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测试答案
PL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试题
1.小康社会有哪些特点:A.财产私有B.生活宽裕,上下有序C.社会理智文明D.以上都正确2.马克思和恩格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A.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规律B.阐明了未来和谐社会产生的必然性、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C.揭示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D.以上都包括3.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意识形态D.以上都包括4.马克思恩格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A.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关系间辨证关系B.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C.人自身发展的各种辨证关系D.以上都包括5.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党派之间的基本方针不正确的是:A.和谐相处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1.下列哪个不是指日常用语中人自身的和谐: (3分)A 和气生财B 和衷共济C 家和万事兴D 心平气和3.公正即和谐的思想是谁提出的:A 梁启超B 柏拉图C 孙中山D 毛泽东4.谁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的实验:A 欧文B 傅立叶C 柏拉图D 以上都不对7.任何社会的兴衰最终都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3分)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D 以上都不对8.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有: (3分)A 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B 社会两极分化,贫富不均C 人发展的异化,畸形发展D 以上都包括9.未来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 (3分)A 没有贫富差距B 自由人的联合体C 没有战争D 以上都不对11.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B 社会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以上都包括12.自由全面的发展内涵有: (3分)A 人们的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B 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C 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D 以上都包括14.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是: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中心目标C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条件D 以上说法都正确15.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3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大会D 以上都正确资本主义社会里,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创建新社会的主体力量是:A无产阶级B劳动人民C以上都包括D以上都不对。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
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测试判断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正确的答案是“对”。
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正确的答案是“对”。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正确的答案是“对”。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正确的答案是“对”。
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正确的答案是“错”。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正确的答案是“错”。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这是机械决定论。
正确的答案是“对”。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正确的答案是“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正确的答案是“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正确的答案是“对”。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宿命论观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正确的答案是“对”。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的答案是“错”。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具有极大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马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D ) A. 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 B.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具有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 解放生产力 B. 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B ) A. 阶级斗争 B. 功利主义 C. 革命暴力D. 个人主义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斗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 D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马克思和恩格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 A ) A. 德国 B. 苏联 C. 中国 D. 法国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是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开始了他们的研究和创作。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 B )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D. 俄国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 D ) A. 理想主义世界观 B. 唯心主义世界观C.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D. 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 A ) A. 实践性检验真理 B. 主观主义 C.客观主义 D. 统一认识和实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是实践性检验真理,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考察和验证。
最新精选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测试题库310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表明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C)A.具有客观可能性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C.具有客观必然性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D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5.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BA.道德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6.社会意识DA.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高B.在经济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低C.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7.道德CA.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是永恒不变的C.具有历史性D.是靠国家强制力潜在保证其实施8.生产力要素中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只能通过渗透其他要素来发挥作用的要素是D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9.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10.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A.哲学B.逻辑C.数学D.语言学11.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AA.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个组成部分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D.私有制国家和公有制国家两类12.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13.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大工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学习资料]-答案
大工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项]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项]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项]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项]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正确答案:D
2.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项]目标
B.[项]结论
C.[项]前提
D.[项]基石
正确答案:C
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项]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项]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项]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项]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A
4.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之上,产生了()
A.[项]金融寡头
B.[项]货币
C.[项]垄断利润
D.[项]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A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项]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项]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项]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正确答案:A
6.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依据是()。
A.[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B.[项]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项]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项]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测试题
1、一、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5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4、党的(十八大报告)用 24 个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5、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6、(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8、(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9、(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10、(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 要求公民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 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1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1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 褒荣贬耻, 扬荣抑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具有明确的主导性。
14.重视文化建设, 因为制度的(土壤)是文化, 制度的(根基)是文化。
15、(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 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 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
16.(和谐)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单选题。
(每题2分, 共3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3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世界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 )A.它完成了对各类客观事物的熟悉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查验人们各类熟悉是不是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类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式是( C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大体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切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B )A.是不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不是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不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不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需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C )A.世界是进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露了熟悉的本质的是( B )A.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熟悉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熟悉是主体的心里体验8.一个完整的熟悉进程,需要通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熟悉,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辨析题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辨析题1.稳定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和谐社会并不等于稳定社会。
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社会,但稳定社会不一定是和谐社会。
在历史上,有的稳定是以牺牲活力为代价的。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3.科学的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4.和谐社会就是利益均衡的社会。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关系既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
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
所以二者是统一的。
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4.和谐社会就是利益均衡的社会。
[答案要点] 此说法是不准确的 . ( 1 )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是要做到利益均衡,这毋庸置疑。
由于分配不公、城乡及地区差距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在利益上不均衡的情况确实需要及时调节。
但如果认为和谐社会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则是片面的。
( 2 )和谐社会除了调节利益关系之外,也包括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只有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实现有序,整个社会体系都在制度个法律的轨道上运行,才符合和谐社会的主旨。
( 3 )和谐社会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的。
由于 dui 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自然的威胁,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的。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哲学思想的终结B. 哲学思想的开始C.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D. 人类思想的顶峰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客观性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社会制度D. 社会关系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
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 物质生活的丰富B. 精神生活的充实C. 社会关系的和谐D. 个人能力的提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3.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
14.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6. ABC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答案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简答题答案 一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材料3
会议认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 在我们实际工作的启示:1 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2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材料1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摘自《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
材料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收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要受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一个具体事物的 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加上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充分说明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两次飞跃的多次反复才能更加深入和全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思考题参考答案2013.12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联系实际说明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 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精选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完整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试题288题[含答案]一、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
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
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
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朗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
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英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
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味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
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
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材料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既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历史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必须通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第一,每一代人开始在社会上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每一代人遇到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必须把前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
第二,人们虽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说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但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他们是意识不到的。
这是因为,这种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形成的“合力造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合力”论思想,最清楚、最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为什么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这种自觉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及其规律却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出生产关系,并把这种生产关系看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有了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就把物质决定意识这个一般的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也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决定主观的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为什么说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答案一、填空题1. 答:社会和谐2. 答:,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 答:共同享有4. 答:以人为本5. 答:改善民生二、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A 5.C 6.C 7.D 8.D 9.C三、多项选择题1.ABCDE 2.ACDE 3.BCD 4.ABCDE 5.ABC 6.BCD7.ABC 8.ABCD 9.ABCE 10.ABCD 11.ABCDE四、辨析题1.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答:命题错误。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
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的活力为代价的。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
答:命题错误。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为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五、简答题1.我们党反复强调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是什么?答: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练习题及答案
题目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题目二
列举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 关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 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制度的演变
- 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题目三
解释论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特征。
答案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包括:
- 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由国家控制和调节
- 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标
-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保障劳动人民的权益
- 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题目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国家的理解是什么?
答案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国家的理解是: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具有管理社会事务和调节社会矛盾的职能。
题目五
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
答案五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包括:
-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巩固
- 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观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理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方法。
其中,社会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观进行复习和探讨。
一、社会和谐观的内涵社会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观点。
它指出,在无阶级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完全一致,实现了社会的最大和谐。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发展状况是由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决定的,而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需要通过消除阶级矛盾、推动社会转型等方式来达到社会和谐。
因此,社会和谐观是建立在对社会矛盾和斗争的分析和认识之上的。
二、社会和谐观与社会进步社会和谐观认为,社会的和谐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当社会中各种矛盾和斗争得到解决,社会结构得到调整,社会利益得到平衡时,社会就能够向前发展,实现进步。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旨在消除剥削、实现社会和谐,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基本内涵之一。
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社会和谐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使我们认识到,为了实现全面发展、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和矛盾,必须通过制度改革、社会转型等手段来促进社会的和谐。
只有当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社会的和谐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三、社会和谐观与社会治理社会和谐观对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治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观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制度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各种社会机构的统筹协调来推动社会的和谐。
社会治理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社会和谐观的当代意义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包容性、民族性、崇高性 2、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先进文化;4、共同富裕;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6、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7、公平主义;8、社会和谐;9、人民当家作主;10、市民公约;11、国家理想、社会导向;12、中国梦;13、诚信建设、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二、名词解释: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
特指精神文明,是精神,思想,文化上的进步与先进。
4法制观念,是人们重视遵守和严格执行法律制度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实践的一种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
5、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三、简答题:1、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法制中,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3、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在220页。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有侧重、浑然一体。
4、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文化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思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B. 精神C. 能量D. 信息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D二、填空题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________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案:实践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内部矛盾三、简答题5.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四、论述题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二是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五、案例分析题7. 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公司领导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突破瓶颈。
请分析这些措施是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你的理由。
答案:(答案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六、判断题8.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没有曲折和反复。
答案:错误9.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派生物。
答案:正确七、计算题(如有)10. (此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示例中不提供具体题目和答案)八、附加题(如有)11. (此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示例中不提供具体题目和答案)注:本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要求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指日常用语中人自身的和谐: √
A和气生财
B和衷共济
C家和万事兴
D心平气和
正确答案: C
2. 小康社会有哪些特点: √
A财产私有
B生活宽裕,上下有序
C社会理智文明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3. 公正即和谐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
A梁启超
B柏拉图
C孙中山
D毛泽东
正确答案: B
4. 谁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的实验: √
A欧文
B傅立叶
C柏拉图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规律
B阐明了未来和谐社会产生的必然性、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
C揭示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意识形态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7.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有: √
A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
B社会两极分化,贫富不均
C人发展的异化,畸形发展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8. 资本主义社会里,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创建新社会的主体力量是: √
A无产阶级
B劳动人民
C以上都包括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9. 未来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 √
A没有贫富差距
B自由人的联合体
C没有战争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10. 马克思恩格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 √
A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关系间辨证关系
B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
C人自身发展的各种辨证关系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1. 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B社会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2. 自由全面的发展内涵有: √
A人们的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
B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C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3.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党派之间的基本方针不正确的是: √
A和谐相处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正确答案: A
14. 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是: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中心目标
C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条件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15.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