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治病必求于本

合集下载

治病必求本(本科内经选读论文)

治病必求本(本科内经选读论文)

治病必求本黄帝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杀生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是临床疗效的保证,作为一种治疗原则,指导了几千年来的中医医疗实践,也是中医学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中医温和且贴近人民生活的治疗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巧妙结合“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找出疾病之根本。

治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正治”与“反治”。

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

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

疾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病机的变化,必有其关键所在,疾病症候虽然繁杂,也必然有其主次真假之别。

即是表明中医在辩证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或矛盾之主要方面,寻求疾病的根本所在。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时则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

为此,确定治疗原则就不应受其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其本质的治疗。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此皆属正治之法。

大凡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的,多适用于本法,如风寒外感病人,用辛温解表法即属正治,胃寒而痛者,用温胃散寒法,即为正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就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

前者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后者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

二者治疗的实质仍然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即为反治。

诚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认为:“经日:治病必求于本。

本为之根也,源也。

世未必有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

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

”同时又指出人体:“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

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矢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

治病必求于本,本在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本在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本在阴阳《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

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破坏,已残缺不全。

后经晋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校正医书时,先将《伤寒论》十卷颁行于世。

从此一书分为二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要略》。

《伤寒论》问世以来,深受广大医家推崇,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由于《伤寒论》在医学上的科学成就,被奉为中医学必读之书。

但是,对此书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如有人把《伤寒论》当做治外感的专书,还说:“外感学仲景,内伤法东垣”,我认为《伤寒论》不是专治外感,而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书。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起见,从以下几点进行叙述。

张仲景在原序中,很自负地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从这两句话,可以体会张仲景著书目的在于广治诸病,并不只治一个外感病。

方有执能体会书中的精神,他在《伤寒论条辨》写道“论也者,仲景自道也,盖谓愤伤寒之不明,戚宗族之非命,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伤寒之一病也。

”方氏把“论病”髙于伤寒之上,则与“原序”的精神互相契合,认识了《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书,不落于专治外感的偏见,无疑是正确的。

或有人问:如果伤寒同杂病未分前的《伤寒杂病论》,说是辨证论治的书,还可令人接受。

如今两书已分,只剩下《伤寒论》了,还强调它有“杂病”的辨证论治内容,这样说是很难理解的。

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首先从六经分证来说,《伤寒论》的六经分证是广义的,包括杂病在内。

试看六经分证的提纲,只提“太阳之为病”……“厥阴之为病”,其中并不提“伤寒”二字,这就看出,六经分证是广义的,包括了杂病。

举例来说:属于杂病范围的宿食和中寒的吐泻,在《伤寒论》的阳明、太阳两经中,无法可以分出它只是外感而不是杂病。

所以,伤寒一过了太阳经,其中就包括了杂病的内容,这也是临证的事实。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堪称中医思维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

但是具体而言,“本”谓何也?本,此指阴阳。

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病必求于本”,意为阴阳为自然万物之本,人为万物之一,疾病亦本于阴阳,故当求阴阳之本而治。

人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素问·调经论》提出的“阴阳均平”、“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人体阴阳和谐平秘,则健康无病;阴阳失调逆乱,则百病丛生。

所以古人在治疗疾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使人体失调的阴阳气血恢复至和谐平秘状态,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诊断上诊察阴阳的失调状况,在治疗则重视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

故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

就人体而言,这里的“阴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后世医家针对此句,又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对“治病必求于本”的内涵加以深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及临床具体运用很有帮助。

第一,肾阴肾阳为本。

清·冯兆张在《锦囊秘录》中指出,“本”应为肾阴肾阳。

其云:“人之有生,初生两肾,渐及脏腑,五脏内备,各得其职,五象外布,而成五官,为筋、为骨、为肌肉皮毛、为耳目口鼻躯设形骸,然究其源,皆此一点精气,神递变而凝成之也。

充足脏腑,固注元气者,两肾主之。

其为两肾之用,生生不尽,上奉无穷者,惟此真阴真阳二气而已,二气充足,其人多寿:二气衰弱,其人多夭;二气和平,其人无病;二气偏胜,其人多病;二气绝灭,其人则死,可见真阴真阳者,所以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命。

两肾之根,疾病安危,皆在乎此。

学者仅知本气,而不知乘乎内虚;仅知治邪,而不知调其本气;仅知外袭,而不知究其脏腑;仅知脏腑,而不知根乎两肾;即知两肾,而不知由乎二气,是尚未知求本者也。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中医用药,同如战场用兵,讲求配合密切,有方有术。

主要治疗之药类似统帅,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症结,而其他辅助药物为副将,与主要治疗药物协同作战,从而达到治病求本,对症治病的目的。

这也就是中医常讲的“治病必求其本”。

在《本草纲目》主治的条目中通常会对药材的主治病症做出大致的总结。

比如:赤简“助阳气,可补五劳七伤,治风虚眩晕头痛。

”这里的“五劳七伤”和“风虚”都属于病因的范畴。

由此可见,中医讲求治病求本的理念是自古相传的。

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这也是辨证治疗所必须遵循的。

要真正做到治病求本,就必须弄清与“本”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标”。

“标”“本”是一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各自都有多种解释,明白“标”“本”后,可以据此说明疾病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

就从正邪这对矛盾关系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而以病因与症状这对矛盾关系为例说明,则本即病因,标即症状;再从病变的部位来说,内脏为本,那么体表就是标;而以疾病发生的先后来看,旧病是本,与之相对的新病是标;原发病是本的话,继发病就是标。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形象地了解“标”“本”的关系。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古人有句老话:“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提醒我们,若想恢复健康,就应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不论我们所面对的是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身体健康问题,都应从根本上去治病,去了解真正的根本原因才能够有效地恢复健康。

首先,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是指,当我们面临身体健康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用药物、手术等急救措施而不能着眼于根本的原因。

今天的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得药物和治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缺乏去治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病因,去了解真正的根本原因。

只有去了解和思考病因、根本原因,才能更好地恢复自己的健康,而不是陷入一个偏激的治疗情况中。

其次,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也指当我们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做出一些急救措施而忽视了根本的原因。

现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很快,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只有理清并找出心理上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地恢复健康。

只有深入挖掘心理,才能慢慢发现心灵深处有些什么潜藏藏着却又极其隐蔽的原因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只有彻底解决这些根本的病因,才能真正的恢复健康。

最后,治病必求于本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在控制我们的健康时,要积极心态,要以勤奋的态度去追求健康的原因,去发现病因的根源。

健康是一种心态,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心世界的因素。

健康的内心,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总而言之,“治病必求于本”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一句早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古老老话,更是一种健康观念。

只有把它牢牢地践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温法:用温里祛寒的方法,祛除里寒证的
一种治法。 具体运用:
温中散寒
温经散寒 温肺化饮 温肾利水 温胃理气
清法:用寒凉的药物,通过清热、凉血、泻火
的方法,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
适应症:里热实证。
具体运用:
清热 泻火 清热解毒 清热凉血 清热泻肺 清心泻火 清胃泻火 清肝泻火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 活血、
复习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什么叫治病求本? 什么叫正治法? 什么叫“寒者热之”? 什么叫“同病异治”?什么叫“异病同治”? 中医治疗疾病的八大基本治法是什么? 八法中,------法治疗表证, ------法治疗里寒 证,-------法治疗各种虚证,-------法治疗里 热证。 治则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意义。
一致时,就采取逆其证候性质而 进行治疗的一种法则。 寒者热之 虚者补之 热者寒之 实者泻之
反治法: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
反时,就采取顺其病势的方药进 行治疗的一种法则。 如:伤食致泄泻,用通利法。 血虚便秘,用补血法。
治标治本(标本缓急)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同治
三、调整阴阳
阴阳应保持平衡 平衡破坏了叫阴阳失调 损其有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阳双补)
四、扶正祛邪
邪>正,邪胜则病 ,邪盛则病进 。
正>邪,正胜则不病,正盛则病退。
调节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得正>邪。
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
抗邪能力。
多用补法:药物、针灸、气功、推拿、
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

中医治病实质论文

中医治病实质论文

中医治病实质浅探【摘要】中医是以“治病必求于本”、“以平为期”的治疗理念执行着“辨证论治”的诊疗方式,从《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思想的表述可以看出,中医所治者为得病之“人”,而非病人所患之“病”。

中医诊疗模式关注是人体的生理状态,采取因势利导、恢复生理的治疗方式,而非现代医学单纯祛除病因的对抗性治疗。

【关键词】中医实质;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生理传统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特点,“有是证用是方”,故而被西医学认定的病因不明、只能对症治疗的功能性病变、疑难杂症等,中医却能给予相应的治疗。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治疗的是人的生理状态,而非使人生病的病理因素。

中医治疗原则的根本大法是“治病必求于本”,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以阴阳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明确指出“阴阳”为本。

“阴阳”作为一对描述世间对立制约关系的矛盾范畴,在人体内同样表现为正与邪,气与血,物质与能量等的相对的变化关系。

而另一方面,作为治疗理念的“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主张“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治病的重点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其本质在于“治人”而不是“治病”。

这类似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人体“自稳态”学说: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自稳态”被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1],即生理功能的异常,故疾病的治疗也应着眼于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第67条中述及“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在没有外界治疗因素干预的状况下,疾病何以能够自愈?唯有自身生理机能的恢复正常方可如此!再看中医治病八法中“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皆是补正固本以及疏通经络以期恢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而治愈疾病,而并非直接针对病症本身[2]。

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

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

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寻求治疗的方法。

而治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众多疑问和困惑,急需有权威的指导和解答。

因此,《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治病的首要原则就是求助于专家和权威的医学知识。

大家都知道,拥有丰富医学知识的专家能够通过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求治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盲目自行治疗或听信一些不可靠的观点。

其次,治病过程中,了解各家医学观点和不同医学流派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领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各个医学学派和不同的医生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各家医学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疗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思路。

这样在实际治疗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总结来说,《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对于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至关重要。

它提醒我们要相信专业医生的判断和建议,尽量避免自行治疗的风险。

同时,通过学习各家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治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总之,《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的出现无疑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辅助。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料,增加对治疗的了解并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身体的不适,提高治疗的效果,最终实现健康的目标。

开卷有益,再读医书《北方医话》之“治病必求于本”

开卷有益,再读医书《北方医话》之“治病必求于本”

开卷有益,再读医书《北方医话》之“治病必求于本”开卷有益,再读医书《北方医话》之“治病必求于本”2016-11-19 龙家鲜药作者:高桂郁治病必求于本,是辩证论治必须遵守的法则。

当病人来就诊,许多症状展现在医生面前,何为本呢?是孤立地去分析主次,还是相联系地看待各症,这个问题应具体分析,因人因病而异。

但是人体内在的统一性是不可忽略的,笔者曾治袁翁之疾,患者年过六旬,平素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入冬以来喘息更重,遍服利肺化痰汤剂、丸剂,用后非但不效,反使痰涎增多。

余诊时,见其头胀眩晕,咳嗽气短,胸痛发闷,夜不能卧,痰涎黏稠,吐痰成线不断,大便秘结,六七日一行,舌苔腻而平,脉弦有力。

阅前医用方实发人深省,笔者按药物功能将所用药分3份:一为龙胆草、黄芩、生石决明,赭石、菊花、钩藤,可清热平肝治高血压头眩;二为桑叶、贝母、杏仁、麦冬、桑白皮,可润肺化痰治气管喘息诸症;三为厚朴、青皮、木香、瓜蒌,可降逆气下行,为前两组药之辅。

真可谓面面俱到之方,但连用若干剂毫无疗效。

笔者追溯病源,知病人做豆腐出身,壮年即患咳嗽,此症年深日久,久在温热蒸蕴之中,必有顽痰宿疾内结,痰涎成线不断即是明证。

又见其胸闷咳嗽、大便秘结,显然系痰热化火之症,湿热上蒙于头,清阳被阻则头眩胸闷便秘,故知病之本实为痰涎作祟,非一人而有三歧之症。

遂投以礞石滚痰丸每日两管,5日后再诊,患者诸症均见大效。

如果不看各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误为肝阳上亢,肺热痰阻,气逆不降三种病机作祟,其结果则用药不专,滋柔之品不足胜邪反增生痰之源,归根结底不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失于治本之弊病,医生应引以为戒。

小结:虽言治病必求于本,然何谓本?何为标?各位看官何不畅言一句!。

????“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

????“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

“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
“治病必求其本”,是一句真言,但站在不同角度,可有不同解释。

从身体层面看,病症是标,体质是本,绝大多数疾病都是体质下降,而导致身体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各种症状,指标异常,或组织器官的病变。

因此,搞好体质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核心,体质足够好,疾病都会自愈,或被控制和局限。

从身心层面看,身病是标,心病是本,“病由心生”,烦恼怨恨焦虑纠结委屈抱怨恐惧抑郁都会致病。

养生调病,治心为上。

从生命层面看,疾病是标,无明才是本。

任何疾病的源头都是无明,无明就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懂自然规律,没有明心见性。

由无明而生贪嗔痴,由贪嗔痴而生怨恨恼怒烦、忧思悲恐惊,以及种种造作,痛苦烦恼灾难疾病由此而生。

解决无明,得从佛法的高度,去明了生命的真相,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不然,我们的生命将永远都是病态。

治症不如治病,治病不如治人,治人不如治命!
从生命层面下手,是治病高明处!。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标,何为本?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标,何为本?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标,何为本?【原文】经曰: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根也,源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

澄其源而流自清,绝其根而枝自枯,此自然之理也。

故善为医者,必求其本。

如人之疾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皆不外阴阳二气,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知病所从生,知乱所由起,而直取之,自得病之根源。

本既衰危,枝将何倚?如此疗之,未有不痊愈者也。

【释议】《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根源也。

意思是治病必求于根本,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世上没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其根源。

“澄其源而流自清,绝其根而枝自枯,此自然之理也。

”找到导致疾病的原因,如同知道混乱的状况因何而起,并用最直接的方法去应对,祛除导致疾病的根源,好比伐木去枝,将树连根拔起,枝丫怎能存活,岂不比一根根地砍伐树枝来得快捷、有效、彻底?如此治疗疾病,还有什么治不好的疾病呢?“故善为医者,必求其本。

”好的医生,治病必求于本。

应从根本上找出并解决导致疾病的原因,所谓疑难杂症便迎刃而解。

比如人所患疾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但皆不外乎阴阳二气,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虽多变,但是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弄清这一点,十分重要。

治病必求于本,因为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在治疗步骤上须从疾病的标本关系来决定治疗的先后,即“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在病人之标本——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在疾病之标本——病因为本,病状为标。

在病所之标本——内在为本,外表为标。

在发病时间——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人体疾病的发生或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或内外兼有、参差杂乱;有内脏病影响外部者,也有外部病影响内脏者;有外感,有内伤,也有外感兼内伤,有内伤兼外感者,医生必须一一细辨。

且人体质也有强弱差异,有偏阴偏阳之分;生长在南北不同地方,性情有刚柔的特点;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不同;年龄有老少;性别有男女;处境有忧劳和苦乐之别;营养有膏粱粗米之殊;更加天气季节有寒暖之不同,所以疾病也有新久、深浅的差异,因而临证之时,不可不详察其因,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知病之所从生,而从本治之,病必迎刃而解。

治病求本之四层次

治病求本之四层次

治病求本之四层次治病求本,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般治疗方法,都是“治病必求于本”的具体体现。

治病求本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为中医论治疾病的总原则。

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准绳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则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所导致,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治疗的总目的就是调节阴阳,以平为期,使偏盛偏衰的阴阳达到动态的平衡。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学十分重视治病必须探求疾病的本质,因而治病求本是中医论治疾病的准绳。

何为本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标本,这对临证时能正确处理现象和本质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标本不明,治疗就无主次。

《素问·标本病传沦》指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所谓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用来说明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内脏病为本,体表皮为标;久病为本,新病为标等等。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

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

如何求本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邪正交争的复杂过程,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

同时,病情有轻重缓急的区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个体之差异对疾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只有善于从众多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分清矛盾的主次,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医学启源》指出,“凡治病,必求其所在”“则知其本,而不致差误也”。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
阳而言
4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求本”的 “本”,指体质阴阳属 性
5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的 “本”,指疾病证候
6
病例分析
刘XX,男17岁,患者于3月中旬劳动后,淋浴 感寒而致发热(39℃),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住院期 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5℃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 明 确诊断。发热至今已三月余。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 点 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 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 舌 苔自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辨证:阴虚发热,营 卫
8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分析
不和。治法:养阴清热,调和营卫。方药:青蒿10g,鳖甲10g, 秦艽6g,地骨皮12g,玄参12g,银花15g,天花粉15g,鲜生 地12g,丹皮10g,赤白芍各10g,僵蚕6g,鲜石斛30g,灯芯 1.5g,桂枝3g,甘草6g,鲜茅根30g,银柴胡3g .服上方4剂 后,热势稍减,下午体温38.9℃,胸部时痛,脉滑稍数,上方去 桂枝加常山3.5克,银柴胡改为3.5克,继服6剂。7d后药后曾 有2d体温正常,后又达38℃,苔白较厚,脉细数。患者日哺发 热,属于阳明气机不畅,积热不清,上方加焦槟榔10g,蝉蜕 3.5g,继服6剂。7d后烧未大作,昨日体温37℃,右侧耳痛,流 黄水(素有中耳炎),别无不适,脉沉细稍数,舌苔白,上方再 进4剂。此后近日发烧未作,一般情况良好。
治病必求于本
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石志敏
1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首见于《素问· 阴阳应 象大论》:“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宋· 林亿注释 道:“阴阳与万类 生死变化,犹然在于人身,同相参合,故治病 之道必先求之”。前 人对病“本”之涵义表述不一,但结合临床实 际看,“本”当指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本、正气卫气之根、人体气化之枢、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强健,百疾不起,脾胃虚弱,百病由生。

疾病发生后,“得胃气生,无胃气者死。

”所以历代医家在临证论治时,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之王道、临证之法门,将调和脾胃、护助胃气作为实现“治病求本”理念的重要路径,通过调理脾胃来健中焦、助运化、补气血、益五脏、扶正气、防疾患、保健康。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学说。

王道,即“圣王之道”,以仁义治天下,为王者治理天下的正确道路和方法。

王道常与“霸道”相对称,王道崇尚仁政,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霸道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

自古医界也有王道和霸道之分,调理脾胃者属医中之王道。

明代江西医家龚信在《古今医鉴·病机赋》中说:“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

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其子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也说:“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

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

”龚氏父子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至高无上的法门,此医学思想得到后世诸多医家的赞同。

1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机沙篆》说:“气之源头在乎脾。

”《医学入门》说:“血乃水谷之精,化于脾。

”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气血津液化生的物质基础,只有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元气充沛,血液充盈;脾胃失职,则生化无源,气血亏虚。

2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本。

《灵枢·五味》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脾土居中以溉四旁,五脏六腑均依靠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滋养,脾胃强则五脏俱强,脾胃弱则五脏俱弱。

3脾胃为人体正气之本。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师传》曰:“脾者主为卫。

归真子浅说治病必求于本、必同于道

归真子浅说治病必求于本、必同于道

212019.09寻医问药归真子浅说治病必求于本、必同于道■ 樊胜国我喜欢用健康文化、健康哲学,我喜欢用生命科学、生命哲学。

也喜欢借用老子、庄子之“道”,叫健康长寿之道。

一是异于人,求突破求创新,更因为健康、生命确实是道、是哲学,非狭义的中医、狭义的西医能囊括、能诠释。

所以,用生命科学、生命哲学,健康文化、健康哲学,才能说尽说透健康长寿之道,我也用健康化、年轻化、长寿化表达这种追求和研究。

有人长久咳嗽、容易咳嗽,大师或者江湖郎中说,萝卜止咳、茄子止咳,不屑说之。

中医医科专家、中医科班大夫采用止咳经方、止咳验方,当然能收效。

是为治标,会经常反复的!或季节性反复的!或年年反复、长久长期反复。

西医常用消炎的方法。

这类功能的调整、恢复、提高以及体质的脱胎换骨,实现健康、年轻、长寿目标,非西医之长,穷极研究也难!咳嗽、痰多、鼻多、哮喘,等等,从西医是呼吸系统疾病,说在肺、在气管之类。

从中医说是手太阴肺经,有大量传统经方、验方可以选用,我首选二陈汤加减。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咳嗽这一大类体质的本、本源、根源在哪里?此患者的本源短板在哪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需要调整的、中医范围内本源也各不相同。

这绝对是中医是专家了。

我推荐健脾以益肺固本,我推荐考虑身体的寒热加减,考虑风邪、湿邪等以更彻底解决中医层面的本源,以获得更健康的体质,从而进一步实现其年轻化。

但是,固本长寿、健康、年轻、长寿的本源还有吗?一定的。

用中医的话说“治未病、不治病成、已病”。

治未病,包罗万象。

比如环境与健康、言行与健康、思想与健康、修养与健康,有为与无为等等,都关乎我们的健康。

比如,一些营营苟且之辈、投机算计之辈(庄子这样说:与接为钩、日以心斗),和健康和长寿都无缘的。

如道德经之所言“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所以,我说健康、年轻、长寿从作人开始。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中医的治则概念包括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部分。

这三部分相互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治疗思想决定着治则、治法,也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决定性基础。

治疗原则是对疾病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治疗思维,贯穿在每一个临证实践过程中,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指导思路。

治疗原则是在治疗思想的指引下产生的,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善后、调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防微杜渐“防微杜渐”的原意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宜时刻保持警惕,当出现不好之征兆与苗头时,须及时加以制止与纠正,不能由其继续发展。

《尚书》上说:“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

治病养生也要尽早发现祸患,治于未乱。

事物发展是由易至难、由细至巨的过程, 必须要“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所以,“防微杜渐”是治则之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任何疾病都有由浅入深的过程,“上工治末病”即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则会比较棘手。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汉书·韦贤传论》说:“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

”提示凡事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妥善措施,不能呆板,随机应变相机行事才为妥。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道:“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

”讲的是六气的正常生化和异常生化,胜气复气等淫邪致病的主治原则都要配合甘苦辛咸酸淡所化的治疗方法,也是在告诫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强调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

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更是要注意病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还要因人制宜。

中医疾病的防治原则

中医疾病的防治原则

中医疾病的防治原则中医疾病的防治原则采用一定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与发展称为预防。

疾病法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疗规律(扶正祛邪作为一种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医疾病的防治原则的知识,欢迎阅读。

1预防未病先防: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而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预防疾病既要提高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又要避免邪气侵害。

提高抗邪能力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调养正气提高抗邪能力的关键。

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病于未然是最理想的,但若疾病已然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发展与传变。

不同疾病有不同发展规律和传变途径,就可防止疾病传变(如肝病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旺盛卫外固密,病邪不容易侵害体内。

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絮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治疗治病求本: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疗。

抓住疾病本质方能治愈疾病,标本缓急,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有主次、轻重、先后、缓急等多种含义概括病变过程,各种矛盾相互关系(正气本、邪气标、病因本、症状标)。

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疾病千变万化在治疗上掌握标本主次才可取得好的疗效。

急则治其标:标病标证甚急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

缓则治其本:在一般情况下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解决其根本矛盾,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如肺阴虚所至咳嗽,咳嗽为标,肺阴虚为本)。

标本兼治:标病与本病重时所采取一种治疗原则。

正治反治:正治:逆证候的表象而治一种常用治疗法则,适用于疾病表象与本质相一致病证,正治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反治:疾病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特殊治疗法则,适用于疾病表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病症反治又称从治(热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 药来 治疗 。
22 反治 .
如 果病 情 复杂 或病 势严 重 , 体 不能 机
正 常地 反映邪 正 相 争 的实 际 情 况 , 畜 亦 可表 现 病
安, 用药后病情可暂时缓解, 但每天夜间仍有极 l l 少量风团疹块, 加重, 近日 治疗无效。 诊见患畜体 l l 瘦, 全身有大小不等的疹块 , 大如核桃 , 小如豌 I l 豆, 有的连在一起 , 大如手掌, , 质硬 皮肤发热发 l I 痒, 摸之不痛, 瘙痒不安, 啃咬。 舌红, 苔腻, 脉滑。I I
} 袈旗 医
病 的 本 质 是 一致 的 , 热 证 表 现 热 象 . I 0 如 坦I t }
2 1 第 3期 ( 第 16 ) 0 2年 总 6期
寒象 , 但有时病情复杂 , 病势严重 , 机体 能 常 地 反 映邪 正相 争 的情 况 , 临床 表 现则 与 其 本质 小
汗属 表证 , 急 发汗解 表 , 同时 又有 四肢 发 凉 、 应 但 肠 呜泄泻 的里 证 , 应温 里 , 这种表 里俱 急 的情 治 在 况下 , 即可用 解表药 和温里药 同时治疗 的方 法 。
2 正治 与反 治
肠人 手破结 时 , 就应先穿刺放气 以治标 , 在肚胀
缓解后再破结通肠 以治本 , 正如《 素问・ 标本病传 论》 “ 日: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
临床上常用 的治疗方法 , 又因所用药物 的性质 与 疾病 的症象相反 , 所以又叫逆治。《 索问 ・ 至真要 大论 》 :寒者热之 , 言 ” 热者寒 之 , 温者 清之 , 清者 温之 , 者收之 , 散 抑者 散 之 , 者 润 之 , 者缓 之 , 燥 急
坚者软之 , 脆者 坚 之 , 者补 之 , 者 泻 之 ”此 皆 衰 强 ,
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 。” 由此可见 急则治其标仅为权宜急救之法 ,待危象消除 , 病 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发挥网络和多媒体等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 以视频 和动 并 画教学为突破 口, 加强 了 V D D D教学资源 的 C 、V 建设 积极制作 电子教案 、视频示范等教学资料 , 采用文字 、 动画 、 视频 、 插图 、 背景等多种表现手 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 、 形象的特点 , 调动了学
件上 皆不宜单治只能同治 , 如病势较轻 , 用扶 可 正 治本 为主 , 驱邪治标为辅 的“ 标本兼顾” ,7 法 『 1 = f J 如脾 胃虚弱而致的胃肠食滞 , 可采用健脾益 胃为 主 、 气 导滞 为辅 的治疗 方 法 , 理 如果 标本 俱 急 , 可 用“ 标本 同治 ” , 法 如病 畜外感 风寒 , 发热 , 冷 , 怕 无
属 正 洽 之 法 , 言 之 , 证 表 现 热 象 f 用 寒 凉 药 简 热 i 寸 来治疗 , 寒证 表 现 寒 象 时用 温 热 药 来 治 疗 , 证 实
时。正如《 素问・ 五常政大论》 ” 日: 治热以 , 寒 温而 I l 行之, 治寒以热, 凉而行之。以此减轻或防止格拒 I ” l
反应 , 提高疗效。 l l
32例 5月 28日,域川乡郭某家一 匹黄骟 l 病 l 0 年 1 1 l J
骡来诊 。主诉 : 患畜长期拉稀 , 近半月加重 , 经当 l l 地兽 医治疗后好转 , 但随全身出现疹块 , 痒不 I 癌 l
表 现实 象 时 用下 药来 治 疗 , 证 表 现 虚象 时用 温 虚
专 为标 。标本 的运用原则为急则治其标 , 缓则治其 题 本和标本同治。
论 1 急则治其标 在疾病过程 中标症紧急 , . 1 如不 述 及 时 治 疗 就 会 危及 患 畜 生 命 或 影 响本 病 治疗 时
而采 取 的一 种 急救 法 。例 如结 症继 发肠 臌 气 , 在 气胀 严 重 , 势 急 剧 , 病 已危 及 患 畜 生命 或 影 响 直
正治和反治 , 出自《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逆者 “
正治 , 从者反治” 。在临床上多数疾病的症象与疾
4 小 结
中草药具有天然性 、 无毒副作用 、 无抗药性 、 绿色环保等特点 , 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 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基于此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课程在畜牧 、 医、 兽 养殖 、 饲料等专业的地位 日益 凸显 , 而传统的中草药添加剂课程已面临新的挑
生学 习的兴趣、 提高 了听课的效率和积极性 。 3 . 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 以真实的工作任 .2 6 务或产 品为载体实现教学 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 促进学生 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如引 进 中草 药 成 分分 析 化验 系统 , 示 中草药 添 加剂 演
加 工 方法 等 。

纯 以热治寒 , 或以寒治热 , 往往发生药 物下咽 l } 即吐的格拒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 , 时就要用反 I 此 l 佐法以起诱导作用 , 防止疾病对药物的格拒对抗 l } 作用 , 即于温热方药 中佐少量寒凉药或治寒证则 1 1 药 以冷服法 ; 寒凉方药 中佐少量温热药 , 或治热 J I 证药 以热服法。此虽与上述有所不 同, 但亦属反 I i 治法之范畴 , 多用寒极热极之时或寒热格拒 现象 I I
致, 出现假 象 。 因此确 定 治疗 原 则就 不 麻 受其 在疾 病 的症 象 与 本 质 相 一 致 的情 况
假象 影 响 , 始终 抓住 对其 本 质 的治疗 ? 要
21 正 治 .
下 , 用 与 疾 病 的 症 象 相 反 的方 法 治疗 , 逆 采 是 病 的 症 象而 治 ,正 治含 有 正 规 和 常规 的意 思 , 是
战, 优化《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课程教学 内容 , 创 新教学模式 , 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 突出工 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采用项 目驱动任务导向 , 使之
适应 于课程教学的需要 , 适应 于社会生产实际的 需要 , 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课程教师长期而艰巨 的任务 , 意义重 大而 深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