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7准确把握冒号的用法(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精选资料 难点 43 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1.看清选项,前后兼顾。

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

因为命题者有时 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张,在选项的后半部分设置陷阱,以迷惑考生,而许多考生没有完全 把握选项信息,以致妄加判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选项的 各个部分都仔细地加以推敲。

2.警惕“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就是比较难理解的,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心理,有些 考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命题 者在设题时就会利用这一点,把文中本来没有的事件强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以迷惑考生。

3.警惕“张冠李戴”。

试卷中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 止一个的时候,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

考 生在文中确实看到有这件事情,然而没有仔细分辨这件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

如有一篇 文言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并且把自己的嫁妆都 分给了百姓。

在设题时,命题者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的头上,说这个官员爱民,把妻 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了把嫁妆分给百姓这件事,但没有注意到底是 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和妻子是一家人,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

这样草率 判断,当然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4.警惕叙述情节时的“信息扭曲”。

在某些选项中,命题者总会在人物事件的信息表述 中设下陷阱。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一位官员不断升迁,他在每个阶段都有功绩。

于是命题者 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在做太守时的功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功绩,以迷惑考生。

5.核对原文,做到万无一失。

当初步认定答案后,考生切勿草率作答,一定要把该选项 所述信息与原文仔细核对,做到有据可依,然后再选定答案。

精选资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1准确区分谦辞、敬辞(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1准确区分谦辞、敬辞(含解析)

难点71 准确区分谦辞、敬辞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只能用在自己身上;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请问”“借光”等,只能用在对方身上。

准确使用谦辞、敬辞,要注意:1.注意内外之别。

对内不用谦辞,比如称呼父母时,在家时不能称“家父”“家母”,只有在对外人称呼自己的父母时才能称“家父”“家母”;同样,只有和对方交流时,才能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

2.注意不同场合。

一般在庄重的场合或谈论庄重的事情时才使用谦敬辞,如庄重的社交场合,和尊敬的人谈话、写信等。

3.注意不同身份。

要明确长幼尊卑,明白自己的位置,分清是该使用谦辞还是使用敬辞。

1.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应使用的敬辞或谦辞。

示例:家里来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须出去一下,你可以说“我出去一下,请稍等片刻”,也可以说“我失陪一下,请稍等”。

(1)去朋友家做客,告辞回家时,朋友和其家人送你出门,你可以说“不用送了”,也可以说“请 ”。

(2)和同事聚餐,其间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说“唱得不好,让大家笑话了”,也可以说“唱得不好,了”。

(3)托人办事,朋友答应了。

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说“我就了”。

【答案】(1)留步(2)见笑(3)敬候佳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常见的易用错的谦辞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A.晚上,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宇了解到自己无法前去看望住宿分散的球迷时,就分别给球迷组织负责人打电话,感谢球迷对球队的虚左以待。

B.法律措施再周全,也总能让不法者找到漏洞,法律的惩处只能挂一漏万,行为的秩序化,还应该来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C.谦恭的党员领导干部,展现的是虚怀若谷的胸襟、豁达平和的态度、超越自我的气魄,这才是充满智慧的领导干部。

D.何可欣在比赛中意外掉杠,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9准确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9准确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含解析

难点 69 准确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想准确地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考生可把握以下几点: 1.字字斟酌,分清褒贬。

有些词语乍看非常相似,只有个别字眼不同,然而就是这种特别相似的词语, 其意义、感情色彩,却有可能迥然有别。

例如,“成果”与“后果”,一字之差,意义迥异;“不负众望”与 “不孚众望”,前者是褒义词,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是贬义词,意思是“不合于众人的期 望”,两者词义、感情色彩正好相反。

2.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不能仅仅着眼于词语本身,还要准确把握该 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就是考查考生对句子或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褒贬颠倒,灵活运用。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恰当,要注意这样一种特例——褒贬颠倒。

有的词 语,一般用作褒义词或贬义词,可是在具体的文段中,作者用艺术的手法颠倒其感情色彩,寓庄于谐,幽 默风趣,以求收到特定的、极佳的表达效果。

例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用“标致”一词来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因此,考生在作答时, 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揣摩,如果作者运用了“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手法,那么考生就不能判作 感情色彩不当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政界的一些人篡改日本侵华历史的真正目的是美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重新打. 造.日本的所谓“光辉”形象,培养右翼势力的接班人。

不同的词B.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生了两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该次袭击事件造成了重大伤 语带有不同的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感情色彩,而C.这些酒驾司机为了逃避处罚,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掉头逆行,冲关,弃车逃跑,被 且有时还会随抓后一问三不知。

经过审查,最终他们都承认了酒后驾车的事实。

语言环境的不D.评论家认为,奥巴马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战略目标,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不惜 同 而 发 生 变实行双重标准,一方面是所谓“不选边站”,另一方面又重申钓鱼岛适用所谓美日安 化。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5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5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

难点65 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引号与句末点号连用,其位置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是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重中之重。

考生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可参考以下几点:1.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做独立的句子使用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如: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问号或叹号应保留。

例如:(1)他把“多歧路,今安在?”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1.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岁的人唱《塞上曲》,中年人唱《塞上曲》,老年人唱《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引号使用三提醒1.普通词语不能加引号,特殊词语可以加引号。

2.转述话语不用引号。

3.句尾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我们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

B.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

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因为次品让人瞧不起。

C.80年代末,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D.上周六的晚上我校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部分成员,他们与我校联合搞了一次主题为“我也一定能行”的大型文艺晚会。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0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0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含解析

难点 20 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论证过程、说明顺序、层次关系、过渡照应、文章线索 等因素。

解答准确把握文章结构类试题,考生要注重“三析三问”。

“三析”指:1.分析标题和内容。

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内容等,明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比如文本说 明了什么事物或概念、表述了什么事件、介绍了什么人物、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等。

2.分 析行文思路。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大致归纳每一个层次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线索,分析围绕线索 表述的内容。

3.分析语段的作用。

结合语段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三问”指:1.写什么。

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时,可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 什么?重点是什么?2.怎么写。

要注重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是如何介绍写作对象的(比如人物、事件、 概念、事物等)?使用了哪些技巧?采用了怎样的顺序或说明方法?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3.为什么写。

可以思考某些语句、段落为何这样安排,与文章的结构有何关系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熊佛西:戏剧家的戏剧人生熊佛西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剧熊佛西于 1900 年出生在江西省丰城市张巷乡瓘山村,从小喜欢戏剧, 作家。

原名福禧,谱名金润,考入燕京大学后,在课余从事戏剧活动。

1924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字化侬,笔名戏子,有时署名院专修戏剧。

此时,他结识了就读女子大学 Bryn Mawr College 研究院的朱 向君,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瓘君允。

异国他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

1925 年 6 月 1 日,他们在纽 山村人,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约一教堂结为连理。

和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1926 年,夫妇俩在美国取得硕士文凭后双双返国,定居北平。

熊佛西 27 部多幕剧和 16 部独幕剧,先后任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主任、燕京大学教授、北大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6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66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含解析

难点66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考生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会区分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判断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关键是看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什么进行注释或解说的。

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则这种括号为句内括号;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或整个文段的,那么这种括号为句外括号。

2.掌握句内括号和点号连用的法则。

句内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一般来说,句内括号应放在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后。

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面有点号,则点号应放在括号后面。

句内括号里的语句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除外)。

例如:中国猿人(全名叫“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3.掌握句外括号和点号连用的法则。

句外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或整个文段的,一般来说,句外括号应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

句外括号里的语句末尾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例如: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过动物园里的一只乳虎,每天用牛奶一匙一匙地喂它。

)1.下列各句中,括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

B .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蓄水后,昭君镇有望通过开发昭君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成为湖北省“两山一江”旅游线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之一。

C .我长久地凝视着《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D .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g/L )【答案】B【解析】B项,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两山一江”的解释说明,因此应将括号放在“两1.句内括号: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的,那么这种括号叫作句内括号。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难点45 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归纳概括”这类试题,命题者在设题时往往会使选项在时间、空间或逻辑上出现错误.考生要弄清错因的类型,保持高度的敏感,进行准确识别,以免掉入陷阱.错误类型主要有强加因果、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无中生有、颠倒是非、词语误解、张冠李戴等.1.强加因果.是指原文中前后两件事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生拉硬扯使之构成因果关系.2.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是把两件事或几件事合在一起叙述,故意混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细节.3.无中生有.是指原文中没有此意,而选项中凭空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4.颠倒是非.是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5.词语误解.这类题往往是对某一个词的解释错了,而其他表述无误.6.张冠李戴.是指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或把乙做的事放到甲身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曹彬,宋初著名将领,从小就表现得非同凡响,长大后公私分明,功勋卓著.他曾出使吴越,并出色完成任务;太祖掌管禁军时,曹彬除了正常的工作,很少与太祖往来,以避嫌.后讨伐南唐,却能礼遇南唐后主李煜,爱护百姓,不事杀伐.同时,在为官上,曹彬能体察圣意,故深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有删改)【注】①觌(dí):相见.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B .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C .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D .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答案】D 得皇帝喜爱.1.关注传主的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如本文,曹彬的生平事迹主要是出使吴越、不阿权贵、讨伐江南与使相任命风波四件事情.2.关注传文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3.关注人物语言.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4.关注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解或误译.(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文袭坐陷失州城,削籍为民.震以前功得赎,以虢州录事参军卒.太平兴国八年,衮登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知将乐县,改光禄寺丞、通判泗州.迁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俄通判宣州.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干者,给御书印纸,俾书课最,仍赐实奉以旌异之,衮预焉.改太常丞.咸平初,迁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干职闻,就加殿中侍御史.入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咸平六年,并三司使之职而分置副贰,以衮为刑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景德初,疽发于背卒,年四十五.录其弟扆为临颍主簿,子咸为将作监主簿.衮明敏有吏干,累掌财赋,清心治局,号为称职.然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真宗尝谓近臣曰:“衮公忠尽瘁,无所畏避,人罕能及,然顷在外任,颇伤残酷,所至州县,纤微之过,无所容贷.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官吏自当畏威怀恩,不敢贰过,公家之事亦无不济.乃知为吏之方,适中为善也.”(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B.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C.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D.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选拔人才,授予官职.B.伪官,指不是正统的朝廷或官府授予的官职,而是由叛军任命的官员.C.进士第,指古代科举考试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次.D.三司,指唐、宋时期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三个部门,合称三司,主理财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卞衮父辈英武,作战有勇有谋.卞衮的父亲卞震在遭到贼军围困时,亲临前线,奋勇抵抗,身受重伤;后使用离间之计,反败为胜,一举击溃了贼军.B.卞衮政绩突出,官职屡次升迁.皇帝让百官推选政绩优秀的官员,卞衮入选其中,受到朝廷俸禄嘉奖,屡次担任要职,后因病而英年早逝.C.卞衮办事干练,为官清正廉洁.他在任淮南转运副使等职时,就因办事干练让皇帝知晓,从而得以加封官职;他虽然连续掌管财赋,但清白为官,颇为称职.D.卞衮性情残忍,征税严厉刻薄.他虽为官干练,清正廉洁,但性情尤为残忍狠毒,常用拷打之刑,以致有了“大虫”的外号,但深得皇帝认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2)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1.B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对“辟”的理解错误,“辟”与“举荐”不同,是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而下,征召来授予官职.3.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深得皇帝认可”有误,从末段“颇伤残酷”“无所容贷”等表述可知,皇帝对他残忍狠毒的做法并不赞同.4.(1)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2)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依据文意推断句子大意,确定得分点进行重点翻译,最后要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使句意完整通顺.本题涉及的句子中,“素”“大溃”“纠逖愆违”“矜恕”等要重点理解.【参考译文】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亲卞震,擅长写诗.考取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征召为判官.蜀平定后,仍任旧职.适逢盗贼杜承褒率军围城,援兵没有到来,卞震亲自率领士兵,一边战斗一边抵抗,被流箭射中,伤得很厉害,不能亲临军队.而州兵受到重创,收起兵器连夜逃走,刺史陈文袭不能阻止贼军,于是贼军进入并占据州城,用伪官职位和丰厚的财物引诱卞震,卞震都斩杀了他们的使者.贼军有个叫东章的人,是本州的兵校.卞震派人对他们讲清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晓以福祸,东章害怕并且相信,于是埋伏军队袭击他的同党.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陈文袭因犯失陷州城罪,被削去官职为平民百姓.卞震因以前的功劳得以赎罪,以虢州录事参军的官职去世.太平兴国八年,卞衮进士及第,多次升迁任大理评事、将知乐县,改为光禄寺丞、泗州通判.升迁为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不久任宣州通判.淳化年间,皇上命令选择百官中廉洁干练的人,发给皇上手迹印制的纸,让他们写出最优秀的人,并赐给实际的俸禄表彰嘉奖,卞衮在其中.改为太常丞.咸平初年,升为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办事能干让皇帝知晓,就地加殿封为中侍御史.入朝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并发运使.咸平六年,合并三司使的职务而分设副佐的官员,任命卞衮为刑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景德初年,背生毒疮而死去,年四十五岁.录用他的弟弟卞扆为临颍主簿,儿子卞咸为将作监主簿.卞衮聪明敏捷,有做官的才能,连年掌管财赋,以清白治理司局,被认为称职.然而他性情残忍狠毒,搜括财税严厉刻薄,专门进行拷打,以致有“大虫”的外号.真宗曾对亲近的臣子说:“卞衮秉公忠诚,竭尽心力,无所畏惧回避,人们很少能做到,然而近来在外任职,颇因残酷而使德行受损,所到州县,细微的过错,没有任何宽免.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官吏自己应当畏惧权威怀念恩惠,不敢再次犯错,公家的事情也没有办不成的.这才懂得做官的方法,适中为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8辨析不合逻辑(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8辨析不合逻辑(含解析)

难点78 辨析不合逻辑要想准确辨析不合逻辑的语病,考生可参考下面“五个揣摩”的办法,以尽快化难为易。

1.揣摩句子是否叙述不合事理或概念分类不清病例①: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分析:“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在夏天和冬天,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这显然不合事理。

病例②: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分析:“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并列不当,这是概念分类不清造成的语病。

2.揣摩句子是否主客颠倒或自相矛盾病例①: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诸多情况,对我还很不熟悉。

分析:主客关系颠倒了,应该是“我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诸多情况还很不熟悉”。

病例②: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时,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壮丽图画。

分析:既然“放眼无边的大海”,后面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而此句表述的却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

3.揣摩句子是否前后不照应或否定不当病例①: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分析:此句中的“理论上和政策上”“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组并列短语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了,应改为“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这属于前后不照应的不合逻辑的语病。

病例②: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分析:要避免的应是“合法权益受侵害”,此句误用了否定词“不”,应删掉。

4.揣摩语段是否有滥用关联词语造成句间关系混乱的现象病例①:他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因此他工作倍加努力。

分析:分句之间本无因果关系,滥用因果连词,强加因果,使得句间逻辑关系混乱。

病例②: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难点 43 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1.看清选项,前后兼顾。

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

因为命题者有时会利用考生的 粗心、紧张,在选项的后半部分设置陷阱,以迷惑考生,而许多考生没有完全把握选项信息,以致妄加判 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都仔细地加以推敲。

2.警惕“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就是比较难理解的,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心理,有些考生费尽九牛 二虎之力,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命题者在设题时就会利用这一点, 把文中本来没有的事件强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以迷惑考生。

3.警惕“张冠李戴”。

试卷中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止一个的时候, 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有这件事情, 然而没有仔细分辨这件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 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并且把自己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在设题时,命题者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 的头上,说这个官员爱民,把妻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了把嫁妆分给百姓这件事, 但没有注意到底是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和妻子是一家人,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

这样 草率判断,当然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4.警惕叙述情节时的“信息扭曲”。

在某些选项中,命题者总会在人物事件的信息表述中设下陷阱。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一位官员不断升迁,他在每个阶段都有功绩。

于是命题者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 在做太守时的功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功绩,以迷惑考生。

5.核对原文,做到万无一失。

当初步认定答案后,考生切勿草率作答,一定要把该选项所述信息与原 文仔细核对,做到有据可依,然后再选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

好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阮大铖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19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含解析201901191419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19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含解析201901191419

难点19 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科普文章的基本语言特色为准确严密,多用长句,不讲求生动。

把握了科普文章“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考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应以严谨的态度,随时圈点勾画出那些体现事物的范围、程度、性质、情状等的词句,以便斟酌选项是否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等。

把握了科普文章“多用长句”的语言特色,考生就应该在斟酌选项、筛选信息时,或抓住句子主干宏观揣摩,或从句子修饰语上仔细推敲,以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正误。

把握了科普文章“不讲求生动”的语言特色,考生便可以不在语言深层情感内涵上费心思,而在信息传达的角度、信息表述的真伪上推敲,以求快速、准确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阿胶阿胶,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名贵中药,也叫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是马科普文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

阿胶的前身是用兽皮煎煮熬制成的章是用深入胶。

浅出的方式很久以前先民们发现长时间地烹煮兽皮,其汁液可浓缩为一种黏稠物,而介绍、传播、且黏性很大,干燥后坚固难破。

后来,人们发现,食胶可增强体力,治疗某些推广自然科疾病,于是,胶就变成了一种药物。

阿胶的药用最早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学、社会科学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说明阿胶的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的知识和原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对其均有论述。

理的说明性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制作阿胶要选用的毛驴必须是白蹄黑毛驴,而且毛驴文章。

它重在还要吃了狮耳山上的草,喝了狼溪河的水,月光下在地上打10个滚儿才符合条研究和说明件。

除了毛驴,熬胶所用的水也应是河井之水。

山东东阿所产阿胶最为著名,各种社会现南北朝医学家陶弘景曾言:“出东阿,故曰阿胶。

”阿胶因此而得名。

阿胶在古象及其发展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水经注》中提到“岁尝煮胶以贡天府”,当时清朝皇规律,介绍科家专门放养数头黑驴于狮耳山上,冬至时,宰杀取皮,煮熬成汁后切胶成长方技上的新动块状,晾干后进贡朝廷,整个过程都由四品钦差大臣监制,因此阿胶又有“九向、新方法、天贡胶”之称。

高中语文知识之冒号的定义及用法

高中语文知识之冒号的定义及用法

例: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6)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例: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 面不用冒号。)
2、(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的治学方法。 小停顿不冒
3、(09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 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 跨步。 不与“即”“就是”套用
4、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 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
提示下文用冒号
冒号使用
(1)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冒号不能连用)
例1: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 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但一 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冒号。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2)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
例2: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使用,必须删掉其 中一个。)
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 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1.(10深圳模拟)“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 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 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中间说用逗号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2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含解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难点 02 准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

根据题干要求及相关句子,考生应对句子所涉及的对象、句子所谈论的问 题的角度有清楚的了解,以明确题干要求的指向。

2.还句入文,揣摩句意。

结合具体的语境读懂原文,揣摩其句意,这是作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 含意”类题目的基础。

3.抓住关键词,找到突破口。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大意后,再细读该句,找出其中具有指代性、隐喻 性、逻辑关联性的关键词语,以求深刻透彻地理解句子含意。

4.细心比照,鉴别真伪。

在深刻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将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 照,加以判断。

一般说来,试题的每个选项都是从原文的某个层次、某个角度提炼概括或转换而来的,这 些选项有的是原文信息的准确反映,有的则是命题人故意将信息扭曲而设置的干扰项。

考生要想准确选出 答案,就必须对命题“陷阱”提高警惕。

一、【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熊秉明熊秉明,著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 名 法 籍 华 人 艺英雄的崇拜。

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 术家、哲学家。

膜拜的情操。

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

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雕刻 熊秉明集哲学、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 文学、绘画、雕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

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 塑、书法之修养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于一身,旅居法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

他不从传统的 国 50 年,无论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

2018年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虽然标点符号在高考中不是必考点,但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高考并非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等为考查重点,像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等一般不会考查。

2.考查题型稳中有变。

常规的标点考查主要以客观题为主,题型有正误辨析。

但从近几年考查情况看,标点题也出现在第Ⅱ卷,让考生直接在横线上填空。

其实,在语言运用题目中,涉及标点改错一类的题型在平时考试中也不鲜见。

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

3.设误热点集中突出。

试题对考查重点错误类型的设置往往较为突出,测试点常为标点知识多集中在引号、冒号、句号的综合( )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C.多数法国人对萨科齐并不满意,萎缩的经济规模、逼近10%的失业率,以及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的各项改革,都无法让人再相信他。

D.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答案】D【提分秘籍】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

(2)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3)分号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一、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 67 准确把握冒号的用法
冒号的用法是标点符号题的命题热点与难点。

考生要想突破该难点,可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准确把握冒号的两种用法。

冒号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示提示,二是表示总括。

例如: (1)温家宝总理指出: “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 该句中的冒号表示提示。

(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该句中的冒号表示总括。

2.警惕冒号使用的三个误区: (1)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连用。

例如: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这就是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该句中的冒号与“这就是”表意重复,故冒号使用有误,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2)冒号未能管到句末。

冒号不论是表提示还是表总括,都应该管到句末,而不能管到句末的冒号, 则应该被视为使用有误。

例如: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冒号应管到句末,而该句中的冒号只管到“积极性” ,所以该句中的冒号使用有误。

(3)冒号不能套用。

什么叫作“冒号套用”?“冒号套用”是指在一句话中连用了两个冒号。

这是使 用冒号时的大忌。

例如: 昨天晚上,在学校召开的大会上,党委书记宣布:学校实行走读许可证制度:一是发证到人,二是门 岗有门卫对学生实行进出查证。

该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冒号,这就是典型的“冒号套用” 。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即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则
1


B.河南省政府近日下发了《河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简称预案) ,该预案规定
C. “在地图上神游天地, ”地理课代表神气地说: “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 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 D 【答案】B 冒号的主 要作用有: 1. 用在称 呼语后面,表 示提起下文。

2 . 用在 “问、答、说、 2.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想、认为、指 出、宣布、发 现、表明、例 如”等词的后 面,表示提起 下文。

3. 用在总 括性话语的后 边,引起下文 B项,冒号应管到句末。

句中“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 分说。

4. 用在须 要解释的词语 后面,引出解 释说明的部 分。

5. 用在总 括语的前面, 表示总结上
A. “你肯定多捏了, ”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 “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

看看,三十四 个半边馒头,正好三十四天! ” B.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C.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 富春江的柔波上。

D.当你我把中国汉字填满方格之后,是否回眸过那一行行、一堆堆的文字,到底是附 庸时尚之作,还是怀胎十月不得不生的胎儿? 【答案】B 【解析】
及其构成”不是它提示的内容,故应将“支出法”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2


文。


1. (2016—2017 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
A.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 言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B.现在国内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有中文选修课,但每学年各只有 25 个学时。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写诗时旅居巴蜀,这是寄怀妻子的诗篇。

D.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观灯的情景。

2. (2016 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 10 月阶段性测试)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 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 信,合作中共赢。

” C.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文艺部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光明微博微小说大赛》 ,于 3 月 1 日开始征稿。

D.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12 月 11 日《京华 时报》 ) 3. (2016—2017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下面文字中标各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 项是( )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①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②她是春 天没了丈夫的③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④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A.①,②;③。

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④: D.①;②;③;④:
3


1. D
2.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 项,冒号误用,应该去掉。

B 项,句末的句号应该
放在引号的外面。

C 项,书名号使用不当,应改为双引号。

3. D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