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生活

合集下载

德育应回归生活

德育应回归生活

吸 取 “ 观 ” 髓 , 强 德 育 实 内 精 增 效 。 内观 法 是 心 理 咨 询 方 法 的 一 种 , 基 本 原 理 就 是 通 过 回 顾 和 检 讨 自 己
历 来 在 人 际 关 系上 存 在 的 问题 , 以 予
生 活 、 体 生 活 等 紧 密联 系 , 学 生 集 用
顾 , 结果 , 其 往往只 能培养 出高分低 能 的“ 品”身体素质差 的“ 膺 、 次品” 和
品德 素 质 低 的 “ 险 品 ”武 汉 市 第 四 危 。
研 究 员 、 育研 究室 主 任 ) 德 ( 任编辑 责 王 玉梅 )
2 1/ 0 05总 第 5 2期 7
55
( 者单位 : 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 作 武
积 极 的 启 迪 引 导 , 升 学 生 的 人 生 境 提
界 , 学 生 过 一 种 道 德 的 生 活 , 主 让 自 构 建 道 德 经验 , 升 道 德 水 平 己 对 他 人 的 付 出 , 人 对 自 己 的 关 爱 , 二 者 之 间 他 这 的 差距 和原 因 , 进 行 自我 洞察 和 自 并
特 色 。课 程 目标 特 色 : 面 发展 +各 全
文 化 是 人 类 在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所 创造 的物 质财富和精 神财 富
的 总 和 。 站 在 文化 的高 度 , 有 利 于 将
在我们周围 , 然有许 多学校 完 仍 全被动屈服于升学竞争压力 , 同时在 自身利益 的驱使下 , 以简单 的知识传
指 导 模 式 。 校 的课 程 文化 建设 实践 该 对 于 促 进 学 生 全 面发 展 将 发 挥 决 定 性作用 。
也许每所 学校都 有 自己的学校 文 化 , 是 , 有 富 有 特 色 的 学 校 文 但 只 化 才 会 充 满魅 力 。 有特 色就 是 与众 富 不 同 , 是 充 满 创造 性 。武 汉 市 第 四 就 十 九 中学 的 课 程 文化 建 设 具 有 四个

践行德育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践行德育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纪念文 册》 、 《 纪念 与传承 》 、 《 广州市执 信 中学 》 ( 中国
名校优 良传统丛 书 )等 书籍 。同时 ,对学 校文化 的核心要 素 ( 校训 “ 崇德 瀹智” 、办学 理念 “ 主动发展 ” )进行 深刻
的 解 读 ,在 传 承 的 基 础 上 注入 时代 的 内涵 。
动 、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教育活动 、年 级主题实 践活动 、社
团 活 动 、 志 愿 者 服 务 、学 校 各 类 活 动 ( 艺 术 节 、体 育 节 、 科 技 节 、读 书节 、各 种 文 化 节 等 ) ” 七 大 活 动 构 成 学 校 德 育
7l
0 @ @ 0
实 践 活 动 系列 。 这 些 德 育 课 程 和 实 践 活 动 源 自于 学 生 校 园
环境 隐性课程 、优 良传统 文化课程 、研 究性德育课 、学校
特 色 德 育 课 程 、专 家 名 人 讲 座 课 程 ” 十 大 课 程 构 成 德 育 课 程 体 系 。德 育 实 践 活 动 是 由 “ 军 训 实 践 活 动 、学 农 实 践 活
整理出版 了 《 划过黑夜 的亮 星》 ( 朱执信传记 ) 、 《 朱执信
育往往 是富有影 响力的教育 ,这种不露痕 迹的教育 又常常
是 入 脑 人 心 的教 育 。 我 们 把 “ 风 格 统 一 、色 调 和 谐 、结 构 合 理 、功 能 齐 备 ” 作 为 校 园 环 境 建 设 的原 则 ,通 过 修 建 集
根 本原 因在于传统 德育 目标 、内容 和方法存在 问题 。德育 目标 “ 高大空” ,脱 离生活实际 ,比较理想化 ;德 育内容只
育 研究 与实践 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 ,执信 中学 在这些 方面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下德育是如何回归生活的“德育回归生活”其基本内涵,在我们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同时依照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人、物、氛围的和谐统一。

“德育回归生活”的核心即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着无限生命潜能,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他们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急速变化的信息成长起来,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的环境实际出发,多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类实例来导入、来推进,让德育回归生活。

二、德育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需要我们班有一位特别要强的男孩,它的最大目标就是考进前十,但是每次都不能如愿,于是他很郁闷的问我:“老师,我为什么总也考不进前十名……”我非常明确的告诉他:“那是因为你的学习不够严谨认真,而你这种学习上的不严谨源于你生活中的不严谨,我去过你家,你的卧室凌乱不堪,鞋子袜子满地都是,书桌乱七八糟……要想考进前十名就要改变你的这种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一番谈话后孩子开始慢慢的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乃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收拾房间和干家务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所以我觉得德育只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需要,才是有效的。

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和中小学生的个体需要相接近,融入青少年的个体生命成长。

我们教师应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领航人”、“呵护人”。

三、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发自肺腑真诚的关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追求进步最佳的教育契机,一个成功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是一位能走近学生心灵,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教师,而这种素质的底蕴应归纳为:走进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保持一份挚诚的爱。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注重体验---让德育回归生活

注重体验---让德育回归生活

注重体验让德育回归生活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原则,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力于实现学生在个人修养上从文明到文雅的过渡。

近几年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原有的德育工作基础上,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体,逐步使零散的体验教育活动走向系统化,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以人为本,以体验为主的德育之路,让德育教育真正回归生活。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人理念”:l、“以人为本”,“激励为先”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

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过程管理,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

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劳动体验。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

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5—1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

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

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

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

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回归生活实际 实施生活德育

回归生活实际 实施生活德育

回归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德育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娱乐、学习、社交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电子设备的支持。

但与此我们也隐隐感受到了生活的失衡和焦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心灵的寄托越来越匮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归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德育成为了当务之急。

什么是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它是全面的、持久的、无处不在的,贯穿于人们的全部生活活动之中。

生活德育也是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在行动中实践,用生活去教育和感化人们,成为一种具有践行性的德育。

而回归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德育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让生活成为我们德育的基础,让我们的德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回归生活实际就是要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之中。

现代人因为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很容易陷入虚拟世界里,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真正去感受生活的细微之处。

去品味一杯清水的甘甜,去享受阳光下的微风,去体验雨后大地的清新。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适当地将电子设备放下,走出房间,走近自然,与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

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快乐的源泉。

实施生活德育就是要将道德品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现代社会,道德滑坡、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这让我们深感忧虑。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和提升我们的道德品质。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学会分享;我们要提倡大家热爱劳动,注重诚信,在生活中细心体贴他人,坚持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家庭才能更加温馨,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加融洽。

回归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德育也意味着要注重修身养性。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摘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所以应让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

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

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回归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回归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构建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

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学习兴趣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人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其体的、分层次的要求。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国***教育、热爱人民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方面。

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

坚持差异性原列,在教育内容中设计若干个等级标准,让每一位学生自行选择德育内容。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讨论:“回归生活世界”在德育工作中具体的涵义是什么?_百度文.

讨论:“回归生活世界”在德育工作中具体的涵义是什么?_百度文.

讨论:“回归生活世界”在德育工作中具体的涵义是什么?1.德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缺少生活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是德育的资源。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

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应该树立生活本身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观念。

努力建构一种新型的德育生活,把德育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

现行德育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和学生生活的脱离。

道德教育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

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以分裂、知性、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与超越,它以灵巧的方式让德育摆脱了课堂的时空局限,让学生依托“生活”这一最广袤的资源和时空自由穿梭在课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实现自主的道德学习。

正是基于此,当前的德育课程改革依循生活为基础的人本路线,努力改观过去单一遵循学科逻辑的思路,转向注重品德养成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意在以学生生活的逻辑来重新设计、组织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这对于克服学校德育长期以来与生活相脱节、忽视学生个体道德经验的教育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强调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2.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过有道德的生活。

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蕴涵了以下几点:一是道德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道德生成和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是道德教育不是靠灌输和说教,而是靠实践和体验。

以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问题为切入点,生成德育的主题,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加深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

三是过有道德的生活,不仅需要对价值观的引导,更需要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且这种引导和规范必须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这 个 小 案 例 应 当引 起 所 有 教 育 工 作 者 的 思 考 :为 什 么 我 们 的孩 子 失 去 了说 真 话 、求 真 知 的勇 气 ? 为 什 么 我 们 的 孩 子 在 课 堂 上 和 生 活 中的 表 现 有 如 此 大 的反 差 ? 为 什 么 我 们 辛 勤 教 育 下 的学 生 具 有 双 重 人 格 ?为 什 么 品德 与社 会 教 学 的实 效 性 难 以体 现 ?究 其 原 因 .是 由于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存
1 德 育 目标 和 生 活 目标 合 二 为 一 。陶 行 知 教 育 思 想 . 让 的主要 基石是 “ 活即教 育” 生 。这 是 对 教 育 本 质 的 阐 释 , 也 强 调 了生 活 的教 育 意 义 。 因此 .教 师 必 须 让 德 育 教 育 深 深 地 扎 根 在 生 活 的 沃 土 中 .培 养 出 一个 个 能 够 在未 来 社 会 里 寻找 自己幸 福 的学 生来 。从 这 个 意 义 上讲 ,生 活 需 要 一 个 怎 样 的社 会 公 民 .我们 就 需 要 培 养一 个 怎 样 的 学 生 。因
此 。要 立 足 于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提 出具 体 的 、能 够 帮 助 学

德 育 教 育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倾 向
1 育过 于 “ 想化 ” . 德 理 。我 们 常 呈 现 给 学 生 的 是 生 活
中的真 、善 、美 ,而 回避假 、丑 、恶 ,致使学生带着 一种
理 想 化 的认 识 进 入 社 会 ,一 旦 遇 到 假 、丑 、恶 现 象 ,要 么 对 已经 接 受 的教 育 产 生 疑 惑 。要 么 感 到 无 所 适 从 .不 能 有
效 抵 制 ,甚 至 还 会 被 “ 染 ” 感 。

让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彰显魅力

让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彰显魅力

山 的时 候 , 同 学 们 又 把 大 包 小 包 的 垃 圾 袋 带 到 了 山下
的垃 圾 箱 处 。老 师 们 时 常 在 课 堂 上 讲 要 热爱 家 乡 . 爱
护 大 自然 , 保 护 环境 , 可 那 只是 1 : 3 号, 孩 子 们 缺 少 行 动 的 实 践 。在 这 次 秋 游 活 动 中 , 很 多 学 生 感 受 到 了家 乡 的美丽 , 以 自身 行 动 实 现 了 对 家 乡 的 热 爱 , 对 环 境 的 保护 . 收 到 了 良好 的教 育 效 果 。 三 是 学 习 礼 仪 。2 0 1 1 年 1 O月 2 1日 , 我 们 布 置 各 初级中学组织一 、 二 年 级 召开 了 “ 学 习礼 仪 , 做 文 明 中 学生” 的主 题 班 会 。 在班会教育中 , 很 多 班 级 将 同 学们
文 明行 为 , 做 优 秀 的 中学 生 。 还 有 的班 级 , 将 校 园 内 的
德 育 要 触 及 人 的 心 灵 .使 人 在 心 灵 层 面 发 生 变 化, 变 理 论 教 育 为 学 生 的 自我 教 育 , 只 有 让 德 育 走 进 生活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 台 , 使 心 与 心 在 生 活 及
活 动 中得 以相 遇 , 才能取得教育效果 。

随手丢垃圾 、 说脏话 等现象拍摄 下来 , 使 同 学 们 深 刻
认 识 到 自己 的不 足 , 产 生 了较 深 刻 的反 响 。
是 学 会 自救 。 2 0 0 8年 5月 1 2 日汶 川 地 震 以
后. 我局 加 强 了对 于地 震 知 识 的 宣 传 和 在 地 震 中如 何 进行防震 、 自救 等 演 练 。 丰 富 了 学 生 的 防 震 知识 , 加 强

关于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
供 持 久 的 动 力 。 所 谓 “ 得 相 通 ” 有 德 ,
员的消费, 个集体内部或者各集体之 间的 每 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解决这些纷争 , “
作 为母 系 氏族的 领袖 就不 可能 不 出面干 涉 调 节。 在各成员之 间也不会不产生一种要求公 平 处理 的 心理 , 这样 就 逐 渐形 成 一种 团结 互 助 、维护 共 同 利 益的 道 德观 念 , 甚至 形 成 一 种 强制 ” 今 天 文 明发 展 到繁 荣 时期 , 德 虽 。 道 不 是 唯 一 的 调 节 器 了 ,但 它 同样 发 挥 着 规 范 、调 节 的 力量 。它是 维 持生 活秩 序 ,使生 活能够正常、 有序运行的实践原则 。 尽管道 德 没有 如 法律 般 绝 对 的约 束 力 , 它 多数沉 但 淀 于人 们 内心 深 处 , 们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受 人 到社会所公认 、 提倡的社会道德的约束与调
人们背诵多少道德规 范 ,会做多少道德题 目,而是真真实实地 看到人们在生 活中实
践 这 些 道 德 规 范 。 通 过 德 育 ,为 社 会 、生 活正常运转提供道德保障 。
生 活 也 为 了生活 ,回归 生 活 世 界 是 德 育
改革 雹 新的重要 价值取 向, 高校德 育走 《 是 出 困境 的 根 本 途 径 。
D I1 .9 9 jin 1 0- 9 22 1 .7 16 O: 0 36 / . s .0 1 8 7 .00 1 。1 s
关于 高校 德育 回 基础部 2 00 5 0
采 集所 获得 的生 活资 料 常常 不能满 足每 个成 远 离现 实生 活 的 传 统 道德 教 育 已暴 露 出较 大 的 局 限性 ,道 德 教 育 与 生 活 世 界 脱 节 ,

小学德育随笔(精选5篇)

小学德育随笔(精选5篇)

小学德育随笔(精选5篇)小学德育随笔范文第1篇一、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习惯和道德本领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在生活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提升。

但在实在的教育实践中,不少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并不真正重视德育教育,往往是为了敷衍领导或者为了完成任务,不得已才在课堂或是学校集会上进行无关痛痒的德育教育,这种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既空洞又乏力,难以取得实效。

笔者认为只有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和活动,才能有效促进道德内化于心。

因此,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实现道德标准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雷锋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同学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活动,或者设计一些诸如老人过公路、小同学跌倒等场景游戏,让同学们用实际的行动将乐于助人的精神内化,而不是仅让“学习雷锋”停留在嘴上,或是记在作文本上,更多的,它需要我们把德育教育理论与实在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道德在同学的体验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

二、重视学科与德育的整合依据小同学的生理、心理特点,德育教育应做到同学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品质。

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

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寓德育教育于演唱、游戏之中,正确理解歌词的意思,通过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同学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培育提高同学的审美素养,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老师可以通过健美操等人体运动,让同学获得运动美感,同时在赏识美的旋律和动作时,渐渐形成制造运动美的本领。

二是以语文、思品等学科教学为重点。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名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学问、培育本领的同时,结合实际,美妙地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虚心上进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思品等学科教学之中,使同学认得到什么东西应当称赞、效仿,什么东西应当痛恨、鄙视,同时重视培育同学的制造力及爱美的情趣,进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德行,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思想品德教学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希望进一步纠正多年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抓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道德学习离不开生活,道德学习的本质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

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注意完整地把握其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的三个方面内涵,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

一、德育要回归生活1.教学中对每一节内容都要充分挖掘“德育点”,适时地在教学中实施。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教师要挖掘每节课的“德育点”,将道德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讨论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

例如,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网络游戏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同时学生坦言自己的缺点,并找“道德小标兵”帮助自己,使德育的课堂充满了生动、真实的“活性因子”,因此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把德育当作人生的必修课。

教师要让学生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集体活动等自主行为中培养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均是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契机,感受到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体验到德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也就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与其他课程相比更有优势。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始终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精心组织每一节课,把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出来。

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平时一定要多关注社会新闻、国内外大事,并且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广播、报纸、杂志、时政学习小组等各种形式来让学生了解,让学生学习,让学生洞察社会、认识社会、分析社会。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

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环境之下良好地进行呢?我认为道德品质、道德习惯和道德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道德能力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巩固,因此,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的道德教育中实现道德标准的内化。

同时,道德教育应该重返生活世界,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和活动等,促进道德内化的实效。

例如,前些天学校组织的“爱心书屋”捐书活动,全校师生纷纷捐出了大量的图书,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上了一份爱心。

以此为锲机,我在班级发出倡议,号召同学们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我班平时最调皮,最爱打架的方雨晰同学把自己穿小了的几双运动鞋送给了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刘洪亮同学,其他同学在方雨晰的感召下,也把自己的衣服、文具送给他。

刘洪亮同学非常感激同学们对他的帮助,学习更加努力了,我们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我们学校每天下午课前的校园之声小广播,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我觉得应该继续把它办好。

还比如,在学习雷锋月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孝老活动,不让“学习雷锋”停留在嘴上,用实际的行动将乐于助人的精神内化。

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道德教育活动绝对不是所谓的嘴上说说,笔头记记而已,更多的,它需要我们把一定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具体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道德在学生的体验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

二、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

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活 来得 以展 现 的 。因 此 ,要 大 力 提 倡 生活 中实 施 德 育教
活 ,教 育就 只是 空洞 的说 教 。基 于我 校德 育 的现状 ,可 以
育 ,促进 德 育 生 活 化 ,让 德 育 回归 生 活 。脱 离 了实 际 生 各 个 地 方 都布 置 了醒 目的名 言 警 句 、通 俗 易 懂 的 标语 , 考 虑从 以下 三个 方面着 手 构建 新型 德育观 。

“ 小事 成就 大事 ,细节 成就 完美 ”、 “ 今 天 的努 力 ,明天 的实 力 ”、 “ 道 德 的分量 有多 重 ,人 生 留下 的脚 印就 有 多 深 ”。通 过这些 标语 ,展 示 了学校优 美 的校 园文化 , 时时 处处 给每 位师 生 以启迪 。 在 学 生 的 生活 中 ,时 时 刻刻 融 入 德 育 , 不 断激 发 学

德育 内容 “ 实 ”起来
以往 的德 育 内容 受 理 性主 义与 工 具 主 义 的 影 响 ,与 学 生实 际生活 及身 心发 展相 脱离 ,强调 道德 认 知 ,内容 以
思 想教育 、政 治教 育 、法制 教育 为基础 。这在 一定程 度上
导 致学 生对 德育 活动 的反感 ,导致 学生不 愿 内化材 料 的内
起来 :校 园环境 “ 美”起 来。在 学生的生活 中,时时刻刻融
每 年 的4 月 我校 都会 以班级 为单 位 举行 “ 爱心 义 卖 ”
活动 ,让 学生 们把 家里 闲置 的东西拿 出来 义卖 ,成 立爱心
基 金 , 来帮 助 学 校 里 品学 兼 优 但 家境 困难 的 学 生 。通 过 “ 爱心 义卖 ”来培 养学 生 的爱心 ,并激 发他们 向品学兼 优 但 家境 困难 的学 生学 习的 动力 。

融入生活,让德育彰显生命的活力

融入生活,让德育彰显生命的活力
融入生活,让德育彰显生命的活力
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的归宿,回归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种手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生活德育不但要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要超出这一时段向前向后延伸,是终身德育。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就成为一个与生活隔离的孤岛。为了弥补德育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的断裂,“生活化”便是合理的思路。
一、德育内容——源于学生生活
德育的内容离不开社会生活,诸如合作、谦让、帮助他人、学会等待等都来自于社会生活中。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重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纯粹的德育理论犹如无本之木,不可能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品德教育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以蕴藏于学生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素材,让课程内容充满学生文化,从中引发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共鸣与向往。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如在德育课教材中,有许多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然而,仅仅是书上的榜样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榜样很多离学生太遥远。学生身边的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就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这样,生活中的榜样在学生们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良好的道德品质也随之形成了。
二、德育方式——贴近学生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在 四川大地 震发生后 ,笔者要求学 生通过 电视 、网络 去关注 最新 的进展情 况 ,随着每 天不断刷新 的死亡 数字和 伤 亡数 字 ,以及越来越少的幸存者 ,学生的心灵受 到震撼 ;
行知 曾提 出过 “ 生活教 育就是教学 做合一 ”的观点 ,这 其
中的 “ ”也就是实践 。实践性是 很多课程 的追 求 ,但 是 做
成为教育。 ”近年来 ,笔者就德育如何 回归生活世界 ,如何
集美国新当选 的第一个 非洲裔黑人总统奥 巴马 的相关资料 , 并就奥 巴马的获胜演讲 进行讨论 ,学生深受 鼓舞 ,有 学生 说从奥 巴马身上学 到了一种为 了理想 而不断努力奋 斗的精 神。再如举 国关注 的 20 年北京奥运会 开幕 之前 ,笔者在 08
四 、体 验 生活
己 的孟 祥斌 ,这些都 是发生我们 生活世界 中的真实的人 和
事 ,它 们不 是虚构 的 ,正是 它的真 实性震撼 学生 的心灵 ,
德育 的过程 与生活过程是 内在一致 的 ,德 育来源 于生
活而最终 又要服务于 生活 ,在生活 中学 ,到生 活 中用 。陶
由此思 考生命 的价值和意义。
题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 鼓励学生多用 辨证的眼光关 注周 围的生活,关注多彩的社会,用案例来 证 明 自己的观点, 做一个善于观察 的有心人 。 比如对 于 国内外大事 ,要 引导学生通 过收看电视 、阅
闭心 理使学生遇 到问题 或 困惑 时得不 到及时排 解与 宣泄 , 极容易导致学 生 自卑 自弃 、狭隘独尊 、 自我封闭等等 ,在
收 稿 日期 :2 0 - 5 1 090—7
作者简介 :刘菊 (9 1 ) 17- ,女 ,江苏徐eZ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硕 士研究生 ,讲 师。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德育回归生活,发挥育人功能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第一中学吴佐勇
我们思品课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学科教学实现思品的育人功能,“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我们所有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思品课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落实我们的德育育人职责,责无旁贷,我们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何做人是德育的范畴,明白做人的道理,知道做人的要求,按照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实现德育育人的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始终处在困惑之中,我们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做人道理相当条理全面,可是学生在课下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而且比较突出、具有普遍性,最终出现的现象是有的学生对如何做人的道理背诵的滚瓜烂熟,但是自己的行为确实一塌糊涂,严重的知行不统一,直接导致我们的思品课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也让我们哭笑不得,比如学生都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文明之人,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在行动和行为上却一反常态,根本没有按照自己所学习内容来要求自己,言行不一,知行错位,还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本次研修,看到“德育回归生活”这样一个话题,我兴奋异常,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想方设法让学生生活在知识中,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自己的生活知识化,做到这一步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中间的转化环节应该是最重要的,教师的引导应该是最关键的,如何引导才能使学生沉醉其中,不由自主地按照所学习的知识来约束自己,这就达到我们的教
育目的,思品的德育育人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和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才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逐步提升,自身素质才会日益精进,过硬的教学素养不是只凭一时的头脑发热就能够做到的,长期坚持学习和进修才会使教师拥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知识如此,自身的思想素质更是如此,研修正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反思和提高的机会,自身素质提升的好时机,我坚信通过努力,一定做到让德育回归生活,发挥好育人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