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NF水平及其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bdnfmet等位基因
bdnfmet等位基因什么是bdnfmet等位基因?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许多与健康相关的基因变异。
其中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基因变异是bdnfmet等位基因。
这个基因变异在神经保护因子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TrkB受体(BDNF受体)编码区域产生突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bdnfmet等位基因的定义、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研究该基因变异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bdnfmet等位基因的定义1. bdnfmet等位基因的起源与发现- bdnfmet等位基因最早于2003年被发现。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模型中,某些个体会表达一种对BDNF受体造成突变的蛋白质。
这个突变被命名为"bdnfmet",它是"BDNF Val66Met"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
- BDNF Val66Met突变起源于人类,在种群中广泛存在。
研究人员随后发现,这个等位基因与许多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状况有关。
2. bdnfmet等位基因的特征- bdnfmet等位基因是BDNF Val66Met突变的一种变异形式,其中Met代表蛋白质序列中的氨基酸甲硫氨酸(Methionine),而Val则代表缬氨酸(Valine)。
- 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BDNF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神经发育、生长和连接等过程。
第二部分:bdnfmet等位基因与健康的关系1. bdnfmet等位基因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许多研究发现,bdnfmet等位基因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焦虑症等之间有联系。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神经保护因子BDNF的表达和功能有关。
2. bdnfmet等位基因与认知功能- 许多研究人员也发现,bdnfmet等位基因与认知功能的变异有关。
有些研究发现,这个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增加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等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疾病的风险。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与血管病变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与痴呆症类似,但病因和临床特点不同。
VCI是一种主要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不同于痴呆症,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对于VCI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认知功能的神经元生长因子方面,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水平变化与VCI的发病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VCI患者血清BDNF和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血清BDNF和GDNF水平在VCI中的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BDNF和GDNF水平在VCI患者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DN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元生长因子,其在神经元的存活、发育和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VCI患者血清中的BDNF水平明显降低,这与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元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
GDNF是一种神经细胞内在的神经元生长因子,在多种神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VCI患者血清中的GDNF水平也明显降低,这与VCI患者的神经元退行和神经元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的方法主要包括 ELISA 法、免疫印迹法等。
ELISA 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BDNF和GDNF与特定的抗体结合,然后用酶标记二抗结合,最后用底物显色来测定其含量。
免疫印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方法,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BDNF和GDNF。
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血清中BDNF和GDNF的水平,并为VC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血清BDNF和GDNF水平的变化不仅与VCI的发病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可能成为VCI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对于VCI的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的监测至关重要。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金海淼;胡斌;张咏梅;陈美英;魏丹;夏贤卿;龚发金【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2(033)019【摘要】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发作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及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n=30)给予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并随访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及江西省精神病院职工(对照组)(n=30)的血清BDNF水平,并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程度.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18.65±6.1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4.87±6.08)ng/mL] (t=3.941,P=0.000),并与治疗前HAMD总分呈负相关(r=-0.413,P=0.023);治疗第4周末血清BDNF 水平[(22.56±6.56)ng/mL]显著高于治疗前(t=-4.089,P=0.000),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治疗后HAMD总分呈负相关(r=-0.619,P=0.000);治疗4周末血清BDNF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372,P=0.043).结论血清BDNF水平低下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密切相关,可能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状态指标;血清BDNF水平升高可能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临床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总页数】3页(P2949-2951)【作者】金海淼;胡斌;张咏梅;陈美英;魏丹;夏贤卿;龚发金【作者单位】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锂盐合并喹硫平或改良电休克治疗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J], 贾玉萍;张载福;沈曙光;肖文斌;张晨2.SSRI 治疗首发为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对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李则挚;陈俊;方贻儒;苑成梅;黄佳;洪武;胡莺燕;曹岚;卢卫红;王勇;吴志国3.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临床观察 [J], 李焱容4.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 [J], 陈赛;邓冰;毕斌;刘鹰;李莎莎;王丽;冯霞5.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及单相抑郁症患者与血清BDNF、GABA、TSH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J], 李家君;张浪;李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1 0 0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s .MA T R I C S c o g n i t i v e c o n s e n s u s b a t t e r y( MC C B)a n d Wi s c o n s i n c a r d s o r t i n g t e s t( WC S T )w e r e
Po l y mo r p hi s m o f BDNF Va 1 6 6Me t wa s g e no t y p e d b y u s i n g Ta q ma n— PCR i n 9 0 ir f s t e p i s o de s c h i z o p hr e n i c pa t i e n t s a n d
( B D N F )V a 1 6 6 M e t a n d c o g n i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i n i f r s t e p i s o d e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i n C h i n e s e H a n p o p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C e n t e r ,J i n a n 2 5 0 0 1 4,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o f b r a i n - d e i r v e d n e u r o t r o p h i c f a c t o r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D)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损伤,其临床特点是认知功能逐渐减退,但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在VCID患者中,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GDNF(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VCID患者血清BDNF和GDNF水平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和GDNF水平的测定方法1. 血清样本收集:采集VCID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将血清样本储存于-80℃冰柜中,避免多次冻融。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BDNF和GDNF水平:利用商用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中BDNF和GDNF的测定,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通过光密度测定样本中BDNF和GDNF的浓度。
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法测定BDNF和GDNF水平:通过转染细胞,使其产生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再测定细胞产生的荧光素酶活性来间接测定BDNF和GDNF水平。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以准确测定血清中BDNF和GDNF的水平,但是ELISA法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更为常用。
2. 判断疾病预后及治疗效果:一些研究表明,BDNF和GDNF水平的降低与VCID患者的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血清中BDNF和GDNF的水平,可以及早发现VCID 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 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监测:目前,一些药物已经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BDNF和GDNF 水平来改善VCID患者的认知功能,例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和小分子神经营养因子等。
测定血清中BDNF和GDNF的水平可以作为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三、结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运动、BDNF与能量代谢平衡的研究进展
运动、BDNF与能量代谢平衡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林习雪峰聂文良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4期摘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TF)家族的一员。
BDNF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主要分布在海马、杏仁核和皮质,在外周系统心脏、脂肪和骨骼肌也有表达。
酪氨酸激酶受体B (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 B)是BDNF的特异性高亲和力受体,BDNF可通过与Trk B结合,激发各种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 B)基因突变或功能缺失均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
BDNF可通过调节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并维持其功能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DNF可通过中枢和/或外周的机制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
BDNF是运动预防和治疗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因子。
运动可以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细胞内,以及血液BDNF 水平。
关键词:健康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能量代谢;代谢平衡中图分类号: G 804.2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71-05文献标志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家族的一员。
BDNF mRNA及蛋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主要分布在海马、杏仁核和皮质,也存在于纹状体、基底前脑、下丘脑、脑干和小脑,近来发现卵巢、心、肺、血小板和骨骼肌也有表达。
酪氨酸激酶受体B(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 B)是BDNF的特异性高亲和力受体,BDNF可通过与Trk B结合,激发各种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BDNF既可通过调节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并维持其功能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通过中枢和/或外周的机制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以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等,但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VC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是神经细胞生长和成熟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 衰老与血管性认知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
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AD)等痴呆性疾病,VCI以血管性病变为主要病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硬化、脑小血管病变等。
这些病变会对脑部神经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加速认知功能的退化。
2. 血清BDNF、GDNF水平与VCI3. BDNF、GDNF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表明,BDNF、GDNF水平的降低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实验证实,BDNF可以通过促进突触形成和信号传导、促进神经元再生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而GDNF则可以通过减缓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等途径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血清中BDNF、GDNF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V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监测VCI患者的血清BDNF、GDNF水平,可以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可以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还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干预手段(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提升BDNF、GDNF水平,或许可以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探索更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潜在机制,为VCI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型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颅脑结构关系的研究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型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颅脑结构关系的研究郭芳;李文强;邓越峰;郭素芹;李玉玲;郭敬华【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38)8【摘要】目的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99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和200名健康儿童的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用磁共振成像对104例患者进行检测,并采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颅腔结构.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的BDNF VaL66Met基因型(A/A,A/G,G/G)和等位基因(A,G)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22,P>0.05;x2=0.24,P>0.05).BDNF基因VaL66Met不同基因型之间患者比较,左外侧裂脑沟根部宽(F=8.11,P<0.01)、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F=10.25,P<0.00)、顶叶脑沟宽(F=8.23,P<0.01)、右颞角宽度(F=5.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基因型两两比较显示,A/A型的患者的顶叶脑沟宽(3.77±1.36)cm、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6.44±2.75)cm显著高于A/G型[(3.19 ± 0.74)cm,(5.19±1.16)cm]、G/G型[(3.15±0.60)cm,(4.92±1.83)cm];A/A型的患者的左外侧裂脑沟根部宽(6.28±1.79)cm显著高于A/G型(5.11±1.56)cm;A/A型患者的右颞角宽度(5.05±1.36)cm显著高于G/G型(4.05±2.13)cm,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易感性与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无显著相关;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携带BDNF基因(VaL66Met)A/A基因型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脑室扩大、右颞角宽度增大.%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 and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To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brain structural with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 in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was used to detect the VaL66Met polymorphism of BDNF in 199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and 200 normal comparison subjects. MRI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brain structure in 104 patients with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equenciesof BDNF VaL66Met genotype and allele (X2 = 1.22,P > 0.05 ;X2 = 0.24,P > 0.05) between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The widths of the parietal sulci and right lateral fi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wider in A/A genotype[(3.77 ± 1.36)em, (6.44 ± 2.75)cm] than in either A/G[(3.19 ± 0.74)cm, (5.19 ±1.16)cm] or G/G [(3.15 ± 0.60)cm, (4.92 ± 1.83)cm]genotype (P < 0.05).The width of the left lateral fissure was significantly wider in A/A genotype than in A/G genotype [(6.28 ± 1.79)cm vs. (5.11 ± 1.56)cm] (P < 0.05). The width of the right horn of temporal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AA genotype than in G/G genotype[ (5.05 ± 1.36)cm vs. (4.05 ± 2.13)cm] (P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 with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In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the patients with A/A genotype have significantly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and increase in width of the right temporal horn.【总页数】5页(P464-468)【作者】郭芳;李文强;邓越峰;郭素芹;李玉玲;郭敬华【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认知特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 [J], 宇辉;张志珺;施咏梅;柏峰;钱云;袁勇贵;邓玲珑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J], 张璐璐;老帼慧;李莎;郑洪波;黄荣成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J], 崔开艳;孙萌萌;刘兰芬;杨丽敏;王妍;乔冬冬;王汝展;王丽娜4.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的关系 [J], 郭素芹;苏林雁;郭敬华;杜海霞;郭芳;李强;潘伟盟;常克萍5.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关联性分析 [J], 祁寒梅;查娟民;盛云露;钱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总胆红素(TB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总胆红素(TB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04T07:03:44.428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9期作者:徐安然战歌桑源[导读] 分析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总胆红素(TB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喹硫平)与观察组(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比较治疗效果。
徐安然战歌,桑源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150056【摘要】目的分析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总胆红素(TB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喹硫平)与观察组(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TBIL和BDNF水平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阿米替林结合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改善,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喹硫平;阿米替林;双相情感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总胆红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mitripty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on bipolar disorder and its effect on the levels of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quetiapine) and observation group (amitripty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BIL and BDNF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amitripty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has a high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 It is worth adopting and promoting.[Key words] quetiapine; Amitriptyline; Bipolar disorder;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total bilirubin双相情感障碍为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精神疾病,该病复发率高。
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ꎮ方法㊀收集2018年1月 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科诊治糖尿病患者(年龄ȡ65岁)592例ꎬ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ꎬ其中认知功能损害(CI)组189例ꎬ认知正常组403例ꎬ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资料ꎬ进行BDNF基因分型检测ꎬ分析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ꎮ结果㊀CI组风险等位基因A高于认知正常组(χ2/P=4.396/0.036)ꎻ等位基因A携带者在定向力㊁延迟回忆及语言能力3个认知域的分值显著低于非携带者(t/P=3.063/0.012㊁2.642/0.034㊁2.941/0.020)ꎻ线性回归分析显示ꎬ每拷贝A等位基因与MMSE㊁定向力和延迟回忆有显著相关性(β/P=-0.096/0.011㊁-0.155/<0.001㊁-0.134/0.001)ꎻ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ꎬ糖尿病病程㊁空腹血糖㊁HbA1C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95%CI)=1.036(1.014~1.059)㊁1.082(1.004~1.166)㊁1.253(1.057~1.486)㊁1.116(1.022~1.554)ꎬP均<0.05]ꎬ而受教育时间和口服二甲双胍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OR(95%CI)=0.877(0.812~0.947)㊁0.502(0.297~0.849)ꎬP均<0.05]ꎬ糖尿病人群BDNFVal66Met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696倍(95%CI1.119~2.569ꎬP=0.013)ꎮ结论㊀老年糖尿病人群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ꎮʌ关键词ɔ㊀老年人ꎻ糖尿病ꎬ2型ꎻ认知功能障碍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ꎻ基因多态性ꎻVal66Met基因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20.03.004AssociationofBDNFVal66Metgenepolymorphism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elderlydiabeticpatients㊀LiuJia∗ꎬLuoHongyuꎬWangJieyuꎬZhangLiꎬDanXiaojuanꎬYangWei.∗DepartmentofGeriatricsꎬXuanwuHospitalꎬCapitalMedi ̄calUniversityꎬBeijing100053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angWeiꎬE ̄mail:yangw_79@163.comFundprogram:ResearchProjectofHealthCareinBeijing(17 ̄13)ꎻYouthTrainingProgramofBeijingMunicipalHospitalAd ̄ministration(QML20180805)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analyzetheeffectof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Val66Metgenepolymor ̄phismoncognitiveimpairmentinelderlydiabeticpatients.Methods㊀Fivehundredandninety ̄twodiabeticpatients(agedȡ65years)werecollectedfromJanuary2018toMay2019intheDepartmentofGeriatricsꎬXuanwuHospitalꎬCapitalMedicalUniversity.ThecognitivefunctionofthepatientswasassessedbyMMSEꎬincluding189patientsinCIgroupand403patientsinnormalcognitivegroup.ClinicalandbiochemicaldatawerecollectedandBDNFgenotypingwasperformedtoanalyzethere ̄lationshipbetweenBDNFVal66Metgenepolymorphismandcognitiveimpairmentinelderlydiabeticpatients.Results㊀TheriskalleleAintheCIgroupwashigherthanthatinthecognitivelynormalgroup(χ2/P=4.396/0.036)ꎻthescoresofalleleAcarriersinthethreecognitivedomainsoforientationꎬdelayedrecallandlanguageability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Carriers(t/P=3.063/0.012ꎬt/P=2.642/0.034ꎬt/P=2.941/0.020).Linear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eachcopyoftheAallele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MMSEꎬorientationꎬanddelayedrecall(β/P=-0.096/0.011ꎬβ/P=-0.155/<0.001ꎬβ/P=-0.134/0.001).MultivariatelogisticanalysisshowedthatthedurationofdiabetesꎬfastingbloodglucoseꎬHbA1Cꎬandlow ̄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 ̄C)wereriskfactorsforcognitiveimpairmentindiabetes[OR(95%CI)=1.036(1.014to1.059)ꎬ1.082(1.004to1.166)ꎬ1.253(1.057to1.486)ꎬ1.116(1.022to1.554)ꎬP<0.05].Timeofeducationandoralmetforminareprotectivefactorsofcognitivedysfunction[OR(95%CI)=0.877(0.812to0.947)ꎬ0.502(0.297to0.849)ꎬP<0.05].ThecarriersoftheBDNFVal66MetAalleleinthediabeticpopu ̄lationwere1.696timesmorelikelytosufferfromcognitivedysfunctionthannon ̄carriers(95%CI1.119to2.569ꎬP=0.013).Conclusion㊀ThecognitiveimpairmentintheelderlywithdiabetesmaybecloselyrelatedtotheBDNFVal66Metgenepolymorphism.㊀㊀ʌKeywordsɔ㊀ElderlyꎻDiabetesmellitusꎬtype2ꎻCognitiveimpairmentꎻ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ꎻGeneticpolymorphismꎻVal66Metgene㊀㊀糖尿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ꎬ常伴随着认知功能损害ꎬ其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增高[1 ̄2]ꎮ然而目前糖尿病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 ̄torꎬ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的一员ꎬ与神经元的生长㊁分化㊁增殖㊁可塑性及大脑的认知和记忆密切相关[3]ꎮ有研究证实ꎬ血BDNF水平在AD和糖尿病患者中下降[4 ̄6]ꎬ但也有研究结果却不一致[7 ̄8]ꎬ可能是由于血清BDNF易受降糖降脂药物㊁生活方式如运动㊁吸烟和饮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ꎮVal66Met基因位于BDNF基因的编码外显子ꎬ其G/A多态性导致编码的第66位氨基酸发生缬氨酸 甲硫氨酸(Val ̄Met)转换ꎬ从而影响BDNF分泌[10]ꎮ有研究发现ꎬ在健康人群中风险等位基因A携带者海马体积和海马相关记忆下降ꎬ可能与AD发病相关[11 ̄12]ꎮ糖尿病人群与健康人群比较ꎬA等位基因携带者延迟回忆能力减退[4]ꎮ但该位点与老年糖尿病人群认知功能下降是否相关目前少有报道ꎮ本研究分析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BDN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ꎬ探讨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ꎬ以期望为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个体化治疗依据ꎬ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收集2018年1月 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科诊治糖尿病患者(年龄ȡ65岁)592例ꎬ其中认知损害(CI)组189例ꎬ认知正常组403例ꎬ见表1ꎮ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ꎬ入组对象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入组标准㊀纳入标准:(1)年龄ȡ65岁ꎻ(2)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13]ꎻ(3)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上者ꎮ排除标准:(1)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神经系统疾病史(脑血管病㊁帕金森病等)ꎻ(2)严重内科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ꎬ中重度贫血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ꎻ(3)糖尿病高渗或酮症酸中毒ꎻ(4)明确的精神疾病等ꎻ(5)严重视力或听力障碍ꎮ1.3㊀观测指标与方法1.3.1㊀临床资料:(1)临床特征ꎬ包括身高㊁体质量㊁体质量指数(BMI)㊁疾病情况及降糖药用药信息[二甲双胍㊁胰岛素㊁噻唑烷二酮类㊁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1peptidase ̄4ꎬDPPⅣ)抑制剂]等ꎻ(2)生化指标ꎬ空腹血糖(FPG)ꎬ糖化血红蛋白(HbA1C)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ꎻ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通过计算软件(www.ocdem.ox.ac.uk)获得[14]ꎻ(3)认知功能评定ꎬ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评估ꎬ共30项ꎬ分为定向力㊁短时记忆㊁计算及注意力㊁延迟回忆和语言能力等5部分ꎬ总分范围0~30分ꎮ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制定的认知障碍标准ꎬ文盲组ɤ19分ꎬ小学组ɤ22分ꎬ初中以及上ɤ26分为认知功能损害[15]ꎮ1.3.2㊀基因分型检测:采取静脉血5ml抗凝处理ꎬ按照QIAGEN公司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提取DNAꎮBDNFVal66Met上游引物5  ̄AAGAAG ̄CAAA ̄CATCCGAGGACA ̄3 ꎬ下游引物5  ̄GGGATTG ̄CACTTGGTCTCGTAG ̄3 ꎬ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ꎮ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扩增目的DNA片段ꎮ酶切产物用3%琼脂糖凝胶电泳ꎬ溴化乙锭染色ꎬ根据电泳条带迁移速率不同进行分析ꎬ对BDNFVal66Met进行基因分型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ꎻ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ꎬ比较采用χ2检验ꎻHOMA2 ̄IR是非线性资料ꎬ统计时采用自然对数转化ꎬ以LnHOMA2 ̄IR表示ꎻ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ꎬ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2组临床资料比较㊀2组的性别㊁年龄㊁高血压病史㊁BMI水平㊁LnHOMA2 ̄IR及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与认知正常组比较ꎬCI组的糖尿病病程㊁HbA1C㊁血LDL ̄C㊁空腹血糖水平增高ꎬ而受教育时间(年)偏低及口服二甲双胍比例下降(P均<0.05)ꎬ见表1ꎮ2.2㊀2组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比较㊀其在总人群中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P>0.05)ꎬ最小等位基因(A)频率为46.6%ꎮ虽然3种基因型GG㊁AG㊁AA在CI组和认知正常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但是风险等位基因A在CI组中分布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51.1%vs.44.5%ꎬP=0.036)ꎬ见表1ꎮ表1㊀2组一般资料和BDNF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㊀㊀项㊀目CI组(n=189)认知正常组(n=403)t/χ2值P值MMSE( xʃsꎬ分)23.93ʃ2.4728.90ʃ1.0327.176<0.001男[(%)]89(55.3)223(47.1)3.5090.064年龄( xʃsꎬ岁)74.44ʃ7.0173.47ʃ6.75-1.0640.109受教育时间( xʃsꎬ年)10.88ʃ2.6711.93ʃ2.744.116<0.001糖尿病病程( xʃsꎬ年)15.32ʃ9.9712.43ʃ7.35-3.964<0.001BMI( xʃsꎬkg/m2)25.83ʃ3.3025.69ʃ3.200.4950.621高血压[例(%)]156(82.5)332(82.4)0.0020.998生化指标( xʃs)㊀HbA1C(%)7.99ʃ1.827.64ʃ1.67-3.1870.024㊀LDL ̄C(mmol/L)2.54ʃ0.982.18ʃ0.92-0.7720.001㊀FPG(mmol/L)8.01ʃ3.627.31ʃ2.46-2.4090.017㊀LnHOMA2 ̄IR6.94ʃ4.957.04ʃ4.861.0630.099降糖药物[例(%)]㊀二甲双胍62(32.8)204(50.6)16.505<0.001㊀噻唑烷二酮类44(23.3)88(21.8)0.1550.751㊀胰岛素95(50.3)187(46.6)0.7700.475㊀DPP ̄IV抑制剂5(1.2)0--BDNFVal66Met[例(%)]㊀GG41(21.7)123(30.5)5.2410.073㊀GA103(54.5)201(49.9)㊀AA45(23.8)79(19.6)㊀G185(48.9)447(55.5)4.3960.036㊀A193(51.1)359(44.5)2.3㊀BDNF基因多态性与MMSE分值的相关性分析2.3.1㊀BDNF基因多态性MMSE分值比较:在总人群中等位基因A携带者的语言能力及定向力㊁延迟回忆分值低于非携带者(P<0.05)ꎬ但在MMSE总分值㊁短时记忆和计算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2ꎮ表2㊀BND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中MMSE各项分值的比较㊀( xʃsꎬ分)指㊀标等位基因A携带者(n=428)非等位基因A携带者(n=164)t值P值MMSE总分27.77ʃ2.5727.99ʃ2.111.2520.312语言能力8.57ʃ0.898.71ʃ0.492.9410.020定向力9.49ʃ1.059.71ʃ0.653.0630.012短时记忆2.96ʃ0.232.96ʃ0.270.2440.807计算及注意力4.25ʃ1.234.17ʃ1.26-1.2030.085延迟回忆2.35ʃ0.872.53ʃ0.682.6420.0342.3.2㊀BDNF风险等位基因与MMSE分值的线性相关分析:进一步分析BDNFVal66Met风险等位基因A与MMSE总分以及各分值的相关性(见表3)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ꎬ调节表1有显著差异的相关因素后ꎬ每拷贝风险等位基因A与MMSE(β=-0.096ꎬP=0.011)ꎬ定向力(β=-0.155ꎬP<0.001)ꎬ延迟回忆(β=-0.134ꎬP=0.001)呈负相关ꎬ但在短时记忆㊁计算及注意力和语言能力方面无显著相关性(P>0.05)ꎮ2.4㊀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分析㊀将表3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ꎬ结果显示ꎬ糖尿病病程㊁FPG㊁HbA1C㊁LDL ̄C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ꎬ受教育时间和口服二甲双胍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均<0.05)ꎬ见表4ꎮ此外ꎬBDNFVal66Met是糖尿病人群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基因ꎬ其等位基因A携表3㊀BDNF风险等位基因与MMSE各项分值的相关性分析定向力短时记忆计算及注意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MMSE总分BDNF风险β-0.155-0.0140.033-0.134-0.066-0.096等位基因P值<0.0010.7290.4040.0010.1030.011表4㊀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㊀量β值SE值Wald值P值OR(95%CI)受教育时间-0.1310.03911.173<0.0010.877(0.812~0.947)糖尿病病程0.0360.01110.5620.0011.036(1.014~1.059)高血压0.0510.3290.0240.8761.053(0.552~2.007)FPG0.0790.0384.2690.0391.082(1.004~1.166)HBA1C0.2260.0876.7590.0091.253(1.057~1.486)LDL ̄C0.2160.2144.3730.0341.116(1.022~1.554)口服二甲双胍-0.0690.2686.6150.0100.502(0.297~0.849)BDNFA等位基因0.5280.2126.2120.0131.696(1.119~2.569)带者(AA+GA)认知障碍发病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696倍(95%CI1.119~2.569ꎬP=0.013)ꎮ高血压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无明显相关性(P>0.05)ꎮ3㊀讨㊀论㊀㊀研究发现ꎬ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ꎬ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增加了1.5倍ꎬ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糖代谢紊乱㊁胰岛素抵抗㊁血脂异常㊁血压增高㊁肥胖及遗传因素如APOE基因等[2]ꎮ而近期针对糖尿病人群横断面研究发现ꎬ认知损害组在脑卒中㊁高血压及抑郁方面比例均高于糖尿病认知正常组ꎬ而在饮酒㊁吸烟㊁血脂水平㊁空腹血糖㊁BMI及APOE风险基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 ̄18]ꎮ而本研究发现ꎬ糖尿病病程㊁HbA1C及LDL ̄C水平增高均是糖尿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ꎬ但并未发现高血压人群在认知损害组中比例增高ꎬ可能与高血压本身就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关ꎬ既往研究中未除外脑卒中患者ꎬ糖尿病所造成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混入了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从而引起认知功能下降ꎬ此外既往研究对象还包含了抑郁症患者ꎬ因此导致了结果的差异ꎮ而本研究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除外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和抑郁症患者ꎬ其相关性结果更能准确体现糖尿病与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联系ꎮ目前二甲双胍与糖尿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无一致结论ꎬ有研究发现ꎬ二甲双胍造成的维生素B12和钙的缺乏可以增加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19 ̄20]ꎬ但另一些研究却相反[21 ̄22]ꎬ本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ꎬ补充维生素B12及钙剂是否与二甲双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关ꎬ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ꎮ㊀㊀血BDNF水平在T2DM人群中较正常人群降低[4 ̄6]ꎬ而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BDNF细胞内运输和活动依赖性分泌从而影响BDNF的功能[10]ꎮ该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因人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ꎬ在亚洲人群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最高达48.1%[23]ꎬ较欧洲人群增高2倍以上[6]ꎮ在亚洲人群中研究发现ꎬ对比T2DM和正常组人群认知功能ꎬ2组间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ꎬ但在延迟回忆分值方面A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显著下降[24 ̄26]ꎮ因此推测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并非直接影响了T2DM易感性ꎬ而是对糖尿病患者部分认知域下降造成了影响ꎮ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常伴随多个认知域ꎬ如即刻记忆㊁延迟记忆㊁学习和执行能力的下降[21]ꎮ本研究以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ꎬ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46.6%ꎬ并发现风险等位基因A增加可导致延迟回忆分值下降ꎬ与以往研究一致[4]ꎮ此外A等位基因携带者在定向力和语言能力方面分值较非携带者下降ꎮ在调整学历和糖尿病病程等其他危险因素后ꎬ提示BDNFVal66Met可能是老年T2DM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ꎮ㊀㊀目前BDNFVal66Met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尚不明确ꎮ一方面ꎬ有研究发现ꎬVal66Met基因突变在健康人群中可以影响海马相关的记忆功能和海马体积[12]ꎬ与正常人群海马相比ꎬ散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中BDNF表达明显降低ꎬ这些结果提示BDNF基因突变及造成随后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与AD的早期病理改变有关[11 ̄12]ꎮ此外该位点还能通过影响神经元BDNF的功能ꎬ与一些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相关ꎮ另一方面ꎬVal66Met位点突变导致BDNF表达下降ꎬ而BDNF可以通过刺激生长激素抑制素的表达增加β ̄淀粉样蛋白的降解[27]ꎬ从而导致AD的发生ꎮ在糖尿病人群中ꎬ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ꎬ可能导致脑内胰岛素作用减弱ꎬAβ生成增多和降解减少ꎬ从而使神经元产生退行性改变[2ꎬ28]ꎬ可形成AD的相关病理改变ꎬ出现认知功能障碍ꎮ此外ꎬ糖尿病病变本身出现的颅内微血管慢性缺血病变ꎬ也会造成认知功能的损害ꎮ而BDNFVal66Met多态性是否会加剧糖尿病人群胰岛素抵抗㊁高胰岛素血症及微血管病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ꎮ㊀㊀总之ꎬ本研究发现BDNFVal66Met基因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基因ꎬ但是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ꎬBDNFVal66Met风险等位基因携带者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风险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证实ꎮ此外本研究的局限性还在于认知功能损害重要的风险基因APOE未纳入分析ꎮ故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ꎬ探讨2种风险基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ꎮ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作者贡献声明刘佳:实施研究过程ꎬ数据统计分析ꎬ撰写论文ꎻ罗鸿宇㊁张丽:实施主要研究过程ꎻ王洁妤:设计研究流程和方案ꎻ但小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ꎬ进行文献调研与整理ꎻ杨伟:提出研究方向及思路ꎬ参与论文修改参考文献[1]㊀BiesselsGJꎬStrachanMWꎬVisserenFLꎬetal.Dementiaandcog ̄nitivedeclineintype2diabetesandprediabeticstages:towardstar ̄getedinterventions[J].LancetDiabetesEndocrinolꎬ2014ꎬ2(3):246 ̄255.DOI:10.1016/S2213 ̄8587(13)70088 ̄3. [2]㊀杨伟.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ꎬ2017ꎬ16(6):644 ̄648.DOI:10.3969/j.issn.1671 ̄6450.2017.06.026.[3]㊀LealGꎬAfonsoPMꎬSalazarILꎬetal.RegulationofhippocampalsynapticplasticitybyBDNF[J].BrainResꎬ2015ꎬ1621:82 ̄101.DOI:10.1016/j.brainres.2014.10.019.[4]㊀ZhenYFꎬLiuXYꎬZhouDHꎬetal.CognitionꎬserumBDNFlev ̄elsꎬandBDNFVal66Metpolymorphismintype2diabetespatientsandhealthycontrols[J].Oncotargetꎬ2017ꎬ9(3):3653 ̄3662.DOI:10.18632/oncotarget.23342.[5]㊀JanelNꎬAlexopoulosPꎬBadelAꎬetal.CombinedassessmentofDYRK1AꎬBDNFandhomocysteinelevelsasdiagnosticmarkerforAlzheimer sdisease[J].TranslPsychiatryꎬ2017ꎬ7(6):e1154.DOI:10.1038/tp.2017.23.[6]㊀KarabbeKSꎬNielsenARꎬKrogh ̄MadsenRꎬetal.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andtype2diabetes[J].Diabetologiaꎬ2007ꎬ50(2):431 ̄438.DOI:10.1007/s00125 ̄006 ̄0537 ̄4. [7]㊀FrriaMCꎬGoncalvesGSꎬRochaNPꎬetal.IncreasedplasmalevelsofBDNFandinflammatorymarkersinAlzheimer sdisease[J].JPasuchiatrResꎬ2014ꎬ53:166 ̄172.DOI:10.1016/j.jpsychires.2014.01.019.[8]㊀WoolleyJDꎬStroblEVꎬShellyWBꎬetal.BDNFserumconcentra ̄tionsshownorelationshipwithdiagnosticgroupmedicationstatusinneurodegenerativedisease[J].CurrAlzheimerResꎬ2012ꎬ9(7):815 ̄821.DOI:10.2174/156720512802455395.[9]㊀BaliettiMꎬGiuliCꎬContiF.Preheralbloodbrian ̄derivedneurotro ̄phicfactorsasabiomarkerofAlzheimer sdisease:aretheremeth ̄odologicalbiases[J].MolNeurolbiolꎬ2018ꎬ55(8):6661 ̄6672.DOI:10.1007/s12035 ̄017 ̄0866 ̄y.[10]㊀MirandaMꎬMoriciJFꎬZanoniMBꎬetal.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tor:Akeymoleculeformemoryinthehealthyandthepathologicalbrain[J].FrontCellNeurosciꎬ2019ꎬ7(13):363.DOI:10.3389/fncel.2019.00363.[11]㊀FordeNJꎬRonanLꎬSucklingJꎬetal.Structuralneuroimagingcorre ̄latesofallelicvariationoftheBDNFval66metpolymorphism[J].Neuroimageꎬ2014ꎬ90:280 ̄289.DOI:10.1016/j.neuroimage.2013.12.050.[12]㊀BorbaEMꎬDuarteJAꎬBristotGꎬetal.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serumlevelsandhippocampalvolumeinmildcognitiveimpair ̄mentanddementiaduetoAlzheimer sdisease[J].DementGeriatrCognDisExtraꎬ2016ꎬ6(3):559 ̄567.DOI:10.1159/000450601. [13]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ꎬ2018ꎬ10(1):4 ̄67.DOI:10.3760/cma.j.issn.1674 ̄5809.2018.01.003.[14]㊀GeijselaersSLCꎬSepSJSꎬSchramMTꎬetal.Insulinresistanceandcognitiveperformanceintype2diabetes ̄TheMaastrichtstudy[J].JDiabetesComplicationsꎬ2017ꎬ51(5):824 ̄830.DOI:10.1016/j.jdiacomp.2017.01.020.[15]㊀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一)[J].中华医学杂志ꎬ2018ꎬ98(13):965 ̄970.DOI:10.3760/cma.j.issn.0376 ̄2491.2018.13.003.[16]㊀XiuSꎬZhengZꎬLiaoQꎬetal.Differentriskfactorsforcognitiveimpairmentamongcommunity ̄dwellingelderlyꎬwithimpairedfastingglucoseordiabetes[J].DiabetesMetabSyndrObesꎬ2019ꎬ9(12):121 ̄130.DOI:10.2147/DMSO.S180871.[17]㊀王洁妤ꎬ刘佳ꎬ张丽ꎬ等.代谢综合征及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ꎬ2018ꎬ17(10):1140 ̄1144ꎬ1152.DOI:10.3969/j.issn.1671 ̄6450.2018.10.014. [18]㊀张翼鸿ꎬ冯琨ꎬ徐明艳ꎬ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2型糖尿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ꎬ2019ꎬ14(1):126 ̄130.DOI:10.3760/j.issn.1673 ̄4777.2019.01.031. [19]㊀PorterKMꎬWardMꎬHughesCFꎬetal.Hyperglycemiaandmet ̄forminuseareassociatedwithBwitamindeficiencyandcognitivedysfunctioninolderadults[J].JClinEndocrinolMetabꎬ2019ꎬ104(10):4837 ̄4847.DOI:10.1210/jc.2018 ̄01791.[20]㊀彭川ꎬ吴修华ꎬ骆涛.舒血宁联合长春西汀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ꎬ2018ꎬ17(11):1209 ̄1212.DOI:10.3969/j.issn.1671 ̄6450.2018.11.006.[21]㊀NgaTPꎬFengLꎬYapKBꎬetal.Long ̄termmetforminusageandcognitivefunctionamongolderadultswithdiabetes[J].JAlzheim ̄ersDisꎬ2014ꎬ41(1):61 ̄68.DOI:10.3233/JAD ̄131901. [22]㊀HerathPMꎬCherbuinNꎬEramudugollaRꎬetal.TheeffectofDia ̄betesMedicationonCognitivefunction:evidencefromthePATHThroughlifestudy[J].BiomedResIntꎬ2016ꎬ2016:7208429.DOI:10.1155/2016/7208429.[23]㊀LiuWꎬHanXꎬZhouXꎬetal.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innewlydiagnosisdiabetesandprediabetes[J].MolCellNeurobiolꎬ2016ꎬ429:106 ̄113.DOI:10.1016/j.mce.2016.04.002. [24]㊀SaediEꎬGheiniMRꎬFaizFꎬetal.Diabetesmellitusandcognitiveimpairment[J].WorldJDiabetesꎬ2016ꎬ7(17):412 ̄422.DOI:10.4239/wjd.v7.i17.412.[25]㊀孟旭ꎬ张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动态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ꎬ2019ꎬ57(4):81 ̄84.[26]㊀沈闲茹ꎬ李健飞.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J].中国当代医药ꎬ2019ꎬ26(10):82 ̄85.DOI:10.3969/j.issn.1674 ̄4721.2019.10.025[27]㊀FranzmeierNꎬRenJꎬDammAꎬetal.TheBDNFVal66MetSNPmodulatedtheassociationbetweenbeta ̄amyloidandhippocampaldisconnectioninAlzheimer sdisease[J].MolPsychatryꎬ2019.DOI:10.1038/s41380 ̄019 ̄0404 ̄6.[28]㊀AccardiGꎬCarusoCꎬColonna ̄RomanoGꎬetal.CanAlzheimerdiseasebeaformoftype3diabetes[J].RejuvenationResꎬ2012ꎬ15(2):217 ̄221.DOI:10.1089/rej.2011.1289.(收稿日期:2019-10-23)。
BDNF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BDNF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李家鑫;祭健予;李剑;欧俐羽;韦斌垣【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功能性多态(rs6265)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58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患者(SAD 组)与5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BDNF基因rs6265,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在<60岁的人群中,等位基因(χ2=6.0595, P=0.013)及基因型(χ2=6.0826,P=0.0478)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SAD 的AA基因型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最低[(14.32±4.21)ng/ml, F=7.2545,P=0.0016]。
结论 BDNF基因功能性多态rs6265与SAD发病相关,并且影响其血清BDNF的表达。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of 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rs6265 and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 Methods Selecting 58 cases of SAD(SAD group) and 52 health old person(control group)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n the genotyped was detected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serum levels of BDNF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all case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s ofalleles(χ2=6.0595,P=0.013) and genotypes(χ2=6.0826,P=0.0478) between the case of SA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BDNF were lowest for case of AA genotypes in SAD[(14.32±4.21) ng/ml,F=7.2545, P=0.0016]. Conclusion The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of BDNFgene(rs6265) correlated with pathogenesis of SAD and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BDNF in serum.【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15【总页数】3页(P1-2,3)【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阿尔茨海默病;功能性多态性【作者】李家鑫;祭健予;李剑;欧俐羽;韦斌垣【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首次发病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关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rs6265)与首次发病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对41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以及44名性别、年龄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扫描,同时检测受试者的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建立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诊断(抑郁症与健康)和基因型(Val/Val与Met)对全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rs6265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0.048,均P>0.05)。
诊断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楔前叶(F=3.702,P<0.001)、右侧颞中回(F=4.020,P<0.001)、小脑蚓部_4_5(F=3.836,P<0.001)。
BDNF基因型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梭状回(F=-4.152,P<0.001)。
诊断与基因交互效应脑区为左侧前扣带回(F=-4.775,P<0.001)及右侧前扣带回(F=-3.795,P<0.001)。
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在Val/Val纯合子携带者中,患者组较对照组左侧前扣带回(F=-3.729,P<0.001)灰质体积减小;在Met等位基因携带者中,患者组较对照组右侧枕下回(F=4.744,P<0.001)、左侧额中回(F=4.317,P<0.001)、右侧缘上回(F=3.838,P<0.001)、左侧中扣带回(F=4.041,P<0.001)灰质体积增大。
结论BDNF rs6265位点等位基因与抑郁症相关脑区结构异常有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抑郁症常以持续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临床特征,这可能与抑郁症患者脑结构或功能受损有关,而遗传因素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1]。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认知功能是大脑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分辨、整合信息并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综合能力,涉及注意、词语与视觉记忆、视觉运动、语言、抽象思维、信息整合和运动及执行功能等多项内容。
认知功能评估常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其中的方法很多,包括韦氏智力记忆量表中的各分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持续注意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连线测验等。
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遗传因素在认知功能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认知功能相关的候选基因有很多,包括多巴胺系统基因、5- 羟色胺(5-HT)系统基因、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等,现将这些基因进行分述。
一、多巴胺系统基因1.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基因:多巴胺是1 种影响人类认知功能的神经递质。
COMT 是降解多巴胺的关键酶,COMT 基因位于人类第22 号染色体长臂的11 区2 带(22q11.2),其常见的功能多态性(Va1108/158Met)与酶活性有关,不耐热的 Met 等位基因导致 COMT 酶活性降低 3~4 倍,影响多巴胺代谢性降解,改变认知功能。
动物研究显示,COMT 基因敲除的大鼠前额叶皮质多巴胺水平升高,记忆能力增强。
Egan 等对 17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219 名未发病同胞及 55 名健康对照者研究显示,患者组及对照组中 Val/Val 基因型携带者的 WCST 成绩(反映执行功能)最差。
Diaz-Asper 等21 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发病同胞及健康对照者3 组中,Val/Val 基因型携带者的数字N-BACK 工作记忆任务(反映前额叶功能)成绩最差,Met/Met 基因型数字 N-BACK 工作记忆任务成绩最好。
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生活事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生活事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
人们认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相关。
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可塑性作用。
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已被报道与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但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生活事件对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分析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生活事件对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风险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基因型和生活事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系。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300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30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PCR-RFLP法检测BDNF(Val66Met)基因的多态性,记录每位参与者的生活事件,并采用自编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情感状态、社会支持等因素进行评估。
采取比较组研究方法,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将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探讨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生活事件对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将有助于解析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基因检测和生活事件援引,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早期预防和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提供科学依据。
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相关性及对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相关性及对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王芸;闻姬;方舟;周雪源【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年(卷),期】2018(037)001【摘要】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性不孕的相关性,探讨BDNF基因变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且因Ⅲ~Ⅳ期EMs行IVF-ET的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109例为对照组,探讨2组间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分型比例,进一步分析2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的IVF-ET妊娠结局.结果:①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基础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Met/Met基因型所占比例和Met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3.0%vs.23.9%,P=0.043;58.9% vs.47.7%,P=0.018);2组中携带Met/Met基因型的患者较携带其他2种基因型患者使用的Gn剂量更高(P<0.05),但成熟卵数(4.5±3.2 vs.5.2-±2.3)、受精率(59.0% vs.67.0%)却更低(均P<0.05).③2组患者中Met/Met基因型者相比于另外2种基因型者卵泡液中的BDNF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月经期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浆中BDN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EMs性不孕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能导致患者对IVF-ET治疗的反应性降低.【总页数】5页(P10-14)【作者】王芸;闻姬;方舟;周雪源【作者单位】250014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助孕方式与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张欣宁2.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的IVF-ET助孕结局研究 [J], 邓华丽;叶虹;陈巧莉;裴莉;黄国宁3.早卵泡期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E2水平下降对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J], 刘曼曼;刘艳丽;管一春;杜明泽;刘文霞;王碧君;王兴玲4.针灸联合坤泰胶囊对IVF-ET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J], 张小玉;张兴兴;王磊;王静;王可可;赵淑芹5.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J], 刘佳; 罗鸿宇; 王洁妤; 张丽; 但小娟; 杨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研究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研究在当前临床医学观察的过程中,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诊断容易混淆,本文就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进行阐述。
标签: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在临床医学就诊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智商发育还在初级阶段。
因此,在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诊断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根据临床的表现特征进行确诊。
1 概述1.1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孤独性障碍或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泛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儿童认知特异,情感淡漠,主要表现为“凯纳三联征”,即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和行为刻板。
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度应激状态下,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高达43.3%,是普通人群的2倍。
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有效提高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进而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1.2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致残率较高,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预后更差。
早期研究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无论以12岁为界限,还是以14岁为界,预后结局均有明显差异。
因此对患者的回顾性调查对于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以及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性的进行前瞻性综合干预研究,探讨干预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与前期没有干预的回顾性调查结果相对比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
2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相关基因2.1COMT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单胺类中枢神经递质的降解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
COMT基因在第4外显子区G1947-A单核苷酸的置换,可引起该酶活性的改变,导致其蛋白第158号缬氨酸(Val)被蛋氨酸(Met)替代,表现为低活性(Met/Met基因型),而第158号Val不被替代的COMT则表现为高活性(Val/Val 基因型)。
Val/Val基因型降低了多巴胺在前额叶皮质信号的转导而增加了皮质下信号的转导,进而增加精神分裂癥的患病风险。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166Met多态性与血清浓度的关系
levels.Methods
76
untreated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d 50
gene
nomal
contr01
a
cases
were
incIuded in the study.
The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
to
・
对象
抑郁症组
来自2006年1月~2007年3月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的住院患者。入组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 MD一3)的心境障碍的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症诊 断标准;(2)年龄≥18岁,性别、种族不限;(3)17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总分≥18分;(4)人组前至少4周内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20 11,VoI.1 1,No.2
学术交流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 多态性与血清浓度的关系
杨兆正 张玉梅
目的
周宏辉
周朝昀
【摘要】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以
the
【Key words】
Depressi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 poIymorphism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类广泛分布 在大脑和周边组织的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神经 元的可塑性、存活和发育有重要作用[1]。一些研究 表明BDNF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抗抑郁治 疗有关,在动物模型中,强迫游泳和慢性应激会使大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语言障碍等症状。
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为痴呆型和非痴呆型两种类型,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下降,但尚未发展为痴呆症状。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降低有关,因此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了解血清BDNF/GDNF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BDNF和GDNF是一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元形成、存活和功能维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血清BDNF/GDNF水平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其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凋亡和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认知功能的正常执行。
测定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可以反映其神经元保护能力的损害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测定血清BDNF/GDNF水平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早期诊断对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现有研究表明,血清BDNF/GDNF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标记之一,其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为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测定血清BDNF/GDNF水平,有望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可以评估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研究表明,随着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血清BDNF/GDNF水平在患者体内逐渐下降,且与疾病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BDNF/GDNF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与外周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与外周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程晓菲;李名立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4(50)2
【摘要】认知功能损害是双相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难度大。
近年研究发现外周炎症与双相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关,即持续较高的外周炎症水平可能通过神经递质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以及微生物-肠-脑轴异常等途径导致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阐明该关系可为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5页(P119-123)
【作者】程晓菲;李名立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
2.BDNF水平及其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3.双相障碍急性发作期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与躁狂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双相障碍患者炎症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5.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与听觉P300改变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张璐璐;老帼慧;李莎;郑洪波;黄荣成【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同时检测BDNF基因多态性.结果:Val/Val基因型患者大部分认知测验成绩优于Met/Met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et/Met 基因型患者P3潜伏期(LATP3)长于Val/Val基因型[分别(304.3±11.8)ms和(293.3±15.7)ms],P3波幅(AMPP3) 低于Val/Val基因型[分别(5.9±1.9)μV 和(7.4±2.1) 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有关.【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5【总页数】4页(P298-301)【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抑郁;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功能【作者】张璐璐;老帼慧;李莎;郑洪波;黄荣成【作者单位】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额叶损害和以记忆障碍为特征的颞叶损害。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抑郁障碍的易感基因,在“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中占重要地位,也参与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1]。
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旨从基因水平初步研究BDNF 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基因-疾病认知功能改变的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NF 水平及其Val66Met 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孔兰兰,路月英,王育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31)摘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损伤和修复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双相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期以及疾病缓解期认知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BDNF 水平的降低可能在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DNF Val66Met 基因多态性也影响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
携带BDNF Val66Met /Met 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患者学习和记忆能力更差,并且注意力和执行能力也受损。
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双相障碍,血清BDNF 水平升高可提高上述方法治疗双向障碍的效果。
携带Val66Met Val /Val 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I 型患者服用心境稳定剂后的疗效优于携带Met /Met 等位基因患者;而携带Met /Met 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服用心境稳定剂后的疗效优于携带Val /Val 等位基因的患者。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 基因;基因多态性;双相障碍;认知功能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09.025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 (2019)09-0087-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1463)。
通信作者:王育梅(E -mail :wangyumei19771021@hotmail.com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2011年全球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4%。
无论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职能和社会功能。
目前,双相障碍存在诊断难、治疗难和预后差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单胺类假说。
近年,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的假说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具有调节记忆及情绪的作用,在双相障碍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
认知功能的完整对于双相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双相障碍患者疾病发作期以及疾病缓解期,其认知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
这些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与BDNF 水平的表达以及BDNF Val66Met 基因多态性有关。
双相障碍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给予患者药物及物理治疗后,其治疗疗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也与BDNF 表达变化有关。
现对BDNF 及其Val66Met 基因多态性在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BDNF 的结构、分布及生理功能BDNF 是脑内合成的一种碱性蛋白,其分子单体是由1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主要由β折叠和无规N-级结构组成,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能够增强中枢与外周神经细胞的突触连接,并且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功能。
BDNF 在大脑皮层、海马、基底前脑和纹状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均有表达,在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域含量较高。
目前认为,BDNF 在脑内有双向作用,成熟的BDNF 选择性与TrkB 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质内磷酸化和信号级联反应,进而促进神经元发育、分化、再生以及突触连接;BDNF 前体蛋白(pro-BDNF )选择性与p75NTR结合,激活凋亡通路,引起轴突回缩和树突棘减少,抑制神经元迁移,促使神经元重塑。
人类的BDNF 编码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11p13,由11个外显子组成,该基因第196号核苷酸位点的碱基突变,G 转换为A 导致BDNF 前体肽的第66位缬氨酸(Val )变为甲硫氨酸(Met ),突变后BDNFVal66Met 基因形成三种基因型,Val /Val ,Val /Met 和Met /Met ,该突变虽然不影响成熟BDNF 蛋白的功能,但影响pro-BDNF 在细胞内的加工及分泌过程,影响成熟BDNF 的运输和分泌[3,4],进而影响中枢与外周细胞的生长发育、功能维持以及突触联接。
2BDNF 及其Val66Met 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认知功能是指大脑接受外界刺激之后,经过对信息的加工而转变为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或应用所学到知识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7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9期力和判断力等方面。
近期研究表明,认知功能的损害不仅在双相障碍患者疾病发作期存在,在缓解期也存在[5],包括语言学习能力和执行功能等。
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职能和社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BDNF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中,由于研究活体脑组织取材存在一定困难,临床上不建议实施,而BDNF可通过血脑屏障表达于外周血中。
国内外研究显示,血液中BDNF水平降低与发作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1],与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的言语流畅性有关[6],但与面部情绪识别功能以及执行功能无关[7,8]。
因此,就BDNF和双相障碍认知功能的关系而言,评估的认知维度不同结果不尽相同。
目前认为,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神经元的退变以及血中BDNF浓度的下降[9]等有关。
国内外研究[10]显示,BDNF诱导海马区神经元突触的长时程增强,通过改善突触可塑性从而提高双相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Mariga等[11]研究发现,阻滞海马神经元BDNF活性后,海马神经元中与突触功能以及与突触相关的膜泡运输的相关基因减少,记忆及学习能力下降。
相关研究[3]报道,BDNF 也能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及功能,发挥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认知功能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显示,携带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也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
有研究表明,携带BD-NF Val66Met/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结构改变,比如海马体积减小[2,12]、突触可塑性降低,进而影响认知功能[12]。
De Araujo CM等[13]通过核磁扫描718例青少年(6 12岁)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发现携带Met/Met等位基因的患者相比携带其他两种基因型的患者前额叶皮层更薄。
有研究表明,携带BDNF Val66Met/Met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患者学习和记忆能力更差[2,14,15],并且注意力和执行能力也受损[1,14]。
因此,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所携带的BDNF Val66Met基因型有关,通过基因型的分析可预测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3BDNF及其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临床疗效的关系3.1外周血BDNF水平变化与双相障碍临床疗效的关系双相障碍有三个临床时相包括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个时相,多数根据临床表现而定,缺乏客观的判断指标。
近期有研究显示,外周血BDNF浓度的变化与双相障碍疾病发作以及是否处于临床缓解期有一定关系。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发作期血清中BDNF浓度低于健康人群[16]。
有研究显示,发作期的双相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外周血中BDNF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7]。
大多数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缓解期血清中BDNF浓度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7]。
因此,有研究提出将外周血中BDNF浓度作为双相障碍疾病状态的标志物[17],并且将外周血中BDNF浓度变化作为双相障碍发作期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之一。
Monte-leone等[18]研究结果显示,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BD-N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下降,与多数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服药情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饮酒习惯等因素不同有关。
双相障碍因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等原因,导致治疗难度增大,因此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研究显示,上述治疗作用可能与血清BDNF水平升高有关。
研究显示,锂盐[19]和丙戊酸盐[20]、拉莫三嗪[21]等心境稳定剂,以及部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22]、奥氮平[23]和喹硫平[24],不仅能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离子通道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也能通过增加血清BDNF水平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
ECT和rT-MS是近年来常用的两种物理治疗手段。
ECT能够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多巴胺与5-羟色胺),增强γ-氨基丁酸的传递,并且ECT具有神经营养效应[25],可通过诱导海马BDNF蛋白表达和增大海马体积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6]。
rTMS也能通过增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的作用[27]。
多项研究[28 31]显示,rTMS可升高实验小鼠及脑卒中患者血中BDNF 水平,从而使躯体瘫痪、学习和记忆等症状得到改善。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当今运动疗法的疗效也逐渐引起了广大学者的肯定。
Alomari等[32]发现,强迫或自愿运动均能通过增加海马组织中BDNF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3.2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临床疗效的关系双相障碍推荐使用心境稳定剂单药治疗或者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然而相同药物给予不同的患者,临床疗效不尽相同。
有研究显示,药物疗效的差异可能与患者携带BDNF Val66Met基因型有关。
Wang等[33]研究显示,携带BDNF66Val/Val 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服用心境稳定剂后的疗效优于携带Met/Met等位基因的患者;而携带Met/Met等位基因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服用心境稳定剂后的疗效优于携带Val/Val等位基因的患者,提示不同类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不8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9期同,可能与BDNF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近期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双相障碍患者携带BDNF Val66Met基因的何种基因型,抗精神病药的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4]。
总之,BDNF可能在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水平变化及Val66 Met基因多态性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可进一步探索及明确BDNF与双相障碍的关系,为临床上通过干预BDNF水平及其Val66Met基因多态性治疗和预防双相障碍疾病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Lee SY,Wang TY,Chen SL,et a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is modulated by the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J].SciRep,2016,6:37950.[2]Cao B,Bauer IE,Sharma AN,et al.Reduced hippocampus vol-ume and memory performance in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carryingthe BDNF val66met met allele[J].J Affect Disord,2016,198:198-205.[3]Hashimoto K.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s a biomarker for mood disorders:an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0,64(4):341-357.[4]Rybakowski JK,Borkowska A,Czerski PM,et al.Polymorphism of 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 and performance on acognitive prefrontal test in bipolar patients[J].Bipolar Disord,2003,5(6):468-472.[5]Bourne C,Aydemir O,Balanzá-Martínez V,et al.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euthymic bipolar disorder: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J].Acta PsychiatrScand,2013,128(3):149-162.[6]Dias VV,Brissos S,Frey BN,et al.Cognitive function and serum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disorder[J].Bipolar Disord,2009,11(6):663-671.[7]Chou YH,Wang SJ,Lirng JF,et al.Impaired cognition in bipolarI disorder:the roles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and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J].J Affect Disord,2012,143(1-3):131-137.[8]Barbosa IG,Rocha NP,HuguetRB,et al.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euthymic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smabiomarkers[J].J Affect Disord,2012,137(1-3):151-155.[9]Bauer IE,Pascoe MC,Wollenhaupt-Aguiar B,et al.Inflammatory mediator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bipolar disorder[J].J Psychi-atrRes,2014,56:18-27.[10]Montalbano A,Baj G,Papadia D,et al.Blockade of BDNF signa-ling turns chemically-induced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to long-termdepression[J].Hippocampus,2013,23(10):879-889.[11]Mariga A,Zavadil J,Ginsberg SD,et al.Withdrawal of BDNF from hippocampal cultures leads to changes in genes involved insynaptic function[J].Dev Neurobiol,2015,75(2):173-192.[12]Aas M,Haukvik UK,Djurovic S,et al.BDNF val66met modu-l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cognitive and brainabnormalities in psychoses[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Psychiatry,2013,46:181-188.[13]De Araujo CM,Zugman A,Swardfager W,et al.Effects of 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variant Val66Met on cortical struc-ture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J].J PsychiatrRes,2018,98:51-58.[14]Moreira L,Neves FS,Romano-Silva MA,et al.BDNF and episod-ic memory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Braz J Psychiatry,2011,33(1):96-97.[15]Egan MF,Kojima M,Callicott JH,et al.The BDNF val66met poly-morphism affects activity-dependent secretion of BDNF and humanmemory and hippocampal function[J].Cell,2003,112(2):257-269.[16]Munkholm K,Vinberg M,Kessing LV.Peripheral bloo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bipolar disorder: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ol Psychiatry,2016,21(2):216-228.[17]Lin PY.State-dependent decrease in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bipolar disorder:a meta-analytic study[J].Neu-rosci Lett,2009,466(3):139-143.[18]Monteleone P,Serritella C,Martiadis V,et al.Decreased levels of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both depressed and eu-thymic patien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and in euthymic patientswith bipolarⅠandⅡdisorders[J].Bipolar Disord,2008,10(1):95-100.[19]Gold AB,Herrmann N,Lanctot KL.Lithium and its neuroprotec-tive and neurotrophic effects:potential treatment for post-ischemicstroke sequelae[J].Curr Drug Targets,2011,12(2):243-255.[20]Qiu HM,Yang JX,Liu D,et al.Antidepressive effect of sodium valproate involving suppression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ex-pression and elevation of BDNF expression in rats exposed to chron-ic unpredicted stress[J].Neuroreport,2014,25(4):205-210.[21]Li N,He X,Zhang Y,et al.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sig-nalling mediates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lamotrigine[J].Int JNeuropsychopharmacol,2011,14(8):1091-1098.[22]GrilloRW,Ottoni GL,LekeR,et al.Reduced serum BDNF lev-els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on clozapine or typical antipsychotics[J].J PsychiatrRes,2007,41(1-2):31-35.[23]Rizos EN,Papadopoulou A,Laskos E,et al.Reduced serum BD-NF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c disorder in re-lapse,who were treated with typical or atypical antipsychotics[J].World J Biol Psychiatry,2010,11(2Pt2):251-255.[24]Murphy BP,Pang TY,Hannan AJ,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quetiapinetreated first-episode psychosis[J].SchizophrRes Treatment,2014,2014:1-10.[25]Brunoni AR,Baeken C,Machado-VieiraR,et al.BDNF blood levels aft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ood disor-de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J BiolPsychiatry,2014,15(5):411-418.[26]Enomoto S,Shimizu K,Nibuya M,et al.Activate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TrkB signaling in rat dorsal and ventral hipp-ocampi following10-day electroconvulsive seizure treatment[J].Neurosci Lett,2017,660:45-50.[27]Müller MB,Toschi N,Kresse AE,et al.Long-term repetitive98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9期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cholecystokinin mrna,but not neu-ropeptide tyrosine mrna in specific areas of rat brain[J].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0,23(2):205-215.[28]Luo J,Zheng H,Zhang L,et al.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improves functional recoveryby enhancing neurogenesis and activating BDNF/TrkB signaling inischemic rats[J].Int J Mol Sci,2017,18(2):455.[29]Niimi M,Hashimoto K,Kakuda W,et al.Role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beneficial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upper limb hemiparesis after stroke[J].PLoS One,2016,11(3):e0152241.[30]Zhang N,Xing M,Wang Y,et al.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enhances spatial learning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viathe VEGF and BDNF-NMDARpathways in a rat model of vasculardementia[J].Neuroscience,2015,311:284-291.[31]Wang HY,Crupi D,Liu J,et al.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enhances BDNF-TrkB signaling in both brain and lym-phocyte[J].J Neurosci,2011,31(30):11044-11054.[32]Alomari MA,Khabour OF,Alzoubi KH,et al.Forced and volun-tary exercises equally improve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hip-pocampal BDNF levels[J].Behav BrainRes,2013,247:34-39.[33]Wang Z,Li Z,Gao K,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tic polymorphism Val66Met and suscepti-bility to bipolar disorder:a meta-analysis[J].BMC Psychiatry,2014,14(1):4.[34]Cargnin S,Massarotti A,Terrazzino S.BDNF Val66Met and clini-cal response to antipsychotic drug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 Psychiatry,2016,33:45-53.(收稿日期:2018-11-09)·作者·编者·读者·《山东医药》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