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创新案例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人生的道路上,教育是我们学习、成长的灯塔,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引路人。
育人和树德,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在当今社会,如何落实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重要的教育命题。
育人,先要育其心。
育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修养其性格和品质。
人的心灵是教育最深层的地方,也是人生最根本的部分。
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得到了塑造,其它的都会慢慢得到完善。
所以,育人的工作,首先就是要育其心,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感、价值观等内在的品质。
如何育人先育心?首先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等成长环境,都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对待生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情感是人的感情体验,是人的心灵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批判能力。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很多,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才能不受外在环境的诱惑和冲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树人,先要树其德。
树人,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行、道德素养,提升他们的品格和修养。
人的德行,是对人格的要求,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的德行,要求教育者要从日常行为做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人格修养。
如何树人先树德?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班主任工作创新案例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在小学教学的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它担负着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重任。
由于现今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面对的教育现象也由简单变复杂,很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小学生真难教。
是的,做老师难,做合格的班主任更难。
时代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方法、内容也应该有所变转变,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的老的教育方法,已有很多不适应了。
不是感到力不从心,就是觉得吃力不讨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看到这句话,我思绪万千,曾经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案例介绍:2007—2008学年度我担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我发现本班的小雪同学总是低着头,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老师课堂提问,她缄默无语。
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
甚至连组词以及简单的加法也是做得错误百出。
每次测验,语文、数学都只有二、三十分。
下课也不和同学一起玩,有时傻傻的站在那里看别人玩,有时躲在班级角落默不作声。
经过了解知道她是从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就很差,不做作业,还经常逃课、旷课,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性格内向,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看来是无望了。
只要她遵守纪律,不逃学,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
我听了,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凉意。
就这样的成绩将来走出校门,面对这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她该如何生存哪!我觉得这孩子脑子不笨,心地又善良,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放弃她!为了搞清楚她的家庭情况,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来到她家,正碰上她在做饭。
原来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把她托付给奶奶照料,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因此,许多家务活都压在她柔弱稚嫩的肩膀上。
我心里一阵感动。
但是与她奶奶的交谈更让人心寒。
因为她成绩太差,家里打算让她念完小学,就让她回家干活!我劝了两句,但是奶奶的一句话让我傻了眼,“她的成绩那样差,进了初中也学不了什么,再说女孩子家长大总要嫁人的,有没有文化不一样过,小学里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了。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与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心灵。
只有在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孩子们的成长才能变得更加全面和健康。
“育人先育心”,强调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灵品质。
心灵是人的精神、思维和情感的总和,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源泉。
一个具有良好心灵品质的人,会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善良和正直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以及追求真理和价值的精神。
只有培养孩子们的心灵品质,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要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树人先树德”,意味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规范来影响孩子们,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不仅是一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整体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该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尊重他人、守信用、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等。
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他们才能做到自律、自强,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告诉我们,任何的教育都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和道德的支撑。
只有真正实现了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用心立德树人 创新教书育人8篇
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8篇第1篇示例: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用心立德,一方面是指教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需求,用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品德,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要用心学习,用心感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实践。
用心立德,意味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学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共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立德,一直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时代永恒的话题。
在中国,立德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始终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儒家思想就强调“立身以立德,立身以自强不息”,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以实现自我、社会和天命的和谐统一。
立德树人中的“立德”二字,意味着塑造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格。
近年来,新时代的教育领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格局,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更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教育部提出了“四个敬畏”、“四个到位”的教育要求,强调教师要敬畏学生、敬畏教育、敬畏教学、敬畏专业,到位立德育人、到位游戏教育、到位创新教学、到位改革创新。
这些要求,其实都体现了用心立德树人的理念,都旨在引导教育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和育人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用心立德,树人呢?首先要注重塑造教师的德行风采。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榜样和激励。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品德,去影响引导学生,展现真正的师范人设、健康人生和道德风范。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夯实学科和课程教学理论基础。
只有树立良好师德、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持之以恒地磨练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以师为范,教书育人。
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也是教育事业的受益者。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是一项永恒的教育任务和责任。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和良好品行的人。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理念。
一方面,育人先育心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困扰着许多青少年。
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怀和支持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只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支撑学生健康的成长,育人先育心的理念正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健康的成长。
树人先树德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以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才纷纷际际,技术能力是硬实力,但能否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爱心和正直的公民,关键在于道德修养和品行养成。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引导他们懂得尊重、爱心、诚信等美德,让他们成为有良好品行的人才。
树人先树德的理念正是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实践中,落实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理念有许多可行的途径。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来贯彻这一理念。
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德育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慈善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实现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日常教育管理来贯彻这一理念。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学校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认可和奖励,激励他们树立良好的品行。
通过日常教育管理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实现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目标。
立德树人成功育人案例
立德树人成功育人案例班主任立德树人案例第1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工作多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会遇到形形的事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遇事沉着冷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事情,正确处理问题,这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集体舆论的进一步形成,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叫郑。
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他上课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研究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
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这让我非常头疼。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了解到他父母因为在外地打工,不能平时很少回家,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
在这个环境下,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研究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
不过,我相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
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研究,做一名好学生。
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研究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赖他。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
这是一句简短而深刻的箴言,决定了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它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重培养他们的内心世界,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育人先育心,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素质。
心智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在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能力也是心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情感智慧,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学生的情感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他们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创造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只有具备创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创新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造。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一条面向未来的教育之路。
唯有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时刻铭记这句箴言,努力培养学生的心智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的人,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贡献。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念和使命。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孩子的心灵成长和品德培养。
正如一位知名思想家所说:“教育应该是培养品格的活动,而不是填鸭子一样向学生灌输知识”。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育人先育心,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孩子的心灵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健康成熟的内心才能支撑起一个完整人格的形成。
我们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让他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和乐观向上的力量。
树人先树德,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浮躁的现象愈发凸显,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做一个有爱心、责任心和担当的人,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学会承担责任、勇于担当,学会坚守诚信、尊重公平。
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孩子们拥有的品格与品质。
在实践中,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贯彻这一理念。
我们要注重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与情感表达能力。
我们要用爱心呵护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我们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我们要教育孩子们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更要有品格、修养,不仅要有学术成就,更要有人格魅力。
我们要注重道德教育,塑造孩子们的品德风采和道德情操。
我们要让道德成为孩子们成长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力、对自己有信心的人。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要联手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目标。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使命,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是培育他们的品质和人格。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的成绩,而德育则被忽视。
一个人的品德和思想素养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道路和生活方式。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追求目标。
育人先育心,意味着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个有良好道德心的人,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一个只追求功利的人。
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心、宽容心和尊敬心。
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通过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尊敬心。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内心,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有爱心、宽容心和尊重心的人。
树人先树德,则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知识可以给予人力的提升,但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养。
培养学生的品德,可以通过讲述优秀的道德故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懂得如何诚实、守信、友善;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则需要教育者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考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德行和智慧,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人才。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还需要良好的情感和道德的引导。
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的人。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共同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下一代成为充满爱心、忍耐心和正直心的优秀人才。
用心立德树人 创新教书育人8篇
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8篇第1篇示例: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教育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而在这个时代,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用心来立德树人,用创新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敢于创新,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刻地记忆知识。
只有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在现代社会,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教育内容也需要更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
只有在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和未来潜力的学生。
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践行的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停止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近800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加强调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创新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只有融合了立德树人和创新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未来潜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没有健康的思想道德基础,高尚的人格修养,优良的品德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懂得感恩、勇于担当、自立自强,坚守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学习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知识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深刻内涵。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摘要】本文探讨了育人与育心、树人与树德间的紧密关系。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是教育的基础,只有以道德为先导,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才。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强调教育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律精神。
重视德育与学术并重,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品德的培养。
倡导德育与学术相统一,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全面发展人才。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教育工作者始终坚守的原则,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育人观念、品德修养、内在动力、德育、学术、相统一、育心、树人、树德1. 引言1.1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成为有情有义、有理有据的人。
只有在心灵得到滋养和灵魂得到升华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育人先育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情感态度。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从内心根源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树人先树德,强调的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修养深厚的人,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坚定和稳健。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只有以此为指导,教育才能走向更加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2. 正文2.1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至关重要,它是教育工作的基石。
一个学校、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在育人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摘要】本文以为主题,探讨了教育中的重要原则。
在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结论强调了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重要性,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培养,内心素养,人生观,价值观,身边榜样,品德,思想道德素养,育心,树德1. 引言1.1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是教育的根本之道。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育心树德的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育人先育心,意味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来影响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直、善良、忠诚的道路。
树人先树德,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让他们懂得尊重、守信、助人为乐等美德,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的内心素养包括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学生的情感素养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感,培养其善于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素养。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道德素养。
下面,我将就这句话展开讨论。
育人先育心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情操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情感交流,人们能够互相理解、关心和支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非常重要。
教育者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学生在情感上的健康成长,不仅对他们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树人先树德强调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道德是人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树立道德伦理观念为出发点,注重道德教育的实施。
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教育者也应以道德行为作为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育人先育心和树人先树德互为补充,形成了一种有机结合。
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才能正确对待他人,关心集体,培养起良好的道德行为。
道德准则也是情感教育的依据和指引。
通过道德的规范,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表达和管理中寻找准则,避免出现一些消极和有害的情感行为。
只有将情感与道德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教育工作者在育人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情感与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保障。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素养,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真善美的人,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培养学生的情感与道德做出更多的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育人先育心——初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育人先育心——初中班主任教育案例一场成功的初中教育,关键需要班主任的参与,而他们的存在和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影响到整个校园的氛围与秩序。
文章将以一位初中班主任张老师的教育案例为例,讨论其在育人先育心中的独特实践。
张老师是一名初中班主任,每当上课时,张老师总喜欢先在课堂上探求学生们的大明眼理解,在老师的提问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让学生们喜欢上学习。
张老师在下课前会让全班学生围坐在一起,对整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彩反思,并且把当天的重点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堂课的准备。
张老师在管理班级上也是以育人先育心为宗旨,他把“关爱”视为管理的核心,他教育学生把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关心经常表达出来,并且劝导学生们尊重他人,特别是对教师要表现出最大的尊重,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社会。
应对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张老师更是比较宽容,给学生重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张老师会加强讨论,探究学生行为发生的根源,并结合社会纪律和义务,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实现“关怀”,张老师善于给学生制定实践的活动,比如学校举办的献爱心活动,张老师就经常会带学生们去做社会服务,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社会文明秩序的重要,也让学生们学会去慈善、仁爱、慷慨,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张老师以自己的经历向学生说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他经常会以自己的为榜样,表现出宽容、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学生一起分担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让学生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弘扬精神文明等,是初中班主任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以张老师为例,他在引导学生走向人生正确方向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虽然任务艰巨,但是他依然不离不弃,倾注了自己的真爱,坚持自己的理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综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张老师在这方面如此突出的表现,他对学生们育人先育心这一原则的坚持,是让我们深有体会的。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人类是社会的栋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塑造。
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拥有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了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内在修养,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育人先育心,意味着要从学生的内心去培养和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教育引导。
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是简单地给予批评和惩罚,而是以理解、宽容和耐心去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改正错误,让学生明白错误带来的后果以及正确的行为态度。
学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分享和合作,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智慧、有修养的人。
树人先树德,强调的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
不断引导学生向德行高尚、品格优良的榜样方向发展。
树人先树德,实际上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化、感染着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美德的种子。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品德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深厚文化底蕴、有坚定品德信念的仁义之人。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一种具有一定历史传承性、现实针对性、未来导向性的教育理念。
它不仅是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深刻理解,更是对人才培养的高远思考。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情感素养和道德品德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通过这样全面的育人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代代有理想信念、有优秀品德的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价值的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品质,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教育中,有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和品德,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育人先育心,意味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世界。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学生往往面临着种种困扰和挑战。
而强调育人先育心,就是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态。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正确价值观。
只有当学生内心健康、愉悦,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树人先树德,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道德观念多元化,各种诱惑和矛盾的价值观念也时有发生。
树起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行,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和品德修养。
通过一些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多做榜样。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培养。
只有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够影响学生正能量的传递。
在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教书育人,示范行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
只有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才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砥砺前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养。
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与社会各界形成紧密的联系,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更好地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秉持的信条。
在传统的教育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但如今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育人先育心,就是要从内心去触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也是我们要关注和培养的方面。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去寻求真理和关注人生的意义。
只有在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启发,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树人先树德,是指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社会风气的不断糟糕让我们看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
德是个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之一。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与家庭、学校、社会密不可分。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学校的育人方式、树人策略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有文化、有科技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有道德、有情怀的人才。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个博学多才的人,更需要的是一个个富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人。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将有助于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为人才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育人先育心 树人先树德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品质与道德修养,为其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人才。
这一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教育问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品行和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和认同。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开始重视德育教育、心灵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内心世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的理念是引导和培养下一代成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思想引领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有担当的社会栋梁的目标。
2. 正文2.1 什么是育人先育心"育人先育心"是指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和人格素养,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和自我完善。
育人先育心的核心理念是以心育人,以情感和情操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育人先育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正直等品质。
通过教育活动和日常教育管理中的点滴细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育人先育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分享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育人先育心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更是为他们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育人先育心,我们可以培养出品德优良、心灵充实的新一代,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贡献力量。
谈初中班主任以德树人以心育人工作的开展
谈初中班主任以德树人以心育人工作的开展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承担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重要责任。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以德树人以心育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理念,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班主任以德树人以心育人工作的开展。
一、以德树人1. 以身作则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
只有班主任自己具备良好的品德品质,才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
班主任要有敬业爱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向德向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烦恼,让学生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至关重要。
班主任要善于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知晓学习动力的源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
二、以心育人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措施,让学生在舒适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和生活。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关心孩子,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让学生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性格三、工作案例在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问题上,班主任可以采取以德树人以心育人的工作思路。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教育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教育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教育案例第1篇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学生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及班主任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德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观念、诚信态度、遵守法规、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
立德树人就是指先树立德业,才能培养人才。
班主任想做到立德树人,简而言之,就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树立德业,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形成和职业道德的履行。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理想。
十年前,我的最终梦想并不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如今,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自豪感,而这些成就感与自豪感,都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那份淳朴的真情所带给我的。
场景一:新生报名“哪个是李老师”?一个学生突然冲进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大吼了一声,顿时全场的师生都惊呆了。
我开始纠结,这是在叫我吗?他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吗?怎么如此的没有礼貌?“你找哪个李老师?”站在我身旁的一个学生客气地问。
“就是七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呀!”他骄傲地说道。
另一个学生又说道:“在这儿!”原以为他看到我之后会有“风雨雷电”,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不但面不改色,还变本加厉,“我还以为是什么样子呢?”听了他的发言,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最终我强忍了心中的怒火。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彻夜难眠,我该怎样来改变这个如此没有礼貌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出口,那就是以心交心,用真情来打动他。
一天放学后,我主动“约他”,请他到办公室来聊天,讲一讲自己在品德修养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也讲一讲周围的道德模范优秀事迹,渐渐地,他高傲的头低了下去,认识到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树德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小学教学的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它担负着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重任。
由于现今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面对的教育现象也由简单变复杂,很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小学生真难教。
是的,做老师难,做合格的班主任更难。
时代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方法、内容也应该有所变转变,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的老的教育方法,已有很多不适应了。
不是感到力不从心,就是觉得吃力不讨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看到这句话,我思绪万千,曾经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案例介绍:
2007—2008学年度我担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我发现本班的小雪同学总是低着头,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老师课堂提问,她缄默无语。
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
甚至连组词以及简单的加法也是做得错误百出。
每次测验,语文、数学都只有二、三十分。
下课也不和同学一起玩,有时傻傻的站在那里看别人玩,有时躲在班级角落默不作声。
经过了解知道她是从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就很差,不做作业,还经常逃课、旷课,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性格内向,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看来是无望了。
只要她遵守纪律,不逃学,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
我听了,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凉意。
就这样的成绩将来走出校门,面对这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她该如何生存哪!我觉得这孩子脑子不笨,心地又善良,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放弃她!为了搞清楚她的家庭情况,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来到她家,正碰上她在做饭。
原来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把她托付给奶奶照料,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因此,许多家务活都压在她柔弱稚嫩的肩膀上。
我心里一阵感动。
但是与她奶奶的交谈更让人心寒。
因为她成绩太差,家里打算让她念完小学,就让她回家干活!我劝了两句,但是奶奶的一句话让我傻了眼,“她的成绩那样差,进了初中也学不了什么,再说女孩子家长大总要嫁人的,有没有文化不一样过,小学里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了。
还不如早点在家帮忙干活,早点挣钱。
”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分外沉重,难道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样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学校,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吗?回到学校,我立即找她谈话,可她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哎,承受长期学习落后的打击,总是徘徊在无人关注的角落让她产生了严重的自闭心理。
每每看到她“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她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她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一定要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爱,一定要让她重拾搞好学习
的信心和勇气。
案例分析:
根据案例可以知道,孩子在家没人管,奶奶年纪大,教育思想落后,父母都在外务工,实在没有办法把孩子接到身边,但是又不得不上班挣钱,给孩子的关爱不够,对孩子的管教疏忽,导致孩子成绩一直很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所以不愿与同学接触,不愿与老师交流,致使孩子越来越自闭。
针对情况,实施教育措施: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我抓住一切机会走近她、亲近她,敞开心扉,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关爱她。
经常找她谈心,向她说明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不容易,应该多多体谅父母,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有出息,引导她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碰到她没有必需的学习用品时,我就及时买给她。
课余时间,我常到她家帮她做家务,帮她补习功课,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发现她有困难,我都会及时帮忙解决,就这样“动之于情,晓之于理”。
渐渐的我发现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和我的话越来越多。
更可喜的是,她的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而且字迹越来越工整,作业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这一切,我心里由衷的高兴。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
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使她们增强自信心。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她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于是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她,跟她一起玩,跟她一起做作业。
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和友谊。
感受到同学给她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一段时间后,小雪逐渐开始和同学一起玩,脸上也有了灿烂的笑容。
三、协同科任老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激励孩子进步的有效“法宝”。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其实小雪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11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又要做作业,又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我们抓住这些表扬她、鼓励她。
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
在语文课上的一次听写词语中,她居然写对了60%,连我都觉得无比的吃惊、高兴。
我非常兴奋,对她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这些词语你写对了这么多,你一定昨晚复习了吧!你看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好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你说对吗?”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尽管她把头埋得很低,但是我还是发现了她眼中多了一些自信和欣喜。
有了这次的经验,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
鼓励”的方针。
她的成绩也稳步上升。
与此同时,她的数学成绩在科任老师的帮助下,也有了起色。
这样一直坚持到2008年升级考试,她终于以语文76分,数学70分的好成绩顺利地升入六年级!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要及时加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使她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
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她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爱心与赏识,转变了小雪同学,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一个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心,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