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三角形中的角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吴江、相城区2024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吴江、相城区2024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吴江、相城区2024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式2232-x x y 中的x 、y 同时扩大2倍,则分式值( )A .不变B .是原来的2倍C .是原来的4倍D .是原来的122.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40°,则∠2=( )A .40°B .50°C .60°D .70°3.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2,3)B .(2,3)C .(-3,-2)D .(2,-3) 4.已知264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等于( )A .8B .±8C .16D .±16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4cmB .5cmC .6cmD .13cm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 ′B ′是线段AB 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α得到的,点A ′与A 对应,则角α的大小为()A .30°B .60°C .90°D .120°7.人体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 007 7m ,将数0.000 007 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7×-510B .-70.7710⨯C .-67.710⨯D .-77.710⨯8.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边中线的交点C .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9.如图1,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装了一定数量的水,现将甲容器中的水匀速注入乙容器中.图2中的线段AB ,CD 分别表示容器中的水的深度h(厘米)与注入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注水前乙容器内水的高度是5厘米B .甲容器内的水4分钟全部注入乙容器C .注水2分钟时,甲、乙两个容器中的水的深度相等D .注水1分钟时,甲容器的水比乙容器的水深5厘米10.长为12、6、5、2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为边组成三角形,共有( )选法A .4种B .3种C .2种D .1种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比较大小:7 _______ 3(填“˃”或“=”或“<”).12.若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1(2a+b, -a+1),关于y 轴对称点的点为P2(4-b,b+2),则点P 的坐标为13.繁昌到南京大约150千米,由于开通了高铁,动车的的平均速度是汽车的2.5倍,这样乘动车到南京比坐汽车就要节省1.2小时,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_____.14.如图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P 1=P 1P 2=P 2P 3=…=P 13P 14=P 14A ,则∠A 的度数是 .15.若4a 2+b 2﹣4a +2b +2=0,则ab =_____.16.若2m =a ,32n =b ,m ,n 为正整数,则22m+15n = (结果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17.如图,已知ABC ∆中,ABC ∠45=︒,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4CD =,则线段DF 的长度为_____.18.一组数据3,4,x ,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某校在八年级开展环保知识问卷调查活动,问卷一共10道题,每题10分,八年级(三)班的问卷得分情况统计图如下图所示:(1)扇形统计图中,a 的值为 ________.(2)根据以上统计图中的信息,求这问卷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分?(3)已知该校八年级共有学生600人,请估计问卷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20.(6分)某居民小区为了绿化小区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准备将一块周长为76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长和宽分别相等的9块小长方形,如图所示,计划在空地上种上各种花卉,经市场预测,绿化每平方米空地造价210元,请计算,要完成这块绿化工程,预计花费多少元?21.(6分)化简分式222442342a a a a a a-+-÷--+,并在0、1、1-、2、2-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 的值,求代数式的值22.(8分)如图1是甲、乙两个圆柱形水槽的轴截面示意图.乙槽中有一圆柱形铁块放在其中(圆柱形铁块的下底面完全落在水槽底面上),现将甲槽中的水匀速注人乙槽.甲、乙两个水槽中水的深度()(),y cm y cm 甲乙与注水时间x (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2中折线ABC 表示 槽中的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线段DE 表示 槽中的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填“甲”或“乙”),点B 的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2)当04x ≤≤时,分别求出y 甲和y 乙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注水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个水槽中的水深度相同?(4)若乙槽底面积为36平方厘米(壁厚不计) ,求乙槽中铁块的体积.23.(8分)根据记录,从地面向上11km 以内,每升高1km ,气温降低6℃;又知在距离地面11km 以上高空,气温几乎不变.若地面气温为m (℃),设距地面的高度为x (km )处的气温为y (℃)(1)写出距地面的高度在11km 以内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上周日,小敏在乘飞机从上海飞回西安途中,某一时刻,她从机舱内屏幕显示的相关数据得知,飞机外气温为-26℃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km,求当时这架飞机下方地面的气温;小敏想,假如飞机当时在距离地面12km 的高空,飞机外的气温是多少度呢?请求出假如当时飞机距离地面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24.(8分)如图,D ,E 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 边BC 、AC 上的一点,且BD CE =,连接AD 、BE 相交于点O .(1)求证:ABD BCE ∆∆≌;(2)求AOE ∠的度数.25.(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4,0,4,2,1--A B C ,DEF ∆与ABC ∆关于x 轴对称,A 与,D B 与,E C 与F 对应.(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DEF ∆,并写出D E F 、、的坐标.26.(10分)如图,在ABC ∆中,90ACB ∠=︒,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1)如图1,若2AC BC ==,点D 是BC 边的中点,点M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求CMD ∆周长的最小值.(2)如图2,若4AC =,8BC =,是否存在点D ,使以A ,D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按写出线段CD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 【解题分析】试题解析:∵分式2232x x y-中的x ,y 同时扩大2倍, ∴分子扩大4倍,分母扩大2倍,∴分式的值是原来的2倍.故选B .2、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3=∠1,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题目详解】解:∵直尺对边互相平行,∴∠3=∠1=40°,∴∠2=180°−40°−90°=50°.故选:B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 【题目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均满足互为相反数,∴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选A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即可求出k 的值.【题目详解】解:∵264x kx ++是完全平方式,∴()2222226488168x kx x kx x x x ++=++±±+==∴k= ±16 故选D .【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完全平方式,求一次项中的参数,掌握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C【题目详解】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第三边应大于5且小于11,故选C6、C【题目详解】分析:先根据题意确定旋转中心,然后根据旋转中心即可确定旋转角的大小.详解:如图,连接A′A,BB′,分别A′A,BB′作的中垂线,相交于点O.显然,旋转角为90°,故选C.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意确定旋转中心,难度不大.先找到这个旋转图形的两对对应点,连接对应两点,然后就会出现两条线段,分别作这两条线段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的交点就是旋转中心.7、C【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题目详解】0.0000077=7.7×10﹣6,故答案选C.8、D【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做出选择.【题目详解】∵到一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是解答的关键.9、D【解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题目详解】解:由图可得,注水前乙容器内水的高度是5厘米,故选项A正确,甲容器内的水4分钟全部注入乙容器,故选项B正确,注水2分钟时,甲容器内水的深度是20×=10厘米,乙容器内水的深度是:5+(15﹣5)×=10厘米,故此时甲、乙两个容器中的水的深度相等,故选项C正确,注水1分钟时,甲容器内水的深度是20﹣20×=15厘米,乙容器内水的深度是:5+(15﹣5)×=7.5厘米,此时甲容器的水比乙容器的水深15﹣7.5=7.5厘米,故选项D 错误,故选:D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0、D【分析】根据题目给的四根木条进行分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题目详解】解:选其中三根为边组成三角形有以下四种选法:12、6、5,12、6、2,12、5、2,6、5、2;能组成三角形的有:6、5、2只有一种.故选:D .【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三角形的形成条件,正确的运用三角形的形成条件,把题目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分析】利用平方法即可比较. 【题目详解】解:∵27)7=,239=,7<9, 73<,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平方法比较实数大小的方式是解题关键.12、(2a+b,b+2)【解题分析】答案应为(-9,-3)解决此题,先要根据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1(2a+b ,-a+1)得到P 点的一个坐标,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2(4-b ,b+2)得到P 点的另一个坐标,由此得到一个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即可得到P 点的坐标.解:∵若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1(2a+b ,-a+1),∴P 点的坐标为(2a+b ,a-1),∵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4-b ,b+2),∴P 点的坐标为(b-4,b+2),则2a b b 4{a 1b 2+=--=+, 解得a 2{b 5=-=-. 代入P 点的坐标,可得P 点的坐标为(-9,-3).13、150150 1.22.5x x=+. 【分析】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则动车的平均速度为2.5x ,根据题意可得:由乘动车到南京比坐汽车就要节省1.2小时,列方程即可.【题目详解】设原来火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则动车运行后的平均速度为1.8x , 由题意得,150150 1.22.5x x=+. 故答案为:150150 1.22.5x x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4、12°.【解题分析】设∠A=x ,∵AP 1=P 1P 2=P 2P 3=…=P 13P 14=P 14A ,∴∠A=∠AP 2P 1=∠AP 13P 14=x .∴∠P 2P 1P 3=∠P 13P 14P 12=2x ,∠P 2P 3P 4=∠P 13P 12P 10=3x ,……,∠P 7P 6P 8=∠P 8P 9P 7=7x .∴∠AP 7P 8=7x ,∠AP 8P 7=7x .在△AP 7P 8中,∠A+∠AP 7P 8+∠AP 8P 7=180°,即x+7x+7x=180°.解得x=12°,即∠A=12°.15、﹣0.5【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得到2个完全平方式,通过平方的非负性质推导出,n 个非负项相加为0,则每一项为0.【题目详解】解:∵2244220a b a b +-++=,∴()()222110a b -++=,∴21010a b -=⎧⎨+=⎩解得1,12a b ==-, ∴12ab =-. 故答案为:12-. 【题目点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通过平方非负的性质为本题的关键.16、23a b【分析】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题目详解】原式=215253232322(2)(2)(2)(32)m n m n m n a b ⨯=⨯=⨯=.故答案为23a b考点:同底数幂的计算17、1【分析】根据90ADC ∠=︒和45ABC ∠=︒得出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有BD AD =,通过等量代换得出∠=∠EBC CAD ,然后利用ASA 可证BDF ADC ≅,则有DF CD =.【题目详解】AD BC ⊥90ADB ADC ∴∠=∠=︒45ABC ∠=︒∴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AD ∴=BE AC ⊥90BEC ∴∠=︒90EBC C ∴∠+∠=︒90CAD C ∠+∠=︒EBC CAD ∠∠∴=在BDF 和ADC 中,EBC CAD BD ADBDA ADC ∠=∠⎧⎪=⎨⎪∠=∠⎩()BDF ADC ASA ∴≅4DF CD ∴==故答案为:1.【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2 【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公式121()n x x x x n =+++ 求出x 的值,然后利用方差的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计算即可. 【题目详解】∵3,4,x ,6,7的平均数为5,∴346755x ++++= 解得5x =2222221[(35)(45)(55)(65)(75)]25s ∴=⨯-+-+-+-+-= 故答案为:2【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与方差,掌握平均数与方差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14%;(2)90分,85分;(3)420【分析】(1)利用60分的百分比a 等于1减去其他部分的百分比即可得到;(2)先计算得出调查的总人数,找到这组数据从低到高排列的第25、26个得分,即可即可得到中位数; (3)用600乘以80分及以上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答案.【题目详解】(1)120%30%20%16%14%a =﹣﹣﹣﹣=;(2)①问卷得分的众数是90分,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为: 714%50÷=(人),第25、26个人的得分分别为80分、90分,问卷得分的中位数是8090852+=(分); (3)600(20%30%20%)⨯++=6000.7420⨯=(人)答:估计问卷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约有420人.【题目点拨】此题考查数据的整理计算,能正确计算部分的百分比,求数据的总数,中位数,利用样本的数据计算总体的对应数据.20、要完成这块绿化工程,预计花费75600元.【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米,宽为y 米,根据大长方形周长为76米,小长方形宽的5倍等于长的2倍,据此列方程组求解,然后求出面积,最终求得花费.【题目详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米,宽为y 米,由题意得,522(22)76y x x x y =⎧⎨++=⎩, 解得:104x y =⎧⎨=⎩, 则大长方形的长为20米,宽为18米,面积为:20×18=360平方米,预计花费为:210×360=75600(元),答:要完成这块绿化工程,预计花费75600元.【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图形,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1、a -3当a =1时,原式=-2【分析】先将分式进行约分,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约分,代值时,a 的取值不能使原式的分母,除式为0.【题目详解】解:原式=(2)(2)(2)(2)a a a a --+-÷2(2)a a a -+-3 =22a a -+⨯(2)2a a a +--3 =a -3当a =1时,原式=1-3=-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解题,代值时,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除式为0.22、(1)乙;甲;乙槽中圆柱形铁块的高度是14厘米;(2)y 甲=-2x+12,y 乙=3x+2;(3)注水2分钟;(4)84cm 3【分析】(1)根据题目中甲槽向乙槽注水可以得到折线ABC 是乙槽中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点B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乙槽内液面恰好与圆柱形铁块顶端相平;(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两个水槽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3)根据(2)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令y 相等即可得到水位相等的时间;(4)用水槽的体积减去水槽中水的体积即可得到铁块的体积;【题目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乙槽中含有铁块,∴乙槽中水深不是匀速增长,∴折线ABC 表示乙槽中水深与注水时间的关系,线段DE 表示甲槽中水深与注水时间的关系,由点B 的坐标可得:点B 的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乙槽中圆柱形铁块的高度是14厘米;故答案为:乙;甲;乙槽中圆柱形铁块的高度是14厘米;(2)设线段AB 、DE 的解析式分别为:y 甲=k 1x+b 1,y 乙=k 2x+b 2,∵AB 经过点(0,2)和(4,14),DE 经过(0,12)和(6,0),∴1112414b k b =⎧⎨+=⎩, 解得:1132k b =⎧⎨=⎩, 2221260b k b =⎧⎨+=⎩, 解得:22212k b =-⎧⎨=⎩, ∴当04x ≤≤时, y 甲=-2x+12,y 乙=3x+2;(3)由(2)可知:令y 甲=y 乙,即3x+2=-2x+12,解得x=2,∴当2分钟时两个水槽水面一样高.(4)由图象知:当水槽中没有没过铁块时4分钟水面上升了12cm ,即1分钟上升3cm ,当水面没过铁块时,2分钟上升了5cm ,即1分钟上升2.5cm ,设铁块的底面积为acm 2,则乙水槽中不放铁块的体积为:2.5×36cm 3, 放了铁块的体积为3×(36-a )cm 3,∴1×3×(36-a )=1×2.5×36, 解得a=6,∴铁块的体积为:6×14=84(cm 3).【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构建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23、 (1)y =m -6x ;(2)当时飞机距地面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为-50℃【分析】(1)根据从地面向上11km 以内,每升高1km ,气温降低6℃即可写出函数表达式;(2)将x =7,y =-26代入(1)中的解析式可求得当时地面的气温;根据地面气温以及飞机的高度利用(1)中的解析式即可求得飞机距离地面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题目详解】(1) ∵从地面向上11km 以内,每升高1km ,气温降低6℃,地面气温为m(℃),距地面的高度为x(km)处的气温为y(℃),∴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m -6x(0≤x ≤11);(2)将x =7,y =-26代入y =m -6x ,得-26=m -42,∴m =16,∴当时地面气温为16℃;∵x =12>11,∴y =16-6×11=-50(℃),假如当时飞机距地面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为-50℃.【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题意,正确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60AOE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即可根据边角边定理判定出ABD BCE ∆∆≌.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进行转化即可得出AOE ∠的度数.【题目详解】(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BC C ∠=∠在ABD ∆和BCE ∆中AB BC ABD C BD CE =⎧⎪∠=∠⎨⎪=⎩∴()ABD BCE SAS ∆∆≌(2)解:∵ABD BCE ∆∆≌∴CBE BAD ∠=∠∵60CBE ABE ABC ∠+∠=∠=︒∴60AOE BAD ABE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等知识点,较为基础.25、(1)详见解析;(2)图详见解详, ()()()2,4,0,4,2,1---D E F【分析】(1)根据三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出位置即可;(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可得出D 、E 、F 的坐标.【题目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2,4,0,4,2,1---D E F【题目点拨】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轴对称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找出三点的位置,另外要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26、(1)15+;(2)存在,CD =1或8或58或458.【分析】(1)本小题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只要作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E ,连接BE 、DE ,DE 交AB 于点M ,如图1,则此时CMD ∆的周长最小,且最小值就是CD+DE 的长,由于CD 易求,故只要计算DE 的长即可,由轴对称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BC =2,∠DBE =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E ,问题即得解决;(2)由于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所以需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B=AD 时,如图4,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②当BD=BA 时,如图5,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解;③当DA=DB 时,如图6,设CD =x ,然后在直角△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题目详解】解:(1)作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E ,连接BE 、DE ,DE 交AB 于点M ,连接CM ,如图1,则此时CMD ∆的周长最小.∵90ACB ∠=︒,2AC BC ==,点D 是BC 边的中点,∴∠CBA =45°,BD=CD =1,∵点C 、E 关于直线AB 对称,∴BE=BC =2,∠EBA =∠CBA =45°,∴∠DBE =90°, ∴2222215DE BE BD =+=+=.∴CMD ∆的周长的最小值=CD+DE =15+;(2)由于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所以需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B=AD 时,如图4,此时CD=CB =8;②当BD=BA 时,如图5,在直线BC 上存在两点符合题意,即D 1、D 2,∵22224845AB AC BC =+=+=,∴1458CD =-,2458CD =+;③当DA=DB 时,如图6,此时点D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C 的交点,设CD =x ,则BD=AD =8-x ,在直角△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48x x +=-,解得:x =1,即CD =1.综上,在直线BC上存在点D,使以A,D,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CD=1或8或458或58.【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线段之和最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分类、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套试卷】【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三套试卷】【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知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角的画“×”。

2.标出下面各角的“顶点”和“边”。

3.判一判。

(对的画“√”,错的画“×”)(1)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2)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3)剪刀、钟表和三角尺中都有角。

()(4)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变大了。

()4.画一画。

(1)请你接着画,形成一个角。

(2)以给定的点为顶点,画一个角。

·5.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个()个()个()个()个()个6. 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你能把下面这几个角从大到小排一排吗?(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个()个()个()个第1课时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答案1.√ × √ × ;× √ × ×2. 略3. (1)× (2)× (3)√ (4)×4. 略5. 5 2 3 ;0 4 56.③>①>②>④7. 7;8;9;6第三单元教材检测卷(附答案)一.我会填。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是一个()形,它的4个角都是()角。

3、你的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 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比一比。

5.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在()打√。

()()()()()6.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在下面划√。

()()二.小法官,对的在()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角的两条边画的越短,角就越小。

()2.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3.放大镜能放大字,所以也能放大角的度数。

()4.圆形物体的面上没有角。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五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19分)1.直接写出得数。

(5分)6.4 + 2.8 = 1.25 × 0.3 = 8−0.01 = 3.9÷0.3 =1.2 × 0.4 = 6.15÷3 = 0.75÷0.5 =2.36 × 20 =10−0.35 + 0.65 = 1.6 × 4÷1.6 × 4 =2.解下列方程。

(6分)9.8 + 4.8x = 29 0.24(x−5.7)= 1.8 x−0.6x + 17 = 20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8分)12.8−6.4÷0.5 7.2 × 1.3 + 7.7 × 7.218.9 ÷(13.5−7.5 × 0.6)0.35÷[1.5÷(0.23 + 0.07)]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4.根据32 × 18 = 576,直接在括号里填出得数。

3.2 × 1.8 =()320 × 0.18 =()57.6÷3.2 =()0.576÷0.18 =()5.循环小数6.25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6.如果下图中的“桥”字用数对(4,5)表示,则“城”字用数对表示是(),数对(7,4)表示的汉字是(),2个“枫”字用数对表示分别是()和()。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3 cm、4 cm、5 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斜边上的高是()cm。

8.一辆汽车行驶20 km用了1.6 L汽油。

这辆汽车平均每千米大约耗油()L,平均每升汽油能行驶()km。

9.一个袋子里装有5个白球、3个红球、5个绿球、10个黄球、7个黑球。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三角形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 三角形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5单元三角形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郑州龙湖内环跨北引水渠桥是国内首座“鼎”形斜拉桥,此类斜拉桥的设计运用的原理是三角形具有( )性。

2.等边三角形又称( )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 )度,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

3.下面是三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留下的碎片,按角分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 )°,它是( )三角形。

5.浩浩是一个爱动手操作的学生,如图,他将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边上的高剪成两个小三角形。

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其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 )°。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7.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较大的锐角是( )°。

8.如右图,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BC边上的高是( ),BD是( )边上的高。

已知∠1=52°,那么∠2=( )。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7厘米和20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 )厘米,最短是( )厘米。

10.浩浩去爷爷家走第②条路最近。

第②条路比第①条路近,是因为两点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第②条路比第③条路近,是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面不是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2.有长度分别为1 cm、2 cm、3 cm、4 cm、5 cm的小棒各一根,从中选三根围成一个周长最短的三角形,应选择长度为( )的小棒。

A.1 cm、2 cm、3 cm B.1 cm、3 cm、4 cmC.2 cm、3 cm、4 cm3.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50°,另外两个内角是( )。

A. 50°、80°B. 65°、65°C. 50°、80°或65°、65°4.有一个三角形,两个锐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

反过来怎么样——逆向思维
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 的一半,那么它所对的锐角等于300.是真命题吗? 如果是,请你证明它.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0,BC= 1 AB.
求证:∠A=300.
2
A
B
C
反过来怎么样——逆向思维
证明:如图, 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概念 性 质
等 有二 腰 条边 三 角 相等 形
等 有三 边 条边 三 角 轴一条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3、对称轴三条
判定
1、定义 2等角对等边
1定义 2两个角是600 3等腰三角形有一个 600
我能行 3
将两个含有板有30°的三角尺如图摆放在 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Rt△ABC的直
A 300
C
这是一个通过线段之间的关系来判定 一个角的具体度数(300)的根据之一.
比一比:看 谁 算 的 快
1.如图:在Rt△ABC中 ∠A=300,AB+BC=12cm 则AB=__8___cm B
300


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
A
AD⊥BC,DE⊥AB,若AB=8cm,
BD=4_c_m_, BE=_2__c_ m E
∴∠A=30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回顾反思 4
几何的三种语言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那么它所对的锐角等于300.
在△ABC中
∵∠ACB=900,BC=AB/2(已知),
∴∠A=30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
B
′ 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它所对的锐角
等于300).

人教版2022-2023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22-2023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学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砌门时,通常用木条BD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数学根据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同角的余角相等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下图所示的五角星是用螺栓将两端打有孔的5根木条连接构成的图形,它的形状不稳定,如果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使其形状稳定,那么至少需要添加()个螺栓A.1B.2C.3D.4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8cm,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2cm B.3cm C.6cm D.13cm4.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以是()A.4和6B.6和8C.8和12D.20和30 5.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A.3<L<11B.6<L<16C.14<L<22D.10<L<2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腰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一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12B.13C.14D.12或14二、填空题7.若长度分别为3,5,a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整数a的最大值为________.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则b c a a b c a b c--+-+---=______.9.安排学生住宿,若每间住3人,则还有13人无房可住;若每间住6人,则还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则宿舍的房间数量可能为_____.三、解答题10的小数部分为a,8b,求a+b的平方根.11.(1)计算:232cos45°;(2)解不等式组:() 31225233x xx x⎧+>-⎪⎨+≤-⎪⎩.12.请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已知:如图,BC//ED,BD平分∠ABC,EF平分∠AED.求证:BD∠EF.证明:∠BD平分∠ABC,EF平分∠AED,∠∠1=12∠AED,∠2=12∠ABC(______________)∠BC∠ED(________)∠∠A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AED=12∠ABC∠∠1=________∠BD∠EF(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即可.【详解】解:常用木条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钢架桥、房屋架梁等,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通常会把图形变成分成三角形,熟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用木条交叉点打孔加装螺栓的办法去达到使其形状稳定的目的,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详解】如图,A点加上螺栓后,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不稳定的五角星中具有了稳定的各边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问题,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先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后根据选项计算选择.【详解】设第三边的长为x,∠ 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8cm,∠3cm<x<13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熟练确定第三边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设AB=10,对角线相交于点E,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4和6时,465102AE BE++==<,不符合题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6和8时,687102AE BE++==<,不符合题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8和12时,812102AE BE++==,不符合题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20和30时,设AE=15,BE=10,AB BE AE+>,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关键是明确两条较短边的和大于最长边可构成三角形.5.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3<第三边<11,即可求解.【详解】解:∠4+7=11,7﹣4=3,∠3<第三边<11,∠4+7+3<L<11+4+7,即14<L<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求得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然后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详解】解:由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得(x-3)(x-4)=0,∠x-3=0或x-4=0,解得x=3,或x=4;∠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长是3或4;∠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时,3+3=6,构不成三角形,所以不合题意,舍去;∠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时,0<6<8,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所以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6+4+4=14;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该题时,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7.7【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5-3<a <5+3,求出即可.【详解】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 <5+3,即2<a <8,即符合的最大整数a 的值是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能根据定理得出2<a <8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8.33a b 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绝对值中式子的符号后化简即可.【详解】∠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a +c >b ,b +c >a , ∠b c a a b c a b c --+-+---=a c b a b c a b c +-+-++--=33a b c -+,故答案为:33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绝对值的化简,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5或6【分析】设共有x 间宿舍,则共有(313)x +个学生,然后根据每间住6人,则还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列出不等式组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共有x 间宿舍,则共有(313)x +个学生,依题意得:3136(1)3136x x x x +>-⎧⎨+<⎩,解得:1319 33x<<.又x为正整数,5x∴=或6.故答案为:5或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进行求解.10.a+b的平方根为±1;34<,43-<-,由不等式的性质求得a、b 的值,再计算求值即可;【详解】解:∠34<,∠526<<,∠43-<-,∠485<<,∠253a=-=,844b==∠a+b=1,∠a+b的平方根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不等式的性质,平方根的计算;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是解题关键.11.(1)82;(2)﹣5<x≤﹣1【分析】(1)根据有理数乘方,最简二次根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求解;(2)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1)232cos45°=2==82;(2)() 31225233x xx x⎧+>-⎪⎨+≤-⎪⎩①②,不等式∠的解集是:x>﹣5,不等式∠的解集是:x≤﹣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5<x≤﹣1.【点睛】本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理解有理数乘方,最简二次根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关键.12.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A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12∠AED,∠2=12∠A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得出∠AED=∠ABC,求出∠1=∠2,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推出即可.【详解】证明:∠BD平分∠ABC,EF平分∠AED,∠∠1=12∠AED,∠2=12∠ABC(角平分线的定义)∠BC∠ED(已知)∠∠AED=∠A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ED=12∠ABC∠∠1=∠2∠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A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等知识点,能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
△ABC内角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称为△ABC的外角.如图,∠1是△ABC的∠ABC的外角. 想一想: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归纳
三角形的外角应具备的条件:
(1)角的顶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2)角的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 (3)另一边是三角形中一边的延长线.
要证明AD∥BC,只需证明“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证明:∵∠EAC=∠B+∠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C (已知), ∴∠C= ∠EAC(等式的性质). ∵AD平分 ∠EAC(已知). ∴∠DAC= ∠EAC(角平分线的定义). ∴∠DAC=∠C(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图,AB//CD,∠A=37°,∠C=63°,那么∠F等于 ( ) A.26° B.63°C.37° D.60°
∵ ∠BFC是△BEF的一个外角,
∴ ∠BFC= ∠ABD+ ∠BEF,∵ ∠ABD=28° ,∠BEC=91°,∴ ∠BFC=119°.
解:
F
A
C
D
E
B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ABC内角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称为△ABC的外角. 注意: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2个,且这2个角为对顶角.
教科书 第183页习题7.7 第2、3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了解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外角的两个定理.2.能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即外角的两个定理进行几何证明与计算.3.引导学生从内和外、相等和不等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的角作全面的思考,体会几何中简单不等关系的证明.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

第4讲 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奥数下册同步精讲精练(西师大版)

第4讲 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奥数下册同步精讲精练(西师大版)

157第四讲 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ʌ知识概述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ʎ,在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ʎ,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180ʎ-底角的度数ˑ2,底角的度数=(180ʎ-顶角的度数)ː2,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90ʎ-另一个锐角㊂此外,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外面还有外角,如图所示,ø1㊁ø2㊁ø3是三角形的内角,ø4㊁ø5㊁ø6是这个三角形的外角,因为ø1+ø2+ø3=180ʎ,ø4+ø3=180ʎ,所以ø1+ø2=ø4,同理,ø2+ø3=ø5,ø1+ø3=ø6㊂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三角的外角和是多少度?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答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㊂例题精学例1 计算图中ø1的度数㊂ʌ思路点拨ɔ 图中ø1+110ʎ+ø2=180ʎ,155ʎ+ø2=180ʎ,所以ø1+110ʎ=155ʎ,ø1=45ʎ㊂同步精练1.如图,三角形A B C 为直角三角形,求ø1㊁ø2的度数㊂1582.求图中ø1㊁ø2㊁ø3的度数,并算出这三个角的度数和㊂3.求图中ø1和ø2的度数㊂159例2 在等边三角形A B C 中,ø1=ø2,ø3=ø4,ø5=( )ʎ㊂ʌ思路点拨ɔ 在等边三角形A B C 中,øA B C 和øA C B 都等于60ʎ,ø1=ø2=30ʎ,ø3=ø4=30ʎ,所以ø5=180ʎ-ø2-ø4=180ʎ-30ʎ-30ʎ=120ʎ㊂同步精练1.如图所示,ø1=ø2,ø3=ø4,求ø5㊂2.如图,在三角形中,ø2比ø1大20ʎ,ø3比ø2大20ʎ,那么ø1㊁ø2㊁ø3各是多少度?3.如图,在三角形A B C 中,ø1=ø2,ø3=ø4,ø5=130ʎ,øA 等于多少度?160例3 如图,øA 和øB 分别是多少度?ʌ思路点拨ɔ 在直角三角形B D C 中,øB =90ʎ-40ʎ=50ʎ,在直角三角形A B C 中,øA =90ʎ-øB =90ʎ-50ʎ=40ʎ,还可以这样想:在直角三角形A B C 中,øA C D =90ʎ-40ʎ=50ʎ,在直角三角形A C D 中,øA =90ʎ-øA C D =90ʎ-50ʎ=40ʎ㊂同步精练1.如图,ø1=25ʎ,ø2=80ʎ,求øC A D 的大小㊂2.已知ø1=40ʎ,ø2=50ʎ,ø3=60ʎ,ø4等于多少度?3.如图,正方形中有四个三角形,求ø1㊁ø2㊁ø3的度数㊂161例4 如图,ø1+ø2+ø3+ø4+ø5=( )ʎ㊂ʌ思路点拨ɔ 为了便于说明,给这个图形标上字母,如图在三角形F E C 中,ø3+ø5=øA F G ,在三角形B G D 中,ø2+ø4=øA G F ,所以ø1+ø2+ø3+ø4+ø5=ø1+øA F G +øA G F =180ʎ㊂同步精练1.如图,øA +øB +øC +øD +øE +øF =( )ʎ㊂2.两个三角板如图放置,øB F E 是øC A F 的几倍?3.如图,在五角星中,ø1+ø2=( )ʎ㊂162练习卷1.如图,三角形A B C 中,øA =20ʎ,D E ㊁F C 和E F 相连,A D =D E =E F =F C =B C ,那么图中øA B C 是多少度?2.求出下列图中ø1的度数㊂(1)ø1=( )ʎ (2)ø1=( )ʎ3.下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计算ø1㊁ø2和ø3的度数㊂1634.求图中ø1㊁ø2和ø3的度数㊂5.如图,已知ø1=75ʎ,ø2=20ʎ,ø3=46ʎ,求ø5的度数㊂6.已知ø1=30ʎ,ø2=60ʎ,ø3=40ʎ,求ø4㊁ø5和ø6的度数㊂1647.如图,已知øB =38ʎ,øC =55ʎ,øD E C =23ʎ,求øF 的度数㊂8.如图,已知ø2=35ʎ,求ø1㊁ø3的度数㊂(2)6.(1)A(1,6)O(2,3)B(2,6)(2)第四讲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例1因为ø1+110ʎ+ø2=180ʎ,155ʎ+ø2=180ʎ,所以ø1+110ʎ= 155ʎ,ø1=45ʎ㊂[同步精练]1.ø2+48ʎ=70ʎ,ø2=22ʎ,ø1+ø2=90ʎ-48ʎ,ø1+22ʎ=42ʎ,ø1=20ʎ2.ø1=180ʎ-88ʎ=92ʎ,ø2=180ʎ-50ʎ=130ʎ,ø3=88ʎ+50ʎ= 138ʎ,ø1+ø2+ø3=92ʎ+130ʎ+138ʎ=360ʎ3.ø1=180ʎ-40ʎ-60ʎ=80ʎ,ø2=40ʎ+60ʎ=100ʎ例2ø1+ø2=60ʎ,ø1=ø2=30ʎ,ø3+ø4=60ʎ,ø3=ø4=30ʎ,ø5=180ʎ-ø2-ø4=180ʎ-30ʎ-30ʎ=120ʎ307[同步精练]1.ø1+ø2+ø3+ø4=180ʎ-70ʎ=110ʎ,2ø2+2ø4=110ʎ,ø2 +ø4=55ʎ,ø5=180ʎ-55ʎ=125ʎ2.ø2=ø1+20ʎ,ø3=ø2+20ʎ=ø1+40ʎø1+ø2+ø3=ø1+(ø1+20ʎ)+(ø1+40ʎ)=180ʎ3ø1+60ʎ=180ʎø1=40ʎ,ø2=60ʎ,ø3=80ʎ3.ø2+ø4=180ʎ-ø5=180ʎ-130ʎ=50ʎø1+ø2+ø3+ø4=2ø2+2ø4=100ʎ,øA=180ʎ-100ʎ=80ʎ例3 øB=90ʎ-40ʎ=50ʎ,øA=90ʎ-50ʎ=40ʎ[同步精练]1.øC=180ʎ-ø1-ø2=180ʎ-25ʎ-80ʎ=75ʎøC A D=180ʎ-90ʎ-75ʎ=15ʎ2.ø1+ø2=ø3+ø4,ø4=40ʎ+50ʎ-60ʎ=30ʎ3.ø1=60ʎ,ø2=90ʎ-60ʎ=30ʎ,ø3=(180ʎ-ø2)ː2=(180ʎ-30ʎ)ː2=75ʎ例4 ø3+ø5=øA F G,ø2+ø4=øA G Fø1+ø2+ø3+ø4+ø5=ø1+øA F G+øA G F=180ʎ[同步精练]1.如图,øA+øB=180ʎ-ø3308øC+øD=180ʎ-ø2øE+øF=180ʎ-ø1øA+øB+øC+øD+øE+øF=180ʎ-ø3+180ʎ-ø2+180ʎ-ø1=540ʎ-(ø1+ø2+ø3)=540ʎ-180ʎ=360ʎ2.øB F E=360ʎ-90ʎ-90ʎ-45ʎ=135ʎøC A F=60ʎ-45ʎ=15ʎøB F EːøC A F=135ʎː15ʎ=93.如图,ø1=ø2=2øAø1+ø2+øA=180ʎ5øA=180ʎøA=36ʎ,ø1+ø2=180ʎ-36ʎ=144ʎ练习卷1.A D=D E,øA=øD E A=20ʎ,øA D E=180ʎ-20ʎ-20ʎ=140ʎ,D E=E F,øE D F=øDF E=180ʎ-øA D E=180ʎ-140ʎ=40ʎ,øD E F =100ʎ,E F=F C,øF E C=øF C E=180ʎ-øA E D-øD E F=180ʎ-30920ʎ-100ʎ=60ʎ,F C=B C,øC F B=øF B C=180ʎ-øE F D-øE F C= 180ʎ-40ʎ-60ʎ=80ʎ,即øA B C=80ʎ2.(1)30ʎ(2)77ʎ3.ø3=180ʎ-50ʎ=130ʎ,ø1=90ʎ-(180ʎ-60ʎ-50ʎ)=20ʎ,ø2= 90ʎ-60ʎ=30ʎ4.ø1=180ʎ-50ʎ-60ʎ-40ʎ=30ʎø3=180ʎ-50ʎ-60ʎ=70ʎø2=180ʎ-70ʎ=110ʎ5.ø4=ø2+ø3=20ʎ+46ʎ=66ʎø5=180ʎ-ø1-ø4=180ʎ-75ʎ-66ʎ=39ʎ6.ø4=180ʎ-ø1-ø3=180ʎ-30ʎ-40ʎ=110ʎø5=180ʎ-ø4=180ʎ-110ʎ=70ʎø6=180ʎ-ø2-ø5=180ʎ-60ʎ-70ʎ=50ʎ7.øF A E=øB+øC=38ʎ+55ʎ=93ʎøD E C=øF E A=23ʎøF=180ʎ-øF E A-øF A E=180ʎ-93ʎ-23ʎ=64ʎ8.ø1=90ʎ-ø2=90ʎ-35ʎ=55ʎø3=90ʎ-ø2=90ʎ-35ʎ=55ʎ第五讲小数例15.845>5.84>5.8399>5.839>5.79[同步精练]1.整数部分都是7,就比十分位㊂十分位上8最大,是7的几个数再比百分位或千分位上的数㊂7<7.007<7.07<7.7<7.707<7.708<7.8㊂310。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教师版)检测卷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教师版)检测卷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难度系数:0.45(较难)一、慎重选择(共5题;共10分)1.(2分)(2024五上·南山期末)如图,在直角梯形中,涂色部分甲、乙面积相比,()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答案】A【规范解答】解:A的面积+甲的面积=A的面积+乙的面积,则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A的面积+甲的面积与A的面积+乙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所以A的面积+甲的面积=A的面积+乙的面积,同时减去A的面积,则剩下的面积相等,即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2.(2分)(2024五上·通河期末)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6cm,高是3cm。

沿直线只剪一刀,剪出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A.9 B.12 C.16【答案】B【规范解答】3×4=12(cm²)。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剪出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cm,高是3cm,面积=底×高。

3.(2分)如图所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部分重叠,比较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S甲()S乙。

(图中的两条虚线互相平行)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答案】C【规范解答】解:图中,S甲=S乙。

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图形,它们的面积相等,S甲=长方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S乙=平行四边形形的面积-下面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所以S甲=S乙。

4.(2分)(2024五上·武昌期末)下图都是由大小两个不同的正方形组成,且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太小分别相等,右边三个图形中阴影面积与左图相等的有()。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③【答案】B【规范解答】解:①是梯形,与左图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相等,则面积也相等;②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左图梯形的面积。

解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集锦

解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集锦

解三角形一、选择题1.在厶ABC 中,若C 900,a 6, B 300,则c b等于(解三角形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厶ABC 中,若a2 b2 bc c2,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厶ABC 中,若b 2, B 30°, C 135°,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厶ABC 中,若si nA : sin B : si nC 7 : 8 : 13,贝UC ___________ 。

°5. 在厶ABC中,AB .、6 2, C 30°,则AC BC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一、选择题1. 在厶ABC 中,A: B: C 1:2:3,则a:b:c 等于()A. 1: 2:3 B . 3:2:1 C . 1: .3:2 D . 2^ 3 :12. 在厶ABC中,若角B为钝角,则si nB si nA的值()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 .不能确定3. 在厶ABC中,若A 2B,则a等于()A . 2b si nAB . 2b cos AC . 2bsi nBD . 2b cosB4. 在厶ABC 中,若Ig si nA Ig cos B Ig sin C Ig 2,则△ ABC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不能确定 D .等腰三角形A B a b7.在厶ABC中,若tan ,则△ ABC的形状是()2 a b形或直角三角形、填空题A. 1B. 1C. 2.3D. 2.32. 若A ABC的内角,则下列函数中一定取正值的是()1A. sin AB. cosA C . tanA D .- tan A3. 在厶ABC中,角A, B均为锐角,且cos A sinB,则厶ABC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4.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是3,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为600,则底在锐角△ ABC中,求证sin A sin B sinC cosA cosB cosC。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7-《“倍”的认识》课件PPT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7-《“倍”的认识》课件PPT

我车上有 是面包车上的4倍。 面包车上的乘
6位乘客。
客数是我车上的
就是求4个6
2倍。
是多少,用 面包车 大客车
小轿车
乘法计算。 (1)大客车上有(24)位乘客 。
4 × 6 = 24( 位 )
算一算。
我车上有 6位乘客。
我车上的乘 客数是面包 车上的4倍。
面包车上的 乘客数是我 车上的2倍。
6里面有2 个小轿车 上的人数。
用乘法计 算把4与5 相乘。
画一画。 (1)在第二行画△, □的个数是△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
求8里面有2个几, 用8除以2。
(2)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4 )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
8里面有4个2, 8是2的4倍。
算一算。
我车上的乘客数
画一画。
(1)在第二行画△,使△的个数是□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个数 里有2个3。
(2)在第二行画○,使○的个数是△的4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
4个2是8,○ 画8个。
判断对错。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 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个2相 加等于6。
62元 2元 2元 几个2相加得6呢? 6 ÷ 2=3
答: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3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把狐狸花 的钱数看 作4个2。
狐狸花了多少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 × 4 = 8 (元)
我花的钱是 小兔的4倍。
答:狐狸花了8元。
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也就是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数学目录(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分数 1.2有理数 1.3数轴 1.4绝对值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 2.2有理数的减法 2.3有理数的乘法 2.4有理数的除法2.5有理数的乘方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准确数和近似数 2.8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平方根 3.2实数 3.3立方根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3.5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 4.2代数式 4.3代数式的值 4.4整式 4.5合并同类项4.6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一元一次方程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统计表 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6.4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几何图形 7.2线段、射线和直线 7.3线段的长短比较 7.4角与角的度量7.5角的大小比较 7.6余角和补角 7.7相交线 7.8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3 三角形的高 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 2.2 轴对称变换 2.3 平移变换 2.4 旋转变换 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3.2 可能性的大小 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 5.2 单项式的乘法 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 5.5 整式的化简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 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 6.2 提取公因式法 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 7.2 分式的乘除 7.3 分式的加减 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性质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等腰三角形 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4等边三角形2.5直角三角形 2.6探索勾股定理 2.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认识直棱柱 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3.3三视图 3.4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抽样 4.2平均数 4.3中位数和众数 4.4方差和标准差 4.5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认识不等式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一元一次不等式 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6.2平面直角坐标系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常量与变量 7.2认识函数 7.3一次函数 7.4一次函数的图象7.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3.1 频数与频率 3.2 频数分布直方图 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 4.2 证明 4.3 反例与证明 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 5.2 平行四边形 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4 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6 三角形的中位线 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 6.2 菱形 6.3 正方形 6.4 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象● 阅读材料用计算机画二次函数的图象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 阅读材料生活离不开圆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 课题学习精彩的分形● 小结● 目标与评定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 课题学习会徽中的数学●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念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小结● 目标与评定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小结。

老教材初中数学目录

老教材初中数学目录

初中几何目录(老教材)第一章、线段、角一、直线、射线、线段1.1 直线1.2 射线、线段1.3 线段的比较和画法读一读长度单位二、角1.4 角1.5 角的比较1.6 角的度量读一读角的度量和60进制1.7 角的画法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一自我测验一第二章、相交线、平等线一、相交线、垂线2.1 相交线、对顶线2.2 垂线2.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二、平行线2.4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读一读观察与实验2.5 平行线的判定2.6 平行线的性质2.7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2.8 探究性活动: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三、命题、定理、证明2.9 命题2.10 定理与证明读一读推理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二自我测验二读一读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附录部分习题答案或提示第三章、三角形一、三角形3.1 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3.2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3.3 三角形的内角和二、全等三角形3.4 全等三角形读一读全等变换3.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3.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3.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3.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9 角的平分线三、尺规作图3.10 基本作图3.11 作图题举例读一读三等分角四、等腰三角形3.1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1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读一读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3.1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15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五、勾股定理3.16 勾股定理3.1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读一读勾股定理的证明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三自我测验三第四章、四边形一、四边形4.1 四边形4.2 多边形的内角和读一读巧用材料二、平行四边形4.3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4.5 矩形、菱形4.6 正方形读一读完美的正方形4.7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4.8 实习作业三、梯形4.9 梯形4.10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4.11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四自我测验四第五章、相似形一、比例线段5.1 比例线段5.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读一读黄金分割二、相似三角形5.3 相似三角形5.4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5.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读一读位似变换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五自我测验五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第六章、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6.1 正弦和余弦6.2 正切和余切6.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和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二、解直角三角形6.4 解直角三角形6.5 应用举例读一读中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6.6 实习作业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六自我测验六第七章、圆一、圆的有关性质7.1 圆7.2 过三点的圆7.3 垂直于弦的直径7.4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7.5 圆周角7.6 圆的内接四边形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8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读一读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7.9 三角形的内切圆*7.10 切线长定理*7.11 弦切角*7.12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1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代数目录(老教材)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1.代数式2.列代数式3.代数式的值4.公式读一读谈谈储蓄的利息5.简易方程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一自我测验一第二章、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2.1 正数与负数2.2 数轴2.3 相反数2.4 绝对值2.有理数的运算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读一读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读一读实际中的正负数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读一读求平均数2.10有理数的乘方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13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三自我测验三第三章、整式的加减3.1整式3.2同类项3.3去括号与添括号3.4整式的加减读一读内容与丰富的数—0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三自我测验三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和方程4.1等式和它的性质4.2方程和它的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4.3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读一读同解方程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一读关于代数的故事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四自我测验四附录部分习题答案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1 二元一次方程组5.2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3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5.5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一读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五自我测验五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1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6.2 不等式的解集6.3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读一读同解不等式6.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六自我测验六第七章、整式的乘除一整式的乘法7.1 同底数幂的乘法7.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7.3 单项式的乘法7.4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7.5 多项式的乘法二乘法公式7.6 平方差公式7.7 完全平方公式读一读关于(a+b)2的推广一整式的除法7.8 同底数幂的除法7.9单项式除以单项式7.10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七自我测验七附录部分习题答案第八章、因式分解8.1 提公因式法数8.2 运用公式法8.3 分组分解法读一读用配方法分解二次三项式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八自我测验八第九章、分式9.1分式9.2分式的基本性质9.3分式的乘除法9.4分式的加减法读一读繁分式9.5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9.6探究性活动:a=bc型数量关系9.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小结与复习复习题九自我测验九第十章、数的开方10.1平方根10.2用计算器求平方根10.3立方根读一读 n次方根和n次算术根10.4 用计算器求立方根10.5实数读一读为什么21/2不是有理数?复习题十自我测验十第十一章、二次根式11.1二次根式11.2二次根式的乘法读一读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11.3二次根式的除法11.4最简二次根式读一读二次根式应用举例11.5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1.6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1.7 二次根式的化简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十一自我测验十一附录一平方根表与立方根表附录二部分习题答案附录三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12.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读一读我国古代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12.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2.5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用公式法)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2.7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读一读简单的高次方程的解法二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12.8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12.9 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十二·自我测验十二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象13.1 平面直角坐标系13.2 函数13.3 函数的图象13.4 一次函数13.5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读一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13.6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13.7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13.8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十三·自我测验十三第十四章、统计初步14.1 平均数14.2 众数与中位数14.3 方差14.4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14.5 频率分布读一读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14.6 实习作业·小结与复习·复习题十四·自我测验十四附录一部分习题答案附录二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专项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专项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突破卷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18分)1.下面图形各是什么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

4.在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两个内角分别为58°,72°,第三个内角为(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如图,∠1+∠2+∠3+∠4=( )°。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4分,共12分)1.下面三组角度中,( )不是等腰三角形中的角度。

A.90°,45°B.120°,30°C.80°,40°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

A.30°和60°B.45°和45°C.60°和6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直角。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③任意多边形(边数为n)的内角和是(n-2)×180°。

A.1 B.2 C.3 D.0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算出各个未知角的度数)(第1小题12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36分)1.2.下图中,∠1=∠2=110°,∠3=40°,求∠4的度数。

3.如下图,∠1是多少度?4.在折纸活动中,明明把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向上折叠,已知∠1=30°,请你算一算∠2的度数是多少。

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8分)在点阵图上画一个有内角是90°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26分)1.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8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7课时 梯形的认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7课时 梯形的认识
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7.7 认识梯形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这些图形吧!认一认。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下底
上底



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下底
上底


相等
相同点:都有四条边、有四个角
下底



上底
在梯形里,相互平行的一组边叫作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梯形的腰.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较长的叫下底。
课堂小结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情境导入
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1. 课件演示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2. 学生观察这组梯形。
探究新知
1. 要求:通过观察梯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有四条边;有一组对边平行。
2. 要求:请你动手验证一下,看看你们说的对吗。
3. 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4. 要求:请你说一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第七章 §7.7 向量法求空间角-2025高中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

第七章 §7.7 向量法求空间角-2025高中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

§7.7向量法求空间角课标要求 1.能用向量法解决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平面与平面的夹角问题,并能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法在研究空间角问题中的作用.2.弄清折叠问题中的变量与不变量,掌握折叠问题中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和空间角的计算问题.知识梳理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异面直线l 1,l 2所成的角为θ,其方向向量分别是u ,v ,则cos θ=|cos 〈u ,v 〉|=|u·v ||u||v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图,直线AB 与平面α相交于点B ,设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线AB 的方向向量为u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则sin θ=|cos 〈u ,n 〉|=|u ·n |u ||n ||=|u·n||u||n|.3.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如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形成四个二面角,我们把这四个二面角中不大于90°的二面角称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n 1和n 2,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即为向量n 1和n 2的夹角或其补角.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则cos θ=|cos 〈n 1,n 2〉|=|n 1·n 2||n 1||n 2|.常用结论1.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二面角的范围是[0,π],两个平面夹角的范围是0,π2.2.若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1,平面α内的直线l 与平面β所成角为θ2,则θ1≥θ2,当l 与α和β的交线垂直时,取等号.自主诊断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3)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也是θ.(×)(4)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与平面α,β的夹角相等.(×)2.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 〈m ,n 〉=-12,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A .30°B .60°C .120°D .150°答案A 解析设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m ,n 〉|=12,所以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3.已知直线l 1的方向向量s 1=(1,0,1)与直线l 2的方向向量s 2=(-1,2,-2),则直线l 1和l 2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4 B.12 C.22 D.32答案C解析设直线l 1与l 2所成的角为θ,因为s 1=(1,0,1),s 2=(-1,2,-2),所以cos θ=|cos 〈s 1,s 2〉|=|s 1·s 2||s 1||s 2|=|-1-2|2×3=22.所以直线l 1和l 2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2.4.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 =(0,1,0),n =(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A.π4B.3π4C.π4或3π4D.π2或3π4答案C 解析∵m =(0,1,0),n =(0,1,1),∴m ·n =1,|m |=1,|n |=2,若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 |=22,∴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π4或3π4.题型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1)(2023·武汉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A =BC ,E 为CD 的中点,F 为P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F 与P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9 B.39C .-539 D.539答案B 解析如图,以点A 为坐标原点,以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2,异面直线BF 与PE 所成的角为θ,则A (0,0,0),B (2,0,0),P (0,0,2),C (2,2,0),D (0,2,0),则E (1,2,0),F (1,1,1),所以BF →=(-1,1,1),PE →=(1,2,-2),所以cos θ=|cos 〈BF →,PE →〉|=|BF →·PE →||BF →||PE →|=|-1+2-2|3×3=39,所以异面直线BF 与P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9.(2)(2023·开封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四边形ABCD 为其轴截面,AB =2CD =4,母线长为3,P 为下底面圆周上一点,异面直线AD 与OP (O 为下底面圆心)所成的角为π3,则CP 2的大小为()A .7-23B .7-23或7+23C .19-43D .19-43或19+43答案B 解析以O 为原点,OB 所在直线为y 轴,过点O 作x 轴⊥OB ,圆台的轴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作DE ⊥AB 于点E ,AE =12AB -12CD =1,在Rt △ADE 中,AD =3,DE =AD 2-AE 2=2,则D (0,-1,2),A (0,-2,0),C (0,1,2),AD →=(0,1,2),设P (2cos θ,2sin θ,0),0≤θ<2π,OP →=(2cos θ,2sin θ,0),由于异面直线AD 与OP (O 为下底面圆心)所成的角为π3,∴cos π3=|OP →·AD →||OP →||AD →|=|2sin θ|2×3=|sin θ|3=12,∴sin θ=±32,CP →=(2cos θ,2sin θ-1,-2),CP 2=|CP →|2=4cos 2θ+4sin 2θ-4sin θ+1+2=7-4sin θ=7±23.思维升华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用坐标表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4),π2,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跟踪训练1(1)(2023·台州统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3,对角线BD 长为5,将△ABD 沿着对角线BD 翻折至△A ′BD ,使得线段A ′C 长为3,则异面直线A ′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34B.54C.49D.89答案D 解析因为A ′C =A ′D =CD =3.所以2A ′C ——→·CD →=(A ′C ——→+CD →)2-A ′C ——→2-CD →2=A ′D ——→2-A ′C ——→2-CD →2=9-9-9=-9.因为CB =CD =3,BD =5.所以2CB →·CD →=CB →2+CD →2-(CB →-CD →)2=CB →2+CD →2-DB →2=9+9-25=-7.所以A ′B ——→·CD →=(A ′C ——→+CB →)·CD →=A ′C ——→·CD →+CB →·CD →=-92-72=-8.若异面直线A ′B 与CD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 〈A ′B ——→,CD →〉|=|A ′B ——→·CD →||A ′B ——→||CD →|=|-8|3×3=89.所以异面直线A ′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9.(2)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棱CC 1的中点,AF →=λAD →(0<λ<1),若异面直线D 1E 和A 1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10,则λ的值为______.答案13解析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 1(2,0,2),D 1(0,0,2),E (0,2,1),A (2,0,0),∴D 1E —→=(0,2,-1),A 1A =(0,0,-2),AD →=(-2,0,0),A 1F —→=A 1A —→+AF →=A 1A —→+λAD →=(-2λ,0,-2).∴|cos 〈A 1F —→,D 1E —→〉|=|A 1F —→·D 1E —→||A 1F —→||D 1E —→|=22λ2+1×5=3210,解得λ=-13舍去题型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2022·全国甲卷)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CD ∥AB ,AD =DC =CB =1,AB =2,DP =3.(1)证明:BD ⊥PA ;(2)求P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证明在四边形ABCD 中,作DE ⊥AB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因为CD ∥AB ,AD =CD =CB =1,AB =2,所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所以AE =BF =12,故DE =AD 2-AE 2=32,BD =DE 2+BE 2=3,所以AD 2+BD 2=AB 2,所以AD ⊥BD .因为PD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PD ⊥BD ,又PD ∩AD =D ,PD ,AD ⊂平面PAD ,所以BD ⊥平面PAD .又因为PA ⊂平面PAD ,所以BD ⊥PA .(2)解由(1)知,DA ,DB ,DP 两两垂直,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1,0,0),B (0,3,0),P (0,0,3),则AP →=(-1,0,3),BP →=(0,-3,3),DP →=(0,0,3).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AP →=0,·BP →=0,x +3z =0,-3y +3z =0,可取n =(3,1,1),则cos 〈n ,DP →〉=n ·DP →|n ||DP →|=35×3=55,所以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思维升华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解题步骤跟踪训练2(2023·开封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柱OQ 的轴截面,圆柱OQ 的侧面积为63π,点P 在圆柱OQ 的下底面圆周上,且△OPB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1)若G 是DP 的中点,求证:AG ⊥BD ;(2)若DG →=2GP →,求G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设圆柱OQ 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因为△OPB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所以∠ABP =60°,r = 3.因为圆柱OQ 的侧面积为63π,所以2πrh =63π,解得h =3.在下底面圆O 中,∠APB =90°,∠ABP =60°,所以AP =BP ·tan 60°=3.因为DA ⊥平面APB ,所以DA ⊥BP ,DA ⊥AP .因为∠APB =90°,所以AP ⊥BP ,又AP ∩AD =A ,AP ,AD ⊂平面APD ,所以BP ⊥平面APD .因为AG ⊂平面APD ,所以BP ⊥AG .在△DAP 中,AD =AP =3,G 是DP 的中点,所以DP ⊥AG .又BP ∩DP =P ,BP ,DP ⊂平面BPD ,所以AG ⊥平面BPD .因为BD ⊂平面BPD ,所以AG ⊥BD .(2)解在下底面圆O 内过O 作Ox ⊥AB ,连接OQ .以O 为原点,Ox →,OB →,OQ →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3,0),D (0,-3,3),P 32,32,0因为DG →=2GP →,设G 点坐标为(x 0,y 0,z 0),则(x 0,y 0+3,z 0-3)=x 0,32-y 0,-z0=0+3=y 0-3=-2z 0,0=1,0=0,0=1,所以G (1,0,1),所以GB →=(-1,3,-1).显然,向量n =(1,0,0)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设G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θ,所以sin θ=|cos 〈GB →,n 〉|=|GB →·n ||GB →||n |=55.所以G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题型三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例3(12分)(2023·全国乙卷)如图,三棱锥P -ABC 中,AB ⊥BC ,AB =2,BC =22,PB =PC =6,BP ,AP ,BC 的中点分别为D ,E ,O ,AD =5DO ,点F 在AC 上,BF ⊥AO .(1)证明:EF ∥平面ADO ;[切入点:由BF ⊥AO 找F 位置](2)证明:平面ADO ⊥平面BEF ;[切入点:证明AO ⊥平面BEF ](3)求二面角D -AO -C 的正弦值.[关键点:由AO ⊥BE 及PB 长求点P 坐标][思路分析](1)利用向量及BF →⊥AO →→F 为AC 中点→EF ∥OD(2)利用勾股定理→AO ⊥OD →AO ⊥平面BEF(3)建系设点P 坐标→由AO ⊥BE 及PB 长求点P 坐标→求法向量→求角(1)证明设AF =tAC ,则BF →=BA →+AF →=(1-t )BA →+tBC →,AO →=-BA →+12BC →,(1分)①处用BA →,BC →表示BF →,AO→因为BF ⊥AO ,(3分)②处利用⊥找点F 位置BF →⊥AO →找点F 位置又D ,E ,O 分别为PB ,PA ,BC 的中点,于是EF ∥PC ,DO ∥PC ,所以EF ∥DO ,又EF ⊄平面ADO ,DO ⊂平面ADO ,所以EF ∥平面ADO .(4分)(2)证明由(1)可知EF ∥DO ,由题意可得AO =AB 2+OB 2=6,DO =12PC =62,所以AD =5DO =302,因此DO 2+AO 2=AD 2=152,则DO⊥AO ,(6分)③处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O ⊥OD所以EF ⊥AO ,又AO ⊥BF ,BF ∩EF =F ,BF ,EF ⊂平面BEF ,则有AO ⊥平面BEF ,(7分)又AO ⊂平面ADO ,所以平面ADO ⊥平面BEF .(8分)(3)解如图,以B 为坐标原点,BA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0,0),A (2,0,0),O (0,2,0),AO →=(-2,2,0).因为PB =PC ,BC =22,所以设P (x ,2,z ),z >0,(9分)则BE →=BA →+AE →=BA →+12AP →=(2,0,0)+12(x -2,2,z )④处求BE →坐标由(2)得AO ⊥BE ,分)⑤处利用AO ⊥BE 及PB 长求点P 坐标由D 为PB 的中点,得-12,22,AD →-52,22,设平面DAO 的法向量为n 1=(a ,b ,c ),1·AD →=0,1·AO →=0,-52a +22b +32c =0,2a +2b =0,得b =2a ,c =3a ,取a =1,则n 1=(1,2,3).易知平面CAO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0,1),(11分)设二面角D -AO -C 的大小为θ,则|cos θ|=|cos 〈n 1,n 2〉|=|n 1·n 2||n 1||n 2|=36=22,所以sin θ=1-12=22,⑥处利用向量法求两法向量夹角故二面角D -AO -C 的正弦值为22.(12分)利用法向量的方向判断二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这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它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法向量的方向指向内部的称为“进”入半平面;法向量的方向指向外部的称为穿“出”半平面;当法向量m ,n “一进一出”时,m ,n 的夹角就是二面角的大小;当法向量m ,n “同进同出”时,m ,n 的夹角就是二面角的补角.典例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AA 1=1,AB =2,点E 为棱AB 的中点,则二面角D 1-EC -D 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63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AD =AA 1=1,AB =2,得E (1,1,1),C (0,2,1),D 1(0,0,0),则D 1E —→=(1,1,1),D 1C —→=(0,2,1),设平面D 1E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1E →·n =0,1C →·n =0,+y +z =0,y +z =0,令z =-2,得n =(1,1,-2),易知平面DEC 的法向量为m =(0,0,1),则cos 〈m ,n 〉=m ·n |m ||n |=-26=-63,由法向量的方向为同出,得二面角D 1-EC -D 的余弦值为63.思维升华利用空间向量计算平面与平面夹角大小的常用方法(1)找法向量: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平面与平面夹角的大小.(2)找与棱垂直的方向向量: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然后通过这两个向量的夹角可得到平面与平面夹角的大小.跟踪训练3(2023·新高考全国Ⅱ改编)如图,三棱锥A -BCD 中,DA =DB =DC ,BD ⊥CD ,∠ADB =∠ADC =60°,E 为BC 的中点.(1)证明:BC ⊥DA ;(2)点F 满足EF →=DA →,求平面DAB 与平面ABF 夹角的正弦值.(1)证明如图,连接AE ,DE ,因为E 为BC 的中点,DB =DC ,所以DE ⊥BC ,因为DA =DB =DC ,∠ADB =∠ADC =60°,所以△ACD 与△ABD 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C =AB ,从而A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而DA ⊂平面ADE ,所以BC ⊥DA .(2)解不妨设DA =DB =DC =2,因为BD ⊥CD ,所以BC =22,DE =AE = 2.所以AE 2+DE 2=4=AD 2,所以AE ⊥DE ,又AE ⊥BC ,DE ∩BC =E ,DE ,BC ⊂平面BCD ,所以AE ⊥平面BCD .以E 为原点,ED ,EB ,E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D (2,0,0),A (0,0,2),B (0,2,0),E (0,0,0),设平面DAB 与平面ABF 的法向量分别为n 1=(x 1,y 1,z 1),n 2=(x 2,y 2,z 2),平面DAB 与平面ABF 的夹角为θ,而AB →=(0,2,-2),因为EF →=DA →=(-2,0,2),所以F (-2,0,2),则AF →=(-2,0,0).1·DA →=0,1·AB →=0,1+2z 1=0,-2z 1=0,取x 1=1,所以n 1=(1,1,1).2·AB →=0,2·AF →=0,-2z 2=0,2=0,取y 2=1,所以n 2=(0,1,1),所以|cos θ|=|n 1·n 2||n 1||n 2|=23×2=63,从而sin θ=1-69=33.所以平面DAB 与平面ABF 夹角的正弦值为33.课时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A 1=2,BC =2,点D 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D 与A 1C 所成的角为()A.π2B.π3C.π4D.π6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AB ,AC ,AA 1两两互相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A 1(0,0,2),C (0,2,0),,22,∴AD →,22,A 1C —→=(0,2,-2),∴|cos 〈AD →,A 1C —→〉|=|AD →·A 1C —→||AD →||A 1C —→|=12,∴异面直线AD 与A 1C 所成的角为π3.2.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A 1,则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22 B.155 C.64 D.63答案C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 =2,则C 1(3,1,0),A (0,0,2),AC 1—→=(3,1,-2),易知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0).设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C 1—→,n 〉|=|AC 1—→·n ||AC 1—→||n |=322=64.所以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4.3.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和DD 1的中点,则平面ECF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为()A.33B.63C.13D.23答案B 解析以点A 为坐标原点,AB →,AD →,AA 1—→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 (0,0,0),E (2,0,1),F (0,2,1),C (2,2,0),∴CE →=(0,-2,1),CF →=(-2,0,1).设平面EC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n =0,·n =0,2y +z =0,2x +z =0,取x =1,得n =(1,1,2).易知m =(0,0,1)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ECF 与平面ABCD 的夹角为θ.∴cos θ=|cos 〈m ,n 〉|=|m ·n ||m ||n |=21×6=63.∴平面ECF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为63.4.(2023·沧州模拟)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C 1D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P 与BA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6 B.36 C.13 D.23答案A解析方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取CC 1的中点Q ,连接PQ ,AD 1,AC ,AQ ,∵P 是C 1D 1的中点,∴PQ ∥CD 1∥A 1B ,故∠APQ 就是AP 与BA 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由勾股定理得AP =AQ =8+1=3,PQ =2,由余弦定理得cos ∠APQ =AP 2+PQ 2-AQ 22AP ·PQ =9+2-92×3×2=26,故异面直线AP 与BA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6.方法二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点D 为坐标原点,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2,0,0),P (0,1,2),A 1(2,0,2),B (2,2,0),AP →=(-2,1,2),BA 1—→=(0,-2,2),|cos 〈AP →,BA 1—→〉|=|AP →·BA 1—→||AP →||BA 1—→|=23×22=26,故异面直线AP 与BA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6.5.(2024·郑州模拟)如图,已知AB 是圆柱底面圆的一条直径,OP 是圆柱的一条母线,C 为底面圆上一点,且AC ∥OB ,OP =AB =2OA ,则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1010B.55C.110D.14答案A 解析∵AB 是圆柱底面圆的一条直径,∴∠AOB =90°,∠ACB =90°,∵OP =AB =2OA ,∴∠BAO =45°,∴OA =OB ,∵AC ∥OB ,∴∠OAC =90°,∴四边形OACB 为正方形,设AB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B (0,2,0),P (0,0,2),C (2,2,0),AB →=(-2,2,0),AP →=(-2,0,2),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AB →=0,·AP →=0,-2x +2y =0,-2x +2z =0,取x =2,则n =(2,2,1),又PC →=(2,2,-2),设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θ,∴sin θ=|cos 〈n ,PC →〉|=|n ·PC →||n ||PC →|=25×22=1010,∴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10.6.(2023·杭州模拟)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E ,F 分别为CD ,CB 的中点(如图1),沿AE ,AF 将△ADE ,△ABF 折起,使得点B ,D 恰好重合于点P (如图2),则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22B.34 C.36 D.32答案A 解析由E ,F 分别是为CD ,CB 的中点,可得EF 2=CE 2+CF 2=DE 2+BF 2=PE 2+PF 2,则PE ⊥PF .由AD ⊥DE ,AB ⊥BF ,可得PA ⊥PE ,PA ⊥PF ,所以PA ,PF ,PE 两两互相垂直,以P 为坐标原点,PE ,PF ,PA 分别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P (0,0,0),0,,a 2,A (0,0,a ),设C (x ,y ,z ),由AC =2a ,CE =CF =a 2,+y 2+(z -a )2=2a 2,+z 2=a 24,+y 2+z 2=a 24,=a 3,=a 3,=-a 3,即得,a 3,-所以可得PE →0,PC →,a 3,-设平面P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PC →=ax ′3+ay ′3-az ′3=0,·PE →=ax ′2=0,令y ′=1,则x ′=0,z ′=1,所以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1,1),又PA →=(0,0,a ),设PA 与平面PCE 所成的角为θ,所以sin θ=|cos 〈PA →,n 〉|=|PA →·n ||PA →||n |=a 2a =22.二、多项选择题7.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与平面BCD 的法向量分别为n 1,n 2,若n 1=(1,0,0),n 2=(-3,0,1),则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可能为()A.π6B.π3C.2π3D.5π6答案AD 解析由已知可得|cos 〈n 1,n 2〉|=|n 1·n 2||n 1||n 2|=32,因此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π6或5π6.8.(2023·深圳模拟)如图,在矩形AEFC 中,AE =23,EF =4,B 为EF 中点,现分别沿AB ,BC 将△ABE ,△BCF 翻折,使点E ,F 重合,记为点P ,翻折后得到三棱锥P -ABC ,则()A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423B .直线PA 与直线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C .直线PA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D .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222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得BP ⊥AP ,BP ⊥CP ,又AP ∩CP =P ,AP ,CP ⊂平面PAC ,所以BP ⊥平面PAC ,在△PAC 中,PA =PC =23,AC 边上的高为(23)2-22=22,所以V 三棱锥P -ABC =V 三棱锥B -P AC =13×12×4×22×2=823,故A 错误;在△PAC 中,cos ∠APC =12+12-162×23×23=13,BC =12+4=4,|cos 〈PA →,BC →〉|=|PA →·BC →||PA →||BC →|=|PA →·(PC →-PB →)|23×4=|PA →·PC →-PA →·PB →|83=||PA →||PC →|cos ∠APC -0|83=23×23×1383=36,所以直线PA 与直线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故B 正确;S △PBC =12PB ·PC =12×2×23=23,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d ,由V 三棱锥B -P AC =V 三棱锥A -PBC ,得13×23d =823,解得d =463,所以直线PA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d PA =46323=223,故C 错误;由B 知,cos ∠APC =13,则sin ∠APC =223,所以△PAC 的外接圆的半径r =12·AC sin ∠APC =322,设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又因为BP ⊥平面PAC ,则R 2=r 2=92+1=112,所以R =222,即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222,故D 正确.三、填空题9.(2023·天津统考)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AD =1,AA 1=3,则异面直线A 1C 1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210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D 1(0,0,3),A 1(1,0,3),C 1(0,2,3),则AD 1—→=(-1,0,3),A 1C 1—→=(-1,2,0),|cos 〈AD 1—→,A 1C 1—→〉|=|AD 1—→·A 1C 1—→||AD 1—→||A 1C 1—→|=110×5=210因此,异面直线A 1C 1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10.10.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 1A ⊥底面ABC ,AC =1,AA 1=2,∠BAC =90°,若直线AB 1与直线A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45,则棱AB 的长度是________.答案1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 (a >0),则A (0,0,0),B 1(a ,0,2),A 1(0,0,2),C (0,1,0),所以AB 1—→=(a ,0,2),A 1C —→=(0,1,-2),所以|cos 〈AB 1—→,A 1C —→〉|=|AB 1—→·A 1C —→||AB 1—→||A 1C —→|=4a 2+4×5=45,解得a =1,所以棱AB 的长度是1.11.(2023·洛阳模拟)二面角α-l -β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BD 与AC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并且垂直于棱l ,若AB =4,AC =6,BD =8,CD =217,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________.答案60°解析设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θ,因为AC ⊥AB ,BD ⊥AB ,所以CA →·AB →=0,BD →·AB →=0,由题意得CD →=CA →+AB →+BD →,所以|CD →|2=|CA →+AB →+BD →|2=|CA →|2+|AB →|2+|BD →|2+2CA →·AB →+2CA →·BD →+2AB →·BD→=|CA →|2+|AB →|2+|BD →|2+2CA →·BD→=36+16+64+2×6×8×cos(180°-θ)=(217)2,所以cos(180°-θ)=-12,即cos θ=12,所以θ=60°,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60°.1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K ,L 分别是棱AB ,BB 1,B 1C 1,C 1D 1,D 1D ,DA 的中点,则直线A 1C 与平面EFGHKL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若P ,Q 是六边形EFGHKL 边上两个不同的动点,设直线D 1B 与直线PQ 所成的最小角为θ,则sin θ的值为________.答案90°13解析如图,以点D 为坐标原点,以DA →,DC →,DD 1—→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 1(2,0,2),E (2,1,0),C (0,2,0),F (2,2,1),G (1,2,2),∴A 1C —→=(-2,2,-2),EF →=(0,1,1),EG →=(-1,1,2),∴A 1C —→·EF →=0+2-2=0,A 1C —→·EG →=2+2-4=0,∴A 1C ⊥EF ,A 1C ⊥EG ,∵EG ∩EF =E ,EG ,EF ⊂平面EFGHKL ,∴A 1C ⊥平面EFGHKL ,∴直线A 1C 与平面EFGHKL 所成角的大小为90°.又D 1(0,0,2),B (2,2,0),D 1B —→=(2,2,-2),由题意知A 1C —→=(-2,2,-2)为平面EFGHKL 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D 1B 与平面EFGHKL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cos 〈D 1B —→,A 1C —→〉|=|D 1B —→·A 1C —→||D 1B —→||A 1C —→|=412×12=13,∵直线PQ ⊂平面EFGHKL ,∴直线D 1B 与直线PQ 所成的角最小时即为直线D 1B 与平面EFGHKL 所成的角,∴sin θ=13.四、解答题13.如图,AE ⊥平面ABCD ,CF ∥AE ,AD ∥BC ,AD ⊥AB ,AB =AD =1,AE =BC =2CF =2.(1)求证:BF ∥平面ADE ;(2)求直线C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由CF ∥AE ,CF ⊄平面ADE ,AE ⊂平面ADE ,得CF ∥平面ADE ,由AD ∥BC ,BC ⊄平面ADE ,AD ⊂平面ADE ,得BC ∥平面ADE ,又CF ∩BC =C ,CF ,BC ⊂平面BCF ,所以平面BCF ∥平面ADE ,又BF ⊂平面BCF ,所以BF ∥平面ADE .(2)解因为AE ⊥平面ABCD ,AB ,AD ⊂平面ABCD ,所以AE ⊥AB ,AE ⊥AD ,又AD ⊥AB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E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因为AB =AD =1,AE =BC =2CF =2,所以B (1,0,0),C (1,2,0),D (0,1,0),E (0,0,2),则CE →=(-1,-2,2),BE →=(-1,0,2),DE →=(0,-1,2),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BE →=-x +2z =0,·DE →=-y +2z =0,令z =1,则x =2,y =2,即m =(2,2,1),所以|cos 〈m ,CE →〉|=|m ·CE →||m ||CE →|=43×3=49,即直线C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9.14.(2024·南昌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AD =DC =12AB ,现将△ADC 沿AC 翻至△APC ,使二面角P -AC -B 为直二面角.(1)证明:CB ⊥PA ;(2)若AB =4,二面角B -PA -C 的余弦值为217,求异面直线PC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取AB 的中点E ,连接CE (图略),∵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 =DC =12AB ,AE ∥DC ,AE =DC ,∴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CE =AD ,CE =AE =EB ,∴∠ACB =90°,即CB ⊥CA ,∵二面角P -AC -B 为直二面角,∴平面PAC ⊥平面ACB ,又平面PAC ∩平面ACB =AC ,CB ⊂平面ABC ,∴CB ⊥平面PAC ,又PA ⊂平面PAC ,∴CB ⊥PA .(2)解由AB =4知PA =PC =2,取AC 的中点O ,则OE ∥CB .∴OE ⊥AC ,且OP ⊥AC ,OC ,OE ,OP 两两互相垂直.以O 为原点,OC →,OE →,OP →的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OC =a (a >0),则C (a ,0,0),P (0,0,4-a 2),A (-a ,0,0),B (a ,24-a 2,0),AB →=(2a ,24-a 2,0),AP →=(a ,0,4-a 2),易得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1,0),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2=(x ,y ,z ),2·AB →=2ax +24-a 2y =0,2·AP →=ax +4-a 2z =0,取x =4-a 2,得y =-a ,z =-a ,故n 2=(4-a 2,-a ,-a ),由|cos 〈n 1,n 2〉|=|n 1·n 2||n 1||n 2|=a 4+a 2=217,得a =3,则PC →=(3,0,-1),AB →=(23,2,0),设异面直线PC 与AB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 〈PC →,AB →〉|=|PC →·AB →||PC →||AB →|=62×4=34,所以异面直线PC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2三角形中的角
200709051433340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20070905143334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
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两个锐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
2007090514333401: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
3,是第三个内角的
4
5,则这个三
角形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0°,90°,75°
B.48°,72°,60°
C.48°,32°,38°
D.40°,50°,90°
2007090514333401:已知△ABC中,∠A=2(∠B+∠C),则∠A的度数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2007090514333401: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差等于第三个内角,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007090514333401:设α,β,γ是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则α+β,β+γ,α+γ 中( )
A.有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B.有两个钝角、一个锐角
C.至少有两个钝角
D.三个都可能是锐角
2007090514333401:在△ABC中,∠A=1
2∠B=
1
3∠C,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007090514333401:三角形中,若最大内角等于最小内角的2倍,最大内角又比另一个内角大20°,则此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007090514333401:在△ABC 中,若∠A+∠B=∠C,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若∠A+∠B<∠C,则此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200709051433340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 2,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
2007090514333401:在△ABC 中,∠B,∠C 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A=_______度.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已知∠1=20°,∠2=25,∠A=35°,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
2
1
D
C
B
A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BC 于D,AE 平分∠BAC(∠C>∠B),
试说明∠EAD=1
2(∠C-∠B).
E D C B A
2007090514333401:在△ABC 中,已知∠B-∠A=5°,∠C-∠B=20°,求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已知∠1=∠2,∠3=∠4,∠C=32°,∠D=28°,求∠P 的度数.
4
3P
2
1D
C
B
A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将△ABC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到点C′处,试探求∠1,∠2与∠C 的关系.
F
E D
C
B
A
2007090514333401:(2001·天津)如图所示,在△ABC 中,∠B=∠C,FD ⊥BC,DE ⊥AB,∠AFD=158°, 则∠EDF=________度.
F
E D C
B
A
2007090514333401: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00709051433340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 A.30° B.60° C.90° D.120°
200709051433340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A.90°
B.110°
C.100°
D.120°
200709051433340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20°,则它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一般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钝角三角形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若∠A=32°,∠B=45°,∠C=38°,则∠DFE等于( )
A.120°
B.115°
C.110°
D.105°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在△ABC中,E,F分别在AB,AC上,则下列各式不能成立的是( )
A.∠BOC=∠2+∠6+∠A
B.∠2=∠5-∠A
C.∠5=∠1+∠4
D.∠1=∠ABC+∠4
200709051433340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_______个锐角.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1=_______.
200709051433340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和是225°,则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是____度.
200709051433340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50°,则它的底角为_____.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ABC,∠ACB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ABC 的内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ABC与∠ACB的相邻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且∠A=60°, 则∠BOC=_______,∠D=_____,∠E=________.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A=50°,∠B=40°,∠C=30°,则∠BDC=________.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在△ABC中,∠A=70°,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求∠
BOC的度数.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3°, 求∠DAC的度数.
4
32
1
D C
B A
2007090514333401:如图所示,在△ABC 中,∠A=α,△ABC 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且∠P=β,试探求下列各图中α与β的关系,并选择一个加以说明.
(1
P
C
B
A (2)
P
C
B
A
2007090514333401:(2004·吉林)如图所示,∠CAB 的外角等于120°, ∠B 等于40°,则∠C 的度数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