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部分地区牛奶中几种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原料奶需检测的几项微生物指标
细 菌 数 是 $"!1$"#’() *+; 在 极 其 严 格 的 无 菌 操 作 下 , 用 机 器 挤 出 的 奶 的 细 菌 总 数 为 $" ’() *+
2
( ,对鲜奶的影响较小;但原料奶 -334’536, $//7) 受到污染,细菌总数达到 $" 1$" ’() *+ 时 , 鲜 奶
7 8
!>#
嗜冷菌及耐热芽孢的测定对生产具有很大指导
意义,但当前尚无统一标准。生产厂家对每批原料 奶相应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0 奶制品是商业无菌产品,绝对无菌是不可 能的。即使原料奶中原始芽 孢 数 不 多 , 如 $""<7= 4:, 但 由 于 生 产 量 大 , 则 总 会 有 芽 孢 残 留 。 原 料 奶中原始芽孢数 越 多 , 则 ./0 处 理 后 产 品 中 的 芽 孢数可能越 高 ( 夏 震 , $,,-; 何 卫 加 , $,,, ) 。目
就会出现令人觉察或检出的缺陷 ( 史春光, !""" ) 。 这是导致奶产品变质的直接原因。变质产品表现为 产酸、产气、变粘或同时产酸产气、蛋白热稳定性 下降或呈粥样,带苦味、严重异味,不论对消费者 的健康还是产品的市场形象都是危害# 年第 $! 期
中国乳业
质量管理
菌后仍能存活,并导致产品腐败 ( %&’()*+&, !""$; 周 炜 , $,,-; 吴 丽 莉 , $,,, ; 胡 启 桥 , !""") 。若 原料奶中芽孢总数过高,经 ./0 处理后仍能存在, 它们在贮藏的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细菌的营养细 胞,从而引起奶制品产酸、产气 ( 胡 起 桥 , !"""; 。 1234&2&)’3 ,$,,$;53()6*77,$,-$) 根据生长温度范围芽孢菌可主要分 为 两 大 类 , 即中温芽孢菌和 耐 热 芽 孢 菌 。 由 ./0 奶 和 保 持 灭 菌奶的实际商业加工区域与各种曲线的关系可见, 对于耐热芽孢杆菌来说,其商业超高温区域的灭菌 效率在 , 以上,中温芽孢杆菌则在 $" 以上。若 确 定由微生物所引起的不良率为 $!$""" ( 即可接受 质 量 水 平 89:) ,则仅从灭菌效率这一角度考虑, 进 入 ./0 之 前 的 原 料 奶 的 微 生 物 指 标 应 符 合 表 $ 所示的要求。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是指对纯牛奶进行检验时,需要检测的五项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群、酵母菌、乳酸菌、沙门氏菌和致病菌。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
1.采集样品:采集纯牛奶样品,并将其分装到检测用的容器中;
2.灭菌:将采集的样品灭菌,以防止样品中的细菌污染;
3.培养:将灭菌后的样品放入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4.分离:将培养后的样品进行分离,以便检测;
5.检测:对分离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大肠杆菌群、酵母菌、乳酸菌、沙门氏菌和致病菌;
6.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纯牛奶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以判断纯牛奶的质量。
纯牛奶五微生物项目检验方案是确保纯牛奶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检测纯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从而确保纯牛奶的质量。
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探讨
2 仪 器 与 设 备
圆 滤纸 片直 径 1mm,平地 双 碟 直 径 约 9 rm, 3 0 a 高 1 ~ 7 m, 标 卡 尺 ( 度 00 r , 温 培养 箱 , 量 6 1r 游 a 精 .2 m) 恒 a 微 移液 管 , 显微 镜 , 子 , 镊 电热 恒温 水 浴 锅 , 析 天平 感 分
中图分 类号 :S 5 . T 2 2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6 7 (0 00 - 0 6 0 10 - 3 72 1)2 0 5 — 2
随着 消 费者 和 国家 主 管部 门 对动 物 源性 食 品安 全 的重 视 , 农业部 于 19 9 9年 公 布 了《 物源 性食 品 中兽药 动 最 高残 留 限量 的规 定 》 其 中对 牛奶 中青 霉 素 G 的最 高 , 残 留限量 MR L规定 为 00 4u/ ;9 9年公 布 了 《 国 . gg 19 0 中 动物 源性 食 品中残 留物质监 控计 划》 ,开 始对 动物 源性 食 品 中兽 药残 留 ,包 括 牛奶 中青 霉 素 G等 抗生 素 残 留 进行 检测 , 以保 证动 物源 性产 品的食 品安 全 。牛奶 中抗 生素 残 留是个 全球性 的问题 , 日益受 到世 界各 国政 府 的 重 视 , 近几 年 , 品 动物 产 品 中抗菌 药 物残 留的检 测 最 食 方 法要求 已有 了 明显 的变 化 。为了适 应这 些要 求 , 防止 受 污染产 品进 入食物 链 , 内外 研究 开发 和 改 良了许 多 国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剂 .
111 青 霉 素 标 准 品 每 l g 为 15 u , 批 号 为 .. m 60g K 2 0 0 , 中 国兽 医 药 品 监 察 所 提 供 。 05 27 由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奶牛疾病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鲜牛奶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是:第一,治疗泌乳期病牛时使用的抗生素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残留进入牛奶中,资料表明治疗后的奶牛,其挤出的牛奶5天内都有抗生素残留;其二,为了预防奶牛疾病并提高产量,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也会造成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第三,由于牧场管理不善,挤奶、储奶没有严格的卫生制度和配套的设施,人为添加或造成牛奶抗生素的污染。
牛奶中含有抗生素,不仅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乳品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无法生成酸奶和奶酪)。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除了要做好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正确挤奶和预防疾病外,还要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按国标中有关规定,用药后的奶牛5天后所产的牛奶才可作为原料乳,并且要检测其残留。
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及美国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对食品中抗生素最大残留量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也有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
目前,鲜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三类:生物测定法(微生物测定法、放射受体测定法)、免疫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理化分析法(波谱法、色谱及联用技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TTC法TTC法是我国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的检测法,属生物检测法。
其测定原理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如果牛奶中含有抗生素,则加入菌种(嗜热链球菌)经培育~3小时后,加入TTC指示剂(三苯基四氮唑)不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样品呈无色状态;如果牛奶中不含抗生素,则样品呈红色.这样实验后样品颜色不变的为阳性,样品染成红色的为阴性。
TTC法的具体操作步骤:1.菌液制备:将单菌种(嗜热链球菌)以脱脂乳为培养基,在36±1℃培养箱中培养15小时后,再以脱脂乳以至于1:1稀释待用;2.取待检样液9mL,在80℃水浴加热5分钟后冷却到37℃以下,加活菌液1mL,在36℃±1℃水浴2小时,加入4%的TTC指示剂, 36℃±1℃水浴培养30分钟;3.若样液颜色不变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若阳性的样液,再置于水浴中培养30分钟,不显色的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TTC法测定各种抗生素的灵敏度为:青霉素:4ppb,链霉素:500ppb,庆大霉素:400ppb,卡那霉素:5000ppb.它具有费用低,易开展的优点;缺点是耗时长,要求操作人员需有一定专业知识且实验过程中菌液的制备、水浴过程控制都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易出现假阳性,以致出现检验结果的不稳定性。
牛奶中微生物含量标准
牛奶中微生物含量标准一、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牛奶中活菌体的总数量。
细菌总数是衡量牛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牛奶的卫生状况。
一般来说,细菌总数不应超过10万个/mL。
超过这个数值,意味着牛奶可能已经受到污染,不适合饮用。
二、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在牛奶中存在的一类肠道细菌的总称。
大肠菌群数量过高可能意味着牛奶已经受到粪便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牛奶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应严格控制。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不应超过30个。
三、致病菌致病菌是指在人体内引起疾病的细菌。
在牛奶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果牛奶中存在致病菌,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消毒杀菌,确保不含有致病菌。
四、芽孢总数芽孢总数是指牛奶中能够形成芽孢的细菌的总数量。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具有很强的耐热性,一般的消毒方法难以将其杀死。
因此,芽孢总数过高可能意味着牛奶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芽孢总数不应超过100个。
五、乳酸菌乳酸菌是指能发酵乳糖并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细菌。
乳酸菌在牛奶中的数量可以反映牛奶的发酵情况。
适量的乳酸菌可以促进人体消化,但过量则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乳酸菌的数量不应低于100个。
六、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适量的酵母菌对人体无害,但过量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酵母菌的数量不应超过100个。
七、霉菌霉菌是一种真菌,可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霉菌污染会导致牛奶变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消毒杀菌,确保不含有霉菌。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霉菌的数量应为零。
牛奶微生物检测标准我国乳制品的标准
牛奶微生物检测标准我国乳制品的标准
在中国,牛奶微生物检测的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 4789.5-2013)以及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限量》(GB 27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 4789.5-2013)规定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和程序,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的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及乳制品微生物限量》(GB 2715-2016)规定了牛奶及乳制品中各种微生物的限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根据该标准,牛奶及乳制品中的各种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
1. 菌落总数:不超过1×10^5个/ml(牛奶),不超过1×10^6个/g(乳制品);
2.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4.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5. 霉菌和酵母菌:不超过1×10^3个/ml(牛奶),不超过1×10^4个/g(乳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基本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内部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产品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参考相关地方性和行业性标准。
食品中六种常见微生物的检验
食品中六种常见微生物的检验作者:王燕琼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04期食品是人类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在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影响较为严重的当属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有许多,有的可导致人类产生疾病,有的对人类无害,有的可产生一些不能忽视的代谢产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常被作为人类能否食用某种食品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对食品中六种常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菌落总数测定1.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意义。
测定菌落总数主要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了食品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如果食品中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
2.检验方法。
(1)设备和材料。
压力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无菌吸管、无菌锥形瓶、无菌培养皿、天平、均质袋、均质器等微生物实验室常规设备和材料。
(2)培养基和试剂。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3)操作步骤。
称取25g(mL)样品置于均质袋内,加入225mL稀释液,均质后按10倍系列稀释;选择2个或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同时作空白对照;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培养;菌落计数。
二、大肠菌群计数1.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意义。
大肠菌群是在37℃条件下,经24h能够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需氧或兼厌氧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中的一部分等,是我国和许多国家用来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菌,可以检测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是否被肠道致病菌污染。
生牛奶中的菌落总数的荧光定量法检测
生牛奶中的菌落总数的荧光定量法检测一、背景介绍生牛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由于在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存在许多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因此对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并形成菌落的微生物总数,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指标。
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使用平板计数法,需要时间和技术精度较高,很容易出现误判,因此需要研究更加准确、快捷的方法。
二、荧光定量法的原理及优势荧光定量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菌落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发出的荧光信号,通过荧光定量仪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相比,荧光定量法具有以下优势:(1)快速。
荧光定量法仅需要20-30分钟,而平板计数法需要72小时。
(2)准确。
荧光定量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菌落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发出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不会受到其他微生物的影响,避免了平板计数法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判。
(3)自动化程度高。
荧光定量法需要使用荧光定量仪进行检测,仪器自带分析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并生成报告。
因此,荧光定量法成为了当前生牛奶中微生物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荧光定量法在生牛奶中的应用荧光定量法在生牛奶中的应用是通过检测生牛奶中菌落总数来进行的。
常见的操作步骤如下:(1)取样。
从生牛奶样品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
(2)培养。
将取出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孵育一定时间,使微生物形成菌落。
(3)荧光染色。
在孵育过程中,将样品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染色。
(4)荧光定量。
将荧光染色后的样品放入荧光定量仪中,将微生物发出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
(5)结果分析。
通过荧光定量仪自带的分析软件,计算出生牛奶中微生物的数量,并生成检测报告。
四、总结荧光定量法是一种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在生牛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荧光定量法,可以准确地检测生牛奶中的微生物数目,为生鲜奶供应链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
微生物危害分类
中等: 副溶血性弧菌 蜡样芽孢杆菌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 严重: 沙门(未分型) 志贺 单增李斯特菌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重大危害:O1型霍乱 婴儿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2.考虑与现行标准值的协调性,既参考国际或发达国 家标准,也要避免对行业发展造成冲击性的影响。
GB 4789-2010
序号 国家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2 3 4 5 6
GB 4789.1
GB 4789.2 GB 4789.3 GB 4789.4 GB 4789.10 GB 4789.15 GB 4789.30 GB 4789.35 GB 4789.4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食品微生物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食品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食品微生物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乳粉
乳清粉 奶油
5,2,50000,200000
— 5,2,10000,100000
5,1,10,100
— 5,1,10,100
—
— 90
—
— —
干酪
再制干酪
5,2,100,1000
5,2,100,1000
5,2,100,1000
5,2,100,1000
50
50
50
50
食源性致病菌
乳品 生乳 灭菌乳 调制乳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菌 5,0,0 5,0,0 商业无菌 5,0,0 巴氏杀菌乳 5,0,0
4.1.3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 外来污染。
4.1.4 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 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 有状态。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乳糖、无机盐等。
生牛奶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其中一些微生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
影响。
为了确保生牛奶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主要微生物的检测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乳酸菌和酵母菌等。
下面将介绍
这些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措施。
1.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
菌落总数是指生牛奶中能够生长形成菌落的微生物数量,是评价生牛奶卫生质量的重
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和膜过滤法。
检测菌落总数的控制
措施主要包括牧场卫生管理、奶牛健康管理和以低温储藏等。
2. 大肠杆菌群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
大肠杆菌群是指属于大肠杆菌科的细菌,其存在于生牛奶中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常
用的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包括表面计数法和MPN法。
检测大肠杆菌群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对奶源的严格筛选、牧场卫生管理和生产工艺的严格控制等。
3. 乳酸菌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
乳酸菌是生牛奶中的一类有益菌,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多益处。
常用的乳酸菌检测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和MPN法。
控制乳酸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发酵
工艺的控制和乳酸菌的添加等。
对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进行检测及其控制是确保生牛奶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只
有通过科学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才能保障生牛奶的卫生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营养
饮品。
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项目
牛奶中的兽药残留检测是确保牛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项目:
1. 抗生素残留检测:牛奶中可能残留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等。
这些残留可能来自治疗奶牛疾病的用药。
检测抗生素残留可以确保牛奶中不含有害的抗生素成分。
2. 激素残留检测:牛奶中可能残留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孕激素等。
这些残留可能来自奶牛的繁殖管理。
检测激素残留可以确保牛奶中不含有害的激素成分。
3. 驱虫药残留检测:牛奶中可能残留一些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
这些残留可能来自奶牛的驱虫治疗。
检测驱虫药残留可以确保牛奶中不含有害的驱虫药物成分。
4. 解热镇痛药残留检测:牛奶中可能残留一些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残留可能来自奶牛的疾病治疗。
检测解热镇痛药残留可以确保牛奶中不含有害的解热镇痛药成分。
5. 镇静剂残留检测:牛奶中可能残留一些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这些残留可能来自奶牛的镇静治疗。
检测镇静剂残留可以确保牛奶中不含有害的镇静剂成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具体的检测项目可能因地区、法规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
牛奶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通常会进行这些检测,以确保牛奶的质量和安全。
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购买经过检测合格的牛奶产品,以保障自身健康。
牛奶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牛奶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样品到达检验中心的话,由微生物检测中心先领取样品,因为其他科室不能保证无菌取样,会影响微生物检验的结果。
要求生鲜乳必须在采后四小时内进行检测。
取样:量取10 mL置盛有90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配制浓度梯度:(1)用1 mL 无菌吸管或移液枪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用漩涡震荡器混合均匀,制成10﹣²的样品匀液。
(2)按上述操作程序,制备10﹣³、10-4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倒平板: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注意,要分别吸取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及时将 15 mL~20 mL 冷却至 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 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温度过高可能会杀死细菌,一般以不烫手为宜)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不均的话,会使菌落连成片,无法计数)。
培养: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 ℃±1 ℃培养48 h±2 h。
菌落计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国内外乳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比较
我国乳制品 “最新”的法规是 1986 年制定的。将牛乳分 为 4 个等级, 要求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酵母 和 霉 菌 。 现 实 情 况 是 , 中 国 奶 业 这 几 年 发 展 速 度 非 常 快 , 19 年前的标准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行业要求, 政府管理的发展跟 不 上 乳 品 行 业 的 发 展 。 根 据 生 鲜 牛 奶 收 购 标 准 GB 6914- 86, 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为: 一级奶应 小 于 50 万 个/ mL、 二 级 奶
备注 GB 2746- 1999 GB 5408.1- 1999 GB 5408.2- 1999 GB 5410- 1999
GB 5415- 1999 GB/ T 6914- 1986
2 微生物限量指标分析
由于乳和乳制品本身所含营养物质丰富, 极容易滋生细 菌, 因此, 各国政府对乳制品行业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 保 证乳制品原料、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致病菌方面, 不 论是用于生产、零售还是未指明用途的乳和乳制品, 绝大多 数国家对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弯曲杆菌、 产气夹膜梭菌以及大肠杆菌均要求不得检出, 而大肠埃希氏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则有不同的限量标准。如澳大利 亚对未经巴氏杀菌的牛乳的大肠埃希氏菌的微生物限量为 m ( 合 格 限 量 ) = 3 个/ mL, M ( 不 合 格 限 量 ) = 9 个/ mL; 而 南 非则要求所有用途牛乳的大肠埃希氏菌为未检出。对于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古巴政府要求用于调香的乳粉中金黄色 葡 萄 球 菌 的 限 量 为 < 100 个/ g, 而 适 用 于 1 岁 以 下 婴 儿 的 乳 粉, 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为 0。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乳品作为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其安全性与卫生质量至关重要。
乳品中的微生物指标是衡量其卫生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反映了乳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及乳品本身是否发生变质。
因此,对乳品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和控制,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乳品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引发人体疾病或降低乳品的营养价值。
其中,细菌总数是指乳品中存活着的细菌总数,它反映了乳品的卫生状况;大肠菌群则是对乳品中可能存在的肠道致病菌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将直接导致乳品被视为不安全;霉菌则是对乳品中出现的真菌进行监测的指标,过高的霉菌数将影响乳品的品质。
针对不同的微生物指标,检验标准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对于细菌总数,检验标准应小于10^6 cfu/g;大肠菌群则要求不得检出;对于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要求绝对不得检出;霉菌则要求小于10^2 cfu/g。
这些检验标准都是为了保证乳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是保证乳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微生物指标的监控和检验,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乳品中细菌、霉菌的滋生和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也促进了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乳品微生物检验:保障全球乳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乳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全球乳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世界各国的乳品微生物检验现状、乳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和原理、乳品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实践以及乳品微生物检验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在乳品微生物检验方面,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美国乳品微生物检验系统(DTDS)成功应用在乳品企业中,该系统包括原料奶收集、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检验。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为乳品微生物检验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一、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1.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可以导致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微生物。
其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可能通过粪便污染牛奶而进入。
摄入含有大肠埃希氏菌的牛奶可能导致腹泻、胃肠道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可以在低温下生长的细菌,在生鲜牛奶中较为常见。
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易在牛奶中繁殖,可能影响牛奶的品质和安全。
4. 酵母菌和霉菌酵母菌和霉菌是一类真菌性微生物,它们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可以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大量酵母菌和霉菌的存在可能导致牛奶发酵变质,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
二、生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1. 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将牛奶样品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来检测和计数微生物。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普通营养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出牛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2. 干涂片法干涂片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适用于快速筛查和初步判断牛奶中的微生物。
将牛奶样品涂敷在干涂片上,然后进行染色、固定和观察。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牛奶中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牛奶中是否存在致病性微生物。
3. PCR法PCR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牛奶中微生物的DNA进行扩增和检测。
通过提取牛奶样品中的微生物DNA,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和检测,可以快速、敏感地检测出牛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三、生牛奶中微生物的控制措斀1. 规范生产在生牛奶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规范,保持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卫生。
避免牛奶受到外源性污染,减少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2. 严格检测对生牛奶进行定期的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受污染的牛奶,保障牛奶的品质和安全。
3. 适当冷藏将生鲜牛奶储存在适宜的低温下,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避免牛奶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减少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摘要】生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牛奶中常见的主要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随后详细讨论了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快速检测技术。
还探讨了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如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消毒处理等。
本文强调了生牛奶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指出了未经控制的微生物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也分析了生牛奶微生物控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原料质量和生产环境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加强监管和控制措施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对微生物的更好检测和控制,保障生牛奶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关键词】生牛奶、微生物、检测方法、控制方法、监管、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品。
生牛奶中可能存在一些微生物,其中包括细菌、霉菌等等。
这些微生物如果未经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牛奶变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生牛奶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并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生牛奶中的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提高生牛奶的品质和安全性,加强对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生牛奶中的微生物检测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对生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旨在为生产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分析生牛奶中常见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分布,为后续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2. 探讨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其在生牛奶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生产者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建议;3. 总结生牛奶微生物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提出改进建议,为生产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案;4. 探讨生牛奶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强调制定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规范的生产流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生牛奶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由于其易腐性以及微生物的存在,生牛奶也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危险来源。
因此,为了保证生牛奶的安全性和品质,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来监测生牛奶中的微生物。
1.总菌落计数法总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基本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生牛奶中总的细菌数量。
具体操作是将一定量的生牛奶样品,在增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一定的时间后,通过计数细菌在增菌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从而计算出生牛奶样品中的总菌落数。
控制方法:控制生牛奶中的总菌落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严格监控和控制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及对员工进行规范的健康检查等。
2.大肠菌群检测法3.乳酸菌检测法乳酸菌检测法是一种检测生牛奶中益生菌的方法。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这些菌群对促进肠道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验操作是将一定量的生牛奶样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一定的时间后,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从而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乳酸菌。
控制方法:选用从安全可靠的渠道采购的高品质乳酸菌菌株,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健康检查等。
综上所述,对于生牛奶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需要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操作规范、监测与检测流程的严格执行,从而达到保证生牛奶安全性和品质方面的目标。
同时,在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的牛奶及相关食品,避免因为安全风险而给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鲜牛奶大肠菌群数标准
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
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
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
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生牛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由于其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广受人们喜爱。
但是,牛奶中可能含有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生牛奶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显得相当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以及其控制措施。
(一)细菌1、菌落计数方法:菌落计数是一种通过计算奶样中的微生物数量来判断其质量状况的方法。
这个方法能够检测出微生物的总数,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2、大肠菌群计数方法:大肠菌群计数是用来检测牛奶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细菌是肠道中的微生物,如果过多存在于牛奶中,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耐热菌计数方法:耐热菌是能够在高温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一种细菌,它们的存在表明牛奶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加热处理。
(二)真菌2、霉菌计数方法:霉菌可以导致牛奶变质和产生有毒物质。
检测霉菌数量的方法可以帮助鉴定牛奶是否存在霉菌。
(三)病毒1、脂质包裹病毒计数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牛奶中的乳病毒(BLV)和牛乳腺瘤病毒(BMTV)等脂质包裹病毒。
这些病毒在牛奶中的浓度非常低,需要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才能检测出来。
为了控制生牛奶中的微生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初始阶段对牛奶进行检测:在牛奶生成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并及时排除有害微生物,对于控制后续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2、制定卫生措施:加强动物的身体卫生,改善其环境卫生和营养结构,以减少动物身上和生产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
3、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从奶罐到机器设备,需要严格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比如定期清洗、消毒,增加过滤层等。
4、保证加热处理:在制作过程中对牛奶进行加热处理,既可以减少胃肠道病原菌的数量,也有助于阻断乳类嗜酸性细菌的生长。
综上所述,生牛奶中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对于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牛奶中不同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措施的选择,可以确保生产出营养均衡、卫生安全的优质牛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ma D saeC n o a d Pe et n C n ro n hiPo ic, nn 0 6 A i l i s ot l n rvni e t fQi a rv e Xi g 8 0 ) e r o e g n i 1 0 囤 嘲 : o u dr ad m co rai cne t i f s l i Q g a po i e e co a ar d ott T n e t i ogns otns n r h mi n i hi rv c.dt t n w scr e u o sn r m e k n n ei i
中 国动 物 检 疫
21 0 0年 第 2 7卷 第 6期
—4 — — 7—
青海 省 部 分 地 区牛 奶 中几 种 微 生 物 指 标 的检 测
李桂兰
( 青海省 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 中心 , 青海西 宁 800 ) 106
摘 要: 为掌握 我省部 分地 区牛奶 中微生物含 量 , 实验 对 2 0 年 1 本 08 0月至 1 月青海省 重点地 区的 8 1 批次 7 O 份 鲜牛奶 样进行 了菌落总数 、 大肠 菌群 、 门氏菌的检 测 。结果表 明, 落总数 (f / L 是 :. 沙 菌 C u m ) 14×1 大肠 菌群 0 5 ; (P /10 L是 : . ×1‘均低于 国标 G / 7 9 1 7 9 3 —2 0 的要 求 ( 落总数 :. ×1 大肠 菌群 : . × M N 0m ) 7 6 0, BT 4 8 . ~4 8. 1 0 3 菌 5 0 O, 1O 1 沙 门氏菌检 测均为阴性。说 明我省 的鲜奶基 本符合 国标要 求 , 0) 无公 共卫生安全 隐患。 关键词 : 鲜牛奶; 菌落总数; 大i e me ai a n g sf o p bi h at feh mi n Qig a rv c tte n t n la d wa ae t u l e l . k n h o c h
Ke r s fe h mi y wo d :r s l b c e a oo y: c l.b cl : s l o el ;d t c o k: a tr 1c ln i oi a il us a m nl a ee t n i
No e e i 2 0 .R s i wee ndc td ha atr l oo y s m ( f v mb r n 0 8 e ut s r i iae t t b cei c ln u a C u/mE wa 1 ) s . 4×1 oi a iu 0:c l .b cl s l ( P /1 O )wa . X 1 n oh wee lwe a o nr tn ad M N O mL s 76 0.a d b t r o r t n c u t s d rs GB/ 7 91 4 8 .1 0 3S(a tr l h y a T 4 8 . ̄ 7 93 2 0 ’ b ce a i
t s a tra c l n um .c l.b c l s a s l o el i 7 fe h m i s m p e n b th s ro Oco r o e t b ce 1 o o y s i o i a il nd am n la w t u h 0 r s l a ls i 8 ac e f m k tbe t
中 图分 类 号 :S 5 . T227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5 9 4 2 1 )6 0 4 — 3 10 — 4 X(0 0 0 — 0 7 0
Mi o rai T re xmiai rs l n S meArai nh iPoic c ogns r m agtE a n t n i Feh Mi i o e Qig a rvn e o n k n
c l n e e ual s m : 50X 0 a d o i a il g o : 10× 1 . S l o el wa e aie Th s h we ta te oo s q l i y u . l n c l.b cl us r up . 0 am n l a sn g t . v i s o d h t h
极可能对 消费者造成 健康 为 不按 操作 规 程生 产加 工而 造成 微 牛 奶 安全 关系 到 消 费者 的 身体 质 的产 品, 健康 ,影 响牛奶安全 的 因素较 多 , 须 隐患, 以必须对奶制 品进行 检测[。 生物污染 。 以在乳及乳制 品的加工 所 1 ] 所 对其进 行全面 的检测 , 检测项 目主要 牛奶 安全 的检 测 对保 证 使用 者 的健 过 程中 , 对所有接 触到乳及乳制 品的 包括微 生物检测 、化 学物质检测 、 残 康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 。 容器、 设备 、 道 、 管 工具 、 包装 材料 等 渣检测 等 。当乳牛受 到饲养管理 、 疾 微 生 物 的 污 染 是 引 起 乳 及 乳 制 都 要 进 行 彻 底 的 灭 菌 , 止 微 生 物 的 防 在 病 、 温 以及 其 他 各 种 因 素 ( 括 人 品变 质 的 重 要 原 因 。 乳 及 乳 制 品 加 污染 , 气 包 以保证产 品质量 [ 另外在加工 2 ] 。 工造 假) 的影 响 时 , 的成 分 和性 质 工过程 中的各个环节 如灭菌 、过 滤 、 过 程 中还要 防止机 械 杂质和 挥发 性 乳 发酵 、 燥 、 装等 , 可 能 因 物质 ( 干 包 都 如汽 油) 的混入和污染 。 等 原料 往往发 生变化 , 这种 乳不适于加 工优 浓 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