻译上的不统一,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

在feminism的第二阶段,即我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的时期,女性主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治运动的范畴,进入了对构成社会整体的文化加以批判的女性主义批评时期。

与其它的理论形态相比,女性主义应该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持女性主义观点的文化批评尽管都是从性别权力结构入手展开了它们的文化批判,但与其它批评理论相比,女性主义批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领域,相反由于批评者各自的理论背景及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女性主义批评也体现出多元的女性主义批评形态,一般说来,传统的女性主义主要分为下面的这三种女性主义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一方面将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指向父权制度,同时它也认为压迫的最终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样,对父权制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被结合起来,主张在社会变革中彻底改变旧的性别关系。

激进的女性主义认为历史积淀而成的父权制度决定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这种统治肯定并扩大了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分歧,使妇女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上,它们强调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并将女性气质视为一种优越于男性气质的差异性存在。

因而,它们主张女性完全脱离父权制的控制,建立一个独立的女性社会。

与之前的两种相比,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单一地归结于父权制或资本主义制度,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与压制渗透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体现在法律之中,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的被排斥中,因而主张就法律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整顿,促使男女平等的实现。

当然,随着理论的一步步发展,细分女性主义批评,我们还可以列出这些女性主义类型: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出现和繁荣是发生在Feminism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我们习惯译为“女性主义”这一阶段。

正是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关注大众传媒批评领域,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从而也成为传媒批评的一股重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批评类别,女性主义传媒批评鲜明地表现出它对大众传媒中展现出的性别成规惯例的批判态度,女性主义者们纷纷从性别权力结构观点出发,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从中观照出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出构成这样一种文本的内在机制。

由上文所列举的各种女性主义流派来看,女性主义无疑是一个涉猎相当广泛的批评。

同样,从性别关系这一基本结构出发,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也在其理论建构中检验并评判了一系列大众传媒批评,并将这些大众传媒批评——如阿尔都塞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等——中的有效成分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中,促使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研究在拓展其研究领域的同时,不断地向纵深处发展。

在上文对女性主义稍作了解的前提下,我们将就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中使用得最普遍的研究方法作一梳理,以期对它的理论形态的独特性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参照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Dominic Strinati)对女性主义大众文化研究的阐述,我们可以提炼出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中所采用的三种最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以及意识形态分析。

先看内容分析批评。

在三种研究方法中,内容分析批评在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在早期的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中,它无疑是基础性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对电影、妇女杂志、报刊、广告、电视栏目、肥皂剧等媒介中。

早在《女性的奥秘》(1981)中,贝蒂?弗里丹的就已经采用内容分析对妇女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进行了研究。

“内容分析的基本假设是:某个项目出现在文本或广告中的次数、制作者的‘兴趣’或意向,与受众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

文本的全部意指,或者制作者通过文本所意指的东西,‘隐藏’在这种关系中,可以靠识别和清点有意义的文本特征来揭示。

内容分析被实用地界定为大规模地、客观地、系统地研究所显现出来的内容,它们把计算内容项目用作往后解释的基础。

”在戴尔这段对内容分析的界定中,我们可以获得这些信息:其一、内容分析批评是一种以量化分析为基本手段的批评方法。

通过对传媒中出现的与女性有关的种种“因素”加以统计与分析,如对某种类型的广告中女性角色的种类与出现方式、出现频率的统计,“计算女性角色或女主角的数量,在情景喜剧中以一个女性为代价而换来的笑话出现的次数,或者是戏剧性的暴力场景中有关女性犯罪或针对女性犯罪的次数”。

其二,内容分析批评总是致力于最终对某一“处境”做出一种定性的结论。

一般说来,这种定性的结论包括在对传媒中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的统计与比较中,得出媒介中对性别角色(分工)的有关规定。

例如,在广告中,女性普遍地出现在服装、食品、家用电器、厨房用具、清洁工具这类产品的广告中,或者作为具有性诱惑力的形象被安置在广告中,而男性形象则多数与高科技产品的广告联系在一起。

批评家进行这样的一种量化分析与比较,其目的在于,她要指出在这类传播角色安排中,女性形象总是塑造为是具有“女性气质”的、或是某种性对象,她被定位为被动的、顺从的、享乐型的、被观赏的、被情感支配的性别角色,她的活动领域被限制在家庭、依赖于男性的社会范围中;相应的,男性形象则被塑造为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主动的、能予人以安全感的、有决策能力的、权威性的、理智型的性别角色,他活跃在多样的社会领域中,成功地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肩负着引导社会走向进步的重任,从中,批评者可以得出这样的一种结论:媒体在它对男女两性的“性别分工”中复制、甚至强化了一套由来已久的性别陈规。

其三,深入来看,内容分析批评的展开、及其对性别陈规的批判能够发生作用并具有价值,依赖于塔奇曼(G. Tuchman)所称的“反映假设”理论。

“反映假设”认为,受众是媒介运转的必备条件,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媒介必须反映社会价值标准。

在这一假设的指导下,大众媒介选择反映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标准,将社会的状况“象征性的表现”出来,这意味着,大众传媒在表达某一“真实”的同时,必然掩盖了某些“真实”,因此,它导致了一种实质上的“象征性的歼灭”。

而在这种“象征性的歼灭”的过程中,媒介所表现的性别陈规再生产、并强化了传统文化中早已规定的男女关系的不平等。

它再一次确认了在父权制社会中,妇女必须扮演的妻子、母亲、主妇、或者花瓶美人的角色。

这暗示着具有权威的、有力量的、有理性的男性“天然”地支配着被动的、柔弱的、非理性的女性。

在内容分析批评中,批评者注意到媒介中的“象征性的歼灭”强化了社会中的性别分工,主张媒介表现应该反映出妇女的实际状况,从而使这种媒介表现有助于实现社会中的平等,使妇女与男性一样获得平等的工作权利、工作待遇和工作机会,进而突破性别陈规的规定,改变自己作为家庭主妇的社会角色。

这使得内容分析批评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密切联系起来。

然而,由于内容分析批评过分依赖于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它也存在着自身严重的问题:其一,内容分析方法将研究视角局限于媒介形象之上,从而严重忽视了在媒介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受众、尤其中能动的受众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内容分析批评中,批评者最终所作出的定性的结论依赖于对受众两种假定:首先,内容分析批评假定了在受众心目中,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形象具有着现实性和真实性。

因此,受众会将这些性别形象解读为现实的人而加以模仿。

其次,它假定了受众不具备自由选择的自我意识,她们只能被动接受外界信息(媒介传达给它的信息)。

因此受众会不加批判地在现实社会中模仿媒介中所设定的性别分工模式。

而在实际情况中,受众与媒介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非是一维的,在这样一种动态联系中,社会的、心理的、地域的等种种因素都会加入其中,产生影响。

其二,内容分析批评采用单一的量化分析法对媒介文本进行分析,易于导致它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力因素的盲视,而满足于唯一的性别权力结构的分析视角。

内容分析批评一旦习惯于停留在它的量化基础上,而忽视了对媒介形象为何产生、如何产生及如何在其受众中产生结果的深层分析,将会导致它成为“非理论化的”研究。

“它并未打算回答文化表现来自何处这样的问题;在各种媒介领域里发现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何完全相符;各种表现怎样和为什么随着时间而变化?如果没有某种理论,就很难开始回答这些问题。

内容分析依据了这样的主张:媒介的各种表现是一致的和相同的,并不含糊,也不矛盾,媒介所表现的性别角色陈规是清晰的和始终如一的,并不复杂,可以接受不同解释。

”因此,内容分析批评在向人们提供某种性别陈规图景的同时,却无法对这一图景下的隐含意义进行处理。

“描述性别歧视内容的研究,不可能帮助我们理解被描述的内容与产生它和它在其中运作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内容分析批评的非解释性特征,使得批评者们产生了这样的警惕:首先,内容分析批评仅仅停留于对表层意义的揭示,将可能导致批评者对某一(先入为主所设定的)模式——如单一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支配模式——的套用,即批评者有可能用一自己预先设定的结论来规划她的量化分析的具体操作,并最终得出她所期望的结论,这无疑会使人们对内容分析批评是否真正具备“客观性”产生疑问。

其次,由于内容分析批评不注重对媒介文本出现并发生作用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而满足于在统计中得出一个平面式的结论,这可能会使它的结论在媒介商业的操作中被加以利用和篡改。

这就是吉尔所称的被“简化”的危险。

吉尔以“权利”、“选择”、“自由”等这些女性主义所提出的口号为例,指出在某些广告中,这些口号会被转化为妇女对她的“个人风格”的选择,进而被简化为“消费”什么(商品,如化妆品)的选择,如此一来,原本具有政治意义的口号在广告中实际上被加以了篡改。

运用量化分析方法所提供的各类数据,在揭示媒介形象所蕴含的性别陈规惯例时,内容分析批评明显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现实效果,这无疑有益于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对父权制的批判。

但正如上文我们所指出的,内容分析批评所提供的有关男女关系的静止图画并不能深入解释媒介形象为何产生、如何产生及如何在其受众中产生结果的问题,同时,这一思路也将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局限于单一地对媒介文本的分析中,因此,女性主义传媒批评需要在其对定量分析及对表层意义研究的基础上,走向对质的分析及对隐含意义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