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德育工作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德育(选修)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德育(选修)
1 2
班 级 组 织 与 管 理 班 主 任 工 作
3
4





新 时 期 德 育 工 作
内容提要
班级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学校教育活动 的一个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 部分。本章首先对班级组织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 基础上,探讨了班级组织发育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系统地分析了班级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围绕 育人的目标,提出了班级组织建设和班级管理的主 要内容;其次,介绍了班主任制的演变过程,强调 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作用、建设和管理班 集体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班主任的自我教育;最后, 对德育的概念、功能、过程、原则、内容、方法作 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形势下我国学校德育 实施的新路径。
三个层次: • 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 • 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 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 • 使少数优秀分子称谓共产主义者。 P286
德育内容,简言之就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 与规范。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
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
三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1.专制型
2.放任型 3.民主型
班级组织建设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方法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确定集体的目标。
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单独进行的 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 帮助等。
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 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德育的特点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ppt课件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ppt课件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一般包括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
活动的开展和德育活动的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1.德育活动的准备
第四节 德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及其组织
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正所谓“德育有法而无定法”,而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 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 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 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巧 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实质是整 个德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德育教育性功能的具体表现为: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 标;通过德育促进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 具体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三、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实体观 德育实体观是对德育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的看 法。 (二)德育双重价值观 认为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 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三)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 程中的地位问题。 (四)全方位德育观 全社会德育的观念;全员德育的观念;多育并举的观念。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与人格陶冶、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3.理想激励法(价值理想激励、人格理想激励) 4.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也称自我教育法。 6.心理咨询法。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四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四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其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 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活动进行教育。

4. 师生互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课内德育第四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内教育,培养学生对正义、公平、诚信等道德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条教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既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又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六条德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5.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七条德育教材应选取经典著作和具有良好道德影响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第三章课外德育第八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九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第十条学校应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如班级团日、宿舍文化节等,促进学生的团结和合作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德育题库一、选择题1.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2.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

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6、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A。

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A。

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 )。

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各科教学B.团队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1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14.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动力。

A.知B.情C.意D.行15.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16.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1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社会要求同学生思想品德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4、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5、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会和班会、校园文化活动。

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科教学。

第8章 学校德育

第8章 学校德育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② ③ ④ ⑤
教学
班主任工作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学校德育要充分发挥各个途径的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 力,以获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意指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目的所作 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 行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 和意志的支配与调节下所表现的行动。是衡量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孔子认为“行”比 “言”更重要。
由于在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发 展往往是不平衡的,表现出“理通情不通”或“情 通理不通”或“言行不一”等现象。所以,在德育 过程中不一定按照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顺序, 而是根据品德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入手。
第八章
第一节 德育概述
学校德育
第二节 德育任务和内容 第三节 德育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六节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 品质的教育。 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 的教育 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 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 态的“大德育”。
第六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①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
导者 ②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③ 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④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第八章 德育工作

第八章  德育工作

(八)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 的短处。 (2)教育青少年善于调节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及时地宣泄和克服不良情绪。 (3)教育青少年磨砺坚强意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迎 难而上,持之以恒,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积极地对待 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勇于开拓进取。 (4)教育青少年塑造良好性格,增强自尊自信, 自强不息, 努力奋进,不断攀登新高峰。 (5)教育青少年寻求真挚友情,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 损友,要学习和掌握社交的艺术。
德育和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从目的来看,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要 求的品德;而智育过程则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活动方式来看,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以集体活动为 主;智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以个体为主的,而且是以记 忆、想象、思维等这样一些个体的内部活动为主。 从途径来看,德育过程的途径较广泛,既可以是在教学过 程中进行,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活动中进行,还 可以智育过程之中;而智育过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 其他教学环节进行。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 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联系 三、 德育过程的实质 四、 德育过程的规律 五、 德育过程的特点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的过程。 教育者根据—定社会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和影响,并通过受教 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 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过程。
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 规定

最新第八章德育

最新第八章德育

第八章德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一、德育过程的涵义
中小学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 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 德,即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德育手段,组织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并通过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内部矛盾运 动,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 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形成其完整的品德结构,以 便把受教育者个体纳入到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道德 等实际关系中去,既与他人、社会和自然达成一致,又促进 社会向前发展。
❖ ①它具有历史性 ❖ ②具有民族性、国家性。 ❖ ③具有阶级性 ❖ ④具有人类共同要求和反映一定时代的特性。
二、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第八章德育
❖ (一)主观依据
❖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到不同世界观或形而上的理念的影响。 ❖ 2.教育目的的确定还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
影响。 ❖ 3.教育目的的设定还受到教育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 ❖ 4.一定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的哲学观点的影响。
四、德育内容
第八章德育
❖ (一)德育内容的涵义
❖ 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 范及其体系,是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用以形 成人的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宗教戒律以及个体道德品 质的总合及其体系,是进行德育的依据。
❖ (二)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 1.一定社会的生活条件。 ❖ 2.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及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 3.德育内容还应考虑当前形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 ❖ 4.学校德育中还可能有一些偶发因素制约着道德教育内容
4.掌握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内涵及贯彻要求,了解德育 的主要途径;

德育工作章程

德育工作章程

德育工作章程一、背景介绍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规范德育工作的开展,制定本章程,明确德育目标、原则和具体实施步骤。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和意愿。

三、德育原则1. 以德育为根本,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全员全程的德育格局。

2.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德育。

3. 以示范引领为主要手段,通过优秀模范的塑造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4. 以情感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友爱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5. 以合作共建为基础,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德育共同体。

四、德育实施步骤1. 制定德育计划: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制定年度德育计划,并明确各个学期的德育重点。

2. 开展德育课程: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课程内容包括道德伦理、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 建设德育环境: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师德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等,为学生的德育提供有利条件。

4. 引导德育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预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评估德育效果:学校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德育策略和措施。

五、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1. 加强师资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能力。

2. 建立德育管理机制:学校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加强家庭对学生的德育引导。

第八章 德育方法

第八章 德育方法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或辩论 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 寻求结论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需要注意: (1)讨论的主体要切合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 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 (2)除了指导学生作好思维和材料上的准备 外,还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 言,教师要循循善诱,“导而弗牵”。 (3)讨论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思维训练和问题 澄清,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过程而不是结论 上。
替代的
德育方法与德育手段 德育方法与德育手段也是相互区别和联系的。 德育手段主要是指道德教育活动的工具、载 体及其运用。德育方法之所以能够丰富多彩,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育手段的形式多样,机 动运用的余地较大。德育方法不仅是德育方 式的组合,也是教育手段的有联系的组合。 同一教育手段可以从属于不同的教育方法、 德育方法,为不同的德育方法所用。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反复法实际上就是 理念性的德育方法,它仅仅提供一种方 法上应当追求的原则,并不意味着一套 十分具体的做法。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有
(一)启发法
(二)塑造法
(三)雕琢法
(四)树人法
(五)系统或综合法
二、具体的德育方法
(一)思维训练法
(二)情感陶冶法
(三)理想激励法
(四)行为训练法
3、德育过程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德育方法从抽象程度上,可以划分为作 为方法论意义上 的德育方法和 具体做法 上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共性特点 1、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比较特殊。 2、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 3、复杂程度高
第二节 德育方法述要
一、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 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谈话的基本类型有两 种:一是提问,二是对话。 提问法的基本要求是: (1)所提问题应当准确、难易适当、有针对性 和启发性。 (2)所提问题针对的对象应当具有普遍性和针 对性。 (3)谈话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掌握好时间。 (4)提问结束时应引导学生作出适当的总结。

教育学 第八章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教育学 第八章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校外非正式途径是指无明确的和严密计划、
后果较难预测、过程不易控制的校外间接途 径。主要有邻里、校外非正式社会群体、社 区文化氛围等。 1、邻里 2、非正式社会群体 3、社区文化氛围
第六节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一、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概述 (一)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意义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 (二)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因素 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以及教育对 象的特点等。
二、中小学常用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1)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政
治观点、原理、道德观念、规则等时常用的 方式。 (2)报告是教育者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论述、 论证、分析某一个思想品德教育专题,涉及 范围广,所需时间较长。 (3)伦理谈话是指教师为了说服学生,而就 某个问题与学生之间亲切交谈。
4、从实际出发,要求研究学生. 二、整体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的内涵 整体性原则的内涵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中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知、情、意、行全面 培养;教育影响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一致 性,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 多因素组织的整体功能。 (二)贯彻整体性原则的要求 首先要求全面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
其二,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生
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优点,因势利导,克服缺点, 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培养优秀品德。 其三,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 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在严格要求学生时,相信 他们的力量和能力。 其四,既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 特征,区别对待,不强求一致。 其五,要创设道德情境,提出实践任务和要求, 让学生在自理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其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八章 德育

第八章 德育
第三,抓好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 结合起来。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的原则

1、概念:指在德育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发扬和依靠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同时 克服消极因 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2 第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 极因素。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 因素。
2.行为派
观点
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 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 式的总和和各种行为 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3.情感派
观点和理解
情感是德育的构成性要素,而且 在德育中起着本源的作用。 情感就像酵母发酵一样,渗透于 我们的整个生存之中。舍弃情感, 仅靠理性推理而来的道德,在情 感派看来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

几点重要启示
想一想
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方面,其中什么是德育的根本?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甚至是全部教 育的根本
我国中小学德育践行的是广义的德育

我国课程改革后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 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为:小学低年级品 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原来叫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大学政治理论。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 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概念: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事实和 道 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方法,提高学生 思想认识。 第二,将正面教育与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第三,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适当结合。
一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 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 的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主体 作用。

第八章 德育方法与模式

第八章 德育方法与模式

(三)理想激励法 三 理想激励法 理想激励法是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 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进行道德教育的 方法。 道德理想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价值理想和 人格理想两个方面,理想激励的方法也就可 以分为价值理想激励和人格理想激励两个方 面。现代社会往往是不太有理想激情的一个 社会,而没有真正的道德理想,就没有真正 的道德生活。因此理想激励法是道德教育的 根本方法之一。
对于具体方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我国有学者曾依据教 育活动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形态,将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交流 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以直接 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 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和实习作业法等),以陶冶为主的 教学方法(感化、暗示等)等四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编:《教育学》,第444-45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将“教育方法”(相当于我 们的德育方法)分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的方法, 组织活动和形成社会行为经验的方法,以及执行调整、纠正 和鼓励学生行为与活动的职能的方法等三种方法(巴班斯基 主编:《教育学》,第208页,375-376页,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6)。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一定教育活动的形态。
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
和情趣的化育过程; 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 至人格上的提升。 陶冶的过程是陶情与冶性两个过程的统 一。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 侧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当然也不止于 情感的培育。
陶冶的方法自古有之。孔子、老子等人 都曾倡导和践行过所谓的“无言之教”。南 朝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精神未 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 于学,潜易暗化,自然似之。”《宋史·程颐 传》则明确记载:“今夫人民善教其子者, 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洛 札洛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最近我国 学者在语文教学中探讨的…情境教学法”也 都基本上属于“陶冶”的教育方法。

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

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

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 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
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包括了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
关注生命成长 培育灵魂之师
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 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 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 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注生命成长 培育灵魂之师
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
育概论教育培概论养教育概全论教面育概发论 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 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 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 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 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 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苏霍姆林斯基
(一)什么是道德中的知情意行? 知:即道德认识。指对是非、好坏、善恶的准则和意 义的认识。
是教育的先导,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
关注生命成长 培育灵魂之师
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 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
关注生命成长 培育灵魂之师
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 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教育概论
科学性和实效性三教师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二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wwwcqwunet教育概论关注生命成长培育灵魂之师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一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二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wwwcqwunet教育概论关注生命成长培育灵魂之师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教师提出道德要求促使学生思考启发诱导调整教育策略强化学生激发动机产生心理内部矛盾判断选择接纳影响愿意践行二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wwwcqwunet教育概论关注生命成长培育灵魂之师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1

2024教育学八德育

2024教育学八德育

教育学八德育•德育概述与目标•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塑造•诚信守法与正直品质培养•团结协作与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勤奋好学与创新能力提升•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能力培养•总结:构建全面育人体系目录01德育概述与目标德育定义及重要性德育定义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德育目标与任务德育目标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任务德育的任务包括传授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和实践道德行为等方面。

教育者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这些原则为教育者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养法和品德评价法等。

教育者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状况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2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内涵及价值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情感,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凝聚人心、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演讲、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学目标------------------------------------------------------1.理解德育基本原理,掌握德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3.理解和掌握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既要遵循德育的基本原理,也要依据自己的基本特征。

本章着重论述职业学校德育特有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内容以及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德育的基本原理一、德育的概念关于德育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

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活动。

”[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质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的素质和系统过程。

”[③]《教育大辞典》则认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属形成个性的教育范畴。

在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与智育、美育、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是历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这里采用《教育大辞典》的定义。

鉴此,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德育作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狭义的德育是把德育的“德”理解为“道德”,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
道 德 哲 学
态度和行为 乃是构成道 德的最基本 要素
道德是个人认 识选择和社会 习俗的复杂体
道德原则是道德 生活的核心
道 德 教 育
2012-3-8
道德教育中, 必须把动机、 态度、行为 等要素综合 起来考虑
道德教育中要 做到关心社会 取向和个人取 向的道德选择
以道德原则为内 容、以培养按原 则行事的道德主 体为目的
道 德 认 知
2012-3-8
道 德 情 感
道 德 意 志
道 德 行 为
2. 品德的心理结构 2.2 品德心理结构各因素间的关系
第二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
知、情、意、行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 互联系,又相互渗透。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 为是关键。但是,德育工作并不一定必须从道德认识 开始,德育工作具有多开端性。
(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自觉纪律与民主、法制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提高学生对纪律的认识,增强守纪律的自觉性。教育学生遵守 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发布的“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这些纪律的习惯。 2.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守法。帮助学生了 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令,坚决执行党 和政府的有关决议和指示,敢于与违法现象作斗争。 3.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纪律、法律与民主的关系,区分社会主 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不同性质,在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工作和活动 中,学会正确运用民主权利,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
2012-3-8
小学设有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初中设有
思想品德
高中设有
思想政治
1. 直接的道德教学 1.2 直接道德教学的优点
在学校课 程走向体 系化和网 络化的时 代,单纯 设立道德 课具有三 个优点
单独设立道德课程可以使道德教育 在内容和时间上获得最低限度的保证; 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道德课教学得法,道德课还可以促使 学生形成道德价值和信念,提高学生 的道德思维和判断力,以及对现实生 活中道德问题的敏感性。
复习与思考
1.简述教育内容所表现的几个基本特点。 2.简述教育内容改革与发展趋势。 3.试简述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 方面。
第五节
德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1. 直接的道德教学
2. 间接的道德教育
2012-3-8
1. 直接的道德教学 1.1 模仿学科教学的道德课
直接道德 教学是指 通过设置 专门的道 德课程向 学生传授 道德知识 和理论的 教学
2012-3-8
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
个人良心
1. 道德的实质 1.2 道德的种类
第二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
与三个种类的道德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主要包括
私 德 教 育
2012-3-8
公 德 教 育
职 业 道 德 教 育
2. 品德的心理结构 2.1 品德心理结构构成
第二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
品德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心理 和行为素质,从心理结构看包括
2012-3-8
2.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概述
中小学德育相对稳定的德育内容有
马克 思主 义基 本理 论教 育
集 体 主 义 教 育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纪律 教育 和 法制 教育
中华 民族 传统 美德 教育
男女 两性 平等 教育
新时 期总 任务 教育
2012-3-8
3.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 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一)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
(二)数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三)外语知识和技能技巧 (四)认识理解社会的知识技能 (五)历史知识和技能技巧
(六)地理知识和技能技巧 (七)物理知识和技能技巧 (八)化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九)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技巧
三、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 体育知识和技能、
(四)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社会主义祖国是个大集体,共产 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因此,对学生应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 生活和活动,主动帮助同学,关心集体,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 的荣誉,成为所在集体的积极成员。 2.教育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把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教育学生要尊重群众,懂得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要通过集体生活、工 作和活动,使他们逐步学会联系群众,团结好群众,依靠群众搞好工作与学习。 青少年学生缺少经验,争强好胜,在工作中容易犯主观片面、脱离群众、个人 单干的毛病。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认识与修养,逐步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养成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
第七章
德育工作
德育概述 道德、 道德、品德和德育 中小学德育概述 德育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德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 德育需要道德哲学 .
2. 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
2012-3-8
1. 德育需要道德哲学
1.1 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
道德教 育的两 个基本 领域
(八)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又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受世界观的影响、而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事 物所持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它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最高层次的调节作 用,给人生观以观点、方法上的指导。所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也是一 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首先要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其次要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
(一)体育运动 (二)卫生保健 1.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做好学校的教学卫生、运动卫生、劳动卫生、生 活卫生和保健等指导工作。
四、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一)艺术美的教育 (二)自然美的教育 (三)社会美的教育
五、劳动技术
(一)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三)第三产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四)公益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五)管理生产的知识和技能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观念的教育。 2.爱祖国河山、文化、人民以及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 3.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教育。 4.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5.国防教育。 6.具体内容有: 1.要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 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 斗。 2.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使学生懂得只有发展老一辈 的优良革命传统才能接好革命班,把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奔向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 3.要教育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要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生的目 的、意义,树立革命的人生观。 4.要教育学生把远大的革命理想和个人当前的学习、实践活动紧 密联系起来,从小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 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做到既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又有踏踏实实的实际行 动。
(五)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的伟大道理,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劳 动虽有体脑区别和分工的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以主人翁的 态度对待。 2.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自我 服务性劳动到参加家务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及工农业生 产劳动,逐步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 3.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树立爱护公物光荣,损害公物可耻的 好风尚。 4.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成果,进行合理消费,如金钱的价值、来源、 使用方式、管理方法、储蓄等。合理消费教育是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面临 的一个新问题,社会、学校、教师、家庭都应予以关注。
(七)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教育学生要尊重人,能善意对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养成 尊老携幼的品德。 2.培养文明行为,要通过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使青少年学生具有 基本的文明行为,如讲文明,有礼貌,尊敬师长,举止文雅、大方,注 意语言美、仪态美、行为美等。要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明行为的认识,感 受到它的价值,养成文明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品质。教育学生养成谦虚、谨慎、热情、正直、大 方、朴素、勇敢、果断、沉着等许多优良品质。这是提高一个人修养的 基础,也是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思考问题
你认为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作用有哪些?
2012-3-8
第二节
道德、品德和德育
1. 道德的实质
2. 品德的心理结构 3. 德育的本质
2012-3-8
1. 道德的实质 1.1 道德的概念
第二节 道德、品德与德育
道德是 一种社 会现象, 是指在 社会生 活中每 个人必 须遵循 的行为 原则和 规范, 主要依 靠三种 方式调 节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概述
德育工作具有 社会历史性 德育 德育 工作 工作 具有 多开 端性 德育工作具有 长期性和连续性
2012-3-8
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由德育 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决定的,主要有
具有 复杂 性
思考问题
你认为道德教育在进行任务确定和内容选择 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2012-3-8
第四节
德育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一)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国模式,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上,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 放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指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实现中国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