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难点: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气球、木棒、玻璃杯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引导学生们关注声音的来源。

2. 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动手实验(10分钟)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实验一:用气球挤压木棒,观察声音的产生;实验二:将气球放在音响上,观察声音的变化;实验三:用玻璃杯敲击桌面,观察声音的传播。

4. 团队协作(10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方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难点: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声音现象,增进家校互动。

开展声音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学生们发挥创意,展示对声音的理解。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大自然中的声音,提高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这就是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小朋友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音乐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能够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4、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基础知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声速:,用表示,单位:。

计算公式:声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频率:超声:次声:人耳的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4、乐音的三个特征:(1)音调:日常描述:影响音调的因素:(2)响度:日常描述:影响响度的因素:(3)音色:日常描述:影响音色的因素:5、回声:次声波的应用:11、声识别技术的应用:三,知识链接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

本章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的应用。

难点: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别。

本章考查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的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的。

四,预习练习基础题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现“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2.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地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地声现象地学习,了解声音地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地声现象.本章重点:声音地产生,传播条件;乐音地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地应用.难点:乐音地三个特征地区别.本章考查地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地掌握情况.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地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地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地能力.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地.5PCzV。

四,预习练习基础题.遇到大风地天气,路旁地树叶发现“沙沙”地响声,这种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蚊子发出地“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地..蚊子地嘴 .空气 .翅翼 .声带.关于声音地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一切发声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传播声音地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地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地形式传播地.月球上地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月球上地岩石不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女高音和男低音中地“高”和“低”是指声音地不一样,“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地“高”和“低”是指声音地不一样.jLBHr。

,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得远一些,可以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地是为了减小声音地,从而使声音地更大些.xHAQX。

,用大小不同地力弹同一琴键,发出声音地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地力弹不同地琴键,发出地声音地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地力在不同地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地声音地不同,原因是.LDAYt。

人教版《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姓名:班级:等地:一、【复习提醒】1、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速;声波的反射;回声;2、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治;4、声的利用: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二、【自主学习】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

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

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 ______。

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

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1. 基本概念回顾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声源、传播介质和接收器。

•声源是产生声音的物体。

•传播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接收器是接收声音的物体。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2.2 音调与频率•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单位是赫兹(Hz)。

2.3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2.4 回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声源、障碍物和接收器。

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3.1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广泛,如广播、电话、音乐等。

•声音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技术。

3.2 噪声与对策•噪声是指给人们带来不适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听力。

4. 思考题1.请列举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3.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声音频率越高或越低对应的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4.什么是回声?回声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声音的利用有哪些方面?你还能举例说明声音的利用吗?6.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听力?5.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章的课后习题,巩固对声音和声现象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3.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导学内容本次复习导学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3.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1. 声音的定义和传播特点•声音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振动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能量;•声音是一种可以被人耳感知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公共广播系统:通过扩音器将声音传播到远处;•电话系统:通过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传达信息;•音乐系统:通过扬声器放大声音,提供良好的音质。

四、导学要点整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公共广播系统、电话系统和音乐系统。

五、课堂练习1.主观题:声音是一种什么波?2.客观题: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最快?a)固体b)液体c)气体d)都一样速度六、课后作业1.思考并写出你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声音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阅读课本第二章内容,做好笔记和思考题。

七、复习要点总结•声音是一种振动,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以上是《声现象》单元的复习导学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后,同学们应该对声音的定义、传播特点,以及声音的产生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3、会知识的应用。

知识回顾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2) “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s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t(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4 t:。

.当△ t>0.1 s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主要知识点:⑴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都能够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⑶声音在不同介质的______不同。

声速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比在液体中传播的_____;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__.⑶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准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⑷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二.声音的特性:1.主要知识点⑴乐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音色是指声音的______。

⑶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

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的。

⑷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___,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_。

⑸人的听声频率范围是_________,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⑹频率表示____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频率的定义是_________若物体在两秒内振动1000次,则它的频率是_________。

2、练习⑴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⑵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能够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⑶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音的节奏⑷因为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所以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在灾害中丧生。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精心整理实用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精心整理实用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声音的产生和传播B.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C.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D.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E、声音的利用2.过程和方法:A.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介质、传播快慢)的活动B.对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C.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各种声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宁静?欢乐?振奋?烦躁?)体会声音世界的奇特和多彩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教学过程:一、疏理知识,落实双基:(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

、、均可传声,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形式: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的速度:(1)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液体中,液体中声速气体中,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5、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指):决定于声源的和人耳距声源的有关。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dB。

(2)音调(指):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3)音色:决定于声源的和。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

6、噪声:物理学上说是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说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防止)——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在人耳处(防止)。

7、超声波(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8、次声波(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9、人听见声音的过程:(1)空气传声:声源→声波在介质传递→人耳(、等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源振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NO :6班级 姓名 小组 等级【复习要求】: 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掌握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复习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预习使用指导】: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A 层同学要完成标有★的题目,B 、C 层同学可选做。

复习完了吗?开始做题了!一、常规题 1.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 用一硬纸片,接触旋转的自行车轮辐条,一次旋转快,一次旋转慢,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3.一个声源2min 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Hz ,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 ,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次. 4.炎热的夏季,当雷雨来临时,闪电过后往往雷声隆隆,不绝于耳,“雷声隆隆”的原因是 .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物理原因是( ) A .声音的回音 B .声源还在振动C .声源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6.人们常用敲打的方式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好坏,下列实例中属于这种应用的是 ( )A .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 .敲打钟时发出宏亮的声音C .买陶瓷用品时,人们习惯地用手敲一敲D .瓦工砌墙时用瓦刀敲打红砖7.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乐器商店的标志8.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大的次声波能破坏建筑物B .超声波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C .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D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9.下表中列出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 ( )A .音阶越高,频率越高B .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 .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10.阅读与探究爱动脑的帕斯卡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问题,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在设计本节课——第一章声现象的复习导学案时,我的设计意图是以学生已有的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复习和巩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声音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升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以及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声音的特征判断物体的材料等。

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

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如PPT和实验器材,以及学习资料,如教材和相关的声学知识卡片。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于重难点内容,如声音的传播原理和实际应用,我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案设计,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声学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是一个基础但关键的知识点。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复习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的振动。

这个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声音的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然后,我会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包括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情况。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征,它们影响着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会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

例如,我会播放不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声音样本,让学生分辨和描述它们的差异。

这样的实践情景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声学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环节,我会分享一些与声音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噪声控制、回声定位等。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赤壁市车站学校:李平方【复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系统复习,培养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会解决和利用生活中有关声现象的知识。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知识探究法。

【教学用具】PPT课件,钢尺、音叉、乒乓球、铁架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学生听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并分组回顾下列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而发生,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都可以传播声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3.人耳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至少,因此人要听到回声距障碍物至少要米。

4.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指声音的,是由发声体的决定的,还与声源的有关。

音调指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有关。

5.噪声:(1)噪声:物理学角度与环保角度的意义及波形的区别;(2)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3)减弱噪声主要途径有:;;。

6.声音的利用(1)把频率在 Hz至 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利用超声波能传递的特点做B超、声呐系统、回声定位;利用超声波能传递的特点粉碎结石。

(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

第二部分:【知识探究】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

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真空__传声。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设计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设计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 通过复习, 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运用声知识分析简单的声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 积极思考, 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声音的特性, 防治噪声的途径。

【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梳理案 Ⅰ知识导图Ⅱ. 知识梳理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

(l)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体、 体和 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一定会发声, 但发出的声音人 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 是 发出声音的。

(3)振动 , 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即 、 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 的形式传播, 叫做声波。

在传播过程中同时传递着 和 。

(2)真空 传声。

3.回声(1)形成: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形成 。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如果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 , 人就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 如果时间间隔____0.1 s, 人耳就无法辨别出回声与原声, 此时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 起到 原声的作用. 声音听起来变得响亮。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 , 如测海底 的 等。

声 现 象声音的产生条件: 实验:声音的传播 条件:传播形式 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的特性音调的决定因素:频率响度的决定因素: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色的决定因素: 噪声防治措施:在声源处减弱、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 。

4.声速(l)影响因素: 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__________和有关。

(2)规律: 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其次是 ,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同一种介质, 当它改变时, 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5. 声音的三要素项目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声音的特色影响因素频率振幅和距离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改变用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描述如尖锐刺耳如震耳欲聋如“闻其声知其人”说明频率: 是指物体在, 表示物体振动的 , 单位是 , 简称 , 符号是。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苏科版《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声音的特性、乐音和噪声的环保标准等。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觉范围,声音的强弱和音调。

4. 声音的特性:音色、音调、响度。

5. 乐音和噪声的环保标准:乐音和噪声的定义,环保对噪声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声音的特性。

2. 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环保标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音的特性。

难点:乐音和噪声的环保标准,声音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源、扬声器、话筒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声音现象,如敲击物体、播放音乐等。

2. 知识回顾: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音的特性,乐音和噪声的环保标准。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如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如何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声音的传播速度,乐音和噪声的区分等。

5. 小组讨论: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7. 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声音的特性:音色、音调、响度。

3. 乐音和噪声的环保标准。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区分乐音和噪声,并以实际例子说明。

3. 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1. 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 乐音和噪声:乐音是有规律的声音,噪声是无规律的声音。

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米/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学设计页
九年级物理学科备课人:总排节
学习内容声现象复习导学案备注













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
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令人厌烦的噪声:(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是指通常是指
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的。

噪声是指
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2)噪声的来源和分类:阅读课本P16页回答问题。

(3)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为单位来
表示声音的强弱。

6.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阅读图并回答问题:把频率范围在
Hz至 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
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的应
用:利用超声波的特点粉碎结石,超声波的特点
做B超或声呐系统。

(3)次声波及其危害:次声波的特点
是,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
强大的次声波还会对等造成破坏。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
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难点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
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教学环节设计一、依托学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1.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而发生,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

的形式
传播。


波可以用来观察,声音的传播需要,、、都可以传播声音,不有传声。

声音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

人耳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至少是,因此人要听到回声距障碍
物到少米。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4.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三、当堂检测及时训练
1.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音具有能量
2.小明在观看学校管乐队排练时,听到钢琴和胡琴都发出C调的“1”,小明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胡琴的声音,这是依据()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3.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
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4.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5.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6.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

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7.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
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广泛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