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质量2、外部一致性3、非结构化面试4、绩效评估5、薪酬管理6、人力资源7、工作分析8、绩效9、特定认知能力10、劳动关系11、系统整合原理12、职务13、排序法14、培训15、劳动争议16、人力资源信息17、职业锚18、薪酬19、职业生涯20、绩效工资21、结构化面试22、劳动合同23、劳动争议仲裁24、职位25、学习型组织二、判断1、公平竞争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对不同能力和职位上的人给与不同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2、一个工作岗位可以由一个人承担,也可以分别有多个人承担。
()3、亲属关系介绍属于内部渠道招聘。
()4、书面报告、定期面谈、绩效咨询均属于管理者与员工的正式沟通方式()5、结构化面试不能随意变动面试提纲。
()6、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其薪酬水平应与市场持平。
()7、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是绩效成绩优秀的员工。
()8、节约培训费用属于在职培训的优点。
()9、职业生涯规划中,员工选择职业的步骤是:选择行业——选择部门——选择企业。
()10、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支付不低于工资100%的劳动报酬。
()11、人力资源质量包括人的体质水平。
()12、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为人力资源计划。
()1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包括访问的安全。
()14、企业可以招聘熟人推荐的人员。
()15、获取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主要采用借调方法。
()16、结构化面试可以随意变动面试提纲。
()17、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奖励看起来最忙,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
()18、心理素质培训是企业必须持之以恒进行的核心重点。
()19、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划分为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
()20、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劳动报酬。
()21、人力资源质量包括人的文化水平体质水平和人才数量。
()22、人力资源规划短期期限是1年。
()23、看起来工作最忙,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一定是效率最高的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简答:1、如何做好考评后的面谈工作?做好考评后的面谈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对事不对人,焦点置于以硬的数据为基础的绩效结果上;(2)谈具体,避一般;(3)不仅找出缺陷,更要诊断出原因;(4)要保持双向沟通;(5)落实行动计划;此外还要对个别情况采取特殊方法处理。
2、工作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工作岗位的设置主要应该考虑一下几点:(1)因事设岗原则。
这是指设置岗位时既要着眼于组织现实,又要着眼于组织发展。
组织应按照各部门职责范围设定岗位,而不因人设岗;岗位和人应是设置和配置的关系,而不是颠倒。
(2)规范化原则。
这是指岗位名称及职责范围均应规范。
对脑力劳动岗位的规范不宜过细,应强调创新。
(3)整分和原则。
这是指在组织整体规划下应实现岗位的明确分工,同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结合,使各岗位职责即明确区分又同步协调,以发挥最大限度的组织效能。
(4)至少岗位数原则。
这是指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又要尽可能地缩短岗位之间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滤波”效应,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
(5)人事相宜的原则。
这是指根据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选聘相应的工作人员,并将其俺知道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3、谈谈影响中年人再就业的因素首先问五个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么做?以上五个问题涵盖了目标、定位、条件、距离、计划等诸多方面,只要在以上几个关键点上加以细化和精心设计,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晓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
做好职业定位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定位。
检视个人特质(一)欲望(Desires)) (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阶段,你究竟要什么?(二)能力(Ability) 你擅长什么?(一般技术以及特别技术)(三)性格特质(气质、性质) (Temperament) (气质、性质)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况下有最佳表现?(四)资产(Assets) (有形与无形)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每个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是员工在某一有限的时间段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一项活动。
职责:由一个人承担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
职位: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一个或多个任务落实到一个特定员工身上时出现的工作岗位。
职业:就是职位元元元的集合,是跨组织而言的。
2、人力战略:是指人力资源在组织目标的实现中产生任何作用,即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人力资源实践模式的选择。
3、管理人员置换图:也称职位置换卡,它记录各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晋升的可能性和所需要的训练等内容,由此来决定有哪些人员可以补充企业的重要职位空缺。
4、人力资源接续计划:根据工作分析信息明确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然后确定一位显然可以达到这一工作要求的候选员工,或者确定哪位员工具有潜力,可以经过培训后胜任这一工作。
5、半结构化面试两种含义:①考官提前准备重要的问题,但是不要求按照固定的次序提问,而且可以讨论那些似乎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问题。
②指面试人员依据事先规划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来对应征者进行提问,一般是根据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员等不同的工作类型设计的问题表格。
6、任务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从而确定培训内容。
7、皮格马力翁效应:即培训者对受训者的期望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8、培训者的任务:使被培训者采纳或认同培训项目的目标9、学习效果曲线:在培训的初期,受训者进步明显,但是一段时间后,就回出现学习效果停滞不前的现象,之后学习效果还是呈现进步的态势。
10、关键事件法:即负责评价的主管人员把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有效的行为和特别无效的行为记录下来,形成一份书面报告。
11、行为锚定评价法:明确定义每一评价项目,同时使用关键事件法对不同水平的工作要求进行描述,为评价者提供了明确而客观的评价标准。
12、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将公司使命和发展战略落实到可行的目标,可衡量的指针和目标值上的战略实施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复习资料人力资源1.含义: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2.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人力资源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3)人力资源(劳动能力)这一能力能够被组织所利用:①从宏观角度,人力资源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的总和;②从微观角度,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所雇佣的所有劳动者的总和。
3.特性:1)与其他资源相同..的特性:资本性、时效性2)与其他资源不相同...的特性:生物性、主观能动性、内耗性、持续性、再生性人力资本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与1960提出2.含义: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它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构成了国民财富。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1.两者的联系: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
2.两者的区别:1)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不同。
①人力资本——成本收益的角度,重点是收益问题。
②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的角度,重点是产出问题。
2)形态不同。
①人力资本是无形的②人力资源是有形的。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①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②人力资本:a.从生产活动的角度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增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损耗;b.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忍身上的凝聚。
人力资源管理1.定义:组织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与方法,以影响员工的行为、能力和态度,从而改善其工作绩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实践活动,包括为之建立的管理制度、政策以及实施的活动过程。
2.“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幼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或社会组织内能够推动其持续发展、进步,达成其目标的全部人口拥有的劳动力的总和2.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我国是16岁)并拥有现实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口的总和,是人力资源的主体。
劳动力资源突出的是劳动者数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总体的供给情况。
3.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是指实际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资源数量。
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4.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经验和劳动力迁移等投资而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
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6.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子战略,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组织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的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的总体规划。
7.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一种活动或过程,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的工作信息,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8.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指受训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让他们在其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出他们认为适合每一种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在扮演过程中培训者随时加以指导,在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以各自对扮演角色的看法来发表意见,这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9.情景模拟培训法利用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设备或者模拟设备以及实际面临的环境来对他们培训的一种方法。
10.职业锚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
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选择:1.人力资源可以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2.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既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3.企业基本竞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2.产品差别化战略3.市场焦点战略4.三种不同的成长战略:1.集中式成长战略2.纵向整合式成长战略3.多元化成长战略5.主观判断法:1.经验推断法2.团体预测法(1)德尔菲法(2)名义团体法6.定量分析预测法:1.工作负荷法2.趋势预测法3.多元回归预测法7.人力损耗的估算:1.人力损耗曲线2.离职率3.人力稳定系数4.留任率5.服务期间分析8.职务分析的方法:1.访谈法2.观察法3.问卷调查法9.招聘方法的成效评估:一,效度评估1.预测效度2.同测效度3.内容效度二,信用评估1.重测信度2.对等信度3.分半信度10.培训中两种学习方式:判断1.代理性学习2.亲验性学习11.报酬: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外在报酬又分直接报酬,简介报酬,非财务性报酬12.可变薪酬又可分为绩效工资和激励工资13.P264学会判断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14.职务评价方法:1.等级评定法2.套级法3. 因素比较法4.点数法15.奖励性可变薪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现金利润分享2.收益分享3.目标分享16.福利制度的设计应考虑一下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内在:1.企业竞争战略2.企业文化3.员工的需要. 外在:1.劳动力市场的标准 2.政府法规3.工会咨询填空1.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消费性)2.能动性3.持续性4.时效性5.社会性2.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3.重组的方式:1.兼并2联合3.收购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要考虑三个重要因素,即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生产力或效率的变化,及工作设计或结构的改变.5.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中常用的有人员替代法和马尔可夫分析法.6.培训需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组织分析2.工作分析3.个人分析7.入职导向活动的组织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岗前教育阶段和岗上早期导向阶段.8.绩效的性质中值得强调的是它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9.完整的企业绩效考评标准应该包括工作业绩考评标准,工作行为考评标准,工作能力考评标准,工作态度考评标准等内容.10.SMART原则,即KPI必须是具体的,切中目标的,随环境而变化的必须是可实现的,只要付出努力便能达成的.必须是现实的,可观察,而不是假设的;还必须是有时限的.11.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确立了一个绩效评价体系.12.改造行为的四种强化手段:1正强化2.消退3.惩罚4.负强化13.薪点工资制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基本工资单元,工龄工资单元,岗位工资单元和绩效工资单元.14.能力素质一般可分为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15.劳动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主体,内容,客体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任何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2.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和选拔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3.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般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4.(P71)考虑因素: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么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等.5.员工入职导向活动是指对新员工指引方向,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际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能尽快进入角色,并创造优良绩效.6.职业生涯管理就是建立一套能够识别员工发展需要和职业潜力的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引导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活动.7.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种规划包含了一系列职业生涯中重大转折性的选择,如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就业单位的选择,职务的选择等8.KPI是通过对组织运作过程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开发,分析,提炼和归纳,用以衡量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9.宽带薪酬的含义: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10.企业的劳动关系是指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及其组织之间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的劳动法律关系.11.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职工的招聘和解聘,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和奖惩,劳动报酬和福利等.简答题:一.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原则1.学以致用原则2.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并重原则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结合原则4.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二.目标管理法一般来说,目标管理法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员工与上级一同订立第二年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其次在订立完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时间,资源及最多的标准.在预定时间过后,员工和上级聚在一起,比较实际工作结果和与其工作目标,探讨为何不能达到(或为何能超越)某些目标的预期标准,在订立下一阶段的目标和策略.三,考绩的信度和效度含义以及如何提高?所谓信度是指考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信度,应在考绩中对同一维度采用多种方法和角度,请一个以上的考评者进行多次测评,并应使考绩程序的格式尽量标准化.对考评者进行统一的培训,也有助于信度的改善.效度则是指考绩所获信息玉带测评的真正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对了保证考绩的高效度,便应选用和设计适当的考绩方法,并着重考核具体的,可量化测定的指标,不流于泛泛的一般性评价.四,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1)绩效考评时对员工个人或个人或部门的绩效的评价,而绩效管理是把对组织绩效的管理和对员工绩效的管理集合在一起的体系,是从战略高度对绩效进行管理,着眼于组织绩效和长远发展.(2)绩效考评是事后考评工作的结果,而绩效管理包括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评,所以绩效考评仅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3)绩效考评侧重于判断和评估,而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和员工个人及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4)绩效考评往往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如月末,季末或年末,绩效管理则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五.绩效管理的过程及绩效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一是绩效计划的制定,包括工作承诺,二是绩效计划的实施与执行,三是绩效考评,四是绩效反馈六.宽带薪酬的特征:1.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2.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3.有利于职位轮换和培育组织的跨职能成长与开发计算10分(P138)。
人力资源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的定义广义地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
狭义的说,人力资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
宏观: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拥有的所有能够参与经济活动、创造价值的人口或能力的总和。
微观:是指一个组织(包括企业、公共部门以及非营利机构)的全体成员所拥有的有助于实现组织战略、达成组织目标的潜在体力和脑力总和。
2、人力资源的特征(理解记忆)1)能动性(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2)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时效性;4)持续性(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5)社会性。
Ps: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3、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宏观管理: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在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微观管理: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
4、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p31)公司总体战略(全局性、整体性、长期性)——事业战略(中期性)——职能战略(短期性、具体性、清晰性)——人力资源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研究与发展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基础)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需求,预测其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确定供求之间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净需求计划,用以指导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晋升和调动,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从而不仅帮助组织获得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同时确保组织在人力资源的使用方面达到合理和高效。
2、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原理(重点)1)马尔科夫分析法:找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Unit 11.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P8)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对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都很重要。
(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达到以下目的:用人得当,即事得其人;降低员工的流动率;使员工努力工作;有效率的面试以节省时间;使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公平合理;对员工进行充足的训练,以提高各个部门的效能;使企业不会因为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歧视行为受到控告;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遵守国家的法律;使企业内部的员工都得到平等的待遇避免员工的抱怨,等等。
)第二,企业的经理人员实际上是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的,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同其他类别的管理相比显得特别重要。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迫切需要。
第五,人是组织生存发展并始终保持竞争力的特殊资源。
2.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P17)人力资源决策应该与组织的结构相互适应。
组织的结构是组织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强调的是命令与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任务被清晰地描述出来,因此组织对员工的期望是明确的;员工的晋升路线是清晰的垂直晋升,晋升意味着责任的增大、地位的提高和更高的报酬;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信息都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
相比之下,在扁平式组织结构中,强调对员工的授权,并把被授权的员工组织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培训系统和报酬系统都支持水平的晋升。
在网络化组织中,多个公司根据各自员工的专长组成各种工作小组,完成特定的任务;这种工作小组通常包括各个方面的专家;在网络化组织中,一般更加强调员工个人的参与管理,重新构造组织的边界。
从趋势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强调员工个人与工作小组在员工前程和就业安全中的责任,工作小组的绩效将成为关注的核心。
3.什么是工作生活质量?组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P18)一是指一系列客观的组织条件及其实践,包括工作的多样化、工作的民主性和工人参与管理的程度,以及工作的安全性。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综合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什么?(D)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B、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霍桑试验2、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与精确程度和责任大小来划分等级,根据等级规定工资标准。
这是种什么工资制度?(A)A.技术等级工资制B.职务等级工资制C.结构工资制D.多元化工资制度3、学术界经常提到的评价中心法是人力资源选拔的哪种方法?(D)A、心理测验B、面试C、知识考试D、情景模拟与系统仿真4、教员请学员在可以全面观察操作的位置上观察,教员可以把工作的操作步骤向学员解释清楚,把这一步与下一步的联系是什么交待清楚。
这是培训工作的哪一阶段?(B)A、准备阶段B、演示阶段C、试行操作阶段D、随访阶段5、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C)A、人力资源B、人口资源C、人才资源D、劳动力资源6、制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标准、市场增长标准、品牌增长标准等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
这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中的哪个步骤?(C)A、战略分析B、战略选择C、战略衡量D、战略实施7、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
这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力?(D)A 、人员档案资料B、人力资源预测C、行动计划D、控制与评估8、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D)A、保障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离职成本9、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础是(B)。
A、工作评价B、工作分析C、岗位设计D、人员规划10、拟定招工简章,进行“安民告示”。
这是企业每年一次招聘录用工作的哪个阶段?(B)A、筹划与准备阶段B、宣传与报名阶段C、考核与录用阶段D、岗前教育与安置阶段11、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A)A、员工培训B、绩效考核C、人员招聘D、职业管理12、某单位有10个员工,每人的配赋分为76分,则10个总分为760分。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综合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什么?(D)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B、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霍桑试验2、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与精确程度和责任大小来划分等级,根据等级规定工资标准。
这是种什么工资制度?(A)A.技术等级工资制B.职务等级工资制C.结构工资制D.多元化工资制度3、学术界经常提到的评价中心法是人力资源选拔的哪种方法?(D)A、心理测验B、面试C、知识考试D、情景模拟与系统仿真4、教员请学员在可以全面观察操作的位置上观察,教员可以把工作的操作步骤向学员解释清楚,把这一步与下一步的联系是什么交待清楚。
这是培训工作的哪一阶段?(B)A、准备阶段B、演示阶段C、试行操作阶段D、随访阶段5、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C)A、人力资源B、人口资源C、人才资源D、劳动力资源6、制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标准、市场增长标准、品牌增长标准等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
这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中的哪个步骤?(C)A、战略分析B、战略选择C、战略衡量D、战略实施7、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
这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力?(D)A、人员档案资料B、人力资源预测C、行动计划D、控制与评估8、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D)A、保障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离职成本9、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础是(B)。
A、工作评价B、工作分析C、岗位设计D、人员规划10、拟定招工简章,进行“安民告示”。
这是企业每年一次招聘录用工作的哪个阶段?(B)A、筹划与准备阶段B、宣传与报名阶段C、考核与录用阶段D、岗前教育与安置阶段11、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A)A、员工培训B、绩效考核C、人员招聘D、职业管理12、某单位有10个员工,每人的配赋分为76分,则10个总分为760分.如果规定优秀的基准分为90,称职的基准分为70分,则优秀的人数不能超过3个,因为(3*90)+(10-3)*70=760。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期末复习.doc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期末复习01.现实人力资源与潜在劳动力的范畴。
现实人力资源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包括未成年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潜在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全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包括失业人口、求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人口、军队服役人口和其他人口。
02.劳动年龄的界定是怎么样的?我国劳动者的法定劳动年龄: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0周岁。
03.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主要形式。
1. 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分为三类:2. ①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一一包括学杂费(教育投资)、流动支出(迁移)、培训支出(企业、国家和个人)以及国家用于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等;3. ②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4. ③心理损失。
04.人力资源相关概念及其范围大小。
1. 人口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具体的、个体的人是其基本形态2. 劳动力资源:-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的总和,侧重于劳动者数量。
3. 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称。
着重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4. 人口资源二人力资源+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05.对人力资源及投资回报形式的认识。
企业为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付出庞大的人工成本培养各种企业必须的人才,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形式主要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利润、薪酬等收入,而人力资源的投资冋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同时员工的劳动贡献乂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故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投资取得回报的重要路径。
06.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什么为中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以人为屮心,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期末复习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关键绩效指标(KPI)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主要是通过研究组织内部工作流程的输入、输出情况,从中找出关键参数,把完成80%工作的20%关键行为进行量化设计,变成可操作性的目标。
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提高企业效益这样大大提高了考核的效果。
2.工作分析是以所有与工作有关的信息为依据,对组织中所设定的职位作出明确规定,即职位的任务以及完成此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等详细的说明。
是收集数据进而对一项特定的工作的实质进行评价的系统化过程。
3.文件框技术处理文件训练是将通常堆满经理办公桌的各种文件,如备忘录、报告和电话纪录等交给受培训者处理的一种模仿方法。
所提供的文件没有什么条理,有些需要紧急处理,有些需要常规处理。
要求参加培训者处理这些文件中包含的信息。
采用这种培训方法,先要对各种情况安排好处理的先后顺序,然后在对每种情况进行决策。
4.薪酬结构是指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职位所得到的薪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组织纵向薪酬薪级与横向薪酬薪档组成的薪酬矩阵。
5.平等化的薪酬结构是指公司薪酬层次比较少,最高与最低薪酬水平差距小,相临的工资档次之间的差距也很小。
6.阶层化的薪酬结构指的是公司的薪酬层次比较多,最高薪酬水平与最低薪酬水平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相邻的薪酬档次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
7.投射测验投射测验主要用于对人格、动机等内容的测量,它要求被测试者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者的内在心理特点。
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人们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实际上反映出其内在的真实状态或特征。
8.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9.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提供的服务来确定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以及薪酬结构、薪酬形式的过程.10.工作丰富化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7.7考试)期末考试题型:填空10分,多选7题14分,是非题5题15分,简答题5题25 分,案例3题36分。
(选择题可能单选或多选)第一章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判断)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1、是指以人的生命为载体的社会资源。
2、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员。
3、指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和。
4、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构成数量图(选择)二、人力资源的特点(填空)1、生物性:有生物特征,生命脆弱,生命消失资源不复存在。
而且人是一种高级生物,具有高智能和复杂情感,如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
2、能动性:能有目的地活动,能进行自我选择,能量有弹性。
3、两重性:即消费与创造的两重性,既需要消费,又能创造财富。
4、时效性: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时间的限制。
5、再生性: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有形磨损是指人自身的疲劳和衰老,无形磨损指知识和技能的老化。
6、社会性: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必然打上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烙印,这也与其它资源不同。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发展性4.民族性5.社会性是非题:日本年功序列制与美国契约制的优劣比较及实施条件? P5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它们皆为资本主义制度,都搞市场经济,但两国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差别很大。
美国是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契约人”,“按契约办事”是美国人的通行原则。
相应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
这是一种个人之间高度竞争的“压力型”劳动制度。
日本则不同,它是家族主义的资本主义,儒家文化重群体、尊长辈、讲内和的传统,使其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家族人”,“忠于企业大家庭”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
相应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这是一种个人之间密切合作的“吸力型”劳动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1、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3、人性假设理论(理解P50)4、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德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5、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个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即鉴别性胜任素质。
以及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合格者表现不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即基准性胜任素质。
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度、自我概念、特质、动机。
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名称、定义、维度、分级、标头、行为描述。
6、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的六个关键步骤:建立绩效标准、确定绩效样本、获取样本数据、数据处理分析、建立初步的胜任数据模型、验证胜任素质模型7、人力资源规划,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在企业业绩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对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以满足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为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8、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观判断法、德尔菲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P170)9、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技能清单、人员替换、人力资源的“水池”模型、马尔科夫模型(P176)10、招聘是指在企业总体发张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些职位空缺的过程。
包括招募、甄选与录用三部分11、员工甄选,是指通过应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已经招募到的求职者额进行鉴别和考察,区分他们的人格特点与知识技能水平,预测他们的未来工作绩效,从而最终挑选出企业所需要的、恰当的职位空缺填补着。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
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及解决方案1.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匹配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完全平衡一般是很难发生的,即使在供需总量上达到了平衡,往往也会在层次和结构上出现不平衡。
对于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一般要采取下列措施实现平衡:第一、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包括晋升,调动,降职等,来弥补那些空缺的职位,满足这部分的人力资源需求。
第二、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从事空缺职位的工作。
第三、进行人员的置换,释放那些企业不需要的人员,补充企业需要的人员,以调整人员的结构。
2.供给大于需求当预测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平衡供需: 第一、企业要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拓新的增长点,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例如企业可以实施多种经营吸纳过剩的人力资源供给。
第二、永久性的裁员或者辞退员工,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接,但是由于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往往会受到政府的限制。
第三、鼓励员工提前退休,就是给那些接进退休年龄的员工以优惠的政策,让他们提前离开企业。
第四、冻结招聘,就是停止从外部招聘人员,通过自然减员来减少供给。
第五、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实行工作分享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减少供给。
第六、对富余员工实施培训,这相当于进行人员的储备,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3.供给小于需求当预测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同样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平衡供需,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第一、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这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可以雇佣全职的也可以雇佣兼职的,这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如果需求是长期的,就要雇佣全职的;如果是短期需求增加,就可以雇佣兼职的或临时的。
第二、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也是增加供给的一种有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进生产技术,增加工资,进行技能培训,调整工作方式等等。
第三、延长工作时间,让员工加班加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人力资源的概念: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联系:a.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b.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c.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d。
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区别:a.在社会财富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b.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不同c.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a人事管理视员工为负担,人资视员工为第一资源b人事注重短期目标的实现,人资重视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共同实现c人事重使用,轻开发,人资重视培训和开发d人事是简单的事务管理,人资内容很丰富e人事的地位是执行层,人资是战略层f人事以事为中心,人资以人为中心g人事是命令式,人资强调民主。
2.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做出预测。
职位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人力资源管理6阶段: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阶段。
以泰罗和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代表,关注重点是职位分析,人员的选拔和报酬方案的制定。
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阶段。
出现了社会秘书或福利秘书,专门负责员工福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阶段;早期工业心理学阶段。
个人的心理特点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和人员选拔预测效度的提出,使人事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阶段。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以霍桑实验为起源的人际关系学说推动了管理学界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以工作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
第五阶段:劳工运动阶段。
第六阶段: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
从单个的人到组织人,把个人放在组织中进行管理,强调文化和团队的作用。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活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预测,规划及并购。
雇佣与招募:面试,招募,测试以及临时性人员调配。
培训与开发:上岗培训,绩效管理技能培训以及生产率的强化等。
报酬:工资与薪金管理,工作描述,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激励工资以及工作评价等。
福利:保险,休假管理,退休计划,利润分享。
雇员服务:雇员援助计划,雇员的重新安置以及被解雇员的新职介绍。
员工关系与社区关系,健康与安全,人事记录等。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分工职位分析:根据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编制职位说明书,与其他部门沟通,修订职位说明书。
人力资源规划:汇总各部门的需求计划,综合平衡预测公司的人员需求,预测公司的人员供给。
招聘录用;根据规划确定招聘的时间,范围。
发布招聘信息,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配合其他部门对应聘者进行测试,确定最终人选。
为新员工办理各种手续。
绩效管理:制定绩效管理的体系,包括考核内容的类别,周期,方式,步骤等。
指导各部门确定考核指标的内容和标准。
对管理者进行考核培训。
组织考核实施。
保存考核结果薪酬管理:制定薪酬体系,包括薪酬的结构,发放的方式等。
核算员工的具体薪酬数额。
审核各部门的奖惩建议。
培训与开发:制定培训体系,包括培训的形式,培训的项目。
汇总各部门的需求,平衡并形成公司的培训计划。
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1.沙因的理论假设:a.经济人假设。
相当于麦格雷戈的x理论,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主要观点: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排列的。
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同一时期,几种需要可以同时存在,但有一种是起主导作用的,叫优势需要。
得到满足了的需要不能成为激励因素了。
B.不足:理论没有得到实际研究的证明,将需求层次看成是固定的机械上升运动,没有考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实中,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很难确定哪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会成为下一个必须满足的需要。
第七章职位分析1.职位分析的九个内容:职位标识,职位概要,职位职责,绩效标准,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工作环境和条件,在职资格条件,其他内容。
2.职位分析的步骤;准备阶段:确定职位分析的目的和用途,成立职位分析小组,对职位分析人进行培训,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
调查阶段:制定职位分析的时间计划进度表,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办法,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工作流程图,国家的职位分类标准),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工作中的人的活动,在工作使用的器械,工作绩效的信息,工作的背景条件,工作对人的要求)分析阶段:整理资料,审查资料,分析资料完成阶段:编写职位说明书,对整个职位分析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和不足,运用分析结果。
第八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是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2.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平衡,结果不合理采取的方法:a。
进行人员的重新配置,包括晋升,调动,降职,b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
C。
进行人员的置换,释放那些不需要的人员。
3.供给大于需求:a。
扩大经营规模,开拓新的增长点。
b。
永久性的裁员或者辞退员工。
C。
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d冻结招聘。
e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
f对富余员工实施培训.4.供给小于需求;a从外部雇用人员,包括返聘b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c延长工作时间d降底员工的离职率e可以将企业有些业务外包。
5.马尔科夫模型6.最小二乘法:第九章招聘录用1,招聘的流程:A确定职位空缺,包括数量和质量。
B选择招聘渠道。
一是外部招聘,一是内部招聘C制定招聘计划。
招聘的规模,范围,时间,预算D选择招聘来源和方法E回收应聘资料F评估招聘效果。
招聘的时间,成本,应聘比例(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录用比例(录用人数|应聘人数)2.招聘渠道的利弊分析:内部招聘;优点;第一,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发展期望。
第二,对组织工作的程序,企业文化比较熟悉,能够迅速的展开工作。
第三,对企业目标认同感强,辞职可能性小第四,风险小,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力和人品有基本了解第五,节约时间和费用缺点:第一,容易引起同事间的过度竞争第二,竞争失利者感到心里不平衡,难以安抚第三,新上任者面对的是'老人",难以建立领导声望第四,容易近亲繁殖,思想,观念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活力外部招聘:优点;第一,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活力第二,避免企业内部相互竞争所造成的紧张氛围第三,给企业内部人员以压力,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第四,选择的范围较广,可以招聘到优秀人才缺点:第一,对内部人员是一个打击,感到晋升无望,第二,外部人员对企业情况不了解,需要时间适应第三,对外部人员不是很了解,不容易做出客观评价第四,外部人员不一定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第十章培训与开发1,培训与开发的流程A培训前得准备。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路,包括组织的分析,任务分析还有人员分析。
选择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确保受训人员做好准备。
B培训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的目标。
培训的内容,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标准要素,要清楚具体。
条件要素,设定合适。
!培训的内容和对象。
!培训者!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和设施!培训的方式方法和费用C培训迁移。
良好的氛围,上级的支持和同事的支持有利于培训的迁移。
D培训的评估与反馈!培训评估的标准。
受训者对培训的反应,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受训后工作行为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改善。
!培训评估的设计。
评估的方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角色扮演法等。
!评估的方式。
培训后测试。
对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前后的对比测试。
将受训人员与控制组培训前后的对比测试。
2.培训与开发的主要方法A在职培训。
学徒培训。
辅导培训。
工作轮换。
B脱产培训。
授课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角色扮演法。
工作模拟法。
网络培训法。
第十一章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流程A计划绩效。
!计划绩效的基本过程,包括准备阶段,沟通阶段,绩效计划的审定与确认阶段。
!绩效考核的目标。
绩效内容,包括绩效项目(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绩效指标就是对绩效项目的分解,如工作能力可以细化为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绩效标准要明确,适度,可变。
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时间。
!绩效考核的周期(考核的期限)。
根据职位的性质,指标的性质和标准的性质来确定周期。
B监控绩效。
!与员工持续沟通!辅导与咨询。
!搜集绩效信息。
C考核绩效。
!考核的主体,有上级,同事,下级,员工本人和客户。
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种的误区,晕轮效应(增加评估的次数或做不定期的评估,或以目标达成情况加以考核),逻辑错误(交叉评估,加大客观指标的权重),近期错误(以客观事实作为考核依据,对考核过程进行记录,首因效应(),对比效应(交叉评估或加大客观指标权重),溢出效应(做好绩效管理中的数据搜集,记录),宽大化倾向(强制比例分布,比对法)。
D反馈阶段。
反馈面谈的准备工作,面谈的实施,绩效反馈应注意的问题(应当及时,要指出具体问题和出现的原因),绩效反馈结果的衡量,绩效考好结果的运用(奖金,晋升,提薪等)2.绩效考核的方法。
比较法(个体排序法,配对比较法,人物比较法,强制比例法),量表法(评级量表法,行为瞄定评价法,行为观察量表法混合标准测评法),描述法。
第十二章薪酬管理1.概念: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2,几种关系:A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心理满足和心理收益)和外在报酬【货币报酬:直接报酬(工资,绩效奖金,股票期权),间接报酬(保险,带薪休假,住房补贴);;非货币报酬】B薪酬包括基本薪酬,激励薪酬,间接薪酬。
3.薪酬管理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4.薪酬管理的方法:A.要素比较法:确定报酬要素;选择典型职位;按照每个报酬要素,对典型职位进行多次排序,有几种报酬要素,就要就要进行几次排序;确定每一典型职位各报酬要素的工资率,并且依此对典型职位再次进行排列;剔除不合理的典型职位;确定其他职位的薪酬水平。
B.要素计点法:确定报酬要素;对每个报酬要素划分成不同等级并且对报酬要素和各个等级的含义做出清晰的界定;确定各个报酬要素及其内部各等级的点值;进行评价。
5.基本薪酬设计流程:A职位分析B职位评价(要素计点法,要素比较法)C薪酬调查,建立薪酬曲线D确立薪酬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