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的分析与整治

合集下载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3 道岔及无缝道岔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道岔是组成铁路轨道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较一般线路设备构造复杂,弱点较多,因而容易产生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保持道岔的轨距、间隔、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的良好状态,必须掌握其规律,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平稳、安全及旅客的舒造性。

3.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原因产生道岔病害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道岔结构上的缺陷,铺设位置和各部尺寸不符合规定;道岔在列车车辆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和结构变形;养护维修不当与自然灾害等等。

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又可以分为不可避免或暂时难以避免的弱点和可以通过改造消除的缺陷两种。

随着各种新研发道岔的问世,很多结构上的缺陷已经逐步得到克服和解决。

3.1.1道岔结构缺陷道岔本身结构特点所带来的主要缺陷,一般有以下各点。

1、“75”型及“75”型以前的各型道岔普遍使用直线型尖轨。

这种尖轨转辙角较大,车轮从基本轨过渡到尖轨时,列车急骤地改变运行方向,车辆冲击尖轨,从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

2、尖轨经刨切后断面削弱,且只有连接杆和跟端结构(活接头)将其连接组成框架,在其全长范围内没有扣件将其固定在岔枕上,加上尖轨高于基本轨,当车轮通过时,尖轨容易发生跳动、横移和爬行,增大了尖轨尖端被轧伤的可能性。

3、导曲线半径小,且无超高,因此轨距、水平、方向难以保持。

4、从尖轨尖端起到导曲线终点止,轨距、方向和高度变化迅速,轨距、水平递减率较大,列车通过时对道岔的横向和纵向冲击力大于普通线路。

5、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的“有害空间”,车轮在辙叉翼轨与心轨间过渡时,由于高低和横向不平顺,对辙叉的翼轨和心轨的冲击明显大于普通钢轨接头,使翼轨与心轨容易被轧颓或轧伤。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

方向不易保持。

导曲线无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发生横向冲击。

提速道岔常见病害整治

提速道岔常见病害整治

杭深线客专07(004)1/18可动心轨道岔结构病害整治一、尖轨部分㈠位移不足病害病害表现:尖轨23#-34#枕范围内,道岔来回操动后出现小轨距,尤其在27#枕前后范围最为突出的情况,但是运用撬棍扳动或者脚踢均能明显改善。

原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尖跟支距不良、滚轮尺寸不达标作用不良、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有卡阻、框架尺寸超标、尖轨硬弯或者尖轨后部出厂前预弯不足,另外就是尖轨三动电务扳动力过小、导致尖轨不密贴离缝。

整治方法:1、检查整治尖跟支距。

直尖轨侧35#(181.2)、36#(191.9)及37#-38#枕中间(208.6)支距(用卡尺或者钢卷尺检查两根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括号内的标准值。

如果不符合,尤其是181.2处不能大,一般以略小0.5~1.0mm为宜;191.9处不能小,可以略大0.5~1.0,同样37#-38#枕中间支距也是宜大不宜小。

关键是要通过这两个扣件作用点,形成尖轨靠向基本轨的趋势,减缓尖轨靠向道心的趋势,以达到减少和改善位移不足的病害。

整治方法:通过调整弹条扣件铁轨距块使支距达标和优化,然后通过调整硫化垫板下的缓冲轨距块将破环的轨距还原、达标。

2、检查整治尖轨轨底卡阻情况。

特别重点检查尖轨后部(30#-34#枕)是否存在底部与滑床板是否有卡阻迹象,滑床板磨耗、明显发亮。

整治方法:在尖跟35#枕轨下基本胶垫上部垫1-1.5mm的垫片,抬高尖轨以达到改善卡阻现象。

3、检查整治尖轨滚轮。

检查尖轨转辙部分滚轮状态,尤其是尖轨二动~尖轨跟范围的滚轮,是否与标准一致。

整治方法:如果不符合标准,运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并来回操动道岔进行调试确认效果。

一般情况,通过以上1-3项步骤均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4、检查整治三动密贴。

如果不密贴、轨距偏小,而且电务钩头有调整空间必须进行调整。

整治方法:如果电务钩头明显有调整加片的空间,就要和电务沟通调整。

特别注意:电务尖轨第三动位置转辙机的最大扳动力标准为2832N,因此可以联系电务要求其带扳动力测试仪,检测其扳动力情况:如果距离最大扳动力标准还有足够空间就可以加片,而不是简单用脚踢、锤敲看沟头很紧就判断不能加片,应该以测试仪器数据来判断。

提速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与维修

提速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与维修

提速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与维修【内容提要】道岔维修要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整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合理妥善地安排好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病害整治,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根治。

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正线、到发线道岔每年综合维修一遍,其他时间适当安排经常保养,以使道岔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各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提速道岔养护维修提速道岔病害第一章序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不断涌现,铁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自我完善,只有自我提高,实施提速战略,加快走向市场的步伐,使铁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铁路的五次提速已经证明了这点,但是随着提速的进行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对于我们工务部门来说,提高道岔过车速度改善曲线半径是最大的问题,下面我就针对提速道岔病害产生的的原因与养护进行一下论述。

第二章提速道岔的简介(一)提速道岔的技术特征提速道岔在平面线形、部件结构、制造工艺以及铺设养护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相比普通道岔,在结构和平面布置方面进行了重大加强和改进,以12号提速道岔为例,主要表现在:(1)道岔各部轨距均为1435mm;(2)道岔各钢轨件均设1:40轨顶坡;(3)岔枕铺设根数为1666根/km,岔枕间距均匀,全部为600mm,岔枕按垂直于道岔直股钢轨布置,且延长了道岔前后的过波段;(4)尖轨用60AT轨制造,根端为弹性可弯式,尖轨尖端为藏尖式,根部设限位嚣,取消辙跟间隔铁,子母块活动间隙为7mm;(5)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辙叉,趾、跟端为全夹板联结;翼轨缓忡段冲击角由46’减为34’;(6)采用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二)提速道岔的铺设要求及注意事项(1)左右开道岔的混凝土岔枕可对称布置,但钢岔枕不能对称使用,既钢岔枕左右开道岔不能通用。

(2)岔枕联结螺栓的绝缘管垫应严格按规定安装,必要时应进行连接螺栓绝缘性能测试或拆检。

(3)岔直股全部采用小型气压焊焊接接头。

(4)弹片滑床板、垫片护轨垫板需注意区分弹片的正反,销钉应涂油后正确打入,并注意钢岔枕处销钉应由外往里打入。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我国高速铁路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道岔在制造工艺、铺设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行列,日常养护维修中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仍然不够全面、系统。

因此,道岔结合部的养护和维修一直是困扰工务系统的难点与重点。

针对道岔结合部突出病害,探究其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对铁路养护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道岔结合部常常出现以下病害:一、离缝病害离缝病害是指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尖轨、可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超过规定标准值,转辙部位存在“三道缝”等病害。

1、产生原因离缝病害主要发生在密贴段不密贴,列车经过道岔时挤压尖轨,产生横向冲击力。

产生原因如下:(1)直股方向不良、转辙部位高低不好;尖基轨胶垫压溃、失效;两基本轨内侧框架尺寸不符合标准,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或是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轨距超限。

(2)基本轨存在硬弯导致的方向不良。

(3)尖轨侧弯造成尖轨中部离缝。

(4)尖轨、可动心轨动程不符合规定标准,造成道岔不密贴。

(5)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离缝。

(6)滑床板与尖轨轨底、可动心轨轨底离缝。

2、整治措施(1)先调整各部位框架尺寸,误差不超过±1mm,调整前优先对肥边进行打磨和调整直股方向。

若依然存在离缝,要对尖轨、可动心轨进行“放劲归零调整”,检查尖轨自由状态下是否能够密贴,确定其是否存在硬弯或者拱腰,确定后再相应的采取矫直或烤制及更换尖轨的办法解决。

(2)调整基本轨间框架尺寸时,有缝道岔首先方正基本轨接头,检查曲基本轨弯折量,当误差超过±1mm时,应重新弯折;直股基本轨方向不良时,可用弦线测量,采用拨道或改道方法调整;对曲股进行轨距调整时,应结合测量两基本轨框架尺寸的方法进行调整。

(3)通过插入垫片或更换、打磨顶铁的方法调整尖轨(可动心轨)与顶铁间缝隙。

(4)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采取捣固、垫板、更换磨耗的滑床板等措施,使各滑床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改方案摘要:在铁路线路设备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道岔自身构造复杂,强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轻易变形、磨耗,导致列车晃车病害,是线路旳微弱环节之一,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和行驶平稳旳重要原因。

我国铁路提速以来 ,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少及维修周期对应延长等诸多长处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伴随速度旳提高 ,道岔亦出现了许多病害。

通过对管内道岔出现旳经典病害种类进行总结 ,并对其形成旳机理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了提速道岔经典病害旳处理对策 ,意在指导现场提速道岔旳养护维修工作。

关键词:道岔;病害;整改;效果一、常见病害(1)道床翻浆冒泥。

(2)岔枕爬行、偏斜。

(3)钢枕空吊、锈蚀。

(4)混凝土岔枕螺栓剪断及尼龙套管滑牙失效。

(5)尖轨爬行。

(6)尖轨侧弯。

(7)曲尖轨侧磨严重。

(8)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9)转辙部轨距扩大。

(10)滑床板及槽型护轨垫板开焊。

(11)销钉申出及弹片上串。

(12)配件锈蚀严重。

(13)接头多种病害(低接头、错口、鞍形磨耗、轨端掉块、打塌、坍碴)。

(14)支距扣板与轨底边缘离缝。

(15)护轨调整片上串过高。

(16)钢轨波磨。

二、道岔出现旳病害分类(一)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旳病害道岔在组装铺设时遗留旳重要病害包括铁路电气化改造后 ,电化柱旳埋设使得联动道岔两中交点偏移 ,导致渡线方向不良尖轨、基本轨及护轮轨部位出现旳钢轨硬弯;混凝土岔枕间隔位置不对旳及一侧偏移;两节拼装铺设时接头未方正等.(二)道岔运行中产生旳经典病害道岔在运行中产生旳经典病害有:零配件锈蚀和磨损;尖轨跟部通连垫板折断;滑床台脱焊; 胶垫压溃破损;大地脚螺栓(30 ×165 mm) 尼龙套管失效;垫板孔磨损 ,锈蚀孔径扩大;轨面波浪型磨耗; 护轮轨磨损;尖轨和基本轨侧磨;侧向钢轨锈蚀;基本轨旳波浪型磨耗;尖轨中部轨距扩大;暗坑吊板等。

(三)养护方面存在旳问题假如在维修养护方面处理不妥 ,也会使提速道岔产生病害。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

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

(1)整治方案(5条)
④精确测量计算岔前、后曲线拨量,大机捣固作业前 补足道砟,作业后及时恢复安装道岔地锚拉杆。对过 车较多的侧向道岔,转折部位加密地锚桩,严格控制 道岔方向变化。 ⑤日常拨道作业时,有定位观测桩首先测量线路横向 位移量,利用测量结果确定拨道方向和拨道量;无定 位观测桩的,首先要从线路前后两个方向来确定拨道 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偏差,确定各部位拨道量并合理 确定回弹量。
(7)“卡阻”问题—整治措施
①更换滑床板(或前后调换滑床板),上紧基本轨水平 螺栓(为防止松动而造成尖轨不密贴,螺栓均采用穿销 螺杆)。(风动道岔如发生前三块滑床板水平螺栓松动, 可导致“四开”现象)。 ②适量进行起道捣固作业,达到每块滑床板受力均匀。 ③对钢轨肥边进行打磨。 ④处理尖轨拱腰的临时措施是打磨尖轨上部卡阻部位, 必要时更换尖轨。
而造成反弹现象也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尖轨尖端先于第一 根拉杆连接杆与基本轨密贴,而这种密贴在现场通常叫做“假密 贴”。另一种是指第二第三连接杆处先于基本轨密贴。 ①尖轨有硬弯或被挤过。 ②连接两根尖轨的三根连接杆长度不符合标准,则在尖轨框架间将 产生内部作用力。 ③尖轨跟端过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头螺栓过紧,另外一种是 跟端轨缝过死);台螺栓损坏或不标准;间隔铁孔眼大,造成台螺 栓不起作用。 ④尖轨中后部滑床板过硬,造成尖轨在波动时,尖轨后部带不过来。 ⑤道岔岔头不方(转辙部),直基本轨不直,曲基本轨不标准。
(2)预防整治病害
①做好道岔前后50m线路的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 向顺; ②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③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④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照标准做好弯折长度 和矢度; ⑤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 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 ⑥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有转辙杆、连接杆, 各轨枕孔道碴应比岔枕顶面底20~30mm,并夯实道床; ⑦加强各部分联结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 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浅谈提速道岔的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浅谈提速道岔的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2 提 速道 岔 常 见 病 害及 产 生原 因 21 尖 轨 与 基 本 轨不 密 贴 产 生原 因 .
导致轨距扩大 ; ③尖轨、 基本轨侧磨严重 ; 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 ④
23 尖 轨 、 动 心 轨 爬行 窜动 产 生 原 因 . 可
33 整治尖轨 、 . 可动 心轨爬行窜动的措施 ① 尖 轨 、 心 轨 未焊 接 的 道 岔 , 长 可调 整 尖 轨 、 心 轨跟 端范 围 内 长 尖 轨 处 于 半 自由伸 缩 状 态 , 易 产 生 爬行 ; 制造 、 容 运输 、 放 存 钢轨 轨 缝 的 大 小 , 拧 紧 道岔 内 扣 件 , 时 在 尖 轨 、 动 心轨 跟 端 采 并 同 可 装 卸 等环 节 易 造 成 尖 轨侧 弯 , 道 后 与 基 本 轨 不 密贴 , 车 通 过 时 易 用冻结工艺 , 上 列 对接头进行; 东结, 以阻止 窜动爬行的产生。 对尖轨 、 ② 长 造 成 晃 车 ; 长 心轨 仅 依 靠 6根 岔 枕 上 的扣 件 阻 力和 3块 间 隔 铁 间 心轨 跟 端 已焊 接 的 道岔 , 组 装 时严 格 按 标 ; ⑨ 除 佳进行 对 方组 装 外 , 日常 螺 栓 摩 阻 力来 阻 止 心 轨 窜动 , 阻力 不 足 易 造成 心轨 爬 行 。 因 养护 中须经常拧紧扣件 ,随时更换扣件衰减严重及失效的 m型弹条 24 钢 轨 接 头病 害 产 生 原 因 . 和磨损 的轨距块 , 以保证钢轨有足够 的扣压力。⑨在岔后焊接上 , 增 : 下 、 右 错 牙 。 成 钢 轨 接 头 上 下 错 牙 的 主 要 原 因 : 是 更 设 防 爬设 备 。 ④ 将 长 心 轨和 翼 轨 进 行胶 结 处理 。 ⑤ 对 尖 轨严 重 不 对 上 左 造 一 换 新 钢 轨 , 旧钢 轨 存 在 高 差 ; 是 接 头 夹 板 一 端 有 磨 耗 , 两 钢 轨 新 二 使 方, 已焊 接 的道 岔 , 割钢 轨 拉 方 后 , 新 对 方 焊 接 。 切 重 轨端 产 生 “ 阶 ” 造 成 钢 轨 接 头 左 右 错 牙 的 主 要 原 因 , 是 接 头 螺 台 ; 一 34 整 治 钢 轨接 头 病 害 的 措 施 . 栓松动 , 二是钢轨存在硬弯。 ②轨端掉块。 因是钢轨轨端产生飞边 原 ①接头螺栓耍达到应有扭力矩 ,使用加铁 片或弯制夹板整治左 后 , 季 轨 温 不 断 升 高 使 接 头 轨缝 项 瞎 , 轨 接 头 在 列 车 巨 大 的 动 夏 钢 右、 上下接头错 牙, 轨缝最好应保持在 8 mm 以内。 ②及时打磨钢轨 , 压 力作 用 下 , 端 钢 轨 上 下 错 牙 , 成 轨 端 掉 块 。 接 头 处 岔 枕 空 两 造 防止 轨 缝 项 死 ; 接 接 头 轨 端 掉 块 , 及 时 对 掉 块 进 行 焊 补 , 打 磨 焊 应 并 吊。 要 原 因 一 是岔 枕 捣 固不 实 , 是 道床 冒泥 , 是 接 头 处 轨 面 不 主 二 三 平 顺 。③ 利 用 大型 养 路 机 械 设 备 进行 破 底 清 筛 。 以恢 复道 床 弹 性 。 平顺。 35 整 治 长 心轨 断 裂 和 易 拱腰 、 . 可动 心轨 与翼 轨 不 密 贴 的措 施 25 长 心 轨 断裂 和 易 拱腰 、 动 心轨 与 翼 轨 不 密贴 产 生 原 因 . 可 ① 长 心 轨 自尖 端 向 内 ,在 第 一根 轨 枕 接 触 长 心 轨 底前 不 允 许顶 长 心轨断裂和 易拱腰是 由于长心轨顶端过早受力:②可动心 面受力 , 减轻轮轨对长心轨底端 的冲击。 ②对翼轨轨底腹部与长心轨 轨 与 翼轨 问不 密 贴 。 下部 的接 触 部 位进 行 打 磨 : 整 翼 轨 咽 喉 尺 寸 、 证 心 轨 的动 程 符合 调 保 26 滑 床板 及 护 轨 垫板 开 焊 产 生 原 因 . 要 求 ; 轨 弯 折 矢 距 符 合 标 ; 证 心 轨 与 翼 轨 密 贴 段 顺 直 ; 磨 心 翼 隹保 打 ① 滑床 板 及 护 轨 垫板 设 计 本 身 存在 缺 陷 , 作 业 中不 易捣 固 , 在 很 轨作 用 边 与 长 短 心 轨 间 的肥 边 : 用 不 同厚 度 的轨 距 块 与 垫 板 , 翼 利 对 容易造成暗坑 、 吊板 、 开焊 ; 滑床板开焊原 因是 焊接质量低 , 层 轨 和 可 动 心轨 进 行调 整 。 ② 焊 薄, 滑床 板所 能承 受的 拉 力 小。 外 , 床板 与钢 轨 轨 底 不 完 全 密贴 , 另 滑 36 整 治 滑床 板 及 护 轨 垫 板 开 焊 的措 施 . 受到列车荷载作用 ,滑床板开焊 ,② 护轨垫板开焊是由于焊接质量 ① 滑床板 、 护轨垫板安设时 , 必须做到与轨底 密贴 , 减少受力不 低, 焊层 薄, 强度低 。开焊后导致 护轨 平直段 轮缘槽宽度不满足《 修 均匀。 ②滑床板 、 护轨垫板 开焊后, 应该 拆下 , 磨后再进行焊接。 打 提 规》 要求 。 高捣 固质量 , 消灭暗坑、 空吊板等现象。 27混凝土岔枕尼龙套 管失

提速道岔病害及处理

提速道岔病害及处理

(5)长时间放置定位的道岔,锁钩活动部位、锁闭面生锈。
(6)心轨工务拼装螺栓松动,造成直、曲心轨固定不良,前后错位,有缝隙、高低,影响密贴。
道岔不方正有别卡,以及气候 变化时,心、尖轨窜动,锁钩 尾摆不能控制,横移出磨损部 位时,造成密贴变化,不解锁。
方法:(1)必须严格按照段规定方法,认真对各牵引点密贴力、锁闭量调整,加强锁钩轴销及外锁 活动部位注油和检查,与工务部门协调共同克服存在的病害。 (2)检查锁钩与锁闭鉄上沿面有无大小缝隙,轻轻敲击锁钩头部有无反弹,单边有无侧磨痕 迹。如发现锁闭面存在大小缝隙时,将锁闭框往缝隙小的一侧调整。有单边侧磨的应在缝隙大的一侧 锁闭鉄固定螺栓处加垫半片调整片。同时检查锁钩挡板是否抱死锁闭杆。
2、解决方法:
(1)加强转辙机内部检修质量,机内各注油孔应注油良好。 (2)定期对油量检查和液压测试及油管路的外部检查。 (3)对发现不方正的道岔,及时联系工务进行整治。
动作板与落下滚 轮间隙 大于0.5mm
动作板与落下滚轮 间隙 大于0.5mm
二、S700K
原因:1、斥离尖轨反弹、拱曲造成道岔锁闭后电机反转,转换到位后锁闭杆回退,机内锁舌与动作杆锁闭槽无间隙、别劲,内锁舌不能正常缩入。
回扳动作曲线约在0.5-1.3S(ZYJ7稍长),一般可判断为斥离轨不解锁。
回扳曲线
故障故障曲线
现象一:尖轨不方正,单尖轨窜动。尤其是高温时段尖轨前窜,与基本轨 设计对应位不对应。锁钩与轴销不垂直侧咬,别劲。锁闭杆凸台与锁钩缺 口边支顶,有大小间歇。
4
第四章 员工关怀实施步骤
90°
锁钩与轴销应垂直,不垂直导致 锁钩转换时别劲、拔销
电务枕偏移杆件不平直,连接处有折角
按标准尺寸放枕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章定安济南铁路局设计所山东济南250001摘要:从提速道岔的设计、安装、维修方式及维修环境等方面,阐述提速道岔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消除故障,提高维修质量,分析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和转换设备等的设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改进维修工作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提速道岔;外锁闭;转辙机;维修;改进建议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引言提速道岔在我局管内大量应用,由于列车重载、高密的运行条件和受自然气候的环境影响,提速道岔故障在电务设备故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结合部病害一直困扰着我们,使提速道岔设备故障难以有效降低,给日常检修和整治带来了较大压力。

分析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开展工电联合整治、解决工电结合部病害显得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病害问题(一)、锁闭部分变形锁闭框和锁闭铁在安装后,会因重力自然向下被固定紧固,导致道岔转换阻力加大。

在安装时,锁闭框会发生受力变形导致道岔转换阻力加大。

在平时紧固200mm锁闭铁上的固定螺丝时,锁闭铁的轨底内部分发生受力变形,从而压迫锁钩产生阻力。

(二)、维修操作的困难目前,提速道岔及其安装装置的种类和型号较多,给维修和抢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些问题包括道岔油管连接在转辙机内还是机外,机外油管连接的金属接头大小方式不一致,转辙机线把是直接安装在电缆盒内还是机内端子板上,转辙机的开程、转换时间和动程不同但是外形一样等等。

同时,提速道岔结构复杂,阻力点多,转换阻力调整难度较大。

尤其在隧道内等光线和照明较差的情况下,不能观察道岔转换阻力,很难完成相关维修任务,增加了提速道岔维护的难度。

(三)、道岔不方正工务直、曲基本轨及翼轨不方正,设计对位点不对应,杆件别卡。

道岔框架和电务枕方正超标。

在工程铺设时,按要求不能有偏差或控制在5mm以下,最大不超过15mm,日常使用最不利情况下不超过20mm。

(四)、密贴调整和心轨密贴误调道岔的密贴强度不能仅仅用《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中规定的4mm 的标准来衡量,还要实际考察道岔尖轨撬开后的回弹力量。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一、尖轨、心轨反弹、抗劲大1、现象:道岔转换时有异声,尖轨有抗劲,扭曲反弹,心轨冲撞锁钩头部,有打击异声;微机监测动作曲线有上翘波动;摇动道岔手感差、普通道岔密贴调整杆角度弯曲变形,外锁道岔锁钩上下左右无旷动余量,病害较重时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2、原因分析:?2.1电务原因:普通道岔调整不当、密贴过紧;外锁道岔锁闭量、密贴力调整不一致,道岔转换不同步?2.2工务原因:1)?尖轨拱曲、侧弯,基本轨轨向不良,需要工务弯轨或更换。

2)?普通道岔调整时,为了确保轨距和密贴,人为加减调整片,盲目加长或缩短调整连接杆,使几根杆件长短不一,造成尖轨扭曲变形。

整治时,要明白前杆加长可以通过后杆缩短的方法,加以调整,使尖轨平顺。

3)?顶铁顶死(过长或加片),造成牵引点不密贴,此时如果硬调整密贴,会造成抗劲、反弹、别卡;顶铁过短,不起作用,会造成晃车,时间长了会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4)?跟端特种螺栓磨损,夹板间隙不够,轨距块设置不合理,跟端支距不良;3、整治方法:按照工电联整标准,整治不良尖轨;整治道岔几何尺寸达标;调整或打磨支顶过紧的顶铁;整治支距;更换磨损特种螺栓;更换不良部件,合理调整锁闭量、密贴力。

二、尖轨翘头1、现象:尖轨头部轨底与滑床板有超标间隙。

2、原因分析:转辙部位水平不良有低洼、三角坑,尖轨中、后部滑床板吃力不匀,个别滑床板偏高,胶垫破损脱落、厚薄不标准。

3、整治方法:要求工务在转辙部位水平起道捣固,更换补齐不良胶垫,尖轨跟部捣实或在尖轨跟部适当加垫胶垫,同时保证基本轨水平良好。

提示:尖轨端枕木倾斜,尖轨底部和滑床板单边摩擦成线、点接触、加大转换阻力和尖轨跳动,一旦下雨天或缺油时,易造成故障。

因此捣固要注意枕木水平,见图3-4、图3-5。

三、尖轨假开程1、现象: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斥离轨游离,开程不真实。

2、原因分析:工务为延长曲尖轨使用寿命,加厚后,两尖轨弹性不一致,而电务锁闭杆件两边长度仍均等。

道岔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道岔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道岔方向不良。忽视道岔的整体维修,忽略道岔前后 线路,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顺;道岔的铺设位置不 正确,养护维修时又未考虑方向,随弯就弯,逐渐使道岔 与前后线路方向不吻合,使列车发生折角运行;作业不合 理,在整治道岔各部分轨距及间隔时,错误地迁就导曲线 或辙叉,使支距、轨距硬性凑合,造成各接续部不圆顺; 曲基本轨未进行弯折或弯折点位置不对,使尖轨前端递减 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尖轨尖端和中部轨距变小,尖轨跟 部与导曲线连接方向不顺,直股基本轨尖轨尖端和方向不 良;捣固不实及道岔直股与曲股的运量不均衡,使线路出 现坑洼,加剧列车通过的摇摆和冲击,增加破坏方向和横 向推力,方向容易变化。道砟不足降低了道床阻力,方向 难以保持。轨距、间隔不对,轨距递减不良等,都能加剧 车体的摇摆和车轮的冲击,破坏道岔方向从而形成道岔严 重晃车。
转辙,可动心轨,咽喉尺寸不达标造成设 备连所影响。 • 6.顶铁不严,导至横向及竖向位移,动态 中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 7.动态中突然横向位移,晃车的必然性。 • 8.晃车使枕底与路基石碴造成磨擦下沉, 枕上配件受力加大,造成伤损,水平也相应 发生变化。 • 9横向位移撞击导至方向的发生。
道岔中线和 中交点位置 不正
道岔区轨道 几何状态质 量不均衡, 存在小方向 多即小碎弯
道岔区轨道几何状态质量不均衡,存在小方向多即小碎弯,长 度2-4m不等,矢度2-4mm;轨距变化率不顺等,在列车高速运行时 瞬间的位移变化引起晃车。
岔区方向造成设备连所影响
• • • • 1. 晃车,影响前后设备变化几何尺寸。 2.整体道岔的不直顺,角度会发生变化。 3 .钢轨与车轮磨擦力加大钢轨磨耗。 4.不规则的变化率所造成的病害发生。
滑床台 与基本 轨底离 缝或少 数靠贴
离缝

道岔病害整治、及措施

道岔病害整治、及措施

不密贴的措施 ①长心轨自尖端向内,在第一根轨枕接触长心 轨底前不允许顶面受力,减轻轮轨对长心轨底 端的冲击。 ②对翼轨轨底腹部与长心轨下部的接触部位进 行打磨;调整翼轨咽喉尺寸、保证心轨的动程 符合要求;翼轨弯折矢距符合标准,保证心轨 与翼轨密贴段顺直;打磨心轨作用边与长短心 轨间的肥边;利用不同厚度的轨距块与垫板, 对翼轨和可动心轨进行调整。
2. 转辙部分轨距扩大
为保证道岔轨距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应有计划的对轨距 扩大进行整治,整治方法如下: ①不同号码的轨距块不能解决时,可在垫板孔内增加厚 度不等的半圆形铁片,或安装轨距拉杆来控制,拉杆长 度、数量,安装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②曲基本轨重新进行弯轨处理,调整弯折点位置和弯折 矢距。 ③使用绝缘轨距杆将其两股钢轨固定,防止轨距扩大, 同时使用加宽轨距挡块,消灭轨距挡块与钢轨侧面离缝 现象。提速道岔安装绝缘轨距杆时应提前测试,以提高 轨道框架刚度。 另外,高低、水平调整应以机械捣固为主,对于Ⅱ型 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可以在轨下垫入不超过 6mm调整垫片;对于Ⅲ型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 由于弹条直接扣压钢轨,不能采用轨下加入垫片的方法 进行调整,只能采用机械捣固。道岔大方向应以拨道为 主,由于道岔的钢性大,拨道困难,拨道量小,难以稳 定。因此道岔内小轨向,难以用拨道方法有效整治时, 可采用同时调整两股钢轨内外侧轨距块号码的方法进行 改道,不能改道时,可先单根窜动岔枕然后再改道。
重点: 提速道岔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难点: 提速道岔病害的整治措施 作业:提速道岔的常见病害是什么?
下节课的 内容是防洪措施及预案的学习。请
同学们作好预习。

谢 谢
①尖轨处于半自由伸缩状态,容易产生爬行; ②制造、运输、存放装卸等环节易造成尖轨 侧弯,上道后与基本轨不密贴,列车通过时 易造成晃车; ③长心轨仅依靠6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 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因阻 力不足易造成心轨爬行。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铁路提速道岔是在普通道岔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改进,消除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以满足快速列车运行的需要。

道岔是铁道线路的薄弱环节,其病害是线路设备病害整治的一大难题。

为适应铁路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我国铁路正线道岔基本都换成了提速道岔。

总体来说,现有提速道岔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以前普通道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经过多年的运营,病害逐年增多。

因此,如何及早发现病害、正确定性分析病害及对病害进行快速有效地整治,已成为维修养护单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一、铁路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及成因道岔转换卡阻。

主要反映为道岔转换杆件与钢岔枕间碰卡。

一是设计和制造问题。

由于提速道岔的各类杆件全部安装在钢岔内,钢岔枕的设计宽度为340mm ,设计缝隙仅25mm ,制造中产生的误差又会使缝隙变小,因此,道岔在防止卡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二是铺设原因。

①位置不对。

铺设道岔时心轨和钢岔枕不对,造成道岔上道时缝隙小于25mm ,成为道岔卡阻的隐患。

②接头不焊接。

如铺设时尖轨跟端或长心轨跟端不焊接,而采用普通接头夹板联结,当接头螺栓扭力不足时,使得尖轨依靠4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阻止尖轨前后窜动;长心轨仅依靠6根岔枕上的扣件阻力和3块间隔铁间螺栓摩阻力来阻止心轨窜动,阻力不足,使得尖轨或心轨易爬行。

③道岔前后的木枕不及时更换。

Ⅲ型混凝土岔枕或更换Ⅲ型混凝土岔枕后,未使用Ⅱ型扣件而使用I 型扣件,造成纵向阻力不足,使尖轨或心轨产生爬行。

尖轨不密贴。

道岔不密贴分为尖轨、心轨扳不到位和道岔尖轨、心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引起道岔尖轨、心轨扳不到位的原因是转换力小于转换阻力。

第一种可能是转换力过小,既有电机原因,也有转换杆件不平直、晃动严重造成转换力被分解,垂直于尖轨或心轨的实际转换力小于电机输出的转换力。

第二种可能是转换阻力过大,如滑床台板涂油不良或滑床台板被磨出台阶,摩擦阻力过大;尖轨或心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另外,由于提速道岔采用分动外锁闭,两点牵引,尖轨间不设连接杆,当尖轨牵引点密靠而牵引点之间不密靠时,应分析具体原因,需现场调查后分析确认。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

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发布时间:2022-08-19T10:20:21.3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月1期作者:韩金峰[导读] 在铁路提速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韩金峰北京铁路局天津电务段天津300143摘要:在铁路提速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道岔病害主要的原因分析以及具体的整治观察的综合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在实际项目构建过程中,对于整体道岔病害的管理及整治进行优化,需要进一步使得整体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在整治过程中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的是技术管理的综合水平大幅度的提升,确保铁路提出交叉病态的原因分析以及实际的整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

文章对铁路提速道岔其病害产生的实际原因进行探究,而后从道岔高低方向不良等诸多角度对病害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帮助我国铁路对提速道岔的实际病害进行综合性的探究。

关键词:铁路道岔;病害分析;病害整治引言道岔在实际铁路构建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配件,对于普通道岔进行改进,构建提速道岔是当前铁路路线在开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在提速道岔构建过程中,其速度较快并且保养的工作量相对较小,所具有的维修周期相对较长,由于其自身具备诸多优点,在应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优质的成效。

但在提速道岔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存在各类病害,由此也使得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只需要对于铁路提速道岔各类病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充分的对铁路提速道岔的作用予以发挥。

以下对铁路道岔的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进行整治。

1对铁路提速倒塌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1.1对道岔方向出现不良的原因进行研究、提速道岔在实际构件过程当中,其上道为线下组装,在封锁点之内会整组的进行推移就位。

由于其时间相对紧迫,并且需要急于对路线进行开通道岔横移,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的就位时掌握精准度较低,因此会使得道岔区前后路线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方向不良问题。

由此也形成各类严重的缺陷,相应的缺陷往往具有永久性的特征,其拨道方式出现问题,看到距离较近,使得整组道岔存在大方向的偏移。

提速道岔运用维修与结合部病害整治方法

提速道岔运用维修与结合部病害整治方法

提速道岔运用维修与结合部病害整治方法发布时间:2021-08-20T10:24:16.570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2期作者:廖黎[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提速道岔较普通道岔而言,具有列车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减少、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年限延长等诸多优点。

廖黎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电务段阿克苏电务车间新疆阿克苏市 843000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提速道岔较普通道岔而言,具有列车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减少、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年限延长等诸多优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过程中提速道岔的各种病害也逐渐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如何对提速道岔的病害进行维修和整治已成为工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文章针对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种类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提速道岔;维修;结合部;病害整治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提速道岔已经成为高速铁路主干线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并且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当中。

想要快速适应我国最新信号维修机制、确保高速铁路运行速度、重载的实际需求,就应该尽力控制提速道岔的实际运用效率,避免提速道岔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必须要针对提速道岔的状态与结合部病害内容进行严格地调查和分析,对高速铁路提速路以及结合部病害进行良好地整治,为我国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顺利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展现出电务维修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①S700K电动转辙机采用了交流三相电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直流电动机因碳刷故障而引起故障率高的特点;②采用了保持连接器,并选用不可挤型的零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挤切销不良而造成的道岔故障;③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驱动装置,延长了转辙机的使用寿命;④采用多片干式可调摩擦连接器,经工厂调整加封后现场无须调整;⑤去掉了两尖轨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动减少了道岔的转换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