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巩固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提高观察实验现象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
②学习对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燃烧条件的方法
③能够运用灭火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灭火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知道科学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纸巾、酒精、坩埚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归纳小结思考电影和魔术带
来的问题,并交流
总结燃烧条件
交流、回答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提问:魔术解密?
展示:图片
创设情景,让学生
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
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与已有
的知识体系分
组讨论、交流、
回答
归纳小结展示燃烧条件和灭
火的对比
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学生总结多媒体
学习评价播放救火录像,从
中找出灭火方法及
原理
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完成该录
像题
多媒体视频
板书设计
(三者缺一不可) (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课后作业:课本131第3、4、5题。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4、解释“为什么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会发生爆炸?”
探究交流
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7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1、在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地方如何防止爆炸燃烧与灭火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生活中的易燃物易爆物及标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安全意识。
重、难点
重点: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掌握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爆炸产生原因的微观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学引路
2、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
A、 B、 C、 D、
3、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可以才去的应急措施是()
A、开灯,将煤气开关关闭
B、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C、开灯,寻找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使煤气溶解在水中,防止其燃烧
4、爆炸的条件:一是在空间内;二是可燃气体或粉尘的浓度达到;三是遇到。
3、爆炸的类型
: 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属于变化;例如; 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属于
变化,例如; 核物理爆炸,如原子弹的爆炸。
作业布置
活页作业2
教学反思
讨论: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2、分析现象:刚开始导管尖嘴处跑出少量纯净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多”或“少”),易及时散失。片刻后瓶内进入氧气与氢气混合,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或少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急剧膨胀就发生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为大家说的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燃烧与灭火是研究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具体直观体现,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学生熟悉,倍感亲切。
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为生活服务,科学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
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更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燃烧的做法。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及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采用了引导启发、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类比归纳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学生以空间与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乐趣。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了信息量。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4.形成安全意识和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3.灭火的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不同灭火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燃烧和灭火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讲解与讨论:讲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场合的灭火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火灾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灭火演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火灾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讲解:讲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
3.实验:进行燃烧实验和灭火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场合的灭火方法,分析火灾案例。
5.演练:分组进行灭火演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灭火方法的操作技巧。
6.小结: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强调安全意识和防火意识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讨论、演练等环节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2.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灭火演练中的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4.反馈与改进: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或增加相关实例。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燃烧和灭火”。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以及燃烧和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学会使用灭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难点: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水杯、灭火器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的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燃烧的条件:讲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并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灭火的方法:介绍各种灭火方法,如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等,并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掌握。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讨论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防火措施、火灾逃生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与氧气接触3. 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1. 隔绝氧气2. 降低温度3. 隔离可燃物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燃烧的条件。
2. 列举三种灭火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燃烧和灭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 灭火方法及原理:a) 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或使其与其他物品隔离,如使用灭火器。
c) 隔离可燃物: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如用灭火毯扑灭火源。
3. 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燃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如照明、取暖等,但同时也可能引发火灾。
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学会使用灭火方法,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通过实验得出的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仪器药品】木条、石块、蜡烛、烧杯、小纸片、镊子、火柴、剪刀、水、湿抹布、碳酸钠、盐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讲授新知[引入]恩格斯说: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燃烧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从古代的钻木取火到现在,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已经有几十万年了。
人类利用燃烧发射火箭、利用燃烧冶炼钢铁、烹调食物等。
(展示图片)燃烧不仅给我们带来光和热也会给我们带来永远的伤痛。
(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试验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列举一些燃烧现象吗?燃烧的共同点是什么?归纳燃烧的定义?[燃烧条件探究]倾听根据已有的知识,列举燃烧现象找到燃烧的共同点归纳燃烧的定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燃烧是怎样发生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
通过下面的三组实验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火柴分别点燃木条和石块。
实验二:点燃小蜡烛,然后将其用烧杯罩住。
实验三:将一张纸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教师板书燃烧条件:1、可燃物;2、和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教师讲解着火点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播放课件: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
猜想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理解着火点的概念倾听,观看视频锻炼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对书中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第一篇:燃烧与灭火教案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简单原理。
(2)认识常见的消防标志,并知道标志的使用范围(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探究、控制变量等方法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控制变量对比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整合教学仪器:教师用具:(1)多媒体(2)实验仪器:500 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两个,大试管3支,薄铜片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简单装置一套,镊子, 火柴, 餐巾纸, 药匙,(3)实验药品: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学生用具:酒精灯,250ml烧杯两个,沙子,坩埚钳,玻璃片,剪刀,水槽;火柴,煤块,木条,蜡烛两根,教学创新点:1.以魔术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燃烧条件探究中设计的实验“铁棒上的纸条加热不能燃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3.学生探究灭火原理过程,以图片投影方式展现,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做法,多角度思考,取长补短4.板书设计,“火”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大事记中,燃烧?【学生举例】天然气燃烧,蜡烛燃烧,煤燃烧。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师提问:结合这些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大家给我说说,燃烧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燃烧?【投影】燃烧:一般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提问:有发光、放热现象一定是燃烧吗?举例说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我们还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提出问题:物质的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说说你的猜想。
《燃烧与灭火》教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分析一些实例;3、通过火灾图片,让学生思考在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教学内容]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现象,本课题从几幅利用燃烧的图画引入,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研究燃烧的条件,以及让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
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学生思考如何在火灾发生自救,从而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消防安全。
[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
[教学准备]白磷、红磷、碳酸钠、稀盐酸、热水、蜡烛、烧杯、薄铜片、制氧装置、剪刀、湿布、水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其实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了。
(展示图片)在古代人们利用燃烧取暖、烘烤食物、驱赶野兽、冶炼金属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加工各种美食,火箭的发射等航天航空领域更离不开燃烧,可见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发生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回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做过蜡烛、硫磺、铁丝、木炭等燃烧的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通过相互讨论来总结一下燃烧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3)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燃烧和灭火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石棉网、水、灭火器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3. 教学资源:实验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探究燃烧的条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酒精灯燃烧的现象;3. 学习灭火的方法:(2)教师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2. 查找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3. 思考题:如何预防火灾,提高防火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步骤: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知识应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火灾,提高防火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讨论如何预防火灾,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正确灭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燃烧与灭火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心得体会:通过作业收集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内化程度。
七、拓展与延伸:1. 探讨不同类型的火灾及其灭火方法。
2. 研究现代灭火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3. 了解火灾防护和自救知识。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如火柴、蜡烛、酒精灯、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包含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 火灾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
2.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3.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入真实的火灾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性。
十、课后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如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火灾现场,以提高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具有针对性、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暖和,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日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育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熟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熟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依据肯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难,造福人类。
3.通过平安学问的学习,增强平安意识,学会自我爱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试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依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试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探讨。
五、板书设计(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熟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平安学问。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案例:火灾案例资料。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火柴、蜡烛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燃烧的条件。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三、学习灭火的方法1. 教师讲解灭火的方法,如:水灭火、灭火器灭火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火灾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绘制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结构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课后拓展1. 学生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消防历史与文化。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2.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4.认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5建立尊重事实,逻辑推理应以事实为依据的观念。
二.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四.教具准备:
仪器、药品:小蜡烛(6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木炭、小木条、剪刀等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七.板书设计
一、燃烧和灭火
1.有可燃物
缺一不可缺一即可
燃烧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灭火
3.达到一定温度。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
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学教学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本单元学习的起点,对于整个单元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在科学研究中,让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并能将本节课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到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是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化学学习,已经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初中生已经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火灾的应急处理方法,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灭火处理,但大都不知其原理,没有从理论上得以升华,本节课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实验,教师再给以适时地点拨,进行燃烧和灭火的原理的科学探究。
绝大部分学生没经历过火灾,对于火灾中的逃生和自救知识匮乏,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逃生和自救的常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定义及灭火原理。
2、了解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灭火方法。
3、认识常见的与燃烧相关的标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能利用所给的实验用品、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筛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
2、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悟、分析、讨论、总结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从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会到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它能指导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2、让学生体验到小组之间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3、逐渐养成学生以化学视角关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让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结论表述2、不同可燃物的灭火方法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结论表述○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药品:白磷、红磷、小木条、热水、铜片、煤块、石块3.仪器:酒精灯、火柴、烧杯、镊子、药匙、蒸发皿量,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首先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燃烧。
多媒体播放一段《荒岛求生》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相关问题。
课件出示电影中主人公在荒岛上发现的物质,提问:哪些能用来取火?学生观看视频,仔细思考提高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燃烧的首要条件思考光有了干树枝和干草等可燃物主人公就能生起火吗?可燃物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思考引出下一话题,根据所提供的仪器药品自己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酒精灯、小石块、木条、蜡烛、烧杯、煤块)小组合作对燃烧条件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由各小组派代表总结燃烧的条件,并说明是通过实验如何来验证的。
学生根据实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火点)的科学方法。
小结本节内容,展示“火三角”。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讨论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类比密度,强调着火点是物质的特性。
燃烧已经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现象,那么生活中哪里存在着燃烧现象呢?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列举一些有关燃烧的事件或现象。
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燃烧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提问:燃烧都具备哪些现象?反应物有什么共同点?总结燃烧就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仔细思考后回答: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有可燃物与氧气参与。
由生活中现象总结燃烧定义,理论与生活相联系经典实验讲解仪器与器材(500ml烧杯、薄铜片、学生观察总结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2、水中的白磷不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热水、白磷、红磷)方案:在500ml 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上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堆干燥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
烧3、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由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励探索,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逐步理解燃烧的条件。
思考:(1)铜片白磷开始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铜片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3)用什么方法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需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水下白磷燃烧需向水下通入氧气对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理解并加强记忆。
燃烧能造福人类,但了解不足或运用不当就会造成火灾,展示火灾前后的学生通过对悲惨事件的深切同情激发对灭火方法的探究。
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将会造成的危对比图片。
这些沉重的代价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掌握关于燃烧的相关知识、明白燃烧的条件、推断灭火的原理。
害,意识到学习防火和逃生知识的必要性,引出灭火原理我们如何根据燃烧的原理灭火呢?引导学生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采用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可以采用的物品:火柴、蜡烛、水、沙土、湿布、剪刀、烧杯等)。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许多熄灭蜡烛的方法:1、吹灭2、用水浇灭3、湿布盖灭4、小烧杯盖灭5、沙土盖灭6、剪去蜡烛芯7、……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大家根据实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灭火方法,那么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你能根据燃烧的原理,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分析灭火的原理:方法1、2、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方法3、4、5隔绝氧气方法6移走可燃物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用一句话总结燃烧与灭火的关系吗?学生进一步总结:三个燃烧的必要条件加强学生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小结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中一个即可(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移走可燃物)缺少任何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实验后我们如何熄灭酒精灯火焰?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利用什么原理灭火?学生思考.练习生活中常见火灾灭火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巩固练习灭火知识,生活与化学知识相联系遇到如下火灾,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灭火?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2森林火灾3家中的电器着火4楼房着火学生结合生活的实例讨论分析灭火的方法化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假如你的父母在厨房炒菜、做饭时由于不小心引燃了正在灶上炸食品的油锅燃起了大火,正好你在现场,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讨论回答灭火方法及设计最佳方案:关闭阀门,盖上锅盖……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做实验:1.细铜圈使提高学生分析.蜡烛熄灭——用细铜线圈罩在燃着蜡烛的烛芯,观察现象?思考:蜡烛熄灭的原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作相应的提示或引导)2.烧不坏的手帕——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一会儿后蜡烛熄灭。
铜丝吸热使蜡烛火焰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手帕上的酒精在燃烧,水吸收较多热量供其蒸发,使温度低于手帕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被烧坏。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原理的进一步思考,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可能面临火灾,当你住的高楼着火时,你应该如何逃生与自救?多媒体展示—“逃生与自救”视频。
与学生共同讨论逃生与自救中的知识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利用生动的动画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推向高潮,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去。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视频中的人为什么要匍匐前进?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用一个烧杯倒扣住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刚才我们学习了“逃生与自救”,现在我们想一想,当我们身边发生火灾时,大家应该如何处理?高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燃烧放热,二氧化碳受热先充满烧杯上方。
由小实验学生明白当发生火灾时,由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多受热上升,靠近地面附近的空气反而比较洁净,应匍匐前进。
通过小实验及具体的问题探究,让学生明白逃生中的原理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逃生时湿毛巾的重要作用,明白火灾时电梯禁止使用。
观察与燃烧相关的图片以及火灾的急救视频,总结火灾到来时的应该的急救措施。
仔细观察学习,交流探究学习中的收获体会,提出防火灾建议。
掌握生活常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
○板○书○设○计第一节燃烧与灭火1.燃烧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使化学反应停止灭火方法——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与燃烧相关的标志和如何逃生与自救○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中,一定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发光发热 B爆炸 C燃烧 D蒸发2、关于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B都是有氧气参与的反应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D在纯氧中任何物质都可以燃烧3、下列场所中,宜贴上“严禁烟火”标语的是()A石灰窑厂 B炼铁厂 C面粉加工厂 D制冰厂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主要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较少5、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着了火,此时我们最好()A用少量水浇灭 B用锅盖盖严锅 C动用灭火器D迅速向锅中倒入一些洗切好的蔬菜,并将锅移离炉6、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7、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8、下列报道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煤矿矿井内发生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和氧气遇火引起的B石油化工厂的工人可以穿化纤织物进行操作C离开浓烟滚滚的火场,应尽量弯腰贴地而行,以避开浓烟D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质在夏天容易自燃,是因为在夏天温度较高,容易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B燃烧指的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C缓慢氧化、燃烧、爆炸对人类有利也有害,可根据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加以防止或利用D木炭、硫、磷、铁跟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因此所有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教○后○反○思本节课基本上达成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火灾图片激起学生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自救的积极性,由生活中燃烧现象及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进而通过学生动手熄灭蜡烛得出灭火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