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3.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 癌的发病率。
风险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怀孕有助于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怀孕次数越多,患这种癌 的风险越小。
2.相关检查
结合B超、宫腔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及MRI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绝经后出血或围绝经期出血,因此需与其他引起阴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功血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特点,与子宫内膜癌症状相同,因此对于此类患者, 即使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亦应行分段诊刮病理学检查排除内膜癌变方可对症治疗。对于存在阴道不规则出血的 年轻女性,特别是合并不孕、月经稀发或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亦应谨慎,如B超子宫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亦应 行分段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意味着怀孕后期较高的孕酮水平,以及未足月怀孕女性在怀孕初期的某些生理变化, 都可能有助降低她们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韦布表示,有必要对这项研究反映出的保护效应做进一步探究,从中甄别出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键因素, 助力攻克这一癌症。
谢谢观看
1.手术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 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于低危组(Ia期, G1-2)的患者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尚有争议,支持者认为术前、术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且术中 冰冻对肌层浸润判断也可能有误差;反对者认为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行淋巴结清扫可以避免更多手术并发 症。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来完成。对II期患者,术式应为改良子宫广泛切除(子宫颈癌子宫切除术II类术 式),应行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复发因素再选择放疗。III期或IV期亦应尽量缩瘤, 为术后放化疗创造条件。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经手术-病理分期 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年纪较大,且有较多 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对于具体患者需要详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 给予个体化治疗。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概念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病因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
其危险因素有:一、肥胖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
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
二、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三、高血压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
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
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六、孕产次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八、卵巢肿瘤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
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十、外源性雌激素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
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
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雌激素中雌三醇(E3)不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E2、E1、乙炔雌二醇或结合雌激素则易促使内膜增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
病理(一)弥漫型:病变可累及全部或大部内膜。
其早期与增生的子宫内膜不易区别。
然而仔细检查癌肿部位,仍有一些特征,与正常的子宫内膜之间有界限可辨认,即癌肿的粘膜增厚、粗糙并有大小不规则的息肉样突起,而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则较软,表面光滑。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表型和临床特征,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合 作,以加速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进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有关。
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肿 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深浅等特 征,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细 胞表面的抗原标志物,有助于鉴别肿 瘤的类型和来源。
分期与分级
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划分的,通常采用国际妇产 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内分泌失调
遗传因素
长期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以及雌激素水平 过高,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与遗传有关。
炎症与感染
其他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糜烂、宫颈息肉 等慢性宫颈炎,以及阴道滴虫、真菌等感 染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子宫内膜癌 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目录
• 子宫内膜癌概述 •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护理 • 子宫内膜癌的科研进展
01 子宫内膜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 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 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可 分为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 等。
放疗与化疗
放疗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
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晚期 或局部复发的患者。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1.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体内膜上皮,又称宫体癌,主要为腺癌,是仅次于子宫颈癌的女性生殖道肿瘤。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
其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体内长期受高雌激素影响相关,另外,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病相关。
也有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2.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检查方式?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但因其他疾病也可以有阴道出血,所以仅依据阴道出血,不能确定是否有子宫内膜癌。
可以经过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也可以进行血肿瘤标记物CA125检查。
最后确诊须根据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的结果确诊。
本病应与可以引起阴道出血的其他疾病鉴别,如更年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等鉴别。
3.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主要是阴道流血,常在绝经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血量一般不多。
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
另外可以有阴道排液,早期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白带。
晚期合并感染为脓性或脓血性排液,伴恶臭。
晚期可以出现疼痛症状,多为癌肿扩散压迫神经时可引起疼痛。
4.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与放疗、或化疗结合。
早期的未生育的年轻女性还可以行保守治疗,以保留生育宫能。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要根据医生的意见而行。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第1篇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一、概述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生理状况及个人意愿综合考虑。以下方案旨在提供合法合规的治疗指导,确保患者在尊重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获得科学、规范的治疗。
二、治疗原则
三、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手术方式包括:
-分段诊刮术:对疑似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子宫的早期子宫膜癌患者。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适用于中晚期患者。
2.放射治疗
-术前放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1.综合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体质、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规范治疗: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方法,确保治疗效果。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求,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针对性。
4.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形成治疗合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痛苦。
4.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心理、生育及性健康指导。
三、治疗方案
1.诊断与评估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MRI等)及分段诊刮术进行初步诊断。
-对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评估。
2.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多数早期及部分中晚期患者。
第2篇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一、背景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案需综合患者病情、年龄、体质及个人意愿。本方案旨在提供合法合规的治疗策略,确保患者在尊重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获得科学、规范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医学PPT
04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筛查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 免过度肥胖和长期精神压力。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控制病情发展。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尤其是含有大量雌激素的药物,如有 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 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如CA125等,可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 但特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
提高公众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筛查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和重视程度。
健康讲座和义诊
组织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
建立子宫内膜癌防治联盟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病 率较高,近年来在我国也有上升趋势 。
死亡率
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仍 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内分泌、炎症等多种因素有 关。
风险因素
肥胖、长期无排卵、长期应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延迟等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 风险因素。
分级
子宫内膜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来划分的,一般分为G1、G2、G3三 级,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03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切 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方 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
术等。
手术范围
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年龄等因素, 手术范围可能有所不同。早期子 宫内膜癌患者通常仅需切除子宫 和卵巢,而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更
子宫内膜癌(1)
切口的护理:
1.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如
有渗血,告知医生,及时更换。 2.如伤口有红肿,遵医嘱予以红外 线照射,同时每日更换敷料。 3.若术后体温持续偏高,切口局部 红肿,发热,疼痛,应遵医嘱给予 抗炎治疗,同时每日监测6次体温。 4.观察阴道有无流血留液。
留置导产、 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 表现为不排卵,而 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 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 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八、卵巢肿瘤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 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 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疼痛的护理:
1.伤口疼痛,首先用调整体位,肢体位置等,必要
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2.合理的正确使用镇痛泵。 3.避免感冒咳嗽,若咳嗽应将手撑开按压伤口,以 减轻振动造成伤口疼痛,并减少发生伤口裂开而并 发出血或致再次施术。 4.排尿痛,就是患者拔出尿管后,极大部分患者不 会由此症状,少部分可能排尿时小腹部放射性疼痛, 可能是手术引起的,因为子宫与膀胱相邻,则切除 子宫是与膀胱分离,可能稍稍有擦伤,数日后自行 好转,平素多喝开水,自觉排尿时立即排尽,不要 憋尿时间太长,如排尿时尿道口疼痛,有可能是泌 尿道感染,轻者每天多喝白开水就行,严重者遵医 嘱予以抗炎治疗。
体征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 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肿 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 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 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 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 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 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 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 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 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子宫内膜癌
.
5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为良性病变,绝大部分预后 好,仅有少部分可在10 年左右发展为癌 单纯增生 随访15年1%可发展为癌
80%病变可自然消退 复合增生 随访13年,3%可发展为癌,
83% 消退,经孕激素治疗85% 可逆转
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分级与癌: 轻-15%;中-24%;重-45% 对孕激素治疗反应
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23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rcinoma
子宫内膜粘液腺癌
Mucinous carcinoma
.
24
子宫内膜癌分期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FIGO,1971) (Clinical staging) 用于单纯放疗/术前 15%-20%不能准确符合真实分期。
.
39
手术分期(Stating laparouomy)
开腹、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 对子宫外可疑播散处活检(冰冻检查)
单用雌激素一年,20%子宫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以腺体病变为主、伴有少量间质病变,少 数可以发展成癌。其特征为腺体形状、大小不规则, 腺体/间质比例升高。
伴有细胞学不典型性的内膜增生常可发展为子宫内 膜癌。
.
4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单纯增生极少进展为 子宫内膜癌。
伴不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容易进展为癌。 核异形性的存在是最值得注意的特征。 不典型增生进展为癌比无不典型增生高10
只能试用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于治疗后周期 性取内膜,
用孕激素治疗后又复发者
不能耐受孕激素副作用者行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癌(1).
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 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 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十、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 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 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 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目前,雌激 素与内膜癌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 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 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 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 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 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 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 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 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 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 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 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 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 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或压迫其他组织也 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 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 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 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 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三、高血压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 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 “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 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四、月经失调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 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 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 膜癌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2023版CSCO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运动康复
推荐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 ,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03 手术治疗原则及技巧探讨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部分晚期或复发性疾病患者,以及经过充分评估和术前准 备后适合手术的患者。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建议
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 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处理建议
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药、减量、 对症治疗等。
耐药问题应对策略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耐药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 依据。
ABCD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模 式镇痛措施,以缓解疼痛症状。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子宫内膜癌患者互助组织,与病友 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THANKS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 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 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 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病因及危险因素
雌激素过度刺激
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 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这些因素 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 升,成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
(2)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宫腔镜 可直接窥视宫腔情况,准确地采取标本作组织 学检查。
(3)放射学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子 宫碘油造影、盆腔充气造影、盆腔动脉造影。
3.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 内膜癌的依据,并可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20% 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症状,是由细胞学及组织学 检查而发现的。
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子宫内膜标本采取方法有:
①子宫内膜活检;
②诊断性刮宫;
③分段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的正确率,一般在 80%~95%。
4.辅助诊断:
Ⅱ期 癌已侵犯宫颈。
Ⅲ期 癌扩散至子宫以外,但未超过真骨盆。
Ⅳ期 癌超出真骨盆或明显侵犯癌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有些不足之处,主要是肌层浸润 的深度及子宫外播散的程度在术前无法作出准 确判断,宫腔深度可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前两 者又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故有人提倡用国 际抗癌联盟(UICC)的分期标准,以手术一 病理检查结果分期。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EIN可分为I、II、III 级。
3.体质因素:子宫内膜癌常伴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等。“宫体癌 综合征”。
【发病因素 】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与下列 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长期持续刺激: 雌激素用于家兔,可发生子宫内膜癌;接 受外源性雌激素妇女,内膜癌发病率增加 6~12倍;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并发 子宫内膜癌者高;多囊卵巢综合症者内膜 癌发性率高。
4.不育与未婚:内膜癌患者中不育占 15%~20%。
子宫内膜癌
临床Ⅰ-- Ⅳ期5年生存率
75%,51%,30%,10.6% 手术-病理分期5年生存率 I B期 Ⅱ 期 94% 84% IC期 Ⅲ 期 87% 40%—60%
十、随访 75%--95%术后2—3年内复发 随访时间: 术后 2年内,每3个月 1次 术后3~5年, 每6个月 1次 术后5年后, 每年1次 随访内容: 妇科三合诊检查 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 胸片(6个月至1年) CA125检查, 必要时CT、MRI等。
辅助诊断方法 4、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有无病变,病变大小、部位, 或直视下取材,减少漏诊。 5、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抽吸活检。 6、 CA125、 CT、MRI、淋巴造影
七、鉴别诊断: 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阴 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最常 见的主要症状,也是许多 疾病的共有症状。需鉴别: ⑴ ⑵ ⑶ ⑷ 功血 萎缩性阴道炎 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 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流
4、孕激素治疗: 晚期或复发者,不能手术切除 或年轻、极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以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为宜。 孕激素受体阳性者有效率达80%。 醋酸甲羟孕酮 已酸孕酮
九、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1.癌瘤生物学恶性程度及病变范围。 2.患者全身状况。 3.治疗方案、并发症及严重程度。
高发年龄为50-60岁。
绝经后妇女占70%--75%,围绝经期妇女占 15%--20%,40岁以下仅占5%--10%。
占女性癌症总数7%,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
一、发病相关因素
• Ⅰ型 雌激素依赖型(estrogen-dependent):单一雌 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 (单纯型或复 杂型,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继而癌变。 无排卵性疾病(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 征)、长期服用雌激素的绝经后妇女。 占大多数,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好,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 患者较年轻,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 孕、不育及绝经延迟。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子宫内膜组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准确和及时地进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和更好的预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阐述子宫内膜癌的定义、背景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经典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并详细探讨最新的子宫内膜癌诊断金标准。
接着,我们将重点讲解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要点,包括病史与临床表现评估、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学检查方法。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相关检测技术和进展,如基因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血液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中的价值以及非侵入性监测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前景研究进展。
最后,我们将总结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会提及研究的局限性,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供未来研究参考。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
通过对经典和最新诊断标准的解释和阐述,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子宫内膜癌的背景、定义和现有诊断方法,并掌握诊断子宫内膜癌时所需重点关注的要点。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相关检测技术和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灵敏且非侵入性的判断手段。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子宫内膜癌诊断金标准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该领域的治疗与科研进步。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请继续进行下一部分“2.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
2.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2.1 子宫内膜癌的定义和背景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占比较高。
它通常指的是起源于子宫内膜(子宫壁内部覆盖层)的癌症,也被称为子宫体癌。
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2.2 经典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经典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病理检查:通过活组织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子宫内膜癌的分级标准_概述说明
子宫内膜癌的分级标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组织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确定子宫内膜癌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肿瘤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现有子宫内膜癌分级标准,并对各个标准进行概述和比较。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着重阐述分级标准的要点,包括对不同分级标准的解释、判断依据和相关临床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子宫内膜癌分级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子宫内膜癌分级标准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现有分级标准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并促进相关研究在子宫内膜癌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对于患者和公众来说,本文也将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子宫内膜癌分级标准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身健康。
2. 子宫内膜癌的分级标准:2.1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子宫内膜(子宫壁内膜组织)。
该肿瘤主要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身上,但也有可能在更年期前或更年期时发展。
2.2 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而言,了解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袭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准确分级十分必要。
分级标准为医生提供了评估该癌变的指导依据,并帮助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3 现有分级标准的概述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子宫内膜癌分级系统是根据国际联合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所制定的系统。
该系统将子宫内膜癌分为3个不同等级:G1、G2和G3。
- G1:低度恶性G1级别表示肿瘤较小且较少侵入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20年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已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在我国,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2015年发病人数约为69,000例,死亡16,000例,发病率10.28/10万人,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88%。
作为继宫颈癌之后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
部分发达城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规范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现提出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
本指南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腺癌)以及子宫癌肉瘤。
在临床实践中,子宫内膜癌强调有计划的、合理的综合治疗,并重视个体化治疗。
临床医师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本指南未涵盖的临床病例,建议主管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危险因素人群的监测筛查。
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将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
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大部分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 • • • • • • 1、子宫内膜癌分型; 2、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3、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1)症状; (2)子宫内膜厚度; (3)诊刮、宫腔镜检查; 4、入院后相关检查:常规+肿瘤系列,核 磁.
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相关问题
山西群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 或者在绝经后阴道超声来监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意义是不大的。出现症 状后,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子宫内膜 厚度少于5 mm时其阴性预测价值高达96%。 可以使用多种一次性器械进行子宫内膜活 检。有些病例可以应用宫腔镜检查。宫颈 狭窄或不能耐受操作者,可在麻醉下行宫 腔镜检查和刮宫。盆腔触诊不满意者,可 用阴道或腹部超声来评估附件病变。
•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报告至少应该包括肿瘤 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应常规做胸部X线 、血生化全项(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 检查。晚期患者测定血清CA125对随访可能 有一定价值。对肝功能异常、临床发现宫 旁或阴道侵犯的病例,应评估是否有远处 转移。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腹部和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对决定手术方式有一定帮助。 怀疑有膀胱或直肠转移的病例,膀胱镜检 和(或)直肠镜检查可能有帮助。
• 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累及的最准确手 段是MRI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评估淋巴 结转移方面,CT和MRI作用是相同的,但是 两者均不能替代手术分期。
肿瘤预后高危因素
•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1)G3级肿 瘤(分化差)。(2)肌层浸润>50%。(3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4)非内膜样癌组 织类型(浆液性、透明细胞、未分化、小 细胞、间变性等)。(5)宫颈间质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