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练习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
这是在一般情况下。
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
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美字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赏美文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
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
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
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
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
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
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
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
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
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上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
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
”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名句:当仁不让于师。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解释: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赏析:“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仁不让”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自我精神追求,主张通过这种追求实现自己价值。
卫灵公篇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即时感悟 读了这则素材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示例】谦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文明的洗礼, 心灵的净化,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这个社会多了一 份和睦、融洽。当你学会谦让时,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自己很伟 大,因为你具有别人所没有的美德——谦让。
【 答 案 】① 根 据 弟 子 眼 中 的 孔 子 “ 日 月 也 , 无 得 而 逾”“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可知孔子有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德行,赢得了 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②根据孔子对自我的认识,可知他是一 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光明磊落、不隐瞒、不背道。③根据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知他和蔼可亲,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 法。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 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我们常常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 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孔子则特别强 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要尽力避免。“忍”是 种技巧,刃悬于心,退一寸则不成忍,进一寸则不成仁。我们 静静思索忍的度。君子必仁,且能忍,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 呢?
2.选文第10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首先,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为他们的谈话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 跃的氛围,循循善诱。其次,孔子对子路“率尔而对”的哂 笑,对冉有长于政事、公西华重视礼治的回答不作任何评论, 而对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对答表示赞同、欣赏,表现 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明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性格 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第三,文中三个“尔何如”及文章最 后一段孔子的总结评论充分体现了孔子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
《当仁,不让于师》教材解读
《当仁,不让于师》教材解读《当仁,不让于师》是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的第二课。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体现孔子在艰难的处境中,坚守人生的目标,胸怀天下苍生,执着于追求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其百折不挠的悲壮,还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千百年来都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篇《当仁,不让于师》,则主要表现孔子“万世师表”的形象,透过学生对他的评价,以及孔子与学生的相处、交往的生活片段,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孔子的师者风采,让我们全面客观的认识了个性鲜明的孔子形象。
第三篇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
第四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孔子“仁”的学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仁”的内涵和要义,以及践行“仁”的方法。
第五篇是《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表现了孔子的“义利观”。
第六篇是《有教无类》,摘取表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相关片段,充分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
第七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选取有关学习真意的相关片段,让大家了解孔子的学习观。
这七篇文章都是颇有代表性的语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教材选文是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和爱国兴学传统教育、和新高考测试要求是一致的。
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能力,要体悟孔子的人格精髓,把上课的重点放在哪儿,这是我思考的重点。
文言?人物形象与精神?文化?作为专题性的选修教材,其目的主要是引领学生走近先贤,领略其不朽风采,学习其思想内容,所以其重点应该放在开阔学生视野,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充实精神、丰富情感、提升人格方面,当然文言字词还要兼顾,因为忽视了基础,一切全是空谈。
基于此,我把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人物思想、形象特点、人格魅力的挖掘上。
《当仁,不让于师》总共选取了13个语段,它们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风采,让我们更切身、客观、全面地认识“万世师表”孔子的形象,感受到他的伟大亲切与可爱,而不是偶像化、脸谱化。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2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 子贡说:“君子能凭一句话显示出智慧,也能凭一句话显示出
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 无知。所以说话不能不慎重啊!我的老师人们无法赶得上,就像
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 青天人们无法用梯子登上去一样。如果老师做了诸侯或大夫,
者,所谓立之斯立,道 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让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
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 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
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时候,大家觉得很荣耀,他死了,大家都很哀痛。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 3.颜渊深深地感叹说:“老师的思想学问:“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一个小国,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 假使让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我可以使百姓富裕。至于它的礼乐,只
俟君子。” 能等待德行高的人来做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 6.孔子说:“弟子们,你们认为我有什么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
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任何隐瞒。我没有哪一件事情不是同你们一起做的,这才是孔丘啊。”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 7.孔子到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
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放下瑟起身回答说:“我跟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有什么妨害呢?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曾皙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携同五六个成年人,
《论语》选读二、 当仁不 让于师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从第四节中找出能够体现孔子品质的语句。
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
5、孔子为什么会比较同意曾点的看法呢?(略)。
6、“当仁,不让于师”,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现在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1)第一则:
(2)第二则:在子贡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2、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3)第三则:在颜渊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只是一介布衣,他所以让弟子如此尊重,完全是靠自己的德行、智慧和才学。那么孔子自己是怎么评价的呢?孔子本人却非常谦虚。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孔子非常尊敬弟子的人格。
(5)第五则:
第八则:说明弟子们没有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
经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 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对是如何评价他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来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学习,也可以让同学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 的认识。
•语段解读:
高二集体备课材料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备课人:谢明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很多,也有一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这话就是出自于这章。
根据《论语集解》引的孔安国的批注说,孔子的意思是说,遇到行仁之事的时候,这个不可以让于师,这是讲行仁很紧急的原因。
譬如说你看到一个落水儿童,你跟你的老师在一起,你就不需要再请示老师,赶快就下水救儿童,这叫『当仁,不让于师』。
紧急关头不需要客气,这时候也不需要礼让了,自己就一马当先,当仁不让。
刚才提到的竹添光鸿《论语会笺》里面的意思,说这个「不让」就是不后,不在人后。
这是描述他勇于行仁的那种状态,连他的老师我们也不能在其后。
老师这是讲圣贤的老师,他们行仁,我们跟着老师后面我们不能落后,要勇猛的、精进的力行仁道。
这个意思也讲得很好。
我曾经在二00三年,这是说话七年前,有一次跟我们老恩师出访日本,参加一个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的会议。
茶余饭后跟师长在闲聊的时候,我就谈出自己的一个看法。
因为我自己觉得跟着恩师在一起,很多老恩师的决定,我并不能够看得出来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就跟不上,这是智慧不够。
因此我就说,「师父,现在我们没有智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去想问题,不要自己去决定事情,决定肯定会有错误。
就什么样?反正师父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这样对不对?」因为我想着反正听话,老实听话,一切就是师父叫我们做我们就做,师父没让做的咱们就不做。
我想很多人都认同我这个观点。
可是老恩师听到我这个话,笑了一下,说不对。
我这一听就有点心里起了疑情,为什么老恩师说不对?可是他也没跟我再说下去,给我这么一个悬念,让我自己去参。
所以他对我的教学法也比较特别,很多人跟他在一起,他可能就解释给他听,但是他对我很少解释。
所以虽然我跟他在一起时间很多,可是真正讲话的时间倒并不多。
多半是我问问题的时候,他的答复又是非常的简短,就像刚刚这样的,就说两个字「不对」,剩下你自己回去参。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论语》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
颜回多么有才德。主谓
颠倒,目的强调谓语
盛饭的器具,多用竹做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简陋,破旧狭小 忍受,承受 愁苦 句中表停顿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指代,这、那
评析:
这一段表现了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孔子也有为难的时候。子路的不理解是 对的,孔子的“不得已而为之”也没错 。孔子错就错在不避嫌,“瓜田李下” ,谁能说得请。当无法解释的时候,只 能拿老天爷来作证了。这里体现了为人 师的为难和孔子与学生之间自由平等的 师生关系。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 也,予不得视犹子也(2)。非我也,夫(3)二 三子也。”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郑重地安葬
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 然郑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 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 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 生们干的呀。”
评析
表明孔子心胸坦 荡,光明磊落。以及 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 重。
【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 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之:动,到,往
弦歌之声:弹琴唱歌的声音。弦歌,名作动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 弟,最赏识生活困顿 而德行高尚的颜渊。
弟子们,诸位
隐瞒
【6】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以…为:认为… 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 的。乎,对、对于
这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 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 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 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评析】
对孔子的言论,子由据理 力争,表现师生间相互尊 重、相互平等的和谐融洽 关系。
选文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 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 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 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 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 谴责我吧!”
【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 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 子路 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 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 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 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 赏的。孔子面对学生的误解,连 连发誓,可见师生关系的平等、 融洽。
选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 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 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 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 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 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 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 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总结:作为老师,孔子的师德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学识丰富、道德高尚、施教有方。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以“圣者”和“仁者”自居, 谦逊、执著。 3、尊重学生人格,而是把自己放在和弟子平等的位置上。 主张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 师”。 4、与学生相处,坦诚相待,毫不隐瞒,知错必改,包容 学生的误解和不满,并做耐心委婉的开解。 5、招收学徒不问出身,唯重才德。无门第观念,不分贫 富贵贱,一视同仁。 6、与学生交流,不论高下贤愚,从不阻止任何学生表达 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7、对弟子充满关爱,视徒如子。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和译文1、【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
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
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3、【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
论语《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
孔子的教育不是专制教育,它不是要求学生们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是蛮横到“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加深理解”。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
(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
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应该成为现代教育中推进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目标和理念。
3 教育是一个良师益友的过程。
只有在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合作。
《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论语》中的这一章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孔子的师生关系和 教育思想,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智慧在现代教育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
仁德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仁德是人类最重要的品德,是教育的核心。
师生关系的伦理
教育者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操守,以树立 示范作用。
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
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敬 重,相互学习”的关系,而不 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传承正统文化的作用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在个人层 面上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是 师德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当师生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 与信任的基础上,将有助于 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
传统观念对当仁不让于师的解读
1
师者必先众之形成观念
这个教育观强调师傅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以他的言行来塑造学生。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敬长才是文化核心。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 人们会更尊重长者和权威。
3
在师德形成中感领圣贤思想
古人认为师德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通过领会圣贤思想、推敲人生道理 来提高自我修养。
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信任的基础
积极的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应该以共同成长为目标, 建立师生互相尊重和信任的良好 关系。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和鼓 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在回 答问题时认真思考。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文外名句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要点突破
答案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 背老师,但是这是在一般情况下,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 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答案
答案
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 可违背老师。但是,孔子提出,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 不必谦让,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把“仁”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善 恶的最高准则。
介词,比 仲尼岂贤于子乎:________
名词作状语,沿着台阶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
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9)其何伤于日月乎?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0)仲尼岂贤于子乎?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2)吾无隐乎尔。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3)当仁,不让于师。 _________________ (14)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宾短语后置句。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_____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句。 (16)异乎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_______ (17)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宾短语后置句。 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2、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光辉的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对我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全人类都产生过影响。其中,孔子这是这样一位先哲圣人。
•语段解读:
思考题:
1、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同学们可以从文章中找出一些体现这些品质的语句,加以仔细体会)
2、找出第一节中的两个比喻,说明这两个比喻的作用。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仲尼,日月也。
通过比喻说明了孔丘是他人无法超越的。
孔子对弟子还充满了关爱。
三、体悟探究:
教师讲述子路剁成肉酱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一个伟大的人,越是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就越显得伟大,尽管弟子们极端尊崇孔子,但他生活在弟子当中,在人格方面从未凌驾于弟子之上。从孔子的语录中,我们从他的学识和道德,从他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中,体验到了那种实实在在的伟大。
高二集体备课材料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备课人:谢明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汇:夫子矢之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3)第三则:在颜渊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只是一介布衣,他所以让弟子如此尊重,完全是靠自己的德行、智慧和才学。那么孔子自己是怎么评价的呢?孔子本人却非常谦虚。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孔子非常尊敬弟子的人格。
(5)第五则:
第八则:说明弟子们没有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
3、从第三节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从第四节中找出能够体现孔子品质的语句。
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
5、孔子为什么会比较同意曾点的看法呢?(略)。
6、“当仁,不让于师”,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现在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1)第一则:
(2)第二则:在子贡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讲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那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对他有多少了解呢?
经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对是如何评价他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来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学习,也可以让同学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词语积累)循循善诱、莞尔一笑、杀鸡焉用牛刀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选择其中一两条,结合当今实际情况,谈一谈对其教育思想的理解。字数不少于500字。
备课札记
备课札记
备课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