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纹织学第三章变化组织

合集下载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原组织为根底,改变组织参数〔R、S、F等〕而得到的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平纹为根底,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图。

一、重平组织以平纹为根底,沿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

1、种类:[画示意图]〔1〕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根底,沿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纬重平组织:以平纹为根底,沿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1〕经重平: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运动规律相反。

Rj=2, Rw=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经重平组织。

〔2〕纬重平:第一根纬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纬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纬纱与第一根纬纱运动规律相反。

Rw =2, Rj =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纬重平组织。

3、外观特点:[难点]〔1〕经重平:织物外表呈现横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纬纱与较细经纱交织〕。

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细经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

〔2〕纬重平:织物外表呈现纵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经纱与较细纬纱交织〕。

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

4、上机:〔1〕穿筘:对于纬重平,将同一纵凸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2〕穿综:对于经重平,假设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

[练习]试画出用双龙骨制织2/2经重平织物的上机图。

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

作图方法与重平组织相同,外观呈现不同宽度的纵横凸条。

[练习]作出1 2 2/2 1 2变化经重平、纬重平的组织图。

6、典型的重平组织织物:〔1〕麻纱织物:1/2变化纬重平,1/3变化纬重平。

〔2〕毛巾织物的地组织:2/2经重平,2/1变化经重平。

〔3〕边组织:2/2经重平,2/2纬重平。

二、方平组织[重点、难点]1、形成:以平纹为根底,沿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

织物组织学-3

织物组织学-3

3.2.8螺旋斜纹(捻斜纹) 以起点不同的两个相同的斜纹组织或两个不同的斜纹组织为基础 组织,将两个组织的纱线按1:1顺次穿插排列而成的组织。R≧5 选择基础组织原则:必须使各相邻经纱(或纬纱)经纬组织点大部 分相反。
3/2↗斜纹
3/2↗斜纹
经螺旋斜纹
1 3/3 1↗斜纹
4/4↗斜纹 纬螺旋斜纹
3.2.9飞断斜纹 织物组织的斜纹线朝一个方向跳跃式延伸,在斜纹线的跳跃处 存在明显的断界,断界处的相邻纱线的组织点相反,而斜纹线方 向保持不变。
Kj=10
3 1/2 2↗为基础组织,Kj=10经山形斜纹
Kw=8
1 3/1 3↗斜纹为基础 Kw=8纬山形斜纹 3/3↗为基础组织,Kj=8,Sj′=3经锯齿斜纹
2 1/1 2↗为基础 组织,Kw=6, Sw′=2纬锯齿斜纹
2 1/1 2↗为基础 组织,Kj=8,Kw=10 菱形斜纹
3/3↗为基础组织, Kj=Kw=9菱形斜纹上机图
飞数与斜纹线倾角的关系
5 3 1 /2 2 1↖斜纹为基础 Sj=-2的急斜纹组织
5 1 1 1/3 1 1 3↗斜纹为基础 Sw=2的缓斜纹组织
3.2.4曲线斜纹 曲线斜纹是将斜纹的飞数不断改变,使斜纹的倾斜角不断变化而获 得曲线效应。经(或纬)曲线斜纹的经(或纬)纱循环数等于飞数的个 数,纬(或经)纱循环数等于基础组织的纬(或经)纱循环数。 绘作曲线斜纹时,飞数值是可以任意选定的,选择时必须注意: (1)使ΣSj=0或为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 (2)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的连 续。
麦粒组织
鸟眼组织
3.2斜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是由原组织的斜纹组织变化而来。采用延长组织 点浮长,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数值或方向(即改变斜纹的方向)或兼 用几种方法,可千变万化得出各种各样的变化斜纹组织。 3.2.1加强斜纹 以原组织的斜纹组织为基础,在其组织点旁沿经向或纬向增加 其组织点而成。Rj=Rw≥4,飞数∣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三章变化组织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3、绘图方法:
例:作
3 1 2 变化纬重平 2 3 1
步骤:①确定Rw;Rj ②在第一根纬纱上按分式的规律填绘组织 点,第二根纬纱填绘与第一根纬纱相反的组织点。
4、织物上机 :
采用顺穿、或照图穿法。采用照图穿法时注意 每页综上的负荷应尽量相同。 穿筘2~4入/齿 5、织物外观及应用: 具有纵向条纹,如果配以较大的纬密和较粗的 经纱,条纹效果更加明显。
2、组织图画法
作图步骤:
a、 确定基础组织和斜坡长度:斜纹 础;Kj=6
b、 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3 1 2 为基 3 2 1
c、 在第一根经纱与第Kj根经纱范围内画基础组 织,从第Kj+1根经纱起,按照底片翻转法填绘组 织点。
3、上机方法:穿综采用照图穿法
4、变化破斜纹组织:
5、四枚不规则缎纹(四枚破斜纹) :
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某些变化而构 成的的各种组织。——在某些方面还保留了原组 织的某些特征。 变化方法有:
1、扩大组织循环,改变组织点的浮长。
2、改变组织点飞数值。
3、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4、同时改变组织点飞数的值和方向。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plain derivative weaves)
外观模拟图
3、应用:急斜纹组织一般应用于棉织物中 的充服呢、克罗丁等,在精纺毛织物中应用 较广泛,如礼服呢、马裤呢、巧克丁等。
4、绘图步骤:
①确定基础组织, 如
5 4 2 1
↗,取Sj=2
②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③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照分式 的规律填绘组织点。 ④按照Sj的规律画其它的组织点,完成组织图。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 经山形斜纹:山形斜纹的山峰指向经纱方向; Sj=±1(+1右斜,-1左斜); – 纬山形斜纹:山形斜纹的山峰指向纬纱方向。 Sw=1(+1右斜,-1左斜)。
变化组织(17)
• 经山形斜纹
– 构成:改变Sj的正负号得到;
– 绘制原则: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Kj根经纱作 为对称轴,在它左右对称位置的经纱,其组织点 浮沉规律相同。
变化组织(18)
– 绘制方法:
选择基础组织; 确定对称轴Kj; 确定Rj和Rw:Rj=2Kj-2;Rw=Rjw(基础组织循环 纬纱数); 第1~Kj根经纱按顺序填绘基础组织; 第Kj+1根经纱开始,按与基础组织Sj符号相反的方向填 绘组织点。
– 如果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改变Kj值,使斜纹线长短不 同,就得到了变化经山形斜纹组织。 – 上机:穿综采用山形穿法。 – 注:山形转弯时,会出现连续浮长,因此设计时注 意基础组织的选择。
•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粗细不同的、由经(或 纬)纱浮线构成斜纹线的组织。(原组织 与加强斜纹复合) • 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经组织点;分母 -纬组织点;方向-箭头表示。 • 组织特点:
– R=Rj=Rw≥5; – R=分子+分母; – Sj=Sw=±1。
变化组织(12)
• 绘制方法:
– 首先确定组织循环经纬纱数。 – 然后在第1根经纱上按照分式的次序填绘组织 点,其余的经纱则按右斜(S=+1)或左斜 ( S=-1)填绘。
• 构作方法:以原组织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单 个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 (或纬)组织点而成。 作用:增加交织组织点,改善可用性,减少勾 丝起毛。

变化组织(31)
• 图(1)为在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的右侧添加一个组织点; • 图(2)为在原来单个组织点的左上方添加一个组织点而成; • 图(3)为十一枚七飞的纬面加强缎纹,在原来单个经组织点 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组织点而成。若配以较大的经密,就可以获 得正面呈斜纹而反面呈经面缎纹的外观,故称为缎背华达呢。

织物结构学课件——3.2 变化组织

织物结构学课件——3.2  变化组织

纬)纱的经纬组织点大部分相反。







3.2.11 飞断斜纹
织 织物组织的斜纹线朝一个方向跳跃式延伸,
物 在斜纹线的跳跃处存在明显的断界,断界处的相 结 邻纱线的组织点相反,而斜纹线的方向不变,这
种斜纹变化组织称为飞断斜纹组织
构 交界处:组织点尽可能相反
学 飞跳根数:组织循环纱线数的一半少一根
组织点相反,也就是在改变斜纹线方向时组织点
不连续。
分类:
织 经破斜纹组织——断界的方向与经纱方向平行;
物 纬破斜纹组织——断界的方向与纬纱方向平行。 结 作图:1)确定基础组织 和 Kj

312
3 2 1 为基础组织 Kj=6

2)确定经纬纱循环根数
Rj=2Kj=12 Rw=R基=12
织 物 结 构 学

Kj
Kj
学 上机:经锯齿斜纹采用照图穿法;
纬锯齿斜纹采用顺穿法
使用范围:床单、服装、装饰用织物。
3.2.7 菱形斜纹组织
菱形斜纹:将经山形斜纹与纬山形斜纹联合起来构
织 成具有菱形图案外观的组织称为菱形斜纹。
物 作图:1)首先确定基础组织:Fra bibliotek结 构
21
2 2 复合斜纹为基础组织

2)确定Kj与Kw Kj=Kw=7


纬面重经缎纹,如图:




3.3.4 阴影缎纹
织 是由纬面缎纹逐渐过渡到经面缎纹,或由经面缎 纹逐渐过渡到纬面缎纹的一种缎纹变化组织。

阴影缎纹的过渡段为N=(R基-1)

Rj=R基(R基-1) Rw=R基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分析组织图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plain weaves)
一、组织图的表示方法
组织参数: 平纹组织属于同面组织。
返回
织物样品
二、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当Pj 要求较小时采用顺穿法;Pj 要求较大时采用飞 穿法。
顺穿法
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三、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 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布 料挺,触摸弹性好,有反拨力),结构紧密,质 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四)组织点飞数
返回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1织轴;2经纱; 3后梁; 4停经片; 5综框; 6综丝眼; 7钢筘; 8梭口; 9纬纱; 10织口; 11胸梁; 12卷取辊; 13导布辊; 14卷布辊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 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 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对于 例图乙也叫做山形穿法。 优点:节省综片; 缺点:操作不易记忆;易出现各片上穿综 的综丝数不等。
返回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4、间断穿法
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第一种组 织按照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另一种组织按照 其规律穿入另一区,每个穿综规律称为一个穿综区,每 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b、当经密较大时,综丝密度变大,纱线受 磨损易断头。 返回
顺穿法
2、飞穿法 一页综丝上有2—4列综丝,为复列式综框。

组织纹织学第3章变化组织2

组织纹织学第3章变化组织2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2.11 阴影斜纹(简)
Rj=R基×(R基-1);Rw=R基(纬阴影斜纹与其相反)。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阴影斜纹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2 21
复杂变化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实训题:作经 3 2 1 纬 3 变1 化方平组织
123
13
❖ 解:Rj=3+1+1+3=8 Rw=3+2+1+1+2+3=12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解:Rj=Rw=6×3=18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3.2.10 螺旋斜纹(简) ❖ 经螺旋斜纹组织循环纱线数为: ❖ Rj=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倍 ❖ Rw=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章 变化组织
为基础;Kj=6
❖ 实训题 ❖ 基础组织
321
123
斜纹,Rw=16。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3、特殊破斜纹——四枚破斜纹 (四枚缎纹)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第3章 变化组织

第3章 变化组织

(急斜纹、缓斜纹)、山形斜纹和破斜纹等。
24
加强斜纹
加强斜纹:是在斜纹组织中的单个组织点旁沿经或纬 向延长形成多个连续的组织点,使组织中没有单个组织点 的斜纹组织。
25
加强斜纹的表示方法
用分式符号与斜向表示。 如: 斜向
A、B分别为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纬组织点个数。
26
加强斜纹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RJ =Rw ≥ 4 ,Rj =RW =A+B 如: Rj =RW =A+B=5
Rj=10,RW=2
13
纬重平组织外观效果
(1)纬重平组织织物的外观效果为纵条纹效果。 (2)若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纬线1:1投纬,则形成两 种不同色的纵条纹效果。
14
方平组织
方平组织:是以平纹组织为基础,沿经、纬两个方 向同时延长组织点而成的组织。
15
方平组织的表示方式
用分式符号表示: 方平,读作A上B下方平 方平 A1-An、 B1-Bn分别为第一根经(纬)纱上的经、纬
纬组织点个数。
11
纬重平组织循环纱线数
Rj =(A1+A2+A3+……+An)+(B1+B2+B3+……+Bn) RW =2 如: 变化纬重平
Rj=10,RW=2
12
纬重平组织图
(1)确定Rj、RW,
(2)第一根纬线上按分式表达式的规律点上组织点, (3)第二根纬线上的组织点与第一根纬线相反。 如: 纬重平
绘作
纬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22
练习
绘作 绘作 绘作 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纬纱交织规律为
绘作经纱交织规律为
的变化方平组织的组织图。

组织纹织学第3章变化组织2.pptx

组织纹织学第3章变化组织2.pptx

2
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 weaves
3
缎纹变化组织 satin/sateen derivative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1 平纹变化组织 3.1.1 重平组织 3.1.2 方平组织 3.2 斜纹变化组织 3.2.1 加强斜纹 3.2.2 复合斜纹 3.2.3 角度斜纹 3.2.4 曲线斜纹 3.2.5 山形斜纹
3.2.4 曲线斜纹(简)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2.5 山形斜纹 1.经山形斜纹
Rj = 2Kj-2 Rw = Rw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绘图 :
5 2
4 1
↗,Sj=2
Rj
R j基
R
j基与S
的最大公约数
j
Rw Rw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实训题:作 6 1 ↗,Sw=3的缓斜纹组织图 33
Rw
Rw基
Rw基与S
的最大公约数
w
R j R j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L汉O英双G语O版
织物组织与纹织学
WOVEN FABRIC WEAVES JACQUARD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01100420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5、总学时:52学时6、理论学时:44学时7、实验学时:8学时8、学分:3学分9、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

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

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

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

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第四节平均浮长第五节织物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

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本节主要介绍几类具有一定外观特征的联合组织的特征、作图方法、上机要点及其应用。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组织与结构⽬录第⼀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第⼀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法第⼆节织物的上机图第⼆章三原组织第⼀节平纹组织第⼆节斜纹组织第三节缎纹组织第四节原组织的特性与⽐较第三章变化组织第⼀节平纹变化组织第⼆节斜纹变化组织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样的设计与试织第四章联合组织第⼀节条格组织第⼆节绉组织第三节透空组织第四节蜂巢组织第五节凸条组织第六节平纹地⼩提花组织第七节⾊纱与组织的配合第五章重组织第⼀节重经组织第⼆节重纬组织第六章双层及多层组织第⼀节表、⾥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第⼆节表、⾥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第七章起⽑起绒组织第⼀节纬起绒组织第⼆节⽑⼱组织第⼋章织物分析§1-1机织物及其形成?机织物分类机织物形成机织物分类服装⽤机织物装饰⽤机织物产业⽤机织物服装⽤机织物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按纱线是否漂染分按织物花纹分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织物(fabric)是纤维(fiber),或纱线(yarn and thrrad),或纤维与纱线按照⼀定规律构成的⽚状(或展开后也成⽚状)集合物。

?机织物(woven fabric)是平⾏于织物边(selvage)或与织物边成30O⾓的纵向排列的经纱(warp)和垂直于织物边的横向排列的纬纱(weft)按织物组织(weave)规律交织(interlace)成的⽚状集合物。

1)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1)纯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A.棉织物(cotton fabric):如细布、府绸、卡其、华达呢等。

B.⽑织物(wool fabric):凡⽴丁、派⼒司、哔叽、贡呢、驼丝锦、麦尔登、⼥式呢等。

C.丝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由蚕丝、柞蚕丝、⼈造丝、化学纤维等长丝织物。

如电⼒纺、双绉、乔其纱、塔夫绸、桑波绫、天⾹绢、美丽绸等等。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三章变化组织

三、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一)山形斜纹 (二)破斜纹 (三)菱形斜纹 (四)锯齿斜纹 (五)芦席斜纹 四、其他变化斜纹组织 (一)螺旋斜纹 (二)阴影斜纹 (三)夹花斜纹 (四)飞断斜纹
一、增加组织点法
(一)加强斜纹(reinforced twills) 1、组织构成
2、组织参数: Rj=Rw≥4;S=±1。
2、设计注意事项: ①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
数倍; ②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
(连续组织点),以保证曲线连续。
3、作图方法 例1:以 3 1 ↗为基础组织,Sj=1110,1101,
31
0100,1010,1101,1111
Rj=24(Sj的个数);Rw=分子+分母=8
4、上机:采用照图穿法。
5、应用:菱形斜纹一般应用于棉织物中的线呢和 床单布,毛织物中的花呢类织物。
• 按照菱形斜纹组织的绘图原理,改变其基础组 织,可以得到各种变化菱形斜纹,花型更加美 观。
(四)锯齿形斜纹(zigzag twills)
1、构成:与山形斜纹不同的是:山峰和山谷不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呈锯齿状。
3、应用:急斜纹组织一般应用于棉织物中 的充服呢、克罗丁等,在精纺毛织物中应用 较广泛,如礼服呢、马裤呢、巧克丁等。
4、绘图步骤: ①确定基础组织, 如 5 4 ↗,取Sj=2
21
②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③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照分式 的规律填绘组织点。
④按照Sj的规律画其它的组织点,完成组织图。
例2:以 3 1 为基础组织,Sj=1 1 0 1,0 1 0 0,
22
0-1 0 -1,0 –1 –1 (∑Sj=0)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3 1 作图:以 为基础组织,Kj=8 的山形斜纹。 2 2 Rj = 2Kj-2; Rw =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2.纬山形斜纹
例: 以 织:
2 3 2 1
斜纹为基础 ;Kw=8 的纬山形斜纹组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五、破斜纹
破斜纹 (Broken Twill or Cross Twill)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一)重平组织 (二)方平组织 二、斜纹变化组织 三、缎纹变化组织 (一)加强缎纹 (二)变则缎纹
(六)菱形斜纹
(七)芦席斜纹
(一)加强斜纹
(二)复合斜纹 (三)角度斜纹 (四)山形斜纹 (五)破斜纹
(三)重缎纹
(四)阴影缎纹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三、角度斜纹
角度斜纹 (Angular Twill)
• tgθ=Pj×Sj /Pw×Sw θ为斜纹线与纬纱的夹角 • 构成:当Sj增大时——急斜纹 当Sw增大时——缓斜纹 • 绘图:急斜纹沿纵向画; 缓斜纹沿横向画。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 绘图 :
5 4 2 1
↗,取Sj=2
• 构成:组织呈人字斜纹,但在人字左右斜 纹分界处,组织点没有连续关系,呈截然 分开。 • 为了使断界明显,一般在与断界左边对称 位置采用“底片翻转法”作图,而且选取 双面斜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效果较好。
• 按山峰指向分为: • 经破斜纹 Rj=2Kj Rw=R基w • 纬破斜纹 Rj=R基j Rw=2Kw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pptx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pptx
左右底片翻转
• (六)破斜纹
– 1. 经破斜纹
二、斜纹变化组织
a. 确定组织循环:
Rj=2Kj;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b. 填绘第1根到第Kj根经纱; c. 第Kj+1根与第Kj根底片翻转, 且按Sj反向填绘完毕。
• (六)破斜纹
– 2. 四枚破斜纹
二、斜纹变化组织
四枚不规则缎纹
• (三)角度斜纹
– 5. 急斜纹的应用 ➢ 棉织物中: – 粗服呢 – 克罗丁,等 ➢ 精纺毛织物: – 礼服呢 – 马裤呢 – 巧克丁,等。
二、斜纹变化组织
二、斜纹变化组织
• (三)角度斜纹
– 6. 缓斜纹的绘图: ➢ 计算Rj、Rw;
Rj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Rw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与Sw的最大公约数
一、平纹变化组织
• (二)方平组织
– 3.花式变化方平组织:没有规律性,不能按照变化方平组织的画 法来绘制。具体要根据织物的要求和上机条件来设计。
仿麻效应
一、平纹变化组织
• (三)平纹变化组织的上机
– 经重平及变化经重平:顺穿、飞穿; – 纬重平及变化纬重平:顺穿、照图穿; – 方平及变化方平:照图穿、飞穿或顺穿。
– 3. 同时考虑密度、飞数对斜纹线 角度的影响:
tan Pj S j
Pw Sw
二、斜纹变化组织
• (三)角度斜纹
– 4. 急斜纹的绘图
➢ 计算Rj、Rw;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Rj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与S
的最大公约数
j
Rw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 画出组织图范围; ➢ 按分式填绘第一根经纱; ➢ 按照Sj绘完所有经纱。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1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1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2、纬重平组织 纬重平组织(weft rip weaves):以平纹为基础,沿着纬纱方向延长组织 点。同理,一般浮长不超过6。 纬重平构图方法与经重平类似,Rj=分子+分母,Rw=2,画图时沿纬 向按分式画即可。
图3-3 纬重平组织
图3-21 角度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a)
(b)
(c)
(d)
图3-22 角度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a) 图3-23 角度斜纹变化组织图
(b)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总结:加强斜纹、复合斜纹以及角度斜纹(急斜纹和缓斜纹) 的基本概念,组织图的设计与应用。用图案设计理念来设计组织图。
作业:P14125(4)、26(5)、27(3)、28、30(1)。
121 112
确定组织循环经纱数Rj=Rw=1+2+1+1+1+2=8;
(2)在第1根经纱和第1根纬纱上分别按分式填绘组织点; (3)第一根纬纱上为经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 (4)其他经纱均按与第1根经纱相反的浮沉规律填绘组织点。 (二)组织特征及应用 ( 1 )经重平 :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 较细经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 (2)纬重平: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 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太空棉
三明治网眼布
(3)点纹组织:
おわり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1.基本组织:
(1) 纬平针 : 纬平针组织编织是针织物编织中一种最基本、 最常用的编织组织形式 纬平针组织是由连续的同一种单 元线圈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
(2)罗纹组织: 是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之一,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 线圈纵行以一定形式组合配置而成
(3)双反面结构: 双反面面料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 配置而成的针织物。双反面面料在纵向拉伸时具有较大 的弹性和延伸性,纵向和横向的弹性、延伸性相接近。
3.花色组织:
(1)集圈组织: 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由线圈和悬弧构成。在这种组 织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拉长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 个未封闭的悬弧。集圈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 面针织物中形成。
(2)提花组织: 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也叫“大花纹组织”。把纱线 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织针上编织成圈而形成。提 花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面针织物中形成。
2.变化组织:
(1)双罗纹组织: 称俗棉毛组织,纬编针织物的变化组织之一。由两个罗 纹组织彼此复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 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2)经绒组织: 经起绒(起毛)组织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地经与毛经) 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上下层纬纱)交织而成,地经与纬 纱交织成地布,毛经与纬纱交织并起绒。
4.复合组织:
(1)双层组织: 由表、里两个系统的经纱分别与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 交织,在结构上形成上、下两层织物重叠的织物组织氨纶等。空气层面料 是纺织辅料的一种,纯棉面料泡在一种化学溶液中,浸 泡之后的面料表面布满了无数根极细的毛,这些细毛能 使面料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层,还有一种为两种不 同面料缝合在一起,中间存在的间隙亦称为空气层。机 织物中可以利用双层组织,在表里经、纬纱之间再添加 一个系统的经纱或者纬纱,则可以形成里、中、外三层 的夹层式结构,中间一层采用蓬松性好、弹性好的填充 纱,以形成静止空气层,达到保暖的功效。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4、绘图步骤:
①确定基础组织, 如
↗,取Sj=2
②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③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照分式 的规律填绘组织点。
④按照Sj的规律画其它的组织点,完成组织图。
PPT文档演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二)缓斜纹组织(reclining twills) Sw﹥1,构成斜纹线的倾斜角度θ<45°。 Rj=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14(2)
图2- 14(3)
•花式变化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4、织物上机: 穿综:与纬重平组织相同——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穿筘:一般将两根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分别穿在不 同的筘齿中
5、外观及应用: 织物表面较平整,呈大小不同的方块形纹样。2/2方 平组织应用于精纺花呢(板丝呢)、女式呢、仿麻 呢,各种织物的布边组织。
1、经山形斜纹 构成: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一及第Kj根经纱作 为对称轴,组织点左右对称。
PPT文档演模板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①斜坡长度的概念:Kj为变化方向前的经纱根 数
•②表示方法:
斜纹为基础,Kj=8
PPT文档演模板
•山形斜纹外观模拟图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
•③组织图画法:
•步骤:例:以
为基础组织,Kj=8 的山形斜纹
•a、 计算组织循环Rj 、 Rw
•b、 标出画图范围和Kj的位置。
•c、 在第一根经纱与第Kj根经纱范围内画基础组织,
• 从第Kj+1根经纱起,以第Kj根经纱为对称轴, 填绘组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绘图 :
5 2
4 1
↗,Sj=2
Rj
R j基
R
j基与S
的最大公约数
j
Rw Rw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实训题:作 6 1 ↗,Sw=3的缓斜纹组织图 33
Rw
Rw基
Rw基与S
的最大公约数
w
R j R j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2
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 weaves
3
缎纹变化组织 satin/sateen derivative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1 平纹变化组织 3.1.1 重平组织 3.1.2 方平组织 3.2 斜纹变化组织 3.2.1 加强斜纹 3.2.2 复合斜纹 3.2.3 角度斜纹 3.2.4 曲线斜纹 3.2.5 山形斜纹
123
❖ 解:Rj=Rw=分子+分母=12 S=-1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3.2.3 角度斜纹
斜纹织物角度
P j S j tanθ= P w S w
急斜纹:Sj>1
缓斜纹:Sw>1
马裤呢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2 21
复杂变化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实训题:作经 3 2 1 纬 3 变1化方平组织
123
13
❖ 解:Rj=3+1+1+3=8 Rw=3+2+1+1+2+3=12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2.6 破斜纹 3.2.7 菱形斜纹 3.2.8 锯齿斜纹 3.2.9 芦席斜纹 3.2.10 螺旋斜纹 3.2.11 阴影斜纹 3.2.12 夹花斜纹 3.2.13 飞断斜纹 3.3 缎纹变化组织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1 平纹变化组织 3.1.1 重平组织(rib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2 1 变化经重平 32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织物上机:穿综:顺穿或飞穿 穿筘:2~4入/齿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2、2纬、重纬平重组平织组织(weft rib weaves)
组织图、名称、作图、外观、上机、应用
山形斜纹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1 作图:以 2 2 为基础组织,Kj=8 的山形斜纹。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纬山形斜纹

例:以
2 2
3 1
斜纹为基础
;Kw=8 的纬山形斜纹组织:
花式变化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3.2 斜纹变化组织(twill derivative weaves) ❖ 3.2.1 加强斜纹(reinforced twill)
构成条件: Rj=Rw≥4; S=±1
2/2↗斜纹 3/3 ↗斜纹
第一根经纱上经组织点数 第一根经纱上纬组织点数
(变化)经重平
1、经重平组织(warp rib weaves)
组织图、名称、作图、外观、上机、应用
2 2
经重平
3 3
经重平
2 变化经重平 13 变化经重平
3
23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绘图方法
2/2经重平组织模拟图
L汉O英双G语O版
织物组织与纹织学
WOVEN FABRIC WEAVES JACQUARD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眭建华
2015年编制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1 平纹变化组织 plain derivative weaves
3.2.4 曲线斜纹(简)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2.5 山形斜纹 1.经山形斜纹
Rj = 2Kj-2 Rw = Rw基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RW = 2KW-2 Rj = Rj基
❖ 实训题

54
❖ (1)基础组织 2 1 ,Kj=8
❖ (2)基础组织 5 4 21
,Rj=30
54 ❖ (3)基础组织 2 1 ,Kw=14
❖ (4)基础组织 5 4 21
,RW=20
❖ 实训题
54
❖ (1)基础组织 2 1 ,Sj=2,Kj=8
❖ (3)基础组织 5 4 ,Sw=3,Kw=14 21
3.1.2 方平组织(hopsack weaves)
23225/2方方变平平化组方织平外观33模拟方图平
经 3 12纬1 2 变化变方化平方平 5 112 6 3/3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绘图方法: 例作 2 1 2 变化方平组织
2/3↖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3.2.2 复合斜纹(compound twill)
12 ↗斜纹 32
511 ↗斜纹 121
构成条件: Rj=Rw≥5; S=±1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 实训题:作 3 2 1 ↖组织图
第一根纬纱上经组织点数 第一根纬纱上纬组织点数
(变化)纬重平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绘图方法:
例:作 3 1 2 变 化 纬 重 平 2 31
第三章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of elementary weav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