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新理论
美国科学家的新理论:地心有个天然核反应堆.doc
龙源期刊网
美国科学家的新理论:地心有个天然核反应堆
作者:半山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5年第12期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科学家在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提出,地心有个直径8公里、由铀和钚组成的天然核反应堆,这个巨大的反应堆是地球所有生命生存能源的来源。
提出这项理论的研究员汉顿说:“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地心有个由铀和钚组成的快中子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可自行产生新的燃料。
”
这项理论完全推翻了现有地心组成的理论,引发极大的争议。
现有理论认为,地心是一团熔化的铁和镍等金属,其外面罩着熔化的地幔。
橡树岭实验室科学家则说,地心是一个天然核反应堆,这个核反应堆能产生磁力罩,保护地球不受太阳所发出各种粒子的轰击,火山爆发和大陆板块的移动都依赖其所提供的能量。
该项新的理论还认为,地球将于20亿年后因地心核反应堆燃料耗尽,磁力罩消失,而使地球上的生命结束,远比以前估计的40亿年要早。
橡树岭研究所的科学家是根据火山爆发所产生的辐射物质提出这个理论的,并为地心核反应堆的形成编出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程序。
据称,这项理论主要的证据之一,是夏威夷和冰岛附近的海底所喷出的岩浆含有相当高的氦-3同位素,而这种同位素只可能在核裂变反应中产生。
汉顿及其同事认为,他们的理论可以解释其他科学家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神秘现象,包括地球磁场如何产生等,一些理论认为地球磁场是由地心附近熔化的铁熔液所产生。
橡树岭实验所的科学家说,其他星球的核心也可能有这种核反应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木星辐射出的能量比从太阳得到的能量多。
地球生命的起源
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上最为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就是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
本文将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并分析目前已知的几种主要理论。
1. 天外生命论天外生命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理论,认为生命并非在地球上诞生,而是通过陨石等外星物质的传播到地球的。
根据该理论,当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灭绝或发生灾难时,一些微生物可能会附着在行星碎片上,随后这些碎片会漂浮在宇宙中,最终落入地球的大气层并存活下来。
然后,这些微生物适应地球环境并演化成为现在的生命形式。
2. 化学演化论化学演化论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来自于地球上最早的化学反应。
根据该理论,当地球刚刚形成时,地球上存在许多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氨、甲烷、水和氢气等。
通过时间的推移,这些无机化合物在地球上的稳定环境条件下发生了各种化学反应,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随后,这些有机化合物继续发生反应,最终形成了复杂的生命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生命分子进一步演化和组合,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命。
3. 深海热液生物论深海热液生物论是一种相对较新且备受争议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与地球深海的热液喷口有关。
根据该理论,地球上存在着高温高压的深海热液喷口,这些喷口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称为热液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并且具有非常特殊的生命特征。
据信,这些热液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它们通过演化和适应生存了数亿年,并在地球上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生命。
总结起来,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神秘的问题。
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其中的一种理论是正确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或许能够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真相。
对于人类来说,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不仅可以增加对生命奥秘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珍惜地球这个宝贵的家园。
大陆漂移理论
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理论是一项革命性的科学理论,可以解释地球地壳变动和大陆形成的现象。
该理论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大陆漂移理论逐渐得到了证实,并被广泛接受。
1. 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大陆漂移理论最初由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他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大陆似乎像拼图一样能够拼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超级大陆。
魏格纳认为,这些大陆在过去曾经连在一起,随后分裂漂移,形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七大洲。
他将这种漂移现象称为“大陆漂移”。
2. 大陆漂移理论的证据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初期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因为当时技术手段有限,无法直接观测到大陆的漂移过程。
然而,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大陆漂移理论。
2.1 等同岩石带:魏格纳观察到不同大陆上出现了相似的岩石带,这些岩石带橫跨了地球的不同大陆边界,这表明它们曾经连接在一起。
2.2 植物和动物的分布:不同大陆上的植物和动物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魏格纳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在过去的时期通过陆地桥梁连接在一起。
2.3 海底地形和地震分布:地球上的海底地形和地震活动显示了一个全球性的模式。
地震分布和岩石成分的分析表明,大陆板块在不断漂移,海底地壳在不断扩张和收缩。
3. 大陆漂移理论的机制大陆漂移理论的核心是板块构造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外壳被分为几个大板块,这些板块以不断运动的方式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
3.1 造山带的形成:当两块大陆板块碰撞时,它们之间的地壳会被挤压和抬升形成高山区,例如喜马拉雅山脉。
3.2 海底扩张:大西洋中脊是海底地壳扩张的典型示例,岩浆通过断裂口冒出并冷却,形成新的海底地壳。
同时,原有的岩石会向两侧移动,使得板块不断远离。
4. 大陆漂移理论的影响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和验证对地球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地球动力学的理解:大陆漂移理论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使得我们对于地球的演化和地壳变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地球科学的新发展与意义
地球科学的新发展与意义地球科学是指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演化过程,以及大气、海洋、生态等自然环境系统的学科。
自地球科学成为一个完整学科以来,它一直在不断发展,许多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也随之诞生,这些新的发展给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带来了很多新的见解和启示。
一、地球科学的新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手段对于地球科学的推进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地球科学已经开始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手段,比如地球卫星、人造卫星等高科技设备,使得人类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的数据,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科确知学观测。
1. 地球卫星地球卫星是现在地球科学界得以广泛运用的一种科学技术手段。
通过对地球上各种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实时、全方位的观测,科学家们得以深入了解地球的状态和变化。
地球卫星在资源探测、自然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地震测量地震测量是一种利用仪器测量地震波的方法。
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时会因为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发生反射和折射,这种现象能够被仪器捕捉到。
地震测量在地震灾害预警、矿产勘探、构造演化和地震能源开发等方面应用广泛。
3. 地下物探地下物探是利用人工激发机械振动或电磁波等方法,以了解地下物质性质的科学技术。
地下物探在地质矿产、城市规划、环境检测以及水源勘探等领域应用广泛。
二、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和未来趋势地球科学涵盖了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和领域极为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学科交叉研究地球科学研究中需要融合不同的学科,包括地质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未来的地球科学将越来越多地融合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球科学研究中包含了大气、水、土壤、生态系统等多个生态系统,围绕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是未来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地理大发现名词解释
地理大发现名词解释地理大发现是指在地理学领域内进行的不同程度和独特性的探索、发现和创新。
这些发现通常包括新的地理现象、原理、关系和规律,以及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入理解。
地理大发现对于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扩展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中几个重要的地理大发现包括:1. 大陆漂移: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韦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地漂移和移动。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议,但后来通过地震、火山活动、岩石结构等地质学证据的积累,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2. 板块构造:板块构造理论是建立在大陆漂移的基础上,由地质学家扬·莫霍洛维奇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地壳是由若干个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以不断移动的方式相互冲撞、碰撞和分离,形成了地震、火山、大陆隆起和海洋槽等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科学的进步,并对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学家亚瑟·图森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它将地理研究的重点从单一的地理元素转移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上,并提出了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能量流等重要概念。
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理解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气候变化:近年来的地理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剧,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气候变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理学家通过气候模型、遥感技术和历史气候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加深对地球系统的理解,揭示地球上的复杂地理现象和过程,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板块构造理论是什么
板块构造理论是什么你是否曾经好奇过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高山、海洋、地震和火山等各种自然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或许能为你解开这些谜题。
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关于地球岩石圈结构和运动的科学理论。
简单来说,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被分成了若干个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就像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并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想象一下,地球的表面就像一个巨大的破裂的蛋壳,而这些破裂的部分就是板块。
板块的大小不一,大的板块有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等,小的板块则有菲律宾海板块等。
那么,板块为什么会运动呢?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地幔对流。
地幔是地球内部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其中的物质在不断地进行对流运动。
就好像锅里的水在加热时会产生对流一样,地幔中的物质受热上升,到了顶部冷却后又下沉,形成一个循环。
这种对流运动产生的力量推动着板块移动。
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断层型边界。
离散型边界通常出现在大洋中脊,也就是海底山脉的地方。
在这里,两个板块相互分离,地幔中的岩浆会沿着裂缝上升,冷却后形成新的岩石,从而使板块不断向两侧扩张。
比如,大西洋就是这样逐渐扩张形成的。
汇聚型边界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汇聚,海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岛弧。
另一种是两个大陆板块汇聚,它们会相互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转换断层型边界则是两个板块相互滑动的地方,这里通常会发生地震。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各种地质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解释了地球上许多山脉的形成。
比如前面提到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而隆起的。
还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其次,板块运动与地震和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在板块的边界处,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地壳会产生变形和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发地震。
板块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板块运动的知识点总结板块运动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解释了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现象和变化。
板块运动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和进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地球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板块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板块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板块边界的特征和地质现象、板块运动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内容。
一、板块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板块运动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新的地球科学理论,它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块状的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圈上自由运动,不断地发生相互碰撞、拉开、滑动和挤压等运动。
板块运动理论揭示了地球上蕴含的巨大能量,提出了地质现象和地球构造演化的新模型,因此对地球科学和人类认识地球的进步有着深远影响。
(一)板块运动理论的提出板块运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阿瑟·霍姆伯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在对大洋地质剖面的研究中,霍姆伯格发现大洋地壳上分布着一系列沿海洋脊对称分布的磁性条纹,这些磁性条纹的磁极方向在海脊两侧是呈镜像对称的,这一发现成为支持板块运动理论的重要证据。
霍姆伯格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海洋扩张理论,并进一步推测地球的外壳是由若干块状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动圈上不断地运动,因而引起了地球上的地质活动。
在此基础上,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陆续提出了板块运动理论的各种观点和研究成果。
在20世纪7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若干块状的岩石板块组成的;地球物理学家提出了板块动力学模型,认为地球的地幔是一个软流圈,在这个软流圈中存在着对流和运动,这种运动引起了板块的推动和运动。
随着板块运动理论的不断发展,地球科学家们逐渐形成了共识,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若干块状的岩石板块组成的,并且这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圈上发生了不断的运动。
板块运动理论以其简单而深刻的概念,成为了解释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生命等现象的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漂移理论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漂移理论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的家园,也是我们探索的重要领域。
在我们生活的表面之下,有着一个庞大的地球系统,由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构成。
板块漂移理论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发现,它对我们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和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板块漂移理论的基本概念板块漂移理论是指地球上包括大陆、海洋地壳在内的外壳块状结构不断地沿着地球表面移动、重组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地球表面的外壳由几十个主要板块和许多次要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在某个时刻它们会发生运动,带着与之相关的大量的岩石、山脉和地貌等特征,以及活跃的火山与地震活动。
板块的移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对流驱动的,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地震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并与大气圈和海洋圈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块漂移理论是整个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一,因此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二、板块漂移理论的历史板块漂移理论是20世纪初期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的。
他在1912年出版了《大陆漂移论》(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一书,提出了他的大陆漂移理论。
魏格纳认为大陆是漂移而来自己的位置,具体的说是从相对海平面比较低的诸如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的位置向赤道、北极两极方向漂移而来,于是形成了七个大陆,即针对现在的七个大陆,他相信它们曾经是一片大陆,后来在地球上分开了。
但魏格纳当时的这个理论并没有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他的理论并不是用实验数据来支持,而是靠诸如生物分类和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似点来提出支持他的理论。
直到二战结束后,海洋勘探技术的大幅度发展,全球洋底海山、裂谷和磁条带等新发现,给了魏格纳的理论更多的支持和确认。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板块漂移理论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的主流理论。
三、板块漂移理论的影响板块漂移理论的发现,对地球科学和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与意义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壳以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板块组成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不断漂移、碰撞和分离,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大陆和海洋地貌,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板块构造理论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发展,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地壳的形成和运动。
在193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并提出了“地壳板块”的观点。
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当时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可,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才通过地震和地磁的研究,提出了现代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地壳由一系列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一系列的证据的支持。
首先,地壳上的岩石在成分和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可以被解释为不同板块的碰撞和分离所致。
其次,地震和火山活动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比较集中,这也与板块构造理论相一致。
此外,地磁测量也提供了证据,表明地球的磁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变化,这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匹配。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对地球科学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解释地球上的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地球的板块构造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的发生,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其次,板块构造理论为地球科学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
通过观察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物理现象的机制,从而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
此外,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还对地球资源的勘探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板块之间的碰撞和分离会形成不同的地质构造,这些地质构造往往富含矿产资源。
通过理解板块构造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寻找和开发地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最后,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的防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发现——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发现——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地球的组成,结构,演化等众多方面。
而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其对我们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发现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现。
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洋上进行的海学科学考察中,人们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现象。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大洋岩石的磁性方向存在明显的规律性。
通过磁性方向的研究,科学家们预示出在过去的数百万年间,地球磁场方向发生过多次翻转的现象。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些岩石是在大洋底部形成的,通过一种由地球内部向地面释放的能量,岩石沿海洋底部的分裂处分别向两旁进行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岩浆被注入到分裂处,使得两侧的岩石不断向外推移,最终形成了大洋地壳。
二、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性板块构造理论的发现揭示了地球不断变化的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地球演化史以及地球系统的全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a) 解释了大多数地震的产生机制板块运动的过程中,岩石的摩擦作用会导致强烈的地震。
因此,板块构造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大多数地震的产生机制。
(b) 工业用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板块构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可以预测地球上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富集状态,对于制定勘探和开采的方案至关重要。
(c) 解释了岩浆和火山的形成机制板块深部的岩浆活动是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的关键。
板块构造理论通过对板块运动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岩浆和火山的形成机制,使得我们理解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活动,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d) 揭示了地球演化的历史板块构造理论的发现揭示了地球演化的历史,通过对不同板块的磁性方向的研究,可以预测出地球未来的演化方向,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结论总之,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其对我们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科学中的气候变化理论
地球科学中的气候变化理论气候变化是一个现代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对于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气候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增加。
这些温室气体阻挡了地球向外辐射的热量,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并引起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成为了地球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科学领域,它涵盖了大气、海洋、地球表面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大气科学为主导的气候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观察和研究气候系统中的各种变化,以及分析和模拟其中的物理及化学过程。
这种研究方法需要各种新的技术支持,例如卫星遥感、计算机模拟等。
气候变化的观测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开端,重要的观测指标包括地表温度、海洋表面温度、湖泊水温度、降水量等多种指标。
这些观测指标可以通过气象站、卫星遥感、深海调查、地质记录和Ice cores等多种手段进行观测获取。
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气候系统中存在着多种气候变化现象,例如气温变化、降雨量变化、大气压力变化等。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气候模式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气候模式可以分为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两种类型。
全球气候模式可以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和模拟研究大气现象,例如海洋循环、热带风暴等。
而区域气候模式则主要研究地区气候变化,例如雨季、暴雨等。
检验气候模式预测的可靠性也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检验发现,虽然气候模式预测存在一定误差,但是总体上大气和海洋的主要气候变化趋势是可以预测的。
这说明气候模式在预测气候变化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经济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气温变化、降雨量变化、海洋环境变化等一系列气候系统的重要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例如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的变化、水资源的短缺等。
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政策的支持。
总之,气候变化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可以深入地研究气候变化现象、气候系统中的变化机制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这将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地球系统科学的当代新航程的核心内容
地球系统科学的当代新航程的核心内容1.引言1.1 概述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学科,它关注于地球表层以及地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科学是通过研究地球上的大气、水文、生物和地球内部系统等要素来揭示地球运行规律的学科。
这门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对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地球表层和地球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气候变化、环境演变等重要问题。
通过对地球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当代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对单个要素的研究拓展到了对地球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理解和预测。
这包括了对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研究。
地球系统科学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全面、综合的地球模型,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发生和演化。
在当前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探索地球系统科学的当代新航程,需要加强全球合作,整合多学科知识,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揭示地球的奥秘,保护地球家园。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阐述地球系统科学的当代新航程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
在正文的第一节中,我们将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进行详细说明。
地球物理学的新进展
地球物理学的新进展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和物理现象的一门科学。
自从20世纪初以来,地球物理学在技术、方法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学的新进展。
地震学的新进展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的一门学科,包括地震波传播、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发生机制等。
研究地震发生机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演化。
在近年来,地震学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突破。
首先,地震学家发现地震动力学是非线性动态系统。
随着地震预测精度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地震是一个自组织的非平衡、非线性复杂系统,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震发生的机理。
其次,利用地震波探测技术,人们对地球深部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例如,人们通过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确定了地球内部的分界层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最后,利用地震数据,可以重构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
这些新技术为地震学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地震现象。
地球物理勘探的新进展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技术。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地球物理勘探在发掘新资源和深化对地球的认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种新兴的技术是地震勘探。
在地震勘探中,人们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情况来确定地下构造。
通过这种方法,勘探者可以找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存地点。
另外,电磁勘探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技术。
通过电磁波与地壳各层物质的相互作用,勘探者可以确定地下储层的性质和位置。
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寻找金属矿物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地球物理模拟与预测的新进展地球物理学在理论预测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地震、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演化。
一种新兴的模拟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预测。
深度学习可以抓取海量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用于地震发生的概率预测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地震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盖亚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研究
盖亚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研究近年来,盖亚理论和地球系统科学成为了地球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二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盖亚理论强调地球是一个整体生命体,地球系统科学则关注地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盖亚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以及它们对我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解和保护的意义。
盖亚理论是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和琼·洛夫洛克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命体,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环境和地质活动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了地球的生命存在与演化。
洛夫洛克夫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系统、大气系统和地质系统相互交织,并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与调节作用来维持地球的稳定状态。
盖亚理论的提出启示了我们将地球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并认识到我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依赖。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理解地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它们与大气、水体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包括观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通过综合分析和综合研究来揭示地球系统的运行机理和演化过程。
地球系统科学的目标是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以应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环境问题。
盖亚理论和地球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是一种将整体观念与细节研究结合起来的新的科学思路。
盖亚理论将地球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命体,而地球系统科学则通过深入研究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等过程,揭示了地球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盖亚理论和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研究不仅拓宽了我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还为我们理解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盖亚理论和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研究强调了地球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地球系统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系统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揭示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
地球系统科学:演变、方法、新理论和未来挑战
地球系统科学:演变、⽅法、新理论和未来挑战在2020年的全国地质调查⼯作会议上,钟⾃然局长再⼀次强调,地质调查⼯作的指导理论由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
本期推送⽂章为⼤家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演化、⽅法⼿段、新的理论和⾯临的挑战。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ESS)经历了1970年代前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的学科建⽴、21世纪初的⾛向全球和2015年后的当代发展四个阶段;形成了观测与实验、地球系统模拟和评估与综合研究三⼤研究⽅法;催⽣了⼈类世、翻转成员和⾏星边界框架三⼤新的理论;⽬前⾯临两⼤挑战:研究地球系统的稳定性和认识⼈类社会对地圈-⽣物圈-⼈类圈的影响。
⼀、ESS的发展历史:四个阶段阶段⼀:萌芽期(1970年代以前)ESS的诞⽣有如下三个⽅⾯背景:⼀是20世纪中叶地球科学开始国际化。
以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活动为标志,这项前所未有的研究整合了67个国家的研究⼯作,提⾼了对地球圈层系统的综合认识。
⼆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科学界和⼀般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不断加强。
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以及阿波罗17号飞船拍摄的“蓝⾊星球”图像为代表,突出了应将地球视为⼀个整体进⾏研究,并且强调了地球系统的脆弱性。
三是地球科学研究受到了极⼤的重视。
20世纪下半叶,在冷战背景下,地球和环境科学发⽣了重要变化,地球物理学由于军事领域经费的⽀持(⾮地球科学传统资⾦来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全球环境调查和监测成为⼀项战略要务,也为之后当代ESS提供了有⽤的信息。
该阶段的重要成果是1972年洛夫洛克提出的盖亚假说,产⽣了⼀种思考地球的新⽅式:认识到⽣物群对全球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地球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反馈的重要性。
图1 20世纪中期以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脉络阶段⼆:学科的建⽴(1980年代)由于逐渐认识到⼈类活动导致了臭氧层损耗和⽓候变化等全球变化,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呼吁建⽴⼀门新的“地球科学”。
哥伦布地圆学说
哥伦布地圆学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哥伦布地圆学说,又称哥伦布地球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科学理论。
该理论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后来被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人发展完善。
哥伦布在15世纪末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主张从西方航行到印度,最终发现新大陆的想法,开创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
哥伦布地圆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是非常大胆和颠覆性的,因为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平的,甚至被称为“平面地球说”。
哥伦布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且是一个比传统观念中更大的球体,这一理论对当时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哥伦布提出的地圆学说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对人类的地理探索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哥伦布之前,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一些大胆的航海探险,比如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航行和波利尼西亚的南移。
哥伦布的地圆学说为后世的探险家们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航海方向和目标。
哥伦布的地圆学说也对欧洲的文化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哲学、地理、天文学等知识一直是被教会控制的领域。
哥伦布的地圆学说挑战了教会的权威,提倡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和文艺复兴打下了理论基础。
哥伦布地圆学说也遭到了当时人们的质疑和困扰。
很多人认为哥伦布的理论荒谬可笑,不值一驳。
甚至有人嘲笑他是一个疯子和异端。
直到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才使他的地圆学说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哥伦布地圆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科学理论,它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推动了人类的地理探索和科学发展。
哥伦布的勇气和决心,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敢于挑战传统,勇往直前,开启未知的探索之旅。
【2000字】第二篇示例:哥伦布地圆学说是指15世纪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提出的有关地球形状的理论。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而哥伦布却坚信地球是一个圆球体,并且试图通过向西航行来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更短的航线。
erg理论名词解释
erg理论名词解释ERG理论,也称为赤道理论,源于1970年的氢氧动力学研究,是一种应用于地球物理学和地球环境科学的理论。
ERG理论主要关注地球上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在地球大气层中形成热带环流,从而直接影响气候和气候变化。
ERG理论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大气科学家埃里克罗斯林和他的合作者开发,他们试图解释热带气候系统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控制地球大气中的温度和气候状况。
ERG理论的目的是研究地球大气中热带环流的特殊性质,以及这种环流如何受到地球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ERG理论强调了整个大气系统的不同组件,如大气层、地表和地表土壤,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并且考虑了大气层中热带环流的特殊性质,包括大气层中的湿和干湿状态,以及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位力状态。
ERG理论还考虑了大气科学中关于热带环流在温度、湿度和地表特征上的影响。
ERG理论同时也体现了地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以及表面的自然资源及其使用,这些因素都能直接影响地球的热量平衡。
ERG理论建立在更宏观的气候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整个地球大气系统中发生的更复杂的现象,以及地表表观特征对热量平衡的影响情况。
ERG理论最终被发展成一个综合的气候研究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ERG理论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更好的理解大气层中的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大气层中的热带环流的主要特性、形成机理和演变历程。
ERG理论还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模型来解释全球环境变化的综合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改变等。
总之,ERG理论是一种应用于地球物理学和地球环境科学的理论,以及一种新的视角来更好的理解大气层中的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大气层中的热带环流的主要特性、形成机理和演变历程。
ERG理论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模型来解释全球环境变化的综合影响,从而有助于研究人员提高对气候和环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全球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趋势。
熔岩汇流学说
熔岩汇流学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熔岩汇流学说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被称为地幔柱(或地幔柱作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球内部存在着各种岩浆热点,这些热点产生的熔岩会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喷发或构造活动。
这些岩浆热点通常在地幔边界处,是地球表面构造和地质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熔岩汇流学说的提出,带来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新机制,也解释了许多地质现象的形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熔岩汇流学说的起源、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
一、熔岩汇流学说的起源熔岩汇流学说最早源自20世纪初俄罗斯地球物理学家德·梅德维杰夫的研究。
他发现了地球磁场的不规则变化,认为这与地球内部热液活动有关。
随后,美国地球物理学家亚瑟·霍姆斯提出了地幔柱理论,认为地幔中存在着热浓度不均匀的柱状结构,这些柱状结构向上推动了地壳板块的运动。
随着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地幔柱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地幔柱是地幔中的局部高温区域,其热力活动向上传递到地表,形成了地热现象和火山喷发。
熔岩汇流学说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认为地球内部的熔岩是通过地幔柱的运动向地表输送的。
熔岩汇流学说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地球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观测和实验研究,证实了地幔柱的存在和作用机制。
他们发现了许多地球上的热点地区,如夏威夷、冰岛等火山带,这些地方都与地幔柱的活动密切相关。
人们还通过地震波传播和地球磁场的观测,揭示了地幔柱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地幔柱通常呈现为柱状或管状结构,其直径从几十到数百千米不等。
地幔柱活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辐射型,即岩浆从地幔柱中心向四周扩散;另一种是非辐射型,即岩浆沿着地幔柱上升到地表。
熔岩汇流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研究的进步。
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地幔柱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以及地表构造和地球物理现象与地幔柱的关系。
他们通过地震观测、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实验等手段,深入探讨了地幔柱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地表地质现象之间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新理论江发世本文与传统地学理论截然不同,用模拟试验解释了太阳系成因,地球公转、自转成因;解释了地轴倾斜的成因;提出地球是在太阳系外形成的,太阳捕获地球,地质时期进入古生代;对固体地球结构进行了重新分层,提出地球内球与外球的运动;对地壳运动进行了分类,解释了不同类型地壳运动的成因;对南极洲煤的成因、磁极移动的成因进行了解释;解释了内因地震的成因,解释了岩浆的来源,等等。
目录1. 星系 (4)1.1. 星系 (4)1.1.1. 星系及分类 (4)1.1.2. 本文的星系分类 (5)1.2. 太阳系 (6)1.3. 模拟试验 (7)1.3.1.试验一 (7)1.3.2.试验二 (8)1.3.3.试验三 (8)1.3.4.试验四 (9)1.3.5.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 (9)1.3.6.嫦娥二号的轨道 (10)1.4. 太阳系起源 (10)1.4.1 绕太阳公转轨道形状的成因 (10)1.4.2 太阳各纬度都有星球分布的成因 (10)1.4.3 行星集中在太阳赤道附近的成因 (10)1.4.4 星球直立、倾斜和躺在轨道运行的成因 (11)1.4.5 星球公转反向(如哈雷彗星)的成因 (11)1.4.6 星球自转反向的成因 (11)1.4.7 行星系的成因 (11)1.5. 太阳系成因假说简介 (11)1.5.1.布封学说 (11)1.5.2.张伯伦学说 (11)1.5.3.谢伊学说 (12)1.5.4.阿亨尼学说 (12)1.5.5.毕克顿学说 (12)1.5.6.罗素学说 (12)1.5.7.魏扎克学说 (12)1.5.8.费森柯夫学说 (12)1.5.9.伯克兰学说 (12)1.5.10.麦克雷学说 (12)1.5.11.瓦尔科维奇学说 (12)1.5.12.布郎学说 (12)1.5.13.米特拉学说 (12)1.5.14.康德和拉普拉斯学说 (13)1.6. 传统太阳系起源学说分类 (13)1.7. 本文观点与传统捕获说的区别 (13)2. 地球结构 (14)2.1. 固体地球结构 (14)2.2. 地球的外部结构 (15)3. 地球起源与演化 (15)3.1 地球起源 (16)3.1.1. 地球起源学说 (16)3.1.2. 地球起源 (16)3.2 地球演化 (16)3.2.1. 地球形成时期【始古宙(宇)】 (16)3.2.2. 地壳形成时期【太古宙(宇)】 (16)3.2.3. 进入太阳系前时期【元古宙(宇)】 (18)3.2.4. 进入太阳系时期【显生宙(宇)】 (18)3.2.5. 地月系形成时期【中生代(界)】 (19)3.2.6. 新生时期【新生代(界)】 (19)4. 地球的内球、外球运动 (19)4.1 地球的内球运动 (20)4.1.1. 地球的内球或地核不在地球中心 (20)4.1.2. 地球的内球或地核转动比外球快 (20)4.2 地球的外球运动 (20)4.2.1 地球南北半球的受力情况 (20)4.2.2 地球的晃动 (21)5. 地壳运动 (22)5.1.地壳运动 (22)5.2. 地壳运动分类 (22)5.3. 传统地壳运动学说 (22)5.3.1. 收缩说 (22)5.3.2. 膨胀说 (23)5.3.3. 均衡说 (23)5.3.4. 板块构造学说 (23)5.3.5. 地质力学 (32)5.3.6. 镶嵌地壳学说、断块构造学说 (34)5.3.7. 其它一些地学 (34)5.4. 本文的地壳运动成因 (35)5.4.1. 以银道面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5)5.4.2. 以黄道面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6)5.4.3. 以地轴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6)5.4.4. 以地理坐标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6)5.4.5. 以地面物体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8)5.4.6. 以球面为参照物发生的地壳运动及成因 (38)6. 地震与防震 (38)6.1 地震 (38)6.1.1 地震分类 (39)6.1.2 地震的特征 (39)6.2 地震成因理论 (40)6.2.1 传统地震成因理论 (40)6.2.2 高压藏 (41)6.2.3 高压藏类型 (41)6.3. 内力(或内因)地震成因 (43)6.4. 防震 (43)6.5. 地震成因验证 (43)7. 火山 (44)7.1 岩浆的来源 (44)7.2 岩浆运移的动力 (44)7.3. 火山灰的成因 (44)8. 生命起源 (44)8.1. 相关资料 (45)8.1.1. 有关植物方面的资料 (45)8.1.2. 有关人类的一些资料 (45)8.2. 如地球毁灭了,其上存在的生命将如何 (45)8.3.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45)9. 几处地壳的成因 (45)9.1.南极洲地壳 (45)9.2.青藏高原的成因 (46)9.2.1 巨厚的沉积地层 (46)9.2.2.模拟试验 (46)9.2.3.青藏高原的成因 (46)9.3. 海沟的成因 (47)9.5 大西洋中脊的成因 (47)地球科学新理论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倾斜在黄道面上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圈,每天自转一周。
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转动,倾斜在银道面上,大约2亿多年绕银心转动一周。
地球与月亮为地月系,月亮每月绕地球转动一周。
地球是一个圈层状结构的近球体。
有火山喷发、地震。
岩石及地层发生了错动或弯曲。
地球的南极比球面低却是高山耸立的南极洲,北极比球面高而是海水覆盖的北冰洋。
地球存在地磁场,在地史上,地磁发生过磁极反向和磁极移动。
地球上存在丰富的生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生在地球上。
在古生代以前的地层中见到的生物主要是原核低等生物化石,古生代开始生物爆发式出现,在中生代出现高大的植物和大型的动物,在新生代出现高级动物。
在南极洲存在有大量的煤炭。
煤是植物经成煤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南极洲是冰川雪地的环境,不可能生长大量的植物。
在地史中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
形成地球的物质是哪里来的,是在什么时期,什么位置,以什么方式形成地球的。
地球为什么会发生自转和公转,其内部为什么存在活动。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
一个完整的地球起源与演化学说应当对上述等等现象和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1. 星系1.1. 星系地球与银河系、太阳系及月亮形成了星系关系,受银心和太阳引力的控制绕其旋转,受月亮引力的影响,绕地月质心转动。
研究和探讨地球起源与演化,需要研究和探讨星系。
1.1.1. 星系及分类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星球的绕转形式有两种:一是众多质量小的星球绕质量大的中心星球转动叫做中心式星系,如太阳系众多行星和彗星等绕太阳转动;二是两颗星球围绕共同质心相互转动叫做伴星式星系,如地球和月亮组成的地月星系,二者共同围绕地月质心转动。
绝大多数星系属于前者。
在宇宙中,有众多的星系,这些星系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独立星系,有星系之中的星系,有直线运动的星系,有曲线运动并绕中心体转动的星系,有年轻星系和年老星系。
为了研究星系的成因,需要对宇宙中的星系进行分类。
哈勃星系分类: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对宇宙中的星系按其形态或叫结构类型划分为三大类:(1)、椭圆星系椭圆星系是从圆球星系发展演化而成的,图1-1是该类型星系由圆球状星系发展成为椭圆星系的一组照片。
图1-1 椭圆星系照片(2)、旋涡星系旋涡星系在宇宙中也有多种形态,而且也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一开始从不规则的形态向规则形态逐步发展演化。
图1-2是大熊座里一个开放型的旋涡星系照片,图1-3是一个中间通过星云相连接的有伴星的旋涡星系照片。
图1-2 漩涡星系照片图1-3 有伴星星系照片图1-4 棒状旋转星系照片(3)、不规则星系图1-4是一个棒状旋涡星系照片,不规则星系也能逐渐发展演化为规则星系。
1.1.2. 本文的星系分类(1)、按照星系之间是否有隶属关系将宇宙中的星系划分为独立星系和从属星系。
在宇宙空间中独立运行,它没有环绕中心体旋转,这样的星系叫做独立星系,如银河系。
而环绕中心体运行的星系如太阳系绕银心运转,地月星系绕太阳运转,这样的星系叫做从属星系。
(2)、按照中心星是否旋转划分为核旋转星系和核不旋转星系。
在宇宙中独立星系它的核有的旋转有的不旋转。
而从属星系它的核都是旋转的。
(3)、按照星系运行的轨迹划分为直线运动星系和曲线运动星系。
在宇宙空间中,那些独立星系在主星带领下按照主星形成时的射线方向在宇宙空间内进行直线运行。
有的星系如从属星系则是绕着主星进行曲线运行。
(4)、按照星系所在的空间位置划分为系内星系和宇宙星系。
凡是在星系内运动的星系叫做系内星系,如太阳系;凡是在星系外宇宙空间里独立运动的星系叫做宇宙星系,如银河系。
(5)、按照星系形成的年龄划分为年老星系和年轻星系。
凡是那些在宇宙空间中或在星系内部形成时间比较长年龄大的星系叫做年老星系,年老的星系大都已演化成为比较规则的星系;在宇宙空间或在星系内部有的星系刚刚形成或形成不久,这样的星系叫做年轻的星系,年轻的星系大都呈不规则状态。
(6)、按照星系中星球的关系划分为中心式星系和伴星式星系。
由众小质量星球绕大质量星球运动所组成的星系叫做中心式星系,如太阳系、银河系等,大质量星球叫做主星或中心星;由两颗星球互绕二者中心质点运动所组成的星系叫做伴星式星系,如地球和月亮所组成的地月星系。
1.2.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行星、彗星等天体绕中心星球太阳所组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
在太阳系中有系中系,如行星和卫星所组成的行星系,卫星和绕其转动的子卫星所组成的卫星系,等等。
太阳系是一个年老的、规则的、中心式的椭圆星系。
太阳系的一些特征:(1)、星球轨道形状特征绕太阳公转的星球轨道形状为:近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和双曲线形。
在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它们的绕太阳公转轨道形状为近圆形,而外围的其它行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太阳系的彗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抛物线形和双曲线形,图1-5是太阳系模式图,图1-6是彗星轨道图。
图1-5 太阳系模式图图1-6 彗星轨道图(2)、星球公转方向特征绕太阳公转的星球,九颗行星都为逆时针方向公转,而有些彗星如哈雷彗星为顺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
(3)、星球自转方向特征太阳系的金星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的自转与它的公转方向相反。
而其它八颗行星都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并同公转方向相同。
(4)、星球分布特征太阳系的九颗行星公转轨道面都在太阳赤阳面两侧附近,而彗星的公转轨道面从太阳两极到太阳赤道各纬度都有分布。
图1-7是彗星轨道倾角即在太阳周围不同纬度的分布图。
图1-7 彗星在太阳周围分布图(5)、星球运动姿势特征地球是倾斜在轨道上自转,天王星是躺着在轨道上自转,其它几颗星球为直立或倾斜在轨道上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