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具备货币政策的初步分析能力,可以对某些货币金融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仅仅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之后,需要利用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谋求工作或者进行创业,所以,必须加强的课程的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学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而且,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也符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金融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真正了解金融的社会意义。

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金融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和现代经济的核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金融业的风险性,让学生了解到,如果处理不好金融问题,则很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所以在从事这一行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的动力,对于金融学学习更是如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金融学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激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好,这也导致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可以给予学生巨大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完全改变对金融学的态度,将金融学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2、有利于满足金融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就业,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学生自身能力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市场判断力。

要想在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就要增强自身的市场判断能力,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这一专业能力。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和重视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并且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学生需求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传统的金融学教学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教学的引导。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金融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或者开展模拟投资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提高金融决策能力。

三、跨学科融合和创新思维培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金融学已经不能孤立存在,而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引入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内容,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让学生分析大量金融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导向实验室建设是《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室建设,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金融实验和研究。

实验室建设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导向的重要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金融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金融学教学改革还需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参与金融科研项目,并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引入线上课堂,或者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金融知识。

结语《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还要注重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思维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导向、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金融学》是一门经济学基础课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金融学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金融学理论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分析真实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入真实市场的数据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他们的金融判断能力。

金融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金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金融学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逻辑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金融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金融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在金融学的教学中,可以设置模拟证券交易、金融产品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金融学课程应该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金融学的教学应该紧密结合金融行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教师可以邀请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就业前景。

可以与金融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地考察和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设置实践环节,与社会需求对接。

通过这些改革与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

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

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摘要】金融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理论脱离实践、科技教育不足等。

为了促进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可采取提升教师素质、引入实践案例教学、加强金融科技教育、开设跨学科课程、推动课程内容更新等方式。

还需优化课程评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合作。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金融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培养更适应金融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金融教育朝着更深入、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金融课程的教学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培养优秀金融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教师素质、实践案例教学、金融科技、跨学科课程、课程内容更新、课程评估机制、学生参与、金融行业合作。

1. 引言1.1 当前金融课程教学的现状当前金融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金融课程教学往往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实际金融工作场景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缺乏应有的能力。

部分金融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及时跟上金融市场发展的变化,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行业需求。

亟需对金融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金融人才。

2. 正文2.1 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素质是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作为金融课程的主要传授者,其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升教师素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学校可以加强对金融教师的培训和选拔。

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识和教学技能。

学校在招聘金融教师时也要更加注重其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确保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和激励机制。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激励教师不断进步。

学校也可以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奖励和荣誉,激励他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和投入。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关键词:金融学;教学改革;调研;实践案例;建议二、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对金融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金融学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金融市场的需要,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统金融学课程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三、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1.培养创新思维金融学课程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实践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2.提高实践能力金融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协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四、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1.调研分析通过调研金融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了解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3.多样化评价针对金融学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实践项目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五、实践案例以某大学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该课程采用了以下方法:1.课程内容调整将传统金融学课程中较为陈旧的内容进行更新,加入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实际案例,注重与金融市场的结合。

2.实践项目通过金融市场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究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在各种不同的学科教育中,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的经济类的金融专业,由于教育的普遍问题和专业所存在的特殊教育现象,更是无法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下,要实现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还需要对当前金融人才的培训重视起来,尤其以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为重中之重,才能使在培养国家技术性和专业性人才方面占重要力量的职业学校,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持。

标签: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在目前的以经济为第一发展力的国际形势下,我国要保证与世界发展的同步,加强经济和金融建设是必然和重要的发展战略。

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有了强大的经济做为支持,才能实现国家其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1]。

要保证国家金融业发展速度,足够和强大的金融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在金融行业最重要的是具有高级金融能力的管理人才,其次还需要大量的业务操作型人才,这就对国家的金融专业教育提出了非常硬性的要求。

如果国家的金融专业教育跟不上国际和时代的发展形势,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国家的世界金融地位和发展速度。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形势下,国家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和谋求进一步发展,必然要为发展金融产业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1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现状1.1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有待深入在我国的高级职业学校教学中,大多数是以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加强,使学生能更快的为适应工作需要而提高自身的经济理论水平[2]。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金融职业理论知识储备充足,但实际的金融业务能力却严重欠缺,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找工作的需要,但却无法保证在工作中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必要的工作目标,这也是企业在对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选择时所重点考虑的方面,即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充足,但普遍与实际脱离,没有真正的实际金融业务能力,这就是高职金融专业教育的重要缺陷。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

浅析高职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具备货币政策的初步分析能力,可以对某些货币金融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仅仅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之后,需要利用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谋求工作或者进行创业,所以,必须加强的课程的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学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而且,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也符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金融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真正了解金融的社会意义。

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金融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和现代经济的核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金融业的风险性,让学生了解到,如果处理不好金融问题,则很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所以在从事这一行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的动力,对于金融学学习更是如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金融学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激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好,这也导致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可以给予学生巨大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完全改变对金融学的态度,将金融学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2、有利于满足金融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就业,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学生自身能力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市场判断力。

要想在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就要增强自身的市场判断能力,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这一专业能力。

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邓梅梅(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理论性金融人才还是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金融专业。

目前高职金融学基础内容理论性知识比较多,缺乏时效性,宏观部分理论较多,高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且实用性不是很强,课程教学改革迫不及待。

本文以《金融学基础》课程为例,指出现有课程的特点,并分析了该专业基础课程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方法。

关键词高职金融学基础改革与创新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也非常的迅速。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大多数职业院校都会争相开设,比如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等。

然而高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离。

另外,有一些专业基础课由于开设的时间短,缺乏经验,编制内容跟一些高层次本科院校的课程大同小异,导致没有一本真正适合高职人才的教材。

最终,导致高职人才理论知识学不透,应用知识缺乏的局面,所以有必要进行相应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1《金融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分析《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金融行业很多岗位都需要运用到这些知识,并且对于一些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这门专业课知识也是重点,比如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

它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比如《国际金融》、《中央银行概论》等。

所以,必须要清楚该课程的特点:(1)该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中的基础地位。

高职教育中强调课程与行业对接,行业与具体岗位对接。

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中处于核心指导地位,在专业与行业对接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融学基础》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此课程是很多课程的基础,比如《国际金融》《中央银行概论》《个人理财》《银行柜面业务》《金融服务营销》等课程。

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致使培养的金融人才不能很快适应金融发展的趋势。

本文针对目前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关键词:金融学概论教学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逐渐多样化,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在证券、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目前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和动手能力很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金融业的需求。

金融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金融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出现金融学概论涉及范围广,各相关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内容上的重复。

如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等内容与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相重复;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利率等内容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的部分内容重复;该课程中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复。

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一方面会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内容的反复学习会降低学生的求知兴趣。

毕业论文(二)金融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中更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薄弱,理论学科学分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浅析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感 性 认 识 和 理 解 应 用 能力 。 任何 教 学 方 法 都 不 是 万 能
内 容 、重 点 、难 点 从 金 融 活 动 中 选 取 相 关 的 经 典 案
例 ,经 过 一 定 的 修 改 补 充 。需 要 注 意 的是 ,案 例 要 与
所 讲 内 容 高 度 相 关 。 第 二 , 在 课 堂 上 让 学 生 讨 论 案
1 例分 析 教学 法 。案 例 分析 法 是 一种 教 与学 两 方 . 案
直 接 参 与 ,共 同 对 案 例 或 疑 难 问题 进 行 讨 论 的教 学 方
题 、国 际 融 资 问题 、我 国利 用 外 资 问题 、金 融 监 管 问
题 等 ,让 学 生 查 阅 有 关 资 料 , 自行 开 展对 有关 问题 的
2仿 真模 拟 教 学法 。 由于金 融 学科 的 实践 性 很强 , . 为 使 学 生 对 金 融 课 程 所 涉及 的 业 务 产 生 切 身 感 受 ,增 强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对 金 融 课 程 可采 取 模 拟 教 学手 段 , 模 拟 各 种 真 实 的 金 融 交 易 环 境 进 行 业 务 模 拟 操 作 。例 如 ,可 根 据业 务 运 作 程 序 将 学 生 分 成 不 同小 组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进 行 业 务 模 拟 操 作 ,要 求 学 生 写 出业 务 操
我 校 在 《证 券 投 资 分 析 》课 程 中设 置 了 模 拟 股 市 交 易 ,在 《国 际 金 融 实 务 》课 程 中设 置 了 模 拟 外 汇 交
索 高技 能人 才 培养 新模 式 。

易 ,在 《 业 银 行 综 合 柜 台业 务 实 训 》课 程 中设 置 了 商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引言:金融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金融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当今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究《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和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金融学》课程主要注重金融理论的讲解和分析,而对于实际金融业务的讲解较少。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课程内容从宏观金融理论到微观金融实践进行拓展,增加实际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可以结合当前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如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和吸收知识为主要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学生与金融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资源。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金融学》课程评价方式主要以传统考试为主,重点是对学生对金融理论和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进行测评,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相对较少。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项目式评价和课程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个人和小组项目的展示和讨论,考察学生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金融实践,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金融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让他们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引领者。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与金融业相关的研究和项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论高职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论高职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论高职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金融学教学改革是金融活动国际化趋势的客观要求,是金融学课程微观化趋势的迫切需要,是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趋势的现实挑战。

探讨了高职院校金融学教学如何适应金融实践和金融理论的发展,如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设计科学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

标签: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近年来由于国际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批金融机构和商业企业倒闭或陷入经营困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与21世纪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比,传统的金融教育已显滞后,若不及早改革将可能成为阻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其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1 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对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金融学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课堂授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严重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部分教师不能够把理论同当前学生们所关心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不能够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许多教师只是重视理论传授,忽视了金融这门学科是和实际紧密相联的,不少学校仍然只是课堂上在炒期货和股票、买保险和融资。

1.2 课程设置滞后,无法满足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金融学科课程设置都侧重于宏观的金融理论,而对于微观领域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却微乎其微。

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宏观金融形势与政策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则显得比较空泛,对金融业的内在特征和运作机制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金融专业学生需求非常旺盛,但专科层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计应该以轻理论重能力、轻课堂重实训、轻灌输重参与为特色,做到课程分布全面化,课程实践主导化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标签: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很多领域都实施了对外开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就要求有规模可观的大众化金融教育来满足这些社会需要。

(一)金融专业的需求状况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金融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总体趋势看,既有对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化,也有对基层和中层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前者的人才培养主要以一流大学的金融专业为依托,针对的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

后者却是以高职高专为依托,在大众化金融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但专科和本、硕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分依然不够清晰。

因此,如何体现出高职高专的金融专业教育的重点和特点,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当务之急。

(二)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计的定位1.轻理论、重能力。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金融理论发展日新月异。

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到市场化的分析研究,金融学向工程化、实证化、微观化转变,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重要内容。

显而易见,高职高专类的学习时间、学生特点决定了上述内容是不可能全面学习到的。

(1)时间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再除去大学基础知识学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更短,因此,除了金融相关岗位的基础知识外,理论学习时间应尽可能压缩,而腾出时间让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学生特点:理论学习差,但实践能力强。

考入高职高专的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一般普遍弱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但高职高专学生在动手能力、社交沟通等很多方面是具有优势的。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日益壮大,金融学成为了高校经济类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获得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对于《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还关系到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改革的具体方向和方式,旨在为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 理论知识脱节实际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实际操作过程的深入探讨。

学生在学习金融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缺乏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性不足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变化迅速,学生缺乏面对这种快速变化的实践能力。

他们往往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对于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交易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性知识掌握不足。

3. 与金融行业需求不符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而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

三、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过多强调理论知识,忽略了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强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金融实践技能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实验课程、模拟交易平台、实训基地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展望1.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将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迅速,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传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对金融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将金融学与实际金融市场相结合,引入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增加对金融创新、金融工程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针对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理论的灌输和知识的传递,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交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提高金融学课程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金融学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要与金融业界进行密切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

可以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机会和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金融业务操作和管理经验,增加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金融学课程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金融人才,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和策略。

一、课程设置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对于金融管理专业来说,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关键。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金融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应该增加金融市场概论、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等最新的金融领域的课程,扩大学生对金融市场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市场需求,加强对金融法律、金融会计、金融市场、投资理财等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增设实战类课程,如金融实操、金融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要推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金融理论知识。

引入团队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分析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在协作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三、实践教学金融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与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开展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一、现状分析1.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的《金融学基础》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较为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学生在学习金融学基础课程时,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缺乏对实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学生对金融行业实践操作能力的欠缺。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金融学基础课程多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针对性。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3.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面向职业市场,对于金融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学生缺乏对金融市场运作、金融产品设计和销售等方面的了解,无法很好地应对职场挑战。

二、改革思路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加强《金融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操作中,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参与金融产品销售和投资模拟等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实际操作。

2.更新课程内容应该结合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更新《金融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操作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引入互动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讲解模式可以适当辅以案例讨论、小组合作教学等互动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拓展就业实习渠道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学生的就业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金融行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和职业要求,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革实施1.建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高职院校应该成立《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改革目标、确定改革措施和分工合作,为课程改革提供领导支持和组织保障。

2.更新师资力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更新金融学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金融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在高职院校中,金融学基础课程是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现今时代,传统的金融学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研究,符合时代特点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金融学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内容严谨或应用性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金融领域知识的质量和能力。

经过对金融行业的研究和对高职院校金融学基础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基础知识学习在金融学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这是学习进一步金融学课程的基础。

主要包括货币、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等内容。

其中,货币和银行体系、证券投资基础、保险基础等是目前金融市场中的主要方向,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基本了解和能力。

二、内容实用性强金融学基础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实用性,推崇“理论联系实际”,以金融市场发展历程为背景,讲解金融产品,分析金融机构运营和调整机制,结合实例,将理论知识和金融市场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金融领域课程教育。

同时,增加课堂活动和实训环节,全面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与行业实践结合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与行业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引进实际金融行业的宏观与微观数据,对本地区金融行业的历程进行案例分析,对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同时建立金融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实践经验和行业认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也加强了课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实际质量。

四、注重继承和创新在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学科课程的继承,也要强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对人才的新要求。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的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创新性质,同时在课程教学方法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强调实验、实践和探究,使学生打造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专业人才,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更新和发展。

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

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

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发布时间:2021-09-23T07:44:46.8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月第14期作者:张瑞梅[导读] 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特点以及规律性。

张瑞梅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16 摘要: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特点以及规律性。

当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类人才需求旺盛致使高等职业院校对于金融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改革过程当中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论述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式,结合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的模式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金融;课程改革引言:对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正确理解它的内涵,要掌握课程改革的目标,最终实现高职教育课程的新模式,这对提高高职金融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时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是以培养目标为第一要素,同时它也是教学活动当中最重要的实施过程,也是学校所进行教学的核心,高职课程要突出它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这样的目的,高职院校就要构建技术型体系,通过相关的途径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对教学的内容能适应社会。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在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上面都有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普通高校注重培养学术性人才,所以说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方面,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

[1]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要突出金融专业课程的职业发展性,从而以岗位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最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

在高职金融类专业课程当中,还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相互结合,用实践验证理论转化为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致使培养的金融人才不能很快适应金融发展的趋势。

本文针对目前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金融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逐渐多样化,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在证券、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目前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很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金融业的需求。

金融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金融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出现
金融学概论涉及范围广,各相关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内容上的重复。

如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等内容与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相重复;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利率等内容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的部分内容重复;该课程中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复。

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一方面会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内容的反复学习会降低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金融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中更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薄弱,理论学科学分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惯于在课堂上满堂灌,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学习记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简单通过几门课程和几个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不能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需求。

(三)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目前,教师工作任务繁
重,压力较大,进修机会较少,并且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动手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而且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科研条件有待提高,还有部分教师用心不专,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参加一些金融学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而且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二)是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需要
金融学概论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业务课程。

金融学概论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管理、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紧密衔接。

金融学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没有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是比较困难的。

同时,如果没有在该课程中接触基本金融业务的学习,也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深入。

金融学概论的教学改革对后续课程的开展意义重大,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
行。

(三)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金融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促进金融产业自身的升级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完善,金融市场日益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了与世界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专业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

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增长98.4%,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0.4%。

2011年第一季度的人才需求增长幅度为39.9%,第二季度的增长幅度为63.2%,由此可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

因此,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促进金融业发展。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的系统性
优化课程内在结构,使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采用集体备课方式,使所有任课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协调,删除那些内容重复、深度广度一样的部分,加强金融学概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连续性和系统性。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专业课程内容上的交叉重复,避免了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在课时安排和授课内容上进行合理设计,还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和较强的逻辑关系。

(二)以市场为导向,明确教学目的
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基础知识、实际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强的综合素质。

经济蓬勃发展,刺激金融业发展,加强了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现代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客观上对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了解,金融行业的企业目前招聘的职位主要是销售类、金融类、保险类和经营管理类。

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金融分析师、投融资经理等。

基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着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需要。

(三)强化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展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障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一是采用多方式案例教学。

采用启发、讨论、案例教学和课堂讲评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热点话题开展小组讨论,如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债期货事件等,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金融与金融市场的特质,提高对特定市场环境的分析能力。

二是进行实地考察或实习。

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针对某些专业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及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讲座,可以吸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或进行实习,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来,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要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年轻教师,鼓励教师到金融相关部门去实践锻炼,增加实践经验;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培训的力度,定期派老师参加一些金融专业相关的培训。

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探讨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学院每年都会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活动。

作为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年轻教师,可以到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发展和相关职业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有助于在以后教学中将课程教学与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有效结合。

另外,院校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兼职教师巩固教师力量,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来适应金融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学校通过推进校企合作的最终结果是校企、师生双赢。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学院将学生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采取就业式实习,把毕业实践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而学生实习期就可以接受企业的培训,接受锻炼的机会,实习期结束时已经具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很好地为公司创造收益。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实习可以积累经验,在企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前适应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金融学概论的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金融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只有切实重视改革的必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才能促进金融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谦,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孟菲.关于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3]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04):49-51.
[4]邵字.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06):48-49.
作者简介:齐微微(1983-),女,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产业经济学方向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