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第十课时》教案
2015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十课时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docx
2015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十课时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章丘市埠村中心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数学:五年级主备人执教人:时间:2015.10课题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第10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理和复习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整理回顾师: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练习,一起来整理和复习一下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42 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教多媒体出示。
0.67× 7.59.12× 0.88.36× 0.251.89÷ 0.547.1÷ 0.250.51÷2.23.14× 1020.125 × 7.41 × 80(3.2+0.56) ÷0.8学生先独立完成算,然后教指名学生自己的算果,再集体正。
0.67× 7.5=5.0259.12 × 0.8=7.2968.36 ×o.25=2.091.89÷ 0.54=3.57.1 ÷0.25=28.40.51 ÷2.2=0.2318 ⋯3.14× 102=320.280.125 × 7.41 × 80=74.1(3.2+0.56)÷0.8=4.7:同学完成得都很好!些都是小数乘除法的有关算,你知道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系?生 1:小数乘法可以先化整数乘法来算,最后加上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10课时解决问题(3)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
2.会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除法问题。
3.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能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一步计算的小数除法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7题。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
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分析:求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就是用面粉总量除以每个蛋糕需要的面粉量。
结果用“去尾法”求得整数值。
答案:4÷0.32=12.5(个)答: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1.手工课上,同学们用铁丝做小兔模型,围出一个小兔模型需要铁丝1.2米,那么35.6米的铁丝最多可围出几个小兔模型?35.6÷1.2≈29.67(个)答:最多可围出29个小兔模型。
教学反思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小数除法的最终目的所在,本节课重在巩固小数除法及“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在取商的近似数时要考虑题目的实际意义。
以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独立、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壹五壹五0 壹五00 壹五000因数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壹五×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对比不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思考、不怕困难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方程知识,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解一元一次方程,那么如何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20分钟)1. 教学例1:小明今年10岁,他的哥哥比他大6岁,那么他的哥哥今年多少岁?(1)引导学生列出方程:x 6 = 10(2)引导学生解方程:x = 10 - 6(3)引导学生检验答案:10 - 6 = 4,符合题意,答案正确。
2. 教学例2:一个数加上5等于1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1)引导学生列出方程:x 5 = 12(2)引导学生解方程:x = 12 - 5(3)引导学生检验答案:12 - 5 = 7,符合题意,答案正确。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拓展提高(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道拓展题,如:一个数减去3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方程解答。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一、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包括:1、量的初步探究;2、多边形;3、小数;4、分数;5、图形的位置关系;6、数的认识与运算。
其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量的初步探究展开,包括:1、认识度量衡;2、认识长度;3、认识重量;4、认识时间;5、认识容量;6、认识温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度量衡,掌握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2.了解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4.认识各种多边形,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能够正确地分辨和绘制各种多边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度量衡及各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2.掌握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量的概念、单位和换算方法。
2.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2.在教学中,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让他们去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结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度量衡1.认识度量衡的概念和作用。
2.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第二课时: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三课时:小数的四则运算1.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课时:认识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练习九第1、2、5、7、8、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1)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
所以需要7个瓶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板:进一法)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如装东西需要多少容器,做东西需要多少材料等。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十课时《解决问题》课件
R·五年级上册
复习回顾
5.52÷4.60 3
4.6
5.5.2 46
33 3 4 33
99 22
1 90 90
0
100
99
请你计算一下上你面算两对道了题吗。?
1
推进新课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 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 望批评指正,提出您的宝 贵意见!
可不以对装,满用5个50袋÷子9,。商5还余5个,剩 下的5个无法再装满一袋。
3.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 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 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 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4. 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 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
2.5÷0.4= 6.25(个)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大家想一想,到底需你要能几列个一瓶下子算呢式?吗?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结 果应该取整数。
2.5÷0.4= 6.25(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6.25≈6,需要6个瓶子。
6个瓶子只能装2.4kg,需 要准备7个瓶子!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 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 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 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当堂训练
1. 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0÷9=2.222…(个)
请你想一想,到底需要几个袋子呢?
需要3个袋子。
2. 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 袋子?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十课时《整理与复习》课件
A. 652÷90÷1.5
B. 652÷(90÷1.5)
C. 652÷90×1.5
D. 90÷1.5×652
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 A ),
0.28125。
A. 0.5625
B. 0.125
C. 0.65
D. 5635
五、在○里填上“>”“<”或“=”。
3.5÷0.9>○3.5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5.3÷5.3=○1
4.6÷0.02>○4.6÷0.2
3.6÷1<.2○3.6
3.2÷0.1○= 3.2×10
6.56÷4.2>○1
六、找规律写得数。 6×9=54 6.6×6.9=45.54 6.66×66.9=445.554 6.666×666.9= 4445.5554 6.6666×6666.9= 44445.55554 6.66666×66666.9= 444445.555554
五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小数除法
第 10 课时 整 理 与 复 习
一、回顾整理
小数除法: a.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b.一个数除以小数: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除。
c.商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d.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e.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f.解决问题: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来解 决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一.用竖式计算。 40.32÷24=1.68
110÷0.=522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2020-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三小数除法新知识点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密切。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
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涉及数的含义。
计算22.4除以4时,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
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
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课时安排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2一个数除以小数....................................................2课时3商的近似数........................................................1课时4循环小数..........................................................2课时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6解决问题..........................................................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 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3. 列方程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
2. 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理解方程的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量关系,进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探究新知(1)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克,两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三个苹果呢?引导学生发现,苹果的质量与苹果的个数有关,可以表示为:苹果的质量 = 苹果的个数× 150克。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如:苹果的质量= n × 150克。
(2)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教师通过实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一共花了9元,引导学生列出方程:3 × 150 = 9。
教师解释,这个方程表示苹果的质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方程的解是150克,即每个苹果的质量是150克。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决问题。
如:小华买了5个苹果,一共花了15元,每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决问题。
如:小华买了7个苹果,一共花了21元,每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方程的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方程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题目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3)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的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包括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小明有3.2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0.8元,问他能买几本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以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为例,讲解笔算的步骤和方法,如“1.2÷2=0.6”,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0.5÷0.2=?”、“2.4÷3=?”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题练习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妈妈有20元,想买一件衣服,每件衣服3.6元,她能买几件衣服?”5. 学生展示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如“0.7÷0.1=?”、“4.8÷6=?”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如介绍一些关于小数除法的有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课(第十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知识回顾。
2. 练习题讲解。
3. 课堂小结。
三、教学过程1. 知识回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等。
(2)学生自主发言,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练习题讲解(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
(3)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2)学生发言,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与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课后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对教师的建议。
五、教学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练习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或选用相关资料。
3. 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本节课通过知识回顾、练习题讲解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课程: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三单元所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和小数的互换、简易方程。
2. 典型例题分析: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3. 易错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讲解。
4. 课堂练习与评价: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简要回顾第三单元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与第三单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教师详细讲解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典型例题分析: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易错题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课堂练习与评价: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提高1.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第三单元的重难点知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第三单元测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 预习下一单元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第三单元测试卷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下一课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
3. 定期进行第三单元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2第1题,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十”第2、4、6、7题。
教学目标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
2.在分类、比较、辨析中,进一步厘清本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善课前自制的思维导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及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数,能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小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1.快速浏览,构建结构。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科书P24~42的内容,同时思考本单元包括哪几大块内容?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总结:2.逐层复习,强化细节。
(1)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课件出示)观察、思考这两个算式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小数除法?并在小组内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
5.07÷6= 15.26÷0.28=各组派代表一一汇报。
5.07÷6属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5.26÷0.28属于一个数除以小数。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1)用商不变规律,同扩大,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6)验算:用商乘原来的除数。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例10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例10教案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例 10 教案教材第 39 页例 10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在前面,同学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出PPT2,学生在稿纸上计算。
)2、交流汇报(学生举手回答。
PPT3)二、新知教学1、你能四舍五入法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PPT5)。
2、学生在稿纸上独立解答。
3、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6.25 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0.25,但实际装油时,6 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 1 个。
)PPT6、7、8、93、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PPT10 ①先独立在稿纸上计算。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
(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 17 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 1。
)PPT11、124、师小结:PPT13、14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PPT15、16、17(根据时间确定)四、课堂小结: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概括一下。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补充。
五、课外作业:P40页8、9第二篇:2017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u教学内容:观察物体u教学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3单元第10课时,主题是“解决问题(2)”。
我们将深入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们将使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而难点则是如何将这一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将特别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细节,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直观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和玩具等。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假设你有一些苹果,每组有5个,现在有20个苹果,你应该如何将它们分成几组?”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例题讲解:然后,我将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并进行详细的讲解。
例如,我会展示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原理和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情况,以巩固学生的理解。
4. 小组合作:接着,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我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些苹果,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计算出可以分成几组。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0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二、教学重点: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发现计算规律并能应用规律指导计算。
四、教学方法:自主观察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Array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 7-9
五、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