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型解析及专项训练11

合集下载

精选-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精选-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1)李仕才一、选择题1、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

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

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

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项不符合时间概念;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属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2、《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

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

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

”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答案】D【解析】城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由“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政府不可能扶植鼓励城市化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

3、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A.原始儒学B.南宋史学C.宋明理学D.前清史学【答案】B4、下图中的“?”应填()A.贵族、平民B.公民、自由民C.平民、贵族D.罗马人、自由民【答案】B5、“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1. 下列哪个城市是唐朝时期的首都?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洛阳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靖江王之乱C. 唐朝盛世D. 清朝入关答案:B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唐朝盛世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C1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1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安史之乱C. 八国联军侵华D. 开埠运动答案:A13.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1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1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1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1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1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19.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答案:B2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唐朝盛世B. 百家争鸣C. 开埠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2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2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2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25.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A2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2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2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2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3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3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3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3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3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41.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4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4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4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4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4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4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4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5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5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5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5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57.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5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6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6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社会等级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C. 阻碍了文化发展D. 限制了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填空题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国力。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也展示了当时中国的强大国力。

4.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____。

答案:清朝解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

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6.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洗雪了民族屈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最后,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它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1辛亥革命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1辛亥革命 含答案解析

考点11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

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A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自救,并非发展民族经济,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未触动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可知清政府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

2.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曾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这表明孙中山()A.萌发民生主义思想B.主张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C.借鉴苏俄革命经验D.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作为目标“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强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萌发民生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可知当时俄国还没有发生十月革命,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尚明轩在《孙中山传》中指出,1905年到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出身可考者有379人,其中留学生和学生为354人,达到93%以上,官僚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师、医生8人,这两类各占2%多一点,资本家、商人、贫农等为数极少。

据此可知,影响中国同盟会人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A.思想解放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地位D.阶级属性,在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留学生和学生占据93%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留学生和学生思想解放程度高,易于接受新的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阶级属性都不是影响中国同盟会成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排除B、C、D 三项。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通史版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通史版

课时规范练1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选择题1.(2021山东德州三模)《商君书》中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2.(2021安徽安庆二模)秦汉时期按户征收的户税包括:一是按户征收的“户赋”;二是按户征收的“户刍”。

户赋征收的形式是实物,户刍征收的形式是钱币,其物质形态虽有不同,但性质都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

这表明,秦汉时期( )A.小农经济逐渐确立B.国家户籍制度相对严密C.依靠赋役剥削人民D.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减弱3.(2021辽宁葫芦岛三模)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4.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

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

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B.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5.(2021湖南株洲统测)北朝时期,朝廷有军户(营户、府户)伎作户、乐户,屠户、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他们的身份世代相袭,不能越籍通婚,这种状况延续到清朝时期才逐渐消解。

据此可知,古代的户籍制(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B.促进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6.(2021山东聊城三模)《国语·齐语》载:“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和发展

2019年08月08日xx学校高中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选项符合题意。

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1895年,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的这一说法()A.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B.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是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反思D.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C解析:恩格斯指出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上升时期,还未成熟到要铲除资本主义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有其必然原因,C选项正确。

而他所说的“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并非指科学社会主义错误,也不代表他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选项与本题目无关。

3.巴黎公社曾发表《告农村劳动人民书》,宣告“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这表明巴黎公社( )A.切实地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B.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C.曾为建立工农联盟作出过努力D.是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巴黎公社主要是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BD;根据信息“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巴黎公社曾尝试争取农民的支持以及建立工农联盟,因此选C。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B.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于隋朝C.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D. 科举制度在清朝被废除答案:D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盛于明清,直至1905年被清政府废除。

因此,选项D中的“清朝被废除”是不正确的。

2. 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兴起的B.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C.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而非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新文化运动并不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倡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未立即实现民主共和,而是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

4. 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一场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的不公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五四运动的结果是成立了中华民国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中国社会思想的觉醒,而非成立了中华民国。

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朝统一六国B. 周朝建立C. 汉朝建立D. 唐朝建立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传播宗教4.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大量丧失?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鸦片战争D. 第一次中日战争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主要采取的战术是什么?A. 阵地战B. 游击战C. 城市战D. 正规战6.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变法维新”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王安石D. 康有为7.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焚书坑儒”有关?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推行儒学C. 唐朝科举制度D. 明朝海禁政策9. 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哪些地区?A. 中国与欧洲B. 中国与非洲C. 中国与美洲D. 中国与东南亚10.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2.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13.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B. 汉朝2. A. 秦朝统一六国3. B. 宣扬国威4. A. 甲午战争5. B. 游击战6. D. 康有为7. B. 战国时期8. A. 秦始皇统一六国9. A. 中国与欧洲10. A. 张仲景二、非选择题11. 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包括土地私有制、等级制度、世袭制度和中央集权等。

高考历史试题讲解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讲解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讲解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的创立为平民提供了进入官场的机会B. 科举制度的创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C. 科举制度的创立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 科举制度的创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确的有: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C. 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彻底改变D. 辛亥革命使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和自由答案:A、B2. 关于新文化运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B.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C.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D.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答案:A、B、C三、简答题1. 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限制与外国的海上交流。

其影响包括: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安全;但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与世界潮流的脱节。

2. 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四、材料分析题材料:《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和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同时,它开启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加剧了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促使中国社会开始寻求变革,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改革运动埋下了伏笔。

高考历史题及解析

高考历史题及解析

高考历史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由蔡伦发明的B. 火药最初用于军事是在唐朝C. 指南针在宋代开始被用于航海导航D.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的毕升发明的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选项A中,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他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实用,但并非发明者。

选项B 中,火药的发明时间早于唐朝,但其在军事上的应用确实是从唐朝开始的。

选项C中,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真正用于航海导航是在宋代。

选项D中,活字印刷术确实是由北宋的毕升发明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D。

2.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 禁止传教士在中国传教C. 限制与外国的文化交流D. 所有以上选项解析: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的严格控制,禁止或限制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传教士活动的限制。

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减少,影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填空题1.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涌现了众多学派,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是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学派是儒家。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对后世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是“儒家”。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解析: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试图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特别是慈禧太后的干预,改革最终失败。

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派缺乏足够的政治力量和军事支持,以及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过于急进,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接受程度。

四、论述题1. 论述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科举制C. 实行分封制D. 推行九品中正制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下列哪一项是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A. 开辟丝绸之路B. 建立朝贡体系C. 实行闭关锁国D. 推行海禁政策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建立了朝贡体系,通过朝贡贸易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加强了与各国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唐朝的国力和影响力。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采取了________政策。

答案:海禁解析: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加强海防,采取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海上活动,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安全。

2.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

答案:甲午解析:甲午战争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一次重大战争,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台湾等领土,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第观念,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2. 论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是一次旨在学习西方科技和管理经验,以实现国家自强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因其考查面广、覆盖知识点多而备受重视。

这类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还要求能够准确理解题干、快速分析选项,并作出正确判断。

以下是几道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示例,以及相应的解析。

一、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题目: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仅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贸易B. 促进了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文明之间的理解C. 仅推动了宗教的传播D. 导致了文明的冲突和对抗解析: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丝绸等物质商品的贸易,还促进了宗教、艺术、科技等文化层面的交流,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影响。

因此,选项B 是正确的。

二、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2. 题目: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A. 推翻了满清政权,结束了封建制度B.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C. 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D.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是其最主要和直接的影响。

虽然辛亥革命也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但这些影响是间接和长远的。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三、历史人物的评价3. 题目:关于拿破仑的评价,下列说法中较为客观的是:A. 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但同时也是专制暴君B. 拿破仑的统治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的现代化C. 拿破仑的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无尽的灾难D. 拿破仑的法典是其唯一值得肯定的成就解析:拿破仑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其统治具有多面性。

他通过军事征服扩大了法国的疆域,同时也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和行政体系现代化。

拿破仑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选项B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四、历史事件的背景分析4. 题目: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列强间的军备竞赛B. 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C. 复杂的国际联盟体系D. 以上都是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北京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统一度量衡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多项措施。

其中包括焚书坑儒以消除思想上的异己,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以及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和统一。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导致了官僚体系的腐败答案:ABC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中央集权。

至于官僚体系的腐败,并非科举制度本身所导致,而是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填空题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不仅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还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4.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标志着_______的终结。

答案:封建帝制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标志着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三、简答题5. 简述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在1898年试图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其目的是振兴中华,挽救国家危机。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以及改革派内部的分歧,加之光绪皇帝缺乏足够的权力和支持,戊戌变法最终在百日之内被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所镇压,改革宣告失败。

四、论述题6. 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

高考历史试题揭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揭秘及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揭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焚书坑儒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改善了官僚体系的选拔机制D.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ABC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传播文化答案:A二、填空题4. 清朝末年,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

答案:封建君主专制三、简答题6.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它不仅结束了中国长达八年的战争苦难,而且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和平与正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政治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科技上,中国在航天、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更指引我们走向未来。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高考历史试题试卷及答案十一

高考历史试题试卷及答案十一

高考历史试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答案】D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答案】C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一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C.郑国渠 D.白渠【答案】B4.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6.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

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体C.行书D.草书【答案】D7.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小练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训练含解析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小练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训练含解析

专题小练1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沈阳市高三模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

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

材料旨在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2.[2021·山东枣庄市高三模拟]《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规定“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这反映了法典( )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B.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C.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3.[2021·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公元前6世纪,迅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亚述帝国D.波斯帝国4.[2021·烟台高三模拟]亚历山大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带了许多随军学者,他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与他们交流学问。

这些行动( )A.推动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发展B.表明文明发展的趋同化C.扩大了古代知识的传播范围D.有利于印度佛教的产生5.[2021·大连高三模拟]腓尼基人融合了象形文字的点画,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在书写过程中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发明了非常简便的22个字母。

由此可见,腓尼基字母的发明( )A.表明日常书写用文字诞生B.是区域文明交融的成就C.体现了西亚文明独领风骚D.是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6.[2021·杭州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却是成功的。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1 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政治文明(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1 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政治文明(解析版)

专题11 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政治文明(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再练高考题】计划用时:10分钟题量:9题满分:18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一、选择题。

(本题18分,每小题2分,共有9小题)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A【解析】A对:根据材料图片和文字介绍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5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出现了印书坊,说明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展,文化趋于活跃。

这一时期的欧洲并未出现政治变革的热潮,B项错误。

市民阶级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此图片无法说明,C项错误。

新教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产生的,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答案】C【解析】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得知,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查理二世曾经复辟帝制,他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其目的是强化专制统治,C项正确;和材料的内容相反,材料中查理二世强化英国国教至尊地位,其实是反对信仰自由,A 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B、D错误。

3.(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当时英王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1辛亥革命(含解析)

高效作业(十一)辛亥革命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9·石嘴山高三摸底)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

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

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解析根据材料“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说明对于秋瑾事件,官府并没有按照法律去办事,体现出当时国人民权意识的逐渐觉醒,故A项正确;晚清政府并不重视民众的舆论,故B项错误;张曾扬按照革命罪名逮捕秋瑾,并不是徇私枉法,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民众的态度,并没有说明西方国家对待此事的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9·大庆高三模拟)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

这反映了()A.清朝统治陷入危机B.君主立宪制已确立C.民主政治取得突破D.专制色彩依然浓厚解析根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浓厚的专制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在清末并未取得突破,故排除C项.答案D点睛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

清政府设立资政院,目的在于培养锻炼议员的能力,为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是一个过渡性的立法机构.3.(2019·佛山高三模拟)武昌起义一开始就以中华民国鄂军都督黎元洪的名义向各国领事发出照会,声明革命旨在推翻专制政府,建立民国,无排外性质,希望各国应严守中立。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B.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C.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士族门阀的势力得到削弱D. 科举制度的实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答案:D二、非选择题3. 请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主要内容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仅允许官方进行有限的对外贸易。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影响了经济的开放性,同时也限制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文化交流。

4. 试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尝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来强化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其次,它培养了一批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为后来的改革运动提供了人才储备;最后,洋务运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改革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材料分析题5. 阅读下列材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请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周期性规律。

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统一和分裂往往交替出现。

例如,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而汉朝的衰落又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分裂。

统一时期,国家往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而分裂时期则往往伴随着战乱和经济衰退。

因此,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规律性,但也不能完全概括所有历史现象,因为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择题型解析及专项训练李海艳一、文字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解题技巧】(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示例】例1 2012年山东率先废除了实行几十年的对高考考生的户籍限制,“这体现了教育公平、招考公平”获得了媒体评论一致赞同。

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较好体现这一点的是( D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度 D科举制例2光明网《分权 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

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C )A分封制VS世袭制 B宗法制VS科举制C郡县制VS分封制 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二、图表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在解答本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大体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

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

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终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三、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解题技巧】(1)地图类材料选择题应观察地图材料信息判断历史事件所指;审题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现基础知识准确作出选择。

(2)结合图片反映的信息中判断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示例】例1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下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东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C )A.设立郡守 B.分封王国C.由中央直辖 D.设立行省例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出土的是( C )四、漫画类选择题【题型特征】漫画类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

准确判定主题喻义,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选择题,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想象能力;其次要具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辨别能力,特别是通过想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漫画的哲理和喻义。

对备选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示例】仔细观察下图,该宣传画反映的内容最可能出现于( B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五、组合型选择题【题型特征】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

此类题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表述关系的题干②根据题干要求以数字序号列出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或现象③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成的备选项。

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

【解题技巧】(1)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2)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3)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

【示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C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六、程度型选择题【题型特征】又称最佳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确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等。

【解题技巧】(1)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比较分析法: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

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的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

【示例】从十五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粗具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 A ) A无限的扩张性 B统治的残暴性C极端的掠夺性 D竞争的激烈性七、比较型选择题【题型特征】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

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而后一种更常见。

【解题技巧】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示例】《巴黎圣母院》享誉世界文坛,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B ) A《诗经》 B屈原的《离骚》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八、评价型选择题【题型特征】评价型选择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一是主体+评价类,即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选项提供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题最合适的评价。

经常呈现的形式是“关于某某(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评价(或者说法、解释、表述、分析)正确(或错误)的是”。

二是评价+主体类,即题干给出对某事物的评价,选项提供与评价相关的主体,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主体。

【解题技巧】(1)理论法。

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

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

(2)史论结合法。

弄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与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3)直选法等方法有时也会用到,如解答非组合型否定式评价型选择题常用此法。

【示例】有同学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C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 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九、逆向型选择题【题型特征】逆向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否定选择题。

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争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解题技巧】(1)排除法。

(2)直选法。

【示例】欧洲一史学家提出:“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到1500年左右,它却成为了一座桥梁、一个起点”。

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C )A西班牙 B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十、因果型选择题【题型特征】因果型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相像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

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依据”“主要目的”“影响”“结果”等。

【解题技巧】(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

(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

【示例】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C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D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针对性训练1、2012年6月份以来,各媒体关注率较高的词汇是“人民监督员”“人民听证会”“公务员道德立法”、王立军在美领事馆“滞留门”、薄熙来职务调整等,这都与反腐倡廉、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有关。

我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D )A秦代的御史制度 B汉代的刺史制度C宋代提点刑狱司的设置 D明代军机处的设置2、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网”发起2013年的就业计划调查,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朝山西去工作,你给他推荐的就业部门不包括( DD )A在票号担当收银员 B从事彩瓷售卖工作C创办私人丝绸纺织厂 D从事珐琅彩的烧制工作3、(2011·江苏·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D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4、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C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5、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B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