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全章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1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⑴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⑵能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⑶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4)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介绍] 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
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哪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作出什么贡献?本章初步讨论这些问题。
[创设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
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也不相等。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自哪里?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H2 + Cl2 ==== 2HCl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点燃H2 + Cl2 ==== 2HCl吸收能量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高一化学教案(4篇)
高一化学教案(4篇)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篇一【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
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教学重点】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看完下面这份教案,也许你就明白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上店铺。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设疑那么,化学变化中热量变化的具体形式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见教材实验2-1。
思考与讨论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各有什么优缺点?反思、交流与评价1、实验过程中,你自己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2、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他们哪些启示?演示实验见教材实验2-2思考与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最全版
课题(高一)化学能与电能梁秀红2008.4.人教社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总结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电力状况的探讨和火力发电利弊分析及电池的开发,树立能源观、环保观、转化观,增强社会使命感。
(2)通过原电池实验设计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巨大实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一一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思考、交流、归纳、小结教学用具:实验仪器:250mL烧杯、电流表、导线、小灯泡、金属夹实验药品:锌片、铜片、镁条、铁钉、石墨、稀硫酸、桔子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
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
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
人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
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
有时我们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
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丰富,并能孕育成功。
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
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
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
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
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 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3)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必修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结归纳,分析作图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环节三盖斯定律的应用讲评练习: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3.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分析,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4.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极反应的书写。
能力目标:1.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分析,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前沿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1.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2.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学准备】1.学生:按每4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探究实验,了解实验的主要目的与具体步骤;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嫦娥一号奔月是什么产生的能量把火箭推向天空?【提问】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两个反应中化学键变化的情况:2H2+O22H2O2H2O2H2↑+O2↑【过渡】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就是要很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不仅仅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新物质,还可以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
比如:远古时期的人通过钻木取火,并利用燃烧放出的能量烧烤食物、取暖;当今社会,煤、石油、天然气是主要能源。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化学笔记高中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笔记高中能量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利用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方法。
3.能够应用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特点。
4.能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和分类,焓变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焓变计算气体反应的热变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出能量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能量变化的兴趣。
2.概念讲解: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放热和吸热反应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反应对能量的变化。
4.焓变计算方法讲解:介绍焓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变化。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反应的焓变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6.能量守恒定律讲解:引入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7.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讨论,加深对能量变化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8.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了焓变计算的方法,能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反应与电能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与电能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关概念和实验方法。
一、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段铁丝在火焰中被加热后发生的变化,然后讨论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其中涉及的能量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为何会产生能量?电能与化学反应有何关系?
二、学习
1. 概念介绍: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而其中的能量变化则是化学反应所伴随的重要现象。
2. 实验探究:通过观察燃烧、溶解等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3. 知识巩固:让学生解答相关问题,巩固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相关概念。
三、应用
1. 电化学反应:介绍电化学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电能与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
2. 实验操作:进行电解水、铜与硝酸银的反应等实验操作,观察能量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电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电能与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过程。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更多神奇之处。
0521高一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教案
教案步骤3(重点)将放入稀硫酸的锌片和铜片,利用导线和电流计连接起来。
发现铜片会产生气泡这一“异常”现象。
结合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铜片上会产生气泡的原因。
气泡是氢气,所以氢气必然由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是还原反应:2H+ + 2e- ==H2,此过程除了溶液中的氢离子外还需要电子。
但是由于铜并不能和稀硫酸反正反应而给出电子。
所以上述还原反应还需要其他电子来源,即锌片。
结合第二组的例子说明。
锌失去的电子是沿着导线,移动到铜上,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氢气。
步骤4结合图例对比,原电池装置对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影响。
即把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地方进行,这样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就会沿着导线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步骤5小结,规范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并且分析原电池中电子、离子的运动方向。
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环节四原电池的构成要素步骤1实验视频,水果电池。
学生观看视频,注意其中的使用道具。
在原电池中都作为那些部件。
步骤2举例说明原电池的组成部分。
并分析其中原因。
以铜锌原电池为基本模型,展示其他几组装置分析每组装置中,能否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
通过实验可知,发现Zn-石墨组电流表指针偏转。
石墨虽然不是金属,但是也可以导电。
可以作为还原反应的发生场所。
Zn-玻璃组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这是因为,玻璃不能导电,不能作为电子导体,自然也就无法在玻璃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而使用相同材料作为电极的Zn—Zn组,电流表同样指针不偏转。
此时并没有电极反应发生。
而是锌与硫酸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在原电池的作用。
以及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
步骤3小结:构成原电池的基本要素1.合适的电极材料2.自发进行的电极反应,只有发生电极反应,才会有电子沿着电子导体进行定向移动。
3.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比如整体装置中的导线和电解质溶液。
了解原电池的构成要素,知道构成原电池的最基本部分都有那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教案2、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3、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4、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5、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讲解】注意事项: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反应充分进行,使体系温度快速降低,将玻璃片上的水凝固。
实验中要注意两点:(1)将Ba(OH)2·8H2O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与NH4Cl晶体充分接触;(2)由于该反应属于固相反应,一定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以使它们很快起反应;(3)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造成学习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注意对氨气的吸收。
【投影小结】1、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玻璃棒的作用: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3、反应物成糊状的原因:结冰粘结【板书】结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实验三】酸碱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板书】3、酸碱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投影实验】实验步骤:在50 mL 烧杯中加入20 mL 2 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
另用量筒量取20 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盐酸温度/℃NaOH 溶液温度/℃中和反应后溶液温度/℃室温室温温度升高【提问】是不是所有强碱与强酸的反应都放热呢?下面让我们做一组对比实验。
【设疑】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讲解】由此可见,强酸与强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 + OH- = H2O。
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能量守恒定律4.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例分析5. 能量守恒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讲解: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实验:安排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探讨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能量守恒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探索更多实际的例子和案例,增强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溶液并且介绍过电解方法冶炼金属(必修2第四章学习),电解方法冶炼金属属于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而原电池则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从教学内容上分析,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金属性质设计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引入认知冲突,并通过铜锌原电池实验的分析,领悟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再利用原电池原理认识常见的化学电源,解释常见的金属腐蚀问题(必修教材没有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通过铜锌电池实验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来总结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并且难点是通过铜锌电池实验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对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结合。
通过学生学习要求达到对有关“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及活动强弱比较”等知识的整和。
从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分析,学生达到由认识纯金属的性质到认识不纯金属的性质的要求。
在此前学习的是纯金属的性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属制品都是不纯金属成合金,如何解释常温下金属制品生锈的现象呢(必修教材已经删除该内容)?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实现书本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再由生活实践的感性认识向书本知识的认识的飞跃,提高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原电池之前,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对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也非常了解。
这为学生学习原电池两极变化和外电路电子流向,理解原电池原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生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原电池的感性认识,对原电池的探究,掌握逻辑推理方法,学会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演绎过程。
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知识连贯性,学生可能不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对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及电极方程式书写会存在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课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反应与电能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与能量的关系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信息搜索”,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2.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学习,明白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变化关系。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变化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有关本课知识的学习很少。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要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化学反应初中化学教案:化学能与化学反应引言: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化学能的概念、种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本教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化学能的概念及分类化学能是物质内部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通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根据能量形式的不同,化学能可以分为内能、焓能和活化能。
内能是指物质分子内部的能量;焓能是系统中物质的总能量;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二、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能转化的过程。
通过化学反应,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例子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原理,并引导他们思考能量守恒和转化率的概念。
三、化学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能与反应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反应速率越快,化学能转化的速率也越快。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进一步说明化学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四、化学能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能之间达到了动态平衡。
此时,化学能的转化率相等,反应前后化学能保持不变。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述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平衡态下化学能的转化规律。
五、化学能与生活应用化学能与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燃料的燃烧、食物的消化、电池的放电等都涉及化学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分析这些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能与化学反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理解化学能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并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奥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热爱。
化学能与热能(公开课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人:高一化学组刘燕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2)学会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3)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本质的分析,培养探究、交流、合作和反思意识,进而学会分析及处理问题的方法;(2)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及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对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在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能量观、节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2)化学能及热能的相互转化。
2.难点:(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2)能量守恒观点的建立。
三、情境设计【视频】能源危机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偷来了火种,温暖便照亮了人间。
有了火人类开始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也正因为有了火人类以燃烧为基础创造了机器,最初以木材为能源,接下来是煤,最后是石油和天然气。
当人类用普罗米修斯的礼物获得这些能源的同时,人类也必须面对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敌人。
仅仅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就烧掉地球数百万年的历史,以神奇的方式消耗掉在原始海洋里由有机物组成的物质,我们利用它、燃烧它同时污染了空气和海洋。
四、教学过程是吸收热量还是释放热量由什么决定呢?【追问】看图回答:联系生活,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水从高处流往低处要释放能量把上面的实例抽象为一个图表,类比放热反应,和老通过类比,要求学生完成吸热反应的图表【提问】通过以上分析,如何从宏观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吸热:生成物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探究】投影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追问】看图回答:五、板书设计六、课后作业1.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几个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OH)28H2O+NH4Cl----[转引]目前人们所需大部分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是经过亿 万年才形成的蕴藏量有限的非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 来越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等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问题。其中如何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是人们研究能源的前沿课题之一。 [板书]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思考]1.燃料充分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3.为使燃料充分燃烧,要通入足够多的空气。是否空气越多越好? 4.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 5.煤直接燃烧会对环境产生哪些污染? 6.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结论 1: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设疑讨论]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呢? [投影分析]①新旧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 ②反应中能量守恒。 ③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成表现即为放热或吸热。 [板书]
[投影]课本 P20 图 1—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生]观察和理解图 1—17 的能量变化原因,并通过阅读教材进一步理解吸热 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中和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C + CO2----C + H2O------2
教 学 目 标 教
( 知 识 、 能 力 、 品 德 )
( 材 重 点 、 分 难 点 ) 析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 书 设 计 示 意 框 图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1:条件
足够多的空气 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足够多的空气 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思考]对比燃料燃烧的条件和充分燃烧的条件。 [投影] 结论 2: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 会造成产热少, 浪费资源, 产生 CO、 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结论 3: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空气,但并不意味着空气越多越好,因为过量 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造成浪费,因此要适当控制。 结论 4:大块固体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燃烧往往不完全,为此可采用粉碎 固体燃料,雾化液体燃料等办法,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结论 5:煤炭直接燃烧产生大量烟尘,产生二氧化硫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形 成酸雨。 [屏幕显示]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结论 6: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煤的燃烧,因此采取排烟脱硫, 回收二氧化碳用以其他生产,可使其变废为宝,采用对燃料脱硫的办法,综合开发 煤、硫资源,可使物尽其用。另外,大力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固体煤气化或液 化,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酸雨以及提高煤炭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板书]2.煤的气化或液化 如:C(s)+H2O(g) CO(g)+H2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引入]在本章的开头, 我们已经知道了火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猿人是最早使用火的人类,首先是利用火山爆发、陨石落地、雷电等产生的野 火,有了火就可以来烧制陶器,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我们知道火就是从化学反应中 获得的。另外,化学反应的特征不仅有新的物质生成,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对 于有些反应我们利用的恰恰是反应产生的能量,如:燃烧木炭来取暖,用氢氧焰来 焊接金属等等。 因此, 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我们来说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1
[板书]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讲解]从人类祖先发现野火起,人类便叩开了能源之门,开始利用化学反应 所释放的能量, 如今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如燃料的燃烧。 [提问]当今人类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有哪些? [小结]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其制品。 [投影]课本图 1—14 1990 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构成示意图。 [师]由此可见,讨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能量的 变化不仅表现在化学反应中,如物质发生聚集状态变化时,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还有核反应时也伴随能量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所需要 的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特别是由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 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过渡]是否化学反应均有能量放出? 2。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学生实验] 实验 1—3 测量铝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 1—4 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结论]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Ba(OH)2· 8H2O 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要吸收热量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水烧杯粘在一起。 [小结]可见,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放出和吸收。 [讲述] 像铝与盐酸放出热的反应还有很多, 如甲烷、 一氧化碳等燃料的燃烧, 而类似 H2 与 CuO 的反应则要吸热。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热量的放出和吸收可对 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投影]
水煤气
催化剂
高温
CO+2H2 CH3OH 煤干馏得干馏煤气:H2、CH4、CO、CO2 等。 [设疑]实际应用中煤仅作燃料而烧掉吗? [投影显示]资料: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意义 煤炭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烟尘,而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会生成 SO2, 导致酸雨形成,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 煤炭利用率至关重要,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课题 化学 年 级 高一 班级 时间 04 年 9 月 15 日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空气用量对燃料燃烧的利与弊,渗透一分为二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